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太上皇的回忆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九华宫,太上皇永安帝郑明坐在龙首阁书房的龙椅上。思考着自己的一生。
当年自己的母亲只不过是父皇宫中一个普通的侍女,因缘际会生下了自己,才成为父皇的侍妾。
偏偏,自己生来有心疾,太医们都说可能养不活。但是父皇大概是考虑到自己是他的第一个儿子,所以坚持医治。
后来三十多年,父皇登基,大郑一统,自己被立为太子,将近二十年太子生涯,一直活的战战兢兢,幸亏父皇的坚持和自己的手腕,让自己走过了重重危险最终登上帝位。
但是自己没能像皇祖父那样在位三十余年,也没能像父皇那样在位二十八年,而是只有短短的十二年就挺不住了。
到现在郑明还记得给自己治病的梁老供奉说的话:“陛下如今的心脏已经无法长时间承担繁重的国务活动,老臣建议陛下安排皇子监国甚至……”
就连多年照顾自己的老供奉都没有敢说出这番话,但是自己其实已经有了这种心理准备。不是有那么句话嘛,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
永安十二年,还活着的成年皇子只有三位,还有一个不靠谱的。比较靠谱的是两个,偏偏还都是一母所生。都是当时的皇贵妃田氏所出。
当然,朝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景宁老臣倾向于父皇中宫所出的义忠亲王。希望自己以兄传弟的呼声从来没有少过。
呵呵,做梦。
当初自己的结发妻子赵氏去世,没能等到自己登基正位,是此生最大的遗憾。虽然登基后追封她为孝纯元皇后,但是永安年间自己也一直没有再立后。
甚至为了减轻立后的压力,永安帝还创造性的改革了后宫中妃嫔的制度。比如妃用一字封号,贵妃用二字封号。至于皇贵妃则是二字封号加宝玺。
而自己给田氏的封号便是延熙二字,同时加皇贵妃宝玺。
当然,之所以田氏有这么高的位份。更多的是因为他生的两个儿子都比较出色,田氏本人,不过一中人而已。
当时考察田氏所生两子,忠和亲王和义平郡王。永安帝最终决定把帝位交给长子忠和亲王。
一呢,因为自己在最后几年身体实在不佳,朝局混乱。需要一个年长且手段强硬的君主才能收拾。相比之下,已经二十五岁一贯有冷面王之称,以孤臣自诩的忠和亲王比只有十八岁,手段圆润的义平郡王更合适。
二来,忠和亲王一向敢于任事,不惧艰险。永安帝知道自己和父皇后期将近三十年承平政策给国朝留下了很多隐患。需要一位敢于任事的君主大胆改革。
第三,也不否认,相比较义平,忠和亲王在朝中根基不深,又不得后宫的田氏所喜,应该是好控制的。
所以,综合以上考虑,又权衡其他一些因素,最终决定让忠和亲王登基,年号隆正。
一开始还算不错,但是隆正三年之后,皇帝渐渐的不怎么愿意事事听九华宫的招呼了。
隆正五年那次北疆大战,为了统一事权,应付大战,保证国朝的安宁。自己把指挥军队的权力全部交给了皇帝。
靠着贾琏的情报,北疆大战变成了北疆大捷。大明宫的威望如日天,皇帝更是越来越喜欢乾刚独断。
但是偏偏,这几年,自己的身体状况还渐渐好转。一位帝王身体能够支撑后对权力的欲望将是无法遏制的。
所以这个时候,自己和大明宫的儿子之间产生矛盾就是在所难免的。
这两年,被隆正帝一开始挤压的很是难受的义忠和义平两党渐渐也稳住了,朝局渐渐又平稳了。而这也正是自己所需要的。
“上皇,皇爷到了。”伺候太上皇的大太监梁建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叫进来吧。”
“儿子给父皇请安!”隆正帝走进龙首阁后给依照礼节给太上皇请安问好。
看着这个儿子别扭的样子,太上皇觉得有些好笑。做为曾经的天子,他很清楚隆正帝在别扭什么。
天子,是一种膝盖和腰都不会打弯的生物。
“免了,平身吧。看着你朕都替你难受。”太上皇挥了挥手,指了指旁边的座位让皇帝坐下。
“父皇召儿子过来可是有什么吩咐?”隆正帝坐下后第一时间就发问,毕竟,九华宫主动召见这几年已经是很少有的了。
“朕是为了贾家铁槛寺的事情。你是怎么处置的?”
