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逆变1589 > 第九十二章 第二次朝鲜战争(三)

第九十二章 第二次朝鲜战争(三)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陆上的三路人马,攻击方向也各自不同:麻贵攻蔚山,董一元攻泗川,刘铤攻顺天。

    六月,麻贵再次将加藤清正包围在蔚山城。之后两军互有胜负,但最后时刻,麻贵遭到了倭军援兵的伏击。援军由立花宗茂率领,他先以千人夜袭麻贵的军营,后来又以假营伏兵攻击明军,麻贵败退。

    七月,刘铤、麻贵各自进攻蔚山、顺天,虽然没有攻下城门,但击毙倭军数千,也算取得了大胜。

    然而进攻泗川的董一元部,眼看已经拿下了泗川城寨,却意外地发生了火炮炸膛事故,随后更是引起了**库连番爆炸,导致明军乱成一团。泗川守将岛津义弘哪能错过如此大好机会,他随即命令倭军出击,再次夺回了泗川的所有权。

    此时的钟南并未回国,而是在汉城大本营坐镇。当他收到董一元部的战报后,气得直拍桌子。

    “送给前线的火器,居然是伪劣品,武库司的人是干什么吃的?”

    “老大,您现在发再大的火也没用,还不如想想补救措施。”胡焕山劝解到。

    对于下属的直言进谏,钟南从不介意,只要对方说得对,他都是虚心接受。

    “还是你说得对,先想想怎么补救,其他的,待战事结束后再说。”钟南冷静了下来,思索一番后,一边说话一边提笔写字,“让朝廷从蓟州兵工厂重新采购火器,然后火速运往前线来!”

    胡焕山拿着钟南盖好印章的手书,快速出了门,他还要去安排人手送信呢。

    九月初,朝廷新采购的各式火器运抵汉城。

    九月底,明军的陆上三路人马,同时对倭军发动了攻势。由于蓟州兵工厂的新式火炮,不仅射程更远,威力也比之前大得多,轮番轰炸之下,居然打得倭军毫无还手之力。要不是他们仗着各自的高城厚墙,估计早就逃之夭夭了。

    十月初,陈璘在海上截击了倭军的运粮船队,并且一把大火,烧光了倭军的各种补给。

    同一时间段,路上三路人马在多日的围攻之后,终于先后拿下了泗川、蔚山和顺天,倭军残余人马全数逃回釜山大本营。

    丢光了占领区,又没了补充的粮食等物资,龟缩在釜山的倭军,士气迅速低落了起来。

    十月底,倭军已开始断粮,于是生了撤退之心。他们打算从蔚山分批逃走,哪知明军却没有给其机会。

    此时明军的水师部队由陈璘任提督,邓子龙任副将,马文焕任游击将军。在陈璘的安排下,数百艘战船分布忠清、全罗、庆尚各个海口。

    就在倭军将领撤退之时,陈璘派遣邓子龙偕同李舜臣联合出击,在露梁海上截击想援救加藤清正的倭军援军——包括立花宗茂、岛津义弘、小早川秀包、宗义智、寺泽广高等部,他们全都被堵在了露梁海域。

    水师副将邓子龙,字武桥,号大千,江西南昌人士。他是嘉靖三十七年的武举人出身,先在福建、广东沿海各地抗倭,由小校升到了把总。之后又先后参与镇压江西、广东等地的农民起义军行动。

    万历十一年,邓子龙痛击侵略攀枝花的缅甸木邦部落,并活捉缅甸军一众首脑,因此升任副总兵。

    之后的十来年,邓子龙又经历了被剥职入狱、戴罪立功、官复原职、被罢官等事件,从一个热血青年,变成了老头儿。

    别看邓老头已经七十多岁了,在露梁海战中却是勇往直前,誓要夺得首功。他亲率三艘巨舰攻向倭军,并自为前锋,打算和对方正面决战。

    倭军被邓子龙的这种不怕死的战法,打得屁滚尿流,一时间死伤无数。哪知己方士兵,不小心将火器误投到了他的船中,使战船起火。邓子龙无路可退之下,和倭军拼死一搏,最后英勇就义。

    同一时间,联合作战的李舜臣,想前去营救邓子龙,结果他率领的龟甲船冲入敌阵后,被倭军层层围住。不幸的是,乱战之中,李舜臣被流矢射中胸口,不治身亡。

    李舜臣临死之前,特意叮嘱侄子李莞:“战方急,慎勿言我死,毋令惊军。”他把军旗交给部下,让其代为发号施令,以便不影响朝鲜水师继续战斗。

    接着,陈璘命陈蚕、季金等人,领军赶来夹击倭军。倭军则因为已经成功解救了加藤清正,于是且战且退。哪知刚刚逃上岸的加藤军团,被提前等在此处的刘铤候个正着,一阵对战之后,大批倭军焚溺而亡。

