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各取所需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虽然春节假期要正月二十才结束,可是这场风暴,却提前在朝廷里刮了起来。
言官的攻击只是第一波,算是餐前点心,刘东海在正月二十一的上疏才是正菜。
刘东海在这份奏折里,详细列举了汪仲华在刑部尚书任职期间的所有污点,包括但不局限于贪污、受贿以及滥用职权等方面,每一项都举报都标明了具体时间、地点和相关当事人。
除了这些证据确凿的部分,还有一条没有完全证实的举报——汪仲华和白莲教的大首领,有着若有若无的关联。
与此同时,张鲸的汇报也到了朱翊钧这里。其主要内容和刘东海的奏折里写的差不多,但是还多了一些奏折里没有的事项。
至于是否和白莲教有所勾结,张鲸的汇报里同样没有下结论,只是列举了诸多可疑的发现,比如汪仲华和白莲教大首领华天来的籍贯,都是山东兖州府下面的一个小乡村;比如据说两人小时候曾是邻居和玩伴儿;再比如这么多年来,刑部并未抓获和处决多少白莲教匪徒……
以上种种,都是些捕风捉影的传闻,未经证实确有其事,同样也没有证实不属实。
看着这些内容,朱翊钧没有任何表示。
再来看看汪仲华的应对。从言官第一天弹劾他开始,汪仲华就上疏恳求辞职,想以此来间接证明自己的清白。另一方面,汪仲华让老家的叔伯兄弟和京师的老婆小妾们,赶紧处理那些不干不净的事情。
在刘东海的奏折递交皇帝后,汪仲华再次请求辞职,并且还附上了一封声泪俱下的悔过书。在悔过书里,汪仲华驳斥了部分刘东海的举报,只挑了些较轻的罪行加以承认,并且表示了深深的忏悔。
对于汪仲华的两次请辞,朱翊钧都没有明确表态。一时间,朝廷上下也摸不清皇帝的意图,虽然言官们的攻击仍未停止,可是声势却不如前些日子了。
对于当前的局势,钟南了解得一清二楚。他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决定要打垮汪仲华,那就要一鼓作气,否则待其喘过气来,很有可能“打虎不成,反被虎伤”。
只是该怎么办呢?钟南思考了整整一个晚上。
正月二十四,钟南给皇帝上了一份奏折,内容平淡无奇:详细叙述了正月初三,龙泉寺外发生的事件其前因后果。
正是这封看起来毫无杀伤力的奏折,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据宫里传出来的小道消息,皇帝看完钟南的那封奏折后,沉默了两三分钟,随后开口说道:“汪仲华是该挪挪位置了!”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便宣判了汪仲华的命运。
正月二十五,圣旨下达:汪仲华任职刑部尚书期间,未能做到廉洁奉公,私下里大肆敛财,数额巨大;同时与白莲教匪徒不清不白,置大明王朝安全于不顾,其所作所为已违反了《大明律例》。现革除汪仲华的刑部尚书一职,并剥夺其所受封赏,交三司会审。
汪仲华完了!这是满朝文武统一的论断。
接下来就是胜利方摘取果实的时候了!
打到汪仲华,多少还可以算是台面上的较量;瓜分空缺职位,比拼的就是台面下的功夫了。
正月的最后一天,最终结果揭晓:熊家正如愿以偿地坐上了刑部尚书的宝座;刘东海则是调任大理寺卿;至于刑部左侍郎高峰,居然神奇地保住了职位,看来上面也不想刑部的变动太大。
刘东海留下的刑部右侍郎之职,被则都察院副都御史颜凌坐上了。副都御史同样为正三品官阶,都察院也同属政法委系统,所以颜凌算是平调。据说,颜凌的后面,站着的是内阁的沈一贯沈大学士。
尘埃落定之后,大家蓦然发现:此次事件的最大赢家,虽然明里看起来是熊家正,可是兵部右侍郎钟南的收获也同样不小。甚至有不少官员认为,右侍郎大人才是此次行动的最大受益者。
仔细想想就能明白,大理寺卿虽然不如六部尚书和都察院左都御史那么有权势,可怎么也算是“九卿”之一啊。
刘东海做了钟南的盟友,那么在政法委系统,他就有了发声的机会。再加上要不了几年,钟南极可能会坐上一部尚书甚至更高职位,那个时候,这一派系就将是决定政局的重要力量之一了。
尽管朝廷上下都艳羡不已,可是钟南却异常冷静,他知道,这一切只是皇帝的有意为之。皇帝希望扶植钟南上位,来对抗原有的旧势力;当钟南真正强大起来后,皇帝就会改变策略,开始玩平衡了。
尽管看得异常明白,钟南还是进宫叩谢了圣恩。眼下,正是他和朱翊钧的蜜月期,他要好好利用这段时间,帮助皇帝的同时也壮大自己。
经此一战,右侍郎大人名声大噪,有些没有后台的中低阶官员,特意拿了名帖前来拜访。对于这些有心投靠之人,钟南都没有拒绝,他的打算是先尽数吸纳,再择优录取。
如今六部当中,兵部有钟南坐镇,吏部、礼部和户部也各有一个己方阵营的官员。刑部虽然没有小弟,可是真要有事,熊家正应该也可以说上话。只有工部,算是还没有打入内部。
