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三国将军本纪 > 熹平石经-鸿都门学细考

熹平石经-鸿都门学细考

作者:大魏左将军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熹平石经

    我们来看看熹平元年(172年)至光和六年(183年)这十一年间,礼法上已经成年刘宏都做了些什么事。

    第一件事:读书。皇帝肯定也是需要读书的。

    建宁元年(168年),刘宏第一个老师(太傅)陈蕃死后,之后的太傅是胡广,这是一个讲究“中庸之道”的老官油子,到了熹平元年(172年),胡广也死了。因为此时刘宏已经完成元服仪式并上朝秉政,所以不再设太傅一职。

    刘宏对胡广是充满感激之情的。熹平六年(177年),刘宏令议郎蔡邕(胡广门生)为胡广作颂词。

    范书《胡广传》:熹平六年,灵帝思感旧德,乃图画(胡)广及太尉黄琼于省内,诏议郎蔡邕为其颂云。

    后来,刘宏又有三个最重要的老师,分别为杨赐、刘宽、张济。这三人先后在华光殿为刘宏教授儒学经典。

    话说东汉帝国开国后,汉光武帝刘秀指定龙亢桓氏的桓荣负责教授皇家子弟,桓荣就担任了汉明帝刘庄的老师。

    桓郁继承父亲桓荣的学问,又成了汉章帝刘炟和汉和帝刘肇的帝师。同时,桓郁的门生还有杨震。

    杨震:有“四知太守”的典故。杨震官拜东莱太守,途径昌邑县,县令王密曾是杨震所举茂才。王密携带黄金趁着夜色拜会杨震,并说:“天黑没人知道。”杨震驳斥王密:“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无知!”,王密闻言,惭愧而退。事详见范书《杨震列传》。

    桓郁之子桓焉又做了汉顺帝刘保的帝师。桓焉的门生有杨震之孙杨赐,黄香之子黄琼。此后,桓氏的地位就没落了,取而代之的就是弘农杨氏。

    杨震之子杨秉做了汉桓帝刘志的帝师,而杨秉之子杨赐则做了汉灵帝刘宏的帝师。杨赐家风稳重,刘宏非常看重他。

    杨秉:有“三不惑”的典故。范书《杨震列传》:(杨秉)尝从容言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

    刘宽是一个宽厚之人,教刘宏读书时,留下了“忧心如醉”的典故。故事是说有一次,刘宽在教书时,坐着像喝醉酒睡着了一样,刘宏问道:“太尉(刘宽)醉了吗?”,刘宽回答道:“臣不敢醉,但任重责大,忧心如醉。”

    至于张济,他出自豫州汝南的世家(此张济非张绣的叔父张济,后者为凉州武威人。);张济在史书中的记载不多,在光和五年(182年),张济还因为亲近宦官而被陈耽与曹操联名弹劾。

    范书《刘陶传》:吏人诣阙陈诉,(陈)耽与议郎曹操上言:“公卿所举,率党其私,所谓放鸱枭而囚鸾凤。”其言忠切,帝(刘宏)以让(许)戫、(张)济,由是诸坐谣言征者悉拜议郎。

    东汉时还没有印刷术,书籍的流传都是人工传抄;一传十,十传百,所以因为笔误等缘故导致的错误在所难免。

    再者,太学里的儒生们因为师承不同,对儒学经典的见解有所出入,但他们都坚定地认为自己师傅教的是对的,因此经常争论不休。

    甚至有人为了分出个高下,向兰台负责管理书籍的官员行贿,将收藏的儒家经典上的文字改动,以符合自己的见解。

    范书《宦者列传》:(李)巡以为诸博士试甲乙科,争弟高下,更相告言,至有行赂定兰台漆书经字,以合其私文者,乃白帝,与诸儒共刻《五经》文于石,于是诏蔡邕等正其文字。

    鉴于当时儒学界的种种乱象,议郎蔡邕认为儒家经典已经传抄几百年,很多文字在传抄中产生谬误,再加上一些水平低下的儒生穿凿附会,所谓“传道授业”完全是在误人子弟。

    于是蔡邕、中常侍李巡联合五官中郎将堂谿典(复姓堂谿。豫州颍川郡鄢陵县人,出身世家,为大长秋曹腾所举)、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司隶右扶风茂陵县人,出身世家)、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飏音yáng,同“扬”)等人共同上书奏请由官方来校勘儒家经典,刘宏批准。

