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兵临珠江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周海军在战舰火力上的认知,是采取口径和数量并重的方式,所以采取的不同口径的舰炮混合搭配。
这一点在早期的中小估摸的战舰上就体现的非常明显,因为内河战舰吨位都很小,一些只有几十吨的战舰根本不可能配属太多的口径火炮。
但是那些两斤半、五斤级别的舰炮威力有时候也不足,对陆支援没啥用,海战的时候对于大吨位战舰也没什么用。
所以普遍采取装备少量大口径舰炮为主炮,然后再搭配一些小口径舰炮为副炮,采用大小结合的方式。
但是在和郑芝龙船队的交战中,尤其是打了两场真正的近海作战后,很快就发现少数几门大口径舰炮无法形成有效火力覆盖没什么用,而口径太小的舰炮又威力不足。
然后发现九斤舰炮就非常的适合,威力足够,但是也不会过于沉重,可以让部署足够数量的舰炮。
于是乎,这就让广林级护卫舰上开始大量撤装原有的少量十四斤舰炮和众多的五斤舰炮,尽可能的装备更多的九斤舰炮。
由此形成了一个比较平衡的火力布局。
数量足够多,口径也够用。
大量九斤舰炮、高航速这两点特征成为了广林级护卫舰、镇海级护卫舰非常典型的特征。
但是,这种护卫舰咋一看似乎吨位已经在东亚沿海里显得不小了,但是在当代的世界主流海军里,依旧是属于小型船只,属于巡航舰的范畴,如果用后世的以火炮数量来区分的话,大概属于五级战舰的范围。
这种战舰,目前来看在东亚海域打一打郑芝龙是够用了,但也仅仅是够用而已,还无法整整的挑起周海军的脊梁。
因此,海军方面希望建造一种防护能力更好,同时搭载大量的十八斤舰炮的战舰。
要求搭载的主力舰炮和副炮加起来,数量要达到七十门以上,而且必须是装备更多的十八斤舰炮。
之所以有这么详细的性能需求,是因为海军希望这种战舰能够承担起来线列决战的任务。
同时也是考虑到了大周王朝内的造船技术能力以及舰炮的研发生产能力。
周王朝的造船实力,其实还算是比较一般的,之前造个五百多吨级别的镇海级护卫舰,就已经是进行了众多的技术攻关。
在这个过程里,周王朝的几个造船厂的技术实力得到了大量提升,并培养出来了一大批拥有不俗技术能力的工匠。
海军在提出新战舰需求的时候,就已经咨询过造船厂方面的技术能力。
经过多方面的综合之后,才决定建造这种级别的战舰,尝试建造千吨级别以上的战舰。
当然,这种千吨以上的战舰一时半会的还出不来,哪怕是一切顺利,估计也得明年甚至后年了才能够服役了。
现在的话,周军的海军主力战舰,还得依靠广林级护卫舰以及即将服役的镇海级护卫舰,再加上一票鸟船,广船。
以目前的海军实力来说,其实也没办法真正的和庞大的郑芝龙船队硬碰硬。
但问题是,周军不一定需要单纯在海军上胜过郑芝龙啊,需要用到海军的也不过是在一些沿海的岛屿作战而已,而这种沿海岛屿作战里,其实海军做能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因为距离很近,除非郑芝龙弄一支庞大的舰队天天守住,要不然周军随便弄点舢板,趁你不注意就能登陆上去。
而郑芝龙船队看似规模大,但也不可能全面都照顾到啊,所以周军在之前的作战里,其实已经夺取了不少沿海岛屿。
而实际上,这些沿海岛屿的作战也不重要,周军和郑芝龙所部的大规模交战,其实都在陆地上。
是在温州等几个沿海城池以及福建地区。
这打的可是陆军之间的战争,海军虽然能够给予一定的支援,但是这年头的舰炮射程有限,对沿海城池的作战所能够提供的支援也是有限的。
而获得了大量物资补给的第九军在对温州发动猛攻的时候,郑芝龙空有强大的船队,但是依旧无法阻止他们的地面部队在陆地上节节败退。
最后温州府一带的几个沿海据点,主要是温州府城、乐清、瑞安、平阳等地相继失守。
