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六十八章??????????定婚事
朱祁镇有些惭愧。
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今年上半年,救灾与麓川之战的事情,几乎将朱祁镇所有时间都站满了。
可以说大明这么大的国家,每天哪里有不出事的,朱祁镇只要心中有事,那就有忙不完的事情,他除却每天早晚问安之外,其实也很少进慈宁宫了。
朱祁镇说道:“娘娘英明。还真有一件事情要向娘娘禀报。”朱祁镇说道这里微微一顿。
太皇太后立即明白,一挥手,让身边的侍女都退下去了。
朱祁镇这才负责太皇太后在一大颗参天的松树下面坐下来,吹着傍晚的凉风,听着鸟鸣,松树晃动的声音,有一种恍如天籁之感。
这就紫禁城之中两处花园之一,慈宁宫花园。比御花园不差分毫。
太皇太后说道:“说吧,什么事情?”
朱祁镇随即将建文帝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太皇太后一时间有些恍惚,说道:“这还真是朱允炆的风格。做事情摇摆不定,该心狠不心狠,该宽仁不宽仁,反复摇摆,心中还存了一颗读书人的心。”
太皇太后的感叹,朱祁镇一时间插不了嘴,但是心中感叹,的确如此。
如果建文刚刚削藩的时候,怀柔以对,不将事情做的那么绝,太宗皇帝未必会起兵,即便起兵未必能引得这么多藩王坐观成败。
以朱允炆对湘王之举,那根本不是在削藩,而是在要人命。
但是太宗皇帝起兵了,他方才想起名声了,那一句勿要害朕杀叔之名,虽然可以正反理解,但是双方已经兵戎相见,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就不能说一句明正典刑吗?
从来是在不合适的时候,做不合适的事情。
太皇太后说道:“你准备怎么办?”
朱祁镇说道:“胡先生的意思是,建文皇帝已经死了。太宗皇帝已经盖棺论定了。”
太皇太后说道:“也好,就这么办。不过,我要见见这位当年故人。”
朱祁镇说道:“朕听娘娘的。”
太皇太后说了这一件事情,随即话题一转,说道:“正事说完了,说说你的婚事吧,准备什么时候办?”
朱祁镇面露苦色说道:“娘娘,能不能拖一拖,孙儿不孝,内库的银子不多了。”
太皇太后说道:“我算过大婚要二百多万两就够了,内库里面没有吗?”
朱祁镇说道:“有,只是朝廷正在用钱的时候,孙儿不想这个时候动用内库的财力。”
太皇太后说道:“国有根本,才是大事之中的大事。二百万两已经是精打细算了,不能再推迟了,我老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不在了,你总要让我见重孙子吧。也让我能安心去见仁宗皇帝,否则,我实在是放心不下啊。”
朱祁镇毕竟是后世的思想,一时间不能理解太皇太后的担忧。
朱祁镇这半年处理政事,并不是毫无错处的。但是总算是有板有眼,规规矩矩的,再算算朱祁镇的年纪,才十四五岁,已经很不错了。
想来朱祁镇将来年纪大了,处理政务的手段就会更加娴熟了。
在这一点上,太皇太后担心不多。
但是他的担心,却就放在朱祁镇的子嗣上面了。
太皇太后担心的不仅仅是朱祁镇的子嗣,还有宣宗皇帝一系的子嗣。
宣宗皇帝死的太早,子嗣太少,其实是朝廷一大隐患。
太皇太后洪武年间嫁给了当时还是燕世子的仁宗皇帝,几乎见识了大明到现在所有的皇帝,更明白什么叫做人世无常。
就好比宣宗皇帝,腊月二十三还是好端端的,但是一进正月就不行了。
事先谁能想到了。
宣宗皇帝只有两个儿子,朱祁镇与朱祁钰。现在看来都是好好的,但是谁能说得清楚?一旦有一个万一,他们两个人都不在了。
别的不说,单单是皇位归属问题,各方就没有一个权威的人选。
太皇太后如果当时还在,自然什么都不用说了,但是太皇太后对自己的身子骨,最清楚不过了,没有多长时间了。
一旦他不在了,在宫中做主的就是皇太后孙氏。
太皇太后对孙氏的政治智慧深感担心。倒时候会成什么样子,太皇太后都不想了。前代故事早已说明了问题。
而后来发生的正德无嗣,嘉靖继统闹出大礼仪,不知道闹出了大多的乱子。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太皇太后要在自己生前见到重孙子,这固然是一点私心,也是对帝系传承的一种保障。作为皇帝多子多孙,是必然的责任。
说起来弘治皇帝一生只有一个皇后,但是真爱了,却给天下留下了多大的隐患。
朱祁镇一时间没有想那么多,只当是太皇太后的心愿,他固然不想早婚,这才十几岁就要成亲,但是却硬顶太皇太后老人家,说道:“娘娘想办,就办吧。”
