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141 吐论多英音-1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一间雅阁甚大,坐了五桌客人还显得十分宽敞。欢迎来到阅读..
赵行德、右学政刘公亮、左学政黄元龙、市舶司使刘虞,商会行首聂司伟和其他几个大商贾坐在中间的主桌。其它四桌,商行的众东家坐了两桌,团练官陆乾招待着一众水师军官坐了一桌,广府的文官自坐了一桌。和其它雅阁中官绅商贾杂坐喧哗相比,这一雅间内显得井然了许多。官员和商贾之间,广府文官和水师武官之间,客气中带着矜持。..
骆欢本想拜见了赵行德便离开,熟料,市舶司司库梁健仁一看到二人,脸上便露出惊喜之sè,招呼道:“正好空了两个位置,你们后脚却来了。”他指着这一桌两个空着座位,笑道:“贾行首嘱我帮着张罗的这一桌,也算得半个主人,坐吧坐吧。”他久在市舶司,与商会几个行首都极熟悉的,自家也有产业,算是半官半商。骆欢见状,也不客气,朝左右同僚一拱手,便和左念远一同进去落座了。他的官职只是从八品县令而已,但他却陈公举的得意门生,清流后起之秀,前途不可限量,一落座,顿时好几个人主动打招呼,倒显得冷落了左念远。
“他们若得知左兄很就是北援军的统帅,恐怕态度又会不同吧。”
骆欢暗暗想到,左念远虽然是州学出身,但出仕没有在广州,所以梁健仁等人的态度有些矜持。世态炎凉,左念远到没怎么上心,微笑着和左右官员打着招呼。“都指挥使任命下来后,左兄就不会坐在这里,而是上去和赵先生共桌了。”骆欢不禁想到,“他恐怕也是这副表情,这份定力,倒是远胜于我。”二人落座后,桌上又继续谈起刚才的话题,不久之后,南海水师将在西澳码头外海举行成军礼,水师邀请了广州的官员观礼,百姓也可自行观看,除了船队列队通过码头水域,战船鸣炮十八响外,水师刀盾营,火铳营还将西澳码头的校场上举行列队受阅仪式,据说组建的北伐行营也将参加。阅兵式过后,大军开拔,这片临时的大校场又将回归本来面目,成为西澳码头的货物堆码场和脚夫棚户区。..
“不知道谁是北伐的主帅?”梁健仁遗憾道,“我广南兵jing粮足,就是缺良将啊。”
这一声叹引起了文官们的共鸣,他们觉得,或许岳、韩等大帅麾下猛将如云,可自己身边的武将真的乏善可陈。广州城下死伤惨重,大家都是心有戚戚焉,我岭南子弟壮烈,惜良将,要不然不用麻烦水师,这几十万团练早就把海寇收拾了。
说到后来,竟然你一言,我一语,小声窃笑着奚落起州军的几个将领起来。
骆欢陪着左念远便这么听着,暗暗感叹:“难恩师手边乏人可用,干事情的难,拆台的容易,冒着肝脑涂地的风险,一个不小心,就是别人的笑柄,这北伐援军的主帅,还真不是个人干的差事。”他这么想着,不禁看了左念远一眼,见他微笑着听众人说话,一点都不以为忤,任谁都不知道这个团练指挥很就要成为众人瞩目的北援军主帅,骆欢心下佩服,暗道:“左兄这份肚量,从前竟没看出来,恩师真是慧识英雄。北方人地生疏,还好岳帅驻节广南多年,对我们这一方总要念点香火之情,陈相公和恩师的面子,也不至于为难我们。”
左念远也不觉受到冷遇,反而乐得自在,席上的话题转到北伐上面,他便留神听着。
“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有人压低了声音道,“我听说,知州大人瞩意的人都推辞了。”
“是么?这帮家伙。”另一个人冷笑道,“平时妆模作样,到头来都是缩头乌龟。”
“最糟的是,可能连兵都募不满了。你说,司库最近停发赈济粮,是不是和募兵有关?”
“真有此事?太耻了。州学就不能硬气一点,顶着朝廷不派兵北伐吗?”
“别提了,举国清议汹汹,二位陈大人身上的压力也很大啊。毕竟北伐是大义所在。”
“清议?邓素这个jiān贼,”主薄唐棣压低了声音,“背主贰臣?也配提清议?!”
“毕竟是大义所在。”梁健仁转着酒杯,冷笑道,“若不出兵,授人口实,将来收复旧疆,邓素独得全功,我辈没有出头之ri了。难道当真要流落道海外蛮荒之地不成?说到底,这是大势所趋。若苟且偷安,只怕朝廷北伐之后,大军立刻就会向南,到时候我们怎么办?”