随着这些沿海据点相继失守,郑芝龙所部也是宣告彻底失去了对浙江地区的盘踞,全面退守到福建。
紧接着第九军也是继续翻山越岭,一路往福建杀了过去。
只不过后续进度就慢了许多,主要是福建多山,道路通行困难,这对于周军这种有大量火炮的部队而言其实非常难受。
但是也不能不带上火炮,直接拿着火枪就过去啊,人家郑芝龙在福建的布防,尤其是在福宁州的宁德、福州府里的福州,那可都是重兵驻防,并且部署有大量火炮的。
因此第九军虽然遭到了山路难行,运输火炮困难的问题,但是依旧是咬着牙带着火炮一起南下。
相对于第九军进入福建之后,开始和道路较劲。
第七军进入广东后却是显得非常的顺利,之前拿下了南雄府后,第七军的主力部队第七步兵师,很快就杀入了韶州府。
其目的直指韶州府的曲江,这里北江的两条支流会和的地方,拿下此地,后续就能沿江南下,一路杀到广州去。
对这个地方,广东地方的明军和郑芝龙都是非常重视,已经是尽可能的抽调了部队前往驻防。
但是之前广东地区的明军在南雄府一战里损兵折将,至少损失了大几千人,如今在曲江这里能够抵抗的广东明军已经不多了,估计总兵力也就万人规模,其中广东抚标,也就是新标军撑死了也就三千人。
此外还有一批郑芝龙增援过来的兵力,大约有五千人规模,这一批人战斗力在新标军和营哨兵之间,因为他们采用的是枪炮武器,但是指挥模式和编制乃至战术上,还是郑芝龙他们那一套海盗的打发。
这也是郑芝龙所部的一个特点,装备上很先进,但是战术上怎么说呢,把大规模地面作战当成舰队交战众多跳帮作战打了。
以至于就连邱家裕都看不起他们……认为这些家伙白瞎了这么多的上好枪炮。
其实也是郑芝龙所部为什么挡不住第九军持续进攻的原因,要知道郑芝龙所部的装备并不差,依托自造以及找佛郎机人采购,郑芝龙所部获得枪炮的渠道非常多,也能得到大量的好东西,甭管是野战炮还是守城用的重炮,该有的基本都有。
这火绳枪嘛,他们不仅仅有仿造周军的十五毫米火绳枪,也还有从佛郎机人,西班牙人,荷兰人等处购入的火绳枪甚至燧发枪呢。
同时他们的兵力也不少,郑芝龙接受明王朝招安后,一度进行了裁军,兵力规模一度下降到了不足七万人,但是后来又逐步扩军,而等到了和周王朝干架的时候,扩军的规模非常大。
之前还盘踞在宁波的时候,郑芝龙集团的总兵力达到了巅峰,大概在十万人左右,多出来的主要是地面作战部队。
他们有武器,有兵力,但是依旧被周军打的节节败退,具体原因,恐怕就是因为他们缺乏了组织能力和战术应用能力。
拿着先进的武器打着落后的战争,说的就是他们了。
当然还有一点也很关键,那就是郑芝龙集团是海盗啊,他们在海上打仗才是专业的,你让他们上陆地和周军玩数万人规模的地面战争,说实话还真有点为难他们。
如今在曲江的郑芝龙兵力也差不多,这派遣的五千人装备不差,但是行军队列,排兵布阵的时候让让广东巡抚标军将领们都没眼看,而且那些士兵们匪气太重,一个个都是吊儿郎当的,其中甚至都还有黑不溜秋的东南亚土人……
以至于他们都恨不得把他们的武器给收缴了,然后用来扩充新标军。
可惜,那只郑芝龙的军队,虽然来曲江是帮着广东标军作战的,但是指挥权可不归属他们,人家自己爱这么打怎么打。
不过这些广东抚标的将领也不知道,其实这支部队在郑芝龙所部里也算是不咋地的,因为福建战事紧张,郑芝龙的大量地面作战主力都是被部署在了福建地区,再加上之前在浙江的时候,被大批量歼灭了主力部队。
现在郑芝龙所部的地面部队,也就只剩下三四万人了,守福建都够呛,那里有多余的增援广东这边啊。
所以郑芝龙想要直接出兵增援广东那边,都已经没办法直接调出主力部队来了。
只能是挤出了那么千把人在大员岛布防的老兵作为骨干,再加上两千多人水手临时转行的兵力,又临时招募了一千多人,其中还有好几百人甚至是南洋土著。
一共凑了五千人过来增援曲江。
而这样的军队出现在曲江,非但没有给曲江的守军带来什么助力,反而是成为了隐患。
以至于曲江短短数天内就失守了!
