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大楚820 > 95、楚灵王

95、楚灵王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东汉·曹植《七步诗》

    仇恨使人愤怒。

    观从,楚国一介庶民,观起之子。

    自从观起被楚康王车裂之后,观从便逃亡蔡国,做了蔡国大夫蔡朝吴的门客。

    蔡朝吴,蔡国大夫声子(论晋用楚材的那个人)的儿子,从小爱交豪侠之士,尤好研究纵横捭阖之术、历代兵家之言,对天下形势了如指掌。

    观从从此人二十余年,经过认真学习,也已成为一名韬略满腹阴谋家,他的目的很明显——乱楚,以报父仇。

    公元前529年(楚灵王十二年)春,蔡朝吴接到蔡洧的密信,信中称常寿过叛乱,楚灵王率五路大军讨伐徐国,至今流连忘返,士兵饥寒交迫,怨声载道。自己在镇守郢都,国人饥饱劳役,民怨沸腾,以致守备松懈,可见机行事。

    蔡国虽已被楚国所灭,但坚韧的蔡人时刻不忘复国大业,蔡朝吴看完密信,喜不自禁,马上叫来观从商议此事。

    观从等待此机会早已望眼欲穿,必然不肯错过,他指出,常寿过兵围固城,又在息舟筑城据守,等于在颍尾淮北之地打入了一根楔子,让楚灵王五路大军动弹不得,导致国内空虚。

    他向蔡朝吴郑重建议,时不我待,现在是恢复蔡国的最好时机,如果放弃这个机会,那蔡国将再无复国之望了。

    两人一拍即合。

    他们的计划是这样的,首先,要想威胁楚灵王的王位,得召回在外流亡的公子干和公子皙,然后以公子干的名义和蔡公弃疾的军事力量发动政变,推翻暴君统治,最后新任楚王即位,宣布蔡国复国。

    很简单很粗暴,细节不完善,漏洞也很多,但就是这样看起来非常离谱的计划,却成了影响春秋历史进程的重要拐点。

    其幕后的主导者,不是虎视眈眈的列强,不是权倾朝野的公卿,更不是多谋善断的权臣,而是避难蔡地的一介草民——观从!

    历史由人来书写,与你的身份无关。

    依计行事,观从谎称奉了蔡公弃疾的命令,忽悠公子干、公子皙回国,表示将拥戴子干即位,以取代楚灵王。

    公子干二人颠沛流离十二年,终于可以回到朝思暮想的楚国,非常高兴,急忙动身往蔡县赶去。

    到了蔡县县城近郊,观从才道出实情,公子干二人觉得政变计划太不靠谱,准备打道回府,却被观从强制扣留,并强迫他们与自己盟誓,一同偷袭蔡县。

    当观从裹挟公子干、公子皙二人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蔡县,即将采用同样的办法威逼蔡公弃疾反叛的时候,却没想蔡公弃疾提前得到公子干二人回国的消息,心知有变,本想调动衙役进行搜捕的时候,但他突然发现一个事实——调度不动。

    自己虽贵为蔡县县公,却因为底子薄、任职短等原因,得不到蔡人拥护,实际上失去了对蔡县的控制能力,情急之下只得找个地方先躲藏起来再说。

    找不到蔡公弃疾的人,也没法调动蔡县驻军,但箭已上弦不得不发,观从一方面封城暗捕蔡公弃疾,一方面大张旗鼓的杀牺牲、撰盟书,伪造公子干与蔡公弃疾盟誓的证据。

    为防止部分蔡人慑于楚灵王的余威,造成政变计划的流产,观从当机立断,决定让公子干带上盟书先往郢都进发,避开蔡人。

    同时,为了深入虚构的刻画蔡公弃疾业已反叛的形象,观从又公开向蔡人捏造蔡公弃疾准备立公子干入郢为王、蔡公也将很快集合军队讨伐楚灵王一事。

    果然,得知这条劲爆的头条,蔡人有如晴天霹雳,仿佛楚灵王拿蔡太子祭山的残酷场景历历在目,在恐惧的驱使下,他们把“反贼”观从团团包围,准备扭送官府。

    不料观从镇静自若,向他们解释道:“你们抓我有什么用?真正要造反的是公子干那三兄弟,他们已经往郢都去了,蔡县军队也已经动员起来了。你们就算杀了我,又有什么用?”

    木已成舟,感觉被人拉上贼船了!

