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太子的德育(上)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其实在冯智彧看来太子的德育问题不是很重要。
是不重要,不是没必要。
德这个字所包含的东西太多也太广了,而在冯智彧视角中李承乾以后是要做皇帝的,皇帝这个职业有些特殊。
不能没有德,但德的确是没有那么的重要。
在冯智彧看来,帝王必须要有德,不然的话他必定不会是一个合格的帝王,而且帝王的德和普通人的德是不一样的。
善待臣子是德,善待百姓是德。惩奸除恶是德,任用贤才是德。
就连有时候残忍都是一种德。
从古至今,德这个字只是一个概念却没有具体的规定,是对人们所向往或者希望看到的那些行为的统称。
通俗的一点来说德所涵盖的大部分都是人们所谓的好的,但却也有那些明明是坏的却也可以被说做是德。
就好像后世的爱狗人士截停运狗车一样。
对于那些待宰的狗来说这些爱狗人士的行为是善举,但是对于运狗车的司机呢?对于那些以贩卖狗肉为生的人呢?
在这世间,德这种空泛且涵盖范围极广的概念是很难有一个真正意义上完备的定义的。
一般来说,人们所说的德大部分都是指帮助弱小这种很常见的事情,但这一切并不能放在李承乾的身上直接套用。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寻常人所谓的德育是做人,而李承乾的德育是做皇帝。
“太子应该听说过这些东西吧?”冯智彧蹲下身子,把那个很显眼的西红柿给摘了下来。
一片翠绿中就只有它自己完全熟透了,那一抹红色很是喜人。
没有化肥也没有农药,冯智彧直接把西红柿递给了李承乾。
这也就是没有别人在场,若是有人的话肯定会被阻拦的,毕竟李承乾的身份是太子,是以后的皇帝,在安全这方面的防备是丝毫不弱于李世民这个当今皇帝的。
“回老师,听说过,据孔师说现在几乎传遍了半个大唐了,所有的百姓都在翘首以盼这些粮食的出世。”
拿着冯智彧递过来的西红柿,李承乾并没有吃,目光一直看着这些作物里面最高的玉米。
“那太子是否体验过种地的感觉?”冯智彧一句话就把李承乾给问住了。
他没有。
李世民当上皇帝的手段并不光彩,所以每年都会示范性的下地耕种和收获,但是他李承乾只是太子,只是看过却没有真正的体验过。
毕竟,他今年才刚十一岁。
如果按照李世民的性格来说李承乾是肯定要经历的,因为大唐的人自从八岁开始就要缴税了,这里说的不是粮食税和徭役,而是人口税。
只不过这两年大唐的事情太多了,自从李世民当上那个皇帝之后可以说是就没有一天是安稳的,天灾兵祸连绵不断,让他几乎都没有了休息的机会。
“这世间其实没有什么苦不苦的,因为苦这种感觉只是相对而言的。”
看着被照料的很好的玉米,冯智彧的语气有些复杂。
“从最理想的角度来说,百姓们耕种一年,收获的粮食缴一部分赋税,再交一部分的佃租,最后出上一个月的徭役,这一年似乎就这么过去了。”
“但是世事无常。”
“这两年大唐的光景并不好,即便是不算那场堪称是毁天灭地的蝗灾,单单是旱灾也让百姓们的生活难以为继。”
“这是苦,与您每日被各种课业所包围没有喘息的时间一样都是苦。”
“您想一想,对于您来说,若是不用学习的话生活会不会轻松很多?”