第七步兵师来到曲江后,本来也没想过直接开打,而是准备先缓口气,然而仔细一看,发现曲江城北城驻防敌军的防御阵型部署的有些大意。
于是乎就准备让二十七步兵团上去来个试探性进攻,试试敌人的虚实,为后续进攻做准备。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竟然还真给第二十七步兵团打开了缺口……
这搞的第七步兵师的几个高级将领自己都愣了,这才排了一个团上去,也没多少火力提供火力支援,就是一些五斤和九斤的野战炮而已。
但是很快前面的第二十七步兵团的团长就报告,他们已经夺取了北城墙……
这样还怎么搞?
自然是直接发起总攻啊,这城墙都夺取了一面了,还休整个屁,还等个屁的重炮,直接冲上去就完事了。
然后,曲江就陷落了!
整个过程里,城内的其他明军都是处于楞逼状态,任凭城内的明军守军怎么想,都没有想到贼军抵达城外也就两天,一次试探性进攻就拿下了北城墙,完全不给城内其他明军的时间,导致直接败的都稀里糊涂。
为什么北城墙会失败的这么快?
因为驻防北城墙的是郑芝龙所部的五千人,而当时在城头上值班防守的是数百名南洋土著单独编成的部队。
其实这些南洋土著们在发现周军进攻后,也是进行了非常英勇的抵抗,他们很多人都是直接扔下了火枪,然后抽出了海盗用的弯刀或剑,上前和穿着板甲的第七步兵师里的重甲突击营的士兵们厮杀,然后惨死在周军重甲士兵的刀下!
他们的英勇抵抗,成功的让周军登上了北城墙,等其他人增援上来后,周军都已经爬上来了好几百人了。
接下来就没什么悬念了,周军依靠强大的火力和盔甲等,一路横扫城墙。
这也是周军的老套路了,实际上对于周军而言,最难的部分是登上城墙,一旦让大量周军重甲突击营的将士们登上城头,那么明军基本是不可能再把周军的这些重甲突击营的将士们赶下去的。
拿下城墙后,周军第七步兵师迅速控制了曲江,还把城内处于楞逼状态的其他广东地区明军,尤其是那三千新标军给俘虏了。
拿下曲江后,周军第七军直接顺江而下,而此时明军这边在广东,已经没多少兵力可以进行顽抗了。
周军不用花费什么力气和时间,就顺江南下,一路拿下了英德和清远、三水,最后杀到了珠江河畔,兵临广州。
周海军在战舰火力上的认知,是采取口径和数量并重的方式,所以采取的不同口径的舰炮混合搭配。
这一点在早期的中小估摸的战舰上就体现的非常明显,因为内河战舰吨位都很小,一些只有几十吨的战舰根本不可能配属太多的口径火炮。
但是那些两斤半、五斤级别的舰炮威力有时候也不足,对陆支援没啥用,海战的时候对于大吨位战舰也没什么用。
所以普遍采取装备少量大口径舰炮为主炮,然后再搭配一些小口径舰炮为副炮,采用大小结合的方式。
但是在和郑芝龙船队的交战中,尤其是打了两场真正的近海作战后,很快就发现少数几门大口径舰炮无法形成有效火力覆盖没什么用,而口径太小的舰炮又威力不足。
然后发现九斤舰炮就非常的适合,威力足够,但是也不会过于沉重,可以让部署足够数量的舰炮。
于是乎,这就让广林级护卫舰上开始大量撤装原有的少量十四斤舰炮和众多的五斤舰炮,尽可能的装备更多的九斤舰炮。
由此形成了一个比较平衡的火力布局。
数量足够多,口径也够用。
大量九斤舰炮、高航速这两点特征成为了广林级护卫舰、镇海级护卫舰非常典型的特征。
但是,这种护卫舰咋一看似乎吨位已经在东亚沿海里显得不小了,但是在当代的世界主流海军里,依旧是属于小型船只,属于巡航舰的范畴,如果用后世的以火炮数量来区分的话,大概属于五级战舰的范围。
这种战舰,目前来看在东亚海域打一打郑芝龙是够用了,但也仅仅是够用而已,还无法整整的挑起周海军的脊梁。
因此,海军方面希望建造一种防护能力更好,同时搭载大量的十八斤舰炮的战舰。
要求搭载的主力舰炮和副炮加起来,数量要达到七十门以上,而且必须是装备更多的十八斤舰炮。
之所以有这么详细的性能需求,是因为海军希望这种战舰能够承担起来线列决战的任务。
同时也是考虑到了大周王朝内的造船技术能力以及舰炮的研发生产能力。
