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招生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祝家庄里面,多了个神秘的女子,样貌胜过庄中女子数倍,常常引来年轻小伙子的窥探,不过大多数都被祝公远派人驱赶走了。
他对外宣布,这个女子名为祝英台,是某一个凋零的支脉,家族破败前来投靠,被其收为义女。
才仅仅一天,他就见了好几个媒人,大多是来给祝英台说亲的,不过他都以正言辞地拒绝了,甚至放出话去,祝英台身体虚弱,应当好生修养,真喜欢她的,也请不要过分打扰之类的,饶是如此,也不能阻止祝英台这个名字在田庄中的火热。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更何况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个所谓的堂妹,不知是哪一代,早已没了血亲不得相婚的约束。
祝英台也正为此事烦扰,以至于她这个有些跳脱的性子都收敛了不少,不再胡乱散步走动,只在确定安全的地方,观赏观赏景色,权当是锻炼身体。
“祝员外也算是用心了,知道我在这里住着,竟将田庄中赏心悦目的盆景搬到这里来。”在婢女的伺候下,祝英台一边走动一边轻声笑着说话,目光却是落在一株盆栽的万年青上,纤纤玉指伸出,轻轻抚弄着绿叶的脉络。
“姑娘有恩于他,这么做只能说他识相,知恩图报罢了,倒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婢女在旁边大大咧咧地说道。
祝英台回过头,掐了掐婢女的脸蛋,打趣道:“就知道胡说,等着我让九娘给你的嘴巴缝上。”
婢女嘟起嘴唇,无奈地摇摇头,然后说道:“姑娘,我方才过来之时,见祝员外的长子从郡守府回来了,似乎是在说格物学堂招生的事情,不过我不能确认,因为我听到的,他说的是崇绮书院,这个名字我没听过,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个格物学堂……诶,姑娘,你去哪里?”
祝英台头也不回:“当然是找祝子势去啊,是不是格物学堂,问一问便知。”
好在这里距离祝威所居住的庭院并不远,再加上整个田庄无人不知祝英台,所以也没人敢拦路,让她直接进去。
祝威正在庭院中整理文书,见到祝英台突然进来,微微一愣,不过很快笑道:“姑娘可是为崇绮书院一事而来?”
作为祝公远的长子,祝威自然清楚祝英台的真实身份,因此不敢有所逾越。
“嗯,崇绮书院就是王叔平所开设的格物学堂吗?这是正式的名字么?”祝英台坐在祝威对面,拄着精致的下巴,一副无所事事慵懒的模样,在小小的身体中略显为何,却更加诱人。
祝威看了一眼,急忙低下头,不敢再去看,回复道:“是正式的名字,姑娘的事情我已经从父亲那边知道了,正巧我负责祝家庄一带村落的招生,明日姑娘跟着我一块过去就好,其他的事情我自会安排。”
“那就麻烦你了。”祝英台笑笑,拍在石桌上,顿时间站起来,冲着祝威摆摆手,“那你明日走的时候记得叫上我,我且先去收拾收拾。”
“我知道了。”祝威点头,将其恭送出去。
然后抬起头,看着蔚蓝的天空,心中叹口气,方才还在头顶飘荡的云彩,已经消失不见了。
……
宝村又开始热闹起来。
虽说道人们来村子里的那天才刚刚过去,距离下一次还有几天,但哪怕是那个时候,闹出来的动静儿也没有今天这么大。
崇绮书院招生了。
这可是村长、大人、小孩甚至妇女口中经常念叨的格物学堂,那个王叔平开办的,提供给平民的格物学堂,哪怕他们并不知道去了那里会学到什么,但是依旧骄傲着,这是一份荣耀,而荣耀的赐予者,可是村中心广场神像代表的人。
王叔平,在他们心中就是神仙。
既然是来自神仙的赐福,所以哪怕是八岁的小童,哪怕他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却也开心于可以在小伙伴们身前挺起腰杆:我今年八岁了,你们才七岁……
