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大楚820 > 117、问政

117、问政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草暖云昏万里春,宫花拂面送行人。自言汉剑当飞去,何事还车载病身。

    ——唐·李贺《出城寄权璩(qú)杨敬之》

    周朝有一条规定,贵族诸侯的城墙不得超过十八尺(合今三米六至四米左右),其目的是为了限制各诸侯王的实力,防范他们日后造反难以攻打。

    到了春秋后期也没人顶真,鲁国的三位国相“三桓”(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掌控国家大势,更是对这条规定置若罔闻。

    时任鲁国执政大夫(大司寇兼摄相事)的孔子对这一幕看不过去了,为了加强君权,他便联手国君鲁定公开始了“毁三都”行动,也就是推掉“三桓”家里多出十八尺的部分。

    刚开始行动很顺利,孔子派子路推掉其中两位国相的城墙,正准备推最后一位国相城墙的时候,鲁定公急忙喊停,因为齐国军队守在了鲁国境外不远处,如果推掉最后一位国相的城墙,齐国就会进攻鲁国。

    原因很简单——鲁国在孔子的治理下迎来大治,“毁三都”看似削城墙守规矩,实则是削“三桓”强公室,借机对鲁国继续实行革新,实现“鲁一变,至于道”的政治抱负,重致周礼、复兴周公之业。

    齐国不愿看到强大的鲁国,从而威胁到自身利益。

    随后,齐国又送八十名美女给鲁定公和“三桓”,日后君臣迷恋歌舞,长期不理朝政,“毁三都”行动就此半途而废。

    顺便说一下,这八十名美女没有孔子的份。估计很生气。

    不仅孔子没有分到美女,在不久之后的鲁国郊祭上,身为二把手的孔子也没分到祭肉,这表明鲁定公和“三桓”不想再任用他了。

    遭受排挤的孔子心灰意冷,不得不中断仕途和救国理想,离开生他养他的父母之邦,和弟子们一起疲马凋车,踏上了周游列国的道路,寻求新的施展抱负的机会。

    行道迟迟,一步三回头,那一年(公元前497年,楚昭王十九年),孔子五十五岁。

    鲁哀公曾经问孔子“当今之君,孰为最贤”时,孔子对曰:“丘未之见也,抑有卫灵公乎?”对卫灵公的评价非常之高,此时的卫国在卫灵公的治理下,政局稳定、民物殷阜,倒还有点太平景象,也具有“一变至道”的优点,于是,孔子周游列国的第一站便是卫国。

    “鲁卫之政,兄弟也”,来到卫都,卫灵公给孔子很高的礼遇,让他享受上卿待遇,“奉粟六万”。

    但是卫灵公并不是眼光长远之君,并没有给他任何官职,也不让他参与任何政事,他优待孔子不过出于“爱贤”美名,并不真是对孔子的学说感兴趣:

    孔子重礼轻刑,他却问战阵之事;孔子轻视女人,他那妖冶淫荡的夫人南子却招见孔子;特别让孔子难受的是卫灵公与南子和太监坐首车,让孔子乘次车,招摇过市。

    孔子对卫灵公非常失望,于是有“吾未见好德如好色”之叹,“谓卫灵公之无道”,于是又带着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

    刚从卫国出来,经过匡地时,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孔子的相貌又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为孔子就是阳虎,将孔子师徒死死围困,性命不保。

    面对危险,孔子相当自信,安慰弟子道:“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周文王死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孔子在危急时刻,没有考虑个人安危,这是值得肯定的。在任何时候,一个人应当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自信,这种超越自身安危的使命感和立心天下、立命苍生的济世精神,成就了伟大的孔子。

    但此时此刻,古代文化唯一的传播者、舍我其谁当仁不让的继承者、被围困五日的孔子,也不能抵挡饥饿难耐的感觉,于是找个机会逃离匡地。跑到蒲地不久,却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

    孔子不仅学问好,逃跑功夫也是一流的,不几日,孔子师徒又找了个机会逃离蒲地,觉得还是卫国最温暖的,便返回了卫国。

    卫灵公不计前嫌,从心底里还是很敬佩孔子,“闻孔子来,喜,郊迎”。国君“郊迎”在春秋时代是一个很隆重的礼节,可惜的是,卫灵公此时已老,“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再次回到鲁国。

