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九锡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三月底的邺城,温暖,舒适。
行宫议事大殿。
站在左侧首位的高澄睡眼惺忪,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
出列的司空孙腾正慷慨陈词,历数多年来高欢是如何匡扶社稷,有功于国。
喷了许多口水就为了能陈述一个道理:天子应该为高王加九锡,也必须给高王加九锡。
九锡可是个好玩意,本来只是天子赏赐的九种礼器,代表天子对大臣的最高礼遇。
只不过因为被王莽、曹操拿到手过,给这些物件添上了另外一层含义:家里没人受过九锡也好意思谋朝篡位?
昨天得了具体消息,高欢明天就能入邺,不赶在大丞相进城之前搞定这事,难不成还让人家站在议事大殿上,看着众人为他请赐九锡?那多难为情啊。
前两天司马子如找到高澄说起过这事,高澄欣然同意,毕竟要维持邀宠卖乖的孝子人设。
整件事情是由孙腾起的头,孙老大人自从收到高欢的劝慰信,就好像变了个人,每次遇见高澄,态度总是很恭谦,或者说,卑微?
都做到这个份上了,孙老大人还觉得不够,应该让高王看见他的体贴。
还有什么比为高欢发一张篡位资格证的做法,更能体现他的一片赤诚?
孙腾上蹿下跳折腾得厉害,但高澄觉得他是媚眼抛给瞎子看,光是从前天司马子如脸上犹豫纠结的神色,高澄就能猜到这事的结果。
“孙司空这番话说得实在荒谬。”
当先出来呵斥的是年过六旬的侍中,华山王元鸷,平日里不争不闹,只是因为不值得,但都到了这个紧要关头,哪还能不出来吼两嗓子。
要当这个出头鸟,胆子自然不会小,元鸷那可是当年河阴之变时,跟尔朱荣站一起笑看洛阳两千多宗室和大臣被屠杀的狠角色。
因为是尔朱氏赐的王爵,咸阳王元坦有次喝了点酒,质问他:你这种人凭什么也能封王。’
元鸷笑嘻嘻回答:因为我曾经砍下反叛的咸阳王元禧的脑袋。
很不巧,元坦正是元禧的儿子。
“自古以来异姓加九锡之人,哪个不是乱臣贼子,莫非你孙司空记恨尚书令(高澄)曾羞辱你,要构陷高王谋逆不成!”元鸷逼问道。
孙老大人心里恼怒:咱两这是谁在构陷?
“我没有!你莫要血口喷人。”
“你分明就是心怀祸胎,你居然枉顾高王恩义,陛下,臣请诛这薄情寡义之人,以还高王清誉。”
“你、你...”孙腾气得吹胡子瞪眼睛,连话都说不利索。
眼见孙腾吃瘪,元善见自然乐得瞧热闹,至于诛杀孙腾这种话,他也只是当玩笑听,不过这个玩笑确实逗得他心里高兴。
“华山王这番话请恕司马遵业不敢苟同。”(司马子如字遵业。)
终于,司马子如还是下场了。
司马子如品行不怎么样,却对元魏还是怀有一定的感情,不过做为高欢的亲信,至少这不能算优点。
当然,他在这件事的立场偏向孙腾一方,毕竟他觉得高欢不可能接受九锡,既然这样,让高王看见大家对他的心意也只有好处。
“加九锡之礼本是天子对臣僚展示恩宠的行为,不过是有乱臣贼子一时窃据,才使得华山王有如此说法。”
司马子如顿了顿,继续道:“出帝(元修)弃国,高王迎立天子,夙兴夜寐操劳国事,从无僭越之心,若加九锡是乱臣贼子自王莽、曹操起始,那么,加九锡为忠诚义士也将由高王为开端。”
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不愧是能言善辩的司马子如。
原本孙腾被辩得哑口无言时,好几个宗室差点没忍住出来痛打落水狗。
此刻司马子如直接堵死了元鸷的话,再也没人有动静了。
“尚书令以为如何?”元善见问向高澄道。
掉线了许久的高澄,这时候才好似重新连接,回到游戏。
“回禀陛下,事关臣父,臣惶恐不知所措,一切听从陛下决议。”
高澄又把皮球踢回给元善见。
“朕准孙卿家所奏,拟朕旨意,大丞相......”
