第三五二章:反王元老级人物孟让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如今的濠州并没有总管,只有一个太守。
但这个太守每日都是醉生梦死,不管事,所以濠州的军政大权都掌握在濠州的郡尉手里。
郡尉这个官职一直都是郡的属辖,而现如今的大唐是州或者府,隋朝的郡已经全面裁撤了。
而濠州的兵马明面上是掌管在滁州总管的手里,再加上现如今时处乱世,各地都忙的不行,哪有时间管这个。
与其说这个郡尉是郡尉,不如说他是这濠州城的土皇帝比较合适一些,而这个土皇帝以往都是依附在杜伏威麾下。
因为安安分分的,再者他的地位比较高,以前对杜伏威有过照顾,所以杜伏威没动过他,并且还比较尊敬。
所以濠州这个地方吧,情况就变得有点特殊,是这河南和江淮地近年比较太平的地方。
而这个土皇帝名叫孟让,是隋末的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齐郡人,最开始的时候是担任齐郡主簿。
隋炀帝大业九年的时候,各地的造反势力陆陆续续的开始出现苗头。
孟让不满隋朝暴政,也是想要自己干出一番事业,首先率领当地农民起义。
他可以说是隋末造反的头一批,反王中的元老级人物,众所周知大名鼎鼎的杨玄感虽然也是同年造反,但还是要比他迟一些。
而随后孟让在与隋朝的战斗中,不断打败了大隋军队,起义军人数得到不断扩大。
后来孟让与另一农民起义军领袖王薄联合,占据了长白山一带,同隋朝军队发生激战,严重影响了隋朝在全国的统治地位。
而长白山这个地方前面说过,杜伏威和辅公祏最开始起义第一个聚集地就在这儿,跟随的是左才相。
而这个左才相在那时候,是比孟让还要低一个级别的存在,但俗话说的好,枪打出头鸟嘛。
大业九年同一年,在隋将周法尚和张须陀水陆联军的打击下,起义军队伍受到一定的损失。
接着没办法,只能转移根据地,转战到了江淮地区。
大业十年的时候,孟让率领起义军攻占了盱眙,也就是前面说过的泗州城淮水南面对岸。
经过发展部众达到了十余万人,并以盱眙旁边的都梁山为根据地,声势浩大。
只不过盱眙这个地方又被隋朝拿了回去。
众所周知,这种前期的起义军就要动起来,因为不动起来,没有制度,没有粮草,都得饿死。
走到哪儿吃到哪儿,跟蝗虫一样才有活下去的机会。
而且兵马人口庞大,孟让的野心自然是开始起来了,准备开始南下攻占地盘。
北上那是不敢的,北边一大帮子猛人,打成了一锅粥,刚被人打下来,现在又回去是找死吗?
但要南下,盱眙这个地方肯定是要拿下的,这点道理他还是懂的。
但是他刚刚起家,也没什么人才,没什么经验。
由于缺乏经验,孟让到达盱眙后,被当时担任隋朝江都丞的王世充率领军队击败。
被打败了他又开始返回,但是王世充趁他外出的机会,又把他的都梁山给拿下了。
孟让领导的起义军向都梁山进攻,王世充率领隋朝军队拒守,退保都梁山,并不作战,示敌以弱。
孟让见此大笑,说:“王世充是个文官,怎么会指挥军队作战?
我今天亲自就是要把他活捉,然后一鼓作气攻下江都!”