冯智彧的话有些不太合适,但四下无人,李承乾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只是站在原地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良久之后,他似乎是终于考虑好了,也似乎是终于鼓起了勇气。
“或许是吧……”
冯智彧微微一笑,没有开口反而是转身出了大棚,而李承乾也是亦步亦趋地跟了上来。
“太子,人的感受是有限的,所谓的感同身受不过是个笑话,这世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对别人的遭遇感同身受,所谓的感同身受不过是同情罢了。”
“聋子说,点的爆竹不响;瞎子说,点的灯不亮;瘸子却说这爆竹挺响,灯也挺亮,就是这看起来平平淡淡的路走起来摇摇晃晃。”
“每个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都是从自己的角度上出发的,这世间没有什么感同身受,不同的出身不同的遭遇注定了这个人对某件事的看法是什么样的。”
“对于您来说,在看到这两年的天灾时第一个想到的是该怎么赈灾,该怎么去安抚百姓,该怎么去预防在这种不寻常的时刻有贪官中饱私囊。”
“但是百姓不是。”
“对于百姓来说,在遇到天灾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该怎么做才能尽可能的挽救地里的庄稼,而后考虑的是在粮食减产甚至是绝收后他们该怎么活下去。”
“就像是那场蝗灾一样,对于您来说那不过是一起突发事件,但对于百姓来说那就是灭顶之灾。”
冯智彧的话有些过于沉重了,似乎并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对一个没有自由时间的十一岁少年去说,即便这个人是太子,是未来的皇帝。
但是没办法。
从冯智彧到了长安之后他的所作所为都会带着一些利益的气息,或许这让冯智彧感到很不情愿,但是没有办法。
正如同他方才和李承乾说的,每个人的命运都不同,或许你可以选择你走哪条路,但是却没有资格去选择以一个舒适的方式走这条路。
“其实我今年才刚二十岁,都还没有冠字,担任负责太子德育的太子少傅有些不太够资格,因为就自身经历来说我也没有多少。”
“但是作为岭南冯氏在长安的话事人,我就像太子不得不学习一样不得不去做各种事情,就连婚事也是一样。”
“您知道臣与您的长姐襄城公主的结合不过是一场利益的交易,虽然襄城公主在嫁到冯家之后雅礼有度也从不端架子,甚至愿意对臣的父母行礼。”
“但是,这依然逃不开利益交易的影子。”
李承乾看着自己这个是姐夫也是太子太傅的人,突然感觉有些迷茫,也有些不知所措。
其实在冯智彧看来太子的德育问题不是很重要。
是不重要,不是没必要。
德这个字所包含的东西太多也太广了,而在冯智彧视角中李承乾以后是要做皇帝的,皇帝这个职业有些特殊。
不能没有德,但德的确是没有那么的重要。
在冯智彧看来,帝王必须要有德,不然的话他必定不会是一个合格的帝王,而且帝王的德和普通人的德是不一样的。
善待臣子是德,善待百姓是德。惩奸除恶是德,任用贤才是德。
就连有时候残忍都是一种德。
从古至今,德这个字只是一个概念却没有具体的规定,是对人们所向往或者希望看到的那些行为的统称。
通俗的一点来说德所涵盖的大部分都是人们所谓的好的,但却也有那些明明是坏的却也可以被说做是德。
就好像后世的爱狗人士截停运狗车一样。
对于那些待宰的狗来说这些爱狗人士的行为是善举,但是对于运狗车的司机呢?对于那些以贩卖狗肉为生的人呢?