“啊?”“他敢?!”几个人异口同声道。
“他就不怕遗臭万年?”
“那可未必。”梁健仁冷冷道,“邓素的名声,可不是手软之人”
“对,还有曹迪这老匹夫,刘光世、韩世忠这些拥兵大藩也居心叵测。”
众人七嘴八舌,一个个目露忧sè。“怕什么?”唐棣忽然轻声道,“赵将军在我们这边,不管是谁,邓素还是曹刘,都得掂量一二。”众人心有戚戚焉,颔首称是。赵行德部属三将在河南已形同割据,与汉军取了京东,驱逐侯焕寅,朝廷也捏着鼻子认了。朝廷就算要动手,论如何,都轮不到广南第一个挨刀。以赵行德与夏国的关系,势必将河南三镇都逼反不可。北伐在即,朝廷不愿和夏国翻脸,若是北伐成功收复河北,山川完整,就不好说了。
“到那时,我们又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浮现在几个人脑海里。
左念远的目光落在赵行德的身上,充满了疑惑。
赵行德所在的主桌,前半段的话题围绕着广州大捷和水师出发的船期,几个商人在中间穿插了些轻松的话题,席间不时发出响亮的笑声。酒酣耳热之际,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入正在紧锣密鼓筹备的北伐上。几个大商人一改刚才的笑容,不约而同地唉声叹气起来。外面盛传不久后朝廷要加征平辽税,商家论大小,货物一律十中税一,弄得人心惶惶。
“北伐是大义所在。”商会行首聂司伟叹息道,“可是广州才遭受了一场浩劫,我亲眼看着许多人家破人亡,多人毕生的心血化为灰烬。打败了海寇,市面还很萧条,家家都是东拼西凑的,若再加苛捐杂税,我怕行市上的商家要关掉一半啊。各位达人可要给我们做主啊。”
“放心,”刘公亮眼神微凛,沉吟道,“加平辽税的事,不过是道听途说而已。”
“可是,外面说朝廷打算”
“朝廷打算,也得学政公议吧,”刘公亮看了黄元龙一眼,笑道,“可接下来顶不顶得住,就要看黄学政了。”州学两名学政轮换到鄂州议事,刘光亮返回,黄元龙就该上鄂州议事了。部分学政先行轮换是商议的结果,也是朝廷礼部的安排,免得两年以后所有的学政都轮换致使朝政不稳。对黄元龙来说,到鄂州可以广结奥援,见识全国的翘楚人物,但是,保住根基就越显得重要。几年以后,州学推举学政是不是还是自己,就不好说了。
“那就我等细民就仰仗黄大人了。”聂司伟举杯笑道。
“为了这一方桑梓,在下自当尽力而为。”黄元龙正sè道,他和众人举杯相碰,一饮而尽,真有几分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豪气。赵行德心中暗叹,举杯饮了,听黄元龙又道:“邓素授意户部把北伐作价变卖了,我们广南没有丝毫好处,不但要出钱,还要白白流血!这公平么?什么大义所在,河北大片大片的上等田地,还有河北券价值所在才是。”众商人唯唯称是,赵行德脸sè微沉。身为水师都督,他本不应该干涉朝政,但黄元龙这种态度,对鄂州议事的朝局,可未必有什么好处。他看着席间众人,心中斟酌着词句。
“黄大人此言差矣,”刘公亮却轻咳了一声,沉声道:“北伐的粮饷,若不是户部发卖河北券,说不定就真要增收平辽税了。唉,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广南遭受海寇劫掠,骨肉分离,家人离散之苦,我等都感同身受。可是,北地父老所受涂炭之苦,十倍于我等。若非北地拼死与辽贼相抗,大宋疆域之内,谁又能安享富足呢?”他的目光落在聂司伟等人身上,笑道,“河北券出来就被抢购一空,几位东家是不是也发财了吧?”
“哪里,哪里”行首聂司伟堆笑道,“我有拳拳报国之意,只恨不能像赵节帅这般能耐,只能买些河北券,希望朝廷出师大捷。”有人笑道:“当初证信堂发卖南海券的时候,我本来想多买一些,可惜没争得过扬州那帮盐商。”另有人问道,“对北伐的局势,不知赵节帅有何看法?”众商贾目光都落在赵行德身上。有人想:赵大人既是当世名将,又是证信堂的后台东家啊,说不定有些内幕消息?