但是他忘了王世充职位是个文官,但是人家是彻彻底底的武将出生,而且还是西凉久经杀伐的武将。
人家可是因为军功升到了兵部员外郎,然后才来的这江都。
而他自己才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文官,齐郡主簿嘛。
再加上当时百姓都逃跑了,粮食供应不足,孟让军队饥饿,又因为其他地方道路闭塞不得向南,只好分兵包围王世充的军队。
而道路是怎么闭塞的谁都清楚,王世充知道他们的情况,自然是要把他拖下来。
而接下来王世充进行了持续的示敌以弱的迷惑敌人的战术,数次出战,假装不利,逃走城内。
孟让这心里自然就是更加的骄傲,觉得王世充实在是不堪一击,所以数日后,孟让分其部下向南进攻,只留下少量的兵力围攻王世充的军队。
王世充知道孟让松懈了,晚上突然毁墙而出,向孟让军队猛攻,大破孟让军队。
孟让只带了数十骑逃走,部下被杀一万多人,俘虏十余万人。
隋炀帝杨广认为王世充有将帅的才华,委任他镇压农民起义军。
所以说啊,孟让就是王世充的第一个经验宝宝,王世充的起家之路就是从这儿开始的。
各地都是一片混乱,一个小小的江都城却打败了十数万的敌军兵马。
起义军到底怎么样谁都清楚,但是十数万这个数字放到杨广的眼中,它好看好听啊!
而接下来杜伏威等人一直在江淮和江东等地打游击战,孟让的选择与他们截然不同。
孟让带领部下向北而去,投奔瓦岗寨的起义军。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那就是李密。
李密的家世那是真的不凡,李密的父亲李宽,是隋朝上柱国、蒲山郡公。
李密的祖父叫李耀,是北周太保、邢国公。
李密的曾祖父叫做李弼,曾经在关陇集团命悬一线的开基之战沙苑之战中居功至伟,基业的基。
因此成为了西魏八柱国之一,赐姓徒何氏,并成为北周太师、魏国公。
李密从小就擅长谋划,文武双全,志向远大,常常以救世济民为己任。
隋文帝开皇中期,袭爵蒲山公,于是散发家产,救济亲朋好友,收养门客,礼遇贤才,从不吝惜资财。
后又折兵读书,尤其喜好兵书,从师大儒国子助教包恺,结交了一大帮子朋友,名声很广,比当时的李渊厉害多了。
大业初年的时候,他凭借父荫任左亲卫府大都督、东宫千牛备身。
额锐角方,瞳子黑白明澈,简而言之就是额头比较方正,眼睛黑白分明。
但是有一次杨广在仪卫中看见他,不太喜欢,回宫后问宇文述说:
“刚才左边警卫队里的黑脸小屁孩是谁?”
宇文述照实回答,隋炀帝杨广又说:
“这个小孩神态很不寻常,别让他在宫里担任宿卫。”
但是宇文述很会办事,当然,只是对于世家自己人来说。
他对李密说:“贤弟的天资这么好,应该凭才学获得官职,宫廷警卫是个琐碎差事,不是培养贤才的地方。”
李密很高兴,屁颠屁颠的就跑了,然后开始了扬名之路。
每天骑着一头黄牛,牛背上盖着一块蒲草坐垫,还把一套《汉书》挂在牛角上,一只手捏着牛绳,一只手翻书阅读乱溜达。
接着就被杨素碰到,很是惊奇哪家的孩子这么好学,经过交谈相谈甚欢啊!
对着周围的身旁人包括自己的儿子杨玄感说道,你们都不如这孩子。
所以杨玄感开始与李密相交,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好,基础就这么打下了。
一直到了大业九年,隋炀帝征讨高句丽,派杨玄感在黎阳监理军需运输,也就是河北的相州,铭州南边。
这时天下动乱,杨玄感筹划起兵,暗中派人到长安迎接李密,让他主持谋划工作。
李密到了以后,向杨玄感献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袭据涿郡,扼临榆关,使隋军溃散关外。
意思就是把幽州打下,把杨广堵在东北不让进来。
中策是攻占长安,占据关中和隋炀帝对抗,简而言之李渊的策略。
下策才是攻打洛阳,而有这个下策的原因是杨玄感想要拿下都城洛阳。
而且他给出的理由乍一听很有道理,简而言之就是朝臣的家眷都在洛阳,不打下这个地方怎么威胁他人?
而且洛阳可是都城,不拿下的话怎么宣扬自己的威名?