    公元前493年(楚昭王二十三年),孔子又由鲁国来到卫国,没过多久,卫灵公去世,孔子在卫国待不下去,又离开卫国西行曹国。

    就这样,孔子最终也没能在卫国推行他的仁政。

    此时的曹国国君曹伯阳正在做争霸中原的打算,是的,你没看错,小小的曹国很有雄心壮志,单方面撕毁与晋国签订的一切合同,打算同晋国争霸,并且计划也十分的周全,没时间理睬孔子,孔子觉得朝不保夕,迅速南下去宋。

    孔子与宋景公同宗同族,宋景公也知道孔子是天下闻名的圣人,门下有数十名文武兼备的弟子,如果把他们师徒长久地留在宋国做事,便可使宋国不再受大国的欺凌。

    就在宋景公准备迎接孔子的时候,大司马桓魋(tuí)怕孔子会取代他,便一板正经的对宋景公说:“孔丘在鲁,父母之邦,官为大司寇,兼摄相事,位极人臣,然而却要辞官出走,可见其野心非小。孔丘在卫五年,卫灵公敬而不用,可见卫君早有戒心。宋不及卫大,不若鲁强,如今孔丘师徒不速而自来,狼子野心,岂不昭然若揭了吗?”

    宋景公被桓魋说得将信将疑,说道:“孔丘乃当今闻名于世之贤德圣人,未必能做出那犯上作乱之事,眼下宋国既小又弱,正需这一般文武干才,对外征战,对内安邦定国……”

    桓魋在宋国擅权专政、不可一世,这时竟不待宋景公说完,拔剑在手:“只怕我桓魋容得了孔丘,这柄剑却容他不得!”说完,便带领手下去驱赶孔子。

    孔子师徒一直未见宋景公派人前来召见,早已不抱希望,只是有个容身之所就很满足,每日带领弟子在宾馆大院的大树下演习社祭、郊祭、禘祭等祭礼,没想到祸从天降,招惹了桓魋。

    桓魋见孔子一板一眼的演礼,奚落孔子道:“您在鲁国时,官居大司马兼摄相事,权位不可谓不高,何以不能鲁国臻于富强之境?这一点,您能及得上管仲和晏子吗?既然弃官而去,却不隐居山林,终日东奔西走,乞求别国的赏识和任用,这方面,您及得了伯夷、叔齐的清高吗?”

    孔子一边收拾祭器,一边不慌不忙的答道:“丘出仕于鲁时,使君臣有位,长幼有序。乡党尊老敬幼,升降揖让,都中规中矩。人人知耻达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执法听讼,无私无纵,从此鲁国大治,邻邦仰慕而前来观摩,络绎于途,想必大司马必有所闻,我也不必多说。至于我弃官而去,乃因君、相溺于声色,屡谏不听,乃不得不出此下策,但心中仍希望在我去后,君、相能够醒悟,从此远色亲贤。我时时以国邦为念,未敢或忘。”

    桓魋本想当众羞辱孔子,孔子却侃侃而谈,在场的人无不叹服,都竭诚希望孔子久留宋国,改革政事,翦除奸佞。

    桓魋气急败坏,命人砍伐大树,毁坏祭品,并且威胁要杀掉孔子。

    弟子们见状都劝孔子快走,孔子无奈,说了句“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我的品德是上天所赋予的,桓魋能把我怎样呢?)”。

    话虽如此,但命还是最重要的,在桓魋一伙的驱除下,孔子仓皇而逃,弟子四散,狼狈之极。

    子贡不见了孔子,四处打探,路遇一樵夫,樵夫说:“听你这么一说的话,我倒想起来了,郑都东门似乎有一个人符合你们的描述,这个人如果单单看他的额头,还以为他是五帝之一的唐尧再生;即便是单单看他的脖子,也能从中感受到上古掌管刑法的理官皋陶的威严;再看他的肩膀,我差点以为他就是我们郑国有名的子产大夫呢。可是仔细一看,个子似乎有点矮,至少要比治理洪水的大禹矮上三寸。而且现在那个人没精打采的,非常狼狈,好像一条丧家犬!”

    当子贡找到孔子时,就如樵夫所形容的一样。子贡将此话转达孔子,孔子非但不生气,反而在沉思良久后,感慨道:“世上之人,谁不是‘累累若丧家之犬’呢?”

