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跟脚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而就在讨虏军海军在海外横扫外敌时,讨虏军陆军方面的战事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嘉庆二年十月二十八日,江西,九江府,湖口梧桐岭。
清军大营便驻扎与此,三万人大军将整个山岭都占据得满满当当,还有两万人驻扎在山下数里外的太平关,地形险峻,易守难攻,更关键的是二者距离极近,若是有什么问题,也能够很快来援。
李阿六率领六万大军在梧桐岭下扎营,密密麻麻的营帐让清军看着都有些眼晕,心中也多了几分恐惧和担忧,特别是那一门门朝山上竖起来的炮口,发着幽暗的光,更是让人胆战心惊。
不过,让清军将领感到意外的是,讨虏军只是把他们围困在了梧桐岭上,都快两个月了,并没有主动攻击的迹象。
江西布政使万宁此刻就站在山顶用望远镜看着下方的讨虏军,心里微微有些惊讶,他也没有想到对方竟然会如此镇定,说围困就围困,并且还是一围就是两个月,如今被堵在了梧桐山,心里倒有几分后悔。
拖倒是把叛军拖在这里了,但是连同自己也被陷在这里无法脱身了,此刻外面的局势恐怕已经是天翻地覆了,毕竟叛军可不止眼前这一支兵马。
想到这儿,万宁不由得有些心烦的叹了一口气。
正在这时,江西按察使讬伦走上来禀报道:“大人,又有许多绿营兵逃下山去了,再这样下去,不用叛军开打,我们自己就垮了。”
被围困了一个月后,山上就已经开始缺粮了,从那时开始就时有逃跑的现象发生,到如今已经愈演愈烈了。
万宁闻言抬头看了看天色,好半天后才叹了一口气道:“天晴了,决战就快开始了。”
......
山下,讨虏军的旗帜突然竖了起来,眼见天终于放晴了,李阿六准备抓紧时机尽早结束战斗。
其实早在月初黎汉明就下达了总攻的命令,奈何命令刚下达便遇到了连绵不绝的秋雨天气,这雨一下便是半个多月,直到今日才终于放晴了。
指挥部中,司令李阿六,参谋长佘凤台等讨虏军第六兵团一众高级将领都集结于此。
等人都到齐后,李阿六便率先开口说道:“诸位,余茂林副司令率领的五万大军已经拿下了长江南岸安徽的徽州府、池州府和宁国府等地,第二兵团也已大举进入了浙江,他们两部人马将在会攻杭州后北上进入江苏。”
“另外,独立兵团除了围困德化城的部队外,其余数万大军也已挺进了安徽的安庆府,现在综合看来,就我们九江这里的进展最慢了。”
“现在天放晴了,所以我们得抓紧了。”
李阿六话音刚落,第一师的师长卓宝光便起身应道:“司令不必担心,如今梧桐岭上的清军已经病死、战死、逃跑万余人了,山上现在只剩下了饥肠辘辘的不足四万的清军,末将有信心一战而定。”
卓宝光是布依族人,也是以前南笼义军中王阿从的亲信之一。
李阿六闻言点了点头,道:“那好,既然你那么有信心,太平关方向便交给你们一师了。”
“是,司令方心,保证完成任务!”卓宝光闻言连忙起身立正敬了一礼应道。
李阿六见状点了点头后看向第二师师长饶国珍继续下令道:“至于东边的青山桥方向,便由二师负责!”
“是!”饶国珍闻言连忙起身应道。
等李阿六安排好后,参谋长佘凤台才开口道:“根据气象部门的估计,两天后可能又得下雨,所以,我们只有两天的时间,必须得速战速决!”
.......
贵州,石阡府,龙泉县,永和镇。
永和镇是新成立的一个城镇,位于石阡府和思南府交界的大山深处,以前清军的势力还没延伸到这里来便被讨虏军灭了。
这里的百姓穿着的是明朝的服饰,使用的依然是南明永历的年号。
按照原本的历史,这里要到道光年间才会纳入清政府的实际统治。不光这里,其实西南这边的大山里,很多地方都是在新中国建立后才算是彻底的纳入了中央政府的治理,其他时间要么是被当地土司土王统治着,要么就是游离在外自成一片天地。
原因也很简单,交通不便,很多地方几乎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与外面联系。
永和镇这里原本便是这样的情况,位于群山深处,只有北边一条悬崖峭壁上凿出来的栈道联系龙泉县的其他镇,而离龙泉县城至少还得穿过三四个城镇。
东边到思南府城同样也很远,需得翻山越岭不说,沿途还得经过一些土司山寨。
这也就造就了永和镇特殊的地理位置,两边一时都管不到。
按照黎汉明的指点,讨虏军来到这里后,看到的便是一片和平的景象,便把这里取名为了永和,意味希望这里永远和平之意。
“大人,大帅派人传来消息,他们今日便到!”
