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邲之战(上)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荀林父,姬姓,荀氏,名林父。
这个名字也许比较陌生,不过他出道很早,在晋文公时期便担任晋文公的车夫(御戎),城濮之战的时候担任中行的主持,其后历经襄公、灵公、成公,至晋景公时出任中军元帅,主持国政,可谓五朝元老。
在三军六卿逐渐脱离国君管控,具备独立发展的阶段,荀林父能够在复杂的派系斗争中,成为晋国军政内阁的一号人物,与赵盾的提携有莫大关系。
作为权臣的赵盾来说,提携荀林父而不提携本家赵氏,是因为他觉得他的几个异母兄弟没有德性,作死是迟早的事情,自己的儿子赵朔根基又不稳,在其他家族日益强大的情况下,荀林父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他是一个好人,一个对待同事像夏天般温暖的人。
在秦晋令狐之战前夕,荀林父就劝阻先蔑不要到秦国迎接公子雍回国,先蔑不听劝阻,执意要去。后来令狐一役,公子雍被杀,先蔑不敢归晋,不得已叛逃秦师。荀林父得知后,念及同僚情谊,将他的家人全部送到秦国,避免遭受****。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所以说,赵盾选择荀林父,也是看中了他顾念同僚之情,相信他以后定能安抚和团结晋国三军六卿,为晋国延续霸业夯实基础,同时也能保护赵氏一族。
荀林父没让赵盾失望,在晋国政治斗争最为激烈的旋涡中,荀林父始终秉承和稀泥的方法让六卿势力趋于稳定,但让赵盾没想到的是,荀林父这一性格对领兵打仗来说,却是死穴。
公元前597年六月,荀林父率三军驰援被楚军打了三个月的郑国。
刚到黄河附近,得悉郑国已经同楚国讲和,荀林父身躯一震,便开始犹豫过不过黄河。
如果不渡河,大部队浩浩荡荡的赶来,劳民伤财而返将会丧失威信;现在渡河将直面楚郑联军的进攻,胜负未知,不能拿晋国霸主地位来冒这个险;如果等楚军撤军再行渡河伐郑,也会落得惧楚的名声。
这是个很棘手的问题。
这个时候,上军将士会提出自己看法,他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德行、刑罚、政令、事务、典则、礼仪合乎常道,这个国家就是不可战胜的,建议晋军不渡河攻楚。
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士会向荀林父阐述了他的理由:“郑国反复,常怀二心,所以楚国的军队才讨伐郑国,如果郑国顺服了,就赦免他;如果继续背叛,就继续打。讨伐背叛,这是刑罚,安抚顺服,这是德行,此次对郑国一战,楚国树立起来了德行、刑罚。
楚国去年伐陈,现在伐郑,楚国老百姓并没有因为年年征战而感到疲劳,楚王的支持率也很高,这就说明楚国的政令合于常道。
楚军荆尸之阵操练娴熟,步兵车兵配合无间;国家在外征战,国内一切如常,商贩、农民、工匠、店家都各行其职,说明事务互不相犯,各方矛盾都处理的很好。
孙叔敖做令尹,很好的履行了楚国的法典,军队出动,前军以旄旌开路以防意外,中军斟酌谋划,后军以精兵押阵。各级军官能够根据最高指示而采取行动,军事政务无论大小都很完备,这就表明楚军典则运用的很好。
楚国国君选拔人材,同姓中选择亲近的支系,异姓中选择世代旧臣,提拔时不遗漏有德行的人,赏赐时不遗漏有功劳的人。国家对老人有优待,对无家可归的人有赐予。君子和普通人都有规定的服饰以示区别,对尊贵的有一定的礼节示以尊重,对低贱的有一定的等级示以威严,在礼节方面深得人心。
德行树立,刑罚施行,政事成就,事务合时,典则执行,礼节顺当,对于这样的国家,我觉得没有合适的理由来攻打。
《武》曰:兼并衰弱进攻昏暗,以致力于功业所在,这是用兵的规则,这次出兵为什么一定要打楚国,建议整顿军队、筹划武备,攻打附近的一些动乱之国,也不至于无功而返。”
士会滔滔不绝说了一大番话,荀林父觉得不无道理。对于一个等级森严、纪律严明的一个楚国来说,整个国家都有一种准军事组织的特征,在这种国家体制下的楚人,是任何一个国家的难以征服的。
正当荀林父准备采纳士会建议撤军之时,中军佐先縠(hú)提出反对意见。他认为晋国之所以能称霸诸侯,是因为军队和诸侯、臣下共同努力的结果,现在郑候臣服于楚国,是因为我们没有出力保护他们,如今楚军就在眼前,如果不去追逐,就是我们懦弱无能。这次如果因为退缩而让晋国丢掉霸主地位,才是失面子的大事。