    就在人们忧心忡忡,恍惚不安的时候,一直藏身幕后的蔡朝吴终于走到前台,斥责众人道:“山河破碎,亲友凋残,蔡人复国,便在今时。你们当真要做亡国奴,那就拦着我们,等楚子从乾溪回来秋后算账,在场的各位谁也脱不了干系。如果你们要求一条生路,那就应该跟我们一起横下心来,把事情给干了!”

    一番话群情激昂,众人齐声应“好”。

    至此,被观从和蔡朝吴的复国计划绑架的人除了逃走的蔡公弃疾,还有广大的蔡人们,第一阶段的任务顺利完成。

    但他们也非常无奈的发现,现在要进行到第二步确实有点难,因为蔡公弃疾的人还没找到。

    为推翻独裁统治,排在楚灵王之后的公子干是最合适的人选,但他流亡晋国多年,在国内的政治资源丧失殆尽。

    在公子干回国之前,晋大夫羊舌肸就预言过公子干不会成功即位,他总结出了五条理由——

    一是“有宠而无人”,有了显贵的身份而没有贤人。人与群分,公子干虽贵为公子,但在晋国十三年了,从来没有听说他结交过知名之士,可谓身边没有贤人。

    二是“有人而无主”,有了贤人而没有内应。公子干族人被灭,亲人背叛,可谓没有楚国内应。

    三是“有主而无谋”,有了内应而没有谋略。即使有了内应,但举世轻浮妄动,可谓没有谋略。

    四是“有谋而无民”,有了谋略而没有百姓。即使有了可行的计划,单公子干在外流亡一辈子,可谓没有群众基础。

    五是“有民而无德”,有了百姓而没有德行。流亡在外多年,楚国没有一个人怀念他,可谓没有德行。

    反观蔡公弃疾,“苛慝(tè,邪恶)不作,私欲不违,民无怨心,先神命之,国民信之”,更何况战功卓著、手握重病,“君陈、蔡,城外属焉”,在方城之外,那是具有绝对的影响力。

    论资历,论人望,能够抗衡楚灵王的也就只有“获神、有民、令德、宠贵、居常”五美俱全的蔡公弃疾了。

    一句话,少了蔡公弃疾,这事儿就办不成!

    但让他们为难的是,蔡公弃疾绝对是忠于楚灵王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蔡公弃疾也很焦灼,蔡县起事自始至终是打着自己的旗号进行,如果躲着不出,楚灵王回来了肯定不会放过自己,何况自己部下蔓成然也有参与常寿过叛乱一事。

    如果此时现身,自己肯定会被观从控制,到时公子干即位后,自己生死未卜。

    经过思考,他决定现身,暗中寻找时机,见机行事,扭转局势。

    观从见蔡公弃疾现身,眼睛像狼一样冒出贪婪的绿光,立即将其控制押至邓地召开会盟,准备继续以复国的许诺,来鼓动陈人反叛。

    蔡公弃疾的力量是巨大的,在观从假手于其的号召下,公子干等人与蔡人、陈人在邓地结盟起事,双方约定事后允许陈、蔡复国,又以蔡公弃疾名义调动陈、蔡、不羹等地的戍军,会同蒍氏、斗氏等反对灵王的楚国贵族,在客卿蔡洧与许围的接应下直扑郢都。

    一路摧枯拉朽。

    为继续拉蔡公弃疾下水,观从又以蔡公弃疾的名义,派两名亲信须务牟和史猈先行入宫,指使宫廷仆役长杀死了楚灵王两个儿子太子禄和公子罢敌。

    清宫之后,观从力主公子干迅速成立临时政府,以临时政府的名义,在驻地鱼陂任命公子干为楚王,公子皙为令尹,弃疾为司马,一个同楚灵王分庭抗礼的新政权成立了。

    第二阶段任务顺利完成。

    此时,远在乾溪的楚灵王对郢都发生的一切还一无所知。

    观从心知叛军只是乌合之众,楚灵王手上还有大量的精锐,如果此时反扑,无异碾死一只蚂蚁,将会前功尽弃,观从决定放手一搏,采取攻心战术来瓦解楚灵王军队。

    观从亲自跑到乾溪,在楚营散布消息:“蔡公已入郢都,杀了国君的两个儿子,立公子干为楚王,如果你们早点回来效忠新王,就可以保住你们的封地和官职,迟迟不归者,必受劓刑(割鼻子)。如果继续跟着这个昏君,就会被处死并夷三族。向昏君提供食物并赠送东西的,一并问罪。”

