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李承乾的感叹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带着李承乾,冯智彧是提前出发的那个。
李靖要等一等,毕竟他们最终都是要往高州去的,而且都还是那种没法隐瞒的。
太子离京就不说了,这可是大事儿,肯定是瞒不过去的,不然的话冯智彧也就不必想办法骗过魏徵那些人了。
至于李靖,他虽然和李承乾身份不同,但他如果离京的话也是会引起很大反响的,毕竟是大唐军神,甚至可以说是现在大唐臣子中功劳最高也最多的那个人了。
如果说要与之相比的话,可能也就只有长孙无忌这些人才行了吧。
因为目的地都是岭南,而李靖名义上也是为了去处理峰州和交趾那边的事情才出山的,所以如果两人一起的话就很容易被人联想起来。
所以冯智彧决定先带着李承乾下去,反正他也得回家去看看,李靖则是等两天再出发。
等那个时候就算是有人猜到些什么也无所谓了,毕竟那时候人都跑了,靠着大运河,而且还是顺流而下,两天怕不是都到余杭了。
“第二次出远门,感觉怎么样?”走上甲板,冯智彧看着正在船舷上吹风的李承乾。
每个人会因为出身不同导致境遇不同,寻常孩子的同年是不可能发生在李承乾身上的,所以冯智彧才会这么问。
毕竟,以他的身份来说能出门,而且还是出远门还真是不容易。
“还好吧,毕竟之前就已经走过了。”因为学习的、见识的以及经历的都比以前多了一些,所以明明才十三岁的他就已经有了成熟的感觉。
可能,这里面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那次去灾区的经历。
听说和亲眼所见本就是两码事,冯智彧不知道李承乾有没有听说过灾区的正确描述,但那次以粮换人的场面应该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这次可跟上次不一样啊。”冯智彧转了个身,屁股靠在了船舷上。
“这次我们要去的可是被人们称之为穷山恶水、毒虫瘴气遍布的岭南,想来那边的环境和风俗会给你留下不太一样的印象的。”
“而且我都跟父皇说好了,这次药师公也会过来,只不过要晚两天,到时候就带你去岭南西部去走走,让你也看看战争的真实模样。”
“……”看着一脸轻松的冯智彧,李承乾张了张嘴但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良久之后,他才略带苦涩地开口:“姐夫啊,自从认识了你,我感觉我的人生都不一样了。”
“之前就没听说过哪个王朝的储君还亲自出去视察灾情的,这也就罢了,你还要带我到战场上去。”
“你这是都已经想好了瞒骗太师和中书令的办法了?”
“嘁~”冯智彧很是不屑地啐了一声。
“他们都是些老顽固,一天到晚想的都是怎么以仁治国,但他们哪知道军事力量才是一个王朝的真正后盾?”
“当然了,我这么说也不代表着武事就是一切,治国这种事情本来就不是单靠着某一个方面就能够成功的事情,只不过孔太师和中书令太偏向于文治了。”
“文治和武功就好像是太极图一样,黑白分明但却又势均力敌,两者缺一不可,不均衡也不可。”
一直以来冯智彧都致力于给李承乾灌输重视武事的思想,但这并不代表着他就是个狂热的好战分子,而是这个时代因为儒家思想的缘故太过于重视仁这个字。
大国风范、天朝上国、以仁感化等词汇几乎是充斥着种花家的整个封建王朝的历史,这有些失衡了。
提到战争,似乎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杀戮和残忍,但这却是一个民族进步不得不经历的血腥。
“这个我知道啊。”李承乾也转过身,学着冯智彧的样子靠在了船舷上。
“只是说姐夫你有些太过出人意料了,可能历朝历代的太傅都没有像你这样的吧?”
“嗨!这算什么啊。”冯智彧把吹到脸上的头发拨开,一脸的无所谓。
“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耗子的就是好猫。”
“你管我是不是正经的呢?能把你教好不就完了?”
