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第 74 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赵逢春所在的地方经济还是比较落后的, 拍婚纱照得到县城的影楼, 村里也没有专业的化妆师。
当时左挑右选找了家最实惠的,这个影楼拍摄一套婚纱照, 结婚当天免费租借婚纱一天还送化妆。
但是让化妆师出妆不仅要另外付费给店里,还要给化妆师包红包, 怎么也得两三百块。
赵勇妈妈的原话是, 彩礼钱出了那么多,别的自然要精打细算。
只是结婚当天穿一穿就不用了,赵逢春的婚纱都不舍得花几百块租件好的,用的是影楼免费租借的廉价婚纱, 又怎么舍得因为个化妆就白白往外面扔钱?
有便宜不占白不占, 钱能省着花就省着花, 开车半个小时就到县城了,让他们自己去婚纱店, 而且有人问起来在县城上妆也好听点儿。
钱都是男方家里出, 自然是他们说了算,赵逢春没有二议。
现在没以前那么讲究, 新郎新娘婚礼前见就见了。
于是赵勇就开着车,带着他的妹妹赵丽和赵逢春村里唯一的好友王静一起过来了,作为伴娘陪陪赵逢春。
王静是赵逢春请来的, 赵丽非要跟上来,她也不好拒绝。只不过赵丽想让化妆师帮她化妆的打算应该是实现不了。
*
县城的婚纱影楼里, 梳妆台前造型师正在给赵逢春做头发。
赵勇出去买早餐, 赵丽坐了会就闲不住了, 拉着王静去了去看婚纱,声音时不时地传来。
“静子,快来看,这件抹胸的好漂亮啊。”
“我觉得底下这件设计更好一;点。”
“我看看,也很好看,就是有点脏,都不白了。”
“都不知道多少人穿过了,能白才怪。”
“我以后结婚的时候一定要买一件婚纱,才不穿别人穿过的,婚礼后也可以留作当纪念。”
“你嫂子在那儿呢,小声点儿。”
……
婚纱店不大,除了有一套好一点的婚纱穿在模特身上摆在外面,就是不到十件婚纱叠在一起挂成了两排,王静看了会儿回来了,赵丽还在那儿摸着白色婚纱依依不舍。
王静站到赵逢春旁边,推了推她,“诶,你真不准备穿婚纱?女人这一辈子可就这一次机会!”
“不穿,办中式婚礼。”赵逢春在做头发不能动,眼神往王静那边瞟了瞟,“再说,你也知道我爷爷,还是穿红色好。”
赵逢春的爷爷重病,虽然她不喜欢红色,但总归是比白色喜庆,算是冲冲喜吧。
“你也可以穿红色的婚纱啊!”王静脱口而出。
赵逢春无奈地笑了笑,化妆师忍不住替她说了出来,“穿红色婚纱多是二婚,不吉利。”
“这样啊。”王静羞得脸有点红,瞪了赵逢春一眼,“你也不说清楚,害我丢人。”
过了会儿,王静又看向了赵逢春的鞋子,平底,红色的一看就是婚鞋。
王静挑了挑眉,“你一会儿也不穿高跟鞋啊”
赵逢春一米七六,赵勇一米七八,穿高跟鞋新娘比新郎高算什么话
赵勇的妈妈带她买鞋的时候就嫌弃过她脚大,176的身高39的鞋已经算小的了,赵丽比她矮10公分穿38,不过是觉得她个子高衬得赵勇矮罢了。
赵逢春轻轻笑了笑,找了个借口,“你也知道,我上学从来没穿过高跟鞋,怕崴脚。”
王静很可惜地叹了口气,“虽然这么说,但是女孩子还是得有一双自己的高跟鞋。你这么高,穿上该跟鞋肯定很有气场,像是电视上的模特一样。”
这边正说着,赵勇买早餐回来了,看婚纱的赵丽赶紧迎了上去。
“哥,怎么有三份?你去了这么久,我还以为你在店里吃完才回来呢。
“我是吃完了,这不你和静子的胡辣汤,还有蓬蓬的粥么。”
赵丽咋咋呼呼说道:“蓬蓬刚不是说她不吃么,这样穿衣服才好看。”
赵勇白了她一眼,“你怎么不说不吃,穿衣服也好看。”
