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声东击西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冯智彧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地位的差别。
以前在岭南的时候他就是社会上最顶层的那一批人,那时候他除了老头子冯盎之外谁都不怕,而下面的官员在见到他或者得到了他的吩咐之后也都是毕恭毕敬的。
但这次还是他第一次感受到阶级地位的差别:杜如晦进宫都没用通报,直接就进去了。
虽然在走到东宫门口的时候还是等着太监通报完了之后才进去的,但这毕竟是李世民的私人场所,通报也是应该的,而且单单说入宫不需要通报只要简单的盘查就能通过这事儿就说明了很多的问题。
看看杜如晦,再想想自己,冯智彧突然有些悲伤。
他突然感觉自己好像是后世的舔狗,给李世民帮了这么多忙连个特权都没捞到。
呆在东宫丽正殿等待李世民同意的冯智彧有些呆愣。
十七年了,他到现在才发现自己的思想好像是走进了一个死胡同。
在确定了冯盎没有自起大旗的打算后冯智彧就决定帮助冯氏和李世民绑在一起了,毕竟是开启了贞观之治的帝王,而且就目前来说与李世民这个皇帝绑在一起似乎是最正确也是唯一的选择。
但冯智彧却忘了,自古以来皇帝都是称孤道寡的,想要得到他们的信任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这还不算,还要对他有所付出,也就是得表现出你的作用才行。
“冯县子,我们进去吧。”杜如晦没有发现冯智彧的异样,直到进了大殿之后才发现冯智彧没有跟上。
“冯县子?”杜如晦的声音提高了少许。
“哦!来了。”冯智彧甩了甩头,把自己脑海里的想法甩了出去。
马上要见的可是李世民,他不觉得自己这点儿皮毛能够遮掩得住李世民的眼神,如果不想被看出来,那最好还是把这些都丢出去。
不过想法都已经升起了,影响肯定是会有的。
“你们两个怎么一起来了?这倒是挺稀奇的。”李世民看着联袂而至的两人,语气多少有些好奇。
“说来也巧,臣庄子上的人今日到臣府上汇报说冯县子让人四处找寻豕,然而今年京畿道遭受蝗灾,往年还能零星见到有养豕的人家今年却是找不见了。”
“冯县子的人也不知道是从哪儿打听到臣的庄子上有人养,于是就去了。”
“臣听说后不知道冯县子要这豕有何用,所以臣就抱着猎奇的心理去了霸上,但谈论间冯县子却说他有办法解决朔方俘虏的问题,臣不敢怠慢,于是就赶紧带着冯县子进宫来了。”
杜如晦半低着头,一点一点地解释着事情的经过。
“哦?你小子有办法?说来听听。”李世民很是惊奇,要知道在遭受蝗灾的前提下很少有人敢揽下这事儿,冯智彧算是第一个。
“这倒没什么,如果陛下去找五姓七望任何一家都能给您解决了,臣的方法与他们并无不同,只不过若是交与臣的话或许后续还能有些好处。”
也不是第一次进宫了,冯智彧也没有紧张。
“好处?有什么好处?”李世民看了冯智彧一眼,又看了看杜如晦。
除了冯智彧,李世民和杜如晦脸上都是好奇。
“岭南地处中原南部,家父在那边也是说得上话的,如果陛下把这些战俘交与臣的话则可以放到岭南去。”
冯智彧一开口杜如晦就感觉有些不对劲儿,但后悔也晚了。
让私人势力接收战俘,这不管在哪个朝代在位的是哪个君主都是做不得的事情,因为只要是做了那就势必会受到猜忌。
然而冯智彧却不怕,因为他心里有底。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虽然是疑问句,但李世民却笑了。
是被冯智彧给气笑了。
“自然是知道的,而且臣既然说了那就肯定是有理由的,有陛下一定会答应的理由。”
“哦?那朕可要好好儿听听了。”李世民反倒是不着急了,而是让人赐座,做出了一副仔细倾听的模样。
“臣从家父之命带着四十万石粮食进京赈灾,这虽然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儿,但却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四十万石的粮食,这些粮食被用作赈灾之后会让世家的粮食生意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之后陛下又以勒石记功的方法从世家的嘴里抠出来不少的粮食,这就让世家更难受了。”
“所以,世家一定不会就这么干坐着。”
“眼下土豆和红薯的消息才刚刚放出去,粮价已经有所下降,所以这时候的世家还在等,等一个合适的契机,一个能让他们发难的契机。”
“你是说……”李世民皱起了眉头,但他又没能直接猜到冯智彧想说什么。
“眼下蝗灾的影响已经在慢慢消退了,由于朕放出了土豆红薯能亩产千斤的消息后也对粮价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想要再次影响粮价怕不是那么容易的吧?”