太皇太后说道:“也好,正好张天师也到了京师,正好让张天师为你们合一八字,算一下吉时。”
朱祁镇心中暗道:“我当初拖延之策,将张天师召进京师,却没有想到在这一件事情派上用场了。”
太皇太后召见了张天师,第二日,皇帝即将大婚的消息,就在京师之中流传开来了。一时间京城之中也变得热闹多了。
毕竟虽然北京城中百姓,见多识广,见过不少世面,但是皇帝成婚,却还真没有见过,概因朱祁镇是大明第一个成婚的皇帝。
倒不是其他皇帝都没有成婚,而是他们都是成婚之后才当了皇帝。
一般来说,结婚都用隆重,即便是平民百姓结婚,新郎官还能穿官服了。而皇帝结婚,更是要比太子隆重多了,礼仪之重,几乎不可加复。
所以,事情也繁杂多了,虽然都知道这结婚的日子,大概就在明年春天了。但是而今就已经忙碌起来。
马顺一路上风尘仆仆的来到了北京城的时候。
见到了就是这样的情况,建文帝重现的消息,固然传开了,但是大家都不是太信,因为一来锦衣卫抓了不知道多少愚夫愚妇假装建文帝,民间其实也是有所耳闻的。
而且很多吃瓜群众,一致认为,这个大抵也是假的,否则皇家怎么一点也紧张,反而在忙忙碌碌的筹办婚礼。
皇帝嫁娶之事,将建文帝重现之事压了下去。
马顺是最清楚其中前因后果的,他毕竟是锦衣卫指挥使,消息灵通之极,忍不住暗道:“姜还是老的辣,太皇太后到底是有办法的。”
就在马顺身后,十几名锦衣卫扮成了寻常衙役。却不知道他们都是一等一的搏杀好手,身上火器长刀短弩,一应俱全。一直小心提防着马车里面的人。
而马车之中却有两人。
一个老僧,一身袈裟跌坐在马车之中,手中念珠不住的转动,颇有一番宝相庄严之态,不是别人,正是自称建文帝的云南老僧。
而老僧旁边却还有一个,却是一身道袍。他自然不是真道士,只是他觉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轻损。他宁可扮做道士也不愿意当和尚。
当然了很多时候,他还有一直变幻身份。书生,农夫,士卒,各种身份都变幻过。他就是被姚广孝与胡濙推崇的程济。
老僧固然睁开眼睛,说道:“可是到了北京了。”
程济说道:“已经到了,看来燕逆这么多年做的不错了。北京也很是繁华。”他忽然起身,跪在老僧面前,说道:“陛下,臣就送陛下到这里了。”
第六十八章??????????定婚事
朱祁镇有些惭愧。
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今年上半年,救灾与麓川之战的事情,几乎将朱祁镇所有时间都站满了。
可以说大明这么大的国家,每天哪里有不出事的,朱祁镇只要心中有事,那就有忙不完的事情,他除却每天早晚问安之外,其实也很少进慈宁宫了。
朱祁镇说道:“娘娘英明。还真有一件事情要向娘娘禀报。”朱祁镇说道这里微微一顿。
太皇太后立即明白,一挥手,让身边的侍女都退下去了。
朱祁镇这才负责太皇太后在一大颗参天的松树下面坐下来,吹着傍晚的凉风,听着鸟鸣,松树晃动的声音,有一种恍如天籁之感。
这就紫禁城之中两处花园之一,慈宁宫花园。比御花园不差分毫。
太皇太后说道:“说吧,什么事情?”
朱祁镇随即将建文帝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太皇太后一时间有些恍惚,说道:“这还真是朱允炆的风格。做事情摇摆不定,该心狠不心狠,该宽仁不宽仁,反复摇摆,心中还存了一颗读书人的心。”
太皇太后的感叹,朱祁镇一时间插不了嘴,但是心中感叹,的确如此。
如果建文刚刚削藩的时候,怀柔以对,不将事情做的那么绝,太宗皇帝未必会起兵,即便起兵未必能引得这么多藩王坐观成败。
以朱允炆对湘王之举,那根本不是在削藩,而是在要人命。
但是太宗皇帝起兵了,他方才想起名声了,那一句勿要害朕杀叔之名,虽然可以正反理解,但是双方已经兵戎相见,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就不能说一句明正典刑吗?
从来是在不合适的时候,做不合适的事情。
太皇太后说道:“你准备怎么办?”
朱祁镇说道:“胡先生的意思是,建文皇帝已经死了。太宗皇帝已经盖棺论定了。”
太皇太后说道:“也好,就这么办。不过,我要见见这位当年故人。”
朱祁镇说道:“朕听娘娘的。”
太皇太后说了这一件事情,随即话题一转,说道:“正事说完了,说说你的婚事吧,准备什么时候办?”
朱祁镇面露苦色说道:“娘娘,能不能拖一拖,孙儿不孝,内库的银子不多了。”
太皇太后说道:“我算过大婚要二百多万两就够了,内库里面没有吗?”