先縠,晋国杰出军事家、春秋战神先轸之子,同他爹一样是个好战分子,遗憾的是先縠没有遗传他爹打仗的天分,却遗传了他爹不好的方面,比如固执的性格。
一个是上军将,一个是中军佐,级别相差不大,说的话都很有分量;一个主张撤军,攻打其他小国;一个主张进攻,巩固晋国霸业,并且各有各的道理。
智生识,识生断,作为一个元帅来说,具备胆智是其最重要的特征,在关键时刻必须当机立断,否则反受其乱,也就是说关键时刻要“识断”。
很显然,荀林父目前还不具备“识断”这一功能,在他看来,双方各执一词,也都有好的方面可取,但他此时想的不是尽快的决策,而是和稀泥,搞好与同僚们的关系,尊重每一位将佐的建议,协调同僚们提出的不同看法,只有安内,才能攘外。
先縠见荀林父依违两可,很生气,对其怒道:“作为军队的统帅,整顿军队而不出动,听到敌人强大就心生怯意,这不是大丈夫所为。”说完,不顾众人阻拦,径直带领所属军队渡过黄河。
荀林父见先縠没有组织纪律,擅自行动,一下慌了神,不知如何是好。
正在这时,下军大夫、荀林父弟弟荀首建议荀林父下令渡河,以保护先縠军队。同时劝诫荀林父,渡河命令必须采用法令形式,用法令指挥三军如同指挥自己一样,如果法令不严明,执行不顺当,就是凶险的征兆了,先縠不听从法令的行为,一旦和楚军相遇,定会导致失败。
司马韩厥此时也劝说荀林父渡河支援,他从专业规避风险的角度来分析,如果先縠失败,作为最高统帅的荀林父要承担相当大的责任,不如干脆进军,如果胜利了皆大欢喜,如果失败了,战败结果将由六位将佐共同承担,届时也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从另一层面上来说,韩厥的想法很人性化,然而打仗事关人命,所谓法不责众,是不适用于战场的,因为战争只有军法,而没有人情,它是残酷的,因为它关乎国家尊严。
估计荀林父也抱有和韩厥相同想法,于是率领晋国的军队渡过了黄河,驻扎在敖、鄗两山之间(在今河南省荥阳县北)。
虽然渡过黄河,但在荀林父的心中,打与不打,始终是一个悬而未定的决定,不过让他安慰的是,有一个人也和他一样,犹豫不决,这个人便是晋国的老对手——楚庄王。
楚军听说晋军渡过黄河,在内部也就战与和的问题产生了分歧。
晋国霸业余威尚在,楚庄王不想冒这个险同晋国交锋,想要就此班师回朝。宠臣伍参得知后马上劝阻楚庄王,因为他想打仗,他要以此仗来证明自己得宠是因为才能,而不是靠的阿谀奉承。
令尹孙叔敖则认为楚国去年伐陈,今年又同郑国拉锯了三个多月,人马接乏,将士皆无斗志,于是劝说伍参打仗的机会年年都有,证明自己的机会很多,何必争在一时?打败了怎么办?吃了你的肉都不能抵罪。
伍参针锋相对道:“如果此战得胜,就说明令尹没有谋略。如果不能得胜,我也将深入敌阵舍身拼杀,到时候尸骨无存,哪里还能吃得上我的肉呢?”说完,便对楚庄王分析了自己主战的理由。
伍参认为,晋国率领打仗的元帅荀林父是新人,军中威望不高,不能很好的指挥部队。副帅先縠刚愎不仁,独断专行,一定不肯听从命令。晋军将帅不和,不能向下级将领明确作战方针,下级也不知道听从谁的指令,军令不畅,晋军一定会失败。
伍参分析在情在理,孙叔敖非常认同,但还是面带忧色,因为晋军驻扎的敖、鄗两地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称,一个《三国》读者耳熟能详的名称——虎牢关,未来三英战吕布所在地。
虎牢关,为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又是一个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有名的战争有数十起,最有名的莫过于刘邦与项羽的成皋之战和李世民与窦建德的武牢之战。
当时李世民与王世充战于虎牢关,王世充打不赢,向窦建德求救,窦建德很仗义,带领精兵强将与李世民在虎牢关大战,打了几次也打不赢。
这个时候,谋士给窦建德出了一个主意——绕过虎牢关,直取唐朝空虚的关中地区。
窦建德一听,觉得建议不错,然后看了看北边的黄河——过不去;又看了看南边的嵩山——过不去,于是马上放弃了渡河翻山的想法,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打,后来就被李世民活捉了。
孙叔敖也不想硬着头皮在虎牢关攻打晋军,更不想被活捉,便劝楚庄王,楚军出征在外,思家心切,不如早日班师回朝。
伍参见楚庄王似有动摇,马上对孙叔敖说道:“以大王的身份,怎是惧怕晋国臣子之人?说不去也不怕人贻笑?”
