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 章|破纵局武王伐韩 为故人秋果殉义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嬴荡是在惠王驾崩的当日坐上龙位的。
嬴荡是惠王多年前诏告天下的合法储君,加上公子疾、公子华、司马错等一帮老臣拥戴,整个登基过程没有任何波折。
举国大丧七日,之后是七七孝期,嬴荡除去重新任命一应朝臣之外,什么也没做,只在惠王灵前守孝。
张仪是在惠王大丧的第七日赶回咸阳的,伏在灵柩上,哭得那叫个痛心。
三七之日,前来为秦惠王吊唁的赵使陈轸到了,带着赵王的厚礼。天下诸王中,嬴荡独服赵武灵王,尤其是赵国大行胡服骑射,武服林胡、楼烦二国,这又兵指中山,实在让他刮目相看。
嬴荡陪伴陈轸来到惠王灵柩前面,陈轸叩拜于地,捶地痛哭,边哭边吟他一路想好的悼辞:“惠哉我王,恩义浩茫;闻王仙去,臣轸哀伤。回忆当年,落荒于魏,无处可投,西蹿狼狈。前来投王,王不嫌弃;知轸信轸,同情结义;扶轸于潦倒,赐轸以美姬;使轸于楚郢,待轸以真意……惠哉我王,何走匆忙;呜呼哀哉,臣轸悲怆……呜呼哀哉,臣轸悲怆……”
陈轸哭过一阵,再次行过大礼,闭目良久,两手伏在柩上,额头碰着灵柩,扼要倾诉了这些年来他在楚地是如何走过来的,末了放声再吟:“臣有几桩好事,一并奏禀我王。昔年我王赐臣的美姬,名唤伊娜。为不负我王使命,臣将伊娜送给先楚王,以结其心。之后楚王崩,臣闻伊娜悲苦,以重金将其赎回,娶其为妻,以追念王恩。伊娜亦不负我王恩义,为臣生下一女,名唤合玉,今已长发及肩,亭亭玉立,琴棋诗画,无所不通;今又为臣诞下一子,名唤康衢,眉端目正,唇红齿白,眼神炯炯,笑脸常开。早晚看到伊娜,臣轸就会想到我王,因为伊娜是我王所赐;早晚看到一双儿女,臣轸也会想到我王,因为他们也是拜我王所赐。我王之恩,臣轸……臣轸何以为报……何以为报……何以为报……我的王啊……”
陈轸吟至伤心处,大放悲声。
陈轸情真意切,武王听得伤感,不由得也念起惠王对他的种种好来,悲从中来,张开大口,呜呜咽咽地伏柩号哭。在场臣仆,无不受到感染,哭声响彻灵堂。
吊唁礼毕,武王盛情款待陈轸,邀他回秦,为秦做事,甚至有意举国以托,拜他相位,由他接替张仪。陈轸谢过,回禀说,待他向赵王复完使命,再考虑来秦效力。武王是个爽快人,当即赐他金玉若干,美姬两名。
陈轸谢过恩,辞别出宫。
列国馆驿离相国府不远,走路也就两刻钟。
这日傍黑,陈轸用过晚膳,优哉游哉地信步走到府门,报过门户,递上名帖。
见是赵国使臣,门卫不敢怠慢,急禀张仪。
约过半个时辰,天色完全黑定,才有人迎出来。
是相府的家宰小顺儿。
小顺儿引领陈轸在府里连拐几道弯,走进一个小院落,礼让一下,转身走了。
院子里黑乎乎的,只在主房的堂间亮着一盏灯。
陈轸走进去,不见一人,只在厅中摆着两个席位,一主一客。
陈轸重重咳嗽一声,不见应和。
陈轸略略一想,于客席正襟坐下,闭目,静定。
陈轸坐呀,坐呀,一直坐到夜半,坐到灯油耗尽,仍旧不见一人。
雄鸡啼晓,灯早熄了,可陈轸仍旧坐着。
又过一个时辰,晨阳爬至一竿子高,不远处传来仆从呼叫用膳的声音,但不是叫他。
又过半个时辰,一阵脚步声响过来,一人快步入院。
那人在堂中住步,站有一刻,绕他连转三圈,不无夸张地在主位坐定。
“啧啧啧!”对方的嘴巴里吧咂出三声。
陈轸睁眼,拱手:“赵使陈轸拜见相国大人!”
“呵呵呵呵,”张仪没有回礼,给出几声轻笑,“昨晚闻报,说是赵使到访,又说是陈轸大人,在下懵了。在下想呀,想呀,想了整整一个晚上,直到现在,仍旧没想明白,大楚国的陈上卿怎么就一下子成了赵使呢?”
“在下惭愧,让相国大人费心了!”陈轸又是一拱手,“在下携妻拖女入赵,得闻先王崩天噩耗,遂受赵王之托,赶赴咸阳凭吊先王。”
“赵使既为凭吊先王而来,缘何不到宫中凭吊?”
“已经凭吊过了!”
“哦,”张仪夸张地吸一口气,“抱歉,抱歉,是在下无知了!敢问赵使,此来敝府,竟还蹲守一宿,可有妙辞以教在下?”
“非蹲守,坐守而已。”
“呵呵呵,是在下用词不当,抱歉了。”张仪抱下拳,“能坐一宿,亦见功夫,在下示敬!”再次拱手,倾身,“赵使为百忙之人,此来是为凭吊先王,既已完成使命,赵使理当回驰邯郸,向赵王复命,这却蹲,哦,对了,是坐,这却坐守于敝府整整一宿,必是有个因由吧!”
“是有一个。”
“是为赵王呢,还是为先王呢,抑或是为楚王呢?”
“都不是。”
“哦,在下明白了,是为昭阳!”张仪语气笃定。
“也不是。”
“这么说来,”张仪身子朝后一仰,“别不是为赵使自己喽?”
“不是。”
“咦?”张仪坐直身子,盯住他,来劲了,“说说,是为何人?”
“一个相国大人熟悉的人,”陈轸朝空中拱个手,方才给出答案,“在下恭候大人整整一宿,是应六国共相苏秦之托!”
张仪震动了,深吸一口气,憋在肚里。
“不瞒张大人,”陈轸拱手,“在下此来使秦,是苏秦向赵王举荐的。苏秦举荐在下,一为凭吊先王,二为拜谒张大人。”
张仪缓缓呼出所憋的气,语气不再戏谑,抱拳:“苏兄他……可有说辞?”
“你的苏兄说,”陈轸微微闭目,似是在回想苏秦的说辞,“先秦王不在了,张兄的日子怕就不好过了,你代我去望望他。如果张兄开心,一切皆好。如果张兄不开心……”瞥一眼张仪,顿住话头。
张仪候等良久,终归急了:“他怎么说?”
“就过山东来,在下在函谷关外恭候!”
张仪闭目。
光影渐移,空气凝滞。
不知过有多久,张仪未出一声。
“张子,”陈轸出声,改过称呼,“数十年风风雨雨,在下总算是活明白一个理儿。”
“什么理?”张仪出声了。
“有一个人至死也未能明白的理。”
“何人?”张仪盯住他。
“今朝晴好,若是张子得闲,可随在下前去望望他!”
张仪的好奇心被勾起,忽地起身:“走!”
陈轸摸膜肚皮,做个鬼脸:“张子吃饱了,在下这儿还在咕咕叫呢!”
“哈哈哈哈!”张仪长笑几声,完全放松下来,一把扯他赶往膳房,看着他饱餐一顿,才使小顺儿驾车,在陈轸指引下赶往终南山脚。
路越走越窄,终至于没有了。
车马停下,陈轸、张仪沿一条溪水溯上,走有百余步,来到一处坟堆边。
这是一个完全被遗弃的坟堆,上面长满荆棘,没有碑文,没有香火,也没有脚印。
陈轸静静地站在土堆边,良久,未出一语。
“谁?”张仪看向坟堆。
“商君。”陈轸应道。
“啊?”张仪盯住坟堆,又看向陈轸,“你……你怎么知晓是他葬在这儿?”
“他没有葬在这儿。分尸之后,他的四肢、头颅与躯体,全让他的仇家剁碎分走了,是炒吃还是做成肉酱,在下一无所知。此地所葬的,是他的囚衣与几缕头发,还有几小块没被拣走的碎骨头。”
“你怎么晓得?”张仪不可置信。
“是在下收捡的。他的囚衣被扯成碎块了,在下看得难受,就到狱中,将他曾经穿过的旧衣全部收齐。在下仍觉不够,恳求嬴虔,将他曾经穿过的大良造袍冕请到一套,一并葬下。”
张仪深吸一口长气。
“张子可想知晓商君是怎么死的?”
张仪看过来。
“是在下害死的!”
张仪刚刚缓过长气,这又再吸一口。
陈轸缓缓蹲下,面对那个土堆,将他与商君之间的恩恩怨怨,包括商君如何奉秦公之命使魏,如何欺魏,如何偷袭河西,他又如何奉魏王之命使秦,如何陷害商君,如何逼他反叛,如何将他活擒,商君如何下狱,惠王又如何将他押到渭水滩上五马分尸,等等一应旧事,如数家珍一般缓缓讲出,听得张仪如闻上古传奇,大呼过瘾。
“张子可想听听商君临终之际与在下的一场赌注么?”陈轸看向张仪。
“张仪愿闻!”张仪拱手。
此时此刻,张仪对眼前的陈轸非但刮目相看,简直是要顶礼膜拜了。自出娘胎以来,他张仪也曾与人斗过不知多少回合,但从未用过这般缜密的心思,也从未历过这般惊心动魄。
“那辰光,”陈轸缓缓说道,“商君四肢并头颅被分缚在五辆战车上,在下请求王命,为他饯行。在下喂他喝酒,将满满的一壶全让他喝了,一口接一口。洒下的,在下用来为他洗脸,好让他走得体面些。在这辰光,在下顺便将如何害他的事讲给他了。在下说,‘让公孙兄分尸于秦其实不是轸的本愿!轸的本愿是,让秦国废苛法,行仁政,德润天下,恩泽万世’!”
“商君怎么说?”张仪急问。
“商君笑了。商君说,‘陈兄想得太多了’。”
“陈兄怎么应他?”张仪这也顺势将称呼改作陈兄。
“在下所应是,‘轸晓得公孙兄接受不了这个,可公孙兄此前可曾想过自己会在今天以这种方式身死名灭么?’”
“他怎么应?”张仪急不可待了。
“商君说,‘在下身可以死,名却不会灭,倒是陈兄,灭与不灭就难说了’。”
“嗯,是条汉子。”张仪赞一句,看向陈轸。
“听完这话,”陈轸接道,“在下不服呀,就与他打赌,赌约是三十年。光阴荏苒,不过是打了个盹儿,三十年这竟到了。”
“陈兄觉得自己赢了吗?”张仪盯住他。
陈轸两手一摊,给他一个苦笑。
“这么说,陈兄是承认商君赢了?”
“在下怎么能承认是他赢呢?”陈轸看向远方,若有所失,“不过,自从先秦王嬴驷继续奉行秦法、处死老甘龙等人,在下就晓得,是商君赢了,至少说,迄止目前,是他赢了。至于未来,他还能赢多久,在下委实不知。唉,”长叹一声,“在下,还有张子的那个苏兄,是真心不希望他能一直赢啊!”
“所以,苏兄才让你来,你才又引在下赶到此地,是不?”张仪盯住他。
“就算是吧。”陈轸收回目光,凝视张仪,“难道张兄真心希望天下全都成为商君之法下的一统之域吗?以奸民治良民,以弱民治强民,耕只为战,战只为耕,天下之人皆着一色,皆听一律,皆尊一人,皆唱一曲,这样的天下,张兄呀,你真心情愿活在其中吗?”
张仪摇头。
“既不情愿,又为何不舍弃呢?”
张仪移过目光,看向面前的土堆,良久,没有转头,声音却说给陈轸:“对了,方才陈兄说是悟出一个土堆里那人至死也未能悟出的理儿,这该说说它了吧。”
“舍得。”陈轸缓缓说出。
“不舍不得。”张仪接上,目光仍在那土堆上。
“正是。”陈轸的目光也跟过去,“土堆里空埋的那人,是舍不下他的法,因为,他为那个法押注太多。张兄别不是也舍不下吧?”看向更远的地方,“在下依稀记得,灭吴之后,范蠡将遁,劝大夫文种偕行,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可惜文种不听。文种为何不听?因为他舍不下越国,因为他为越国押注太多!”仰脸看天,怅然出叹,“呜呼哀哉,身死影灭,万事皆是虚无,这个天下再大,再热闹,与你,与我,与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张仪没有应他,只是呆呆地站在那儿。
不知站有多久,张仪回转身,缓缓走向车马。
陈轸拱手别过商君,跟在后面。
回到府中,张仪置酒一席,与陈轸互相称兄,喝个酣畅。此前的恩恩怨怨,曾经的是是非非,都于此刻化作老酒一坛,被他们悉数喝下肚去,泄入茅坑。
次日晨起,陈轸带着秦武王赏赐的宝贝并两个美姬去秦返赵,张仪没有送行。
张仪将自己关在陈轸曾经熬过一宿的偏僻小院里,坐在陈轸曾经坐过的客席上,由凌晨坐到天黑,由天黑坐到天亮。
五国成纵,赵人又不动声色地吞并中山,秦武王按捺不住,无心守孝了,一面使公子华派出大量黑雕赶往中山一探究竟,一面召集重臣谋议应策。
这是武王临朝之后的首次御前重臣议政大会。身为国相,张仪自然列席,且依据朝制,席次理当列于众臣之首。
除嬴疾、嬴华、司马错、甘茂等人,一个重要的人选变化是,魏章的席次被撤下,且在武王身边新添两个席次,一个是任鄙的,一个是乌获的。
负责记事的御史没换,仍旧是车卫君。
御前会议,所有人皆是孝服,武王居中,左右是两大力士,张仪与嬴疾他们的席次只能靠后排列了。
众臣面面相觑,没有人吱声,也没有人敢于吱声。
见这阵势,张仪心头一凛,眼前浮出陈轸,耳边回荡陈轸的声音:“土堆里空埋的那人,是舍不下他的法,因为,他为那个法押注太多。张兄别不是也舍不下吧?”
陈轸走后,张仪思考太多。是的,他张仪的确是舍不下,因为他张仪也为秦国押注太多。知商君者,是孝公;知他张仪者,是惠王。商君毕生所求,是强秦之法;他张仪毕生所求,是连横制纵。惠王诛杀的只是商君,继续使用的是他的法;眼前的这个嬴荡,他会不会放弃他的连横长策呢?
然而,棋局至此,他必须一试。
“诸卿大人,”武王扫视众人,开言致辞,“先王大行,我举国服丧。在我服丧前后,天下发生两桩大事,皆与我大秦相关,一是苏秦约楚、齐、赵、燕、魏五国于大梁,结盟制我,二是赵国行胡服骑射之后,先吞并楼烦、林胡,这又加兵中山,而天下不问。寡人新立,无知无识,何以应之,诸位可有良策!”
武王的开场白算是决定了议题,大家各入沉思。
“张相国,”武王看向张仪,拱手,“大梁也好,中山也罢,皆为外务,也皆为您所擅长。有何妙策,寡人洗耳以听!”
“回禀我王,”张仪拱手,“先王在时,苏秦结六国之力以制我,魏人庞涓更合六国之兵扣我函谷关门,犯我河西。先王振作,秦民奋勇,先退六国之兵,再败魏人于河西。之后,先王与臣议定连横长策以反制合纵,先结燕以制齐,后结魏以制韩、赵,再后结韩、魏、齐以制楚,绩效显著。是以臣以为,只要我王承继先王横策,五国纵盟不难破除。至于中山,本为赵王囊中之栗,赵王何时吞之,实乃赵王之事,我鞭长莫及。臣所虑者,是胡服之赵,以骑射代车,再借胡人之力,或将成为我大秦强敌!”
“他能胡服,寡人为何不能胡服?”武王看向甘茂,“甘茂,胡服骑射之事,你琢磨琢磨,出个奏章。”
“臣领旨!”甘茂拱手应道。
“我王圣明!”张仪亦拱手。
“什么圣明不圣明的,寡人是个粗人,愚痴着呢!”武王摆手止住张仪,“听相国方才历数丰功伟绩,寡人幸甚,秦人幸甚。但这都是过去之事,寡人所想请教的是方今,如何破除五国纵盟?”
“一如既往。”张仪朗声应道,“臣以为,苏秦今日所复之五国纵盟,远逊于昔日由其初创的六国纵盟。当其时,楚为威王,魏为惠王,齐为威王,赵为肃侯,燕为文公,韩为昭王,此六王,皆当世英主。至于贤臣良将,魏有惠施、庞涓,齐有邹忌、田忌,楚有昭阳,韩有申不害,赵有赵成、赵豹,燕有子之,皆为天下英雄。再观今日五国纵盟,楚王志大才疏,远逊于先威王;魏王远逊于先惠王;从稷下人才失散观之,齐王也远逊于先威王与先宣王;五国之中,臣看好的只有赵王与燕王。赵王当是我王劲敌,而燕王身为我王外甥,燕太后身为我王胞姐,血浓于水,只要我王与之连横,没有不成之理。”
“相国说来道去,寡人听得头晕,仍未听到破敌长策,相国不会是……”武王眉头挑起。
“臣之策是,”张仪眉头拧起,闭会儿眼,拱手,“我王可举二子,一子落于燕,攀亲结好,以燕制齐。齐人洗劫燕都蓟城,毁坏燕室太庙、社稷,此为血仇,以燕王血性,必以血报。若是不出臣料,先王大行,燕王吊唁使臣已在途中。我王可善待之。”
“第二子呢?”武王倾身。
“挺韩。”
“如何挺?”
“苏秦五国纵盟,独弃韩人,韩王落单,必生惧心。韩生惧心,必将依托我王,我王若善待之,韩人必死心塌地,与我王结死横亲。我王有韩人,进可直入中原,牵制赵、魏,退可作我缓冲,保我本土无虞。至于其他五国,虽结盟成纵,心却不一。我王可密切观察,伺候契机,择机而动,一举破之。”张仪侃侃而谈。
“还有吗?”武王身子直起。
“臣言尽矣。”
武王轻拍几下手掌,语气揶揄:“相国之策果然是长!”扫视众人,“今朝议至此处,诸卿可以走了。”指向公子华、公子疾、司马错、甘茂,“诸卿留步!”
诸臣面面相觑。
毋须告退的自然还有任鄙与乌获。
在场诸卿中,真正要告退的只有他一人,张仪。
张仪缓缓起身,拱手:“臣告退!”
俟张仪趋步退出殿门,脚步沉重地走下门前台阶,武王环视诸臣,声音洪亮:“方才相国所言,诸卿意下如何?”
见是这般情势,谁也不再应声了。
“甘茂,你说!”武王直接点名。
“臣以为,”甘茂迟疑一下,拱手,“燕王与我王为血亲甥舅,与燕结好是当务之急!”
“可以定下。”武王看向内臣,“传旨子稷,入质于燕,结盟交好!”
子稷即芈月所生的公子稷,这辰光远未成人。武王几乎未加思考就让子稷质押于燕,显然是早就蓄谋的。芈月为楚女,芈月嫁给先王是张仪保媒,武王厌烦张仪,自也是看他母子不爽了。
见内臣领过旨,武王转向众臣:“燕国之事已了,再就是韩国之事,诸位议议。”看向嬴疾,“疾叔,您说。”
“臣赞成相国,”嬴疾不假思索,拱手挺张仪,“天下大国七,苏秦合五,我王不可弃韩。”
武王脸色一沉,别到一边,略顿,看向公子华:“华叔,你说。”
“臣听我王!”公子华已经看明态度了,拱手。
“韩有宜阳,这又得到南阳,天下铁都,韩王独占其二,是不是占得太多了?”武王冷不丁冒出此句。
众臣无不怔了。
南阳虽为韩人所占,但这辰光已在张仪调节下归还楚人了,武王当是晓得的。
“甘茂,你说!”武王转向甘茂。
“臣听我王!”甘茂亦拱手。
“寡人这问诸位,”武王看向众人,目光威严,“猛兽捕猎,若遇牛群,如何择食?”
众人皆吸一口冷气。
“就寡人所知,是择落单的那头。”
昔日孟津纵六,今朝苏秦再度合五,落单的那一头自然是韩国了。
“这……”司马错吧咂几下嘴皮子,又合上了,看向嬴疾。
“甘茂,”武王斜去司马错一眼,转向甘茂,“听说多年前,先王命你征伐宜阳,未能成就,可有此事?”
“有之。”甘茂应道,“臣为此命备战一年多,不想先王改伐巴蜀了!”
“哈哈哈哈,”武王长笑一声,“诸卿可以走了。甘茂留步!”
众卿走后,武王在前,引领甘茂出偏门,走向殿外一处小花园,踏上位于花园中心的一个土丘。
丘顶有个凉亭。甘茂抬头望去,见凉亭上有个匾额,赫然写着二字,“息壤”,看字迹,是先惠王的亲笔。
武王喜欢独来独往,待旨内臣识趣,就候在亭的台阶下面守值。
亭内有两片席子,武王坐定,指向对面席位。
甘茂拱手谢过,正襟坐下。
“甘茂呀,”武王盯住他,“此地没有外人了,寡人有个心愿,你可想听?”
