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三国之扬帆起航 > 第七十一章 王佐之才 荀彧谈雁门未来

第七十一章 王佐之才 荀彧谈雁门未来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志才,走,快带我去见见你的那些朋友!”

    杨帆连忙拉着戏忠就朝府中走去,性急的说道。

    “主公慢些,他们又跑不掉,慢些,慢些。”

    戏忠本就瘦弱,杨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身材颇有些魁梧,力道岂是戏忠能比,只见其被杨帆拽得东倒西歪,连忙出声苦笑道。

    待杨帆与戏忠来到堂中,只见三位年轻人正在那谈笑风生。

    “你们来了,主公我为你介绍一番,这是荀彧、表字文若;这是枣祗、表字宏伟,这是忠的小兄弟郭嘉,表字奉孝。”

    戏忠指着三位青年向杨帆介绍道。

    “早就听志才说他的朋友乃是当世人杰,今日一见,果然如此,三位远道而来,帆不胜感激,这数百里汉地边疆若能得三位大能相助,可谓是百姓之福、社稷之福也。”

    听了戏忠的介绍后,杨帆顿时眼前一亮,那荀彧身着华服,面带微笑,眼光炯炯,仿佛要看穿杨帆一般;枣祗粗布麻衣,身材挺拔,面色沉着;这郭嘉却是一派玩世不恭的表情,只顾瞪着眼睛盯着杨帆猛看。

    “彧见过镇北将军杨大人,初逢志才书信想招,敢不来尔?”

    荀彧温文尔雅,谈吐之间令人如沐春风。

    “祗拜见杨镇北!”

    枣祗言少,与杨帆打了招呼后就不再说话。

    “小子郭嘉,见过杨镇北,你真的只有二十四岁?”

    郭嘉一下跳起,围着杨帆转了一圈后惊讶的说道。

    “帆今年二十有四,不知奉孝有何指教?”

    看着眼前这位只有十八九岁的郭嘉,杨帆心情大好。

    “指教不敢当,只是你在黄巾之乱中的数场战役,嘉也有所研究,你真的很厉害,懂得利用外物、自然之力,不似那些蠢材一般,只会蛮打蛮上。”

    郭嘉显然对军事一途颇有建树,只见他对杨帆历来的战绩评论了一番。

    “那日后帆定会多多与奉孝讨论军事一道,如何?”

    杨帆眉开眼笑,自从进了这屋后,就没停过。

    “可以啊,但是你得管酒。”

    郭嘉极为洒脱,当下笑道。

    “杜康而已,来人啊,上酒上菜,今日帆要与三位大才一醉方休!”

    见郭嘉的要求如此简单,杨帆随即朝屋外高声喊道。

    不一会儿,就有士卒端来酒菜,杨帆邀三人一同坐下共饮。

    席间,荀彧率先开口问道:“早有耳闻杨镇北异于常人,乃是我汉朝的肱股之臣,可我等三人进入雁门郡以来,却未发现有何不同之处,不知杨镇北可愿与我白身谈论治世一道,一解我心中之惑?”

    “那是自然,三位远道而来,帆又怎会让三位失望而回?”荀彧的问题正是杨帆这两个月所思考的问题,只见其说道:“帆初到雁门,手下均是带兵之人,苦无文吏相助,才一直把政务拖到此时,原先各县县长虽能力平平,但也把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如今三位到来,正是帆大刀阔斧之时。”

    “哦?愿闻其详!”

    杨帆的这一番话颇有几分道理,荀彧随即放下心中的成见,静静聆听。

    “我雁门百姓稀少,不比中原之地,故而帆早就下令招收流民安置各县,如今已有近五十万户,二百五十万余人;人口多了,随之就是粮食问题,这点在两月前,帆就组建了一支十万人的屯田营,专门负责屯田,现在我雁门郡新开垦出的农田就有一百多万亩,只待来年开春,洒下粮种,明年,我雁门将不会有饿死之人;其三,帆已组建商业司,在雁门各处广开酒楼、客栈,已促进雁门经济,现在也是小有规模。”

    杨帆先是把自己先前做的政绩讲了出来,让眼前这三位大能评论一番,也好拉近之间的关系。

    “杨镇北此举大善,招收流民是为增加人口;屯田开地是为增加粮食;经营酒楼、客栈是为钱财来源。明年百姓定衣食无忧,但彧心中有几个问题,还需将军为我解惑。”

    荀彧不亏是政务能手,眼光果然独到,一下就点中了杨帆这三个举措对以后带来的作用。

    “文若但讲无妨,帆洗耳恭听!”