听到这个消息,在镇里等待的黎安理顿时松了一口气。
自从与英国人的谈判完成后,黎安理回到遵义交接完手里的工作,便来到了这里,已经好几天了,也把周围的情况都摸索清楚了。
新的国家就要建立了,作为首脑的黎汉明必须得要有跟脚,光有黎安理这一支的证明还不够,必须得再拿出一份有迹可循的跟脚来才行。
这也是历朝历代开国皇帝必须要祭天祭祖的原因,祭天是表明权力,祭祖便是要明确跟脚,明确正统性。
所以,思来想去,黎汉明便试着让刘阿蛮派人来到了后世老家的位置前来打探。
好在刘阿蛮果然在这里发现了黎汉明后世老祖黎国祯的坟墓,也发现了房屋的遗迹,只是可能是因为黎汉明穿越而来无意中改变了一些历史轨迹的原因,这里并没有发现黎氏族人的迹象。
这让黎汉明松了一口气之余也不免有些疑惑,最后只能是当做平行时空来处理了。
见到黎安理后,黎汉明赶忙致歉道:“见过伯父,劳烦伯父久等了!”
黎安理见状也笑着拱手道:“大帅你军务繁忙,能这么快赶来已经算是快的了。”
黎汉明闻言只是笑了笑,随即问道:“怎么样伯父,可探查清楚了?”
黎安理闻言正了正色,叹了一口气后点了点头回道:“探查清楚了,那里确实是国祯祖父安寝之地,不但如此,我还找到了几位正字辈叔伯和安字辈兄长的安寝之地,只是房屋已经焚毁多年,不知道其他人又搬离去了哪里?”
怀民敬天,国正安邦!
从黎汉明这一支黎氏的祖辈黎朝邦来到贵州隐居后,这便是他定下的后世子孙取名的字辈,这样的取名方式一直到后世都在循环利用,本来按照字辈排下去,黎汉明、黎恂、黎恺他们都应该是叫黎邦什么什么的,但很奇怪的是,不管是现在还是后世,邦这个字辈都没有用上。
“那里位置离这里还有些远,需得翻过这个山坳下山后,沿河逆流而上,半天的路程,沿途都是一些前明汉家遗民建立的村寨。”
黎汉明闻言点了点头,随即抬头看了看天色,发现时日还早,于是便道:“那现在就走吧!”
山路难行,没法骑马,所以一行人只得步行。
其实到了永和这里后,黎汉明就已经知道了路径了,因为这里后世纳入了清政府统治后,也取名为永和,到了黎汉明所在的那个年代,这里经过百多年的开发,道路方面已经算是非常完善了。
后来更是修建了村村通水泥路,家家户户出门便是水泥地。
一路上,黎安理都在介绍着沿途的情况:“翻过山去便是刘家寨,刘家寨对面是曹家堡,刘家寨沿河往上走是蔡家寨,蔡家寨河斜对面是陶家寨,陶家寨河的斜对面是陆家湾,再上去就是隔河而居的安家坝和安家沟两个安氏村寨。”
“安氏上去是潘家寨和王家湾湾两个紧邻而居的村寨,对面是一个叫桐子坝的十几姓氏杂居的一个村寨,过了王家湾湾,另外一条河沟对面的半山腰便是我们黎氏一支的故居。”
“沿途这些村寨的百姓大多都是守堡人的后代,少数是后来逃难来此的。”
“此外,据我派人探查得知,在我们黎氏故居对面的大山深处,还有从明末四川逃难到这里定居的一支黎氏族人建立的村寨。”
黎汉明闻言只是淡定的点了点头,这些情况和后世几乎相差无几。
所谓的守堡人其实就是从明初时迁移到贵州驻防的卫所兵,他们以百户所为单位设立屯堡,“三分守城,七分下屯”,寓兵于农,在卫所附近开垦土地。
军屯的官兵多为汉族移民,而后来发展成乡镇的堡则成为汉族移民的居住点,一旦列入军籍,父子相承,不得脱籍。
一直到明朝灭亡至今,贵州的群山里都还有不少守堡人存在。
想了想后黎汉明便说道:“其实我老家那里算得上是一个山岛而已,周围其实只是一条河,有一面河道只是被旁边那座大山塌山阻断了而已,我那时就是从王家湾湾对面的山崖上失足落水后被冲走的,那时还小,所以只能记得个大概位置。”
黎安理闻言点了点头,笑了笑说道:“确实如此,我也去查探了一番,塌山应该就是百多年的事。”