看来伍参的激将法还是比较管用的,楚庄王听闻伍参这么一说,顿觉脸上无关,事关面子问题,也顾不上许多,命孙叔敖调转大军北上,以沈尹子桱率领中军,子重率领左军,子反率领右军,驻扎在管地(今河南郑州市)待命。
晋楚二国都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战事,郑国也没闲着,郑襄公看见晋军犹豫不决,决定去扇扇阴风、点点鬼火——怂恿两国决战,于是特派皇戌为使者,劝晋军对楚作战。
皇戌一见荀林父,便如同见到亲人一般,热泪盈眶,委屈的说:“楚军压境,郑国为了不灭亡,不得已才屈服楚国,郑国可从来没对晋国有过二心。”
荀林父听皇戌如此一说,觉得郑国降楚也并非郑国问题,晋国驰援有点慢也要负主要责任,便留心听皇戌继续说下去。
皇戌攥紧拳头做出与楚国不共戴天样子道:“楚军在外数月,也已疲劳,又不设防,从楚军面容也可察觉有骄兵之态,如果元帅率军攻击,郑军愿做帮手,楚军到时一定会失败。”
荀林父见皇戌又一副逢迎献媚的丑态,大为反感,打发其驿站休息,随即同几位晋军将佐商议。
中军佐先縠还是坚持主战意见,认为有了郑国帮助,打败楚国就在此举。赵括、赵同也纷纷支持先縠意见,觉得带军队出来就是为了打仗,为了寻找战机、克敌制胜,也请求荀林父一定要答应皇戌的请求。
先縠向赵括、赵同二人投来信任的目光。
正当众将佐认为荀林父准备下定决心同楚军决战的时候,下军佐栾书又参合进来,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
栾书说道:“楚自连同秦巴战胜庸国以来,楚王励精图治,教化为民,每日告诫国人生活不易,要有备战备荒的觉悟,戒备警惕不能放松。在军队管理上,楚王告诫将士们,胜利不常有,训练不可断,一定要有戒骄戒傲的思想。楚王还在国内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时常用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事迹来教育百姓,普及不劳不获的道理。
先大夫狐偃说过:‘出兵作战,理直就气壮,理亏就气衰。’如果我们背地联合郑国伐楚,不合于道德,又和楚国结怨,这样一来,我们理曲气衰,楚国理直气壮,从道义上就没有理由开战。
楚王的战车分为左右二广,每广有战车一卒三十辆,每卒又分左右两偏。据我所知,左右二广轮番两班倒,左右近臣按次序值夜,以防备发生意外,不能说楚军没有防备。
子良,是郑国的杰出人物;师叔,是楚国地位崇高的人物。师叔进入郑国结盟,子良作为人质住在楚国,说明楚国和郑国是亲近友好的。如今郑国来劝我们作战,其目的就是如果我们胜了就来归服我们,我们败了就去依靠楚国,这是郑国在用我们两国作为赌注,其最终的目的是择胜者而从之,从中渔利,皇戌的话不能信。”
栾书虽位列六卿之末,但他本人才能卓越、颇识大体,在军中也深得人心,此番话得到他的直接领导下军将赵朔和同僚荀首的肯定,也建议荀林父采纳栾书建议,尽早退兵。
众将佐各执一词,意见不一,中军元帅荀林父麻木的看着这一切,深陷犹豫,不能决断。
正在荀林父举棋不定之时,忽传楚国使者来访。
荀林父,姬姓,荀氏,名林父。
这个名字也许比较陌生,不过他出道很早,在晋文公时期便担任晋文公的车夫(御戎),城濮之战的时候担任中行的主持,其后历经襄公、灵公、成公,至晋景公时出任中军元帅,主持国政,可谓五朝元老。
在三军六卿逐渐脱离国君管控,具备独立发展的阶段,荀林父能够在复杂的派系斗争中,成为晋国军政内阁的一号人物,与赵盾的提携有莫大关系。
作为权臣的赵盾来说,提携荀林父而不提携本家赵氏,是因为他觉得他的几个异母兄弟没有德性,作死是迟早的事情,自己的儿子赵朔根基又不稳,在其他家族日益强大的情况下,荀林父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他是一个好人,一个对待同事像夏天般温暖的人。
