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乔迁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文德皇后百日热孝一满,庶人李承乾与东莱郡王李泰便动身离京了。
在他们走之前,都递了话到太极殿求见圣人。但圣人只是叹息一声,谁都没有见。
看来这两个最疼爱的儿子是彻底伤了他的心了。
圣人既然没有表示,长安城中多的是势利之辈,自然也明白了他们如今的处境。虽然没有落井下石,但是也没有人往他们跟前凑。二人离京之前的状况可想而知。
而知道他们要离京的消息后,李治的心情是复杂的。
他们离京了,表示他的地位会更稳固了。这两位闹腾了半辈子的兄长,从来都是压在他头上的两座大山,挡住了他头顶的阳光,与父母对他的眷顾。但是真要说与兄长们一点感情都没有,那是假的。毕竟帝王心术中的冷漠不是他天生就有的,至少对他来说是需要后天培养。他对他们,有多年积累的敬畏还有少许的濡慕之情。
而且他们的两相争斗也成全了他。
他的复杂心情没有瞒过王润。
王润想了想近日的事情,便心中有数,道:“今日是庶人承乾与东莱郡王离京的日子,太子不去送送?”
李治道:“这如何使得?他们是罪臣,孤如今却已是太子了,哪里有君送臣的道理?”
王润笑道:“太子若真是这样想,何苦在这里烦闷?”
李治一噎,当下不语,反正他的想法从来瞒不过妻子。
王润在他身旁小心坐下,李治见她身子不便,也不好僵着了,忙伸手扶她,一来二去,那郁气先去了一半了。
王润便挽了他的手道:“九郎是仁厚之人,今日怎么说起这样冷情的话来?”
李治叹一声,道:“我也甚是难做,送也不是,不送也不是。可叫我如何是好?”
王润想了想,道:“九郎觉得不能送,想是碍着如今太子的身份,一来,是不好面对兄长,二来怕还是端着太子的架子,我说的可对?”
李治轻咳一声,确实不错。
王润道:“九郎差矣!九郎如今虽是太子,但是也是人子,也是为人弟者,更是为人父的。庶人承乾与东莱郡王李泰虽遭贬斥,但在血缘上,却与九郎是切不断的同胞兄弟。兄长犯错,弟弟不能救也就罢了,如今要出京,只怕今生再无见面的可能了,何必思虑这些有的没的?皇家无亲情,可我总是不信。平郎还小,九郎就不为他做个榜样吗?”
一番话说的李治茅塞顿开,道:“是我想岔了,还好有润娘提点。”起身便要走。
王润忙叫住,嗔道:“去送行,竟只空手去不成?”
李治奇道:“那还要带什么?”
王润叹道:“真真不知人间疾苦!”说罢吩咐人去把备的东西取来,却见给庶人承乾的是五百两金子,皆是碎金,易兑换那种。给东莱郡王的是几箱毛皮布料,皆是实用耐穿的。
李治随即想起长兄承乾已成庶人,几乎是空手出的东宫,而侯氏虽还有嫁妆,但是许多都是违禁之物,实在不是一个庶人可以用的。日后他们身为庶人,衣食住行都要用到钱,没什么比金子更实惠了。黔州贫瘠,若是省着点花,这些金子够他们后半辈子花用了。
说到侯氏,这里却要提一句。圣人对这个长子眷恋还是颇深的。本来侯君集被处死,太子被废,这个废太子妃侯氏身为谋反罪臣之女也要受牵连,不被贬斥赐死就不错了。但是圣人愣是没动她,让她依旧伴着承乾。一来,女子出嫁后便是夫家的人了,与父方无干。二来,也是为了能有个人陪着承乾,照顾他。毕竟他当太子的时候死过一个妻子,废太子的时候若是再死一个,那废太子后的日子怎么过呢?便是平民百姓死了两个妻子,也要冠上克妻的罪名,何况已经处于人生谷底的李承乾,日后谁家女儿愿意嫁给他?便是圣人赐个官家女子过去,保不定就成怨偶。而且平民宫女,又不是嫡配,实在不妥。
好在这个侯氏也是痴心,对李承乾无怨无悔。乍然从至高点坠入深渊,连老爹的命都搭上了,却一点怨言都没有。相较于出嫁入东宫时的软弱,此时的侯氏反倒成熟坚强了许多。
而东莱郡王李泰去的是东莱,那里靠近沿海。久居长安的李泰只怕也不习惯,便送了些毛皮衣料。
另外便是每人一份长安太极宫御花园的土,与东海池的水,以解他们思乡之情与日后可能的水土不服。
李治见了这些东西,不由更赞一声妻子好,大笑一揖,带了人去了。
到底没糊涂。去时只轻衣简从,一二心腹内监,三四护卫,说了甚话,骑了马,也不清楚,吩咐赵得福与王润说一声,便往宫中面圣去了。
王润听说,心中颇为担心。待晚间李治回来,细一看,李治脸上颇轻松,眼角之中犹带着欢喜。
王润大感诧异,便拿眼斜他,道:“今日出去莫不是捡着金子了不成?”