“你们又不舍得给我买伴娘的礼服……”
不理赵丽的碎碎念,赵勇把王静的那份递给她,又来到了化妆台边。
“蓬蓬,一大早就起了,多少吃点儿填填肚子,等吃席到中午了。”
“嗯,你先放那儿吧。”
不好意思让化妆师等,做完头发赵逢春草草吃了两口,就又坐了回去。
王静和赵勇兄妹二人坐在一旁的沙发上聊得热火朝天,显然很是熟稔,十分热闹。
赵逢春的村子里都是赵姓人,只有寥寥几家他姓的外来户。
王静是赵逢春初中时候随她妈嫁到这里的,班上的人对这个拖油瓶不太友好,总是背地里说三道四。
恰恰赵逢春也是常常被人说嘴的一个,王静很快发现了,就主动跟赵逢春示好,渐渐地二人就成了好朋友,也算是有个伴儿。
后来赵逢春考上了县里的初中,王静和赵勇去了镇上上学,辍学后又一起去打工,也就混熟了。
其实说是唯一的好友,也是赵逢春单方面的,王静好友那么多,她只是其中一个。
就是年纪小两岁的赵丽,看起来也比赵逢春和王静更为熟稔。
长时间不在一起,没有了共同的生活,也就没有了共同的话题。
即使没有别人,只是赵逢春赵勇和王静三个人在一起,赵逢春很多时候也插不上话。
他们俩聊得那些东西都是镇上村里的或者打工遇到的,而赵逢春能聊得多是关于学习的事情,没人感兴趣。
其实赵逢春很喜欢有王静,她爱说话也会说话,能让气氛变得很热闹。
不然她和赵勇两个人在一起,常常没话可说。
就像现在,妆化好了,王静凑到赵逢春身边,笑着调侃赵勇。
“赵勇,说真心话,我和蓬蓬在你心里到底谁更漂亮啊?”
赵勇呵呵傻笑,一脸憨厚,“当然是新娘子更漂亮。”
“那就是说,如果今天我是新娘子,蓬蓬就没我漂亮喽?”
“你这张嘴啊,不是我说,就因为这张嘴我也得说你丑。”
“嘿,赵勇你皮痒了是不是?敢说我丑!”
都还是十七八岁的年纪,赵勇和王静说着说着就打闹了起来,绕着店里转圈儿。
欢声笑语不断,赵逢春眯眼看了看镜子里自己的模样。
这是她第一次化妆,但是并不觉得漂亮。
却原来是村子里的人都还不知道新娘子换人离开了。
赵逢春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什么都不懂,就没瞒着,如实告诉了关系最好的邻居大叔大婶儿。
村子里几乎都姓赵,追本溯源同祖同宗,但是他们家几代单传,从爷爷开始在村里就没有了太近的血缘关系,远堂表亲也因为父亲的关系成了仇人,赵逢春家里欠债最多的就是他们,要不然哪怕有个堂亲表亲帮衬,她也不至于被逼迫到那种地步。
赵逢春甚至都不知道她现在要做什么,只能期求邻居一家的帮助。
一听赵逢春说赵勇的妈妈因为嫌晦气就瞒着不告诉赵逢春她爷爷的事情,邻居大婶破口大骂,邻居大叔也不禁啐了一口。
夫妻俩跟着赵逢春进屋看她爷爷,见到床上的老人,马上肃了面容。
算辈分儿赵逢春的爷爷是他们的叔叔辈儿,抛却因为儿子欠债的事,老人在村里人的心中还是很受到敬重的,邻居夫妻两个人在床前跪下磕了个头,送老人最后一程。
悲伤过后,还要归于现实。邻居大婶儿边劝赵逢春节哀顺变,边唠叨着村子里办丧事的规矩,让邻居大叔出去帮忙安排着。
邻居大婶儿说要给亲戚们报丧的时候赵逢春犯了难,还是钱的问题。
当年赵逢春的爸爸投资办厂,村里人见他家里挣钱了都想分一杯羹,纷纷掏了钱入股。
赵逢春家里稍微沾亲带故的亲戚都入股了,关系越是亲近越是出钱多,觉得这么亲的亲戚不会坑了他们,结果最后发生了那样的意外,个个血本无归。
那时候的钱可比现在值钱多了,有人把家底都掏空了,不恨赵逢春家里才怪,赵逢春的爸爸办丧事的时候都没几个人来,后来见到他们爷孙俩也都是冷脸相待。