    范书《蔡邕列传》:(蔡)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熹平四年,乃与五官中郎将堂谿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

    熹平四年(175年)三月,经过李巡等人齐心合作,由蔡邕亲自书写,将校勘后的儒家经典分别刻在四十六块石碑之上,然后将石碑安置在太学门外,作为经典标准,供人学习。消息传出,每天送人来看碑文的马车就有上千辆,附近的街道人满为患。从此,关于儒家经典的争论也逐渐平息。

    范书《蔡邕列传》:(蔡)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填塞街陌。

    范书《宦者列传》:自后《五经》一定,争者用息。

    此太学石经因为是熹平年间所设立,故史称“熹平石经”。经过千年的乱世,石经如今早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些许碎石块,供后人缅怀昔日辉煌。

    (熹平石经碎块若干现存于河南省博物馆)

    近代考古学家马衡经过整理发掘,着有《汉石经集存》一书,保存了现已经发现的八千余字。

    马衡:1881-1955年,浙江鄞县人,字叔平,别署无咎、凡将斋。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长,金石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

    鸿都门学

    实际上,刘宏对儒学的兴趣并不大,却喜欢钻研儒学之外的学科,例如辞赋。

    辞赋是起源于战国时期,兴旺于两汉时期的一种文体。在两汉时期,辞赋的发展达到顶峰,史称“汉赋”。汉宣帝(刘询)曾称赞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丽可喜。”

    刘宏也喜欢并擅长辞赋,有史可查的作品有:

    熹平四年(175年)五月,刘宏作《皇羲篇》共五十章;

    光和五年(182年),刘宏到太学视察,亲自在石碑上作赋;

    光和六年(183年),刘宏追思已故的王美人(即献帝刘协之生母王荣,于光和四年被何皇后毒杀),还作《追德赋》、《令仪颂》以示怀念。

    《太平御览?卷92》引《典略》:熹平四年五月,帝(刘宏)自造《皇义》五十章。

    《太平御览?卷92》引《典略》:光和五年,帝(刘宏)幸太学,自就石碑作赋。

    《太平御览?卷137》引《续汉书》:至(刘协)三岁,灵帝(刘宏)闵上早失所生,追思后令美,乃作《追德赋》、《令仪颂》。

    熹平六年(177年),刘宏想招纳擅长辞赋之人入宫,原意是以招纳研究经学的儒生为主,最终却招纳了数十名擅长书法的人。

    侍中祭酒乐松、贾护又引荐了很多品行不佳,趋炎附势之徒,均待制在鸿都门下。刘宏非常喜欢和这些人谈及地方风俗及民间琐事,和他们打成一片,并封赏提拔他们为官。

    又有数十个市井之徒,自称为先帝刘志的陵墓(宣陵)守孝达十年之久(167-177年),是为“宣陵孝子”,刘宏得知,将这些人任命为郎中和太子舍人。

    范书《蔡邕列传》:初,帝(刘宏)好学,自造《皇羲篇》五十章,因引诸生能为文赋者。本颇以经学相招,后诸为尺牍及工书鸟篆者,皆加引召,遂至数十人。侍中祭酒乐松、贾护,多引无行趣势之徒,并待制鸿都门下,憙陈方俗闾里小事,甚悦之,待以不次之位。

    范书《蔡邕列传》:又市贾小民,为宣陵孝子者,复数十人,悉除为郎中、太子舍人。

    本年七月,由于不断出现天灾以及鲜卑屡次侵犯边境,刘宏下诏请群臣商议对策。蔡邕上书提及七件事,最后一件便是认为所谓“宣陵孝子”都是些欺世盗名之徒,甚至还可能有逃犯,应该驱逐。而刘宏迫于压力,才折中处理,将这些人贬为丞、尉这类副职。

