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自己去搬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文官是一个很奇怪的群体,他们在政的时候,削尖了脑袋往上钻,不惜一切的要站到政坛上,但是当真的爬到了顶峰的时候,有时候却可以释然的放下手中的权力,转身回老家种田去了。
固然大多数文官在做官的十几年几十年里,攫取了大量的财富和社会资源,但是却真有人能够放下这种权力,潇洒的挂印而去。
比如说那位曾经的桓相,如今的张相。
当然了,他们各自的家族都有了不小的家业,尤其是像张渠这种仕林大儒,回了老家之后,说不定会比在京城里还要受欢迎,最起码是不会因为经济问题担心的。
按理说张渠这辈子,基本已经到了人臣巅峰,名望地位都已经到了极致,他在这个时候潇洒致仕,大可以安安心心的回老家安享晚年,但是这个在大晋朝堂为相十多年的宰辅,多少还是有些担心朝廷后续的走向。
否则他就不会请李信过府。
看到了李信这个模样,张渠心里多少已经有数了,他皱着眉头思索了许久,最终无奈的摇了摇头:“当初武皇帝打到蓟门关,便不再北进,先帝在位十九年,也没有把脚步迈出蓟门关,北疆向来都是守势,况且宇文诸部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动作启衅我大晋,陛下为何………”
他只说到这里,便没有再说下去了。
李信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对着张渠拱手道:“浩然公如果要出京,记得知会李信,李信送一送浩然公。”
这个时代交通极其落后,张渠老家距离京城又比较远,不出意外的话,这一次分别基本就是永别了,李信自然要送一送他的。
张渠欣然点头,开口道:“到时候一定通知李侯爷。”
“家里还有许多兵部的事情要操忙,浩然公如果没有别的事情,李信就先告辞了。”
张渠点了点头,开口道:“老夫送李侯爷。”
说着,两个人一起朝着张府大门口走去,走在路上的时候,张渠对着李信交待道:“李侯爷,你是朝廷里,在陛下那边说话最好用的人,这一次北征已经无可阻止,但是如果李侯爷觉察到不对的地方,还请李侯爷代大晋子民,拦一拦陛下。”
李信面色肃然。
“浩然公放心,我省得的。”
张府远没有李信的靖安侯府那么大,两个人说话的功夫,就已经到了门口,临别之际,李信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这位左仆射,开口道:“浩然公,您致仕之后,是谁接您的班……?”
张渠愣了愣,随即苦笑道:“这个全看圣意,你我还是不要妄加揣测了。”
其实人选还是很好猜的,三省五个宰辅,去掉张渠还剩下四个,张渠走了之后会有一个人增补入相,但是这个人却不可能一跃成为左仆射,也就是说张渠空出来的这个位置,要有现在的四个宰辅其中一个替补上去。
可能张老头心里已经有了点数,不过不方便对李信说而已。
李信眯了眯眼睛,也不恼火,而是继续问道:“那是谁补缺进入三省拜相呢?”
张渠眨了眨眼睛,苦笑道:“老夫猜测,应当是礼部的左侍郎。”
山阴谢氏大儒辈出,前几年有一个仕林名宿谢迁入京出仕,虽然只是山阴谢氏的旁支,但是已经做到了礼部左侍郎的位置上。
李信面色微变。
山阴谢氏在朝堂中的势力已经越发庞大,如果再有谢家人拜相,那么这个后族的势力,就已经是空前庞大了。
甚至可以说是大晋开国以来第一后族。
想到这里,李信心里多少有些嘀咕,他想不明白,当今的天子这么过分的重用谢家人,到底是个什么意图。
不过这些事情不是他一个兵部尚书该过问的,李信对着张渠拱了拱手,沉声道:“浩然公留步,李信这就先回了。”
张渠抬手唤住李信,开口微笑道:“老夫入仕以来,一直听说叶国公威名,但是苦于不得一见,李侯爷是叶国公弟子,能不能代为引荐一番,老夫想在离京之前,见一见叶国公。”
陈国公叶晟,可以说是大晋的全民偶像了。
四十年前,叶晟从北周凯旋归来的时候,张渠刚刚以进士入仕,根本见不到叶晟,后来叶晟在大都督府干了十几年差事,便辞官不做了,那时候的张渠,堪堪爬到六部郎中的位置上,也无缘得见。
再后来这位浩然公成功拜相的时候,叶晟已经闭门谢客许多年,没有特殊的理由,他也没太好意思去见叶晟。
李信闻言,看了一眼张渠诚挚的面孔,低声道:“浩然公……家师身子不太舒服,恐怕不太方便。”
张渠面色肃然。
“那就更应该去探望探望了。”
“老夫这几天准备准备,便带一些东西去探望叶国公,无论如何也要见他老人家一面才成。”
这老头现在还是当朝左相,他要见叶晟,其实直接去叶家递拜帖,多半也能见得到,之所以跟李信说了一声,纯粹的因为客气而已。
无奈之下,李信只能低头道:“浩然公随意就是。”
终于,他离开了张府。
骑在墨骓马上的时候,李信心里仍旧在思考张渠致仕的影响。
这位浩然公的离开,将给朝堂文臣的权力版图中,空出好大一块出来,这块版图,李信是无力去争的,但是他必须瞪大了眼睛看着,把一切都记在心里。
回到靖安侯府的时候,军器监的赵监正已经在书房等候了李信许久,见到李信回来了之后,他立刻站了起来,对着李信深深抱拳。
“下官见过李侯爷。”
李信淡淡的看了他一眼。
“账算清楚了?”