李治笑道:“比捡到金子还好!”
王润心中越发不解。
原来今日李治去送行时,长乐公主也在,她大病初愈,是撑着身子来给两位兄长送行的。见了李治也是诧异,不过心中更是欢喜——这个弟弟到底还是仁厚。
不想那李承乾和李泰见了先是气愤不已,李承乾高傲,索性视而不见,李泰素性口舌如刀,此时更是口下不留情。反正他已经遭贬斥出京,有些破罐破摔的意思了。
不想李治却是好脾气,骂不还口,反正他们都要走了,留下的只有他,成就的也是他,何须与他们计较?骂人的话不好听,听过当耳旁风吹吹就散了。
李治无动于衷,倒是长乐公主越听越火。她是圣人的第一个嫡女,虽然前头圣人已经有好几个女儿,但是她是长孙皇后所出的第一个女儿,又聪慧美丽,自由被娇宠着长大。大唐的公主本就厉害,这长乐公主被圣人宠着,就更厉害了。出嫁后更是压得丈夫兼表哥的长孙冲一句反对的话都没有。但是她到底还有个贤明的母亲,教导她要明辨是非,故她虽然骄纵,但却也明理。
李承乾和李泰的事,是他们咎由自取。弟弟稚奴的能上位,也只是因为他仁厚孝顺,更是为他们收拾烂摊子,不是他害得他们!
长乐公主久经圣人熏陶,口舌极厉害,一番话讲得有理有据,让李承乾和李泰说不出反驳的话。李治更是对长姐佩服地五体投地。
最后,李治将准备的东西给他们的时候,他二人竟都收下了,而且没有什么废话。这让李治惊异地差点掉下下巴。
这俩兄长是不是爱骂型——爱被人骂?好声好气、闷声不响都不行,反倒是骂一顿却安分了?
李治顺利地将礼物送出去,没有受到辩驳而十分欢喜。待送了长姐回府,一腔热血难以抒发,便进宫去将圣人交下的功课给做一做去。
不想,没多久,便有圣人召见。
圣人召见也是寻常,李治心里却是惴惴,莫不是怪他去与两位兄长送行?与其等阿爷责怪,还不如早些认错吧!到了甘露殿,还不等圣人开口,便开口请罪,言道今日未经阿爷允许与兄长送行,还请恕罪云云。
不想圣人却甚是和蔼,反而高度赞扬并肯定了他的行为——这老头儿不好开口见两个犯错的儿子,又担心他们去后日子难过,正自愁闷呢,不想这小儿子解了他愁眉。
他接到消息说太子与两位兄长送行,心里原有些阴谋论,只当小儿子也大了有了别的心思了。但后来长乐公主进了宫,将当时的情况说了,他的心也就放下,转而欢喜起来。果然他没有看错人,稚奴从小仁厚孝悌,哪有那么多心思?这是真心为两位兄长哩!
想到这里,又思及方才错怪了他,心中甚是歉疚。如今倒不好赏他东西,便可着劲儿地夸他,夸他办事用功,甚是上进等等,夸地李治脸上泛红,又说他近来辛苦了,着他好生回去歇息一日去。
李治飘飘然出了宫,回至府中脸上都带了笑。连进门时小厮儿不慎将浇花的水撒在他衣摆上都没生气。
然后便是李治回房见妻子,诉说今日的行事,脸上依旧带着欢喜。
王润觉得很奇怪,这娃虽然居幼,但也不是缺乏父爱的孩子,怎么就因为父亲的几句夸奖,就乐成这样。
这里却有个缘故,盖因这李治在众皇子中居幼,自小又得宠,但是较长子李承乾等人,岁数相差太多。圣人待李承乾是寄予厚望,要托付江山的,要求自然就高。待这李治却是幼子宠爱,平时要求不高,虽也夸赞,却也类似于说句“哦,稚奴真是好孩子!”,“稚奴真乖!”“稚奴真懂事!”之类小孩子夸赞的话。
这父子情谊,多数做儿子的希望父亲能肯定自己的成果的。常得父亲夸他“聪明懂事”的李治自然不例外,甚至更期待。且李治心知自己从未成为父亲期待的储君的人选,如今得天之幸能登太子之位,却也是机缘巧合,他兄长二人鹬蚌相争之故。故他十分勤勉,希望真得皇父肯定。
而如今阿爷真的肯定了他的成功(?!)岂不叫他欢喜雀跃!