虽然春节假期要正月二十才结束,可是这场风暴,却提前在朝廷里刮了起来。
言官的攻击只是第一波,算是餐前点心,刘东海在正月二十一的上疏才是正菜。
刘东海在这份奏折里,详细列举了汪仲华在刑部尚书任职期间的所有污点,包括但不局限于贪污、受贿以及滥用职权等方面,每一项都举报都标明了具体时间、地点和相关当事人。
除了这些证据确凿的部分,还有一条没有完全证实的举报——汪仲华和白莲教的大首领,有着若有若无的关联。
与此同时,张鲸的汇报也到了朱翊钧这里。其主要内容和刘东海的奏折里写的差不多,但是还多了一些奏折里没有的事项。
至于是否和白莲教有所勾结,张鲸的汇报里同样没有下结论,只是列举了诸多可疑的发现,比如汪仲华和白莲教大首领华天来的籍贯,都是山东兖州府下面的一个小乡村;比如据说两人小时候曾是邻居和玩伴儿;再比如这么多年来,刑部并未抓获和处决多少白莲教匪徒……
以上种种,都是些捕风捉影的传闻,未经证实确有其事,同样也没有证实不属实。
看着这些内容,朱翊钧没有任何表示。
再来看看汪仲华的应对。从言官第一天弹劾他开始,汪仲华就上疏恳求辞职,想以此来间接证明自己的清白。另一方面,汪仲华让老家的叔伯兄弟和京师的老婆小妾们,赶紧处理那些不干不净的事情。
在刘东海的奏折递交皇帝后,汪仲华再次请求辞职,并且还附上了一封声泪俱下的悔过书。在悔过书里,汪仲华驳斥了部分刘东海的举报,只挑了些较轻的罪行加以承认,并且表示了深深的忏悔。
对于汪仲华的两次请辞,朱翊钧都没有明确表态。一时间,朝廷上下也摸不清皇帝的意图,虽然言官们的攻击仍未停止,可是声势却不如前些日子了。
对于当前的局势,钟南了解得一清二楚。他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决定要打垮汪仲华,那就要一鼓作气,否则待其喘过气来,很有可能“打虎不成,反被虎伤”。
只是该怎么办呢?钟南思考了整整一个晚上。
正月二十四,钟南给皇帝上了一份奏折,内容平淡无奇:详细叙述了正月初三,龙泉寺外发生的事件其前因后果。
正是这封看起来毫无杀伤力的奏折,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据宫里传出来的小道消息,皇帝看完钟南的那封奏折后,沉默了两三分钟,随后开口说道:“汪仲华是该挪挪位置了!”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便宣判了汪仲华的命运。
正月二十五,圣旨下达:汪仲华任职刑部尚书期间,未能做到廉洁奉公,私下里大肆敛财,数额巨大;同时与白莲教匪徒不清不白,置大明王朝安全于不顾,其所作所为已违反了《大明律例》。现革除汪仲华的刑部尚书一职,并剥夺其所受封赏,交三司会审。
汪仲华完了!这是满朝文武统一的论断。
接下来就是胜利方摘取果实的时候了!
打到汪仲华,多少还可以算是台面上的较量;瓜分空缺职位,比拼的就是台面下的功夫了。
正月的最后一天,最终结果揭晓:熊家正如愿以偿地坐上了刑部尚书的宝座;刘东海则是调任大理寺卿;至于刑部左侍郎高峰,居然神奇地保住了职位,看来上面也不想刑部的变动太大。
刘东海留下的刑部右侍郎之职,被则都察院副都御史颜凌坐上了。副都御史同样为正三品官阶,都察院也同属政法委系统,所以颜凌算是平调。据说,颜凌的后面,站着的是内阁的沈一贯沈大学士。
尘埃落定之后,大家蓦然发现:此次事件的最大赢家,虽然明里看起来是熊家正,可是兵部右侍郎钟南的收获也同样不小。甚至有不少官员认为,右侍郎大人才是此次行动的最大受益者。
仔细想想就能明白,大理寺卿虽然不如六部尚书和都察院左都御史那么有权势,可怎么也算是“九卿”之一啊。
刘东海做了钟南的盟友,那么在政法委系统,他就有了发声的机会。再加上要不了几年,钟南极可能会坐上一部尚书甚至更高职位,那个时候,这一派系就将是决定政局的重要力量之一了。
尽管朝廷上下都艳羡不已,可是钟南却异常冷静,他知道,这一切只是皇帝的有意为之。皇帝希望扶植钟南上位,来对抗原有的旧势力;当钟南真正强大起来后,皇帝就会改变策略,开始玩平衡了。
尽管看得异常明白,钟南还是进宫叩谢了圣恩。眼下,正是他和朱翊钧的蜜月期,他要好好利用这段时间,帮助皇帝的同时也壮大自己。
经此一战,右侍郎大人名声大噪,有些没有后台的中低阶官员,特意拿了名帖前来拜访。对于这些有心投靠之人,钟南都没有拒绝,他的打算是先尽数吸纳,再择优录取。
如今六部当中,兵部有钟南坐镇,吏部、礼部和户部也各有一个己方阵营的官员。刑部虽然没有小弟,可是真要有事,熊家正应该也可以说上话。只有工部,算是还没有打入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