“算清楚了。”
赵监正低头道:“库房一共一万副甲,两万柄制式长刀,还有五万箭矢,按军器监的低底算,要一百三十万七千六百贯。”
说到这里,他从袖子里递出了一张清单,恭声道:“这是军器监的同僚,昨晚上一晚上没睡统计出来的,请李侯爷过目。”
李信伸手接过这个清单,只懒洋洋的看了一眼,便随手丢在一边,开口道:“就这么办吧。军器监那边准备装车,交给羽林卫押送北疆。”
“除却这些,还要再制出这么多东西,一批一批押送北疆。”
反正这些钱不是他李信的,而是朝廷的开销,他花起来一点也不心疼。
靖安侯爷的声音懒洋洋的。
“至于钱,自己去后院的库房里搬去,记得不要搬多了,库房里的钱都是有数的,少一分,都要你们军器监去赔。”
赵德脸上露出笑容,语气恭敬。
“下官遵命。”
文官是一个很奇怪的群体,他们在政的时候,削尖了脑袋往上钻,不惜一切的要站到政坛上,但是当真的爬到了顶峰的时候,有时候却可以释然的放下手中的权力,转身回老家种田去了。
固然大多数文官在做官的十几年几十年里,攫取了大量的财富和社会资源,但是却真有人能够放下这种权力,潇洒的挂印而去。
比如说那位曾经的桓相,如今的张相。
当然了,他们各自的家族都有了不小的家业,尤其是像张渠这种仕林大儒,回了老家之后,说不定会比在京城里还要受欢迎,最起码是不会因为经济问题担心的。
按理说张渠这辈子,基本已经到了人臣巅峰,名望地位都已经到了极致,他在这个时候潇洒致仕,大可以安安心心的回老家安享晚年,但是这个在大晋朝堂为相十多年的宰辅,多少还是有些担心朝廷后续的走向。
否则他就不会请李信过府。
看到了李信这个模样,张渠心里多少已经有数了,他皱着眉头思索了许久,最终无奈的摇了摇头:“当初武皇帝打到蓟门关,便不再北进,先帝在位十九年,也没有把脚步迈出蓟门关,北疆向来都是守势,况且宇文诸部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动作启衅我大晋,陛下为何………”
他只说到这里,便没有再说下去了。
李信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对着张渠拱手道:“浩然公如果要出京,记得知会李信,李信送一送浩然公。”
这个时代交通极其落后,张渠老家距离京城又比较远,不出意外的话,这一次分别基本就是永别了,李信自然要送一送他的。
张渠欣然点头,开口道:“到时候一定通知李侯爷。”
“家里还有许多兵部的事情要操忙,浩然公如果没有别的事情,李信就先告辞了。”
张渠点了点头,开口道:“老夫送李侯爷。”
说着,两个人一起朝着张府大门口走去,走在路上的时候,张渠对着李信交待道:“李侯爷,你是朝廷里,在陛下那边说话最好用的人,这一次北征已经无可阻止,但是如果李侯爷觉察到不对的地方,还请李侯爷代大晋子民,拦一拦陛下。”
李信面色肃然。
“浩然公放心,我省得的。”
张府远没有李信的靖安侯府那么大,两个人说话的功夫,就已经到了门口,临别之际,李信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这位左仆射,开口道:“浩然公,您致仕之后,是谁接您的班……?”