李世民有些不确定,但他却又想不到别的方法。
“陛下您错了。”冯智彧摇了摇头。
“如果臣了解的情况没有出错的话,除了粮食是五姓七望每一家都有涉及之外他们还有独属于自己的生意。”
“你是说……”李世民愣了一下,随即骇然。
“据臣了解,清河与博陵二崔两家以酒业为主,太原王氏则是掌握了与西域和突厥有关的生意,如西域的奇货与匈奴的羊肉与羊皮。”
“范阳卢氏是目前大唐最大的纸商,荥阳郑氏则是掌握着盐这一命脉。”
“陇西李氏与赵郡李氏虽然是两家,但实则他们同出一脉,而现在他们更是因为利益以及其他的关系联合在一起,共同掌握着大唐半数以上的铁器生意。”
“现在五姓七望本就同气连枝,而臣所带来的四十万石的粮食与那亩产千斤的土豆红薯冲击到了他们,赵郡李氏已经让人去试探过臣了,但是并无所得。”
“陛下您觉得他们会善罢甘休吗?”
“仔细一想,纸、酒、盐、铁与皮裘,纸和皮裘不是一般人家能够用得起的,酒在这种遭受蝗灾的年头也很受擎制。”
“那么,剩下的……”
冯智彧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地位的差别。
以前在岭南的时候他就是社会上最顶层的那一批人,那时候他除了老头子冯盎之外谁都不怕,而下面的官员在见到他或者得到了他的吩咐之后也都是毕恭毕敬的。
但这次还是他第一次感受到阶级地位的差别:杜如晦进宫都没用通报,直接就进去了。
虽然在走到东宫门口的时候还是等着太监通报完了之后才进去的,但这毕竟是李世民的私人场所,通报也是应该的,而且单单说入宫不需要通报只要简单的盘查就能通过这事儿就说明了很多的问题。
看看杜如晦,再想想自己,冯智彧突然有些悲伤。
他突然感觉自己好像是后世的舔狗,给李世民帮了这么多忙连个特权都没捞到。
呆在东宫丽正殿等待李世民同意的冯智彧有些呆愣。
十七年了,他到现在才发现自己的思想好像是走进了一个死胡同。
在确定了冯盎没有自起大旗的打算后冯智彧就决定帮助冯氏和李世民绑在一起了,毕竟是开启了贞观之治的帝王,而且就目前来说与李世民这个皇帝绑在一起似乎是最正确也是唯一的选择。
但冯智彧却忘了,自古以来皇帝都是称孤道寡的,想要得到他们的信任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这还不算,还要对他有所付出,也就是得表现出你的作用才行。
“冯县子,我们进去吧。”杜如晦没有发现冯智彧的异样,直到进了大殿之后才发现冯智彧没有跟上。
“冯县子?”杜如晦的声音提高了少许。
“哦!来了。”冯智彧甩了甩头,把自己脑海里的想法甩了出去。
马上要见的可是李世民,他不觉得自己这点儿皮毛能够遮掩得住李世民的眼神,如果不想被看出来,那最好还是把这些都丢出去。
不过想法都已经升起了,影响肯定是会有的。
“你们两个怎么一起来了?这倒是挺稀奇的。”李世民看着联袂而至的两人,语气多少有些好奇。
“说来也巧,臣庄子上的人今日到臣府上汇报说冯县子让人四处找寻豕,然而今年京畿道遭受蝗灾,往年还能零星见到有养豕的人家今年却是找不见了。”
“冯县子的人也不知道是从哪儿打听到臣的庄子上有人养,于是就去了。”
“臣听说后不知道冯县子要这豕有何用,所以臣就抱着猎奇的心理去了霸上,但谈论间冯县子却说他有办法解决朔方俘虏的问题,臣不敢怠慢,于是就赶紧带着冯县子进宫来了。”
杜如晦半低着头,一点一点地解释着事情的经过。