“臣不胜荣幸!”甘茂拱手。
“先祖孝公变法强国,力战强魏,收复河西,取於地一十五邑;先父惠王守法拓能,力敌六国纵军,东取函谷,南得巴、蜀,三胜大楚,拓地逾两千里;这到寡人了,总不能一事无成吧。寡人的心愿是,在有生之年,车通三川,问鼎周室,达成先祖未就之旷世伟业。若此,寡人死可瞑目矣!”武王言真意切,态度诚敬。
三川即洛川、伊川与汝川,是环绕洛阳的南部屏障。秦欲东出,绕不开的是周室洛阳。出函谷以达洛阳,可有两途,一是出函谷后,入崤塞,经由渑池直达洛阳,俗称函谷道,二是出函谷后经由硖石关,过硖石道南达洛水,沿洛水下行,经由宜阳入洛阳。
于武王来说,函谷已经在手,只差一步就可兵临洛阳,问鼎周室。
洛阳为大周王室所在地,迄今仍为天下中心。只要控扼洛阳,就能控扼周室,不仅可以号令天下,且可完全打通东出门户。而要抵达洛阳,秦人只有两途可走,一是与魏人战,打通崤塞,经由渑池、新安邑,直达周室;二是与韩人战,过硖石关,拿下宜阳,控扼三川,由洛水直达周室。第一途于武王是不可选的,因为秦人必须首先与魏人开战,而苏秦刚刚合纵五国,且纵亲司就设在魏都大梁。再说,即使秦人打通崤塞,控扼洛阳,若要东出,仍需要与韩开战,向东再打通虎牢关。对于武王来说,与魏战,等于同时与五国开战,而眼下韩国落单,伐之代价最小。
伐韩首在宜阳。秦人若得宜阳,不仅得到乌金,且可实控洛川,兵临伊川与汝川,由汝水东下,更可直取中原腹地。
武王的心愿,不是宜阳,而是车通三川,问鼎周室。
三川之地,全在韩室之手。武王说出此话,意思是再明确不过的:与韩开战,攻伐宜阳!
甘茂强力压住内中的冲动。
攻打宜阳正是甘茂夙愿,一则他接替的是前太傅嬴虔所司的军需职守,多年来深为乌金所苦,二则他的心中梦想从来不是辎重粮草,而是驰聘疆场,建立不世之功,重振甘门之威。然而,由于先父甘龙是逆臣,也由于他告密先父,使先父横遭极刑,由此落下不孝之名,他在秦国官场始终抬不起头来,先惠王虽然用他,却又总是防他一手。无论他如何努力,如何表现,除前番让他虚张声势攻打过宜阳之外,先王极少让他主将一方。
“甘茂?”见甘茂没有反应,武王提高声音。
“回禀我王,”甘茂镇静下来,平气应道,“只要拿下宜阳,我王之愿不难得偿!”
“拿下宜阳,你可有把握?”
“臣有把握,只是——”甘茂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
“臣有二忧,不得不说。”
“请说。”
“一忧是张相国。”甘茂苦笑一声,“我王若伐宜阳,就是与韩室开战,而相国为连横韩王,已经付出不少心血,臣是以——”
“哼,寡人要的正是这个!”武王冷笑一声,“什么连横制纵?你给寡人数数,这些年来他都连的什么横?制的什么纵?他连横燕国,将我阿姐嫁过去,结果如何?燕国让齐国灭了,我的阿姐并外甥差点儿命丧战乱。他连横魏国,出任魏相多年,结果如何?我助魏伐赵,输了。我助魏伐韩,又输了,到头来魏国非但未能横成,倒是他本人灰溜溜地夹尾巴逃回来了。之后呢?是伐齐!他怂恿先父王使司马错伐齐,却又捆住司马错的手脚,不让司马错真打,结果如何?司马将军兵败桑丘,将我老秦人的颜面丢尽于天下!再后呢?是伐楚!他处心积虑,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先父王为他的蠢行赌上全部家当,与楚三战,结果又如何?我将士拿二十万鲜血与生命打下来的汉中、黔中二地,非但归还楚人一半,这又连於城十五邑也搭进去了!这辰光,他又开始说横燕、横韩了!燕国不说,单说这韩国,我将士赔上性命屁也没有得到,他在韩人跟前倒是做起好人来,使韩王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方城、宛城,天下铁都有五,韩人独占其二,而我死国将士不下二十万,得到什么了?拿我挡家护院的於城一十五邑,换回黔中、汉中各半片不毛之地!”拳头震在几案上,“就寡人所知,自古迄今,国土都是打出来的,不是靠谁的舌头绕出来的!”
武王以雷霆之势,将憋在心头的所有不快悉数吐出,甘茂听毕,吁出一口长气,接道:“我王既有此说,臣放心矣。”
“说吧,你的第二忧?”
“臣的第二忧,”甘茂凝视武王,拱个手,“是我王陛下!”
“咦?”武王盯住他,声音提高。
“回禀我王,”甘茂应道,“宜阳是韩国大县,北连上党、南阳之地,东扼三川,堪称韩国西部重地,名为县,实则为大郡。我三军东出函谷,南越崤山,越千里而攻伐之,难矣哉。”
“这个寡人晓得,”武王应道,“是寡人要征宜阳,你怎能反忧寡人呢?”
“就臣所知,”甘茂接道,“张相国西并巴、蜀之地,北取西河之外,南取黔中、汉中,功莫大焉,但天下人并未过多地赞美张仪,赞美的是先王。昔年魏文侯令乐羊将三军远攻中山国,苦战三年,伐灭中山,乐羊凯旋得志,自诩其功,文侯出示整整一箧密奏,皆是毁谤他的。乐羊此时方知真章,再拜,稽首,涕泣,说伐灭中山‘非臣之功,乃主君之力也’。臣乃罪臣之后,蒙先王厚恩,恕臣之罪,使臣效力于秦以将功折罪。我王想必晓得,朝中诸臣中,不屑与臣交往者不乏其人。臣若伐韩,必将久战。久战,战的必是钱粮,是人力,亦必将惹人诽议。若是众臣挟此诽议,我王或听之!”
“寡人知矣!”武王大手一挥,“甘卿宽心,无论何人,但凡毁谤甘卿者,寡人皆不信之!”
“臣谢我王!”甘茂再次拱手,“昔日曾子居住于费地,有与曾子同名、同族者当街杀人,有人奔至曾子家,对其母说,‘曾参杀人’。曾母正在机上织帛,坦然应道,‘吾子不会杀人。’织机自若。有顷,又有人至,对其母说,‘曾参杀人’,曾母依旧织机自若。又有顷,第三人再至,对她说,‘曾参杀人’,曾母惊惧,投杼逾墙而走。曾参为大贤,曾母亦深信其子之贤,然面,当三人皆言其子杀人之时,虽为慈母,亦难守其信矣。今臣之贤远不及曾子,我王对臣之信远不如曾母,疑臣之人又远不止三人,臣实虑我王为臣投杼而走啊。”
“寡人知矣。”武王以手指天,“寡人这与甘卿盟誓如何?”
“臣谢我王!”甘茂拱手谢过,与武王指天盟誓于息壤之亭。
“甘卿,”誓毕,武王盯住甘茂,“寡人意决,先出三军六万,攻伐宜阳,马踏三川,甘茂,你可愿请命,成此奇功?”
甘茂跪下,叩首:“臣请命!”
看着看着,棋局走死了。
得知武王征伐宜阳已成定局,张仪将自己关进书房,闷坐整整一日,方才召来小顺儿。
“顺儿,这咸阳你住够没?”张仪问道。
“主公,您想做啥?”小顺儿呵呵笑几下,应道。
“就这几天,你筹备一下,带上你的翠儿,东出函谷。几个娃子,能带的你就带上,不能带的暂留下来。”
“成。”小顺儿压低声音,“是不是赶往韩地侍奉香主母?”
“嘿,你小子倒是灵哩!”
“好咧!”小顺儿打出个响指,“自顺儿送走香主母,翠儿就盼着这一天呢!”皱眉,“她实在不想住在这府里!”
“我晓得。你要悄悄行事,出函谷时,就说翠儿老家有事儿……张伯的家不是在关外的石邑吗?”
“主公放心,顺儿能有一百个事由!”小顺儿嘻嘻一笑,盯住张仪,“主公何时过去?”
“再过一时吧。”
“好咧,顺儿、翠儿守着主母,在韩地候您!”
“对了,还有一桩事儿!”
“顺儿听着呢。”
“禀报冷大人,就说秦王已命甘茂为将,起兵六万征伐宜阳!”
小顺儿吸一口冷气,压低声音:“主公,这……身为秦人,能讲吗?”
张仪横他一眼:“离开秦地,你还是秦人吗?”
“好咧!”小顺儿大步出去。
天色傍黑,魏冉、芈戎结伴来了。他们晓得新王与张仪不睦,为避嫌,就选在晚上,在天色将黑不黑之时赶到,且没有乘车,是从偏门进府的。
二人到访,是受芈月的托。先王暴崩,芈月本就忐忑,武王这又突然诏命公子稷入质于燕,让她真正急了。
“于公子稷,这或是最好的出路!”张仪淡淡一笑。
“好在何处?”芈戎急问。
“王室公子可分两类,一类是声色犬马,无所事事,另一类是历危涉险,胸怀大志。你二人希望稷公子成为一个声色犬马、无所事事之徒吗?”张仪盯住二人。
二人摇头。
“燕太后是先王长女,秦王阿姐,与稷公子为同父姐弟,而方今燕王为稷公子外甥,稷公子为质于燕,必受礼遇,不会吃大苦。此其一也。燕地偏远,没人肯去,稷公子这去了,在秦室诸公子中,最是劳苦功高。万一朝中出现变局——”张仪顿住话头。
二人皆吸一口长气。
“相国是说,朝中会有变局?”魏冉压低声音。
“呵呵呵呵,”张仪轻笑数声,“你不是熟读《易》吗?何谓易?”
魏冉再吸一口长气。
“对了,”张仪看向芈戎,“可让你阿姐恳请秦王,由你护送稷公子赴燕。”看向魏冉,“你现在爵至何级?”
“左庶长。”
“很高阶了。”张仪闭目有顷,“你要设法卫戍京都咸阳,守护你的阿姐。咸阳卫戍归车卫国管,你可恳请车卫秦,让他通融,我不便说话。”
“明白。”
“魏章将军还在咸阳吗?”
魏冉点头。
“忙什么呢?”
“喝酒。”
“要想喝酒,就解甲归田,寻他个偏静处,心平气和地喝。”
“冉代家父谢张叔指点!”魏冉拱手。
当冷向将突发危情禀报韩襄王时,韩王惊骇了,一口正在咽下的风干鹿肉的碎末呛进嗓眼子里,憋得满脸涨红,剧烈咳嗽。内臣紧赶几步,在襄王的背上连声敲捶。随着一通接一通的剧烈咳嗽声与捶背声,不少肉沫总算是从他的鼻孔里喷射出来。
襄王捂住胸部,美美地大喘几口,盯住冷向:“张仪呢?他怎么说?”
“唉,”冷向轻叹一声,向空祈祷,“愿上苍保佑他安然无事!”
“你是说,秦王会杀他?”襄王急问。
“当年商君的事,我王想必是晓得的。”
“快,有请公叔!”襄王急旨内臣。
不一会儿,公仲侈来了。
于韩国而言,宜阳是万不可失的,不仅仅是因为乌金。韩地被河水分为南北两片,河水之北是上党区,是韩国的发祥之地,河水之南坐拥三川,怀抱洛阳,这才是当下真正意义上的韩国。宜阳为韩国的最西屏障,宜阳若失,韩国最为富庶的三川之地,尤其是位于洛川(洛水河谷)的铁都宜阳与位于汝川的坊都阳翟,就直接暴露于秦人的铁蹄面前,再无遮挡了。
然而,面对虎狼之秦,如何阻挡?
关键是,一如秦武王所断,在五国纵亲之外的韩国,成了一头落单的牛!
君臣三人愁眉不展地谋议了足足两个时辰,未能议出个所以然来。
“兵来将挡!”公仲侈怒了,“眼下别无良策,只能拼了!”
“怎么拼?”襄王看向他。
“无论如何,宜阳不能失!”公仲侈接道,“宜阳现有守卒三万,外加关防兵卒两万,合兵五万。臣之意,我王可从上党调军三万,再由郑城调军三万,加上宜阳守卒,合兵十一万,可与秦人一搏!再说,毕竟我为主,得地利!宜阳城中,有人口不下二十万,苍头、丁壮不下五万,秦人要想一口吞下,没那么容易!”
“公叔,”襄王看向他,“御秦之事,一切由您统筹!”转对冷向,“除用兵之外,冷卿可有良策?”
“臣请使魏!”冷向拱手。
“使魏?”襄王看向他。
“王上,”冷向接道,“您在咸阳待过,是晓得秦人的。秦王嗜武,一旦开启战端,是要打到底的,单凭韩国一己之力,抗不住秦人。为今之计,我王必须求请援兵!”
“可魏王他……”
“臣请使魏,不是求请魏王,而是求请另外一人!”
“可是犀首?”公仲侈急问。
冷向摇头。
“何人?”襄王怔了。
“苏秦。”冷向回他个苦笑,“五国纵盟是在大梁签下的,就眼下情势,我王惟有恳请苏秦加入纵盟,共抗强秦,方为上策!”
“可这……”襄王长叹一声,“唉,全怪寡人,把路走死了!”
“臣请一试!”冷向拱手。
“准卿所请!”襄王起身,朝冷向躬身行个大礼,“冷卿啊,寡人,还有整个韩国,这就拜托您了!”
冷向亦起身,叩首:“臣……尽力!”
苏秦赶往大梁,迎候使秦归来的陈轸。
陈轸上年纪了,不胜颠簸,返程也无急务,就走走停停,过函谷后又渡河向北,回安邑怀旧一圈,在已破败不堪的元亨楼前感伤一阵,这才折返回函谷道,过境洛阳,赶往大梁。会于大梁是他与苏秦约好了的。
陈轸到时,苏秦已在恭候。陈轸晓得苏秦关切的是张仪,遂略过使命,将他拜访张仪并带他往祭商君的事率先讲了。苏秦轻叹一声,带陈轸前往公孙衍的相府,三人就秦国之事正自议论,门人进来,递进拜帖,说是韩王特使冷向到访。
三人皆吃一惊,面面相觑。
公孙衍迎出,不一会儿,引冷向入厅。
冷向显然没有想到厅中会有苏秦与陈轸,先是一怔,继而笑了,朝苏秦拱手:“韩人冷向见过苏大人!”
苏秦回礼:“苏秦见过冷兄!”
冷向看向陈轸。当年陈轸使秦时,曾到商君府中拜访过,二人也算熟悉。
“韩人冷向见过陈大人!”冷向拱手。
“见过,见过!”陈轸回礼,“眨眼就快三十年了!”
“是呀,那辰光,我们都还年轻!”冷向慨叹。
作为主人,公孙衍于主位坐下,招呼三人客坐,传令府宰备宴。
“冷兄此来,真还没想到呢。”苏秦笑笑,指向公孙衍与陈轸,“不瞒冷兄,我们方才还在议论韩国的事,在下正说要赴韩呢!”
“谢谢诸位挂念韩国,谢谢诸位!”冷向再次拱手。
“观冷兄眉间郁结,可是有事?”苏秦凝视他。
“秦王要伐韩国了!”冷向缓缓说道。
“啊?”苏秦三人几乎是不约而同。
“拜甘茂为将,起三军十万,说是攻伐宜阳!”
苏秦看向陈轸。
“咦?”陈轸纳闷了,“不瞒冷兄,在下刚从咸阳回来,临行前还……还到张仪府上拜望他,没听说伐韩的事啊!”
“是陈大人离开咸阳之后才确定的。”冷向轻叹一声,悉数讲了张仪府宰小顺儿的传话。
小顺儿是苏秦熟悉不过的人。见张仪已将香女母子并小顺儿一家安置在韩国,苏秦晓得事情严峻了,由不得看向陈轸。
“唉,”陈轸叹道,“在下劝张仪离开秦地,嘴皮子都磨破了,可他……唉!”
“不是他不肯走,是他走不脱呀!”冷向苦笑,“估计就这辰光,若无秦王旨令,他怕是连咸阳城门也出不去的!”
“我晓得是这结局。”陈轸接道,“轸走遍列国,尝遍世态炎凉,比照下来,最无情者莫过于秦室。商君为秦立下汗马功劳,先秦王竟然容不下他一个全尸。莫说是商君并未造反,即便是真的反了,功过相抵,留他一命又能如何?这下轮到张仪了。唉,可惜呀,在下拉他到商君墓前,什么话都讲明了,可他……”
苏秦闭目,良久,抬头看向冷向,冷不丁道:“冷兄,事已至此,请实言以告,您来此地,究底是为秦还是为韩?”
苏秦说出此话,显然是指冷向前往宛城景翠处坏楚之事。冷向忖得明白,拱手应道:“前番至宛,是奉张仪之命,为秦。此番至郑,亦是奉张仪之命,为韩。”
此话直白到无以复加。
苏秦震惊,看向公孙衍。
公孙衍也是怔了。
“冷兄,”苏秦接问,“在下拜访您时,请您出山,您拒了,说已不问世事,何以这又问起世事,并这般听命于张仪呢?”
“向不敢违怫师命。”
“师命?”苏秦急问,“敢问冷兄,师从何人?”
“尸佼。”提到这个名字,冷向望空拜揖。
苏秦三人皆吃一惊。
“尸佼?”公孙衍自语,“昔年曾听白相国讲起此人,家在魏地曲沃,与卫鞅同为公叔痤门人,之后卫鞅走秦,尸佼不知所向,不想此人竟是冷兄师父!”
“亦为商君师父!”冷向接道。
三人又是一惊。商鞅与尸佼差不多大小,竟然也以尸佼为师,与小他多年的冷向是师兄弟!
但这并不是让他们更吃惊的。
“商君之法,”冷向语气平淡,似在讲述一段与他毫不相干的琐事,“其实出于师父之口,是由在下撰编成文,由商君审定修编,面君推行。河西战后,商君成为商君,不再听师父,师父预知到什么,不告而别商君,连在下也未道别,亡走巴地,方才脱过一难。”
苏秦三人几乎骇然。
“这么说来,”苏秦急问,“张仪是见到尸佼了?”
“是的,”冷向缓缓应道,“张仪征巴蜀时,是师父访问张仪的。师父认可张仪,助他灭巴,仪传达师命,在下不敢不从。”
冷向讲出这些,是掏出心窝子了。
三人疑虑顿消。
“冷兄,”苏秦再问,“张兄嘱你至此,可为何事?”
“救韩。”
苏秦看向公孙衍。
“救韩不难,”公孙衍接道,“但韩王首先要加入纵盟!”
“韩王是求之不得了,还求苏大人并纵盟列国不计前嫌,允准韩国所请!”