赵逢春愁眉紧锁,犹豫地说道:“他们,他们会来吗?您也知道我们关系不好,从我爸走之后那几家人见到我和爷爷就不说话了……”
邻居大婶长叹了口气,沉思半晌,还是劝道:“通知一声吧,来不来是他们的事。再说了,你和勇子结婚不是说会把钱还清么,或许……”或许为了钱他们也会过来的。
赵逢春神色一伤,邻居大婶儿连忙把后面的话咽回了嘴里,拍着她的背安慰。
邻居大婶嘴上说着安慰人的话心里却是在盘算着别的事情,眼珠子转一转脑子里就转了好几个圈儿。
赵逢春家里的亲戚看样子是不会过来上礼或帮忙了,但是同情归于同情,不说赵逢春欠着他们家的债还没还清呢,他们家离也不可能真的把一个邻居家的丧事事事包办。
红白事红白事,一场白事所需的钱力物力人力和红事差不多,可就算是办场小一点的丧事也要钱啊,出力他们倒是无所谓,出钱的话可就有点为难了,哪有债主倒贴钱的。
而且,赵逢春今天已经嫁人了,他们再帮着她爷爷办丧事实在是不合规矩。
她刚才说的是心里话,赵勇家里可只是空口许诺还钱当聘礼的,结果到现在媳妇都娶进家里了却一个子儿都还没出。
村子里等着拿钱的人不在少数,就是她也盼着那几千块钱呢,邻居大婶儿怎么都觉得该通知赵勇家里,这就该是他们家的任务。
只是赵逢春的爷爷突然就这么没了,赵勇一家今天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不像话,小姑娘这时候心里估计正怨着呢,她说话得委婉点儿提。
清了清嗓子,邻居大婶儿说着就试探性地问道:“逢春啊,要不还是让你叔去通知下勇子家里,怎么说,怎么说你们今天都结婚了,你现在算是他们家的媳妇儿——”
“赵逢春。”
这时候一个男声忽地闯了进来,打断了邻居大婶儿的话,是在外面吸烟的陆远帆。
赵逢春所在的地方经济还是比较落后的, 拍婚纱照得到县城的影楼, 村里也没有专业的化妆师。
当时左挑右选找了家最实惠的,这个影楼拍摄一套婚纱照, 结婚当天免费租借婚纱一天还送化妆。
但是让化妆师出妆不仅要另外付费给店里,还要给化妆师包红包, 怎么也得两三百块。
赵勇妈妈的原话是, 彩礼钱出了那么多,别的自然要精打细算。
只是结婚当天穿一穿就不用了,赵逢春的婚纱都不舍得花几百块租件好的,用的是影楼免费租借的廉价婚纱, 又怎么舍得因为个化妆就白白往外面扔钱?
有便宜不占白不占, 钱能省着花就省着花, 开车半个小时就到县城了,让他们自己去婚纱店, 而且有人问起来在县城上妆也好听点儿。
钱都是男方家里出, 自然是他们说了算,赵逢春没有二议。
现在没以前那么讲究, 新郎新娘婚礼前见就见了。
于是赵勇就开着车,带着他的妹妹赵丽和赵逢春村里唯一的好友王静一起过来了,作为伴娘陪陪赵逢春。
王静是赵逢春请来的, 赵丽非要跟上来,她也不好拒绝。只不过赵丽想让化妆师帮她化妆的打算应该是实现不了。
*
县城的婚纱影楼里, 梳妆台前造型师正在给赵逢春做头发。
赵勇出去买早餐, 赵丽坐了会就闲不住了, 拉着王静去了去看婚纱,声音时不时地传来。
“静子,快来看,这件抹胸的好漂亮啊。”
“我觉得底下这件设计更好一;点。”
“我看看,也很好看,就是有点脏,都不白了。”
“都不知道多少人穿过了,能白才怪。”
“我以后结婚的时候一定要买一件婚纱,才不穿别人穿过的,婚礼后也可以留作当纪念。”
“你嫂子在那儿呢,小声点儿。”
……
婚纱店不大,除了有一套好一点的婚纱穿在模特身上摆在外面,就是不到十件婚纱叠在一起挂成了两排,王静看了会儿回来了,赵丽还在那儿摸着白色婚纱依依不舍。
王静站到赵逢春旁边,推了推她,“诶,你真不准备穿婚纱?女人这一辈子可就这一次机会!”