“其实说起来,我们这一脉的老祖叫黎朝邦,是明朝万历年间的进士,播州杨应龙之乱被平定后,老祖前来贵州教化,后来便隐居于此,沙滩黎氏传至今日,到你们这一代是第七代了......”BIqupai.c0m
或许是真的确定了黎汉明跟脚的缘故,一路上黎安理的话不由得多了起来,翻过山坳,乘上早已准备好的船只,一行人沿河逆流而上,终于在天黑前赶到了目的地。
“就是这里了,从这条支流进去的话虽然路程近些,但山路比较陡峭,不好行走,所以我们还得沿主河道向上走几里,在另一条支流河口靠岸后上山。”
黎汉明闻言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
这个时候这座山上还只有他们黎氏一家,等再过几十年,这里就会搬来十几家,组成了后世黎汉明老家的寨子。
如今这里除了半山腰有人居住过的痕迹外,其他地方几乎都是原始森林。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爬行,黎汉明终于来到了后世老家老宅的位置,他没想到后世在某个不可描述时期被一把火烧掉的祖屋,如今提前了两百年还是没有逃脱被焚毁的命运。
站在废墟前,黎汉明叹了一口气后便问道:“伯父,接下来怎么安排?”
作为一个现代人,对古代的那些礼节肯定是了解得不多的。
“叫你来是作最终的确认,后面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我会安排下去的。”其实黎安理之所以把黎汉明叫到这里来确认现场,主要是为了大义名分。
“呃~”听了黎安理的回答,黎汉明不由得有些愣住了,感情自己爬山涉水的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指认现场的。
不过,他也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所以点了点头后便没在多说什么。
见黎汉明没说话,黎安理便转身看了看四周的一片群山后叹了一口气道:“群山怀抱,没想到大山深处竟然还有这样一个地方,也不知道当初二祖父他们是怎样找到这个地方的。”
黎汉明闻言笑了笑,道:“这样的地方这片群山里肯定有不少,不过景色虽好,但交通不便,想要发展起来恐怕很困难。”
“大帅不必担心,交通部那边已经做好规划了,未来几年会逐步修建连接大山各处城镇的大道,只要道路通了,发展不少问题。”
顿了顿,黎安理接着道:“此外,对于那些实在偏僻的地方,军政府的打算是把他们迁移出去,要么安置在交通方便的地方,要么就向南或者西域那边移民。”
黎汉明闻言点了点头,道:“注意做好安抚工作便好。”
据不完全统计,这个时期的贵州有一千多万人口,而贵州大半的土地又是山地,加上贵州的气候基本又是三年一小旱,五年一中旱,十年一大旱;山上旱,山下涝等自然环境,导致这里百姓不管投入多少精力,都只是越来越穷。
百姓发展不起来就算了,随着越来越多的开发利用,贵州的自然环境也会变得越来越恶劣,石漠化越来越严重,这就导致了百姓越来越穷,越穷越会加大开发力度,加大开发力度又会让环境恶化,环境恶化再又会让百姓越来越穷,如此便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所以,不管是为了发展还是为了保护环境,移民出去是必须得走的一步路。
按照黎汉明的打算,贵州的总人口最终保持在五六百万左右是最好的,因为这个时期这里的其他各族人口只有不到两百万,留下三百多万汉人加上驻军就完全足够维护这里的稳定了。
看着四周环绕的群山,黎汉明忽然想到了什么,对黎安理说道:“对了伯父,我记得从下面这条河逆流而上,过三四个大山后,那里应该有一个叫朱家场的地方,如果我没猜错,那里应该是朱明后裔建立的镇子。”