张渠愣了愣,随即苦笑道:“这个全看圣意,你我还是不要妄加揣测了。”
其实人选还是很好猜的,三省五个宰辅,去掉张渠还剩下四个,张渠走了之后会有一个人增补入相,但是这个人却不可能一跃成为左仆射,也就是说张渠空出来的这个位置,要有现在的四个宰辅其中一个替补上去。
可能张老头心里已经有了点数,不过不方便对李信说而已。
李信眯了眯眼睛,也不恼火,而是继续问道:“那是谁补缺进入三省拜相呢?”
张渠眨了眨眼睛,苦笑道:“老夫猜测,应当是礼部的左侍郎。”
山阴谢氏大儒辈出,前几年有一个仕林名宿谢迁入京出仕,虽然只是山阴谢氏的旁支,但是已经做到了礼部左侍郎的位置上。
李信面色微变。
山阴谢氏在朝堂中的势力已经越发庞大,如果再有谢家人拜相,那么这个后族的势力,就已经是空前庞大了。
甚至可以说是大晋开国以来第一后族。
想到这里,李信心里多少有些嘀咕,他想不明白,当今的天子这么过分的重用谢家人,到底是个什么意图。
不过这些事情不是他一个兵部尚书该过问的,李信对着张渠拱了拱手,沉声道:“浩然公留步,李信这就先回了。”
张渠抬手唤住李信,开口微笑道:“老夫入仕以来,一直听说叶国公威名,但是苦于不得一见,李侯爷是叶国公弟子,能不能代为引荐一番,老夫想在离京之前,见一见叶国公。”
陈国公叶晟,可以说是大晋的全民偶像了。
四十年前,叶晟从北周凯旋归来的时候,张渠刚刚以进士入仕,根本见不到叶晟,后来叶晟在大都督府干了十几年差事,便辞官不做了,那时候的张渠,堪堪爬到六部郎中的位置上,也无缘得见。
再后来这位浩然公成功拜相的时候,叶晟已经闭门谢客许多年,没有特殊的理由,他也没太好意思去见叶晟。
李信闻言,看了一眼张渠诚挚的面孔,低声道:“浩然公……家师身子不太舒服,恐怕不太方便。”
张渠面色肃然。
“那就更应该去探望探望了。”
“老夫这几天准备准备,便带一些东西去探望叶国公,无论如何也要见他老人家一面才成。”
这老头现在还是当朝左相,他要见叶晟,其实直接去叶家递拜帖,多半也能见得到,之所以跟李信说了一声,纯粹的因为客气而已。
无奈之下,李信只能低头道:“浩然公随意就是。”
终于,他离开了张府。
骑在墨骓马上的时候,李信心里仍旧在思考张渠致仕的影响。
这位浩然公的离开,将给朝堂文臣的权力版图中,空出好大一块出来,这块版图,李信是无力去争的,但是他必须瞪大了眼睛看着,把一切都记在心里。
回到靖安侯府的时候,军器监的赵监正已经在书房等候了李信许久,见到李信回来了之后,他立刻站了起来,对着李信深深抱拳。
“下官见过李侯爷。”
李信淡淡的看了他一眼。
“账算清楚了?”
“算清楚了。”
赵监正低头道:“库房一共一万副甲,两万柄制式长刀,还有五万箭矢,按军器监的低底算,要一百三十万七千六百贯。”
说到这里,他从袖子里递出了一张清单,恭声道:“这是军器监的同僚,昨晚上一晚上没睡统计出来的,请李侯爷过目。”
李信伸手接过这个清单,只懒洋洋的看了一眼,便随手丢在一边,开口道:“就这么办吧。军器监那边准备装车,交给羽林卫押送北疆。”
“除却这些,还要再制出这么多东西,一批一批押送北疆。”
反正这些钱不是他李信的,而是朝廷的开销,他花起来一点也不心疼。
靖安侯爷的声音懒洋洋的。
“至于钱,自己去后院的库房里搬去,记得不要搬多了,库房里的钱都是有数的,少一分,都要你们军器监去赔。”
赵德脸上露出笑容,语气恭敬。
“下官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