“不穿,办中式婚礼。”赵逢春在做头发不能动,眼神往王静那边瞟了瞟,“再说,你也知道我爷爷,还是穿红色好。”
赵逢春的爷爷重病,虽然她不喜欢红色,但总归是比白色喜庆,算是冲冲喜吧。
“你也可以穿红色的婚纱啊!”王静脱口而出。
赵逢春无奈地笑了笑,化妆师忍不住替她说了出来,“穿红色婚纱多是二婚,不吉利。”
“这样啊。”王静羞得脸有点红,瞪了赵逢春一眼,“你也不说清楚,害我丢人。”
过了会儿,王静又看向了赵逢春的鞋子,平底,红色的一看就是婚鞋。
王静挑了挑眉,“你一会儿也不穿高跟鞋啊”
赵逢春一米七六,赵勇一米七八,穿高跟鞋新娘比新郎高算什么话
赵勇的妈妈带她买鞋的时候就嫌弃过她脚大,176的身高39的鞋已经算小的了,赵丽比她矮10公分穿38,不过是觉得她个子高衬得赵勇矮罢了。
赵逢春轻轻笑了笑,找了个借口,“你也知道,我上学从来没穿过高跟鞋,怕崴脚。”
王静很可惜地叹了口气,“虽然这么说,但是女孩子还是得有一双自己的高跟鞋。你这么高,穿上该跟鞋肯定很有气场,像是电视上的模特一样。”
这边正说着,赵勇买早餐回来了,看婚纱的赵丽赶紧迎了上去。
“哥,怎么有三份?你去了这么久,我还以为你在店里吃完才回来呢。
“我是吃完了,这不你和静子的胡辣汤,还有蓬蓬的粥么。”
赵丽咋咋呼呼说道:“蓬蓬刚不是说她不吃么,这样穿衣服才好看。”
赵勇白了她一眼,“你怎么不说不吃,穿衣服也好看。”
“你们又不舍得给我买伴娘的礼服……”
不理赵丽的碎碎念,赵勇把王静的那份递给她,又来到了化妆台边。
“蓬蓬,一大早就起了,多少吃点儿填填肚子,等吃席到中午了。”
“嗯,你先放那儿吧。”
不好意思让化妆师等,做完头发赵逢春草草吃了两口,就又坐了回去。
王静和赵勇兄妹二人坐在一旁的沙发上聊得热火朝天,显然很是熟稔,十分热闹。
赵逢春的村子里都是赵姓人,只有寥寥几家他姓的外来户。
王静是赵逢春初中时候随她妈嫁到这里的,班上的人对这个拖油瓶不太友好,总是背地里说三道四。
恰恰赵逢春也是常常被人说嘴的一个,王静很快发现了,就主动跟赵逢春示好,渐渐地二人就成了好朋友,也算是有个伴儿。
后来赵逢春考上了县里的初中,王静和赵勇去了镇上上学,辍学后又一起去打工,也就混熟了。
其实说是唯一的好友,也是赵逢春单方面的,王静好友那么多,她只是其中一个。
就是年纪小两岁的赵丽,看起来也比赵逢春和王静更为熟稔。
长时间不在一起,没有了共同的生活,也就没有了共同的话题。
即使没有别人,只是赵逢春赵勇和王静三个人在一起,赵逢春很多时候也插不上话。
他们俩聊得那些东西都是镇上村里的或者打工遇到的,而赵逢春能聊得多是关于学习的事情,没人感兴趣。
其实赵逢春很喜欢有王静,她爱说话也会说话,能让气氛变得很热闹。
不然她和赵勇两个人在一起,常常没话可说。
就像现在,妆化好了,王静凑到赵逢春身边,笑着调侃赵勇。
“赵勇,说真心话,我和蓬蓬在你心里到底谁更漂亮啊?”
赵勇呵呵傻笑,一脸憨厚,“当然是新娘子更漂亮。”
“那就是说,如果今天我是新娘子,蓬蓬就没我漂亮喽?”
“你这张嘴啊,不是我说,就因为这张嘴我也得说你丑。”
“嘿,赵勇你皮痒了是不是?敢说我丑!”