“另外,翻过后面那座大山,再往南走三公里左右,应该还有一个叫新明的镇子,那里应该也是朱明后裔建立的镇子。”
黎汉明之所以如此确认,也是因为这两个镇子在后世是附近有名的两个市集,并且在后世某个特殊时期被当作封建余孽祸祸的够呛。
黎安理闻言点了点头,应道:“我已经派人四处去探查了,大帅放心,这边现在已经纳入了军政府的统治,他们翻不起什么风浪的。”
......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黎汉明留下黎安理在这里处理后续事宜后,他便带着护卫先向北去了龙泉县城,然后向西沿湄潭河顺流而下到了湄潭县,与第四天的中午到达了三渡关。
再次站在三渡关上,黎汉明一时有些感慨不已。
当初翁彭年率军修建的防御工事依然还在,但却早已物是人非了。
这里,同样是黎汉明收拢军心的地方,犹记得那时的他刚入伙,为了收拢军心,拿出了黑科技颗粒火药,一炮打死了满清云贵总督勒保,赢得了守关大战,同样也赢得了将士们的认可。
黎汉明有时在想,要是当初没有这一战,他们这一支义军有可能早就灭亡了,也有可能会并入了其他义军之中。
而今,讨虏军已经收复了华夏半壁江山,立国也已提上了日程,兵威已成势不可挡之势,一统天下也不会太远了。
想到这儿,黎汉明顿时心满意足的笑了笑,历史终将会因为自己的到来而改变,如今华夏称雄世界的颓势也被自己给止住了,何其有幸!
正在这时,刘阿蛮急匆匆的找了过来禀报道:“大帅,杨遇春、孙永元两位将军发来西北急报,哈俄十万联军趁我西域战乱之机渡过爱古斯河犯我疆域,现正与伊犁将军保宁所率大军对战于勒布什一线。”
------题外话------
写着写着,前面的内容突然被屏蔽了一大堆,改得心烦了,还有几章没放出来。
我在后面写,审核在前面删,说实话,现在前面的内容已经被审核删改得我自己都不认得了。
将就看吧,我尽量写完本!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覆清1796更新,第三百一十二章跟脚免费阅读。https://www.biqupai.com
而就在讨虏军海军在海外横扫外敌时,讨虏军陆军方面的战事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嘉庆二年十月二十八日,江西,九江府,湖口梧桐岭。
清军大营便驻扎与此,三万人大军将整个山岭都占据得满满当当,还有两万人驻扎在山下数里外的太平关,地形险峻,易守难攻,更关键的是二者距离极近,若是有什么问题,也能够很快来援。
李阿六率领六万大军在梧桐岭下扎营,密密麻麻的营帐让清军看着都有些眼晕,心中也多了几分恐惧和担忧,特别是那一门门朝山上竖起来的炮口,发着幽暗的光,更是让人胆战心惊。
不过,让清军将领感到意外的是,讨虏军只是把他们围困在了梧桐岭上,都快两个月了,并没有主动攻击的迹象。
江西布政使万宁此刻就站在山顶用望远镜看着下方的讨虏军,心里微微有些惊讶,他也没有想到对方竟然会如此镇定,说围困就围困,并且还是一围就是两个月,如今被堵在了梧桐山,心里倒有几分后悔。
拖倒是把叛军拖在这里了,但是连同自己也被陷在这里无法脱身了,此刻外面的局势恐怕已经是天翻地覆了,毕竟叛军可不止眼前这一支兵马。
想到这儿,万宁不由得有些心烦的叹了一口气。
正在这时,江西按察使讬伦走上来禀报道:“大人,又有许多绿营兵逃下山去了,再这样下去,不用叛军开打,我们自己就垮了。”
被围困了一个月后,山上就已经开始缺粮了,从那时开始就时有逃跑的现象发生,到如今已经愈演愈烈了。
万宁闻言抬头看了看天色,好半天后才叹了一口气道:“天晴了,决战就快开始了。”
......
