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碉堡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肃清行动结束后,在邓范的主持下,垦荒的屯丁、操练的农兵,都放下手里的锄头,按照陈雨的要求开始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建设热潮。
为了迎接可能到来的清军过境,陈雨制定了墩堡群战术,用来抵消清军骑兵机动性上绝对优势。除了把手里的青壮都投入进去,陈雨还要求郡守朴昌永在当地征发徭役,动员朝鲜百姓也加入。因为要赶时间,加上不打算建成永久性工事,所以陈雨对建筑材料的要求也适当放低,没有用砖,主要用夯土,这样也节省了大量烧制土砖的时间。
夯土是古代常见的建筑材料,不仅农村百姓用来建房,城墙大多也用夯土筑成,讲究点就在外面贴砖,就连宫廷建筑的基台也是夯土垒成。一时之间,铁山四处都是成群结队的人群,挖坑取土,再用特制的工具捶打、按压就地取材的黄土,喊着号子,热闹非凡。
陈雨带着人四处巡察,他对这种古老的建筑材料有些好奇,问道:“这么多人一起压土,是要压紧吗?”
邓范解释道:“所谓夯土,就是用捶打、按压的办法把泥土中的缝隙去除,让泥土变得更加结实。大人你看,不管是木槌还是压土用的板子,份量和宽度都不是一两个人能……能办到的,必须十几人甚至数十人一起。”
陈雨追问:“压得再紧也是泥土,能管用?”
邓范笑了:“大人,夯土垒成墙后,待其风干,用刀子都插不进。如果能加入石灰浆甚至糯米,那就更坚固了,可谓坚硬如铁。不讲究好看,光论便宜实用,夯土可比青砖要实惠的多。”
陈雨有些惊讶,这么说起来,其貌不扬的夯土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混凝土的作用,在水泥出现之前,是最实惠的建筑材料了,只不过耗费的人力有些多,效率低了些。
他若有所思地说:“那咱们用来修建墩堡的夯土,会加入石灰浆或者糯米吗?”
“糯米不划算,而且短时间内很难凑到这么多。”邓范说,“咱们用的是石灰浆。大人看到远处的临时土窑了吗?那些朝鲜人就是从海边取来牡蛎、贝壳烧成灰,这叫蜃灰,也是石灰浆的一种,比普通的石灰浆粘性更强。把蜃灰掺入夯土,这样垒成的墙保管鞑子怎么撞都撞不开。”
陈雨点点头,走到土窑旁边,意外地看到朴昌永带着几个差人监视着朝鲜百姓烧制蜃灰。
他笑着问:“朴郡守亲自监工,让本官受宠若惊啊。”
朴昌永闻声回头,点头哈腰地回答:“大人言重了。听闻这些墩堡是为了防范鞑子,下官是本地父母官,自然要尽一份绵薄之力。”
“这倒也是,鞑子一来,咱们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陈雨口里说着,心里却想:到时候只能保证我的人进驻墩堡,你的人就不能保证了,对不住,死道友不死贫道,就自求多福吧,希望鞑子早点走,不会把怨气撒在你们的身上。
得益于庞大的人力资源和官府的支持,一个多月后,二十余座墩堡在铁山的各个角落拔地而起,散布在山脚、田野之间,彼此间隔很近,每两个墩堡之间最远不超过两百米。
因为主体材料是夯土,所以外壁颜色呈土黄色。结构是按照陈雨的设想,在卫所墩堡的基础上做了不小的改进,建成了一个上窄下宽的不规则圆柱体,底部直径大约是二十米左右,里面分成三层,挤一挤,能容纳三五百人。墙面四周都留出了用于攻击的射击孔,顶端则设计成了一个简单的炮台,可以架设3-5门小巧的山地炮。按照邓范的说法,这已经不是威海卫那些用来施放狼烟的墩堡了,不仅体积大了很多,容纳的人数也要多几倍,而且反击能力很强,称得上攻防一体。
