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帝国的黎明 > 章141 吐论多英音-5

章141 吐论多英音-5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南海水师缴获大食利器何止千万件,拿出十把宝刀卖了赈济百姓,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这一次,赵行德没有多话,市舶司使刘虞便宣布竞买开始。

    众商人大宋重文轻武,然而,辽军入寇使天下动荡以来,北地黎民朝不保夕,南方百姓人人自危,哪怕远在岭南,士绅也竞相购置兵器铠甲,更有像骆欢这样变卖家产举办团练的士人。产自的大食的宝刀宝剑,也是许多人搜求的对象。只要天下没有太平,坚甲利刃就能卖得出去。经过十几轮叫价,一位吴姓商人以一千三百贯的价钱买下了这十把宝刀。和普通一把提刀两三贯钱相比,这价钱算是十分昂贵了,然而,大食宝刀有价无市,如遇上识货且爱刀如命的人,再翻上两三翻都不稀奇。众商人低声窃窃私语,毫不掩饰目光中的火热。显然,只要能赚钱,这贩运兵器的买卖,也是一桩好买卖。

    “可惜了。”骆欢有些遗憾地摇摇头,他出价三次,五百贯以后,就没再跟了。

    “不用遗憾。”魏建仁低声道,“如果要厢军团练所用的兵刃,再等几个月,赵大人在雷州府的铁场开张,你要多少都有。”骆欢摇摇头,不以为然,普通的货色,怎比得上大食宝刀,魏建仁见他神色,又低声道,“别不相信,据赵大人所言,这大食弯刀之所以锋利异常,且天然带着花纹,乃是因为用了朱罗国的一种特异的铁料的缘故,所以,只要从朱罗国大量买进这种铁料,悉心打造出来的兵器,就算赶不上大食宝刀,品质也相去不远了。到时候,咱们岭南雷州造的兵器,就和鄂州造、汴梁造鼎足而三,团练也不用千里迢迢去买兵器。”

    “果真如此?”左念远奇道,“那为何还要竞买大食宝刀?”

    “这也是生财之道嘛。”魏建仁微微笑道,“赵大人的妙算,岂是我等能妄自揣测。”

    “大食人锻造宝刀数百年,总有些东西是咱们一时赶不上。赵大人在雷州兴办铁场,要的是不是几百把价值千金的珍玩,而是千千万万的上好铁器,用朱罗铁锻造刀剑也只是其中一小项而已。铁厂真正的大头,一是铁铲、铁犁等农具,二是剪子、菜刀之类家常器具,供开荒屯垦用,三是火铳、火炮,既有为水师造的,也有陆上营头造的。从大食贩运宝刀只是牟利而已,就跟那些琉璃器yiyàng,所以就让给商人来做好了。”

    魏建仁低声解释,左念远和骆欢都凝神细听,微微点头。

    赵大人无论是推动远海贸易,还是兴建铁厂,都离不开市舶司的配合。魏建仁乃市舶司使刘虞最重的属吏,所得到的消息也最快最真切。就连这场竞买,也是刘虞交代魏建仁配合水师暗中安排推动的。

    魏建仁并不是多嘴的人,如果不是向左念骆二人示好,他肯定会守口如瓶。像左念远、骆欢这样进过州学,为了广州城下流过血,允文允武,又深得知州大人重的清流后辈,前程明显十分远大。魏建仁和左骆二人不同,他是个实际的人,最大期望就是在刘虞之后接任市舶司使的职位。市舶司使的官职虽然是朝廷任命的,然而,广州地方对朝廷斟酌人选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左念远和骆欢很可能是将来这一方清流的领袖,举足轻重,所以,魏建仁有意地结好二人,就像做生意yiyàng,有眼光才能一本万利。

    这三人窃窃私语的时候,侍女又呈上来产自波斯和突厥的毯子、叙利亚的条纹毯、开罗的亚麻布,埃及和朱罗国的糖砂、阿勒颇的白叠布,巴格达的珠宝和香水。望海楼九层的气氛越来越热烈起来,到了后来,人们都明了赵行德的意思,也就是朝廷的意思,那就是要扩大海上贸易。在兴奋心情的影响下,无论是否竞拍成功,商人们起来都很高兴。每yiyàng竞拍的物事,都代表着未来某种大宗货物的交易,也许一年来往就有上百万贯,甚至数百万贯,商人们不时窃窃私语,已经开始筹划大干一场,各桌的宾客不时发出一阵轻松的笑声。