在秦晋令狐之战前夕,荀林父就劝阻先蔑不要到秦国迎接公子雍回国,先蔑不听劝阻,执意要去。后来令狐一役,公子雍被杀,先蔑不敢归晋,不得已叛逃秦师。荀林父得知后,念及同僚情谊,将他的家人全部送到秦国,避免遭受****。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所以说,赵盾选择荀林父,也是看中了他顾念同僚之情,相信他以后定能安抚和团结晋国三军六卿,为晋国延续霸业夯实基础,同时也能保护赵氏一族。
荀林父没让赵盾失望,在晋国政治斗争最为激烈的旋涡中,荀林父始终秉承和稀泥的方法让六卿势力趋于稳定,但让赵盾没想到的是,荀林父这一性格对领兵打仗来说,却是死穴。
公元前597年六月,荀林父率三军驰援被楚军打了三个月的郑国。
刚到黄河附近,得悉郑国已经同楚国讲和,荀林父身躯一震,便开始犹豫过不过黄河。
如果不渡河,大部队浩浩荡荡的赶来,劳民伤财而返将会丧失威信;现在渡河将直面楚郑联军的进攻,胜负未知,不能拿晋国霸主地位来冒这个险;如果等楚军撤军再行渡河伐郑,也会落得惧楚的名声。
这是个很棘手的问题。
这个时候,上军将士会提出自己看法,他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德行、刑罚、政令、事务、典则、礼仪合乎常道,这个国家就是不可战胜的,建议晋军不渡河攻楚。
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士会向荀林父阐述了他的理由:“郑国反复,常怀二心,所以楚国的军队才讨伐郑国,如果郑国顺服了,就赦免他;如果继续背叛,就继续打。讨伐背叛,这是刑罚,安抚顺服,这是德行,此次对郑国一战,楚国树立起来了德行、刑罚。
楚国去年伐陈,现在伐郑,楚国老百姓并没有因为年年征战而感到疲劳,楚王的支持率也很高,这就说明楚国的政令合于常道。
楚军荆尸之阵操练娴熟,步兵车兵配合无间;国家在外征战,国内一切如常,商贩、农民、工匠、店家都各行其职,说明事务互不相犯,各方矛盾都处理的很好。
孙叔敖做令尹,很好的履行了楚国的法典,军队出动,前军以旄旌开路以防意外,中军斟酌谋划,后军以精兵押阵。各级军官能够根据最高指示而采取行动,军事政务无论大小都很完备,这就表明楚军典则运用的很好。
楚国国君选拔人材,同姓中选择亲近的支系,异姓中选择世代旧臣,提拔时不遗漏有德行的人,赏赐时不遗漏有功劳的人。国家对老人有优待,对无家可归的人有赐予。君子和普通人都有规定的服饰以示区别,对尊贵的有一定的礼节示以尊重,对低贱的有一定的等级示以威严,在礼节方面深得人心。
德行树立,刑罚施行,政事成就,事务合时,典则执行,礼节顺当,对于这样的国家,我觉得没有合适的理由来攻打。
《武》曰:兼并衰弱进攻昏暗,以致力于功业所在,这是用兵的规则,这次出兵为什么一定要打楚国,建议整顿军队、筹划武备,攻打附近的一些动乱之国,也不至于无功而返。”
士会滔滔不绝说了一大番话,荀林父觉得不无道理。对于一个等级森严、纪律严明的一个楚国来说,整个国家都有一种准军事组织的特征,在这种国家体制下的楚人,是任何一个国家的难以征服的。
正当荀林父准备采纳士会建议撤军之时,中军佐先縠(hú)提出反对意见。他认为晋国之所以能称霸诸侯,是因为军队和诸侯、臣下共同努力的结果,现在郑候臣服于楚国,是因为我们没有出力保护他们,如今楚军就在眼前,如果不去追逐,就是我们懦弱无能。这次如果因为退缩而让晋国丢掉霸主地位,才是失面子的大事。
先縠,晋国杰出军事家、春秋战神先轸之子,同他爹一样是个好战分子,遗憾的是先縠没有遗传他爹打仗的天分,却遗传了他爹不好的方面,比如固执的性格。
一个是上军将,一个是中军佐,级别相差不大,说的话都很有分量;一个主张撤军,攻打其他小国;一个主张进攻,巩固晋国霸业,并且各有各的道理。
智生识,识生断,作为一个元帅来说,具备胆智是其最重要的特征,在关键时刻必须当机立断,否则反受其乱,也就是说关键时刻要“识断”。