他们并不知道,在几百年后的二十世纪,这样的建筑叫做碉堡。
王有田也从威海卫返航了,他带来了整整十几艘船的家伙,包括火铳、山地炮、火箭以及成箱的弹药。
码头上热闹非凡,军官们指挥着农兵们从船上把武器弹药卸到岸上,干得热火朝天。
陈雨站在码头上,看着被卸下船的装备,交代邓范:“也不知道留给咱们的时间有多少,你赶紧带着这些新兵蛋子进行实弹射击。不要求能结阵使用线列战术,至少能保证装弹射击的动作要熟练。”
因为打算在墩堡里固守,所以不存在旷野迎敌的可能,在安全的环境下从容的射击,相信这些从来没有摸过火铳的农兵也能完成任务。
邓范点头道:“不需要直面敌人,光练射击动作,短时间内应该可以办到。”
随着武器发放到位,在教官的带领下,农兵们开始进行实弹射击,一时间,清脆的枪声此起彼伏,整个铁山像是放起了鞭炮,比过年还热闹。
就在陈雨把铁山打造成一个武装到牙齿的前沿阵地时,朝鲜的边境上此时已经风雨欲来,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即将来临。
崇祯七年(1634年)三月,皇太极亲自率领大军十二万入侵朝鲜。初春的鸭绿江冰面尚未融化,清军铁骑毫无阻拦地渡江南下,进入了朝鲜境内。
皇太极的战略部署很有针对性,他留下济尔哈朗镇守盛京,阿济格、阿巴泰守辽河入海口以遏明军;多尔衮、豪格分统左翼满洲、蒙古兵,从宽甸入长山口;户部承政马福塔等率兵从右路突袭;多铎、岳托等人率兵马接应。皇太极与代善率其他各路军马走中路直扑朝鲜王城。
朝鲜根本没想到清军的军事行动这么迅速,根本没有足够的准备,动员各路军马都来不及,让清军长驱直入,几乎没有像样的抵抗。清军三路大军杀猪宰羊一般扫清了沿途自发的零星抵抗,在短短十天之内,就占领了郭山城,定州、安州等地不战而降。随着北部重镇的相继失守,汉城府所在的京畿道就彻底暴露在了清军的面前。
肃清行动结束后,在邓范的主持下,垦荒的屯丁、操练的农兵,都放下手里的锄头,按照陈雨的要求开始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建设热潮。
为了迎接可能到来的清军过境,陈雨制定了墩堡群战术,用来抵消清军骑兵机动性上绝对优势。除了把手里的青壮都投入进去,陈雨还要求郡守朴昌永在当地征发徭役,动员朝鲜百姓也加入。因为要赶时间,加上不打算建成永久性工事,所以陈雨对建筑材料的要求也适当放低,没有用砖,主要用夯土,这样也节省了大量烧制土砖的时间。
夯土是古代常见的建筑材料,不仅农村百姓用来建房,城墙大多也用夯土筑成,讲究点就在外面贴砖,就连宫廷建筑的基台也是夯土垒成。一时之间,铁山四处都是成群结队的人群,挖坑取土,再用特制的工具捶打、按压就地取材的黄土,喊着号子,热闹非凡。
陈雨带着人四处巡察,他对这种古老的建筑材料有些好奇,问道:“这么多人一起压土,是要压紧吗?”
邓范解释道:“所谓夯土,就是用捶打、按压的办法把泥土中的缝隙去除,让泥土变得更加结实。大人你看,不管是木槌还是压土用的板子,份量和宽度都不是一两个人能……能办到的,必须十几人甚至数十人一起。”
陈雨追问:“压得再紧也是泥土,能管用?”
邓范笑了:“大人,夯土垒成墙后,待其风干,用刀子都插不进。如果能加入石灰浆甚至糯米,那就更坚固了,可谓坚硬如铁。不讲究好看,光论便宜实用,夯土可比青砖要实惠的多。”
陈雨有些惊讶,这么说起来,其貌不扬的夯土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混凝土的作用,在水泥出现之前,是最实惠的建筑材料了,只不过耗费的人力有些多,效率低了些。
他若有所思地说:“那咱们用来修建墩堡的夯土,会加入石灰浆或者糯米吗?”