王润听他说完,颇觉无语,方信世上有一类父子,甚是相得,便是李二陛下与稚奴了。有这样的儿子在,别说是两个儿子,便是长孙皇后再有十二个嫡出的儿子,又有谁能pk得过稚奴呢?
既过了百日,庶人李承乾和东莱郡王又已离京,太子李治和圣人的关系又空前的和谐,太子听政办差也十分顺利。工部体贴圣意,上奏曰:“太子正名已经很久了,要不要请太子迁入东宫了?”这放着名正言顺的东宫不住,实在不是个事儿啊!
圣人这才想起来太子还住在原来的晋王府呢!
瞧这孩子多懂事啊!受了委屈也不说。我们圣人的心都要化了!
(李治:原晋王府住得挺舒服的啊,原来您就花了大钱给我修的,离宫里又近,出门也方便,我家娘子也喜欢,真不委屈!王润:谁稀罕住东宫,我才不要李治见阿武!)李治却还要推辞,他阿娘死了,他还要守孝呢,居然要他现在搬新家,影响多不好啊!
圣人越发觉得他孝顺,心下越是感动,当下以“太子居东宫,天经地义,不敢违逆天意”之名,批准工部会同钦天监及六尚局共同翻修东宫。当然,翻修的同时务必要安静,不能太奢华,扰了太子守孝,,也不能太单调,丢了东宫的体统。
工部的人很忧愁。这样的要求太高了!
听到这个消息,各大臣心思各异。太子一系,例如长孙无忌、柳奭、萧瑀等人,自然是欢喜,太子得圣宠呢!又如褚遂良等人,太子已经是太子了,日后就是圣人了,得罪了有甚好处,便不赞成也不反对。其余人等反对声也甚小。
魏征那个老诤臣本要反对的,但是正巧他病了,正请病假呢,就没空反对。而且太子是名正言顺,圣人禀告祖庙后册封的太子,常居宫外本就不妥。宫外安全设施不过关,若是有个好歹,谁负责?圣人如今就剩这么一个嫡子了!大唐也就这么一个能稳定大局的太子了。老魏头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得过去过去了。
于是东宫的翻修就在这一股诡异的淡定中进行。
有人欣喜切切,有人淡漠而待。唯有即将有新房住的太子妃殿下,在自家屋中,咬着手帕恨恨:呜呜,她真的不想搬家,怎么办?
怎么办?没办法,东宫翻修,不日即竣工了。
——都是皇家的瓦工匠与木工匠,端的是好手艺,讲的就是价高物美,童叟无欺。
本就是高级建筑,李承乾住时便喜好奢华,常叫维修,前番谋反动乱,不过乱些轻巧摆设,大致建筑不变。工匠们虽做的是手艺活,但是上头的人却是伶俐,心中想着新太子是不会喜欢用旧太子的洗脚水来洗脚,虽然那洗脚水还很干净。
于是便会同六尚居的人,将东宫彻底翻修。外面看着那东宫还是东宫,明德殿还是明德殿,不过那窗更明,瓦更亮,但入得内室,方知其内早已大改。反正圣人有旨意,叫务必让太子与太子妃满意。那各种摆设器具,又都是他李家后院库房里的东西,将旧的还能用的收回去,拿好的新鲜的出来,自然形状就更不同了。
一切妥当后,便奏请圣人御览。不想圣人大手一挥,道:“朕满不满意有何用?太子满意即可!太子自己去看吧,若有不妥,既叫他们换了,不必回朕。”
太子谢恩去看,果然较之从前的东宫,低调中见奢华,奢华中见优雅,品味更上一层楼。好比一暴发户,突然长学问了,不爱黄金珠宝,改用美玉细瓷,变个斯文读书人了。
圣人见太子满意,他也就满意了,又叫钦天监选了个吉日,着太子一家搬入东宫。
钦天监的人一得了旨意,便马不停蹄地的算,不多时便得出个最近的吉日来,不过是三日后。
众人皆满意,唯王润心中不郁,道:“这三日怎么来得及,家里这些东西还未收拾哩,总不能扔了就走。不能再迟些时日么?也容咱好生收整一番呐!”