隆正帝一听这话,紧绷的心才平静下来,想来,太上皇是为了贾敬吧。
于是隆正帝就把事情的始末缘由和他的处理手段都跟太上皇汇报了一遍。
“父皇,您是否为贾敬所做的事伤心呢?”隆正帝将心比心,他觉得如果是自己,一位那么信任,几乎倚之为腹心的心腹谋士居然做出这种事,自己应该会很伤心吧。
“伤心?”,太上皇好笑的看着眼前渐渐成熟的皇帝,笑着说:“你错了,当初贾敬做的事,其实是在替朕解难。那个女人是有魔力的,就连你的皇祖父都沾上了。
那种情况下,不论是朕还是义忠,都无法也无权处置。贾敬这个时候主动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接过去,是为了朕好。
否则,这件事传出去,就是天家天大的丑闻。”
看到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儿子露出这副样子,太上皇乐了。
“朕叫你来,不是为了贾敬,而是为了你。听起来,你应该是少考虑了一件事。”
“什么事?”隆正帝眼神锋锐起来。
“铁槛寺,不仅仅是贾家人的家庙。那里还有贾家的灵位和祖陵,其中就包括荣宁三公。”
“嘶”
隆正帝一下子明白了太上皇的意思。实在是从他成年时,先荣国就已经战死,贾家也已经进入了没落期。而隆正帝自己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怎么接触过军方事务,对贾家的认识还是不足。
“贾琏已经在铁槛寺放话,这些人惊扰了荣宁的衣冠冢和神位。明天早朝,会热闹很多啊。”
隆正帝忽然觉得,他真的不该那么轻易放过贾琏。
九华宫,太上皇永安帝郑明坐在龙首阁书房的龙椅上。思考着自己的一生。
当年自己的母亲只不过是父皇宫中一个普通的侍女,因缘际会生下了自己,才成为父皇的侍妾。
偏偏,自己生来有心疾,太医们都说可能养不活。但是父皇大概是考虑到自己是他的第一个儿子,所以坚持医治。
后来三十多年,父皇登基,大郑一统,自己被立为太子,将近二十年太子生涯,一直活的战战兢兢,幸亏父皇的坚持和自己的手腕,让自己走过了重重危险最终登上帝位。
但是自己没能像皇祖父那样在位三十余年,也没能像父皇那样在位二十八年,而是只有短短的十二年就挺不住了。
到现在郑明还记得给自己治病的梁老供奉说的话:“陛下如今的心脏已经无法长时间承担繁重的国务活动,老臣建议陛下安排皇子监国甚至……”
就连多年照顾自己的老供奉都没有敢说出这番话,但是自己其实已经有了这种心理准备。不是有那么句话嘛,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
永安十二年,还活着的成年皇子只有三位,还有一个不靠谱的。比较靠谱的是两个,偏偏还都是一母所生。都是当时的皇贵妃田氏所出。
当然,朝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景宁老臣倾向于父皇中宫所出的义忠亲王。希望自己以兄传弟的呼声从来没有少过。
呵呵,做梦。
当初自己的结发妻子赵氏去世,没能等到自己登基正位,是此生最大的遗憾。虽然登基后追封她为孝纯元皇后,但是永安年间自己也一直没有再立后。
甚至为了减轻立后的压力,永安帝还创造性的改革了后宫中妃嫔的制度。比如妃用一字封号,贵妃用二字封号。至于皇贵妃则是二字封号加宝玺。
而自己给田氏的封号便是延熙二字,同时加皇贵妃宝玺。
当然,之所以田氏有这么高的位份。更多的是因为他生的两个儿子都比较出色,田氏本人,不过一中人而已。
当时考察田氏所生两子,忠和亲王和义平郡王。永安帝最终决定把帝位交给长子忠和亲王。