“这倒是。”说到这里,李承乾也不由得心服口服地点了点头。
冯智彧的教育方法和别人不一样,和孔颖达这个太子更不一样,但效果却是斐然的。
以前对于自然灾害,李承乾的认知总是停留在书籍、李世民的奏折甚至是传言里,而那次的灾区之行是真的让他感到震撼。
他知道赤地千里和饿殍遍地这两个词,但从未想过当这两个词变成现实的时候是那么的震撼,那么的悲惨。
李承乾不知道自己在那次的灾区之行中得到了多少东西,但有一点他很清楚,那就是冯智彧之前经常说的那句话。
这个世界是鲜活的,你不能总是从别人口中说出的只言片语去描绘这个世界,而是要自己去亲身感受,那样你就会知道真实的世界和人口中的世界相差有多大。
他感觉到了,而且还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
对于那次的灾情,满朝上下都觉得算不上是什么大事儿,因为和贞观二、三年的灾害比起来实在是相形见绌,朝廷很轻松地就可以解决。
而李承乾在亲眼见过之后才知道,朝廷所谓的能够轻松解决竟然是那么一副模样。
虽然,朝廷解决起来真的挺简单的。
“高明啊。”看着若有所思的李承乾,冯智彧微微笑了笑。
“其实我并不是非要你去亲眼看过这个世间最悲惨的一些事情,但偏偏是这种事情是最容易遭受蒙蔽的。”
“这对于寻常人来说无所谓,对于我这种人也无所谓,但你不行,也唯独只有你不行。”
“不管是任何人、任何事你都要有自己的判断,而且还必须是最正确的判断。”
“坐在那个位子上的父皇并不轻松,你也注定了不会轻松。”
说到这里,冯智彧多少有些感叹。
当皇帝是一件很累的活儿,想想明朝的超人朱元璋,从一个破碗到君临天下这已经是很难了,而朱元璋不仅做到了,还坚持自己处理政务,这一坚持就是几十年。
他的儿子朱棣也曾经向他的老子学习过,但最后没能承受得住,不仅把事情放手给内阁,还重启了他亲爹曾经说过永不得重新启用的锦衣卫。
像朱棣那种人都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当皇帝是个多么累人的活儿了。
带着李承乾,冯智彧是提前出发的那个。
李靖要等一等,毕竟他们最终都是要往高州去的,而且都还是那种没法隐瞒的。
太子离京就不说了,这可是大事儿,肯定是瞒不过去的,不然的话冯智彧也就不必想办法骗过魏徵那些人了。
至于李靖,他虽然和李承乾身份不同,但他如果离京的话也是会引起很大反响的,毕竟是大唐军神,甚至可以说是现在大唐臣子中功劳最高也最多的那个人了。
如果说要与之相比的话,可能也就只有长孙无忌这些人才行了吧。
因为目的地都是岭南,而李靖名义上也是为了去处理峰州和交趾那边的事情才出山的,所以如果两人一起的话就很容易被人联想起来。
所以冯智彧决定先带着李承乾下去,反正他也得回家去看看,李靖则是等两天再出发。
等那个时候就算是有人猜到些什么也无所谓了,毕竟那时候人都跑了,靠着大运河,而且还是顺流而下,两天怕不是都到余杭了。
“第二次出远门,感觉怎么样?”走上甲板,冯智彧看着正在船舷上吹风的李承乾。
每个人会因为出身不同导致境遇不同,寻常孩子的同年是不可能发生在李承乾身上的,所以冯智彧才会这么问。
毕竟,以他的身份来说能出门,而且还是出远门还真是不容易。
“还好吧,毕竟之前就已经走过了。”因为学习的、见识的以及经历的都比以前多了一些,所以明明才十三岁的他就已经有了成熟的感觉。
可能,这里面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那次去灾区的经历。
听说和亲眼所见本就是两码事,冯智彧不知道李承乾有没有听说过灾区的正确描述,但那次以粮换人的场面应该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这次可跟上次不一样啊。”冯智彧转了个身,屁股靠在了船舷上。
“这次我们要去的可是被人们称之为穷山恶水、毒虫瘴气遍布的岭南,想来那边的环境和风俗会给你留下不太一样的印象的。”
“而且我都跟父皇说好了,这次药师公也会过来,只不过要晚两天,到时候就带你去岭南西部去走走,让你也看看战争的真实模样。”
“……”看着一脸轻松的冯智彧,李承乾张了张嘴但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良久之后,他才略带苦涩地开口:“姐夫啊,自从认识了你,我感觉我的人生都不一样了。”
“之前就没听说过哪个王朝的储君还亲自出去视察灾情的,这也就罢了,你还要带我到战场上去。”
“你这是都已经想好了瞒骗太师和中书令的办法了?”