“糯米不划算,而且短时间内很难凑到这么多。”邓范说,“咱们用的是石灰浆。大人看到远处的临时土窑了吗?那些朝鲜人就是从海边取来牡蛎、贝壳烧成灰,这叫蜃灰,也是石灰浆的一种,比普通的石灰浆粘性更强。把蜃灰掺入夯土,这样垒成的墙保管鞑子怎么撞都撞不开。”
陈雨点点头,走到土窑旁边,意外地看到朴昌永带着几个差人监视着朝鲜百姓烧制蜃灰。
他笑着问:“朴郡守亲自监工,让本官受宠若惊啊。”
朴昌永闻声回头,点头哈腰地回答:“大人言重了。听闻这些墩堡是为了防范鞑子,下官是本地父母官,自然要尽一份绵薄之力。”
“这倒也是,鞑子一来,咱们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陈雨口里说着,心里却想:到时候只能保证我的人进驻墩堡,你的人就不能保证了,对不住,死道友不死贫道,就自求多福吧,希望鞑子早点走,不会把怨气撒在你们的身上。
得益于庞大的人力资源和官府的支持,一个多月后,二十余座墩堡在铁山的各个角落拔地而起,散布在山脚、田野之间,彼此间隔很近,每两个墩堡之间最远不超过两百米。
因为主体材料是夯土,所以外壁颜色呈土黄色。结构是按照陈雨的设想,在卫所墩堡的基础上做了不小的改进,建成了一个上窄下宽的不规则圆柱体,底部直径大约是二十米左右,里面分成三层,挤一挤,能容纳三五百人。墙面四周都留出了用于攻击的射击孔,顶端则设计成了一个简单的炮台,可以架设3-5门小巧的山地炮。按照邓范的说法,这已经不是威海卫那些用来施放狼烟的墩堡了,不仅体积大了很多,容纳的人数也要多几倍,而且反击能力很强,称得上攻防一体。
他们并不知道,在几百年后的二十世纪,这样的建筑叫做碉堡。
王有田也从威海卫返航了,他带来了整整十几艘船的家伙,包括火铳、山地炮、火箭以及成箱的弹药。
码头上热闹非凡,军官们指挥着农兵们从船上把武器弹药卸到岸上,干得热火朝天。
陈雨站在码头上,看着被卸下船的装备,交代邓范:“也不知道留给咱们的时间有多少,你赶紧带着这些新兵蛋子进行实弹射击。不要求能结阵使用线列战术,至少能保证装弹射击的动作要熟练。”
因为打算在墩堡里固守,所以不存在旷野迎敌的可能,在安全的环境下从容的射击,相信这些从来没有摸过火铳的农兵也能完成任务。
邓范点头道:“不需要直面敌人,光练射击动作,短时间内应该可以办到。”
随着武器发放到位,在教官的带领下,农兵们开始进行实弹射击,一时间,清脆的枪声此起彼伏,整个铁山像是放起了鞭炮,比过年还热闹。
就在陈雨把铁山打造成一个武装到牙齿的前沿阵地时,朝鲜的边境上此时已经风雨欲来,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即将来临。
崇祯七年(1634年)三月,皇太极亲自率领大军十二万入侵朝鲜。初春的鸭绿江冰面尚未融化,清军铁骑毫无阻拦地渡江南下,进入了朝鲜境内。
皇太极的战略部署很有针对性,他留下济尔哈朗镇守盛京,阿济格、阿巴泰守辽河入海口以遏明军;多尔衮、豪格分统左翼满洲、蒙古兵,从宽甸入长山口;户部承政马福塔等率兵从右路突袭;多铎、岳托等人率兵马接应。皇太极与代善率其他各路军马走中路直扑朝鲜王城。
朝鲜根本没想到清军的军事行动这么迅速,根本没有足够的准备,动员各路军马都来不及,让清军长驱直入,几乎没有像样的抵抗。清军三路大军杀猪宰羊一般扫清了沿途自发的零星抵抗,在短短十天之内,就占领了郭山城,定州、安州等地不战而降。随着北部重镇的相继失守,汉城府所在的京畿道就彻底暴露在了清军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