    文武官员们表情各异,杜吹角等水师武官只管狼吞虎咽,偶尔应付一下其他人。赵行德早打过了招呼,不许水师中人私下夹带货物,不得与这些商人私相授受。文官们反而活跃很多,这次赴宴的许多官员家中都有买卖。魏建仁脸上喜气洋洋,骆欢和左念远则相对沉默,他们心里还想着北伐的事,无论这些人津津有味地谈论什么,怎样兴奋激动,都影响不了他们。他们来的本来就晚,饥肠辘辘,除了埋头吃喝外,只偶尔关注赵行德等大人所在那一桌的话题。二人清楚,整个望海楼九层,在上百人的无数虚伪客套的空谈,故作聪明却乏味的戏谑中,相对安静的上位那一桌才是将一切联系起来的中心。不仅是他们,其他人也是yiyàng的感觉,各种各样的热闹嘈杂声中,不是有人抬头朝那边去。

    赵行德等人说话声音并不太,但在有心人竖起的耳朵里,一句都不落下。

    “赵大人,这场竞买真是别开生面,老朽佩服。”聂司伟沉吟道,“不过,俗话说,一人计短,众人计长。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老夫有些顾虑,还请大人海涵。”

    “聂行首请讲。”赵行德笑道,“海上行商,商才是主角,我不过是敲个边鼓罢了。”

    “赵大人过谦,”聂司伟摇了摇头,“折煞我等了。”

    “折杀我等了。”

    “大人真是虚怀若谷!”其它豪商也跟着作揖道:“大人哪里话来,折杀我等。”

    “这开拓万里商路,我等不过跟在大人身后,有个残羹剩饭吃就不错了。”

    嘲杂一片,赵行德心下皱眉,脸色却是淡淡的,他知道,自己再折节下交,只怕这些人更加惴惴不安,以为自己有什么索求。这世道,商贾对官身之人,始终有种敬畏。哪怕如聂司伟这财雄势大的豪商,哪怕守了清流法,除了刻意的结好官府之外,心底里还存了敬而远之的想法。所谓破家县令,灭门知府,族中若不是官宦显贵撑腰,就怕被某些无良贪官缠上,多年积累的财富,败亡便在一朝之间。所以,赵行德一客气,众商贾是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

    “大人目光宏远,屈尊指点大食的财富所出,我等都是感激涕零的。”

    聂司伟见赵行德不再说话,仍再三客气,然后才道:“不过,从大食购进铜器这yiyàng,老夫尚有些疑虑。须知天生物有定数,大食原本有那么些铜,就够大食人所用。若像从前yiyàng,只少量买进一些精美器物,当然没有问题。可如果贸易铜器的口子若打开的话,咱们大宋每年所需要的铜,可是以百万斤计的,大人可知,从前我们也向东瀛、安南、乃至西南夷买过铜条,可根本不够,到了后来,一年可买的最多几十万斤而已,连铸造铜器都不够,谈何解决钱荒。而大食那边产铜就算多些,也多的有限,老夫就怕最多一两年,铜器生意就做不下去了。”

    “我大宋乃天朝上国,物阜民丰,种种货物无不齐备充沛,而番邦的物产甚少,除了稀奇古怪的宝货,铜器,糖、布这些大宗的物事。”“就算有,恐怕也不够啊?”聂司伟的话,犹如给脑子发热的商贾们浇了一盆凉水,那些原本心存疑虑的人,更在底下窃窃私语起来。“特别是铜器,我从前出海几次,根本就买不到。”“非但买不到铜,番邦的钱荒比我朝更加厉害十倍。”“西南海上诸番,我朝之钱无不通行,往往以货易货,可买百贯的宝货,若用我朝铜钱买,就能买千贯宝货。大人要从番邦手上买铜器,甚至解决钱荒,只怕堪忧,堪忧啊!”

    “果真如此么?”左念远低声问道,他是对禁铜和钱荒之事有所耳闻而已。

    “钱荒之事历来已久,”魏建仁脸色略显尴尬,迟疑道,“真要解决,也不是一朝一夕。”

    “这些商人目光短浅,根本没透关键之处乃是源头活水。”

    骆欢微微冷笑,低声对二人道:“赵大人从大食贸易铜器,其关键之所在,不在于贸易铜器的数量多少,而是引入了一源头活水,解开原先的死结。”见二人仍然不明,他又低声解释道,“我朝的铜山都为朝廷用来铸钱,民间铸铜器求铜而不可得,所以铜料奇贵,以至于一文钱所用之铜,价值反而远远超过一文。钱还不如铜贵,所以大富之家就不愿意把铜钱用出去,更愿意把铜钱藏起来。所以,朝廷铸越多的钱都变成了死水,市面上仍是钱荒。以往朝廷在番邦采买铜料,仍是用来铸钱,再多也是死水。而这次赵大人这次从大食国买铜器,根本不用来铸铜钱,而是流入市面,让士绅之家可以买到铜器。如果大食那边铜料便宜的话,甚至可能让铜料的价钱日益下跌。这样一来,家藏铜钱就没有意思,还不如藏金银来的简便。久而久之,也就无所谓钱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