最后李密还是没有劝住他,后来拿下洛阳之后,杨玄感又想要称帝,李密苦口婆心的费了好一番功夫终于劝住了。
后来杨广派遣宇文述和来护儿打来了,李密建议他退往关中,杨玄感接受了建议。
但是跑到半路又去打弘农宫,李密拦了没拦住,连续三天都没拿下这次继续出发。
但是半路被追上,杨玄感兵败,李密也被抓住,后来逃脱,一路上跌跌撞撞跑到了淮阳等地。
正好在这个期间碰到了孟让,然后李密就跟着一起去了瓦岗寨。
此时的瓦岗寨首领是翟让,本来翟让是想杀了李密的,后来李密献计才让翟让对他很是恭敬和敬重。
接着大战之中招兵买马,李密渐渐的势力大增,然后弄了翟让,自己做了瓦岗的首领。
在此期间瓦岗队伍迅速扩大,后来发展成为数十万人的队伍,占有河南大部分的土地。
孟让也被李密委任为总管,封齐郡公。
后来隋炀帝大业十三年的时候,孟让率领兵马击破隋朝东都外廊、烧毁了隋朝粮仓丰都城,并与裴仁基攻克回洛仓,烧了天津桥。
然后义宁元年十二月,也就是武德元年,瓦岗军和王世充的隋军发生了激战。
李密派遣齐郡公孟让、平原公郝孝德、琅琊公王伯当,分别守卫洛阳仓城的侧面。
王世充果然派兵进攻,王伯当首先迎战,被王世充战败,总管孟让接着迎战,王世充败退。
王伯当收集残部继续战斗,王世充大败,他的重要将领费青奴也被战死,兵马损失了好千人。
王世充不得不向隋炀帝的儿子越王杨桐请兵,越王杨桐又给了王世充七万士兵,王世充实力大增。
这也是天下人相当看不起王世充的原因,虽然是局势所迫,但是杨桐对于王世充也是相当的信任。
就跟阿斗对于诸葛亮信任的那种信任,但是这种信任换来的却是谋朝篡位。
后来,瓦岗军被王世充的隋军战败,首领李密也投降了李渊,历史记载孟让从此以后不知所踪。
但是呢,他并没有不知所踪,他只是找到了跑到了江淮等地把濠州占领了下来。
因为打了一辈子仗厌烦了,也知道了自己没有那个本事再奋斗了,所以在濠州做起了暗地里的土皇帝。
因为他是杜伏威他们起家时候的老大哥,后续也听话,所以杜伏威他们对于孟让也很尊敬。
又因为他在瓦岗的地位很高,实力不小,所以与大唐这些河南地出身的诸多将领全都相熟。
但是说回来,秦琼、罗士信他们起初是张须陀麾下将领,后来虽然都是瓦岗的,但是前期有仇。
后来程咬金、单雄信他们又投降了王世充,孟让其实有点看不起他们。
再加上个周法明,他可是最开始狂揍他的周法尚的弟弟啊,所以说大唐这边其实跟孟让是有仇的。
但是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啊,现如今已经时过境迁了,太平盛世就要来了。
往日有仇或者看不起的这些人,现如今一个个的都身居高位。
再加上他已经没了那个心思,只想安稳舒适的过完自己这一生,所以这仇不能再叫做仇了,那叫过往的美好记忆,那叫关系。
而李道玄是什么?
他是大唐的淮阳王,在孟让的眼中就是旗帜。
所以李道玄根本就不担心能不能拿下濠州城。
对于一个求安稳的人,你只要把现如今的局势说给他,他自己就清楚该怎么做,该怎么选择。
而且盛世要来了,大唐怎么可能允许各地有土皇帝存在?
所以相比于在这濠州随时有可能失去一切,去长安当个公,没事和老朋友喝喝酒,享受一下荣华富贵的不香吗?
以他的地位现在再立点功劳,如果真心来找李渊要个县公之位,李渊是绝对会给的。
李渊这个人比较大方这是众所周知的,而他的大方如果不涉及到封赏事物,那是看自己的心情的。
就算是立功封赏,他喜欢的人一份功劳能当两份封,不喜欢的一份只能封半份的,但肯定是不缺的。
而对于这些过往的老朋友来投靠他,对于李渊来说是一件大好事,这是什么?
这都是面子啊!
