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我真是大昏君 > 第一百七十五章 尼古拉斯一官,严惩不贷

第一百七十五章 尼古拉斯一官,严惩不贷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海浪拍击着大船,使船身起伏不定。但对于长年走海的人来说,在船上走动却是如履平地。

    广东海商黄程捋着胡须,手扶船舷,望着茫茫大海若有所思。

    “阿舅。”郑芝龙走了过来,把一支望远镜递给舅父,说道:“此去上海,会不会受到李旦和颜思齐的打压。”

    海商也分帮,什么漳州帮,泉州帮,广州等等。

    黄程笑了笑,接过望远镜举起瞭望,好半晌才放下来,开口说道:“一官呐,这大海如此辽阔,即便是李旦和颜思齐,还能独霸不成?”

    “况且,现在是朝廷作主,他们也不能一手遮天。”黄程沉吟着说道:“奉书插旗这一招儿厉害呀,赐爵返乡也高明之极。某也没想到,连李旦那样的巨孽,也会被收服。”

    郑芝龙小名一官,十七岁时因家庭生计艰难,偕其弟赴香山澳(澳门)依舅父黄程行商走海。

    在行商的过程中,郑芝龙在与葡萄牙人打交道中,受其影响,接受天主教洗礼,教名为尼古拉斯·加斯巴德,又名尼古拉斯·一官。

    郑芝龙还是个语言天才,不仅是闽南语和葡萄牙语,连日语、荷兰语、西班牙语都学得甚是厉害。

    听到舅父的感慨,郑芝龙却不以为意,说道:“朝廷加上倭国,李旦想抗拒就只能改走南洋,他岂能放弃经营多年的事业?”

    “再说,李旦表面上看起来势力强大,又有多少海商是附于他,而不是绝对忠心的。”郑芝龙抿起嘴角,带着几分讥笑,“他若不识时务,偌大势力也会分崩离析。”

    黄程轻轻颌首,赞赏地看着自己的外甥,笑道:“一官看得清楚明白,李旦也是自知如此,才乖乖就范。也是他见机得快,倒是拔了头筹,得了朝廷赏识重用。”

    郑芝龙对此倒也甚是赞同,语言上篾视讥嘲,可心里也得佩服李旦的果决判断。

    “朝廷要招精通诸国语言者,一官有没有意去试试?”黄程有些期盼地望着外甥,说道:“说不定这是个机会,能够飞黄腾达呢!”

    郑芝龙沉吟着没有马上回答,黄程也不催促,用力拍了拍外甥壮实的臂膀,又转过身去用望远镜四下瞭望。

    朝廷与以前大不一样了。

    阿舅的想法当然是希望他能出人头第,朝中有人好做官嘛,兴许在日后的行商中能多照应。

    可郑芝龙却陷入了沉思,并没想清楚该不该去。

    ………………分隔线……………

    从天启二年六七月开始,大明各地都逐渐感受到了改变。

    只不过,有的人感觉不太明显,有的人感觉严重而已。

    开放海禁、奉书插旗对于海商来说,触动极大,或主动或被动地要参与到这重新洗牌的过程中;

    清屯充饷、赐地归官,则让很多卫所军户、普通农户有了可耕之地,有了生活下去的希望;

    武学轮训、新军编练,影响着从北到南的官兵,也改变着明军的组成和作战方式;

    从中央到地方,官员的罢黜贬谪请辞,也以惊人的速度和数量,震动着大明政坛。

    但明白人都知道,这可能只是个开始,以后还会有更大更多的政策措施。

    事实上,陕西、河南、山西,以及北直隶,正发生着更大的变化,或者可以当作其它地方的预演。

    望着城门上挂着的首级,榆林卫千户赵怀礼用力咽了口唾沫,低头催马,进入城内。

    朝廷三月的宽限时间已过,可谁也没想到严惩就是砍头示众。

    挂在城门上的首级是榆林管屯官的,他“侵夺屯田,隐占为业,祖孙相继,盘踞自如,凡应纳屯粮,不纳子粒……”

    也就是说,这位管屯官应该是存着侥幸心理,以为时间很长,侵占的屯田已变为私产,应该不会被查出来。

    但他和一些人想错了,期限刚到,在巡抚左光斗召开的会议上,他们就被兵丁拿下。锦衣卫宣读圣旨,即刻推出斩首,一点也不拖沓。

    紧接着又传来消息,秦王朱存枢因侵占军屯,被皇帝下旨重处,已被东厂番子押解入京。

    如果管屯官的脑袋分量不够,那就再加上一个藩王。朝廷的严惩不贷,就这样突然而犀利地落了下来。

    其实也仅此而已,虽然河南、山西都有被杀的侵田军官,但为数并不多。

    可消息一传,谁又敢继续“抗拒从严”。

    被打破了侥幸心理的侵田官绅立刻以最快地速度赶到巡抚衙门,哭着求着将田地交还,生怕晚了一步就受到严惩。

    赵怀礼是见证了这一幕的,本来还在心痛自己交出屯田。可看到砍下的死人头,以及那帮官绅的丑态,他又感到了庆幸,甚至是几分快意。

    人呢,就是这样,老是瞅着别人的利益得失,来权衡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

    若是没有这般严惩,赵怀礼肯定后悔不迭,埋怨自己胆小,再想着日后捞回来。

    可看到那些心存侥幸的家伙倒了霉,他又佩服自己英明果断,舍弃田产,却得了平安,保住了性命。

    赶到城中兵备使衙门时,已经来了不少卫所军官,赵怀礼下马上前,与相熟的军官们寒喧见礼。

    “孙大人又高升了。”有人低声议论着,“现下是都指挥使,总督陕西军务。”

    赵怀礼立刻竖起了耳朵,这个消息他还真不知道。

    “清屯充饷干得好,朝廷酬其功啊!”有人羡慕地咂嘴道:“不过,这圣眷真是没的说。孙大人来陕西,刚刚半年多吧?”

    李千总用肘碰了碰赵怀礼,说道:“尤家出息了两个,听说老王也要把儿子也送去武学了,你想没想过去京师武学?”

    赵怀礼嘿嘿笑了两声,说道:“你这消息不准确吧,某怎么听说老王把屯田还回去,气得卧床不起了呢?”

    “本来就不是自己的,不还等着掉脑袋呀?”李千总摇头道:“再说,咱们武人能因为那点事趴窝气病?”

    正说着话,一阵马蹄声从远而近,引得众人都注目而去。

    耶?是王威老爷子,这精神头儿,哪象生病的样儿?还有侯老爷子,怎么也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