    楚灵王的部队本来怨言满腹,加上士兵家眷都在郢都,听到郢都有难,不管真假,擅自撤退,奔向郢都,全然不听楚灵王的号令。

    楚灵王只得跟随溃军踉踉跄跄地往郢都而去,到达訾梁(今河南省信阳市北)的时候,身边除却子革这个亲信,已是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

    此时的叛军驻扎在鱼陂(今湖北荆门东南),距离楚灵王乾溪(今安徽亳县)仅有一千余里,依靠郢都坚固的防守,楚灵王完全有充分的时间和绝对兵力挥师南下,来阻止这场叛乱。

    谣言害死人。

    直到此时,楚灵王才得到准确消息,叛军仍在鱼陂驻扎,两个儿子已被杀害,顿时眼前一黑,从车上摔下,倒在地下嚎陶大哭:“我对儿子多好啊,别人会有我这么爱儿子的么?怎会遭到这种报应啊?一定是我杀别人儿子太多了,才会遭此报应啊!”

    子革安慰他:“君王不如回到郢郊,看看国人的态度吧?”

    楚灵王回想这十二年来,连年征战、大兴土木、苛捐杂税,国人早已怨恨在心,回郢郊待罪,国人饶得了他吗?对此心知肚明的楚灵王选择了拒绝:“众怒不可犯也。”

    “要不先入大县,以邑兵自保,然后向诸侯乞师靖难?”

    灵王叹息道:“方城外之大邑,全都反了,已无安身之所。”

    “要不逃亡到北方诸侯国,申请政治避难,以待来日?”

    想到往日对北方诸侯百般刁难、颐气指使的曾经,楚灵王急道:“万万不可!从天下霸主到屈膝称臣,去了也是聊寄余生,那还不如去死。”

    连续三次提议都遭到否决,到最后楚灵王依旧不采纳任何意见,子革明白,眼前这个不可一世的的霸主已经陷入走投无路的绝境,自己也已尽了忠心,心灰意之下,冷决绝地抛下楚灵王,往郢都赶去。

    如果再追随他,只有为他殉葬。

    子革走后,楚灵王沿汉水北上,打算到鄢地去,在棘门前遇到满处找他的申无宇之子申亥,申亥对他说道:“我父亲去世前跟我说,他曾经数次冒犯君王,君王没有诛戮,这样的恩德,我怎能不报?即使整个楚国都背叛您,我也愿意继续跟随您。”

    申亥扶着楚灵王回到了自己家中,让两个亲生女儿给他侍寝,楚灵王充满感激的辞谢,表示自己已经没有这个心思了。

    二十五日,楚灵王得知蔡公弃疾已经即位楚王,于是一直哭,哭到最后,哭声没了——楚灵王面朝西方,自缢而死——楚国交给你了,我相信,在你的统治下,楚国必是封疆万里,国富民强。

    随后,申亥杀了自己两个亲生女儿给楚灵王殉葬。

    公元前529年(楚灵王十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楚灵王死。

    在楚国历史中,楚灵王是一位比较有争议的帝王,活着的时候“会诸侯于申,诛齐庆封,作章华台、求周九鼎”,连晋国都不敢怠慢,真可谓不可一世。

    他想效仿楚庄王复兴霸业,也确实做到了“兴霸”这一目的,仅仅“陈、蔡、不羹”三县的设立,便足以让中原诸侯胆寒,但“不顾于民”的暴虐统治,下场自然是“一国弃之”。

    但是他的速败与惨死不能不使诸侯国君为之震惊,以至于不“忘于诸侯之耳”,并纷纷引以为戒,以观己之成败。

    孔子分析楚灵王之死,在于没有“克己复礼”,才会受“辱于乾溪”。

    受时代所限,孔子将任何的失败都归结于“礼”,我觉得孔子大局观太狭隘。

    十二年前,楚灵王刚登上王位的那个夜晚,他小心翼翼的拿出龟甲进行占卜,说:“我希望能得到天下!”

    结果不吉利。

    楚灵王气急败坏,把龟甲扔在地上,责骂上天说:“战祸复发、生灵涂炭,这点事都不能帮助我,我自己争取。”

    他的志向,在于天下!止戈为武的天下!

    如果给他十年时间将会如何?君临天下?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他是一位兴霸之主,扬眉吐气之王,却步子迈得太大,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