    能得到大才的指点,杨帆自然高兴,当下说道。

    “将军招收流民,可有给其谋生之路?雁门郡人口暴涨,是为粮食从何而来?难道将军要一直用军粮供养吗?将军屯田开地,所产之粮打算用于何处?那么多的田地,雁门世家该作何感想?将军可有考虑过与这些世家日后的关系?酒楼客栈,是可以让一些流民找到谋生之道,但目前雁门百废待兴,百姓们哪来的钱去挥霍?”

    荀彧随即根据杨帆的三条政策找出其中漏洞,一连说出了数个问题。

    “这个,本将还真是没有想过,不知文若可否为我解惑?”

    荀彧侃侃而谈,语言之犀利,方向之明确,却是令杨帆有些汗颜,当下连忙问道。

    “将军此举比之其他太守要高明数倍,已是人中翘楚,彧心中倒是有几条解决之策,能为将军解惑,就是不知将军敢用否?”

    杨帆的态度令荀彧十分受用,当下说道。

    “文若但说无妨,只要是百姓过得好,让帆怎么做都行。”

    杨帆随即拍着胸脯保证道,其言下之意非常明显,就是只要你敢说,我就敢采纳。

    “其一,将军开垦出来的耕地可分配给招收而来的流民,将军只需抽税即可;其二,世家乃是我朝根本,将军还需与其打好关系;其三,雁门乃是边地,民风素来彪悍,此地治安还需维系。”

    荀彧的第一条就触动了雁门世家的利益,这让杨帆一时不敢应承下来,目前他根基未稳,若以一己之力挑战整个雁门郡的世家,说真的,他还不敢,最起码也要等他部署完毕后再去挑战这些世家的神经。

    “文若谈吐之间,着实令帆如云开见日,好,本将就任命文若为我雁门郡丞,处理我郡内诸事,不知文若意下如何?”

    荀彧这数个问题却是把杨帆难住了,这几条政策若实行,那对雁门的世家将会产生很大的冲击,这点他荀文若不会看不出来,这也让杨帆一时拿不住荀彧的意思,可随后又想了想,还是觉得答应下来,暗道既然是你荀彧出的主意,那就由你荀彧去把它完成,就看你敢不敢接,若你敢接,那我就力挺你。

    “将军所命,彧怎敢相辞?”

    荀彧随即答应了杨帆的任命。

    “主公,文若所言固然有理,但我军根基未稳,还需徐徐图之,如此大刀阔斧,怕是引火烧身。”

    戏忠却是一心为杨帆着想,见杨帆采纳了荀彧的建议后,连忙出声劝道。

    “祗也认为不妥!”

    枣祗这时也出声附和。

    “嘉也认为不妥,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郭嘉却是一改常态,表情严肃的说道。

    这时场中顿时出现这么一番景象,出身世家的荀彧觉得可行,而出身寒门的戏忠、枣祗、郭嘉却是反对,这让杨帆一时竟拿不定主意,只好说道:“不如这样,我们先拿阴馆一县之地来实行文若的政策,若可行,其余褚县再效仿。”

    “将军境内每日涌进的流民何其之多,若这般畏手畏脚,早晚压垮府库,到那时悔之晚矣。”

    荀彧却有不同见解,连忙谏言道。

    “文若勿急,若在阴馆不受阻力,一切顺利的话,帆亦全郡推广!”

    荀彧初来乍到,定想做出一番成绩,这种心情杨帆理解,当下安慰道。

    “如此,只好这般了!”

    荀彧眼中闪过一丝不自然,随后轻声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