在这世间,德这种空泛且涵盖范围极广的概念是很难有一个真正意义上完备的定义的。
一般来说,人们所说的德大部分都是指帮助弱小这种很常见的事情,但这一切并不能放在李承乾的身上直接套用。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寻常人所谓的德育是做人,而李承乾的德育是做皇帝。
“太子应该听说过这些东西吧?”冯智彧蹲下身子,把那个很显眼的西红柿给摘了下来。
一片翠绿中就只有它自己完全熟透了,那一抹红色很是喜人。
没有化肥也没有农药,冯智彧直接把西红柿递给了李承乾。
这也就是没有别人在场,若是有人的话肯定会被阻拦的,毕竟李承乾的身份是太子,是以后的皇帝,在安全这方面的防备是丝毫不弱于李世民这个当今皇帝的。
“回老师,听说过,据孔师说现在几乎传遍了半个大唐了,所有的百姓都在翘首以盼这些粮食的出世。”
拿着冯智彧递过来的西红柿,李承乾并没有吃,目光一直看着这些作物里面最高的玉米。
“那太子是否体验过种地的感觉?”冯智彧一句话就把李承乾给问住了。
他没有。
李世民当上皇帝的手段并不光彩,所以每年都会示范性的下地耕种和收获,但是他李承乾只是太子,只是看过却没有真正的体验过。
毕竟,他今年才刚十一岁。
如果按照李世民的性格来说李承乾是肯定要经历的,因为大唐的人自从八岁开始就要缴税了,这里说的不是粮食税和徭役,而是人口税。
只不过这两年大唐的事情太多了,自从李世民当上那个皇帝之后可以说是就没有一天是安稳的,天灾兵祸连绵不断,让他几乎都没有了休息的机会。
“这世间其实没有什么苦不苦的,因为苦这种感觉只是相对而言的。”
看着被照料的很好的玉米,冯智彧的语气有些复杂。
“从最理想的角度来说,百姓们耕种一年,收获的粮食缴一部分赋税,再交一部分的佃租,最后出上一个月的徭役,这一年似乎就这么过去了。”
“但是世事无常。”
“这两年大唐的光景并不好,即便是不算那场堪称是毁天灭地的蝗灾,单单是旱灾也让百姓们的生活难以为继。”
“这是苦,与您每日被各种课业所包围没有喘息的时间一样都是苦。”
“您想一想,对于您来说,若是不用学习的话生活会不会轻松很多?”
冯智彧的话有些不太合适,但四下无人,李承乾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只是站在原地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良久之后,他似乎是终于考虑好了,也似乎是终于鼓起了勇气。
“或许是吧……”
冯智彧微微一笑,没有开口反而是转身出了大棚,而李承乾也是亦步亦趋地跟了上来。
“太子,人的感受是有限的,所谓的感同身受不过是个笑话,这世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对别人的遭遇感同身受,所谓的感同身受不过是同情罢了。”
“聋子说,点的爆竹不响;瞎子说,点的灯不亮;瘸子却说这爆竹挺响,灯也挺亮,就是这看起来平平淡淡的路走起来摇摇晃晃。”
“每个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都是从自己的角度上出发的,这世间没有什么感同身受,不同的出身不同的遭遇注定了这个人对某件事的看法是什么样的。”
“对于您来说,在看到这两年的天灾时第一个想到的是该怎么赈灾,该怎么去安抚百姓,该怎么去预防在这种不寻常的时刻有贪官中饱私囊。”
“但是百姓不是。”
“对于百姓来说,在遇到天灾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该怎么做才能尽可能的挽救地里的庄稼,而后考虑的是在粮食减产甚至是绝收后他们该怎么活下去。”
“就像是那场蝗灾一样,对于您来说那不过是一起突发事件,但对于百姓来说那就是灭顶之灾。”
冯智彧的话有些过于沉重了,似乎并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对一个没有自由时间的十一岁少年去说,即便这个人是太子,是未来的皇帝。
但是没办法。
从冯智彧到了长安之后他的所作所为都会带着一些利益的气息,或许这让冯智彧感到很不情愿,但是没有办法。
正如同他方才和李承乾说的,每个人的命运都不同,或许你可以选择你走哪条路,但是却没有资格去选择以一个舒适的方式走这条路。
“其实我今年才刚二十岁,都还没有冠字,担任负责太子德育的太子少傅有些不太够资格,因为就自身经历来说我也没有多少。”
“但是作为岭南冯氏在长安的话事人,我就像太子不得不学习一样不得不去做各种事情,就连婚事也是一样。”
“您知道臣与您的长姐襄城公主的结合不过是一场利益的交易,虽然襄城公主在嫁到冯家之后雅礼有度也从不端架子,甚至愿意对臣的父母行礼。”
“但是,这依然逃不开利益交易的影子。”
李承乾看着自己这个是姐夫也是太子太傅的人,突然感觉有些迷茫,也有些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