周王朝的造船实力,其实还算是比较一般的,之前造个五百多吨级别的镇海级护卫舰,就已经是进行了众多的技术攻关。
在这个过程里,周王朝的几个造船厂的技术实力得到了大量提升,并培养出来了一大批拥有不俗技术能力的工匠。
海军在提出新战舰需求的时候,就已经咨询过造船厂方面的技术能力。
经过多方面的综合之后,才决定建造这种级别的战舰,尝试建造千吨级别以上的战舰。
当然,这种千吨以上的战舰一时半会的还出不来,哪怕是一切顺利,估计也得明年甚至后年了才能够服役了。
现在的话,周军的海军主力战舰,还得依靠广林级护卫舰以及即将服役的镇海级护卫舰,再加上一票鸟船,广船。
以目前的海军实力来说,其实也没办法真正的和庞大的郑芝龙船队硬碰硬。
但问题是,周军不一定需要单纯在海军上胜过郑芝龙啊,需要用到海军的也不过是在一些沿海的岛屿作战而已,而这种沿海岛屿作战里,其实海军做能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因为距离很近,除非郑芝龙弄一支庞大的舰队天天守住,要不然周军随便弄点舢板,趁你不注意就能登陆上去。
而郑芝龙船队看似规模大,但也不可能全面都照顾到啊,所以周军在之前的作战里,其实已经夺取了不少沿海岛屿。
而实际上,这些沿海岛屿的作战也不重要,周军和郑芝龙所部的大规模交战,其实都在陆地上。
是在温州等几个沿海城池以及福建地区。
这打的可是陆军之间的战争,海军虽然能够给予一定的支援,但是这年头的舰炮射程有限,对沿海城池的作战所能够提供的支援也是有限的。
而获得了大量物资补给的第九军在对温州发动猛攻的时候,郑芝龙空有强大的船队,但是依旧无法阻止他们的地面部队在陆地上节节败退。
最后温州府一带的几个沿海据点,主要是温州府城、乐清、瑞安、平阳等地相继失守。
随着这些沿海据点相继失守,郑芝龙所部也是宣告彻底失去了对浙江地区的盘踞,全面退守到福建。
紧接着第九军也是继续翻山越岭,一路往福建杀了过去。
只不过后续进度就慢了许多,主要是福建多山,道路通行困难,这对于周军这种有大量火炮的部队而言其实非常难受。
但是也不能不带上火炮,直接拿着火枪就过去啊,人家郑芝龙在福建的布防,尤其是在福宁州的宁德、福州府里的福州,那可都是重兵驻防,并且部署有大量火炮的。
因此第九军虽然遭到了山路难行,运输火炮困难的问题,但是依旧是咬着牙带着火炮一起南下。
相对于第九军进入福建之后,开始和道路较劲。
第七军进入广东后却是显得非常的顺利,之前拿下了南雄府后,第七军的主力部队第七步兵师,很快就杀入了韶州府。
其目的直指韶州府的曲江,这里北江的两条支流会和的地方,拿下此地,后续就能沿江南下,一路杀到广州去。
对这个地方,广东地方的明军和郑芝龙都是非常重视,已经是尽可能的抽调了部队前往驻防。
但是之前广东地区的明军在南雄府一战里损兵折将,至少损失了大几千人,如今在曲江这里能够抵抗的广东明军已经不多了,估计总兵力也就万人规模,其中广东抚标,也就是新标军撑死了也就三千人。
此外还有一批郑芝龙增援过来的兵力,大约有五千人规模,这一批人战斗力在新标军和营哨兵之间,因为他们采用的是枪炮武器,但是指挥模式和编制乃至战术上,还是郑芝龙他们那一套海盗的打发。
这也是郑芝龙所部的一个特点,装备上很先进,但是战术上怎么说呢,把大规模地面作战当成舰队交战众多跳帮作战打了。
以至于就连邱家裕都看不起他们……认为这些家伙白瞎了这么多的上好枪炮。
其实也是郑芝龙所部为什么挡不住第九军持续进攻的原因,要知道郑芝龙所部的装备并不差,依托自造以及找佛郎机人采购,郑芝龙所部获得枪炮的渠道非常多,也能得到大量的好东西,甭管是野战炮还是守城用的重炮,该有的基本都有。
这火绳枪嘛,他们不仅仅有仿造周军的十五毫米火绳枪,也还有从佛郎机人,西班牙人,荷兰人等处购入的火绳枪甚至燧发枪呢。
同时他们的兵力也不少,郑芝龙接受明王朝招安后,一度进行了裁军,兵力规模一度下降到了不足七万人,但是后来又逐步扩军,而等到了和周王朝干架的时候,扩军的规模非常大。