山下,讨虏军的旗帜突然竖了起来,眼见天终于放晴了,李阿六准备抓紧时机尽早结束战斗。
其实早在月初黎汉明就下达了总攻的命令,奈何命令刚下达便遇到了连绵不绝的秋雨天气,这雨一下便是半个多月,直到今日才终于放晴了。
指挥部中,司令李阿六,参谋长佘凤台等讨虏军第六兵团一众高级将领都集结于此。
等人都到齐后,李阿六便率先开口说道:“诸位,余茂林副司令率领的五万大军已经拿下了长江南岸安徽的徽州府、池州府和宁国府等地,第二兵团也已大举进入了浙江,他们两部人马将在会攻杭州后北上进入江苏。”
“另外,独立兵团除了围困德化城的部队外,其余数万大军也已挺进了安徽的安庆府,现在综合看来,就我们九江这里的进展最慢了。”
“现在天放晴了,所以我们得抓紧了。”
李阿六话音刚落,第一师的师长卓宝光便起身应道:“司令不必担心,如今梧桐岭上的清军已经病死、战死、逃跑万余人了,山上现在只剩下了饥肠辘辘的不足四万的清军,末将有信心一战而定。”
卓宝光是布依族人,也是以前南笼义军中王阿从的亲信之一。
李阿六闻言点了点头,道:“那好,既然你那么有信心,太平关方向便交给你们一师了。”
“是,司令方心,保证完成任务!”卓宝光闻言连忙起身立正敬了一礼应道。
李阿六见状点了点头后看向第二师师长饶国珍继续下令道:“至于东边的青山桥方向,便由二师负责!”
“是!”饶国珍闻言连忙起身应道。
等李阿六安排好后,参谋长佘凤台才开口道:“根据气象部门的估计,两天后可能又得下雨,所以,我们只有两天的时间,必须得速战速决!”
.......
贵州,石阡府,龙泉县,永和镇。
永和镇是新成立的一个城镇,位于石阡府和思南府交界的大山深处,以前清军的势力还没延伸到这里来便被讨虏军灭了。
这里的百姓穿着的是明朝的服饰,使用的依然是南明永历的年号。
按照原本的历史,这里要到道光年间才会纳入清政府的实际统治。不光这里,其实西南这边的大山里,很多地方都是在新中国建立后才算是彻底的纳入了中央政府的治理,其他时间要么是被当地土司土王统治着,要么就是游离在外自成一片天地。
原因也很简单,交通不便,很多地方几乎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与外面联系。
永和镇这里原本便是这样的情况,位于群山深处,只有北边一条悬崖峭壁上凿出来的栈道联系龙泉县的其他镇,而离龙泉县城至少还得穿过三四个城镇。
东边到思南府城同样也很远,需得翻山越岭不说,沿途还得经过一些土司山寨。
这也就造就了永和镇特殊的地理位置,两边一时都管不到。
按照黎汉明的指点,讨虏军来到这里后,看到的便是一片和平的景象,便把这里取名为了永和,意味希望这里永远和平之意。
“大人,大帅派人传来消息,他们今日便到!”
听到这个消息,在镇里等待的黎安理顿时松了一口气。
自从与英国人的谈判完成后,黎安理回到遵义交接完手里的工作,便来到了这里,已经好几天了,也把周围的情况都摸索清楚了。
新的国家就要建立了,作为首脑的黎汉明必须得要有跟脚,光有黎安理这一支的证明还不够,必须得再拿出一份有迹可循的跟脚来才行。
这也是历朝历代开国皇帝必须要祭天祭祖的原因,祭天是表明权力,祭祖便是要明确跟脚,明确正统性。
所以,思来想去,黎汉明便试着让刘阿蛮派人来到了后世老家的位置前来打探。
好在刘阿蛮果然在这里发现了黎汉明后世老祖黎国祯的坟墓,也发现了房屋的遗迹,只是可能是因为黎汉明穿越而来无意中改变了一些历史轨迹的原因,这里并没有发现黎氏族人的迹象。
这让黎汉明松了一口气之余也不免有些疑惑,最后只能是当做平行时空来处理了。
见到黎安理后,黎汉明赶忙致歉道:“见过伯父,劳烦伯父久等了!”
黎安理见状也笑着拱手道:“大帅你军务繁忙,能这么快赶来已经算是快的了。”
黎汉明闻言只是笑了笑,随即问道:“怎么样伯父,可探查清楚了?”
黎安理闻言正了正色,叹了一口气后点了点头回道:“探查清楚了,那里确实是国祯祖父安寝之地,不但如此,我还找到了几位正字辈叔伯和安字辈兄长的安寝之地,只是房屋已经焚毁多年,不知道其他人又搬离去了哪里?”