所以按照柴绍的话说,讲事实摆道理,以真诚待之,以利益诱之。
其他的不用多说,也不要多说,以免起反作用就行。
如今的濠州并没有总管,只有一个太守。
但这个太守每日都是醉生梦死,不管事,所以濠州的军政大权都掌握在濠州的郡尉手里。
郡尉这个官职一直都是郡的属辖,而现如今的大唐是州或者府,隋朝的郡已经全面裁撤了。
而濠州的兵马明面上是掌管在滁州总管的手里,再加上现如今时处乱世,各地都忙的不行,哪有时间管这个。
与其说这个郡尉是郡尉,不如说他是这濠州城的土皇帝比较合适一些,而这个土皇帝以往都是依附在杜伏威麾下。
因为安安分分的,再者他的地位比较高,以前对杜伏威有过照顾,所以杜伏威没动过他,并且还比较尊敬。
所以濠州这个地方吧,情况就变得有点特殊,是这河南和江淮地近年比较太平的地方。
而这个土皇帝名叫孟让,是隋末的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齐郡人,最开始的时候是担任齐郡主簿。
隋炀帝大业九年的时候,各地的造反势力陆陆续续的开始出现苗头。
孟让不满隋朝暴政,也是想要自己干出一番事业,首先率领当地农民起义。
他可以说是隋末造反的头一批,反王中的元老级人物,众所周知大名鼎鼎的杨玄感虽然也是同年造反,但还是要比他迟一些。
而随后孟让在与隋朝的战斗中,不断打败了大隋军队,起义军人数得到不断扩大。
后来孟让与另一农民起义军领袖王薄联合,占据了长白山一带,同隋朝军队发生激战,严重影响了隋朝在全国的统治地位。
而长白山这个地方前面说过,杜伏威和辅公祏最开始起义第一个聚集地就在这儿,跟随的是左才相。
而这个左才相在那时候,是比孟让还要低一个级别的存在,但俗话说的好,枪打出头鸟嘛。
大业九年同一年,在隋将周法尚和张须陀水陆联军的打击下,起义军队伍受到一定的损失。
接着没办法,只能转移根据地,转战到了江淮地区。
大业十年的时候,孟让率领起义军攻占了盱眙,也就是前面说过的泗州城淮水南面对岸。
经过发展部众达到了十余万人,并以盱眙旁边的都梁山为根据地,声势浩大。
只不过盱眙这个地方又被隋朝拿了回去。
众所周知,这种前期的起义军就要动起来,因为不动起来,没有制度,没有粮草,都得饿死。
走到哪儿吃到哪儿,跟蝗虫一样才有活下去的机会。
而且兵马人口庞大,孟让的野心自然是开始起来了,准备开始南下攻占地盘。
北上那是不敢的,北边一大帮子猛人,打成了一锅粥,刚被人打下来,现在又回去是找死吗?
但要南下,盱眙这个地方肯定是要拿下的,这点道理他还是懂的。
但是他刚刚起家,也没什么人才,没什么经验。
由于缺乏经验,孟让到达盱眙后,被当时担任隋朝江都丞的王世充率领军队击败。
被打败了他又开始返回,但是王世充趁他外出的机会,又把他的都梁山给拿下了。
孟让领导的起义军向都梁山进攻,王世充率领隋朝军队拒守,退保都梁山,并不作战,示敌以弱。
孟让见此大笑,说:“王世充是个文官,怎么会指挥军队作战?
我今天亲自就是要把他活捉,然后一鼓作气攻下江都!”
但是他忘了王世充职位是个文官,但是人家是彻彻底底的武将出生,而且还是西凉久经杀伐的武将。
人家可是因为军功升到了兵部员外郎,然后才来的这江都。
而他自己才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文官,齐郡主簿嘛。
再加上当时百姓都逃跑了,粮食供应不足,孟让军队饥饿,又因为其他地方道路闭塞不得向南,只好分兵包围王世充的军队。
而道路是怎么闭塞的谁都清楚,王世充知道他们的情况,自然是要把他拖下来。
而接下来王世充进行了持续的示敌以弱的迷惑敌人的战术,数次出战,假装不利,逃走城内。
孟让这心里自然就是更加的骄傲,觉得王世充实在是不堪一击,所以数日后,孟让分其部下向南进攻,只留下少量的兵力围攻王世充的军队。
王世充知道孟让松懈了,晚上突然毁墙而出,向孟让军队猛攻,大破孟让军队。
孟让只带了数十骑逃走,部下被杀一万多人,俘虏十余万人。
隋炀帝杨广认为王世充有将帅的才华,委任他镇压农民起义军。
所以说啊,孟让就是王世充的第一个经验宝宝,王世充的起家之路就是从这儿开始的。
各地都是一片混乱,一个小小的江都城却打败了十数万的敌军兵马。
起义军到底怎么样谁都清楚,但是十数万这个数字放到杨广的眼中,它好看好听啊!