一呢,因为自己在最后几年身体实在不佳,朝局混乱。需要一个年长且手段强硬的君主才能收拾。相比之下,已经二十五岁一贯有冷面王之称,以孤臣自诩的忠和亲王比只有十八岁,手段圆润的义平郡王更合适。
二来,忠和亲王一向敢于任事,不惧艰险。永安帝知道自己和父皇后期将近三十年承平政策给国朝留下了很多隐患。需要一位敢于任事的君主大胆改革。
第三,也不否认,相比较义平,忠和亲王在朝中根基不深,又不得后宫的田氏所喜,应该是好控制的。
所以,综合以上考虑,又权衡其他一些因素,最终决定让忠和亲王登基,年号隆正。
一开始还算不错,但是隆正三年之后,皇帝渐渐的不怎么愿意事事听九华宫的招呼了。
隆正五年那次北疆大战,为了统一事权,应付大战,保证国朝的安宁。自己把指挥军队的权力全部交给了皇帝。
靠着贾琏的情报,北疆大战变成了北疆大捷。大明宫的威望如日天,皇帝更是越来越喜欢乾刚独断。
但是偏偏,这几年,自己的身体状况还渐渐好转。一位帝王身体能够支撑后对权力的欲望将是无法遏制的。
所以这个时候,自己和大明宫的儿子之间产生矛盾就是在所难免的。
这两年,被隆正帝一开始挤压的很是难受的义忠和义平两党渐渐也稳住了,朝局渐渐又平稳了。而这也正是自己所需要的。
“上皇,皇爷到了。”伺候太上皇的大太监梁建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叫进来吧。”
“儿子给父皇请安!”隆正帝走进龙首阁后给依照礼节给太上皇请安问好。
看着这个儿子别扭的样子,太上皇觉得有些好笑。做为曾经的天子,他很清楚隆正帝在别扭什么。
天子,是一种膝盖和腰都不会打弯的生物。
“免了,平身吧。看着你朕都替你难受。”太上皇挥了挥手,指了指旁边的座位让皇帝坐下。
“父皇召儿子过来可是有什么吩咐?”隆正帝坐下后第一时间就发问,毕竟,九华宫主动召见这几年已经是很少有的了。
“朕是为了贾家铁槛寺的事情。你是怎么处置的?”
隆正帝一听这话,紧绷的心才平静下来,想来,太上皇是为了贾敬吧。
于是隆正帝就把事情的始末缘由和他的处理手段都跟太上皇汇报了一遍。
“父皇,您是否为贾敬所做的事伤心呢?”隆正帝将心比心,他觉得如果是自己,一位那么信任,几乎倚之为腹心的心腹谋士居然做出这种事,自己应该会很伤心吧。
“伤心?”,太上皇好笑的看着眼前渐渐成熟的皇帝,笑着说:“你错了,当初贾敬做的事,其实是在替朕解难。那个女人是有魔力的,就连你的皇祖父都沾上了。
那种情况下,不论是朕还是义忠,都无法也无权处置。贾敬这个时候主动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接过去,是为了朕好。
否则,这件事传出去,就是天家天大的丑闻。”
看到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儿子露出这副样子,太上皇乐了。
“朕叫你来,不是为了贾敬,而是为了你。听起来,你应该是少考虑了一件事。”
“什么事?”隆正帝眼神锋锐起来。
“铁槛寺,不仅仅是贾家人的家庙。那里还有贾家的灵位和祖陵,其中就包括荣宁三公。”
“嘶”
隆正帝一下子明白了太上皇的意思。实在是从他成年时,先荣国就已经战死,贾家也已经进入了没落期。而隆正帝自己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怎么接触过军方事务,对贾家的认识还是不足。
“贾琏已经在铁槛寺放话,这些人惊扰了荣宁的衣冠冢和神位。明天早朝,会热闹很多啊。”
隆正帝忽然觉得,他真的不该那么轻易放过贾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