公孙衍看向苏秦。
“犀首呀,这儿在叫哩,”苏秦看向投射在门厅里的日影,拍拍肚皮,“只顾听冷兄说话,日头竟就过午了。韩国入盟的事,咱几个还是吃着说。”
众人皆笑起来。
伐大国,备战三年。
武王却是急脾气,莫说是三年,纵使三个月也不容许。甘茂虽说筹备充分,但这筹备皆是多年前的,这辰光只能是吼赶着上。好在秦法威武,一旦旨令下达,无人敢说半个不字。在甘茂受命后不到一个月,七万秦卒就兵分两路开赴洛水河谷,第一路为辅攻,约两万步卒,兵出商城,经由秦人所占据的几个乡邑,沿洛水河谷攻袭宜阳。洛水河谷上流山高谷深,个别地方还是绝路,需要架设栈道,故而该路进展缓慢。走过半程,水流变深,秦卒制筏漂流,倒是畅快许多,亦免除了由商地绕道洛川的长途调兵之苦。另一路五万锐卒,由甘茂为主将,公子华为副将,兵出函谷,直入硖石关。
函谷关之东为一片肥沃谷地,人丁旺盛,有焦、陕、曲沃、石邑等十多个大小城邑,还有两处渡口,茅津渡与太阳渡,分别勾通河水南北,堪称函谷道上的交通要塞,春秋时为虢国地界,后虢国为晋人假道虞界所灭,再后归入魏土,一直为魏人控扼。商君之后,苏秦合纵六国,庞涓挟六势伐秦受挫,此地的部分城邑为秦人所占。之后是张仪横魏,秦、魏和睦,秦人又将所占渡口并焦、陕等几个城邑归还于魏,只保留一个城邑,曲沃,而曲沃正是由函谷关通往硖石关的过道。
由硖石关开始,即为韩人地盘,硖石关也是由韩人设立的。
甘茂的谋略仍旧是奇兵突袭,因而,自受命开始,甘茂就严禁伐韩谋事外泄,三军调动也都是隐秘进行,多为夜行军。
攻击依例发生于四更过后,五更不到之时,守卫人员最是困乏。
大出甘茂意料的是,韩人非但有所筹备,且在秦人刚一逼近,就有烽火燃起,继而是灯火通明,万弩齐发,反倒将攻击的秦人整懵了,丢下不少尸体。
秦军先锋将军恼羞成怒,展开强攻。攻关战斗从凌晨一直打到后晌,秦人越聚越多,强攻改为迂回,最后由山区小径绕过关隘,攻入关塞大后方,再由后方杀奔关塞,守关数千韩卒前后受敌,大多战死,硖石关失守。
秦人如潮水般涌向洛水河谷。
韩人顽强抗拒,边退边战,渐渐退入宜阳外围城墙。
宜阳城为韩国西部的重点防御城邑,城墙原本高大结实,沟池宽阔,近日又得紧急整修,更见牢固,物资储备也极丰富,水源不缺,兵器锐利,众志成城,更有韩相公仲侈亲自坐镇,士气高涨,堪称是固若金汤。
从地势上看,宜阳城位于洛水南岸,背后为山,前面洛水呈倒U字形,将宜阳城环护起来。沿洛水南岸,韩人修有一堵可供防护的城墙。该墙不高,墙顶也不能走人,但躲在墙后,既能防护对方利矢,又能伺机杀敌,延缓敌人的进攻速度,为主城守护争取时间。
这道防护墙由洛水一直连通到宜阳背后的山脊,形成一个长达三十余里的大圆,构成宜阳的外围防线。负责这道防线的多是弓弩手与长枪手,强弓利矢是他们的主要兵器。在他们身后约二里开外是真正的宜阳城,一旦秦人突破外围,韩人就可有序退入内城。
宜阳内城,城墙高大结实,城池宽深,城门坚固,厚厚的木门外面更包一层厚达五厘的乌金锻板,一旦关闭,既不怕火,也不怕撞。
有粮草,有辎重,有坚壁,有兵器,宜阳韩人有恃无惧。
然而,秦人是更可怕的存在,何况是武王当世,丹阳之战中三大力士陷阵破楚的疯狂传奇犹如一张巨大的魔网沉甸甸地罩在宜阳人的心头,压得他们胸闷气急。
确实,秦人的勇猛也远远超出韩人的预料。不到三日,宜阳的外围防线就被强渡洛水的秦卒攻破,多处墙壁被推倒,韩人未及全部后撤。秦军就如潮水般涌进,直取城门。韩人急了,急拉吊桥,关闭城门。尚未退入城中的部分韩卒只好在两堵城墙间奔逃,成为秦人的枪下之鬼。不少依旧守御外墙的韩人则被秦人由背后包抄,倚墙作最后的抗拒。
秦人越涌越多,数以万计,渐渐占据外墙之内的有利地势,布成双向阵势,一向围攻城门,一向围歼未及撤回的韩卒。数千韩卒被逼在外城之内,更多秦卒从缺口处冲进,竖起坚盾,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韩卒射出利矢,但秦人的盾牌异常坚固,韩军情势万分危急。
眼见秦人就要逼到跟前,大规模的杀戳就要开始,宜阳的主城门突然打开,吊桥放下。伺机攻城的秦卒刚要抢夺城门,一行十多辆战车如风驰电驰般冲出,杀向已成攻势的秦人方阵。
秦卒猝不及防,急急闪躲,已是迟了。为首一辆战车犹如发狂的猛兽直冲过来,秦军血肉之阵根本阻挡不住,被纷纷撞倒于地,遭到后续战车辗压。
因有外墙与洛水的阻挡,秦人冲进来的皆为步卒,而甲车是步卒的克星。
关键是,韩国的甲车是专为冲击步卒方阵而特制的,是秦卒从未见过的。首先是驷马,由蹄子之上皆裹重甲,只露出两只马眼,枪矢不尽。车身沉重,为木包铁皮,车轴为精钢,轴外两端突出各三尺,尖端锋利,由精钢锻打而成,与车轴连为一体。
此车的功能主要是冲撞。每车只有二人,一是御者,二是枪手兼备用御者。
韩国战车接二连三地冲入由秦卒布成的血肉之阵。为首战车所立之人,白甲裹身,银枪在握,专挑秦卒轧堆处冲撞。十余战车紧跟其后,散作扇形,疾如暴风。战车过处,即使闪向旁侧的步卒断也躲不过两根各长三尺的利刺,凡被挂到者不死即残。在韩车之阵的扇形冲撞范围内,几乎没有秦卒可以逃生。
秦卒无不被韩国战车的气势所惊呆,长枪与坚盾不堪一冲,秦阵于瞬间凌乱,秦卒四散奔逃,成为韩车的追逐对象。
眼见秦人阵势大乱,盾阵失序,被围的韩人纷纷杀出,秦卒溃退,逃向外墙。
然而,秦卒逃得再快,也跑不过韩人的战车。
韩人早在战前已将外墙与内城之间的土地铲平,以利战车驰聘。在前面十几辆战车冲出不久,更多的韩国战车冲出来,参与围猎外墙之内的秦国步卒。
正在围攻韩人的秦卒步阵见韩人的战车由后杀至,紧急抗拒,结局同样悲惨。
秦国步卒真正领教了韩人坚车的厉害,先后丢下数千具尸体,不无狼狈地全部退出外墙。城内韩卒趁势涌出,将秦人逐过洛水,补牢残破的外围防墙。
这一战,韩人先败后胜,检点战果,共毙敌五千余名,韩卒则死伤三千多,战车毁坏七辆。
入夜,宜阳郡守府中,主将公仲侈端坐主位,十多名将军列席,那名于白日率先冲车而出的白甲青年列于第一名。
坐在公仲侈陪席的是二人,一个是宜阳城中的巨贾白虎,另一个是公子韩儡,宜阳县的守丞。
离魏赴韩之后,白虎承继父业,专心于商贾。在黄叔等人扶助下,历经十多年辛苦经营,白虎再次振兴白家生意,宜阳城中近半数冶炉渐渐成为白家私产,阳翟城中的商户也大多有白家参股。之后公孙衍赴韩任相,起用白虎为司徒。俟韩襄王即位,公孙衍辞职离韩,白虎也就挂官弃职,在阳翟、宜阳诸地经营他的商贾帝国。
列于将军首席的白甲青年是白起。
当年的小白起已经长大了,成熟了,且还娶妻生女。
在庞涓、孙膑的身边度过童年,更有庞涓送他的六章《吴起兵法》陪伴长大,白起的梦想再也不是如白圭、白虎这般亦商亦官,而是驰聘疆场,成为如吴起、庞涓、孙膑那样的铁血将军。只是身为独子,白起不合应役条件,此愿终未如愿。此番秦人侵袭宜阳,白起于危急辰光,驾着由他自己设计的白家战车,领着由他一手打造的白家车队,率先打开城门,冲入敌阵,大捷而归,着实让公仲侈大开眼界,特别请他列席是夜举办的城防会议,且让他坐于武将的第一位。
“白公,诸位将军,”公仲侈抱拳一周,“今朝大捷,我重挫秦人威势,立首功者,是白公子,白起。然而,秦人来势极凶,宜阳城防虽然坚固,我等也不敢麻痹大意。本相召集大家,评功论赏倒在其次,首要是请诸位出谋画策,堵住漏洞,使秦人无机可乘。”看向白虎,“白公,您先说。”
“我等皆是保家卫国,当尽全力。战在辎重粮草,在下别不多说,在此承诺,白家愿竭所有,助力诸位守城。至于如何守城,在下就拜托诸位了。”白虎拱手。
公仲侈带头,诸将皆起掌声。
“有白公承诺,诸位可以安心守城了!如何守城,诸位可有妙策?”
诸将面面相觑。
“起有言!”白起拱手。
“白公子请讲!”
“就眼前情势,起以为,秦人不会轻易撤离,宜阳之战,必将持久。持久守御,重在三处,一是粮草,二是水,三是器械。我城中粮草可支三年,粮草不足虞,器械足用,亦不足虞。可虞者,是水。外城不可长守,若是秦人控制外围,制我水源,我内城就将无水可饮。是以白起建言主将,可使民众多掘深井,以防万一。”
“白公子所言甚是!”公仲侈应过,转向郡守韩儡,“掘井的事,由你实施,立马进行!”
“还有,”不及韩儡应声,白起接道,“守城不在守,攻城不在攻。是以白起建言主将,可在坚守城池的同时,挖掘一条隐秘暗道,通达西山,我经由此道,一可与外界随时保持联络,二可随时出动锐卒,扰敌心神,使其食不得安,睡不得眠。”
显然,这是一个更大胆的建策。
公仲侈盯住白起,良久,朝白虎拱个手,转对白起:“白起,本将决定奏请我王,任命你为宜阳军尉,自明日起,你就履行职责,统领诸将,守护宜阳,正式任命俟王命抵达!”
公仲侈当场任命一个未入军役的富家公子为众将之首,在场将军无不惊呆。有顷,掌声雷鸣。一是白家有钱,有白起做军尉,众将有靠山。二是白日之战,众将看在眼里,如果没有白起坚持开城门营救,就没有这日的大捷,城墙之外的数千韩卒也将无生还可能。
白起单膝跪地,示以大礼:“白起受命。相国厚遇,起碎骨以报!”
“诸位将军,”公仲侈接道,“秦人背信弃义,欲吞我宜阳,马踏三川。我等防守宜阳,事关国运、社稷,意义非凡。本相明晨即回郑都,统率上党、虎牢、郑城诸地军马,赶至宜阳,与秦人决战!还有,秦人毁誓违盟,我王已经重入纵盟,纵亲列国不会不出兵,诸将大可宽心一搏,要让秦人明白,老韩人的血也是热的!”
众将誓毕,各回职守。
翌日晨起,公仲侈在众多卫士保护下,通过依旧控制在韩人手中的后山通道,驱车东去。
与此同时,在黎明的晨曦中,一只大鸟从宜阳城内的一棵大树上腾空飞起,在宜阳城上空盘旋几圈,向西飞去。
韩国求请加入纵盟是苏秦早就料到的事。苏秦未料到的是,韩人求得这么快,且出此主意的竟然是张仪。
看来,张仪与武王是真的闹掰了。这个苏秦料到了,使陈轸使秦,为的也是这个。然而,如何才能救张仪出秦呢?
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聚纵亲之力,打疼秦国。
只有打疼秦国,秦武王才会明白蛮力是不可以的,也才会善待张仪。眼下看来,尽管没有正式承认,张仪其实已经明了鬼谷先生所布的纵横大局,也明了他的苦心,不然不会使小顺儿给韩国透信。待过去眼前这道坎,他们兄弟共力完成鬼谷先生的这局天下大棋,并非没有可能。
此番五国纵盟,苏秦汲取前面教训,不再是空对空,而是做到实处,做到细处。合纵是为摒秦,因而苏秦选择的是抗秦前哨魏国,在其都城大梁设立列国纵亲司,由魏襄王腾出六座连在一起的上卿级大宅,每一宅第原本为五进院落,由王室统一建制,各占地五亩,再经由工匠改造,合并成一个占地约三十亩的宠大院落,新起大门一座,远观起来高大雄伟,气势磅礡,由魏国派甲士日夜守护。大门的门楣上高悬一个匾额,上面是由天下大儒孟轲书写的“天下列国纵亲司府衙”几个金字。苏秦又使人从稷下学宫里招聘逾百有志于纵横大业的年轻人,门派不限,根据其所擅长,分派其不同职守。衙内六大宅第,纵亲五国各立一司,由纵亲国所派特使司守。另余一宅原本就是留给韩国的,这辰光就由韩国特使冷向住了。
由统一的纵亲司专人对接,列国事务处置起来就快捷许多。
然而,出兵援韩并非易事。赵国陷于中山,腾不出手。燕国尚未恢复元气,魏国与秦边境相连,压力本就巨大。能够出手的只有齐国与楚国。
楚、秦刚刚和解不说,楚人与秦连番征战,元气已伤,即使出兵,也只是象征性的。真正能够遏止秦人气势的,只能是齐人。匡章好说,主要是游说齐湣王。
而要游说齐王出兵救韩,只能是苏秦亲往。
在赴齐之前,苏秦已使冷向说服韩王,让韩王归还前番伐楚时所取得的包括叶城在内的全部楚地。韩王准允了,但要求楚王先出兵,韩国后归还所占楚地。楚怀王对秦人的怨恨仍旧未消,当即诏命驻守宛城的景翠引宛军五万,移防鲁关,做出援韩之势。
苏秦布局完毕,将纵亲司交给公孙衍统一协调,使飞刀邹驾车,直驱临淄。
不利的情报越来越多的传到咸阳。先是宜阳攻击失利,苦战逾月,伤亡近两万,不过是突破外城,且尚未控制全部外围,因为秦军背后总有小股韩人出没,防不胜防。甘茂修书,请公子华回咸阳求请补充兵力;继而是大梁向列国发出传檄,昭示天下,韩国正式加入列国纵盟,已在大梁立约,纵亲列国一致同意救韩制秦。
武王似也觉得是自己莽撞了,再次召集重臣,廷议局势。
与会重臣中没有张仪与魏章。魏章早于一个月前解甲归隐,南赴巴山。征巴蜀之时,魏章就喜欢巴地的青山绿水,也交下不少巴人朋友,承诺他们,有朝一日他会来巴地养贻天年,这辰光算是得遂所愿。张仪则直接抱病,由紫云回话了。
没有张仪与甘茂,廷议的气氛松活不少。武王是铁心伐韩的,众臣不再议论韩战,转入如何应对苏秦的纵盟。
应对苏秦,非张仪不可,是以众臣议来议去,话题不可避免地落到张仪身上。
武王的脸色阴沉了。
武王结束廷议,独留公子华。
“华叔,”武王盯住他,“您说实话,若要化解苏秦合纵,就一定得是他张仪吗?”
“回禀王上,”嬴华思索一时,沉声应道,“天下知苏秦者,莫过于张仪。苏秦合纵,张仪应以横策,就眼下来看,没有比之更好的应对。”
“若是他张仪死了呢?”武王语气冷寒,“难道秦国就束手待毙了吗?”
“禀王上,”嬴华打个寒噤,略顿,“即使张仪死了,应对纵策的仍会是横策!张仪的价值在于策,而策在于实施。”
“纵策呢?”武王顺势接上,“如果苏秦死了呢?”
“也是一样。商君立秦法,商君死了,秦法仍在。”
“寡人以为,这不一样!”武王凝视嬴华,“商君死了,留下一部秦法,秦法是可见的,是可实施的。张仪的横策呢?他留下什么?只有满口说辞!苏秦也是。”
显然,武王捉到了问题的根本。
“华叔,”武王接道,“天下纵横多年了,您也熟悉。您这讲讲,苏秦的纵策是什么?是合纵六国。合纵六国是为什么?为抱成团,摒我大秦,制我大秦。为何要抱成团摒我大秦、制我大秦呢?因为我大秦是虎狼之国。关键是,如何才能合纵六国呢?苏秦没有讲,也没有留下一本秘笈。六国之所以能够合纵,靠的全是苏秦来回奔走,靠苏秦出卖嘴皮子功夫。没有苏秦,六国是纵不成亲的。如何才能化解六国合纵呢?张仪的应策是连横。什么是连横呢?连横就是分别化解纵亲国,让他们抱不成团。关键是,秦国如何才能分化瓦解纵亲国呢?张仪同样没有讲,同样也没有留下任何秘笈。燕、齐、魏、韩之所以能够成横,靠的完全是张仪个人的奔走。没有张仪,四国是横不成功的。”
“是的,王上,臣完全赞同。”
“既然如此,把苏秦干掉不就成了!”武王字字铿锵。
公子华长吸一口气,闭目。
“天下没有苏秦,就没有合纵;天下没有合纵,他张仪就一无用处。他无用处于秦,就能死心守在我紫云姑身边!我紫云姑为我大秦付出太多,该当享个太平晚年,是不?”
公子华依旧闭目,依旧没有应声。
“华叔?”武王盯住他,提高声音。
“若此,胜之不武!”公子华几乎是挤出一句。
“华叔呀,”武王叫道,“什么叫个武?武就是真刀实枪,摆到当面干!他苏秦武吗?他凭什么不摆到当面干!他合天下之力制我大秦,这叫什么?这叫武吗?这叫以多欺寡!墨家怎么说?众不欺寡!他东跑西颠,四处撺怂,卖弄嘴皮子,这叫武吗?他若有本事,就来向我叫板!六国之君若有本事,就来向我叫板!他们可以一齐上,以武对武,难道寡人还能怕他们不成?”
“王上,”公子华睁开眼,拱手,“就臣所知,苏秦身边有不少墨者卫护,更有不少侍卫日夜守值,若要除他,断非易事,是以臣奏请我王从长计议!”
“这些话怎么听也不像是华叔您说的,”武王脸色拉长,“在寡人眼里,华叔向来敢作敢为,从未提及过难与易。若为易事,寡人还要专门叮嘱华叔吗?我花费巨资设台养雕,又有何用?”缓和语气,“苏秦之事毋须计议,寡人留下华叔,为的只是这个。华叔听旨!”
公子华拱手:“臣听旨!”
“三个月之内,寡人希望听到雕台传来捷报。”
公子华倒吸一口凉气,良久,拱手:“臣受命!”
“还有,”武王语气加重,“若是苏秦没死,寡人就拆除雕台,所有参战黑雕皆依秦法处置!”略顿,补充一句,“当然,不包括华叔您!”
公子华回到府中,心头窝着万千滋味,闷坐整整一夜,方于黎明时分驱车驰向终南山,直入黑雕台。
天香已从楚地返回,而能够执行此旨的也只有天香。
公子华传达完武王谕旨,天香吃一大惊,似是不相信这是真的。
“唉,”嬴华长叹一声,“先王尸骨未寒,王上强伐宜阳,这又……”苦笑。
“金雕,”天香沉思半晌,凝视嬴华,“王上怎么说我不管,我只听你的,你说杀谁,我就去杀谁!”
“唉。”嬴华又叹一声,“先王几番要杀苏秦,几番都是不舍。为何不舍?因为惜才。先王是知苏秦的,对于未用苏秦,先王追悔莫及。好在天不负秦,又送来张仪。一个合纵,一个连横,将天下乱象二分。短短十余年,天下为之巨变。有苏秦,列国乱中有序。有张仪,秦国不落下风。这下好了,先王走了,王上一味恃力,重用任鄙、乌获,既不知张仪,也不知苏秦,更不知天下之智。长此以往,秦国危矣。先祖、先王多年心血,亦将毁于一旦。你、我,还有难以计数的死国勇士,所有的血与汗,也都白流。”
“这都是命!”天香应道,“命即定数,非人力所能改变。譬如天香,本为公主之身,未及成人,却国灭身俘,沦为臣奴,先入风尘,再陷死狱,待死之际,却又命不该绝,遇到先王并公子搭救,方有今日。至于明日,天香从未多想。一切皆是定数,多想是没有用的。既然多想无用,金雕又何必去伤这心神呢?”
“我是为苏秦、张仪而叹。天生英才,亦妒英才啊!”
“王上要杀的是苏秦,没说要杀张仪呀!”天香怔了。
“唉,天香啊,你不晓得他俩。没有苏秦,也就没有张仪了。”
“天香明白了。这都是命,都是定数。譬如商君,遇到先孝公,是他的命。遇到先王,是他的定数。苏秦、张仪也是。”天香起身,“天香从命,这就履行我王旨令!”
天香就要走出门去,身后传来嬴华的声音:“天香!”
天香住步。
嬴华没有抬头,也没有说话。
时光凝滞。
不知过有多久,嬴华身子依旧没动,只出来一个声音:“去吧。”
天香快步离开,身后传出一声沉闷的叹息。
时入初冬,来自北冥的乌云驾驭凛冽的冷风,从东北方向的海面扑向临淄。
齐湣王移居雪宫,关门闭户,燃好炭火,恭候这年的初雪。
雪未落下,倒是田文带着苏秦、冷向登门来了。
苏秦与冷向前往齐国求救,在临淄一住二十多日,但湣王一直没有给出圄囵话,既不说出兵援韩,也没说不出兵援韩。苏秦晓得船在哪儿弯着,也是时间紧急,干脆扯上田文,与冷向寻上门来。
开口相求的依例是当事人冷向。
“韩使呀,”冷向尚未讲完,齐湣王就摆手打断他,“韩国的事,寡人已经晓得了,但兴师动众不是一桩走亲访友、说走就走的事,敬请韩使暂回馆驿,容寡人斟酌一二,再行定夺,如何?”
见齐王话已如此,冷向只好谢恩,徐徐告退。
“苏子,”听到韩使走远,齐湣王看向苏秦,“寡人正说要寻你议论此事呢。前番四国伐楚,韩得方城、宛城,魏亦得益不少。寡人参与伐楚,不是为利,是为替先王出口恶气。之后楚王求和,寡人信你苏子,与楚、燕和解,加上赵、魏,共成五国纵盟。天下纵亲国有六,惟独他韩王死心横秦。今秦人征伐他了,韩王不去求秦,反而上门来求寡人,这合理吗?你说,寡人这是该救他呢,还是不该救他?”
“臣以为,我王该救!”
“寡人为何该救?”
“因为我王不救,就没人救他了。”
“凭什么呀?”齐湣王两手一摊。
“就凭三个理,其一是,先齐王已经救过韩人,且在救韩人时,粮草辎重悉数被焚不说,也死不少人。我王若是不救,先王就算是白救了;其二是,秦人先战败魏人,之后是赵人,再后是楚人,韩人就不必说了,纵亲列国中,秦人惟一惧怕的是齐人,我王若是不救,怕也没人能够救了;其三是,韩王听信秦人,与秦结成横盟,反受盟友攻打,心伤透了,这已回心转意,入我纵盟。韩国既入纵盟,就是纵亲友邦,我王理当依据盟约,出兵相救。”
“既要依据盟约,就得纵亲列国共同出兵,苏子这苦苦守在临淄……不太合适吧?”
“回禀我王,”苏秦应道,“楚王已经允准出兵,魏王也答应了,赵王虽在忙于中山之事,却也捎话于臣,愿意抽出兵力援韩。燕国那样儿,我王想必理解。若是我王定要燕国出兵,臣这就求请燕王,相信燕王会信守纵盟!”