而接下来杜伏威等人一直在江淮和江东等地打游击战,孟让的选择与他们截然不同。
孟让带领部下向北而去,投奔瓦岗寨的起义军。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那就是李密。
李密的家世那是真的不凡,李密的父亲李宽,是隋朝上柱国、蒲山郡公。
李密的祖父叫李耀,是北周太保、邢国公。
李密的曾祖父叫做李弼,曾经在关陇集团命悬一线的开基之战沙苑之战中居功至伟,基业的基。
因此成为了西魏八柱国之一,赐姓徒何氏,并成为北周太师、魏国公。
李密从小就擅长谋划,文武双全,志向远大,常常以救世济民为己任。
隋文帝开皇中期,袭爵蒲山公,于是散发家产,救济亲朋好友,收养门客,礼遇贤才,从不吝惜资财。
后又折兵读书,尤其喜好兵书,从师大儒国子助教包恺,结交了一大帮子朋友,名声很广,比当时的李渊厉害多了。
大业初年的时候,他凭借父荫任左亲卫府大都督、东宫千牛备身。
额锐角方,瞳子黑白明澈,简而言之就是额头比较方正,眼睛黑白分明。
但是有一次杨广在仪卫中看见他,不太喜欢,回宫后问宇文述说:
“刚才左边警卫队里的黑脸小屁孩是谁?”
宇文述照实回答,隋炀帝杨广又说:
“这个小孩神态很不寻常,别让他在宫里担任宿卫。”
但是宇文述很会办事,当然,只是对于世家自己人来说。
他对李密说:“贤弟的天资这么好,应该凭才学获得官职,宫廷警卫是个琐碎差事,不是培养贤才的地方。”
李密很高兴,屁颠屁颠的就跑了,然后开始了扬名之路。
每天骑着一头黄牛,牛背上盖着一块蒲草坐垫,还把一套《汉书》挂在牛角上,一只手捏着牛绳,一只手翻书阅读乱溜达。
接着就被杨素碰到,很是惊奇哪家的孩子这么好学,经过交谈相谈甚欢啊!
对着周围的身旁人包括自己的儿子杨玄感说道,你们都不如这孩子。
所以杨玄感开始与李密相交,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好,基础就这么打下了。
一直到了大业九年,隋炀帝征讨高句丽,派杨玄感在黎阳监理军需运输,也就是河北的相州,铭州南边。
这时天下动乱,杨玄感筹划起兵,暗中派人到长安迎接李密,让他主持谋划工作。
李密到了以后,向杨玄感献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袭据涿郡,扼临榆关,使隋军溃散关外。
意思就是把幽州打下,把杨广堵在东北不让进来。
中策是攻占长安,占据关中和隋炀帝对抗,简而言之李渊的策略。
下策才是攻打洛阳,而有这个下策的原因是杨玄感想要拿下都城洛阳。
而且他给出的理由乍一听很有道理,简而言之就是朝臣的家眷都在洛阳,不打下这个地方怎么威胁他人?
而且洛阳可是都城,不拿下的话怎么宣扬自己的威名?