    刘宏除了喜欢辞赋之外,还对音乐有研究,擅长弹琴、吹洞箫;

    《太平御览·卷581》引谢承《后汉书》:灵帝(刘宏)善鼓琴、吹洞箫。

    刘宏还喜欢练习书法,曾为此征集了全国数百名擅长书法的人到鸿都门切磋技艺,最终评出师宜官的八分书是公认最好的。师宜官性格孤傲,不喜欢当官,而其弟子梁鹄则靠着苦练书法,获得刘宏宠信,官至选部尚书(174年在任)、凉州刺史(184年在任)。

    张怀瓘《书断》:灵帝(刘宏)好书,征天下工书者于鸿都门,至数百人,八分称(师)宜官为最。

    我们都知道,后世士人都以“琴棋书画”作为必备才艺,试看隋唐时,辞赋以华美的骈文体为大雅;明朝“四大才子”,各个身怀绝技。可是后人写书评价刘宏时,只会写他卖官和在西园玩乐之事,如今又有多少人会知道:刘宏也有辞赋、音乐、书法这些正能量的兴趣爱好呢?

    光和元年(178年)二月,刘宏为了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扬光大,下诏设置鸿都门学,并将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的画像悬挂其中。实际上在这所学校里,并不是研究儒家经典,而是探讨辞赋、书法这类刘宏感兴趣的学科。

    从鸿都门出来的学生都被分配到各级官府担任官吏,有些人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等职位,甚至还有封侯赐爵的人,而士大夫们都耻与为伍。

    范书《蔡邕列传》:其诸生皆敕州郡三公举用辟召,或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乃有封侯赐爵者,士君子皆耻与为列焉。

    当时的儒生们抵制鸿都门学也是情有可原:苦心钻研儒学的人却没有前途,那些研究“旁门左道”的人反而能够飞黄腾达,儒生们的心理自然不平衡。

    当然,出自鸿都门学的两位大红人郤俭(擅长辞赋)、梁鹄(擅长书法)也确实缺乏执政能力,也难怪儒生们瞧不起他们了。杨赐也曾上书弹劾这两人,认为他们“以便辟之性,佞辩之心,各受丰爵不次之宠”,而刘宏不以为然,认为老师多虑了。

    刘宏设鸿都门学真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并不表示他对儒学有抵制情绪。例如,扬州吴郡名士高彪由地方推荐入朝为官,以儒学考试第一名的成绩官拜郎中,入东观(东观为东汉帝国贮藏书籍档案和博士学者从事校书、著作的处所)参与校勘书籍,多次上奏章针砭时弊,令刘宏对他印象深刻;后来高彪外调任外黄令(外黄县属兖州陈留郡),刘宏下诏让朝廷官员在雒阳上东门(上东门为雒阳皇城东北门)外为高彪践行,同时还下诏让东观官员为高彪画像,用来劝学勉励后人。

    范书《文苑列传下》:帝(刘宏)敕同僚临送,祖于上东门,诏东观画(高)彪像以劝学者。

    依我看来,刘宏亲待这些来自民间的底层人士,很可能是向往外面的世界,毕竟刘宏自从建宁元年(168年)到了雒阳后,就再也没离开过皇宫了。

    光和四年(181年)刘宏后来在皇宫之中扩建西园供自己享乐,比如修建市集,和宫女一起在里面玩“角色扮演”,模仿民间市集里的商人、窃贼、地痞,这种游戏的故事设定很可能是来源刘宏的童年记忆、故乡情结。

    范书《灵帝纪》:是岁(181年),帝(刘宏)作列肆于后宫,使诸釆女贩卖,更相盗窃争斗。帝着商估服,饮宴为乐。

    直到光和五年(182年),刘宏才至上林苑(关中上林苑始建于西汉时,位于长安以南;另按《洛阳宫殿名》,东汉时,雒阳以西亦有上林苑)和广成苑(广成苑位于雒阳以南)打猎玩了一次;

    之后在中平五年(188年),刘宏还想回老家(冀州河间国)看看,后被太史令劝阻而未成行。

    次年(189年),刘宏带着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遗憾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