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大唐:我爹是土皇帝 > 第270章 新粮和税收

第270章 新粮和税收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早朝这事儿并没有后世人想象的那么高大上,往往都以地方上那些算不上很大但影响又不好的事情为多。

    当然了,这说的是平日里的,若是赶上耕种、收获、天灾、人祸以及战争这些事情的时候朝堂上谈论的事情还是比较高大上的。

    不过今天和那些都沾不上边儿。

    现在大唐的官员才刚刚经历过大清洗,所以大部分新上任的官员们都还在熟悉自己的职责以及要处理的那些事情,甚至还有入职晚的连交接都没做完的。

    比如冯智戴。

    因此,今日的朝堂不像是之前那样宛如菜市场一般了,反而更像是个学堂。

    李世民这个皇帝是校长,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这些老资历的官员是老师,而那些新入职的官员则是学生。

    这样一来朝堂上的气氛就变得有点儿怪异了,老资历的官员们言语平和,完全不似往日那般针锋相对,而新入职的官员们则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做错了什么。

    不过好在这些新提上来的人不是保皇派的人就是倾向于保皇派的,大家的耐心也比较足。

    不过也正因为此,一个早朝竟然一直到了未时初才结束。

    这已经是相当于下午一点多了,而冯智彧虽然在朝堂上少有发言,但他早上就喝了点儿粥吃了点儿咸菜,这哪能顶得住?

    因此,在退朝之后李世民将他与长孙无忌等人都叫到了甘露殿后他也就没打算忍着了。

    “行啦,先别说啦,为了带这群新兵蛋子都没吃饭,您几位就不饿吗?去我庄子上吧?”

    李世民本来留下这些人是想着谈论一些别的事情的,毕竟有些事情不好在朝堂上谈,而且现在的朝堂上新人居多,大事儿他们怕是也没有什么可靠的建议。

    但是冯智彧一句话直接给李世民给怼回去了。

    “走吧走吧。”

    冯智戴在一旁颇有点儿胆战心惊地看着,但李世民却并没有任何生气的意思,反而是顺着冯智彧的话站了起来。

    一早上没吃饭,他能不饿吗?只不是事情比较重大,所以他想让人准备点儿吃食就在甘露殿边吃边谈了。

    现在是没办法了,冯智彧这根搅屎搅和的时候从来都不分场合。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既然能等到退朝那就说明事情虽然重要但却不着急,不然的话李世民也等不到这个时候。

    冯智彧让人先行回霸上通知,而他则是与长孙无忌等一众人陪着李世民起码慢行。

    “话说现在你二哥也来了,你要不要搬出来?霸上到长安有快二十里,你不嫌远?”

    坐在马背上,李世民优哉游哉地问着冯智彧。

    “少来!您还不是想着闲着没事儿的时候去我家蹭吃蹭喝?跟您说啊,您今年的茶叶已经到份额了,我也跟母后说过了,母后会监督您的。”

    冯智彧没好气儿地翻了个白眼,李世民的那点儿心思还没显露他就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了。

    “再者说了,我这房子都建好了,庄子也发展起来了,您让我搬家?先不说房子的问题,就说那些大棚我还得让人重建,得不偿失的,没什么必要。”

    “这个简单啊,朕给你批个地方不就好了?三桥还是万年县?随你挑。”

    李世民大手一挥,显得很是慷慨。

    “算了吧,搬不搬家的是小事儿,主要还是大棚里的那点儿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冯智彧也知道李世民这是好意,毕竟越靠近长安他以后在人们心中的影响力就越大。

    影响力不等同于声望,或者应该说是人们的敬畏感才更合适。

    不过冯智彧并不想要这些东西。

    就冯家现在的情况来说这种事情交给冯智戴这个在人们看来文武双全的人来最为合适,冯智彧一直都觉得自己比较适合做个老阴比。

    就是凭着自己脑海中的历史知识去阴人的那种。

    “霸上是难得的好地方,在种东西这方面来说怕是万年县和蓝田县加在一起也是拍马不及,我和丽婉住在哪里倒是无所谓,主要是这些东西放不下。”

    “如果情况一切顺利的话,那个当初没能给您的东西短则一年长则两年就能拿出来用了。”

    权衡利弊,冯智彧还是觉得算了。

    霸上挺好的,没有什么人打扰自己住着也舒服。

    “玉米吗?”李世民怔了一下。

    如果不是冯智彧提起的话他都快忘了这东西了,不过这也怪不得他,主要还是因为这两年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还都是那种相当重要的,足够影响局势的事情。

    再者说来,玉米的产量比起土豆红薯来说还是太低了,这就让李世民的注意力难免的向土豆红薯上偏移了。

    哪怕李世民知道土豆和红薯是不可能当做主粮大规模种植的。

    这算是一种通病吧,因为不敢说全部,但是绝大多数的人在明知道有隐患的情况下还是会选择收益更高的事情。

    “嗯,其实今年就可以拿出来了,不过现在还是在育种的阶段,所以如果分发下去给百姓种植的话等到收获的时候就要全部收上来。”

    “这个比较难,说实话儿臣不太建议您这么做,因为人都是有私心的,而就现在的情况来说百姓们在这方面的私心尤其的重,到时候的回收是个很难的问题。”

    粮食的种植不是个翻倍的计算方法。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一季的种植就会让种子的数量翻上好几倍,所以如果冯智彧说的回收问题做不好的话反倒是会让时间还要向后推移。

    “你说,如果把土豆和红薯一起放出去呢?”李世民抬头望天,目露精光。

    “可以是可以,不过这样一来压力就转到了收税方面了,现在大唐的官员,尤其是基层官员们在这种形势下怕是会有很多的想法,这是个难点。”

    冯智彧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他现在已经不担心土豆和红薯的遗传病问题了,因为李世民之前已经同意了他提出的收税举措。

    即按照土豆红薯的种植面积和收获总量收税,且不接受用土豆和红薯缴税。

    这就代表着百姓们种的土豆越多,需要缴纳的税就越多,但收税又不收这两样东西,所以想种更多的土豆就要更多的去种植小麦和水稻。

    这就是一种平衡。

    因此,相比之下基层官员收税的问题反倒是更为重要了。

    毕竟,贪墨是每个王朝都无法避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