“哦?你小子有办法?说来听听。”李世民很是惊奇,要知道在遭受蝗灾的前提下很少有人敢揽下这事儿,冯智彧算是第一个。
“这倒没什么,如果陛下去找五姓七望任何一家都能给您解决了,臣的方法与他们并无不同,只不过若是交与臣的话或许后续还能有些好处。”
也不是第一次进宫了,冯智彧也没有紧张。
“好处?有什么好处?”李世民看了冯智彧一眼,又看了看杜如晦。
除了冯智彧,李世民和杜如晦脸上都是好奇。
“岭南地处中原南部,家父在那边也是说得上话的,如果陛下把这些战俘交与臣的话则可以放到岭南去。”
冯智彧一开口杜如晦就感觉有些不对劲儿,但后悔也晚了。
让私人势力接收战俘,这不管在哪个朝代在位的是哪个君主都是做不得的事情,因为只要是做了那就势必会受到猜忌。
然而冯智彧却不怕,因为他心里有底。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虽然是疑问句,但李世民却笑了。
是被冯智彧给气笑了。
“自然是知道的,而且臣既然说了那就肯定是有理由的,有陛下一定会答应的理由。”
“哦?那朕可要好好儿听听了。”李世民反倒是不着急了,而是让人赐座,做出了一副仔细倾听的模样。
“臣从家父之命带着四十万石粮食进京赈灾,这虽然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儿,但却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四十万石的粮食,这些粮食被用作赈灾之后会让世家的粮食生意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之后陛下又以勒石记功的方法从世家的嘴里抠出来不少的粮食,这就让世家更难受了。”
“所以,世家一定不会就这么干坐着。”
“眼下土豆和红薯的消息才刚刚放出去,粮价已经有所下降,所以这时候的世家还在等,等一个合适的契机,一个能让他们发难的契机。”
“你是说……”李世民皱起了眉头,但他又没能直接猜到冯智彧想说什么。
“眼下蝗灾的影响已经在慢慢消退了,由于朕放出了土豆红薯能亩产千斤的消息后也对粮价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想要再次影响粮价怕不是那么容易的吧?”
李世民有些不确定,但他却又想不到别的方法。
“陛下您错了。”冯智彧摇了摇头。
“如果臣了解的情况没有出错的话,除了粮食是五姓七望每一家都有涉及之外他们还有独属于自己的生意。”
“你是说……”李世民愣了一下,随即骇然。
“据臣了解,清河与博陵二崔两家以酒业为主,太原王氏则是掌握了与西域和突厥有关的生意,如西域的奇货与匈奴的羊肉与羊皮。”
“范阳卢氏是目前大唐最大的纸商,荥阳郑氏则是掌握着盐这一命脉。”
“陇西李氏与赵郡李氏虽然是两家,但实则他们同出一脉,而现在他们更是因为利益以及其他的关系联合在一起,共同掌握着大唐半数以上的铁器生意。”
“现在五姓七望本就同气连枝,而臣所带来的四十万石的粮食与那亩产千斤的土豆红薯冲击到了他们,赵郡李氏已经让人去试探过臣了,但是并无所得。”
“陛下您觉得他们会善罢甘休吗?”
“仔细一想,纸、酒、盐、铁与皮裘,纸和皮裘不是一般人家能够用得起的,酒在这种遭受蝗灾的年头也很受擎制。”
“那么,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