元善见后头说了些什么,高澄没有仔细听,无非就是夸功颂德之类。
至于元善见这么配合,自然是昨晚高澄找大舅子谈心时,问过大舅子一个问题。
‘九锡,臣父肯不肯接是一回事,陛下愿不愿给则是另一回事,陛下以为咧?’
......
长广公寺坐落在邺北城东部,香客主要来自附近的几个里坊,香火不算鼎盛,庙里和尚至少也衣食无忧,甚至还有富余。
北魏文成帝时,主政邺城的陆馥为官清平,惩恶扶弱,造福一方,于是吏民以他的名字修建了这座佛庙。
王老汉在长广公寺寺外摆了十多年茶水摊,可像这样俊俏的小郎君,实在见得少。
这时候已经是午后,那小郎君带了一个中年人还有几个年轻武人进他茶摊里喝水。
“辛苦士良随我闲逛。”
坐在茶摊里,少年人向与他同桌的中年人笑道。
少年人自然是下了朝的高澄,与他同桌的,是新入幕府的王士良,刚刚受任京畿大都督府司马,兼领外兵参军。
顺带一提,大都督府如今主要僚属为长史陈元康,兼领功曹参军;司马两人,另一人为兼领中兵参军的崔季舒。
王士良,字君明,生于宣武帝景明元年(500年),如今三十有六,王士良小的时候先亡母,后丧父,是由继母梁氏抚养长大,因此他对继母非常孝顺。
尔朱氏掌权时,王士良受征召入尔朱仲远幕府,孝庄帝时期,随军抵抗河西贼帅纥豆陵步蕃,被俘,可凭着满腹才气,当俘虏给当成了孙女婿。
之后,王士良劝说纥豆陵步蕃归顺北魏,两魏分立后,依旧留在东方。
“良能得世子青睐,何谈辛苦。”王士良谦虚道。
高澄笑了笑,终于问出了他最看重的问题:“士良平日可有养生诀窍?”
如果他没记错,这位心腹幕僚可活了八十一岁,在这个年代,绝对算得上少有的高寿了。
三月底的邺城,温暖,舒适。
行宫议事大殿。
站在左侧首位的高澄睡眼惺忪,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
出列的司空孙腾正慷慨陈词,历数多年来高欢是如何匡扶社稷,有功于国。
喷了许多口水就为了能陈述一个道理:天子应该为高王加九锡,也必须给高王加九锡。
九锡可是个好玩意,本来只是天子赏赐的九种礼器,代表天子对大臣的最高礼遇。
只不过因为被王莽、曹操拿到手过,给这些物件添上了另外一层含义:家里没人受过九锡也好意思谋朝篡位?
昨天得了具体消息,高欢明天就能入邺,不赶在大丞相进城之前搞定这事,难不成还让人家站在议事大殿上,看着众人为他请赐九锡?那多难为情啊。
前两天司马子如找到高澄说起过这事,高澄欣然同意,毕竟要维持邀宠卖乖的孝子人设。
整件事情是由孙腾起的头,孙老大人自从收到高欢的劝慰信,就好像变了个人,每次遇见高澄,态度总是很恭谦,或者说,卑微?
都做到这个份上了,孙老大人还觉得不够,应该让高王看见他的体贴。
还有什么比为高欢发一张篡位资格证的做法,更能体现他的一片赤诚?
孙腾上蹿下跳折腾得厉害,但高澄觉得他是媚眼抛给瞎子看,光是从前天司马子如脸上犹豫纠结的神色,高澄就能猜到这事的结果。
“孙司空这番话说得实在荒谬。”
当先出来呵斥的是年过六旬的侍中,华山王元鸷,平日里不争不闹,只是因为不值得,但都到了这个紧要关头,哪还能不出来吼两嗓子。
要当这个出头鸟,胆子自然不会小,元鸷那可是当年河阴之变时,跟尔朱荣站一起笑看洛阳两千多宗室和大臣被屠杀的狠角色。
因为是尔朱氏赐的王爵,咸阳王元坦有次喝了点酒,质问他:你这种人凭什么也能封王。’
元鸷笑嘻嘻回答:因为我曾经砍下反叛的咸阳王元禧的脑袋。
很不巧,元坦正是元禧的儿子。
“自古以来异姓加九锡之人,哪个不是乱臣贼子,莫非你孙司空记恨尚书令(高澄)曾羞辱你,要构陷高王谋逆不成!”元鸷逼问道。
孙老大人心里恼怒:咱两这是谁在构陷?