“嘁~”冯智彧很是不屑地啐了一声。
“他们都是些老顽固,一天到晚想的都是怎么以仁治国,但他们哪知道军事力量才是一个王朝的真正后盾?”
“当然了,我这么说也不代表着武事就是一切,治国这种事情本来就不是单靠着某一个方面就能够成功的事情,只不过孔太师和中书令太偏向于文治了。”
“文治和武功就好像是太极图一样,黑白分明但却又势均力敌,两者缺一不可,不均衡也不可。”
一直以来冯智彧都致力于给李承乾灌输重视武事的思想,但这并不代表着他就是个狂热的好战分子,而是这个时代因为儒家思想的缘故太过于重视仁这个字。
大国风范、天朝上国、以仁感化等词汇几乎是充斥着种花家的整个封建王朝的历史,这有些失衡了。
提到战争,似乎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杀戮和残忍,但这却是一个民族进步不得不经历的血腥。
“这个我知道啊。”李承乾也转过身,学着冯智彧的样子靠在了船舷上。
“只是说姐夫你有些太过出人意料了,可能历朝历代的太傅都没有像你这样的吧?”
“嗨!这算什么啊。”冯智彧把吹到脸上的头发拨开,一脸的无所谓。
“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耗子的就是好猫。”
“你管我是不是正经的呢?能把你教好不就完了?”
“这倒是。”说到这里,李承乾也不由得心服口服地点了点头。
冯智彧的教育方法和别人不一样,和孔颖达这个太子更不一样,但效果却是斐然的。
以前对于自然灾害,李承乾的认知总是停留在书籍、李世民的奏折甚至是传言里,而那次的灾区之行是真的让他感到震撼。
他知道赤地千里和饿殍遍地这两个词,但从未想过当这两个词变成现实的时候是那么的震撼,那么的悲惨。
李承乾不知道自己在那次的灾区之行中得到了多少东西,但有一点他很清楚,那就是冯智彧之前经常说的那句话。
这个世界是鲜活的,你不能总是从别人口中说出的只言片语去描绘这个世界,而是要自己去亲身感受,那样你就会知道真实的世界和人口中的世界相差有多大。
他感觉到了,而且还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
对于那次的灾情,满朝上下都觉得算不上是什么大事儿,因为和贞观二、三年的灾害比起来实在是相形见绌,朝廷很轻松地就可以解决。
而李承乾在亲眼见过之后才知道,朝廷所谓的能够轻松解决竟然是那么一副模样。
虽然,朝廷解决起来真的挺简单的。
“高明啊。”看着若有所思的李承乾,冯智彧微微笑了笑。
“其实我并不是非要你去亲眼看过这个世间最悲惨的一些事情,但偏偏是这种事情是最容易遭受蒙蔽的。”
“这对于寻常人来说无所谓,对于我这种人也无所谓,但你不行,也唯独只有你不行。”
“不管是任何人、任何事你都要有自己的判断,而且还必须是最正确的判断。”
“坐在那个位子上的父皇并不轻松,你也注定了不会轻松。”
说到这里,冯智彧多少有些感叹。
当皇帝是一件很累的活儿,想想明朝的超人朱元璋,从一个破碗到君临天下这已经是很难了,而朱元璋不仅做到了,还坚持自己处理政务,这一坚持就是几十年。
他的儿子朱棣也曾经向他的老子学习过,但最后没能承受得住,不仅把事情放手给内阁,还重启了他亲爹曾经说过永不得重新启用的锦衣卫。
像朱棣那种人都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当皇帝是个多么累人的活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