怀民敬天,国正安邦!
从黎汉明这一支黎氏的祖辈黎朝邦来到贵州隐居后,这便是他定下的后世子孙取名的字辈,这样的取名方式一直到后世都在循环利用,本来按照字辈排下去,黎汉明、黎恂、黎恺他们都应该是叫黎邦什么什么的,但很奇怪的是,不管是现在还是后世,邦这个字辈都没有用上。
“那里位置离这里还有些远,需得翻过这个山坳下山后,沿河逆流而上,半天的路程,沿途都是一些前明汉家遗民建立的村寨。”
黎汉明闻言点了点头,随即抬头看了看天色,发现时日还早,于是便道:“那现在就走吧!”
山路难行,没法骑马,所以一行人只得步行。
其实到了永和这里后,黎汉明就已经知道了路径了,因为这里后世纳入了清政府统治后,也取名为永和,到了黎汉明所在的那个年代,这里经过百多年的开发,道路方面已经算是非常完善了。
后来更是修建了村村通水泥路,家家户户出门便是水泥地。
一路上,黎安理都在介绍着沿途的情况:“翻过山去便是刘家寨,刘家寨对面是曹家堡,刘家寨沿河往上走是蔡家寨,蔡家寨河斜对面是陶家寨,陶家寨河的斜对面是陆家湾,再上去就是隔河而居的安家坝和安家沟两个安氏村寨。”
“安氏上去是潘家寨和王家湾湾两个紧邻而居的村寨,对面是一个叫桐子坝的十几姓氏杂居的一个村寨,过了王家湾湾,另外一条河沟对面的半山腰便是我们黎氏一支的故居。”
“沿途这些村寨的百姓大多都是守堡人的后代,少数是后来逃难来此的。”
“此外,据我派人探查得知,在我们黎氏故居对面的大山深处,还有从明末四川逃难到这里定居的一支黎氏族人建立的村寨。”
黎汉明闻言只是淡定的点了点头,这些情况和后世几乎相差无几。
所谓的守堡人其实就是从明初时迁移到贵州驻防的卫所兵,他们以百户所为单位设立屯堡,“三分守城,七分下屯”,寓兵于农,在卫所附近开垦土地。
军屯的官兵多为汉族移民,而后来发展成乡镇的堡则成为汉族移民的居住点,一旦列入军籍,父子相承,不得脱籍。
一直到明朝灭亡至今,贵州的群山里都还有不少守堡人存在。
想了想后黎汉明便说道:“其实我老家那里算得上是一个山岛而已,周围其实只是一条河,有一面河道只是被旁边那座大山塌山阻断了而已,我那时就是从王家湾湾对面的山崖上失足落水后被冲走的,那时还小,所以只能记得个大概位置。”
黎安理闻言点了点头,笑了笑说道:“确实如此,我也去查探了一番,塌山应该就是百多年的事。”
“其实说起来,我们这一脉的老祖叫黎朝邦,是明朝万历年间的进士,播州杨应龙之乱被平定后,老祖前来贵州教化,后来便隐居于此,沙滩黎氏传至今日,到你们这一代是第七代了......”BIqupai.c0m
或许是真的确定了黎汉明跟脚的缘故,一路上黎安理的话不由得多了起来,翻过山坳,乘上早已准备好的船只,一行人沿河逆流而上,终于在天黑前赶到了目的地。
“就是这里了,从这条支流进去的话虽然路程近些,但山路比较陡峭,不好行走,所以我们还得沿主河道向上走几里,在另一条支流河口靠岸后上山。”
黎汉明闻言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
这个时候这座山上还只有他们黎氏一家,等再过几十年,这里就会搬来十几家,组成了后世黎汉明老家的寨子。
如今这里除了半山腰有人居住过的痕迹外,其他地方几乎都是原始森林。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爬行,黎汉明终于来到了后世老家老宅的位置,他没想到后世在某个不可描述时期被一把火烧掉的祖屋,如今提前了两百年还是没有逃脱被焚毁的命运。
站在废墟前,黎汉明叹了一口气后便问道:“伯父,接下来怎么安排?”