这一间雅阁甚大,坐了五桌客人还显得十分宽敞。欢迎来到阅读..
赵行德、右学政刘公亮、左学政黄元龙、市舶司使刘虞,商会行首聂司伟和其他几个大商贾坐在中间的主桌。其它四桌,商行的众东家坐了两桌,团练官陆乾招待着一众水师军官坐了一桌,广府的文官自坐了一桌。和其它雅阁中官绅商贾杂坐喧哗相比,这一雅间内显得井然了许多。官员和商贾之间,广府文官和水师武官之间,客气中带着矜持。..
骆欢本想拜见了赵行德便离开,熟料,市舶司司库梁健仁一看到二人,脸上便露出惊喜之sè,招呼道:“正好空了两个位置,你们后脚却来了。”他指着这一桌两个空着座位,笑道:“贾行首嘱我帮着张罗的这一桌,也算得半个主人,坐吧坐吧。”他久在市舶司,与商会几个行首都极熟悉的,自家也有产业,算是半官半商。骆欢见状,也不客气,朝左右同僚一拱手,便和左念远一同进去落座了。他的官职只是从八品县令而已,但他却陈公举的得意门生,清流后起之秀,前途不可限量,一落座,顿时好几个人主动打招呼,倒显得冷落了左念远。
“他们若得知左兄很就是北援军的统帅,恐怕态度又会不同吧。”
骆欢暗暗想到,左念远虽然是州学出身,但出仕没有在广州,所以梁健仁等人的态度有些矜持。世态炎凉,左念远到没怎么上心,微笑着和左右官员打着招呼。“都指挥使任命下来后,左兄就不会坐在这里,而是上去和赵先生共桌了。”骆欢不禁想到,“他恐怕也是这副表情,这份定力,倒是远胜于我。”二人落座后,桌上又继续谈起刚才的话题,不久之后,南海水师将在西澳码头外海举行成军礼,水师邀请了广州的官员观礼,百姓也可自行观看,除了船队列队通过码头水域,战船鸣炮十八响外,水师刀盾营,火铳营还将西澳码头的校场上举行列队受阅仪式,据说组建的北伐行营也将参加。阅兵式过后,大军开拔,这片临时的大校场又将回归本来面目,成为西澳码头的货物堆码场和脚夫棚户区。..
“不知道谁是北伐的主帅?”梁健仁遗憾道,“我广南兵jing粮足,就是缺良将啊。”
这一声叹引起了文官们的共鸣,他们觉得,或许岳、韩等大帅麾下猛将如云,可自己身边的武将真的乏善可陈。广州城下死伤惨重,大家都是心有戚戚焉,我岭南子弟壮烈,惜良将,要不然不用麻烦水师,这几十万团练早就把海寇收拾了。
说到后来,竟然你一言,我一语,小声窃笑着奚落起州军的几个将领起来。
骆欢陪着左念远便这么听着,暗暗感叹:“难恩师手边乏人可用,干事情的难,拆台的容易,冒着肝脑涂地的风险,一个不小心,就是别人的笑柄,这北伐援军的主帅,还真不是个人干的差事。”他这么想着,不禁看了左念远一眼,见他微笑着听众人说话,一点都不以为忤,任谁都不知道这个团练指挥很就要成为众人瞩目的北援军主帅,骆欢心下佩服,暗道:“左兄这份肚量,从前竟没看出来,恩师真是慧识英雄。北方人地生疏,还好岳帅驻节广南多年,对我们这一方总要念点香火之情,陈相公和恩师的面子,也不至于为难我们。”
左念远也不觉受到冷遇,反而乐得自在,席上的话题转到北伐上面,他便留神听着。
“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有人压低了声音道,“我听说,知州大人瞩意的人都推辞了。”
“是么?这帮家伙。”另一个人冷笑道,“平时妆模作样,到头来都是缩头乌龟。”
“最糟的是,可能连兵都募不满了。你说,司库最近停发赈济粮,是不是和募兵有关?”
“真有此事?太耻了。州学就不能硬气一点,顶着朝廷不派兵北伐吗?”
“别提了,举国清议汹汹,二位陈大人身上的压力也很大啊。毕竟北伐是大义所在。”
“清议?邓素这个jiān贼,”主薄唐棣压低了声音,“背主贰臣?也配提清议?!”
“毕竟是大义所在。”梁健仁转着酒杯,冷笑道,“若不出兵,授人口实,将来收复旧疆,邓素独得全功,我辈没有出头之ri了。难道当真要流落道海外蛮荒之地不成?说到底,这是大势所趋。若苟且偷安,只怕朝廷北伐之后,大军立刻就会向南,到时候我们怎么办?”