    不仅如此,前来救援的岛津义弘军团,也被陈璘的一顿猛击,给揍得乱了方寸。在付出了上百艘战船的损失后,才在立花宗茂的接应之下,仓促逃离。

    十一月,仍然留在朝鲜的倭军残兵,再次由乙山偷渡出逃。只是畏惧于乙山的高深悬崖,倭军将士们大多都不敢前进。结果陈璘在夜里偷偷率军前来,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慌乱之中,失足跌落悬崖的倭军都有上千人。

    虽然还是有小部分倭军逃了出去,可对全局却没有丝毫影响。至此,第二次朝鲜战争终于结束了。

    十二月初,钟南和麻贵、陈璘等人先后返回京师。

    算算时间,从二月底到十二月初,钟南几乎在朝鲜待了近十个月。这段时间里,尽管他没有亲自披挂上阵,可是仍然感受到了战争的铁血和残酷。

    南原一战,六千明、朝联军,除了最后和杨元一起突围而出的近两千人外,其余将士全部阵亡;当然,倭军的损失更大,虽然他们的兵力近十倍于明、朝联军,却仍然付出了死亡七千余人的代价。

    稷山之战,明、朝联军几乎又是以一敌二,结果不但击毙倭军六千余人,更重要的是达成了战略目的,为大明重新募兵赢得了时间。不过,明、朝联军也阵亡了两千五百余人。

    蔚山大会战,明、朝联军四万六千余人,对阵倭军六万多人。明军阵亡七千余人,受伤四千余人,朝军伤亡近四千人;倭军伤亡一万两千余人。结果是明、朝联军苦战失利,还损失了辽东军将领卢继忠。

    顺天战役,刘铤以两万人对战倭军一万四千多人。虽然最终取得了胜利,歼灭倭军近七千余人,可是明军也有伤亡三千五百余人。

    露梁海战,双方各自投入的兵力相当,最后的折损也差不多——倭军阵亡人数超过一万余人,主要是岛津义弘军团的士兵;而岛津义弘本人,更是被斩杀在露梁海域之中。明、朝联军虽然阵亡人数要明显少于倭军,可是却损失了大将邓子龙和李舜臣,所以算下来,可以说是双方惨败。

    好在最后的结果,是倭军被赶回了老家,而且两百年内,他们再也无力进犯朝鲜。

    看着战报上的统计数据,钟南久久不语——战争的血腥,那些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是很难想象得到的。

    十二月下旬,楼栋从福建传来确切消息:丰臣秀吉日前在倭国去世——据说,他是被气死的。当倭国的残军败将逃回倭岛后,丰臣秀吉仰天长叹,随后吐血三升,倒地不起。

    尽管结果有点出乎钟南的意料之外,他还是很高兴的。毕竟像丰臣秀吉这样的战争分子,多在世上留一天,就多一份危险。

    钟南刚回到京师没几天,万历二十六年的春节,便急匆匆地来了。

    由于此次东征朝鲜有功,据四下流传的小道消息,钟南极有可能在春节后,升任兵部尚书。

    对于这些捕风捉影的说法,钟南并没有多加理会。他现在唯一想做的,就是好好地过个春节。

    正月里,无论是京师的大小官员,还是地方上的重要武将,大多都来了钟府。估计是听到了那些传言,想提前和钟南搭上关系。

    不过,真正的大佬和钟南一系的人马,对此倒是不以为然。对于大佬来说,钟南就算做了一部尚书,也还是新生势力,他们哪里需要屈尊讨好。对于钟南的“小弟们”来说,侍郎大人能坐上尚书的高位,自然不会忘了他们;加上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他们也清楚了钟南的风格,觉得没必要去做那些表面功夫。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正月下旬,万历二十六年的第一次早朝,在万众瞩目中如期举行。

    原本大家都以为,早朝上,将会有重要事项宣告,哪知朱翊钧只是宣布了三月初,朝廷要举行祭祀大典,在郊庙祭告祖先一事。之后,无论是内阁的四位大学士,还是六部九卿,都没有事项上奏。于是乎,这场早朝,就如此意外地结束了。

    想想也是,真要是大事,哪里会在早朝上来作讨论呢——你一言我一语的,搞不好一整天下来,都不会有结果。看来,各方势力还在博弈之中啊!

    二月中旬,皇帝的圣旨终于下达:原兵部右侍郎钟南升任兵部尚书;而原兵部尚书邢玠,并未如外界所料般失势,反而调任吏部尚书一职;至于原吏部尚书郁敬,则被发配到了应天府,担任礼部尚书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