村长将来到这里的小吏接引到家中,得知今天只是通知,等明天才会带着孩子们过去,索性他们也不急,毕竟有的孩子不愿意离家,家中大人正哄着——趁此时间,村长带人收拾出一间好房间,供小吏居住。
村子里养的鸡鸭咕咕嘎嘎地叫着,在村子里乱跑;刚从地里回来的农夫牵着牛,扛着锄头,上面偶然还会坐着吹笛子的小牧童;但大多数人还是喧闹而嘈杂的,一家家鸡飞狗跳,家长们急着给孩子置备衣服、口粮等等,有些口粮不够的还要去借。
当然,口粮这个问题上,王凝之早已经做过调查,所以并不会多收,甚至还特意让他们根据孩童的分量少拿一点,届时学院会补充。
补充的粮食、资金,当然是郡守府来出的。
这点小吏也要向村长讲明白,告诉他这个崇绮书院的开设,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普及教育,为北伐贡献力量等等,也不怕村长听不懂,实际上也不用他们听懂,只要知道不花钱就好。
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防备某些有心针对的寒门、世家。
……
与宝村的鸡飞狗跳不同,长秀村这边就显得安静多了,事实上在小吏到来之前,附近道观的小真人林长秀就已经过来,组织村里的各家各户将孩童的名单等级上来,然后需要准备什么,也都明确地告知。
小吏到来之后只不过向村长说了一下崇绮书院的建立目的,然后就被安排去吃晚餐,早些休息,明日带着孩童们早些离开。
村子靠近中心的某处房屋之中,一个年老的老头正教育着少年的孙子:“阿山,诸多孩童之中,就你最聪明,到了那里多跟着先生们学习,多识字,记住咱们的大恩人,王叔平公子,等以后学成有才了,就好好报答恩人……”
“我知道了,阿爷。”
“知道就好,知道就好,明日咱们村子里的队伍,交由你来带队,一定要稳妥些,切莫出意外。”
“嗯。”
……
祝家庄里面,多了个神秘的女子,样貌胜过庄中女子数倍,常常引来年轻小伙子的窥探,不过大多数都被祝公远派人驱赶走了。
他对外宣布,这个女子名为祝英台,是某一个凋零的支脉,家族破败前来投靠,被其收为义女。
才仅仅一天,他就见了好几个媒人,大多是来给祝英台说亲的,不过他都以正言辞地拒绝了,甚至放出话去,祝英台身体虚弱,应当好生修养,真喜欢她的,也请不要过分打扰之类的,饶是如此,也不能阻止祝英台这个名字在田庄中的火热。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更何况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个所谓的堂妹,不知是哪一代,早已没了血亲不得相婚的约束。
祝英台也正为此事烦扰,以至于她这个有些跳脱的性子都收敛了不少,不再胡乱散步走动,只在确定安全的地方,观赏观赏景色,权当是锻炼身体。
“祝员外也算是用心了,知道我在这里住着,竟将田庄中赏心悦目的盆景搬到这里来。”在婢女的伺候下,祝英台一边走动一边轻声笑着说话,目光却是落在一株盆栽的万年青上,纤纤玉指伸出,轻轻抚弄着绿叶的脉络。
“姑娘有恩于他,这么做只能说他识相,知恩图报罢了,倒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婢女在旁边大大咧咧地说道。
祝英台回过头,掐了掐婢女的脸蛋,打趣道:“就知道胡说,等着我让九娘给你的嘴巴缝上。”
婢女嘟起嘴唇,无奈地摇摇头,然后说道:“姑娘,我方才过来之时,见祝员外的长子从郡守府回来了,似乎是在说格物学堂招生的事情,不过我不能确认,因为我听到的,他说的是崇绮书院,这个名字我没听过,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个格物学堂……诶,姑娘,你去哪里?”