李治不知她心中所想,笑道:“这有什么,这府里的东西虽好,但那东宫里的东西都是齐备的,你若是舍不得这里的,咱们只叫人把素日用惯使惯爱用的带上,其余着人慢慢理就是了。”
王润口中发苦,想了想,又道:“我的嫁妆还搁在库里,乱哄哄的,没整理出来呢!这些可扔不得。”
听了这话,丫头缠枝立即跳出来笑道:“太子妃放心,奴们上月起便对着单子整理了,如今只差装箱搬运了。可巧府里离东宫也近,便是箱子也可少用许多呢!”
王润惊愕,道:“我怎么不知?”
缠枝笑道:“这不是要给太子妃一个惊喜么?只是不知道东宫有没有偌大的院子给放太子妃的嫁妆里。”
李治大喜,笑道:“好丫头,省了太子妃多少心事!赏!不管多少嫁妆箱子,院子管够!再不够,拆了明德殿也与你们太子妃放嫁妆,如何?”缠枝等众丫头顿时眉开眼笑的。
王润几要吐血,好你个头!头一次觉得这几个心腹丫头讨厌得很,怎不知怎么生得这般伶俐讨厌。
只是到底不敢太着意抗拒,省得叫人看出痕迹来。只好眼看着他们热热闹闹地商议迁宫之事,王润干脆万事不管,随他们去了!
秋风起,秋叶落。太子一家也在低调的氛围中正式迁入了整修一新的东宫——太子妃王氏润娘的第二个家。
好在因犹在孝期的缘故,东宫不好摆酒庆贺乔迁,外人也不好上门送礼道贺,不然估计王润地郁闷到掉渣。
文德皇后百日热孝一满,庶人李承乾与东莱郡王李泰便动身离京了。
在他们走之前,都递了话到太极殿求见圣人。但圣人只是叹息一声,谁都没有见。
看来这两个最疼爱的儿子是彻底伤了他的心了。
圣人既然没有表示,长安城中多的是势利之辈,自然也明白了他们如今的处境。虽然没有落井下石,但是也没有人往他们跟前凑。二人离京之前的状况可想而知。
而知道他们要离京的消息后,李治的心情是复杂的。
他们离京了,表示他的地位会更稳固了。这两位闹腾了半辈子的兄长,从来都是压在他头上的两座大山,挡住了他头顶的阳光,与父母对他的眷顾。但是真要说与兄长们一点感情都没有,那是假的。毕竟帝王心术中的冷漠不是他天生就有的,至少对他来说是需要后天培养。他对他们,有多年积累的敬畏还有少许的濡慕之情。
而且他们的两相争斗也成全了他。
他的复杂心情没有瞒过王润。
王润想了想近日的事情,便心中有数,道:“今日是庶人承乾与东莱郡王离京的日子,太子不去送送?”
李治道:“这如何使得?他们是罪臣,孤如今却已是太子了,哪里有君送臣的道理?”
王润笑道:“太子若真是这样想,何苦在这里烦闷?”
李治一噎,当下不语,反正他的想法从来瞒不过妻子。
王润在他身旁小心坐下,李治见她身子不便,也不好僵着了,忙伸手扶她,一来二去,那郁气先去了一半了。
王润便挽了他的手道:“九郎是仁厚之人,今日怎么说起这样冷情的话来?”
李治叹一声,道:“我也甚是难做,送也不是,不送也不是。可叫我如何是好?”
王润想了想,道:“九郎觉得不能送,想是碍着如今太子的身份,一来,是不好面对兄长,二来怕还是端着太子的架子,我说的可对?”