很显然,荀林父目前还不具备“识断”这一功能,在他看来,双方各执一词,也都有好的方面可取,但他此时想的不是尽快的决策,而是和稀泥,搞好与同僚们的关系,尊重每一位将佐的建议,协调同僚们提出的不同看法,只有安内,才能攘外。
先縠见荀林父依违两可,很生气,对其怒道:“作为军队的统帅,整顿军队而不出动,听到敌人强大就心生怯意,这不是大丈夫所为。”说完,不顾众人阻拦,径直带领所属军队渡过黄河。
荀林父见先縠没有组织纪律,擅自行动,一下慌了神,不知如何是好。
正在这时,下军大夫、荀林父弟弟荀首建议荀林父下令渡河,以保护先縠军队。同时劝诫荀林父,渡河命令必须采用法令形式,用法令指挥三军如同指挥自己一样,如果法令不严明,执行不顺当,就是凶险的征兆了,先縠不听从法令的行为,一旦和楚军相遇,定会导致失败。
司马韩厥此时也劝说荀林父渡河支援,他从专业规避风险的角度来分析,如果先縠失败,作为最高统帅的荀林父要承担相当大的责任,不如干脆进军,如果胜利了皆大欢喜,如果失败了,战败结果将由六位将佐共同承担,届时也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从另一层面上来说,韩厥的想法很人性化,然而打仗事关人命,所谓法不责众,是不适用于战场的,因为战争只有军法,而没有人情,它是残酷的,因为它关乎国家尊严。
估计荀林父也抱有和韩厥相同想法,于是率领晋国的军队渡过了黄河,驻扎在敖、鄗两山之间(在今河南省荥阳县北)。
虽然渡过黄河,但在荀林父的心中,打与不打,始终是一个悬而未定的决定,不过让他安慰的是,有一个人也和他一样,犹豫不决,这个人便是晋国的老对手——楚庄王。
楚军听说晋军渡过黄河,在内部也就战与和的问题产生了分歧。
晋国霸业余威尚在,楚庄王不想冒这个险同晋国交锋,想要就此班师回朝。宠臣伍参得知后马上劝阻楚庄王,因为他想打仗,他要以此仗来证明自己得宠是因为才能,而不是靠的阿谀奉承。
令尹孙叔敖则认为楚国去年伐陈,今年又同郑国拉锯了三个多月,人马接乏,将士皆无斗志,于是劝说伍参打仗的机会年年都有,证明自己的机会很多,何必争在一时?打败了怎么办?吃了你的肉都不能抵罪。
伍参针锋相对道:“如果此战得胜,就说明令尹没有谋略。如果不能得胜,我也将深入敌阵舍身拼杀,到时候尸骨无存,哪里还能吃得上我的肉呢?”说完,便对楚庄王分析了自己主战的理由。
伍参认为,晋国率领打仗的元帅荀林父是新人,军中威望不高,不能很好的指挥部队。副帅先縠刚愎不仁,独断专行,一定不肯听从命令。晋军将帅不和,不能向下级将领明确作战方针,下级也不知道听从谁的指令,军令不畅,晋军一定会失败。
伍参分析在情在理,孙叔敖非常认同,但还是面带忧色,因为晋军驻扎的敖、鄗两地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称,一个《三国》读者耳熟能详的名称——虎牢关,未来三英战吕布所在地。
虎牢关,为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又是一个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有名的战争有数十起,最有名的莫过于刘邦与项羽的成皋之战和李世民与窦建德的武牢之战。
当时李世民与王世充战于虎牢关,王世充打不赢,向窦建德求救,窦建德很仗义,带领精兵强将与李世民在虎牢关大战,打了几次也打不赢。
这个时候,谋士给窦建德出了一个主意——绕过虎牢关,直取唐朝空虚的关中地区。
窦建德一听,觉得建议不错,然后看了看北边的黄河——过不去;又看了看南边的嵩山——过不去,于是马上放弃了渡河翻山的想法,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打,后来就被李世民活捉了。
孙叔敖也不想硬着头皮在虎牢关攻打晋军,更不想被活捉,便劝楚庄王,楚军出征在外,思家心切,不如早日班师回朝。
伍参见楚庄王似有动摇,马上对孙叔敖说道:“以大王的身份,怎是惧怕晋国臣子之人?说不去也不怕人贻笑?”