“若是此说,”齐湣王吧咂几下嘴皮子,“此事另当别论。”略顿,倾身,“对了,方才苏子说,赵王在忙于中山之事,寡人这也在忙呢。赵王忙活中山,出动三军二十万,外加燕人五万。宋国不比中山小,人也不比中山小,寡人少说得备兵三十万,实在是抽不出多少人哪。不过,既然赵王允准出兵,寡人也允准,赵王出兵多少,寡人也出多少,如何?”
“臣敢问我王,”苏秦盯住湣王,“在纵盟里面,您是真的想与赵王平起平坐吗?若此,臣心中有数了,这就告退!”起身欲辞。
“哎哎,苏子,”湣王急切拦住,“你这说说,怎么个不平起平坐?”
“方今天下,拚比的是势力强弱。秦据四塞,拥巴蜀,行苛法,性残忍,堪称虎狼之邦。与秦相形,六国皆弱,是以臣行合纵,以摒强秦。六国纵盟,在表可以不分主次,在里呢?国有大小,势有强弱,人有多寡,总不能没个牵头的吧?初成纵时,魏势最强,牵头的实为魏王;之后魏势衰弱,楚势走强,牵头的改为楚王;眼下楚人三战皆负,这牵头之位……”苏秦顿住,悠悠地出口长气,“大王是要诚意谦让给赵王吗?”
齐湣王陷入长考。
“赵王志在中山,得一隅即足。我王难道亦志在一隅吗?宋国已是我王囊中之物,赵、燕、魏、楚、韩皆无异议,我王早晚探之可取,而牵引六国、号令天下,难道我王从来没有想过吗?”
“号令天下?”齐湣王闭目良久,嘴角撇出一笑,“苏子讲得总是好听。自古迄今,凡战皆为得益。苏子昔日合纵,先王听从,不惜人力物力,先救赵,后救韩,与魏两战,皆败之,我死伤军卒数以万计,粮草辎重不算,更是招引秦卒不舍数千里伐我。我损失如此之大,得到什么益了?什么也没得到。得益的是赵,是韩,是楚。赵得复邯郸,韩得保社稷,楚得占襄陵!苏子今又合纵,盟约尚没干透,就又带韩使向寡人求救,要寡人再出兵,再与秦战,你说,寡人是听你呢,还是——”顿住,身子后仰。
“唉,”苏秦长叹一声,“我王已得大益,这却只字不提,秦实伤悲!”
“寡人得何益了?”齐湣王怔了。
“天下惧齐!”苏秦凝视湣王,“大魏武卒为天下至强,齐与魏两战,皆败之。虎狼之秦天下惧怕,齐卒再败之。四国伐楚,陷入胶着,又是齐卒一吼,率先败楚。大王啊,方今天下莫不惧齐,齐卒所向,莫不披靡,这是多大的益啊,我王难道从来没有想过吗?臣敢担保,我王根本毋须与秦死战,只要出兵援韩,秦卒就将不战而退!”
“苏秦呀,”湣王苦笑一下,“你这口才,寡人是说不过的。只是这事体……”顿住。
“臣谢我王褒奖!”苏秦拱手,“只是,我王有所不知,臣凭的不是口才,是事理。我王可以不听臣,可以不救韩人,可以听凭秦人克宜阳,踏三川,并周室,运九鼎于咸阳,定乾坤于……”
“别别,”齐湣王坐直身子,“你说秦人欲搬九鼎至咸阳?”
“是秦王讲的。”
“他嬴荡讲给你苏秦听了?”
苏秦摇头。
“既没讲给你听,你何以晓得?”
“臣在山中从鬼谷先生修艺,习得异术,臣之目可视千里,臣之耳可听万里,臣之心可通秦王之心,可断过去未来之事。臣不仅晓得秦王要运九鼎于咸阳,臣还晓得秦人欲吞灭六国,使天下之人皆穿秦衣,皆跳秦舞,皆行秦车,皆食秦粟,最紧要的,是皆守秦律!”苏秦略顿,压低声音,“说句不敬之辞,这天下之人,当然也是包括我王的,如果我王那时有幸健在的话。”
“他想得美!”齐湣王一拳击案。
“不是想得美,是他秦王一直都在做啊!”苏秦从袖中摸出《商君书》,“这是当年商君在被车裂之前写给先秦王的,我王看完,或就晓得臣非妄言了!”双手呈上。
齐湣王接过《商君书》,打开看看,啪地扔在几案上,朝苏秦皱个眉头:“寡人近日养出个毛病,厌烦读书,不过,此书既为苏子所荐,寡人必捧读之!”拱手,“韩国之事就议至此处吧,待寡人斟酌之后,与苏子复议!”
“谢王上!”
苏秦依旧住在稷下他的宅院里。
一进家门,飞刀邹赫然发现秋果在坐,身边陪着木华。
其实不是陪,是守着她。
秋果一身楚人书僮打扮,飒爽英姿,看不出来她早已年过三十了。
见苏秦进门,秋果叩拜于地:“义女秋果叩见义父!”
“秋果呀,真没想到是你!”苏秦一脸兴奋,“快快起来!”
秋果起身。
见木华在内,飞刀邹就到外面,警惕地巡视四周,见并无外人,这才走回来,守在门内。
“秋果,快讲讲,这些年来,你都在哪儿?义父一直想着你呢!”苏秦在主席位坐下,请她坐于客席。
秋果坐下,没有说话,一直凝视苏秦。
许久过去了,秋果的目光一丝儿没动,直直地落在他的脸上。
“木华,”苏秦很是开心,转对木华,“你安排些吃的,我与秋果唠会儿!”
木华没动。
“去吧,木华,吩咐厨人加几道菜!”
木华迟疑一下,缓缓走出。
“说吧,秋果,没别人了。”苏秦笑笑,看向她的衣服,“为啥穿这服饰?”
“禀义父,”秋果开口了,“秋果在给人做书僮!”
“呵呵呵,”苏秦笑了,“谁呀,这么好的福气?”
“楚国太子芈横。”
苏秦的笑容僵住了,盯住她,吸一口气,良久,缓缓吐出,微微点头:“太子他……待你好吗?”
“好。”
“你来义父这儿,太子知情吗?”
秋果摇头。
“你出来多久了?”苏秦问道。
“三个时辰了。”
“你不回去,太子会不会——”
“我不回去了。”
“哦?”苏秦盯住她,“你……不做他的书僮了?”
“我接到一个新使命。”
“能说给义父吗?”
“就是为说给义父来的!”
“哦?”苏秦怔了下,凝视她,见她眼中盈出泪珠,心头一凛,“秋果?”
“义父——”秋果跪下,悲泣。
“是杀义父吗?”苏秦轻声。
“是雕台要杀义父,说是大王旨令!”
苏秦闭目。
“义父,您……”秋果的声音几乎听不出,“你是逃不出他们的!”
“何时动手?”苏秦的声音淡淡的。
“义父呀……”秋果泣不成声。
“能不能再给义父几日?”苏秦睁开眼,盯住她,“义父有一桩大事要办。”
“秋果晓得的,可他们……是不会让您办成的!”
“由你来做这事吗?”
“义父呀,”秋果泣不成声,“您是我的义父呀,秋果……秋果……秋果……”
“秋果,让义父写完一卷书简,好吗?”苏秦几乎是在恳请了。
“不是呀,义父,”秋果急了,“秋果……秋果不想让您死,秋果是……是来告知义父,让邹叔他们……多多提防,还有,您得有护卫,越多越好……他们……什么都做得出的……”
“秋果,义父……谢你了!”苏秦总算是明白秋果,泪水涌出,伸手拉起她,将她拥在怀里,轻轻拍她。
“义父呀——”秋果偎在他的怀里,如同一个受尽委屈的孩子,将所有的委屈全哭出来。
听到哭声,木华急走进来,见是这般,又走出去。
饭菜做好了,秋果没吃,在义父耳边又叮几句,顾自走了。
听到秋果走远,苏秦才对飞刀邹讲出实情。
飞刀邹立即吩咐木华发出讯号,通知附近墨门高手汇聚稷下,不显山不露水地将苏秦的宅第层层保护起来。与此同时,苏秦传信匡章,匡章派出十名军中技击高手及六名弓弩手,皆着便衣,隐蔽于苏秦的府宅内外。为保护秋果,从表面上看,苏秦的宅第一如往常,只有飞刀邹、木华、木实等几个贴身护卫。
在众人竭尽全力层层设防的同时,苏秦亦将自己关在书房,时而冥思静坐,时而奋笔疾书。于他来说,光阴似乎从未有今朝这般金贵。
秋果在外面转悠到天黑,走进稷门外面的一家客栈。
客栈很大,门外挂着一块牌子,“客满,谢绝光顾”。
秋果直走进去,被人引入一个房间。
房中坐着天香。
“见到人没?”天香瞄她一眼,淡淡问道。
“嗯。”秋果木然应道。
“怎么样?”
“瘦了。”
天香盯住她,良久,轻叹一声:“秋果,阿姐晓得你的心,可你晓得的,他必须死!”
“嗯。”
“他身边多少人?”
“不多。”
“几个?”
“七八个。”
“啥人?”
“依旧是邹叔他们,有几个不认识。”
“他今天去的是雪宫!”天香备细说道,“与他一起前往的是韩使冷向、齐相田文,应该是向齐王搬兵,救韩!”
“嗯。”
“我想定了,依旧是你!”天香凝视她,“过两天你再去,就说没有地方去了,在他那儿住下,伺机动手。”
“我……”秋果泪出。
“阿妹!”天香轻轻拥住她,抚摸她的脸,“阿姐晓得你,可身为黑雕,你没有选择。阿姐也是。我们是起过誓的,对不?”
“嗯。”
“也不仅仅是誓,”天香接道,“我们的家人都在咸阳,我们身不由己,是不?”
“嗯。”
“阿妹,你怕死吗?”天香摸出她的雕牌。
“嗯。”
“我也怕。”天香又道,“可我们都得死,所有的人,是不?”
“嗯。”
“事成之后,”天香淡淡地说,“就用它上路。打开它,轻舔一下就成了,不痛苦的。”
“嗯。”
“今明两晚,你就睡在阿姐这儿,让阿姐陪陪你!”
“嗯。”
秋果在天香房里睡过两个晚上,于第三日再进苏秦府宅,数日之后,再度回到客栈。
见她回来,天香晓得事情未成,没有多问什么,只是让她坐下,抚摸她。
“阿姐,”秋果语气淡淡的,“邹叔他们防着我,不让我接近义父,我……”
“我想到了。”天香轻轻一笑,“这几天想必你没有睡好,这先歇息。”
秋果真也困了,躺她榻上,不一会儿就沉睡过去。
见她睡得跟木头一样,天香轻叹一声,快步走出。
苏秦的府宅表面上若无无事,暗中却是剑拔弩张。自湣王上台之后开始冷清的稷下学宫,也突然于近些日子热闹起来,处处可见陌生面孔。一踏进稷下的土地,一股异样的感觉就会扑面而来,连街上闲逛的狗也大多夹起尾巴,眼神里现出某种莫名的惊惧与不安。
齐王依旧住在雪宫里。
雪宫是齐威王时代就建起来的别宫,位于临淄城东门之外,淄水东岸。入冬季节,雪多从东北来,往往是东城门最先得雪,因而也叫雪门,此门之外的别宫也就叫雪宫了。
也因了这个雪字,此宫在设计时就着意于赏雪与御寒,宫墙极厚,门窗皆是密封的,炭火供应充足。因在城外,出于安排考虑,雪宫看似一宫,实则如同宫城,有高墙深沟,平日还好,齐王早晚过来,防卫立时倍增,可以说是森严壁垒了。
说好的雪没有落下,天气反倒回暖起来,宫室里已经燃起的炭火却没有灭熄,将变暖的空气烤得燥热。
申时将过,天气向晚。齐湣王脱去裘衣,换上秋装,一卷竹简摆在几案上,两眼放出兴奋的光。竹简上,《商君书》三字赫然在目。
“相国,”湣王半眯起眼,看向坐在陪位的田文,指向竹简,“这卷物什你看过没?”
田文摇头。
其实田文早在啮桑之会上就看过了,但此时显然不宜逞能。
“呵呵呵,”齐湣王收回目光,脸色和悦,“这个册子值得你看看嘛,你得好好看,细细看。”敛住笑,看向外面的宫院,“这个商君嘛,是该车裂。若在寡人这儿,车裂也是便宜他了。瞧他写的什么东西?大要是治民有五,一曰壹民,二曰弱民,三曰疲民,四曰辱民,五曰贫民。这是把子民当牲口养嘛。以此治民,怎么合于圣人之教呢?单是忤逆圣人之教,就当治罪。还有,瞧瞧他讲的,‘国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乱,至削。国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至疆’,这是何理?治国不用善民,而用奸民,这是乱臣贼子,该当活剐千刀嘛!以此看来,他商鞅是先将自己视作奸民嘛。还有‘杀力’一说,更是奸邪嘛!田文呀,你且说说,如此不堪之人,先秦公为何还要重用他?”
“臣愚钝,请我王赐教!”田文晓得湣王已有成论,拱手。
“寡人初时不解,一连琢磨几天,总算是看明白了。商君壹民之法,实为愚民弱民之道,对秦民不利,对天下不利,对商君亦不利,有利的只有一人,就是秦公嘛!”
“这……”田文佯作不解,“既然对他自己也不利,商君为何还要制订此法?”
“所以此人才该杀嘛,哈哈哈哈!”湣王长笑几声,“不过,此法亦非一无是处嘛,你拿回去细细琢磨,看看哪些句子适合齐人,合乎圣人之道,为政治民,要取长补短嘛!”
“臣受命!”
“齐国成制,该改的确实要改嘛。无论何法,如果只对臣民有利,对君上不利,也是不合情理的嘛。譬如这句,‘重罚轻赏,则上爱民,民死上;重赏轻罚,则上不爱民,民不死上’,商君讲得就很不错嘛。你可审审,我们的法制,是不是重赏轻罚了?如果是,就改一改嘛。”
“臣受命。”
“还有好多,寡人就不对你细说了,你自己读去嘛。寡人召你来,是为韩国之事。这几日来,寡人每读此书,都有感悟。最大的感悟是,秦行此法,民必弱,国必强。国强,则要杀力。向何处杀力呢?向天下列国嘛。列国是魏,是韩,是楚,是赵,秦人一一杀之,前番不是还杀到我大齐的家门口嘛。秦每杀一处,其力就加大一分。我虽离秦较远,可唇亡齿寒嘛,俟秦人杀完近邻,力大无比,寡人再想……”湣王顿住话头。
“我王高瞻远瞩,堪称圣明啊!”田文拱手。
“不过,韩国之事,也不是单纯出兵就了事嘛!”湣王接道,“寡人这想听听你是何意?”
“回禀我王,”田文再拱,“治国御民,王可问臣。纵横列国,我王当问苏秦!”
“是了,是了。”湣王转对内臣,“有请苏秦,摆上夜宴,歌舞伺候!”
“臣领旨。”
雪宫的宫车由东至西穿越临淄城,抵达稷下时已近黄昏。
宫吏宣过谕旨,要求苏秦即刻动身,说是齐王已经备好晚宴,在雪宫恭候。苏秦晓得,此去定是为韩国的事了,且要晚宴招待,想必湣王心情不错。
苏秦将近日所写的竹简锁进一箱,收藏起来,在箱上写明“匡章亲启”四字,一身轻松地走出来,正要坐宫车前往,被飞刀邹拦住。
飞刀邹吩咐一个墨者坐进宫车,几个墨者跟在车后,扶车先行。待天色完全黑定,飞刀邹才与木华、木实等高手护卫苏秦,出后门走出偏巷。
一辆驷马辎车候在那儿。
飞刀邹陪苏秦坐进车中,御手驱车,缓缓驶入街道。他们没走正街,而是经由偏街驶向雪门。木华、木实等墨者及匡章派来的十几人隔出一段距离跟在后面。
雪门之外,约三百多步处是淄水,水上架有一道石梁,不宽,可行王辇,亦可勉强并行两辆大车。过去大桥,拐上两个弯就是雪宫了。
雪宫原本高大,又筑在两丈多高的夯土台上,一眼望去,黑乎乎的竖在东边天空。
天色渐黑,乌云仍未退去,遮挡了本该出现的满天星斗与一弯新月。
辎车行将上桥,飞刀邹吩咐停下,仔细观察四周,见无任何异常,桥上寂无一人,石桥对面静寂,桥下水平如镜,两侧石栏杆上亦无任何异常。
想到此时已晚,更有齐王在宫中等候,苏秦低声催道:“邹兄,一路无事,前面就是雪宫了,想必不会出事体。再说,宫车不是已经回去了吗?”
“主公,”飞刀邹小声,“我的意思是,你我下车,让空车过去。如果没事,我们就快速通过。”
苏秦点头,宝剑出鞘,跳下车去。
飞刀邹出溜下车,吩咐御手几句,辎车疾速驶向石桥。
石桥很长,足有三百多步,但辎车是疾驰,几乎于眨眼工夫就驶过石桥,安然无事。飞刀邹看得明白,遂与木华、木实保护苏秦几人疾步上桥。
前面辎车刚刚驰下桥头,雪宫方向就驶出来一辆宫车,挡在道中。辎车未及停下,御手的惨叫声就传到桥上,紧接着,几道黑影飞入辎车,于转眼间,又从车上飞下,旋上石桥,守在桥头,但没有冲上桥。
飞刀邹明白,是黑雕来了。
然而,四人已到桥中,预备往回撤,背后桥头闪出更多的黑影,有利矢嗖嗖飞来。木华猝不及防,哎哟一声,中箭倒地。飞刀邹急切按倒苏秦,与木实伏地,爬向桥边围栏。
五条黑影飞速冲来。
但听嗖嗖几声,五条黑影全部倒在桥上。
是飞刀邹与木实的飞刀同时出手了。
“阿姐?”木实低叫。
“你们快冲过去,这边人多,对面人少。我守这儿!”木华声音微弱,显然已受重伤。
飞刀邹小声:“木实,你护主公,我先过桥,打开通路,你保护主公跟后!”
话音落处,桥头又扑来七八道黑影,飞刀邹再出飞刃。前面黑影倒下,后面黑影快如闪电,已到跟前。木实跃击,剑尖刺入一人,另一人再中飞刀邹的飞刀,惨叫一声倒地,还有一人被苏秦滚地一剑,削断一腿。那人倒地反刺苏秦,不料后背中剑,是倒在地上的木华刺出的。
紧接着,雪门方向传来一阵搏杀声,是跟在后面的墨者与军尉他们接战了。
更多黑雕亦涌出来,从城门到桥头的几百步空间立即成为混战的沙场。
飞刀邹忽地站起,连声大叫:“有刺客!有刺客……”话音落处,飞身冲向桥东。
桥东头闪出好几道黑影。
飞刀邹扑地滚倒,嗖嗖几声,连出飞刃,几条黑影倒下。与此同时,亦有飞刃击中飞刀邹。
飞刀邹的飞刀只剩最后一枚了。
飞刀邹来不及飞出他的飞刀了。
两条黑影冲过来,飞刀邹奋力一跃,剑尖刺中一人,另一人亦刺中飞刀邹。飞刀邹在被刺中的同时甩手,那枚飞刀直入对手喉管。
一切发生在眨眼间,三人同时倒地。
余下三条黑影冲向石桥,直取苏秦与木实。
木实同时甩出两枚飞刃,击中二人,两枚飞刃也同时击中木实。
木实倒地,使出最后的力气:“主……主公……跳……跳桥……”
苏秦没有跳桥,反而大吼一声,挺剑冲向桥上的最后那条黑影。
待苏秦冲到,那人闪身躲过,苏秦只觉手背一麻,宝剑落地。
苏秦尚没反应过来,那人一把扯住他,低叫:“义父,快跟我走!”拖住他冲向桥头。
是秋果!
桥头再无黑影。
秋果扯住苏秦,冲下石桥,绕过被撞翻于地的辎车,奔向雪宫方向。
石桥对面一端,一条黑影如飞般追过石桥。
苏秦力不从心,脚步慢下来,身后那人渐渐赶上。
不到百步就是雪宫的宫门了。
许是听到飞刀邹的报警声及远处隐约的搏击声,宫门处人声鼎沸,有灯光闪亮。杂乱的脚步在朝这个方向跑来。
“阿妹闪开!”身后传来天香严厉的声音。
话音落处,一枚飞刃破空而来,直飞苏秦后心。
秋果本在前面扯着苏秦飞跑,听到叫声,用力一扯,与苏秦换个体位,挺胸挡住飞刃。
飞刃透胸而入。
秋果扑倒于地。
吃秋果这一扯,苏秦一个踉跄,扑前几步,差点儿倒地。
“阿妹——”身后传来天香的凄厉叫声。
苏秦没有跑走。
苏秦稳住身子,拐回来,抱起秋果,跪在地上,泣不成声:“我的……女……女儿……”
天香赶到身边了。
天香站在苏秦的背后了。
苏秦没有动,止住泣,轻轻出声:“背后之人可是天香?”