李治轻咳一声,确实不错。
王润道:“九郎差矣!九郎如今虽是太子,但是也是人子,也是为人弟者,更是为人父的。庶人承乾与东莱郡王李泰虽遭贬斥,但在血缘上,却与九郎是切不断的同胞兄弟。兄长犯错,弟弟不能救也就罢了,如今要出京,只怕今生再无见面的可能了,何必思虑这些有的没的?皇家无亲情,可我总是不信。平郎还小,九郎就不为他做个榜样吗?”
一番话说的李治茅塞顿开,道:“是我想岔了,还好有润娘提点。”起身便要走。
王润忙叫住,嗔道:“去送行,竟只空手去不成?”
李治奇道:“那还要带什么?”
王润叹道:“真真不知人间疾苦!”说罢吩咐人去把备的东西取来,却见给庶人承乾的是五百两金子,皆是碎金,易兑换那种。给东莱郡王的是几箱毛皮布料,皆是实用耐穿的。
李治随即想起长兄承乾已成庶人,几乎是空手出的东宫,而侯氏虽还有嫁妆,但是许多都是违禁之物,实在不是一个庶人可以用的。日后他们身为庶人,衣食住行都要用到钱,没什么比金子更实惠了。黔州贫瘠,若是省着点花,这些金子够他们后半辈子花用了。
说到侯氏,这里却要提一句。圣人对这个长子眷恋还是颇深的。本来侯君集被处死,太子被废,这个废太子妃侯氏身为谋反罪臣之女也要受牵连,不被贬斥赐死就不错了。但是圣人愣是没动她,让她依旧伴着承乾。一来,女子出嫁后便是夫家的人了,与父方无干。二来,也是为了能有个人陪着承乾,照顾他。毕竟他当太子的时候死过一个妻子,废太子的时候若是再死一个,那废太子后的日子怎么过呢?便是平民百姓死了两个妻子,也要冠上克妻的罪名,何况已经处于人生谷底的李承乾,日后谁家女儿愿意嫁给他?便是圣人赐个官家女子过去,保不定就成怨偶。而且平民宫女,又不是嫡配,实在不妥。
好在这个侯氏也是痴心,对李承乾无怨无悔。乍然从至高点坠入深渊,连老爹的命都搭上了,却一点怨言都没有。相较于出嫁入东宫时的软弱,此时的侯氏反倒成熟坚强了许多。
而东莱郡王李泰去的是东莱,那里靠近沿海。久居长安的李泰只怕也不习惯,便送了些毛皮衣料。
另外便是每人一份长安太极宫御花园的土,与东海池的水,以解他们思乡之情与日后可能的水土不服。
李治见了这些东西,不由更赞一声妻子好,大笑一揖,带了人去了。
到底没糊涂。去时只轻衣简从,一二心腹内监,三四护卫,说了甚话,骑了马,也不清楚,吩咐赵得福与王润说一声,便往宫中面圣去了。
王润听说,心中颇为担心。待晚间李治回来,细一看,李治脸上颇轻松,眼角之中犹带着欢喜。
王润大感诧异,便拿眼斜他,道:“今日出去莫不是捡着金子了不成?”
李治笑道:“比捡到金子还好!”
王润心中越发不解。
原来今日李治去送行时,长乐公主也在,她大病初愈,是撑着身子来给两位兄长送行的。见了李治也是诧异,不过心中更是欢喜——这个弟弟到底还是仁厚。
不想那李承乾和李泰见了先是气愤不已,李承乾高傲,索性视而不见,李泰素性口舌如刀,此时更是口下不留情。反正他已经遭贬斥出京,有些破罐破摔的意思了。
不想李治却是好脾气,骂不还口,反正他们都要走了,留下的只有他,成就的也是他,何须与他们计较?骂人的话不好听,听过当耳旁风吹吹就散了。
李治无动于衷,倒是长乐公主越听越火。她是圣人的第一个嫡女,虽然前头圣人已经有好几个女儿,但是她是长孙皇后所出的第一个女儿,又聪慧美丽,自由被娇宠着长大。大唐的公主本就厉害,这长乐公主被圣人宠着,就更厉害了。出嫁后更是压得丈夫兼表哥的长孙冲一句反对的话都没有。但是她到底还有个贤明的母亲,教导她要明辨是非,故她虽然骄纵,但却也明理。
李承乾和李泰的事,是他们咎由自取。弟弟稚奴的能上位,也只是因为他仁厚孝顺,更是为他们收拾烂摊子,不是他害得他们!