都还是十七八岁的年纪,赵勇和王静说着说着就打闹了起来,绕着店里转圈儿。
欢声笑语不断,赵逢春眯眼看了看镜子里自己的模样。
这是她第一次化妆,但是并不觉得漂亮。
却原来是村子里的人都还不知道新娘子换人离开了。
赵逢春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什么都不懂,就没瞒着,如实告诉了关系最好的邻居大叔大婶儿。
村子里几乎都姓赵,追本溯源同祖同宗,但是他们家几代单传,从爷爷开始在村里就没有了太近的血缘关系,远堂表亲也因为父亲的关系成了仇人,赵逢春家里欠债最多的就是他们,要不然哪怕有个堂亲表亲帮衬,她也不至于被逼迫到那种地步。
赵逢春甚至都不知道她现在要做什么,只能期求邻居一家的帮助。
一听赵逢春说赵勇的妈妈因为嫌晦气就瞒着不告诉赵逢春她爷爷的事情,邻居大婶破口大骂,邻居大叔也不禁啐了一口。
夫妻俩跟着赵逢春进屋看她爷爷,见到床上的老人,马上肃了面容。
算辈分儿赵逢春的爷爷是他们的叔叔辈儿,抛却因为儿子欠债的事,老人在村里人的心中还是很受到敬重的,邻居夫妻两个人在床前跪下磕了个头,送老人最后一程。
悲伤过后,还要归于现实。邻居大婶儿边劝赵逢春节哀顺变,边唠叨着村子里办丧事的规矩,让邻居大叔出去帮忙安排着。
邻居大婶儿说要给亲戚们报丧的时候赵逢春犯了难,还是钱的问题。
当年赵逢春的爸爸投资办厂,村里人见他家里挣钱了都想分一杯羹,纷纷掏了钱入股。
赵逢春家里稍微沾亲带故的亲戚都入股了,关系越是亲近越是出钱多,觉得这么亲的亲戚不会坑了他们,结果最后发生了那样的意外,个个血本无归。
那时候的钱可比现在值钱多了,有人把家底都掏空了,不恨赵逢春家里才怪,赵逢春的爸爸办丧事的时候都没几个人来,后来见到他们爷孙俩也都是冷脸相待。
赵逢春愁眉紧锁,犹豫地说道:“他们,他们会来吗?您也知道我们关系不好,从我爸走之后那几家人见到我和爷爷就不说话了……”
邻居大婶长叹了口气,沉思半晌,还是劝道:“通知一声吧,来不来是他们的事。再说了,你和勇子结婚不是说会把钱还清么,或许……”或许为了钱他们也会过来的。
赵逢春神色一伤,邻居大婶儿连忙把后面的话咽回了嘴里,拍着她的背安慰。
邻居大婶嘴上说着安慰人的话心里却是在盘算着别的事情,眼珠子转一转脑子里就转了好几个圈儿。
赵逢春家里的亲戚看样子是不会过来上礼或帮忙了,但是同情归于同情,不说赵逢春欠着他们家的债还没还清呢,他们家离也不可能真的把一个邻居家的丧事事事包办。
红白事红白事,一场白事所需的钱力物力人力和红事差不多,可就算是办场小一点的丧事也要钱啊,出力他们倒是无所谓,出钱的话可就有点为难了,哪有债主倒贴钱的。
而且,赵逢春今天已经嫁人了,他们再帮着她爷爷办丧事实在是不合规矩。
她刚才说的是心里话,赵勇家里可只是空口许诺还钱当聘礼的,结果到现在媳妇都娶进家里了却一个子儿都还没出。
村子里等着拿钱的人不在少数,就是她也盼着那几千块钱呢,邻居大婶儿怎么都觉得该通知赵勇家里,这就该是他们家的任务。
只是赵逢春的爷爷突然就这么没了,赵勇一家今天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不像话,小姑娘这时候心里估计正怨着呢,她说话得委婉点儿提。
清了清嗓子,邻居大婶儿说着就试探性地问道:“逢春啊,要不还是让你叔去通知下勇子家里,怎么说,怎么说你们今天都结婚了,你现在算是他们家的媳妇儿——”
“赵逢春。”
这时候一个男声忽地闯了进来,打断了邻居大婶儿的话,是在外面吸烟的陆远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