看来伍参的激将法还是比较管用的,楚庄王听闻伍参这么一说,顿觉脸上无关,事关面子问题,也顾不上许多,命孙叔敖调转大军北上,以沈尹子桱率领中军,子重率领左军,子反率领右军,驻扎在管地(今河南郑州市)待命。
晋楚二国都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战事,郑国也没闲着,郑襄公看见晋军犹豫不决,决定去扇扇阴风、点点鬼火——怂恿两国决战,于是特派皇戌为使者,劝晋军对楚作战。
皇戌一见荀林父,便如同见到亲人一般,热泪盈眶,委屈的说:“楚军压境,郑国为了不灭亡,不得已才屈服楚国,郑国可从来没对晋国有过二心。”
荀林父听皇戌如此一说,觉得郑国降楚也并非郑国问题,晋国驰援有点慢也要负主要责任,便留心听皇戌继续说下去。
皇戌攥紧拳头做出与楚国不共戴天样子道:“楚军在外数月,也已疲劳,又不设防,从楚军面容也可察觉有骄兵之态,如果元帅率军攻击,郑军愿做帮手,楚军到时一定会失败。”
荀林父见皇戌又一副逢迎献媚的丑态,大为反感,打发其驿站休息,随即同几位晋军将佐商议。
中军佐先縠还是坚持主战意见,认为有了郑国帮助,打败楚国就在此举。赵括、赵同也纷纷支持先縠意见,觉得带军队出来就是为了打仗,为了寻找战机、克敌制胜,也请求荀林父一定要答应皇戌的请求。
先縠向赵括、赵同二人投来信任的目光。
正当众将佐认为荀林父准备下定决心同楚军决战的时候,下军佐栾书又参合进来,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
栾书说道:“楚自连同秦巴战胜庸国以来,楚王励精图治,教化为民,每日告诫国人生活不易,要有备战备荒的觉悟,戒备警惕不能放松。在军队管理上,楚王告诫将士们,胜利不常有,训练不可断,一定要有戒骄戒傲的思想。楚王还在国内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时常用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事迹来教育百姓,普及不劳不获的道理。
先大夫狐偃说过:‘出兵作战,理直就气壮,理亏就气衰。’如果我们背地联合郑国伐楚,不合于道德,又和楚国结怨,这样一来,我们理曲气衰,楚国理直气壮,从道义上就没有理由开战。
楚王的战车分为左右二广,每广有战车一卒三十辆,每卒又分左右两偏。据我所知,左右二广轮番两班倒,左右近臣按次序值夜,以防备发生意外,不能说楚军没有防备。
子良,是郑国的杰出人物;师叔,是楚国地位崇高的人物。师叔进入郑国结盟,子良作为人质住在楚国,说明楚国和郑国是亲近友好的。如今郑国来劝我们作战,其目的就是如果我们胜了就来归服我们,我们败了就去依靠楚国,这是郑国在用我们两国作为赌注,其最终的目的是择胜者而从之,从中渔利,皇戌的话不能信。”
栾书虽位列六卿之末,但他本人才能卓越、颇识大体,在军中也深得人心,此番话得到他的直接领导下军将赵朔和同僚荀首的肯定,也建议荀林父采纳栾书建议,尽早退兵。
众将佐各执一词,意见不一,中军元帅荀林父麻木的看着这一切,深陷犹豫,不能决断。
正在荀林父举棋不定之时,忽传楚国使者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