长乐公主久经圣人熏陶,口舌极厉害,一番话讲得有理有据,让李承乾和李泰说不出反驳的话。李治更是对长姐佩服地五体投地。
最后,李治将准备的东西给他们的时候,他二人竟都收下了,而且没有什么废话。这让李治惊异地差点掉下下巴。
这俩兄长是不是爱骂型——爱被人骂?好声好气、闷声不响都不行,反倒是骂一顿却安分了?
李治顺利地将礼物送出去,没有受到辩驳而十分欢喜。待送了长姐回府,一腔热血难以抒发,便进宫去将圣人交下的功课给做一做去。
不想,没多久,便有圣人召见。
圣人召见也是寻常,李治心里却是惴惴,莫不是怪他去与两位兄长送行?与其等阿爷责怪,还不如早些认错吧!到了甘露殿,还不等圣人开口,便开口请罪,言道今日未经阿爷允许与兄长送行,还请恕罪云云。
不想圣人却甚是和蔼,反而高度赞扬并肯定了他的行为——这老头儿不好开口见两个犯错的儿子,又担心他们去后日子难过,正自愁闷呢,不想这小儿子解了他愁眉。
他接到消息说太子与两位兄长送行,心里原有些阴谋论,只当小儿子也大了有了别的心思了。但后来长乐公主进了宫,将当时的情况说了,他的心也就放下,转而欢喜起来。果然他没有看错人,稚奴从小仁厚孝悌,哪有那么多心思?这是真心为两位兄长哩!
想到这里,又思及方才错怪了他,心中甚是歉疚。如今倒不好赏他东西,便可着劲儿地夸他,夸他办事用功,甚是上进等等,夸地李治脸上泛红,又说他近来辛苦了,着他好生回去歇息一日去。
李治飘飘然出了宫,回至府中脸上都带了笑。连进门时小厮儿不慎将浇花的水撒在他衣摆上都没生气。
然后便是李治回房见妻子,诉说今日的行事,脸上依旧带着欢喜。
王润觉得很奇怪,这娃虽然居幼,但也不是缺乏父爱的孩子,怎么就因为父亲的几句夸奖,就乐成这样。
这里却有个缘故,盖因这李治在众皇子中居幼,自小又得宠,但是较长子李承乾等人,岁数相差太多。圣人待李承乾是寄予厚望,要托付江山的,要求自然就高。待这李治却是幼子宠爱,平时要求不高,虽也夸赞,却也类似于说句“哦,稚奴真是好孩子!”,“稚奴真乖!”“稚奴真懂事!”之类小孩子夸赞的话。
这父子情谊,多数做儿子的希望父亲能肯定自己的成果的。常得父亲夸他“聪明懂事”的李治自然不例外,甚至更期待。且李治心知自己从未成为父亲期待的储君的人选,如今得天之幸能登太子之位,却也是机缘巧合,他兄长二人鹬蚌相争之故。故他十分勤勉,希望真得皇父肯定。
而如今阿爷真的肯定了他的成功(?!)岂不叫他欢喜雀跃!
王润听他说完,颇觉无语,方信世上有一类父子,甚是相得,便是李二陛下与稚奴了。有这样的儿子在,别说是两个儿子,便是长孙皇后再有十二个嫡出的儿子,又有谁能pk得过稚奴呢?
既过了百日,庶人李承乾和东莱郡王又已离京,太子李治和圣人的关系又空前的和谐,太子听政办差也十分顺利。工部体贴圣意,上奏曰:“太子正名已经很久了,要不要请太子迁入东宫了?”这放着名正言顺的东宫不住,实在不是个事儿啊!
圣人这才想起来太子还住在原来的晋王府呢!
瞧这孩子多懂事啊!受了委屈也不说。我们圣人的心都要化了!
(李治:原晋王府住得挺舒服的啊,原来您就花了大钱给我修的,离宫里又近,出门也方便,我家娘子也喜欢,真不委屈!王润:谁稀罕住东宫,我才不要李治见阿武!)李治却还要推辞,他阿娘死了,他还要守孝呢,居然要他现在搬新家,影响多不好啊!
圣人越发觉得他孝顺,心下越是感动,当下以“太子居东宫,天经地义,不敢违逆天意”之名,批准工部会同钦天监及六尚局共同翻修东宫。当然,翻修的同时务必要安静,不能太奢华,扰了太子守孝,,也不能太单调,丢了东宫的体统。
工部的人很忧愁。这样的要求太高了!