    继续前行,在即将到达陈国的时候又被强盗围困,幸得子贡找到楚人,楚国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

    公元前492年,孔子师徒历尽千辛万苦到达陈国。

    陈国地处中原偏隅,难得有博学之士来访,陈国国君陈湣(mǐn)公听说孔子来了,十分高兴,立即派人迎接。

    正因陈国弱小,孔子想把陈国作为重致周礼、实现远大抱负的试点,但陈湣公把孔子只看做是一个博学的人,一个春秋时代的“度娘知道”,并不想让孔子用他的思想来治理国家,所以孔子在陈国也没能推行他的治国理念。

    陈湣公其人又很平庸,治国不善,经常遭受吴楚等大国侵凌分割,就在孔子在陈国期间,吴国进攻陈国,夺去了陈国三个邑。

    面对风雨飘摇的陈国、金戈铁马的场面、世风日下的社会,孔子的儒家学说无能为力,更不是久留之地,遂告别陈湣公,向蔡国进发。

    在东去蔡国途中,孔子信心满满,认为背靠吴国这座大山的蔡国,应该是一个能够实现自己理想的完美国度,并且总结了这几年周游布道失败的教训,给自己立下信条:

    “危邦不入,乱邦莫居。”

    蔡昭侯听闻孔子到来,也很高兴,十分热情的接待了孔子一行。没过多久,蔡昭侯即将入吴,向吴王夫差汇报工作,顺便向其引荐孔子,但人算不如天算,蔡人担心蔡昭侯入吴又要提议迁都一事,于是派刺客刺杀了蔡昭侯,蔡国又陷入混乱。

    孔子无奈,只得再次启程,但天下之大,何处又是安身立命之所呢?

    在他的眼里,姬姓诸侯都是保存、继承礼乐制度最完整的国家,但这一路奔波,所见所闻皆是礼崩乐坏、诸侯纷争、人心不古,仁义道德荡然无存。

    去楚国吧!

    听说南蛮楚人崇尚礼乐之风,周礼传承较为完整,也曾是王子朝避命之处,但自命清高的孔子能够在天下人斥责中出仕南蛮子国吗?

    左右为难的孔子只得一路西行,在负函(今河南信阳县境)暂住下来。

    此时是公元前490年,孔子已经六十三岁了。

    负函在楚国的势力控制之下,到了这里也就等于到了楚国。没过多久,暂住在此的孔子果然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这个人叫做沈诸梁。

    沈诸梁,字子高,柏举之战时英勇牺牲的左司马沈尹戌之子,因封地在叶邑(今河南叶县南旧城),称为叶公,也就是成语“叶公好龙”中的叶公。

    历史上真实的叶公绝对是一个才德兼备、方正贤良的大夫,他在叶地治水开田、兴修水利、勤政爱民,颇具治绩,受到楚国朝野以及周边国家诸侯的敬重。

    之所以有“叶公好龙”这个故事,是因为叶公在兴修水利工程时,竹简不适合画水利施工图,他只能将自家的墙壁作为图纸,画沟绘渠,整面墙上布满了水系图,又考虑到龙王是主管行云降雨的灵异神物,叶公便在每个出水口画上龙,并称之为“水龙头”,以求风调雨顺。

    这些密密麻麻的水系图看起来就像一群张牙舞爪的长龙。

    凡来到叶公家里的客人见到这些“群龙图”,便认为叶公喜欢龙,叶公也幽默答道:“我只是引龙出水而已。”然后指着一条条“长龙”道:“一龙需粮万斛,百姓不堪重负,所以需谨慎而行。真来了龙,谁不怕啊。”

    本来是一句玩笑话的话,后人却以讹传讹(与孔子弟子也有关系),到了战国时代,韩国宰相申不害在《申子》一书中编造了一则“叶公好龙”的寓言,比喻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只不过是形式上、口头上喜欢罢了。这则寓言后来被汉代的刘向在《新序》书中引用,一时间广为流传。

    清代王士祺曾为叶公蒙受不白之冤鸣不平,感慨道:“地下子高应一笑,世间谁解好真龙?”