“苏大人!”天香跪地,叩首,泣出。
“动手吧!”苏秦抱紧秋果,声音平静,眼睛闭合。
天香没有动手。
宫卫的脚步声越响越近。
天香依旧没有动手。
就在宫卫冲到跟前,望着跪在一起的三人发懵时,天香几乎是泣:“得罪了,苏大人!”动作极快地摸向秋果的裤脚,拔出她裹腿上的利刃,刺向苏秦后心。
苏秦直直地跪着,紧紧抱着秋果,未出一声呻吟。
在宫卫看来,三人几乎是不动的。
宫卫散开,围向三人。
就在宫卫合围之际,几乎是眨眼功夫,天香腾身而起,透过身后的缝隙,隐没在黑暗中。
嬴荡是在惠王驾崩的当日坐上龙位的。
嬴荡是惠王多年前诏告天下的合法储君,加上公子疾、公子华、司马错等一帮老臣拥戴,整个登基过程没有任何波折。
举国大丧七日,之后是七七孝期,嬴荡除去重新任命一应朝臣之外,什么也没做,只在惠王灵前守孝。
张仪是在惠王大丧的第七日赶回咸阳的,伏在灵柩上,哭得那叫个痛心。
三七之日,前来为秦惠王吊唁的赵使陈轸到了,带着赵王的厚礼。天下诸王中,嬴荡独服赵武灵王,尤其是赵国大行胡服骑射,武服林胡、楼烦二国,这又兵指中山,实在让他刮目相看。
嬴荡陪伴陈轸来到惠王灵柩前面,陈轸叩拜于地,捶地痛哭,边哭边吟他一路想好的悼辞:“惠哉我王,恩义浩茫;闻王仙去,臣轸哀伤。回忆当年,落荒于魏,无处可投,西蹿狼狈。前来投王,王不嫌弃;知轸信轸,同情结义;扶轸于潦倒,赐轸以美姬;使轸于楚郢,待轸以真意……惠哉我王,何走匆忙;呜呼哀哉,臣轸悲怆……呜呼哀哉,臣轸悲怆……”
陈轸哭过一阵,再次行过大礼,闭目良久,两手伏在柩上,额头碰着灵柩,扼要倾诉了这些年来他在楚地是如何走过来的,末了放声再吟:“臣有几桩好事,一并奏禀我王。昔年我王赐臣的美姬,名唤伊娜。为不负我王使命,臣将伊娜送给先楚王,以结其心。之后楚王崩,臣闻伊娜悲苦,以重金将其赎回,娶其为妻,以追念王恩。伊娜亦不负我王恩义,为臣生下一女,名唤合玉,今已长发及肩,亭亭玉立,琴棋诗画,无所不通;今又为臣诞下一子,名唤康衢,眉端目正,唇红齿白,眼神炯炯,笑脸常开。早晚看到伊娜,臣轸就会想到我王,因为伊娜是我王所赐;早晚看到一双儿女,臣轸也会想到我王,因为他们也是拜我王所赐。我王之恩,臣轸……臣轸何以为报……何以为报……何以为报……我的王啊……”
陈轸吟至伤心处,大放悲声。
陈轸情真意切,武王听得伤感,不由得也念起惠王对他的种种好来,悲从中来,张开大口,呜呜咽咽地伏柩号哭。在场臣仆,无不受到感染,哭声响彻灵堂。
吊唁礼毕,武王盛情款待陈轸,邀他回秦,为秦做事,甚至有意举国以托,拜他相位,由他接替张仪。陈轸谢过,回禀说,待他向赵王复完使命,再考虑来秦效力。武王是个爽快人,当即赐他金玉若干,美姬两名。
陈轸谢过恩,辞别出宫。
列国馆驿离相国府不远,走路也就两刻钟。
这日傍黑,陈轸用过晚膳,优哉游哉地信步走到府门,报过门户,递上名帖。
见是赵国使臣,门卫不敢怠慢,急禀张仪。
约过半个时辰,天色完全黑定,才有人迎出来。
是相府的家宰小顺儿。
小顺儿引领陈轸在府里连拐几道弯,走进一个小院落,礼让一下,转身走了。
院子里黑乎乎的,只在主房的堂间亮着一盏灯。
陈轸走进去,不见一人,只在厅中摆着两个席位,一主一客。
陈轸重重咳嗽一声,不见应和。
陈轸略略一想,于客席正襟坐下,闭目,静定。
陈轸坐呀,坐呀,一直坐到夜半,坐到灯油耗尽,仍旧不见一人。
雄鸡啼晓,灯早熄了,可陈轸仍旧坐着。
又过一个时辰,晨阳爬至一竿子高,不远处传来仆从呼叫用膳的声音,但不是叫他。
又过半个时辰,一阵脚步声响过来,一人快步入院。
那人在堂中住步,站有一刻,绕他连转三圈,不无夸张地在主位坐定。
“啧啧啧!”对方的嘴巴里吧咂出三声。
陈轸睁眼,拱手:“赵使陈轸拜见相国大人!”
“呵呵呵呵,”张仪没有回礼,给出几声轻笑,“昨晚闻报,说是赵使到访,又说是陈轸大人,在下懵了。在下想呀,想呀,想了整整一个晚上,直到现在,仍旧没想明白,大楚国的陈上卿怎么就一下子成了赵使呢?”
“在下惭愧,让相国大人费心了!”陈轸又是一拱手,“在下携妻拖女入赵,得闻先王崩天噩耗,遂受赵王之托,赶赴咸阳凭吊先王。”
“赵使既为凭吊先王而来,缘何不到宫中凭吊?”
“已经凭吊过了!”
“哦,”张仪夸张地吸一口气,“抱歉,抱歉,是在下无知了!敢问赵使,此来敝府,竟还蹲守一宿,可有妙辞以教在下?”
“非蹲守,坐守而已。”
“呵呵呵,是在下用词不当,抱歉了。”张仪抱下拳,“能坐一宿,亦见功夫,在下示敬!”再次拱手,倾身,“赵使为百忙之人,此来是为凭吊先王,既已完成使命,赵使理当回驰邯郸,向赵王复命,这却蹲,哦,对了,是坐,这却坐守于敝府整整一宿,必是有个因由吧!”
“是有一个。”
“是为赵王呢,还是为先王呢,抑或是为楚王呢?”
“都不是。”
“哦,在下明白了,是为昭阳!”张仪语气笃定。
“也不是。”
“这么说来,”张仪身子朝后一仰,“别不是为赵使自己喽?”
“不是。”
“咦?”张仪坐直身子,盯住他,来劲了,“说说,是为何人?”
“一个相国大人熟悉的人,”陈轸朝空中拱个手,方才给出答案,“在下恭候大人整整一宿,是应六国共相苏秦之托!”
张仪震动了,深吸一口气,憋在肚里。
“不瞒张大人,”陈轸拱手,“在下此来使秦,是苏秦向赵王举荐的。苏秦举荐在下,一为凭吊先王,二为拜谒张大人。”
张仪缓缓呼出所憋的气,语气不再戏谑,抱拳:“苏兄他……可有说辞?”
“你的苏兄说,”陈轸微微闭目,似是在回想苏秦的说辞,“先秦王不在了,张兄的日子怕就不好过了,你代我去望望他。如果张兄开心,一切皆好。如果张兄不开心……”瞥一眼张仪,顿住话头。
张仪候等良久,终归急了:“他怎么说?”
“就过山东来,在下在函谷关外恭候!”
张仪闭目。
光影渐移,空气凝滞。
不知过有多久,张仪未出一声。
“张子,”陈轸出声,改过称呼,“数十年风风雨雨,在下总算是活明白一个理儿。”
“什么理?”张仪出声了。
“有一个人至死也未能明白的理。”
“何人?”张仪盯住他。
“今朝晴好,若是张子得闲,可随在下前去望望他!”
张仪的好奇心被勾起,忽地起身:“走!”
陈轸摸膜肚皮,做个鬼脸:“张子吃饱了,在下这儿还在咕咕叫呢!”
“哈哈哈哈!”张仪长笑几声,完全放松下来,一把扯他赶往膳房,看着他饱餐一顿,才使小顺儿驾车,在陈轸指引下赶往终南山脚。
路越走越窄,终至于没有了。
车马停下,陈轸、张仪沿一条溪水溯上,走有百余步,来到一处坟堆边。
这是一个完全被遗弃的坟堆,上面长满荆棘,没有碑文,没有香火,也没有脚印。
陈轸静静地站在土堆边,良久,未出一语。
“谁?”张仪看向坟堆。
“商君。”陈轸应道。
“啊?”张仪盯住坟堆,又看向陈轸,“你……你怎么知晓是他葬在这儿?”
“他没有葬在这儿。分尸之后,他的四肢、头颅与躯体,全让他的仇家剁碎分走了,是炒吃还是做成肉酱,在下一无所知。此地所葬的,是他的囚衣与几缕头发,还有几小块没被拣走的碎骨头。”
“你怎么晓得?”张仪不可置信。
“是在下收捡的。他的囚衣被扯成碎块了,在下看得难受,就到狱中,将他曾经穿过的旧衣全部收齐。在下仍觉不够,恳求嬴虔,将他曾经穿过的大良造袍冕请到一套,一并葬下。”
张仪深吸一口长气。
“张子可想知晓商君是怎么死的?”
张仪看过来。
“是在下害死的!”
张仪刚刚缓过长气,这又再吸一口。
陈轸缓缓蹲下,面对那个土堆,将他与商君之间的恩恩怨怨,包括商君如何奉秦公之命使魏,如何欺魏,如何偷袭河西,他又如何奉魏王之命使秦,如何陷害商君,如何逼他反叛,如何将他活擒,商君如何下狱,惠王又如何将他押到渭水滩上五马分尸,等等一应旧事,如数家珍一般缓缓讲出,听得张仪如闻上古传奇,大呼过瘾。
“张子可想听听商君临终之际与在下的一场赌注么?”陈轸看向张仪。
“张仪愿闻!”张仪拱手。
此时此刻,张仪对眼前的陈轸非但刮目相看,简直是要顶礼膜拜了。自出娘胎以来,他张仪也曾与人斗过不知多少回合,但从未用过这般缜密的心思,也从未历过这般惊心动魄。
“那辰光,”陈轸缓缓说道,“商君四肢并头颅被分缚在五辆战车上,在下请求王命,为他饯行。在下喂他喝酒,将满满的一壶全让他喝了,一口接一口。洒下的,在下用来为他洗脸,好让他走得体面些。在这辰光,在下顺便将如何害他的事讲给他了。在下说,‘让公孙兄分尸于秦其实不是轸的本愿!轸的本愿是,让秦国废苛法,行仁政,德润天下,恩泽万世’!”
“商君怎么说?”张仪急问。
“商君笑了。商君说,‘陈兄想得太多了’。”
“陈兄怎么应他?”张仪这也顺势将称呼改作陈兄。
“在下所应是,‘轸晓得公孙兄接受不了这个,可公孙兄此前可曾想过自己会在今天以这种方式身死名灭么?’”
“他怎么应?”张仪急不可待了。
“商君说,‘在下身可以死,名却不会灭,倒是陈兄,灭与不灭就难说了’。”
“嗯,是条汉子。”张仪赞一句,看向陈轸。
“听完这话,”陈轸接道,“在下不服呀,就与他打赌,赌约是三十年。光阴荏苒,不过是打了个盹儿,三十年这竟到了。”
“陈兄觉得自己赢了吗?”张仪盯住他。
陈轸两手一摊,给他一个苦笑。
“这么说,陈兄是承认商君赢了?”
“在下怎么能承认是他赢呢?”陈轸看向远方,若有所失,“不过,自从先秦王嬴驷继续奉行秦法、处死老甘龙等人,在下就晓得,是商君赢了,至少说,迄止目前,是他赢了。至于未来,他还能赢多久,在下委实不知。唉,”长叹一声,“在下,还有张子的那个苏兄,是真心不希望他能一直赢啊!”
“所以,苏兄才让你来,你才又引在下赶到此地,是不?”张仪盯住他。
“就算是吧。”陈轸收回目光,凝视张仪,“难道张兄真心希望天下全都成为商君之法下的一统之域吗?以奸民治良民,以弱民治强民,耕只为战,战只为耕,天下之人皆着一色,皆听一律,皆尊一人,皆唱一曲,这样的天下,张兄呀,你真心情愿活在其中吗?”
张仪摇头。
“既不情愿,又为何不舍弃呢?”
张仪移过目光,看向面前的土堆,良久,没有转头,声音却说给陈轸:“对了,方才陈兄说是悟出一个土堆里那人至死也未能悟出的理儿,这该说说它了吧。”
“舍得。”陈轸缓缓说出。
“不舍不得。”张仪接上,目光仍在那土堆上。
“正是。”陈轸的目光也跟过去,“土堆里空埋的那人,是舍不下他的法,因为,他为那个法押注太多。张兄别不是也舍不下吧?”看向更远的地方,“在下依稀记得,灭吴之后,范蠡将遁,劝大夫文种偕行,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可惜文种不听。文种为何不听?因为他舍不下越国,因为他为越国押注太多!”仰脸看天,怅然出叹,“呜呼哀哉,身死影灭,万事皆是虚无,这个天下再大,再热闹,与你,与我,与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张仪没有应他,只是呆呆地站在那儿。
不知站有多久,张仪回转身,缓缓走向车马。
陈轸拱手别过商君,跟在后面。
回到府中,张仪置酒一席,与陈轸互相称兄,喝个酣畅。此前的恩恩怨怨,曾经的是是非非,都于此刻化作老酒一坛,被他们悉数喝下肚去,泄入茅坑。
次日晨起,陈轸带着秦武王赏赐的宝贝并两个美姬去秦返赵,张仪没有送行。
张仪将自己关在陈轸曾经熬过一宿的偏僻小院里,坐在陈轸曾经坐过的客席上,由凌晨坐到天黑,由天黑坐到天亮。
五国成纵,赵人又不动声色地吞并中山,秦武王按捺不住,无心守孝了,一面使公子华派出大量黑雕赶往中山一探究竟,一面召集重臣谋议应策。
这是武王临朝之后的首次御前重臣议政大会。身为国相,张仪自然列席,且依据朝制,席次理当列于众臣之首。
除嬴疾、嬴华、司马错、甘茂等人,一个重要的人选变化是,魏章的席次被撤下,且在武王身边新添两个席次,一个是任鄙的,一个是乌获的。
负责记事的御史没换,仍旧是车卫君。
御前会议,所有人皆是孝服,武王居中,左右是两大力士,张仪与嬴疾他们的席次只能靠后排列了。
众臣面面相觑,没有人吱声,也没有人敢于吱声。
见这阵势,张仪心头一凛,眼前浮出陈轸,耳边回荡陈轸的声音:“土堆里空埋的那人,是舍不下他的法,因为,他为那个法押注太多。张兄别不是也舍不下吧?”
陈轸走后,张仪思考太多。是的,他张仪的确是舍不下,因为他张仪也为秦国押注太多。知商君者,是孝公;知他张仪者,是惠王。商君毕生所求,是强秦之法;他张仪毕生所求,是连横制纵。惠王诛杀的只是商君,继续使用的是他的法;眼前的这个嬴荡,他会不会放弃他的连横长策呢?
然而,棋局至此,他必须一试。
“诸卿大人,”武王扫视众人,开言致辞,“先王大行,我举国服丧。在我服丧前后,天下发生两桩大事,皆与我大秦相关,一是苏秦约楚、齐、赵、燕、魏五国于大梁,结盟制我,二是赵国行胡服骑射之后,先吞并楼烦、林胡,这又加兵中山,而天下不问。寡人新立,无知无识,何以应之,诸位可有良策!”
武王的开场白算是决定了议题,大家各入沉思。
“张相国,”武王看向张仪,拱手,“大梁也好,中山也罢,皆为外务,也皆为您所擅长。有何妙策,寡人洗耳以听!”
“回禀我王,”张仪拱手,“先王在时,苏秦结六国之力以制我,魏人庞涓更合六国之兵扣我函谷关门,犯我河西。先王振作,秦民奋勇,先退六国之兵,再败魏人于河西。之后,先王与臣议定连横长策以反制合纵,先结燕以制齐,后结魏以制韩、赵,再后结韩、魏、齐以制楚,绩效显著。是以臣以为,只要我王承继先王横策,五国纵盟不难破除。至于中山,本为赵王囊中之栗,赵王何时吞之,实乃赵王之事,我鞭长莫及。臣所虑者,是胡服之赵,以骑射代车,再借胡人之力,或将成为我大秦强敌!”
“他能胡服,寡人为何不能胡服?”武王看向甘茂,“甘茂,胡服骑射之事,你琢磨琢磨,出个奏章。”
“臣领旨!”甘茂拱手应道。
“我王圣明!”张仪亦拱手。
“什么圣明不圣明的,寡人是个粗人,愚痴着呢!”武王摆手止住张仪,“听相国方才历数丰功伟绩,寡人幸甚,秦人幸甚。但这都是过去之事,寡人所想请教的是方今,如何破除五国纵盟?”
“一如既往。”张仪朗声应道,“臣以为,苏秦今日所复之五国纵盟,远逊于昔日由其初创的六国纵盟。当其时,楚为威王,魏为惠王,齐为威王,赵为肃侯,燕为文公,韩为昭王,此六王,皆当世英主。至于贤臣良将,魏有惠施、庞涓,齐有邹忌、田忌,楚有昭阳,韩有申不害,赵有赵成、赵豹,燕有子之,皆为天下英雄。再观今日五国纵盟,楚王志大才疏,远逊于先威王;魏王远逊于先惠王;从稷下人才失散观之,齐王也远逊于先威王与先宣王;五国之中,臣看好的只有赵王与燕王。赵王当是我王劲敌,而燕王身为我王外甥,燕太后身为我王胞姐,血浓于水,只要我王与之连横,没有不成之理。”
“相国说来道去,寡人听得头晕,仍未听到破敌长策,相国不会是……”武王眉头挑起。
“臣之策是,”张仪眉头拧起,闭会儿眼,拱手,“我王可举二子,一子落于燕,攀亲结好,以燕制齐。齐人洗劫燕都蓟城,毁坏燕室太庙、社稷,此为血仇,以燕王血性,必以血报。若是不出臣料,先王大行,燕王吊唁使臣已在途中。我王可善待之。”
“第二子呢?”武王倾身。
“挺韩。”
“如何挺?”
“苏秦五国纵盟,独弃韩人,韩王落单,必生惧心。韩生惧心,必将依托我王,我王若善待之,韩人必死心塌地,与我王结死横亲。我王有韩人,进可直入中原,牵制赵、魏,退可作我缓冲,保我本土无虞。至于其他五国,虽结盟成纵,心却不一。我王可密切观察,伺候契机,择机而动,一举破之。”张仪侃侃而谈。
“还有吗?”武王身子直起。
“臣言尽矣。”
武王轻拍几下手掌,语气揶揄:“相国之策果然是长!”扫视众人,“今朝议至此处,诸卿可以走了。”指向公子华、公子疾、司马错、甘茂,“诸卿留步!”
诸臣面面相觑。
毋须告退的自然还有任鄙与乌获。
在场诸卿中,真正要告退的只有他一人,张仪。
张仪缓缓起身,拱手:“臣告退!”
俟张仪趋步退出殿门,脚步沉重地走下门前台阶,武王环视诸臣,声音洪亮:“方才相国所言,诸卿意下如何?”
见是这般情势,谁也不再应声了。
“甘茂,你说!”武王直接点名。
“臣以为,”甘茂迟疑一下,拱手,“燕王与我王为血亲甥舅,与燕结好是当务之急!”
“可以定下。”武王看向内臣,“传旨子稷,入质于燕,结盟交好!”
子稷即芈月所生的公子稷,这辰光远未成人。武王几乎未加思考就让子稷质押于燕,显然是早就蓄谋的。芈月为楚女,芈月嫁给先王是张仪保媒,武王厌烦张仪,自也是看他母子不爽了。
见内臣领过旨,武王转向众臣:“燕国之事已了,再就是韩国之事,诸位议议。”看向嬴疾,“疾叔,您说。”
“臣赞成相国,”嬴疾不假思索,拱手挺张仪,“天下大国七,苏秦合五,我王不可弃韩。”
武王脸色一沉,别到一边,略顿,看向公子华:“华叔,你说。”
“臣听我王!”公子华已经看明态度了,拱手。
“韩有宜阳,这又得到南阳,天下铁都,韩王独占其二,是不是占得太多了?”武王冷不丁冒出此句。
众臣无不怔了。
南阳虽为韩人所占,但这辰光已在张仪调节下归还楚人了,武王当是晓得的。
“甘茂,你说!”武王转向甘茂。
“臣听我王!”甘茂亦拱手。
“寡人这问诸位,”武王看向众人,目光威严,“猛兽捕猎,若遇牛群,如何择食?”
众人皆吸一口冷气。
“就寡人所知,是择落单的那头。”
昔日孟津纵六,今朝苏秦再度合五,落单的那一头自然是韩国了。
“这……”司马错吧咂几下嘴皮子,又合上了,看向嬴疾。
“甘茂,”武王斜去司马错一眼,转向甘茂,“听说多年前,先王命你征伐宜阳,未能成就,可有此事?”
“有之。”甘茂应道,“臣为此命备战一年多,不想先王改伐巴蜀了!”
“哈哈哈哈,”武王长笑一声,“诸卿可以走了。甘茂留步!”
众卿走后,武王在前,引领甘茂出偏门,走向殿外一处小花园,踏上位于花园中心的一个土丘。
丘顶有个凉亭。甘茂抬头望去,见凉亭上有个匾额,赫然写着二字,“息壤”,看字迹,是先惠王的亲笔。
武王喜欢独来独往,待旨内臣识趣,就候在亭的台阶下面守值。
亭内有两片席子,武王坐定,指向对面席位。
甘茂拱手谢过,正襟坐下。
“甘茂呀,”武王盯住他,“此地没有外人了,寡人有个心愿,你可想听?”