朱祁镇说道:“有,只是朝廷正在用钱的时候,孙儿不想这个时候动用内库的财力。”
太皇太后说道:“国有根本,才是大事之中的大事。二百万两已经是精打细算了,不能再推迟了,我老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不在了,你总要让我见重孙子吧。也让我能安心去见仁宗皇帝,否则,我实在是放心不下啊。”
朱祁镇毕竟是后世的思想,一时间不能理解太皇太后的担忧。
朱祁镇这半年处理政事,并不是毫无错处的。但是总算是有板有眼,规规矩矩的,再算算朱祁镇的年纪,才十四五岁,已经很不错了。
想来朱祁镇将来年纪大了,处理政务的手段就会更加娴熟了。
在这一点上,太皇太后担心不多。
但是他的担心,却就放在朱祁镇的子嗣上面了。
太皇太后担心的不仅仅是朱祁镇的子嗣,还有宣宗皇帝一系的子嗣。
宣宗皇帝死的太早,子嗣太少,其实是朝廷一大隐患。
太皇太后洪武年间嫁给了当时还是燕世子的仁宗皇帝,几乎见识了大明到现在所有的皇帝,更明白什么叫做人世无常。
就好比宣宗皇帝,腊月二十三还是好端端的,但是一进正月就不行了。
事先谁能想到了。
宣宗皇帝只有两个儿子,朱祁镇与朱祁钰。现在看来都是好好的,但是谁能说得清楚?一旦有一个万一,他们两个人都不在了。
别的不说,单单是皇位归属问题,各方就没有一个权威的人选。
太皇太后如果当时还在,自然什么都不用说了,但是太皇太后对自己的身子骨,最清楚不过了,没有多长时间了。
一旦他不在了,在宫中做主的就是皇太后孙氏。
太皇太后对孙氏的政治智慧深感担心。倒时候会成什么样子,太皇太后都不想了。前代故事早已说明了问题。
而后来发生的正德无嗣,嘉靖继统闹出大礼仪,不知道闹出了大多的乱子。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太皇太后要在自己生前见到重孙子,这固然是一点私心,也是对帝系传承的一种保障。作为皇帝多子多孙,是必然的责任。
说起来弘治皇帝一生只有一个皇后,但是真爱了,却给天下留下了多大的隐患。
朱祁镇一时间没有想那么多,只当是太皇太后的心愿,他固然不想早婚,这才十几岁就要成亲,但是却硬顶太皇太后老人家,说道:“娘娘想办,就办吧。”
太皇太后说道:“也好,正好张天师也到了京师,正好让张天师为你们合一八字,算一下吉时。”
朱祁镇心中暗道:“我当初拖延之策,将张天师召进京师,却没有想到在这一件事情派上用场了。”
太皇太后召见了张天师,第二日,皇帝即将大婚的消息,就在京师之中流传开来了。一时间京城之中也变得热闹多了。
毕竟虽然北京城中百姓,见多识广,见过不少世面,但是皇帝成婚,却还真没有见过,概因朱祁镇是大明第一个成婚的皇帝。
倒不是其他皇帝都没有成婚,而是他们都是成婚之后才当了皇帝。
一般来说,结婚都用隆重,即便是平民百姓结婚,新郎官还能穿官服了。而皇帝结婚,更是要比太子隆重多了,礼仪之重,几乎不可加复。
所以,事情也繁杂多了,虽然都知道这结婚的日子,大概就在明年春天了。但是而今就已经忙碌起来。
马顺一路上风尘仆仆的来到了北京城的时候。
见到了就是这样的情况,建文帝重现的消息,固然传开了,但是大家都不是太信,因为一来锦衣卫抓了不知道多少愚夫愚妇假装建文帝,民间其实也是有所耳闻的。
而且很多吃瓜群众,一致认为,这个大抵也是假的,否则皇家怎么一点也紧张,反而在忙忙碌碌的筹办婚礼。
皇帝嫁娶之事,将建文帝重现之事压了下去。
马顺是最清楚其中前因后果的,他毕竟是锦衣卫指挥使,消息灵通之极,忍不住暗道:“姜还是老的辣,太皇太后到底是有办法的。”
就在马顺身后,十几名锦衣卫扮成了寻常衙役。却不知道他们都是一等一的搏杀好手,身上火器长刀短弩,一应俱全。一直小心提防着马车里面的人。
而马车之中却有两人。
一个老僧,一身袈裟跌坐在马车之中,手中念珠不住的转动,颇有一番宝相庄严之态,不是别人,正是自称建文帝的云南老僧。
而老僧旁边却还有一个,却是一身道袍。他自然不是真道士,只是他觉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轻损。他宁可扮做道士也不愿意当和尚。
当然了很多时候,他还有一直变幻身份。书生,农夫,士卒,各种身份都变幻过。他就是被姚广孝与胡濙推崇的程济。
老僧固然睁开眼睛,说道:“可是到了北京了。”
程济说道:“已经到了,看来燕逆这么多年做的不错了。北京也很是繁华。”他忽然起身,跪在老僧面前,说道:“陛下,臣就送陛下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