祝英台头也不回:“当然是找祝子势去啊,是不是格物学堂,问一问便知。”
好在这里距离祝威所居住的庭院并不远,再加上整个田庄无人不知祝英台,所以也没人敢拦路,让她直接进去。
祝威正在庭院中整理文书,见到祝英台突然进来,微微一愣,不过很快笑道:“姑娘可是为崇绮书院一事而来?”
作为祝公远的长子,祝威自然清楚祝英台的真实身份,因此不敢有所逾越。
“嗯,崇绮书院就是王叔平所开设的格物学堂吗?这是正式的名字么?”祝英台坐在祝威对面,拄着精致的下巴,一副无所事事慵懒的模样,在小小的身体中略显为何,却更加诱人。
祝威看了一眼,急忙低下头,不敢再去看,回复道:“是正式的名字,姑娘的事情我已经从父亲那边知道了,正巧我负责祝家庄一带村落的招生,明日姑娘跟着我一块过去就好,其他的事情我自会安排。”
“那就麻烦你了。”祝英台笑笑,拍在石桌上,顿时间站起来,冲着祝威摆摆手,“那你明日走的时候记得叫上我,我且先去收拾收拾。”
“我知道了。”祝威点头,将其恭送出去。
然后抬起头,看着蔚蓝的天空,心中叹口气,方才还在头顶飘荡的云彩,已经消失不见了。
……
宝村又开始热闹起来。
虽说道人们来村子里的那天才刚刚过去,距离下一次还有几天,但哪怕是那个时候,闹出来的动静儿也没有今天这么大。
崇绮书院招生了。
这可是村长、大人、小孩甚至妇女口中经常念叨的格物学堂,那个王叔平开办的,提供给平民的格物学堂,哪怕他们并不知道去了那里会学到什么,但是依旧骄傲着,这是一份荣耀,而荣耀的赐予者,可是村中心广场神像代表的人。
王叔平,在他们心中就是神仙。
既然是来自神仙的赐福,所以哪怕是八岁的小童,哪怕他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却也开心于可以在小伙伴们身前挺起腰杆:我今年八岁了,你们才七岁……
村长将来到这里的小吏接引到家中,得知今天只是通知,等明天才会带着孩子们过去,索性他们也不急,毕竟有的孩子不愿意离家,家中大人正哄着——趁此时间,村长带人收拾出一间好房间,供小吏居住。
村子里养的鸡鸭咕咕嘎嘎地叫着,在村子里乱跑;刚从地里回来的农夫牵着牛,扛着锄头,上面偶然还会坐着吹笛子的小牧童;但大多数人还是喧闹而嘈杂的,一家家鸡飞狗跳,家长们急着给孩子置备衣服、口粮等等,有些口粮不够的还要去借。
当然,口粮这个问题上,王凝之早已经做过调查,所以并不会多收,甚至还特意让他们根据孩童的分量少拿一点,届时学院会补充。
补充的粮食、资金,当然是郡守府来出的。
这点小吏也要向村长讲明白,告诉他这个崇绮书院的开设,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普及教育,为北伐贡献力量等等,也不怕村长听不懂,实际上也不用他们听懂,只要知道不花钱就好。
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防备某些有心针对的寒门、世家。
……
与宝村的鸡飞狗跳不同,长秀村这边就显得安静多了,事实上在小吏到来之前,附近道观的小真人林长秀就已经过来,组织村里的各家各户将孩童的名单等级上来,然后需要准备什么,也都明确地告知。
小吏到来之后只不过向村长说了一下崇绮书院的建立目的,然后就被安排去吃晚餐,早些休息,明日带着孩童们早些离开。
村子靠近中心的某处房屋之中,一个年老的老头正教育着少年的孙子:“阿山,诸多孩童之中,就你最聪明,到了那里多跟着先生们学习,多识字,记住咱们的大恩人,王叔平公子,等以后学成有才了,就好好报答恩人……”
“我知道了,阿爷。”
“知道就好,知道就好,明日咱们村子里的队伍,交由你来带队,一定要稳妥些,切莫出意外。”
“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