“臣不胜荣幸!”甘茂拱手。
“先祖孝公变法强国,力战强魏,收复河西,取於地一十五邑;先父惠王守法拓能,力敌六国纵军,东取函谷,南得巴、蜀,三胜大楚,拓地逾两千里;这到寡人了,总不能一事无成吧。寡人的心愿是,在有生之年,车通三川,问鼎周室,达成先祖未就之旷世伟业。若此,寡人死可瞑目矣!”武王言真意切,态度诚敬。
三川即洛川、伊川与汝川,是环绕洛阳的南部屏障。秦欲东出,绕不开的是周室洛阳。出函谷以达洛阳,可有两途,一是出函谷后,入崤塞,经由渑池直达洛阳,俗称函谷道,二是出函谷后经由硖石关,过硖石道南达洛水,沿洛水下行,经由宜阳入洛阳。
于武王来说,函谷已经在手,只差一步就可兵临洛阳,问鼎周室。
洛阳为大周王室所在地,迄今仍为天下中心。只要控扼洛阳,就能控扼周室,不仅可以号令天下,且可完全打通东出门户。而要抵达洛阳,秦人只有两途可走,一是与魏人战,打通崤塞,经由渑池、新安邑,直达周室;二是与韩人战,过硖石关,拿下宜阳,控扼三川,由洛水直达周室。第一途于武王是不可选的,因为秦人必须首先与魏人开战,而苏秦刚刚合纵五国,且纵亲司就设在魏都大梁。再说,即使秦人打通崤塞,控扼洛阳,若要东出,仍需要与韩开战,向东再打通虎牢关。对于武王来说,与魏战,等于同时与五国开战,而眼下韩国落单,伐之代价最小。
伐韩首在宜阳。秦人若得宜阳,不仅得到乌金,且可实控洛川,兵临伊川与汝川,由汝水东下,更可直取中原腹地。
武王的心愿,不是宜阳,而是车通三川,问鼎周室。
三川之地,全在韩室之手。武王说出此话,意思是再明确不过的:与韩开战,攻伐宜阳!
甘茂强力压住内中的冲动。
攻打宜阳正是甘茂夙愿,一则他接替的是前太傅嬴虔所司的军需职守,多年来深为乌金所苦,二则他的心中梦想从来不是辎重粮草,而是驰聘疆场,建立不世之功,重振甘门之威。然而,由于先父甘龙是逆臣,也由于他告密先父,使先父横遭极刑,由此落下不孝之名,他在秦国官场始终抬不起头来,先惠王虽然用他,却又总是防他一手。无论他如何努力,如何表现,除前番让他虚张声势攻打过宜阳之外,先王极少让他主将一方。
“甘茂?”见甘茂没有反应,武王提高声音。
“回禀我王,”甘茂镇静下来,平气应道,“只要拿下宜阳,我王之愿不难得偿!”
“拿下宜阳,你可有把握?”
“臣有把握,只是——”甘茂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
“臣有二忧,不得不说。”
“请说。”
“一忧是张相国。”甘茂苦笑一声,“我王若伐宜阳,就是与韩室开战,而相国为连横韩王,已经付出不少心血,臣是以——”
“哼,寡人要的正是这个!”武王冷笑一声,“什么连横制纵?你给寡人数数,这些年来他都连的什么横?制的什么纵?他连横燕国,将我阿姐嫁过去,结果如何?燕国让齐国灭了,我的阿姐并外甥差点儿命丧战乱。他连横魏国,出任魏相多年,结果如何?我助魏伐赵,输了。我助魏伐韩,又输了,到头来魏国非但未能横成,倒是他本人灰溜溜地夹尾巴逃回来了。之后呢?是伐齐!他怂恿先父王使司马错伐齐,却又捆住司马错的手脚,不让司马错真打,结果如何?司马将军兵败桑丘,将我老秦人的颜面丢尽于天下!再后呢?是伐楚!他处心积虑,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先父王为他的蠢行赌上全部家当,与楚三战,结果又如何?我将士拿二十万鲜血与生命打下来的汉中、黔中二地,非但归还楚人一半,这又连於城十五邑也搭进去了!这辰光,他又开始说横燕、横韩了!燕国不说,单说这韩国,我将士赔上性命屁也没有得到,他在韩人跟前倒是做起好人来,使韩王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方城、宛城,天下铁都有五,韩人独占其二,而我死国将士不下二十万,得到什么了?拿我挡家护院的於城一十五邑,换回黔中、汉中各半片不毛之地!”拳头震在几案上,“就寡人所知,自古迄今,国土都是打出来的,不是靠谁的舌头绕出来的!”
武王以雷霆之势,将憋在心头的所有不快悉数吐出,甘茂听毕,吁出一口长气,接道:“我王既有此说,臣放心矣。”
“说吧,你的第二忧?”
“臣的第二忧,”甘茂凝视武王,拱个手,“是我王陛下!”
“咦?”武王盯住他,声音提高。
“回禀我王,”甘茂应道,“宜阳是韩国大县,北连上党、南阳之地,东扼三川,堪称韩国西部重地,名为县,实则为大郡。我三军东出函谷,南越崤山,越千里而攻伐之,难矣哉。”
“这个寡人晓得,”武王应道,“是寡人要征宜阳,你怎能反忧寡人呢?”
“就臣所知,”甘茂接道,“张相国西并巴、蜀之地,北取西河之外,南取黔中、汉中,功莫大焉,但天下人并未过多地赞美张仪,赞美的是先王。昔年魏文侯令乐羊将三军远攻中山国,苦战三年,伐灭中山,乐羊凯旋得志,自诩其功,文侯出示整整一箧密奏,皆是毁谤他的。乐羊此时方知真章,再拜,稽首,涕泣,说伐灭中山‘非臣之功,乃主君之力也’。臣乃罪臣之后,蒙先王厚恩,恕臣之罪,使臣效力于秦以将功折罪。我王想必晓得,朝中诸臣中,不屑与臣交往者不乏其人。臣若伐韩,必将久战。久战,战的必是钱粮,是人力,亦必将惹人诽议。若是众臣挟此诽议,我王或听之!”
“寡人知矣!”武王大手一挥,“甘卿宽心,无论何人,但凡毁谤甘卿者,寡人皆不信之!”
“臣谢我王!”甘茂再次拱手,“昔日曾子居住于费地,有与曾子同名、同族者当街杀人,有人奔至曾子家,对其母说,‘曾参杀人’。曾母正在机上织帛,坦然应道,‘吾子不会杀人。’织机自若。有顷,又有人至,对其母说,‘曾参杀人’,曾母依旧织机自若。又有顷,第三人再至,对她说,‘曾参杀人’,曾母惊惧,投杼逾墙而走。曾参为大贤,曾母亦深信其子之贤,然面,当三人皆言其子杀人之时,虽为慈母,亦难守其信矣。今臣之贤远不及曾子,我王对臣之信远不如曾母,疑臣之人又远不止三人,臣实虑我王为臣投杼而走啊。”
“寡人知矣。”武王以手指天,“寡人这与甘卿盟誓如何?”
“臣谢我王!”甘茂拱手谢过,与武王指天盟誓于息壤之亭。
“甘卿,”誓毕,武王盯住甘茂,“寡人意决,先出三军六万,攻伐宜阳,马踏三川,甘茂,你可愿请命,成此奇功?”
甘茂跪下,叩首:“臣请命!”
看着看着,棋局走死了。
得知武王征伐宜阳已成定局,张仪将自己关进书房,闷坐整整一日,方才召来小顺儿。
“顺儿,这咸阳你住够没?”张仪问道。
“主公,您想做啥?”小顺儿呵呵笑几下,应道。
“就这几天,你筹备一下,带上你的翠儿,东出函谷。几个娃子,能带的你就带上,不能带的暂留下来。”
“成。”小顺儿压低声音,“是不是赶往韩地侍奉香主母?”
“嘿,你小子倒是灵哩!”
“好咧!”小顺儿打出个响指,“自顺儿送走香主母,翠儿就盼着这一天呢!”皱眉,“她实在不想住在这府里!”
“我晓得。你要悄悄行事,出函谷时,就说翠儿老家有事儿……张伯的家不是在关外的石邑吗?”
“主公放心,顺儿能有一百个事由!”小顺儿嘻嘻一笑,盯住张仪,“主公何时过去?”
“再过一时吧。”
“好咧,顺儿、翠儿守着主母,在韩地候您!”
“对了,还有一桩事儿!”
“顺儿听着呢。”
“禀报冷大人,就说秦王已命甘茂为将,起兵六万征伐宜阳!”
小顺儿吸一口冷气,压低声音:“主公,这……身为秦人,能讲吗?”
张仪横他一眼:“离开秦地,你还是秦人吗?”
“好咧!”小顺儿大步出去。
天色傍黑,魏冉、芈戎结伴来了。他们晓得新王与张仪不睦,为避嫌,就选在晚上,在天色将黑不黑之时赶到,且没有乘车,是从偏门进府的。
二人到访,是受芈月的托。先王暴崩,芈月本就忐忑,武王这又突然诏命公子稷入质于燕,让她真正急了。
“于公子稷,这或是最好的出路!”张仪淡淡一笑。
“好在何处?”芈戎急问。
“王室公子可分两类,一类是声色犬马,无所事事,另一类是历危涉险,胸怀大志。你二人希望稷公子成为一个声色犬马、无所事事之徒吗?”张仪盯住二人。
二人摇头。
“燕太后是先王长女,秦王阿姐,与稷公子为同父姐弟,而方今燕王为稷公子外甥,稷公子为质于燕,必受礼遇,不会吃大苦。此其一也。燕地偏远,没人肯去,稷公子这去了,在秦室诸公子中,最是劳苦功高。万一朝中出现变局——”张仪顿住话头。
二人皆吸一口长气。
“相国是说,朝中会有变局?”魏冉压低声音。
“呵呵呵呵,”张仪轻笑数声,“你不是熟读《易》吗?何谓易?”
魏冉再吸一口长气。
“对了,”张仪看向芈戎,“可让你阿姐恳请秦王,由你护送稷公子赴燕。”看向魏冉,“你现在爵至何级?”
“左庶长。”
“很高阶了。”张仪闭目有顷,“你要设法卫戍京都咸阳,守护你的阿姐。咸阳卫戍归车卫国管,你可恳请车卫秦,让他通融,我不便说话。”
“明白。”
“魏章将军还在咸阳吗?”
魏冉点头。
“忙什么呢?”
“喝酒。”
“要想喝酒,就解甲归田,寻他个偏静处,心平气和地喝。”
“冉代家父谢张叔指点!”魏冉拱手。
当冷向将突发危情禀报韩襄王时,韩王惊骇了,一口正在咽下的风干鹿肉的碎末呛进嗓眼子里,憋得满脸涨红,剧烈咳嗽。内臣紧赶几步,在襄王的背上连声敲捶。随着一通接一通的剧烈咳嗽声与捶背声,不少肉沫总算是从他的鼻孔里喷射出来。
襄王捂住胸部,美美地大喘几口,盯住冷向:“张仪呢?他怎么说?”
“唉,”冷向轻叹一声,向空祈祷,“愿上苍保佑他安然无事!”
“你是说,秦王会杀他?”襄王急问。
“当年商君的事,我王想必是晓得的。”
“快,有请公叔!”襄王急旨内臣。
不一会儿,公仲侈来了。
于韩国而言,宜阳是万不可失的,不仅仅是因为乌金。韩地被河水分为南北两片,河水之北是上党区,是韩国的发祥之地,河水之南坐拥三川,怀抱洛阳,这才是当下真正意义上的韩国。宜阳为韩国的最西屏障,宜阳若失,韩国最为富庶的三川之地,尤其是位于洛川(洛水河谷)的铁都宜阳与位于汝川的坊都阳翟,就直接暴露于秦人的铁蹄面前,再无遮挡了。
然而,面对虎狼之秦,如何阻挡?
关键是,一如秦武王所断,在五国纵亲之外的韩国,成了一头落单的牛!
君臣三人愁眉不展地谋议了足足两个时辰,未能议出个所以然来。
“兵来将挡!”公仲侈怒了,“眼下别无良策,只能拼了!”
“怎么拼?”襄王看向他。
“无论如何,宜阳不能失!”公仲侈接道,“宜阳现有守卒三万,外加关防兵卒两万,合兵五万。臣之意,我王可从上党调军三万,再由郑城调军三万,加上宜阳守卒,合兵十一万,可与秦人一搏!再说,毕竟我为主,得地利!宜阳城中,有人口不下二十万,苍头、丁壮不下五万,秦人要想一口吞下,没那么容易!”
“公叔,”襄王看向他,“御秦之事,一切由您统筹!”转对冷向,“除用兵之外,冷卿可有良策?”
“臣请使魏!”冷向拱手。
“使魏?”襄王看向他。
“王上,”冷向接道,“您在咸阳待过,是晓得秦人的。秦王嗜武,一旦开启战端,是要打到底的,单凭韩国一己之力,抗不住秦人。为今之计,我王必须求请援兵!”
“可魏王他……”
“臣请使魏,不是求请魏王,而是求请另外一人!”
“可是犀首?”公仲侈急问。
冷向摇头。
“何人?”襄王怔了。
“苏秦。”冷向回他个苦笑,“五国纵盟是在大梁签下的,就眼下情势,我王惟有恳请苏秦加入纵盟,共抗强秦,方为上策!”
“可这……”襄王长叹一声,“唉,全怪寡人,把路走死了!”
“臣请一试!”冷向拱手。
“准卿所请!”襄王起身,朝冷向躬身行个大礼,“冷卿啊,寡人,还有整个韩国,这就拜托您了!”
冷向亦起身,叩首:“臣……尽力!”
苏秦赶往大梁,迎候使秦归来的陈轸。
陈轸上年纪了,不胜颠簸,返程也无急务,就走走停停,过函谷后又渡河向北,回安邑怀旧一圈,在已破败不堪的元亨楼前感伤一阵,这才折返回函谷道,过境洛阳,赶往大梁。会于大梁是他与苏秦约好了的。
陈轸到时,苏秦已在恭候。陈轸晓得苏秦关切的是张仪,遂略过使命,将他拜访张仪并带他往祭商君的事率先讲了。苏秦轻叹一声,带陈轸前往公孙衍的相府,三人就秦国之事正自议论,门人进来,递进拜帖,说是韩王特使冷向到访。
三人皆吃一惊,面面相觑。
公孙衍迎出,不一会儿,引冷向入厅。
冷向显然没有想到厅中会有苏秦与陈轸,先是一怔,继而笑了,朝苏秦拱手:“韩人冷向见过苏大人!”
苏秦回礼:“苏秦见过冷兄!”
冷向看向陈轸。当年陈轸使秦时,曾到商君府中拜访过,二人也算熟悉。
“韩人冷向见过陈大人!”冷向拱手。
“见过,见过!”陈轸回礼,“眨眼就快三十年了!”
“是呀,那辰光,我们都还年轻!”冷向慨叹。
作为主人,公孙衍于主位坐下,招呼三人客坐,传令府宰备宴。
“冷兄此来,真还没想到呢。”苏秦笑笑,指向公孙衍与陈轸,“不瞒冷兄,我们方才还在议论韩国的事,在下正说要赴韩呢!”
“谢谢诸位挂念韩国,谢谢诸位!”冷向再次拱手。
“观冷兄眉间郁结,可是有事?”苏秦凝视他。
“秦王要伐韩国了!”冷向缓缓说道。
“啊?”苏秦三人几乎是不约而同。
“拜甘茂为将,起三军十万,说是攻伐宜阳!”
苏秦看向陈轸。
“咦?”陈轸纳闷了,“不瞒冷兄,在下刚从咸阳回来,临行前还……还到张仪府上拜望他,没听说伐韩的事啊!”
“是陈大人离开咸阳之后才确定的。”冷向轻叹一声,悉数讲了张仪府宰小顺儿的传话。
小顺儿是苏秦熟悉不过的人。见张仪已将香女母子并小顺儿一家安置在韩国,苏秦晓得事情严峻了,由不得看向陈轸。
“唉,”陈轸叹道,“在下劝张仪离开秦地,嘴皮子都磨破了,可他……唉!”
“不是他不肯走,是他走不脱呀!”冷向苦笑,“估计就这辰光,若无秦王旨令,他怕是连咸阳城门也出不去的!”
“我晓得是这结局。”陈轸接道,“轸走遍列国,尝遍世态炎凉,比照下来,最无情者莫过于秦室。商君为秦立下汗马功劳,先秦王竟然容不下他一个全尸。莫说是商君并未造反,即便是真的反了,功过相抵,留他一命又能如何?这下轮到张仪了。唉,可惜呀,在下拉他到商君墓前,什么话都讲明了,可他……”
苏秦闭目,良久,抬头看向冷向,冷不丁道:“冷兄,事已至此,请实言以告,您来此地,究底是为秦还是为韩?”
苏秦说出此话,显然是指冷向前往宛城景翠处坏楚之事。冷向忖得明白,拱手应道:“前番至宛,是奉张仪之命,为秦。此番至郑,亦是奉张仪之命,为韩。”
此话直白到无以复加。
苏秦震惊,看向公孙衍。
公孙衍也是怔了。
“冷兄,”苏秦接问,“在下拜访您时,请您出山,您拒了,说已不问世事,何以这又问起世事,并这般听命于张仪呢?”
“向不敢违怫师命。”
“师命?”苏秦急问,“敢问冷兄,师从何人?”
“尸佼。”提到这个名字,冷向望空拜揖。
苏秦三人皆吃一惊。
“尸佼?”公孙衍自语,“昔年曾听白相国讲起此人,家在魏地曲沃,与卫鞅同为公叔痤门人,之后卫鞅走秦,尸佼不知所向,不想此人竟是冷兄师父!”
“亦为商君师父!”冷向接道。
三人又是一惊。商鞅与尸佼差不多大小,竟然也以尸佼为师,与小他多年的冷向是师兄弟!
但这并不是让他们更吃惊的。
“商君之法,”冷向语气平淡,似在讲述一段与他毫不相干的琐事,“其实出于师父之口,是由在下撰编成文,由商君审定修编,面君推行。河西战后,商君成为商君,不再听师父,师父预知到什么,不告而别商君,连在下也未道别,亡走巴地,方才脱过一难。”
苏秦三人几乎骇然。
“这么说来,”苏秦急问,“张仪是见到尸佼了?”
“是的,”冷向缓缓应道,“张仪征巴蜀时,是师父访问张仪的。师父认可张仪,助他灭巴,仪传达师命,在下不敢不从。”
冷向讲出这些,是掏出心窝子了。
三人疑虑顿消。
“冷兄,”苏秦再问,“张兄嘱你至此,可为何事?”
“救韩。”
苏秦看向公孙衍。
“救韩不难,”公孙衍接道,“但韩王首先要加入纵盟!”
“韩王是求之不得了,还求苏大人并纵盟列国不计前嫌,允准韩国所请!”