之前还盘踞在宁波的时候,郑芝龙集团的总兵力达到了巅峰,大概在十万人左右,多出来的主要是地面作战部队。
他们有武器,有兵力,但是依旧被周军打的节节败退,具体原因,恐怕就是因为他们缺乏了组织能力和战术应用能力。
拿着先进的武器打着落后的战争,说的就是他们了。
当然还有一点也很关键,那就是郑芝龙集团是海盗啊,他们在海上打仗才是专业的,你让他们上陆地和周军玩数万人规模的地面战争,说实话还真有点为难他们。
如今在曲江的郑芝龙兵力也差不多,这派遣的五千人装备不差,但是行军队列,排兵布阵的时候让让广东巡抚标军将领们都没眼看,而且那些士兵们匪气太重,一个个都是吊儿郎当的,其中甚至都还有黑不溜秋的东南亚土人……
以至于他们都恨不得把他们的武器给收缴了,然后用来扩充新标军。
可惜,那只郑芝龙的军队,虽然来曲江是帮着广东标军作战的,但是指挥权可不归属他们,人家自己爱这么打怎么打。
不过这些广东抚标的将领也不知道,其实这支部队在郑芝龙所部里也算是不咋地的,因为福建战事紧张,郑芝龙的大量地面作战主力都是被部署在了福建地区,再加上之前在浙江的时候,被大批量歼灭了主力部队。
现在郑芝龙所部的地面部队,也就只剩下三四万人了,守福建都够呛,那里有多余的增援广东这边啊。
所以郑芝龙想要直接出兵增援广东那边,都已经没办法直接调出主力部队来了。
只能是挤出了那么千把人在大员岛布防的老兵作为骨干,再加上两千多人水手临时转行的兵力,又临时招募了一千多人,其中还有好几百人甚至是南洋土著。
一共凑了五千人过来增援曲江。
而这样的军队出现在曲江,非但没有给曲江的守军带来什么助力,反而是成为了隐患。
以至于曲江短短数天内就失守了!
第七步兵师来到曲江后,本来也没想过直接开打,而是准备先缓口气,然而仔细一看,发现曲江城北城驻防敌军的防御阵型部署的有些大意。
于是乎就准备让二十七步兵团上去来个试探性进攻,试试敌人的虚实,为后续进攻做准备。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竟然还真给第二十七步兵团打开了缺口……
这搞的第七步兵师的几个高级将领自己都愣了,这才排了一个团上去,也没多少火力提供火力支援,就是一些五斤和九斤的野战炮而已。
但是很快前面的第二十七步兵团的团长就报告,他们已经夺取了北城墙……
这样还怎么搞?
自然是直接发起总攻啊,这城墙都夺取了一面了,还休整个屁,还等个屁的重炮,直接冲上去就完事了。
然后,曲江就陷落了!
整个过程里,城内的其他明军都是处于楞逼状态,任凭城内的明军守军怎么想,都没有想到贼军抵达城外也就两天,一次试探性进攻就拿下了北城墙,完全不给城内其他明军的时间,导致直接败的都稀里糊涂。
为什么北城墙会失败的这么快?
因为驻防北城墙的是郑芝龙所部的五千人,而当时在城头上值班防守的是数百名南洋土著单独编成的部队。
其实这些南洋土著们在发现周军进攻后,也是进行了非常英勇的抵抗,他们很多人都是直接扔下了火枪,然后抽出了海盗用的弯刀或剑,上前和穿着板甲的第七步兵师里的重甲突击营的士兵们厮杀,然后惨死在周军重甲士兵的刀下!
他们的英勇抵抗,成功的让周军登上了北城墙,等其他人增援上来后,周军都已经爬上来了好几百人了。
接下来就没什么悬念了,周军依靠强大的火力和盔甲等,一路横扫城墙。
这也是周军的老套路了,实际上对于周军而言,最难的部分是登上城墙,一旦让大量周军重甲突击营的将士们登上城头,那么明军基本是不可能再把周军的这些重甲突击营的将士们赶下去的。
拿下城墙后,周军第七步兵师迅速控制了曲江,还把城内处于楞逼状态的其他广东地区明军,尤其是那三千新标军给俘虏了。
拿下曲江后,周军第七军直接顺江而下,而此时明军这边在广东,已经没多少兵力可以进行顽抗了。
周军不用花费什么力气和时间,就顺江南下,一路拿下了英德和清远、三水,最后杀到了珠江河畔,兵临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