    孔子特意由蔡及楚,也与叶公政绩显赫有关,周游列国已近十年,拜访君臣七十余人,无一不是进佞退贤、骛高自大之徒,而叶公的作为,正符合心中仁德标准,他仿佛在叶公的身上看到了复兴周礼的基础和构架,感受到中原文化已深深植根于楚国,正逐渐形成楚国特有文化的趋势,孔子也希望借叶公这块跳板,来楚国碰碰运气。

    叶公对孔子这位来自北方的名人也很仰慕,十分清楚明白孔子不愿前往叶地,便前往负函拜访孔子。因叶地纳入楚国版图不久,其又为楚国方城之外的军政重臣兼边防守将,叶公便与之交流治国方略。

    孔子想了想,曰道:“政在来远附迩。”

    意思是为政的道理在于招纳远方的贤能,使近处的人归服

    叶公不解,继续询问,孔子又曰:“夫荆之地广而都狭,民有离志焉(民众还不是十分倾向于楚国),故曰在于附近而来远。”(《说苑》)

    叶公见孔子语出惊人,很有感慨地说:“这就是我为之奋斗的目标啊,能达到这样的局面是很不容易的,但我会听从您的教诲,努力去做。”

    孔子仿佛看到了希望。

    在此期间,叶公不仅向孔子“问政”,而且还同他讨论了伦理道德的标准问题。

    一次,叶公同孔子讨论:“在我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别人的羊,他却站出来告发了父亲,您是如何看待这件事?”

    孔子历来主张以孝为本,听了叶公所言子告父的事情,十分反感,便说:“在我家乡,正直的人却与他不一样,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也替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

    这时两人的观点就相反了,叶公认为父亲偷羊,儿子作证,这是“直”;孔子却认为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直”本身就在其中了。

    这本是后来的“法儒”之争,但当时学派划分还不是那么清晰的时候,却让叶公对孔子品行产生了怀疑,他找了一个机会,偷偷的向子路询问孔子的为人如何,子路不知从何说起,便没有回答。

    孔子听说此事后,对子路道:“仲由,你为什么不说‘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等等。”

    子路不语。自从孔子见过卫灵公夫人南子之后,子路便对孔子有了看法。

    由于政见不同,叶公也没向楚昭王推荐孔子,孔子心知肚明,不久也带领弟子离开负函,准备去吴国碰碰运气。

    一路上,为缓解尴尬,孔子的弟子也嘲笑叶公喜欢墙上画的龙(指思想),当真龙(指孔子)来的时候,叶公却吓得走了。

    在去东吴途中,有一个狂放之人从孔子车旁走过,大声唱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己而己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意思就是劝解孔子别瞎折腾了,现在世道的德行都衰退了,你周游列国宣传自己政治主张的做法是徒劳的,希望从现在起就不要再过问政治,和他一样归隐山林,享受山野之趣。

    孔子听罢,忙问弟子是何人,弟子回“此乃楚狂接舆。”孔子急忙下车追上接舆,有礼貌地想与他谈谈,可是接舆无意攀扯,急匆匆地走开了。

    与执政者的理念相左、弟子的不认可、遁世者的嘲讽,让孔子陷入前所未有的迷茫,十年来,他任凭环境多险恶,打击多大,他都信心百倍,毫不退缩,甚至还乐在其中,传道授业不息。

    他曾经对弟子说道,“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他学六艺、知天命,进而形成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人格,这是“知之”;他周游列国,以匡扶周礼为己任,这是“好之”;在求索过程中,虽处处碰壁也不气馁,这是“乐之”。

    人有穷通,世有否泰,不论世人如何看待孔子行为,他都守道弥坚,追求越笃。尽管颠沛流离,而志不稍贬,学不暂停,坚持不懈地教学和布道,始终吸引着一大群弟子,随他南北东西,出生入死。

    这种精神,曾引起遁世者的不解和讥笑,他在蔡国迷路,长沮、桀溺拒绝为他指路;荷蓧丈人骂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楚狂接舆在他后面狂歌“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但他汲汲救世、百折不挠,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孔子不改初心,持之以恒地按照自己设定的方向不断地走下去,他相信,只有在坚持与努力之中,才会最终取得相应的收获,也才能取得至高无上的历史荣誉。

    “天将以夫子为木择!”在即将经过蔡国的时候,孔子接到楚昭王的口谕,邀请他到楚国宣扬仁义礼乐,教化天下。

    山谷雷鸣,音传千里;念念不忘,必有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