公孙衍看向苏秦。
“犀首呀,这儿在叫哩,”苏秦看向投射在门厅里的日影,拍拍肚皮,“只顾听冷兄说话,日头竟就过午了。韩国入盟的事,咱几个还是吃着说。”
众人皆笑起来。
伐大国,备战三年。
武王却是急脾气,莫说是三年,纵使三个月也不容许。甘茂虽说筹备充分,但这筹备皆是多年前的,这辰光只能是吼赶着上。好在秦法威武,一旦旨令下达,无人敢说半个不字。在甘茂受命后不到一个月,七万秦卒就兵分两路开赴洛水河谷,第一路为辅攻,约两万步卒,兵出商城,经由秦人所占据的几个乡邑,沿洛水河谷攻袭宜阳。洛水河谷上流山高谷深,个别地方还是绝路,需要架设栈道,故而该路进展缓慢。走过半程,水流变深,秦卒制筏漂流,倒是畅快许多,亦免除了由商地绕道洛川的长途调兵之苦。另一路五万锐卒,由甘茂为主将,公子华为副将,兵出函谷,直入硖石关。
函谷关之东为一片肥沃谷地,人丁旺盛,有焦、陕、曲沃、石邑等十多个大小城邑,还有两处渡口,茅津渡与太阳渡,分别勾通河水南北,堪称函谷道上的交通要塞,春秋时为虢国地界,后虢国为晋人假道虞界所灭,再后归入魏土,一直为魏人控扼。商君之后,苏秦合纵六国,庞涓挟六势伐秦受挫,此地的部分城邑为秦人所占。之后是张仪横魏,秦、魏和睦,秦人又将所占渡口并焦、陕等几个城邑归还于魏,只保留一个城邑,曲沃,而曲沃正是由函谷关通往硖石关的过道。
由硖石关开始,即为韩人地盘,硖石关也是由韩人设立的。
甘茂的谋略仍旧是奇兵突袭,因而,自受命开始,甘茂就严禁伐韩谋事外泄,三军调动也都是隐秘进行,多为夜行军。
攻击依例发生于四更过后,五更不到之时,守卫人员最是困乏。
大出甘茂意料的是,韩人非但有所筹备,且在秦人刚一逼近,就有烽火燃起,继而是灯火通明,万弩齐发,反倒将攻击的秦人整懵了,丢下不少尸体。
秦军先锋将军恼羞成怒,展开强攻。攻关战斗从凌晨一直打到后晌,秦人越聚越多,强攻改为迂回,最后由山区小径绕过关隘,攻入关塞大后方,再由后方杀奔关塞,守关数千韩卒前后受敌,大多战死,硖石关失守。
秦人如潮水般涌向洛水河谷。
韩人顽强抗拒,边退边战,渐渐退入宜阳外围城墙。
宜阳城为韩国西部的重点防御城邑,城墙原本高大结实,沟池宽阔,近日又得紧急整修,更见牢固,物资储备也极丰富,水源不缺,兵器锐利,众志成城,更有韩相公仲侈亲自坐镇,士气高涨,堪称是固若金汤。
从地势上看,宜阳城位于洛水南岸,背后为山,前面洛水呈倒U字形,将宜阳城环护起来。沿洛水南岸,韩人修有一堵可供防护的城墙。该墙不高,墙顶也不能走人,但躲在墙后,既能防护对方利矢,又能伺机杀敌,延缓敌人的进攻速度,为主城守护争取时间。
这道防护墙由洛水一直连通到宜阳背后的山脊,形成一个长达三十余里的大圆,构成宜阳的外围防线。负责这道防线的多是弓弩手与长枪手,强弓利矢是他们的主要兵器。在他们身后约二里开外是真正的宜阳城,一旦秦人突破外围,韩人就可有序退入内城。
宜阳内城,城墙高大结实,城池宽深,城门坚固,厚厚的木门外面更包一层厚达五厘的乌金锻板,一旦关闭,既不怕火,也不怕撞。
有粮草,有辎重,有坚壁,有兵器,宜阳韩人有恃无惧。
然而,秦人是更可怕的存在,何况是武王当世,丹阳之战中三大力士陷阵破楚的疯狂传奇犹如一张巨大的魔网沉甸甸地罩在宜阳人的心头,压得他们胸闷气急。
确实,秦人的勇猛也远远超出韩人的预料。不到三日,宜阳的外围防线就被强渡洛水的秦卒攻破,多处墙壁被推倒,韩人未及全部后撤。秦军就如潮水般涌进,直取城门。韩人急了,急拉吊桥,关闭城门。尚未退入城中的部分韩卒只好在两堵城墙间奔逃,成为秦人的枪下之鬼。不少依旧守御外墙的韩人则被秦人由背后包抄,倚墙作最后的抗拒。
秦人越涌越多,数以万计,渐渐占据外墙之内的有利地势,布成双向阵势,一向围攻城门,一向围歼未及撤回的韩卒。数千韩卒被逼在外城之内,更多秦卒从缺口处冲进,竖起坚盾,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韩卒射出利矢,但秦人的盾牌异常坚固,韩军情势万分危急。
眼见秦人就要逼到跟前,大规模的杀戳就要开始,宜阳的主城门突然打开,吊桥放下。伺机攻城的秦卒刚要抢夺城门,一行十多辆战车如风驰电驰般冲出,杀向已成攻势的秦人方阵。
秦卒猝不及防,急急闪躲,已是迟了。为首一辆战车犹如发狂的猛兽直冲过来,秦军血肉之阵根本阻挡不住,被纷纷撞倒于地,遭到后续战车辗压。
因有外墙与洛水的阻挡,秦人冲进来的皆为步卒,而甲车是步卒的克星。
关键是,韩国的甲车是专为冲击步卒方阵而特制的,是秦卒从未见过的。首先是驷马,由蹄子之上皆裹重甲,只露出两只马眼,枪矢不尽。车身沉重,为木包铁皮,车轴为精钢,轴外两端突出各三尺,尖端锋利,由精钢锻打而成,与车轴连为一体。
此车的功能主要是冲撞。每车只有二人,一是御者,二是枪手兼备用御者。
韩国战车接二连三地冲入由秦卒布成的血肉之阵。为首战车所立之人,白甲裹身,银枪在握,专挑秦卒轧堆处冲撞。十余战车紧跟其后,散作扇形,疾如暴风。战车过处,即使闪向旁侧的步卒断也躲不过两根各长三尺的利刺,凡被挂到者不死即残。在韩车之阵的扇形冲撞范围内,几乎没有秦卒可以逃生。
秦卒无不被韩国战车的气势所惊呆,长枪与坚盾不堪一冲,秦阵于瞬间凌乱,秦卒四散奔逃,成为韩车的追逐对象。
眼见秦人阵势大乱,盾阵失序,被围的韩人纷纷杀出,秦卒溃退,逃向外墙。
然而,秦卒逃得再快,也跑不过韩人的战车。
韩人早在战前已将外墙与内城之间的土地铲平,以利战车驰聘。在前面十几辆战车冲出不久,更多的韩国战车冲出来,参与围猎外墙之内的秦国步卒。
正在围攻韩人的秦卒步阵见韩人的战车由后杀至,紧急抗拒,结局同样悲惨。
秦国步卒真正领教了韩人坚车的厉害,先后丢下数千具尸体,不无狼狈地全部退出外墙。城内韩卒趁势涌出,将秦人逐过洛水,补牢残破的外围防墙。
这一战,韩人先败后胜,检点战果,共毙敌五千余名,韩卒则死伤三千多,战车毁坏七辆。
入夜,宜阳郡守府中,主将公仲侈端坐主位,十多名将军列席,那名于白日率先冲车而出的白甲青年列于第一名。
坐在公仲侈陪席的是二人,一个是宜阳城中的巨贾白虎,另一个是公子韩儡,宜阳县的守丞。
离魏赴韩之后,白虎承继父业,专心于商贾。在黄叔等人扶助下,历经十多年辛苦经营,白虎再次振兴白家生意,宜阳城中近半数冶炉渐渐成为白家私产,阳翟城中的商户也大多有白家参股。之后公孙衍赴韩任相,起用白虎为司徒。俟韩襄王即位,公孙衍辞职离韩,白虎也就挂官弃职,在阳翟、宜阳诸地经营他的商贾帝国。
列于将军首席的白甲青年是白起。
当年的小白起已经长大了,成熟了,且还娶妻生女。
在庞涓、孙膑的身边度过童年,更有庞涓送他的六章《吴起兵法》陪伴长大,白起的梦想再也不是如白圭、白虎这般亦商亦官,而是驰聘疆场,成为如吴起、庞涓、孙膑那样的铁血将军。只是身为独子,白起不合应役条件,此愿终未如愿。此番秦人侵袭宜阳,白起于危急辰光,驾着由他自己设计的白家战车,领着由他一手打造的白家车队,率先打开城门,冲入敌阵,大捷而归,着实让公仲侈大开眼界,特别请他列席是夜举办的城防会议,且让他坐于武将的第一位。
“白公,诸位将军,”公仲侈抱拳一周,“今朝大捷,我重挫秦人威势,立首功者,是白公子,白起。然而,秦人来势极凶,宜阳城防虽然坚固,我等也不敢麻痹大意。本相召集大家,评功论赏倒在其次,首要是请诸位出谋画策,堵住漏洞,使秦人无机可乘。”看向白虎,“白公,您先说。”
“我等皆是保家卫国,当尽全力。战在辎重粮草,在下别不多说,在此承诺,白家愿竭所有,助力诸位守城。至于如何守城,在下就拜托诸位了。”白虎拱手。
公仲侈带头,诸将皆起掌声。
“有白公承诺,诸位可以安心守城了!如何守城,诸位可有妙策?”
诸将面面相觑。
“起有言!”白起拱手。
“白公子请讲!”
“就眼前情势,起以为,秦人不会轻易撤离,宜阳之战,必将持久。持久守御,重在三处,一是粮草,二是水,三是器械。我城中粮草可支三年,粮草不足虞,器械足用,亦不足虞。可虞者,是水。外城不可长守,若是秦人控制外围,制我水源,我内城就将无水可饮。是以白起建言主将,可使民众多掘深井,以防万一。”
“白公子所言甚是!”公仲侈应过,转向郡守韩儡,“掘井的事,由你实施,立马进行!”
“还有,”不及韩儡应声,白起接道,“守城不在守,攻城不在攻。是以白起建言主将,可在坚守城池的同时,挖掘一条隐秘暗道,通达西山,我经由此道,一可与外界随时保持联络,二可随时出动锐卒,扰敌心神,使其食不得安,睡不得眠。”
显然,这是一个更大胆的建策。
公仲侈盯住白起,良久,朝白虎拱个手,转对白起:“白起,本将决定奏请我王,任命你为宜阳军尉,自明日起,你就履行职责,统领诸将,守护宜阳,正式任命俟王命抵达!”
公仲侈当场任命一个未入军役的富家公子为众将之首,在场将军无不惊呆。有顷,掌声雷鸣。一是白家有钱,有白起做军尉,众将有靠山。二是白日之战,众将看在眼里,如果没有白起坚持开城门营救,就没有这日的大捷,城墙之外的数千韩卒也将无生还可能。
白起单膝跪地,示以大礼:“白起受命。相国厚遇,起碎骨以报!”
“诸位将军,”公仲侈接道,“秦人背信弃义,欲吞我宜阳,马踏三川。我等防守宜阳,事关国运、社稷,意义非凡。本相明晨即回郑都,统率上党、虎牢、郑城诸地军马,赶至宜阳,与秦人决战!还有,秦人毁誓违盟,我王已经重入纵盟,纵亲列国不会不出兵,诸将大可宽心一搏,要让秦人明白,老韩人的血也是热的!”
众将誓毕,各回职守。
翌日晨起,公仲侈在众多卫士保护下,通过依旧控制在韩人手中的后山通道,驱车东去。
与此同时,在黎明的晨曦中,一只大鸟从宜阳城内的一棵大树上腾空飞起,在宜阳城上空盘旋几圈,向西飞去。
韩国求请加入纵盟是苏秦早就料到的事。苏秦未料到的是,韩人求得这么快,且出此主意的竟然是张仪。
看来,张仪与武王是真的闹掰了。这个苏秦料到了,使陈轸使秦,为的也是这个。然而,如何才能救张仪出秦呢?
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聚纵亲之力,打疼秦国。
只有打疼秦国,秦武王才会明白蛮力是不可以的,也才会善待张仪。眼下看来,尽管没有正式承认,张仪其实已经明了鬼谷先生所布的纵横大局,也明了他的苦心,不然不会使小顺儿给韩国透信。待过去眼前这道坎,他们兄弟共力完成鬼谷先生的这局天下大棋,并非没有可能。
此番五国纵盟,苏秦汲取前面教训,不再是空对空,而是做到实处,做到细处。合纵是为摒秦,因而苏秦选择的是抗秦前哨魏国,在其都城大梁设立列国纵亲司,由魏襄王腾出六座连在一起的上卿级大宅,每一宅第原本为五进院落,由王室统一建制,各占地五亩,再经由工匠改造,合并成一个占地约三十亩的宠大院落,新起大门一座,远观起来高大雄伟,气势磅礡,由魏国派甲士日夜守护。大门的门楣上高悬一个匾额,上面是由天下大儒孟轲书写的“天下列国纵亲司府衙”几个金字。苏秦又使人从稷下学宫里招聘逾百有志于纵横大业的年轻人,门派不限,根据其所擅长,分派其不同职守。衙内六大宅第,纵亲五国各立一司,由纵亲国所派特使司守。另余一宅原本就是留给韩国的,这辰光就由韩国特使冷向住了。
由统一的纵亲司专人对接,列国事务处置起来就快捷许多。
然而,出兵援韩并非易事。赵国陷于中山,腾不出手。燕国尚未恢复元气,魏国与秦边境相连,压力本就巨大。能够出手的只有齐国与楚国。
楚、秦刚刚和解不说,楚人与秦连番征战,元气已伤,即使出兵,也只是象征性的。真正能够遏止秦人气势的,只能是齐人。匡章好说,主要是游说齐湣王。
而要游说齐王出兵救韩,只能是苏秦亲往。
在赴齐之前,苏秦已使冷向说服韩王,让韩王归还前番伐楚时所取得的包括叶城在内的全部楚地。韩王准允了,但要求楚王先出兵,韩国后归还所占楚地。楚怀王对秦人的怨恨仍旧未消,当即诏命驻守宛城的景翠引宛军五万,移防鲁关,做出援韩之势。
苏秦布局完毕,将纵亲司交给公孙衍统一协调,使飞刀邹驾车,直驱临淄。
不利的情报越来越多的传到咸阳。先是宜阳攻击失利,苦战逾月,伤亡近两万,不过是突破外城,且尚未控制全部外围,因为秦军背后总有小股韩人出没,防不胜防。甘茂修书,请公子华回咸阳求请补充兵力;继而是大梁向列国发出传檄,昭示天下,韩国正式加入列国纵盟,已在大梁立约,纵亲列国一致同意救韩制秦。
武王似也觉得是自己莽撞了,再次召集重臣,廷议局势。
与会重臣中没有张仪与魏章。魏章早于一个月前解甲归隐,南赴巴山。征巴蜀之时,魏章就喜欢巴地的青山绿水,也交下不少巴人朋友,承诺他们,有朝一日他会来巴地养贻天年,这辰光算是得遂所愿。张仪则直接抱病,由紫云回话了。
没有张仪与甘茂,廷议的气氛松活不少。武王是铁心伐韩的,众臣不再议论韩战,转入如何应对苏秦的纵盟。
应对苏秦,非张仪不可,是以众臣议来议去,话题不可避免地落到张仪身上。
武王的脸色阴沉了。
武王结束廷议,独留公子华。
“华叔,”武王盯住他,“您说实话,若要化解苏秦合纵,就一定得是他张仪吗?”
“回禀王上,”嬴华思索一时,沉声应道,“天下知苏秦者,莫过于张仪。苏秦合纵,张仪应以横策,就眼下来看,没有比之更好的应对。”
“若是他张仪死了呢?”武王语气冷寒,“难道秦国就束手待毙了吗?”
“禀王上,”嬴华打个寒噤,略顿,“即使张仪死了,应对纵策的仍会是横策!张仪的价值在于策,而策在于实施。”
“纵策呢?”武王顺势接上,“如果苏秦死了呢?”
“也是一样。商君立秦法,商君死了,秦法仍在。”
“寡人以为,这不一样!”武王凝视嬴华,“商君死了,留下一部秦法,秦法是可见的,是可实施的。张仪的横策呢?他留下什么?只有满口说辞!苏秦也是。”
显然,武王捉到了问题的根本。
“华叔,”武王接道,“天下纵横多年了,您也熟悉。您这讲讲,苏秦的纵策是什么?是合纵六国。合纵六国是为什么?为抱成团,摒我大秦,制我大秦。为何要抱成团摒我大秦、制我大秦呢?因为我大秦是虎狼之国。关键是,如何才能合纵六国呢?苏秦没有讲,也没有留下一本秘笈。六国之所以能够合纵,靠的全是苏秦来回奔走,靠苏秦出卖嘴皮子功夫。没有苏秦,六国是纵不成亲的。如何才能化解六国合纵呢?张仪的应策是连横。什么是连横呢?连横就是分别化解纵亲国,让他们抱不成团。关键是,秦国如何才能分化瓦解纵亲国呢?张仪同样没有讲,同样也没有留下任何秘笈。燕、齐、魏、韩之所以能够成横,靠的完全是张仪个人的奔走。没有张仪,四国是横不成功的。”
“是的,王上,臣完全赞同。”
“既然如此,把苏秦干掉不就成了!”武王字字铿锵。
公子华长吸一口气,闭目。
“天下没有苏秦,就没有合纵;天下没有合纵,他张仪就一无用处。他无用处于秦,就能死心守在我紫云姑身边!我紫云姑为我大秦付出太多,该当享个太平晚年,是不?”
公子华依旧闭目,依旧没有应声。
“华叔?”武王盯住他,提高声音。
“若此,胜之不武!”公子华几乎是挤出一句。
“华叔呀,”武王叫道,“什么叫个武?武就是真刀实枪,摆到当面干!他苏秦武吗?他凭什么不摆到当面干!他合天下之力制我大秦,这叫什么?这叫武吗?这叫以多欺寡!墨家怎么说?众不欺寡!他东跑西颠,四处撺怂,卖弄嘴皮子,这叫武吗?他若有本事,就来向我叫板!六国之君若有本事,就来向我叫板!他们可以一齐上,以武对武,难道寡人还能怕他们不成?”
“王上,”公子华睁开眼,拱手,“就臣所知,苏秦身边有不少墨者卫护,更有不少侍卫日夜守值,若要除他,断非易事,是以臣奏请我王从长计议!”
“这些话怎么听也不像是华叔您说的,”武王脸色拉长,“在寡人眼里,华叔向来敢作敢为,从未提及过难与易。若为易事,寡人还要专门叮嘱华叔吗?我花费巨资设台养雕,又有何用?”缓和语气,“苏秦之事毋须计议,寡人留下华叔,为的只是这个。华叔听旨!”
公子华拱手:“臣听旨!”
“三个月之内,寡人希望听到雕台传来捷报。”
公子华倒吸一口凉气,良久,拱手:“臣受命!”
“还有,”武王语气加重,“若是苏秦没死,寡人就拆除雕台,所有参战黑雕皆依秦法处置!”略顿,补充一句,“当然,不包括华叔您!”
公子华回到府中,心头窝着万千滋味,闷坐整整一夜,方于黎明时分驱车驰向终南山,直入黑雕台。
天香已从楚地返回,而能够执行此旨的也只有天香。
公子华传达完武王谕旨,天香吃一大惊,似是不相信这是真的。
“唉,”嬴华长叹一声,“先王尸骨未寒,王上强伐宜阳,这又……”苦笑。
“金雕,”天香沉思半晌,凝视嬴华,“王上怎么说我不管,我只听你的,你说杀谁,我就去杀谁!”
“唉。”嬴华又叹一声,“先王几番要杀苏秦,几番都是不舍。为何不舍?因为惜才。先王是知苏秦的,对于未用苏秦,先王追悔莫及。好在天不负秦,又送来张仪。一个合纵,一个连横,将天下乱象二分。短短十余年,天下为之巨变。有苏秦,列国乱中有序。有张仪,秦国不落下风。这下好了,先王走了,王上一味恃力,重用任鄙、乌获,既不知张仪,也不知苏秦,更不知天下之智。长此以往,秦国危矣。先祖、先王多年心血,亦将毁于一旦。你、我,还有难以计数的死国勇士,所有的血与汗,也都白流。”
“这都是命!”天香应道,“命即定数,非人力所能改变。譬如天香,本为公主之身,未及成人,却国灭身俘,沦为臣奴,先入风尘,再陷死狱,待死之际,却又命不该绝,遇到先王并公子搭救,方有今日。至于明日,天香从未多想。一切皆是定数,多想是没有用的。既然多想无用,金雕又何必去伤这心神呢?”
“我是为苏秦、张仪而叹。天生英才,亦妒英才啊!”
“王上要杀的是苏秦,没说要杀张仪呀!”天香怔了。
“唉,天香啊,你不晓得他俩。没有苏秦,也就没有张仪了。”
“天香明白了。这都是命,都是定数。譬如商君,遇到先孝公,是他的命。遇到先王,是他的定数。苏秦、张仪也是。”天香起身,“天香从命,这就履行我王旨令!”
天香就要走出门去,身后传来嬴华的声音:“天香!”
天香住步。
嬴华没有抬头,也没有说话。
时光凝滞。
不知过有多久,嬴华身子依旧没动,只出来一个声音:“去吧。”
天香快步离开,身后传出一声沉闷的叹息。
时入初冬,来自北冥的乌云驾驭凛冽的冷风,从东北方向的海面扑向临淄。
齐湣王移居雪宫,关门闭户,燃好炭火,恭候这年的初雪。
雪未落下,倒是田文带着苏秦、冷向登门来了。
苏秦与冷向前往齐国求救,在临淄一住二十多日,但湣王一直没有给出圄囵话,既不说出兵援韩,也没说不出兵援韩。苏秦晓得船在哪儿弯着,也是时间紧急,干脆扯上田文,与冷向寻上门来。
开口相求的依例是当事人冷向。
“韩使呀,”冷向尚未讲完,齐湣王就摆手打断他,“韩国的事,寡人已经晓得了,但兴师动众不是一桩走亲访友、说走就走的事,敬请韩使暂回馆驿,容寡人斟酌一二,再行定夺,如何?”
见齐王话已如此,冷向只好谢恩,徐徐告退。
“苏子,”听到韩使走远,齐湣王看向苏秦,“寡人正说要寻你议论此事呢。前番四国伐楚,韩得方城、宛城,魏亦得益不少。寡人参与伐楚,不是为利,是为替先王出口恶气。之后楚王求和,寡人信你苏子,与楚、燕和解,加上赵、魏,共成五国纵盟。天下纵亲国有六,惟独他韩王死心横秦。今秦人征伐他了,韩王不去求秦,反而上门来求寡人,这合理吗?你说,寡人这是该救他呢,还是不该救他?”
“臣以为,我王该救!”
“寡人为何该救?”
“因为我王不救,就没人救他了。”
“凭什么呀?”齐湣王两手一摊。
“就凭三个理,其一是,先齐王已经救过韩人,且在救韩人时,粮草辎重悉数被焚不说,也死不少人。我王若是不救,先王就算是白救了;其二是,秦人先战败魏人,之后是赵人,再后是楚人,韩人就不必说了,纵亲列国中,秦人惟一惧怕的是齐人,我王若是不救,怕也没人能够救了;其三是,韩王听信秦人,与秦结成横盟,反受盟友攻打,心伤透了,这已回心转意,入我纵盟。韩国既入纵盟,就是纵亲友邦,我王理当依据盟约,出兵相救。”
“既要依据盟约,就得纵亲列国共同出兵,苏子这苦苦守在临淄……不太合适吧?”
“回禀我王,”苏秦应道,“楚王已经允准出兵,魏王也答应了,赵王虽在忙于中山之事,却也捎话于臣,愿意抽出兵力援韩。燕国那样儿,我王想必理解。若是我王定要燕国出兵,臣这就求请燕王,相信燕王会信守纵盟!”