“我没有!你莫要血口喷人。”
“你分明就是心怀祸胎,你居然枉顾高王恩义,陛下,臣请诛这薄情寡义之人,以还高王清誉。”
“你、你...”孙腾气得吹胡子瞪眼睛,连话都说不利索。
眼见孙腾吃瘪,元善见自然乐得瞧热闹,至于诛杀孙腾这种话,他也只是当玩笑听,不过这个玩笑确实逗得他心里高兴。
“华山王这番话请恕司马遵业不敢苟同。”(司马子如字遵业。)
终于,司马子如还是下场了。
司马子如品行不怎么样,却对元魏还是怀有一定的感情,不过做为高欢的亲信,至少这不能算优点。
当然,他在这件事的立场偏向孙腾一方,毕竟他觉得高欢不可能接受九锡,既然这样,让高王看见大家对他的心意也只有好处。
“加九锡之礼本是天子对臣僚展示恩宠的行为,不过是有乱臣贼子一时窃据,才使得华山王有如此说法。”
司马子如顿了顿,继续道:“出帝(元修)弃国,高王迎立天子,夙兴夜寐操劳国事,从无僭越之心,若加九锡是乱臣贼子自王莽、曹操起始,那么,加九锡为忠诚义士也将由高王为开端。”
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不愧是能言善辩的司马子如。
原本孙腾被辩得哑口无言时,好几个宗室差点没忍住出来痛打落水狗。
此刻司马子如直接堵死了元鸷的话,再也没人有动静了。
“尚书令以为如何?”元善见问向高澄道。
掉线了许久的高澄,这时候才好似重新连接,回到游戏。
“回禀陛下,事关臣父,臣惶恐不知所措,一切听从陛下决议。”
高澄又把皮球踢回给元善见。
“朕准孙卿家所奏,拟朕旨意,大丞相......”
元善见后头说了些什么,高澄没有仔细听,无非就是夸功颂德之类。
至于元善见这么配合,自然是昨晚高澄找大舅子谈心时,问过大舅子一个问题。
‘九锡,臣父肯不肯接是一回事,陛下愿不愿给则是另一回事,陛下以为咧?’
......
长广公寺坐落在邺北城东部,香客主要来自附近的几个里坊,香火不算鼎盛,庙里和尚至少也衣食无忧,甚至还有富余。
北魏文成帝时,主政邺城的陆馥为官清平,惩恶扶弱,造福一方,于是吏民以他的名字修建了这座佛庙。
王老汉在长广公寺寺外摆了十多年茶水摊,可像这样俊俏的小郎君,实在见得少。
这时候已经是午后,那小郎君带了一个中年人还有几个年轻武人进他茶摊里喝水。
“辛苦士良随我闲逛。”
坐在茶摊里,少年人向与他同桌的中年人笑道。
少年人自然是下了朝的高澄,与他同桌的,是新入幕府的王士良,刚刚受任京畿大都督府司马,兼领外兵参军。
顺带一提,大都督府如今主要僚属为长史陈元康,兼领功曹参军;司马两人,另一人为兼领中兵参军的崔季舒。
王士良,字君明,生于宣武帝景明元年(500年),如今三十有六,王士良小的时候先亡母,后丧父,是由继母梁氏抚养长大,因此他对继母非常孝顺。
尔朱氏掌权时,王士良受征召入尔朱仲远幕府,孝庄帝时期,随军抵抗河西贼帅纥豆陵步蕃,被俘,可凭着满腹才气,当俘虏给当成了孙女婿。
之后,王士良劝说纥豆陵步蕃归顺北魏,两魏分立后,依旧留在东方。
“良能得世子青睐,何谈辛苦。”王士良谦虚道。
高澄笑了笑,终于问出了他最看重的问题:“士良平日可有养生诀窍?”
如果他没记错,这位心腹幕僚可活了八十一岁,在这个年代,绝对算得上少有的高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