作为一个现代人,对古代的那些礼节肯定是了解得不多的。
“叫你来是作最终的确认,后面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我会安排下去的。”其实黎安理之所以把黎汉明叫到这里来确认现场,主要是为了大义名分。
“呃~”听了黎安理的回答,黎汉明不由得有些愣住了,感情自己爬山涉水的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指认现场的。
不过,他也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所以点了点头后便没在多说什么。
见黎汉明没说话,黎安理便转身看了看四周的一片群山后叹了一口气道:“群山怀抱,没想到大山深处竟然还有这样一个地方,也不知道当初二祖父他们是怎样找到这个地方的。”
黎汉明闻言笑了笑,道:“这样的地方这片群山里肯定有不少,不过景色虽好,但交通不便,想要发展起来恐怕很困难。”
“大帅不必担心,交通部那边已经做好规划了,未来几年会逐步修建连接大山各处城镇的大道,只要道路通了,发展不少问题。”
顿了顿,黎安理接着道:“此外,对于那些实在偏僻的地方,军政府的打算是把他们迁移出去,要么安置在交通方便的地方,要么就向南或者西域那边移民。”
黎汉明闻言点了点头,道:“注意做好安抚工作便好。”
据不完全统计,这个时期的贵州有一千多万人口,而贵州大半的土地又是山地,加上贵州的气候基本又是三年一小旱,五年一中旱,十年一大旱;山上旱,山下涝等自然环境,导致这里百姓不管投入多少精力,都只是越来越穷。
百姓发展不起来就算了,随着越来越多的开发利用,贵州的自然环境也会变得越来越恶劣,石漠化越来越严重,这就导致了百姓越来越穷,越穷越会加大开发力度,加大开发力度又会让环境恶化,环境恶化再又会让百姓越来越穷,如此便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所以,不管是为了发展还是为了保护环境,移民出去是必须得走的一步路。
按照黎汉明的打算,贵州的总人口最终保持在五六百万左右是最好的,因为这个时期这里的其他各族人口只有不到两百万,留下三百多万汉人加上驻军就完全足够维护这里的稳定了。
看着四周环绕的群山,黎汉明忽然想到了什么,对黎安理说道:“对了伯父,我记得从下面这条河逆流而上,过三四个大山后,那里应该有一个叫朱家场的地方,如果我没猜错,那里应该是朱明后裔建立的镇子。”
“另外,翻过后面那座大山,再往南走三公里左右,应该还有一个叫新明的镇子,那里应该也是朱明后裔建立的镇子。”
黎汉明之所以如此确认,也是因为这两个镇子在后世是附近有名的两个市集,并且在后世某个特殊时期被当作封建余孽祸祸的够呛。
黎安理闻言点了点头,应道:“我已经派人四处去探查了,大帅放心,这边现在已经纳入了军政府的统治,他们翻不起什么风浪的。”
......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黎汉明留下黎安理在这里处理后续事宜后,他便带着护卫先向北去了龙泉县城,然后向西沿湄潭河顺流而下到了湄潭县,与第四天的中午到达了三渡关。
再次站在三渡关上,黎汉明一时有些感慨不已。
当初翁彭年率军修建的防御工事依然还在,但却早已物是人非了。
这里,同样是黎汉明收拢军心的地方,犹记得那时的他刚入伙,为了收拢军心,拿出了黑科技颗粒火药,一炮打死了满清云贵总督勒保,赢得了守关大战,同样也赢得了将士们的认可。
黎汉明有时在想,要是当初没有这一战,他们这一支义军有可能早就灭亡了,也有可能会并入了其他义军之中。
而今,讨虏军已经收复了华夏半壁江山,立国也已提上了日程,兵威已成势不可挡之势,一统天下也不会太远了。
想到这儿,黎汉明顿时心满意足的笑了笑,历史终将会因为自己的到来而改变,如今华夏称雄世界的颓势也被自己给止住了,何其有幸!
正在这时,刘阿蛮急匆匆的找了过来禀报道:“大帅,杨遇春、孙永元两位将军发来西北急报,哈俄十万联军趁我西域战乱之机渡过爱古斯河犯我疆域,现正与伊犁将军保宁所率大军对战于勒布什一线。”
------题外话------
写着写着,前面的内容突然被屏蔽了一大堆,改得心烦了,还有几章没放出来。
我在后面写,审核在前面删,说实话,现在前面的内容已经被审核删改得我自己都不认得了。
将就看吧,我尽量写完本!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覆清1796更新,第三百一十二章跟脚免费阅读。https://www.biqup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