最后李密还是没有劝住他,后来拿下洛阳之后,杨玄感又想要称帝,李密苦口婆心的费了好一番功夫终于劝住了。
后来杨广派遣宇文述和来护儿打来了,李密建议他退往关中,杨玄感接受了建议。
但是跑到半路又去打弘农宫,李密拦了没拦住,连续三天都没拿下这次继续出发。
但是半路被追上,杨玄感兵败,李密也被抓住,后来逃脱,一路上跌跌撞撞跑到了淮阳等地。
正好在这个期间碰到了孟让,然后李密就跟着一起去了瓦岗寨。
此时的瓦岗寨首领是翟让,本来翟让是想杀了李密的,后来李密献计才让翟让对他很是恭敬和敬重。
接着大战之中招兵买马,李密渐渐的势力大增,然后弄了翟让,自己做了瓦岗的首领。
在此期间瓦岗队伍迅速扩大,后来发展成为数十万人的队伍,占有河南大部分的土地。
孟让也被李密委任为总管,封齐郡公。
后来隋炀帝大业十三年的时候,孟让率领兵马击破隋朝东都外廊、烧毁了隋朝粮仓丰都城,并与裴仁基攻克回洛仓,烧了天津桥。
然后义宁元年十二月,也就是武德元年,瓦岗军和王世充的隋军发生了激战。
李密派遣齐郡公孟让、平原公郝孝德、琅琊公王伯当,分别守卫洛阳仓城的侧面。
王世充果然派兵进攻,王伯当首先迎战,被王世充战败,总管孟让接着迎战,王世充败退。
王伯当收集残部继续战斗,王世充大败,他的重要将领费青奴也被战死,兵马损失了好千人。
王世充不得不向隋炀帝的儿子越王杨桐请兵,越王杨桐又给了王世充七万士兵,王世充实力大增。
这也是天下人相当看不起王世充的原因,虽然是局势所迫,但是杨桐对于王世充也是相当的信任。
就跟阿斗对于诸葛亮信任的那种信任,但是这种信任换来的却是谋朝篡位。
后来,瓦岗军被王世充的隋军战败,首领李密也投降了李渊,历史记载孟让从此以后不知所踪。
但是呢,他并没有不知所踪,他只是找到了跑到了江淮等地把濠州占领了下来。
因为打了一辈子仗厌烦了,也知道了自己没有那个本事再奋斗了,所以在濠州做起了暗地里的土皇帝。
因为他是杜伏威他们起家时候的老大哥,后续也听话,所以杜伏威他们对于孟让也很尊敬。
又因为他在瓦岗的地位很高,实力不小,所以与大唐这些河南地出身的诸多将领全都相熟。
但是说回来,秦琼、罗士信他们起初是张须陀麾下将领,后来虽然都是瓦岗的,但是前期有仇。
后来程咬金、单雄信他们又投降了王世充,孟让其实有点看不起他们。
再加上个周法明,他可是最开始狂揍他的周法尚的弟弟啊,所以说大唐这边其实跟孟让是有仇的。
但是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啊,现如今已经时过境迁了,太平盛世就要来了。
往日有仇或者看不起的这些人,现如今一个个的都身居高位。
再加上他已经没了那个心思,只想安稳舒适的过完自己这一生,所以这仇不能再叫做仇了,那叫过往的美好记忆,那叫关系。
而李道玄是什么?
他是大唐的淮阳王,在孟让的眼中就是旗帜。
所以李道玄根本就不担心能不能拿下濠州城。
对于一个求安稳的人,你只要把现如今的局势说给他,他自己就清楚该怎么做,该怎么选择。
而且盛世要来了,大唐怎么可能允许各地有土皇帝存在?
所以相比于在这濠州随时有可能失去一切,去长安当个公,没事和老朋友喝喝酒,享受一下荣华富贵的不香吗?
以他的地位现在再立点功劳,如果真心来找李渊要个县公之位,李渊是绝对会给的。
李渊这个人比较大方这是众所周知的,而他的大方如果不涉及到封赏事物,那是看自己的心情的。
就算是立功封赏,他喜欢的人一份功劳能当两份封,不喜欢的一份只能封半份的,但肯定是不缺的。
而对于这些过往的老朋友来投靠他,对于李渊来说是一件大好事,这是什么?
这都是面子啊!
所以按照柴绍的话说,讲事实摆道理,以真诚待之,以利益诱之。
其他的不用多说,也不要多说,以免起反作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