听到这个消息,各大臣心思各异。太子一系,例如长孙无忌、柳奭、萧瑀等人,自然是欢喜,太子得圣宠呢!又如褚遂良等人,太子已经是太子了,日后就是圣人了,得罪了有甚好处,便不赞成也不反对。其余人等反对声也甚小。
魏征那个老诤臣本要反对的,但是正巧他病了,正请病假呢,就没空反对。而且太子是名正言顺,圣人禀告祖庙后册封的太子,常居宫外本就不妥。宫外安全设施不过关,若是有个好歹,谁负责?圣人如今就剩这么一个嫡子了!大唐也就这么一个能稳定大局的太子了。老魏头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得过去过去了。
于是东宫的翻修就在这一股诡异的淡定中进行。
有人欣喜切切,有人淡漠而待。唯有即将有新房住的太子妃殿下,在自家屋中,咬着手帕恨恨:呜呜,她真的不想搬家,怎么办?
怎么办?没办法,东宫翻修,不日即竣工了。
——都是皇家的瓦工匠与木工匠,端的是好手艺,讲的就是价高物美,童叟无欺。
本就是高级建筑,李承乾住时便喜好奢华,常叫维修,前番谋反动乱,不过乱些轻巧摆设,大致建筑不变。工匠们虽做的是手艺活,但是上头的人却是伶俐,心中想着新太子是不会喜欢用旧太子的洗脚水来洗脚,虽然那洗脚水还很干净。
于是便会同六尚居的人,将东宫彻底翻修。外面看着那东宫还是东宫,明德殿还是明德殿,不过那窗更明,瓦更亮,但入得内室,方知其内早已大改。反正圣人有旨意,叫务必让太子与太子妃满意。那各种摆设器具,又都是他李家后院库房里的东西,将旧的还能用的收回去,拿好的新鲜的出来,自然形状就更不同了。
一切妥当后,便奏请圣人御览。不想圣人大手一挥,道:“朕满不满意有何用?太子满意即可!太子自己去看吧,若有不妥,既叫他们换了,不必回朕。”
太子谢恩去看,果然较之从前的东宫,低调中见奢华,奢华中见优雅,品味更上一层楼。好比一暴发户,突然长学问了,不爱黄金珠宝,改用美玉细瓷,变个斯文读书人了。
圣人见太子满意,他也就满意了,又叫钦天监选了个吉日,着太子一家搬入东宫。
钦天监的人一得了旨意,便马不停蹄地的算,不多时便得出个最近的吉日来,不过是三日后。
众人皆满意,唯王润心中不郁,道:“这三日怎么来得及,家里这些东西还未收拾哩,总不能扔了就走。不能再迟些时日么?也容咱好生收整一番呐!”
李治不知她心中所想,笑道:“这有什么,这府里的东西虽好,但那东宫里的东西都是齐备的,你若是舍不得这里的,咱们只叫人把素日用惯使惯爱用的带上,其余着人慢慢理就是了。”
王润口中发苦,想了想,又道:“我的嫁妆还搁在库里,乱哄哄的,没整理出来呢!这些可扔不得。”
听了这话,丫头缠枝立即跳出来笑道:“太子妃放心,奴们上月起便对着单子整理了,如今只差装箱搬运了。可巧府里离东宫也近,便是箱子也可少用许多呢!”
王润惊愕,道:“我怎么不知?”
缠枝笑道:“这不是要给太子妃一个惊喜么?只是不知道东宫有没有偌大的院子给放太子妃的嫁妆里。”
李治大喜,笑道:“好丫头,省了太子妃多少心事!赏!不管多少嫁妆箱子,院子管够!再不够,拆了明德殿也与你们太子妃放嫁妆,如何?”缠枝等众丫头顿时眉开眼笑的。
王润几要吐血,好你个头!头一次觉得这几个心腹丫头讨厌得很,怎不知怎么生得这般伶俐讨厌。
只是到底不敢太着意抗拒,省得叫人看出痕迹来。只好眼看着他们热热闹闹地商议迁宫之事,王润干脆万事不管,随他们去了!
秋风起,秋叶落。太子一家也在低调的氛围中正式迁入了整修一新的东宫——太子妃王氏润娘的第二个家。
好在因犹在孝期的缘故,东宫不好摆酒庆贺乔迁,外人也不好上门送礼道贺,不然估计王润地郁闷到掉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