“若是此说,”齐湣王吧咂几下嘴皮子,“此事另当别论。”略顿,倾身,“对了,方才苏子说,赵王在忙于中山之事,寡人这也在忙呢。赵王忙活中山,出动三军二十万,外加燕人五万。宋国不比中山小,人也不比中山小,寡人少说得备兵三十万,实在是抽不出多少人哪。不过,既然赵王允准出兵,寡人也允准,赵王出兵多少,寡人也出多少,如何?”
“臣敢问我王,”苏秦盯住湣王,“在纵盟里面,您是真的想与赵王平起平坐吗?若此,臣心中有数了,这就告退!”起身欲辞。
“哎哎,苏子,”湣王急切拦住,“你这说说,怎么个不平起平坐?”
“方今天下,拚比的是势力强弱。秦据四塞,拥巴蜀,行苛法,性残忍,堪称虎狼之邦。与秦相形,六国皆弱,是以臣行合纵,以摒强秦。六国纵盟,在表可以不分主次,在里呢?国有大小,势有强弱,人有多寡,总不能没个牵头的吧?初成纵时,魏势最强,牵头的实为魏王;之后魏势衰弱,楚势走强,牵头的改为楚王;眼下楚人三战皆负,这牵头之位……”苏秦顿住,悠悠地出口长气,“大王是要诚意谦让给赵王吗?”
齐湣王陷入长考。
“赵王志在中山,得一隅即足。我王难道亦志在一隅吗?宋国已是我王囊中之物,赵、燕、魏、楚、韩皆无异议,我王早晚探之可取,而牵引六国、号令天下,难道我王从来没有想过吗?”
“号令天下?”齐湣王闭目良久,嘴角撇出一笑,“苏子讲得总是好听。自古迄今,凡战皆为得益。苏子昔日合纵,先王听从,不惜人力物力,先救赵,后救韩,与魏两战,皆败之,我死伤军卒数以万计,粮草辎重不算,更是招引秦卒不舍数千里伐我。我损失如此之大,得到什么益了?什么也没得到。得益的是赵,是韩,是楚。赵得复邯郸,韩得保社稷,楚得占襄陵!苏子今又合纵,盟约尚没干透,就又带韩使向寡人求救,要寡人再出兵,再与秦战,你说,寡人是听你呢,还是——”顿住,身子后仰。
“唉,”苏秦长叹一声,“我王已得大益,这却只字不提,秦实伤悲!”
“寡人得何益了?”齐湣王怔了。
“天下惧齐!”苏秦凝视湣王,“大魏武卒为天下至强,齐与魏两战,皆败之。虎狼之秦天下惧怕,齐卒再败之。四国伐楚,陷入胶着,又是齐卒一吼,率先败楚。大王啊,方今天下莫不惧齐,齐卒所向,莫不披靡,这是多大的益啊,我王难道从来没有想过吗?臣敢担保,我王根本毋须与秦死战,只要出兵援韩,秦卒就将不战而退!”
“苏秦呀,”湣王苦笑一下,“你这口才,寡人是说不过的。只是这事体……”顿住。
“臣谢我王褒奖!”苏秦拱手,“只是,我王有所不知,臣凭的不是口才,是事理。我王可以不听臣,可以不救韩人,可以听凭秦人克宜阳,踏三川,并周室,运九鼎于咸阳,定乾坤于……”
“别别,”齐湣王坐直身子,“你说秦人欲搬九鼎至咸阳?”
“是秦王讲的。”
“他嬴荡讲给你苏秦听了?”
苏秦摇头。
“既没讲给你听,你何以晓得?”
“臣在山中从鬼谷先生修艺,习得异术,臣之目可视千里,臣之耳可听万里,臣之心可通秦王之心,可断过去未来之事。臣不仅晓得秦王要运九鼎于咸阳,臣还晓得秦人欲吞灭六国,使天下之人皆穿秦衣,皆跳秦舞,皆行秦车,皆食秦粟,最紧要的,是皆守秦律!”苏秦略顿,压低声音,“说句不敬之辞,这天下之人,当然也是包括我王的,如果我王那时有幸健在的话。”
“他想得美!”齐湣王一拳击案。
“不是想得美,是他秦王一直都在做啊!”苏秦从袖中摸出《商君书》,“这是当年商君在被车裂之前写给先秦王的,我王看完,或就晓得臣非妄言了!”双手呈上。
齐湣王接过《商君书》,打开看看,啪地扔在几案上,朝苏秦皱个眉头:“寡人近日养出个毛病,厌烦读书,不过,此书既为苏子所荐,寡人必捧读之!”拱手,“韩国之事就议至此处吧,待寡人斟酌之后,与苏子复议!”
“谢王上!”
苏秦依旧住在稷下他的宅院里。
一进家门,飞刀邹赫然发现秋果在坐,身边陪着木华。
其实不是陪,是守着她。
秋果一身楚人书僮打扮,飒爽英姿,看不出来她早已年过三十了。
见苏秦进门,秋果叩拜于地:“义女秋果叩见义父!”
“秋果呀,真没想到是你!”苏秦一脸兴奋,“快快起来!”
秋果起身。
见木华在内,飞刀邹就到外面,警惕地巡视四周,见并无外人,这才走回来,守在门内。
“秋果,快讲讲,这些年来,你都在哪儿?义父一直想着你呢!”苏秦在主席位坐下,请她坐于客席。
秋果坐下,没有说话,一直凝视苏秦。
许久过去了,秋果的目光一丝儿没动,直直地落在他的脸上。
“木华,”苏秦很是开心,转对木华,“你安排些吃的,我与秋果唠会儿!”
木华没动。
“去吧,木华,吩咐厨人加几道菜!”
木华迟疑一下,缓缓走出。
“说吧,秋果,没别人了。”苏秦笑笑,看向她的衣服,“为啥穿这服饰?”
“禀义父,”秋果开口了,“秋果在给人做书僮!”
“呵呵呵,”苏秦笑了,“谁呀,这么好的福气?”
“楚国太子芈横。”
苏秦的笑容僵住了,盯住她,吸一口气,良久,缓缓吐出,微微点头:“太子他……待你好吗?”
“好。”
“你来义父这儿,太子知情吗?”
秋果摇头。
“你出来多久了?”苏秦问道。
“三个时辰了。”
“你不回去,太子会不会——”
“我不回去了。”
“哦?”苏秦盯住她,“你……不做他的书僮了?”
“我接到一个新使命。”
“能说给义父吗?”
“就是为说给义父来的!”
“哦?”苏秦怔了下,凝视她,见她眼中盈出泪珠,心头一凛,“秋果?”
“义父——”秋果跪下,悲泣。
“是杀义父吗?”苏秦轻声。
“是雕台要杀义父,说是大王旨令!”
苏秦闭目。
“义父,您……”秋果的声音几乎听不出,“你是逃不出他们的!”
“何时动手?”苏秦的声音淡淡的。
“义父呀……”秋果泣不成声。
“能不能再给义父几日?”苏秦睁开眼,盯住她,“义父有一桩大事要办。”
“秋果晓得的,可他们……是不会让您办成的!”
“由你来做这事吗?”
“义父呀,”秋果泣不成声,“您是我的义父呀,秋果……秋果……秋果……”
“秋果,让义父写完一卷书简,好吗?”苏秦几乎是在恳请了。
“不是呀,义父,”秋果急了,“秋果……秋果不想让您死,秋果是……是来告知义父,让邹叔他们……多多提防,还有,您得有护卫,越多越好……他们……什么都做得出的……”
“秋果,义父……谢你了!”苏秦总算是明白秋果,泪水涌出,伸手拉起她,将她拥在怀里,轻轻拍她。
“义父呀——”秋果偎在他的怀里,如同一个受尽委屈的孩子,将所有的委屈全哭出来。
听到哭声,木华急走进来,见是这般,又走出去。
饭菜做好了,秋果没吃,在义父耳边又叮几句,顾自走了。
听到秋果走远,苏秦才对飞刀邹讲出实情。
飞刀邹立即吩咐木华发出讯号,通知附近墨门高手汇聚稷下,不显山不露水地将苏秦的宅第层层保护起来。与此同时,苏秦传信匡章,匡章派出十名军中技击高手及六名弓弩手,皆着便衣,隐蔽于苏秦的府宅内外。为保护秋果,从表面上看,苏秦的宅第一如往常,只有飞刀邹、木华、木实等几个贴身护卫。
在众人竭尽全力层层设防的同时,苏秦亦将自己关在书房,时而冥思静坐,时而奋笔疾书。于他来说,光阴似乎从未有今朝这般金贵。
秋果在外面转悠到天黑,走进稷门外面的一家客栈。
客栈很大,门外挂着一块牌子,“客满,谢绝光顾”。
秋果直走进去,被人引入一个房间。
房中坐着天香。
“见到人没?”天香瞄她一眼,淡淡问道。
“嗯。”秋果木然应道。
“怎么样?”
“瘦了。”
天香盯住她,良久,轻叹一声:“秋果,阿姐晓得你的心,可你晓得的,他必须死!”
“嗯。”
“他身边多少人?”
“不多。”
“几个?”
“七八个。”
“啥人?”
“依旧是邹叔他们,有几个不认识。”
“他今天去的是雪宫!”天香备细说道,“与他一起前往的是韩使冷向、齐相田文,应该是向齐王搬兵,救韩!”
“嗯。”
“我想定了,依旧是你!”天香凝视她,“过两天你再去,就说没有地方去了,在他那儿住下,伺机动手。”
“我……”秋果泪出。
“阿妹!”天香轻轻拥住她,抚摸她的脸,“阿姐晓得你,可身为黑雕,你没有选择。阿姐也是。我们是起过誓的,对不?”
“嗯。”
“也不仅仅是誓,”天香接道,“我们的家人都在咸阳,我们身不由己,是不?”
“嗯。”
“阿妹,你怕死吗?”天香摸出她的雕牌。
“嗯。”
“我也怕。”天香又道,“可我们都得死,所有的人,是不?”
“嗯。”
“事成之后,”天香淡淡地说,“就用它上路。打开它,轻舔一下就成了,不痛苦的。”
“嗯。”
“今明两晚,你就睡在阿姐这儿,让阿姐陪陪你!”
“嗯。”
秋果在天香房里睡过两个晚上,于第三日再进苏秦府宅,数日之后,再度回到客栈。
见她回来,天香晓得事情未成,没有多问什么,只是让她坐下,抚摸她。
“阿姐,”秋果语气淡淡的,“邹叔他们防着我,不让我接近义父,我……”
“我想到了。”天香轻轻一笑,“这几天想必你没有睡好,这先歇息。”
秋果真也困了,躺她榻上,不一会儿就沉睡过去。
见她睡得跟木头一样,天香轻叹一声,快步走出。
苏秦的府宅表面上若无无事,暗中却是剑拔弩张。自湣王上台之后开始冷清的稷下学宫,也突然于近些日子热闹起来,处处可见陌生面孔。一踏进稷下的土地,一股异样的感觉就会扑面而来,连街上闲逛的狗也大多夹起尾巴,眼神里现出某种莫名的惊惧与不安。
齐王依旧住在雪宫里。
雪宫是齐威王时代就建起来的别宫,位于临淄城东门之外,淄水东岸。入冬季节,雪多从东北来,往往是东城门最先得雪,因而也叫雪门,此门之外的别宫也就叫雪宫了。
也因了这个雪字,此宫在设计时就着意于赏雪与御寒,宫墙极厚,门窗皆是密封的,炭火供应充足。因在城外,出于安排考虑,雪宫看似一宫,实则如同宫城,有高墙深沟,平日还好,齐王早晚过来,防卫立时倍增,可以说是森严壁垒了。
说好的雪没有落下,天气反倒回暖起来,宫室里已经燃起的炭火却没有灭熄,将变暖的空气烤得燥热。
申时将过,天气向晚。齐湣王脱去裘衣,换上秋装,一卷竹简摆在几案上,两眼放出兴奋的光。竹简上,《商君书》三字赫然在目。
“相国,”湣王半眯起眼,看向坐在陪位的田文,指向竹简,“这卷物什你看过没?”
田文摇头。
其实田文早在啮桑之会上就看过了,但此时显然不宜逞能。
“呵呵呵,”齐湣王收回目光,脸色和悦,“这个册子值得你看看嘛,你得好好看,细细看。”敛住笑,看向外面的宫院,“这个商君嘛,是该车裂。若在寡人这儿,车裂也是便宜他了。瞧他写的什么东西?大要是治民有五,一曰壹民,二曰弱民,三曰疲民,四曰辱民,五曰贫民。这是把子民当牲口养嘛。以此治民,怎么合于圣人之教呢?单是忤逆圣人之教,就当治罪。还有,瞧瞧他讲的,‘国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乱,至削。国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至疆’,这是何理?治国不用善民,而用奸民,这是乱臣贼子,该当活剐千刀嘛!以此看来,他商鞅是先将自己视作奸民嘛。还有‘杀力’一说,更是奸邪嘛!田文呀,你且说说,如此不堪之人,先秦公为何还要重用他?”
“臣愚钝,请我王赐教!”田文晓得湣王已有成论,拱手。
“寡人初时不解,一连琢磨几天,总算是看明白了。商君壹民之法,实为愚民弱民之道,对秦民不利,对天下不利,对商君亦不利,有利的只有一人,就是秦公嘛!”
“这……”田文佯作不解,“既然对他自己也不利,商君为何还要制订此法?”
“所以此人才该杀嘛,哈哈哈哈!”湣王长笑几声,“不过,此法亦非一无是处嘛,你拿回去细细琢磨,看看哪些句子适合齐人,合乎圣人之道,为政治民,要取长补短嘛!”
“臣受命!”
“齐国成制,该改的确实要改嘛。无论何法,如果只对臣民有利,对君上不利,也是不合情理的嘛。譬如这句,‘重罚轻赏,则上爱民,民死上;重赏轻罚,则上不爱民,民不死上’,商君讲得就很不错嘛。你可审审,我们的法制,是不是重赏轻罚了?如果是,就改一改嘛。”
“臣受命。”
“还有好多,寡人就不对你细说了,你自己读去嘛。寡人召你来,是为韩国之事。这几日来,寡人每读此书,都有感悟。最大的感悟是,秦行此法,民必弱,国必强。国强,则要杀力。向何处杀力呢?向天下列国嘛。列国是魏,是韩,是楚,是赵,秦人一一杀之,前番不是还杀到我大齐的家门口嘛。秦每杀一处,其力就加大一分。我虽离秦较远,可唇亡齿寒嘛,俟秦人杀完近邻,力大无比,寡人再想……”湣王顿住话头。
“我王高瞻远瞩,堪称圣明啊!”田文拱手。
“不过,韩国之事,也不是单纯出兵就了事嘛!”湣王接道,“寡人这想听听你是何意?”
“回禀我王,”田文再拱,“治国御民,王可问臣。纵横列国,我王当问苏秦!”
“是了,是了。”湣王转对内臣,“有请苏秦,摆上夜宴,歌舞伺候!”
“臣领旨。”
雪宫的宫车由东至西穿越临淄城,抵达稷下时已近黄昏。
宫吏宣过谕旨,要求苏秦即刻动身,说是齐王已经备好晚宴,在雪宫恭候。苏秦晓得,此去定是为韩国的事了,且要晚宴招待,想必湣王心情不错。
苏秦将近日所写的竹简锁进一箱,收藏起来,在箱上写明“匡章亲启”四字,一身轻松地走出来,正要坐宫车前往,被飞刀邹拦住。
飞刀邹吩咐一个墨者坐进宫车,几个墨者跟在车后,扶车先行。待天色完全黑定,飞刀邹才与木华、木实等高手护卫苏秦,出后门走出偏巷。
一辆驷马辎车候在那儿。
飞刀邹陪苏秦坐进车中,御手驱车,缓缓驶入街道。他们没走正街,而是经由偏街驶向雪门。木华、木实等墨者及匡章派来的十几人隔出一段距离跟在后面。
雪门之外,约三百多步处是淄水,水上架有一道石梁,不宽,可行王辇,亦可勉强并行两辆大车。过去大桥,拐上两个弯就是雪宫了。
雪宫原本高大,又筑在两丈多高的夯土台上,一眼望去,黑乎乎的竖在东边天空。
天色渐黑,乌云仍未退去,遮挡了本该出现的满天星斗与一弯新月。
辎车行将上桥,飞刀邹吩咐停下,仔细观察四周,见无任何异常,桥上寂无一人,石桥对面静寂,桥下水平如镜,两侧石栏杆上亦无任何异常。
想到此时已晚,更有齐王在宫中等候,苏秦低声催道:“邹兄,一路无事,前面就是雪宫了,想必不会出事体。再说,宫车不是已经回去了吗?”
“主公,”飞刀邹小声,“我的意思是,你我下车,让空车过去。如果没事,我们就快速通过。”
苏秦点头,宝剑出鞘,跳下车去。
飞刀邹出溜下车,吩咐御手几句,辎车疾速驶向石桥。
石桥很长,足有三百多步,但辎车是疾驰,几乎于眨眼工夫就驶过石桥,安然无事。飞刀邹看得明白,遂与木华、木实保护苏秦几人疾步上桥。
前面辎车刚刚驰下桥头,雪宫方向就驶出来一辆宫车,挡在道中。辎车未及停下,御手的惨叫声就传到桥上,紧接着,几道黑影飞入辎车,于转眼间,又从车上飞下,旋上石桥,守在桥头,但没有冲上桥。
飞刀邹明白,是黑雕来了。
然而,四人已到桥中,预备往回撤,背后桥头闪出更多的黑影,有利矢嗖嗖飞来。木华猝不及防,哎哟一声,中箭倒地。飞刀邹急切按倒苏秦,与木实伏地,爬向桥边围栏。
五条黑影飞速冲来。
但听嗖嗖几声,五条黑影全部倒在桥上。
是飞刀邹与木实的飞刀同时出手了。
“阿姐?”木实低叫。
“你们快冲过去,这边人多,对面人少。我守这儿!”木华声音微弱,显然已受重伤。
飞刀邹小声:“木实,你护主公,我先过桥,打开通路,你保护主公跟后!”
话音落处,桥头又扑来七八道黑影,飞刀邹再出飞刃。前面黑影倒下,后面黑影快如闪电,已到跟前。木实跃击,剑尖刺入一人,另一人再中飞刀邹的飞刀,惨叫一声倒地,还有一人被苏秦滚地一剑,削断一腿。那人倒地反刺苏秦,不料后背中剑,是倒在地上的木华刺出的。
紧接着,雪门方向传来一阵搏杀声,是跟在后面的墨者与军尉他们接战了。
更多黑雕亦涌出来,从城门到桥头的几百步空间立即成为混战的沙场。
飞刀邹忽地站起,连声大叫:“有刺客!有刺客……”话音落处,飞身冲向桥东。
桥东头闪出好几道黑影。
飞刀邹扑地滚倒,嗖嗖几声,连出飞刃,几条黑影倒下。与此同时,亦有飞刃击中飞刀邹。
飞刀邹的飞刀只剩最后一枚了。
飞刀邹来不及飞出他的飞刀了。
两条黑影冲过来,飞刀邹奋力一跃,剑尖刺中一人,另一人亦刺中飞刀邹。飞刀邹在被刺中的同时甩手,那枚飞刀直入对手喉管。
一切发生在眨眼间,三人同时倒地。
余下三条黑影冲向石桥,直取苏秦与木实。
木实同时甩出两枚飞刃,击中二人,两枚飞刃也同时击中木实。
木实倒地,使出最后的力气:“主……主公……跳……跳桥……”
苏秦没有跳桥,反而大吼一声,挺剑冲向桥上的最后那条黑影。
待苏秦冲到,那人闪身躲过,苏秦只觉手背一麻,宝剑落地。
苏秦尚没反应过来,那人一把扯住他,低叫:“义父,快跟我走!”拖住他冲向桥头。
是秋果!
桥头再无黑影。
秋果扯住苏秦,冲下石桥,绕过被撞翻于地的辎车,奔向雪宫方向。
石桥对面一端,一条黑影如飞般追过石桥。
苏秦力不从心,脚步慢下来,身后那人渐渐赶上。
不到百步就是雪宫的宫门了。
许是听到飞刀邹的报警声及远处隐约的搏击声,宫门处人声鼎沸,有灯光闪亮。杂乱的脚步在朝这个方向跑来。
“阿妹闪开!”身后传来天香严厉的声音。
话音落处,一枚飞刃破空而来,直飞苏秦后心。
秋果本在前面扯着苏秦飞跑,听到叫声,用力一扯,与苏秦换个体位,挺胸挡住飞刃。
飞刃透胸而入。
秋果扑倒于地。
吃秋果这一扯,苏秦一个踉跄,扑前几步,差点儿倒地。
“阿妹——”身后传来天香的凄厉叫声。
苏秦没有跑走。
苏秦稳住身子,拐回来,抱起秋果,跪在地上,泣不成声:“我的……女……女儿……”
天香赶到身边了。
天香站在苏秦的背后了。
苏秦没有动,止住泣,轻轻出声:“背后之人可是天香?”
“苏大人!”天香跪地,叩首,泣出。
“动手吧!”苏秦抱紧秋果,声音平静,眼睛闭合。
天香没有动手。
宫卫的脚步声越响越近。
天香依旧没有动手。
就在宫卫冲到跟前,望着跪在一起的三人发懵时,天香几乎是泣:“得罪了,苏大人!”动作极快地摸向秋果的裤脚,拔出她裹腿上的利刃,刺向苏秦后心。
苏秦直直地跪着,紧紧抱着秋果,未出一声呻吟。
在宫卫看来,三人几乎是不动的。
宫卫散开,围向三人。
就在宫卫合围之际,几乎是眨眼功夫,天香腾身而起,透过身后的缝隙,隐没在黑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