“啊?”“他敢?!”几个人异口同声道。
“他就不怕遗臭万年?”
“那可未必。”梁健仁冷冷道,“邓素的名声,可不是手软之人”
“对,还有曹迪这老匹夫,刘光世、韩世忠这些拥兵大藩也居心叵测。”
众人七嘴八舌,一个个目露忧sè。“怕什么?”唐棣忽然轻声道,“赵将军在我们这边,不管是谁,邓素还是曹刘,都得掂量一二。”众人心有戚戚焉,颔首称是。赵行德部属三将在河南已形同割据,与汉军取了京东,驱逐侯焕寅,朝廷也捏着鼻子认了。朝廷就算要动手,论如何,都轮不到广南第一个挨刀。以赵行德与夏国的关系,势必将河南三镇都逼反不可。北伐在即,朝廷不愿和夏国翻脸,若是北伐成功收复河北,山川完整,就不好说了。
“到那时,我们又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浮现在几个人脑海里。
左念远的目光落在赵行德的身上,充满了疑惑。
赵行德所在的主桌,前半段的话题围绕着广州大捷和水师出发的船期,几个商人在中间穿插了些轻松的话题,席间不时发出响亮的笑声。酒酣耳热之际,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入正在紧锣密鼓筹备的北伐上。几个大商人一改刚才的笑容,不约而同地唉声叹气起来。外面盛传不久后朝廷要加征平辽税,商家论大小,货物一律十中税一,弄得人心惶惶。
“北伐是大义所在。”商会行首聂司伟叹息道,“可是广州才遭受了一场浩劫,我亲眼看着许多人家破人亡,多人毕生的心血化为灰烬。打败了海寇,市面还很萧条,家家都是东拼西凑的,若再加苛捐杂税,我怕行市上的商家要关掉一半啊。各位达人可要给我们做主啊。”
“放心,”刘公亮眼神微凛,沉吟道,“加平辽税的事,不过是道听途说而已。”
“可是,外面说朝廷打算”
“朝廷打算,也得学政公议吧,”刘公亮看了黄元龙一眼,笑道,“可接下来顶不顶得住,就要看黄学政了。”州学两名学政轮换到鄂州议事,刘光亮返回,黄元龙就该上鄂州议事了。部分学政先行轮换是商议的结果,也是朝廷礼部的安排,免得两年以后所有的学政都轮换致使朝政不稳。对黄元龙来说,到鄂州可以广结奥援,见识全国的翘楚人物,但是,保住根基就越显得重要。几年以后,州学推举学政是不是还是自己,就不好说了。
“那就我等细民就仰仗黄大人了。”聂司伟举杯笑道。
“为了这一方桑梓,在下自当尽力而为。”黄元龙正sè道,他和众人举杯相碰,一饮而尽,真有几分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豪气。赵行德心中暗叹,举杯饮了,听黄元龙又道:“邓素授意户部把北伐作价变卖了,我们广南没有丝毫好处,不但要出钱,还要白白流血!这公平么?什么大义所在,河北大片大片的上等田地,还有河北券价值所在才是。”众商人唯唯称是,赵行德脸sè微沉。身为水师都督,他本不应该干涉朝政,但黄元龙这种态度,对鄂州议事的朝局,可未必有什么好处。他看着席间众人,心中斟酌着词句。
“黄大人此言差矣,”刘公亮却轻咳了一声,沉声道:“北伐的粮饷,若不是户部发卖河北券,说不定就真要增收平辽税了。唉,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广南遭受海寇劫掠,骨肉分离,家人离散之苦,我等都感同身受。可是,北地父老所受涂炭之苦,十倍于我等。若非北地拼死与辽贼相抗,大宋疆域之内,谁又能安享富足呢?”他的目光落在聂司伟等人身上,笑道,“河北券出来就被抢购一空,几位东家是不是也发财了吧?”
“哪里,哪里”行首聂司伟堆笑道,“我有拳拳报国之意,只恨不能像赵节帅这般能耐,只能买些河北券,希望朝廷出师大捷。”有人笑道:“当初证信堂发卖南海券的时候,我本来想多买一些,可惜没争得过扬州那帮盐商。”另有人问道,“对北伐的局势,不知赵节帅有何看法?”众商贾目光都落在赵行德身上。有人想:赵大人既是当世名将,又是证信堂的后台东家啊,说不定有些内幕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