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朕绝不当仁宗 > 第189章 朝议

第189章 朝议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天圣五年,八月初一,宣政殿朝会。

    参知政事领礼部尚书鲁宗道出言道:“启禀官家!据前往真定府迎接辽国兴平公主的礼部侍郎章得象日前奏报,他们已经将聘礼交给辽国送亲使臣,也接受了辽国的嫁妆,按照计划,大约将于中秋佳节赶至开封,臣想问的是,官家打算如何册封辽国兴平公主?”

    兴平公主身份特殊,因此赵祯打算先听一听大臣们的建议,便说道:“众卿有何意见,但请直说!”

    宰相王曾出言道:“官家!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同塞外民族和亲,都是出嫁公主的多,未曾有塞外公主嫁入中原皇室,因此无例可寻,宋辽两国虽然早年间有争执,但自檀渊之盟之后,双方相安无事,官家登基后,又同辽国加强贸易,彼此边境互相裁军,两国交好,天下太平,实乃万民之福,是故臣认为为了彰显我朝对兴平公主的重视,不若加封为贵妃!”

    自古以来皇家的事就是天下的事,虽然赵祯独揽大权,但后宫妃嫔晋升也不是能任由他胡来的。妃嫔们怀孕生子提升一下妃位自然是无可厚非,但没能生育的妃子,若想升得太快的话,大臣们就要说话了。

    历史上刘娥就是因为无子,大臣们死活不同意立她为后,愣是硬生生的把她卡在德妃的位置上好几年。

    兵部尚书李迪出言道:“官家!虽然宋同辽的关系很重要,但兴平公主毕竟不是辽帝亲生女儿,只是一宗室之女,若一宗室之女入我大宋就封为贵妃,那日后有真的辽国公主嫁过来,又该如何册封?总不能直接立为皇后吧!再者,史无前例,我朝是首开塞外民族嫁公主的和亲之策,也算是开了历史之先河,当为后世子孙楷模,是故臣认为封为贵妃有些过了,不若先封为美人,待其为我大宋皇家开枝散叶,再有所晋升也为时不晚!”

    参知政事领工部尚书吕夷简出言道:“官家!宋辽两国邦交融洽,且此次和亲,辽国出了十万两黄金,远多于我朝给的聘礼,臣认为之所以给这么重的嫁妆,无外乎兴平公主出身宗室的原因,是故多给嫁妆,以表重视。既然辽国重视此次和亲,臣认为我朝应同等待之,望官家三思!”

    赵祯思忖了一会,方才说道:“按照宫规制度,后宫嫔妃以生有皇子皇女为重要晋升途径,是故朕认为辽国兴平公主既然入了朕的后宫,理当遵循我大宋的后宫制度。但朕考虑到宋辽两国之间友好的邦交关系,是故朕决定加封辽国兴平公主为昭仪,待其日后有所出,再行晋封也不迟!众卿以为如何?”

    鲁宗道出言道:“昭仪之位,不高不低,即遵循了我朝宫规礼制,又彰显了对此次和亲的重视,官家英明!”

    “官家英明!”

    见此,众臣纷纷附喝道。

    吕夷简奏道:“官家!开封至洛阳的水泥路已经修建完毕,工部受官家指令,勘察地形,准时被同时从洛阳往北和往西修建两条水泥路,经测算,已经计算出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敢问官家何时动工?”

    “同时修建两条,国库是否吃紧?”

    赵祯出言道。

    户部尚书晏殊出言道:“回官家!户部余钱可以支持同时修建两条水泥路!”

    赵祯见此便说道:“既然如此,工部和户部就尽快落实,终取在未来十年之内,将原有的大宋官道,全部改成水泥路!”

    “臣等领命!”

    二人忙异口同声的拜道。

    待二人退下之后,刑部尚书韩亿又奏道:“官家!先前司天监主播苗舜臣等人曾经上奏说土星滞留参星区,太白金星昼日出现,肯有灾害降临。官家此前诏令日官一同考订,日官回说:土星留在参星天区,安顺而不相犯,太白金星白昼出现,太阳未过午,是故苗舜臣等人皆乃妄言灾变,敢问官家该如何惩处!”

    翰林学士曹修古上出言道:“官家!日官考定之辞,顺应圣意,取悦官家,不值得听信。现如今苗舜臣等俱是直言进谏,若官家惩处,肯怕此后朝廷官员人人畏惧、躲避、只图谄媚讨好来博取宽容,而以灾变为吉兆,指鹿为马,岂不是让朝政限于为难之中!”

    古代人因为科学技术水平不够发达,因此什么太白金星在白天出现,日食,月食之类的自然现象,都会演变成灾厄之说,甚至能够引起恐慌,认为朝廷是奸臣当道,昏君无能,而朝廷的做法往往就是祭天祈福,皇帝下罪己诏,不管有没有用,先做了再说。

    翰林学士谢绛出言道:“官家!去年开封发大水,冲毁人民的房舍、河渠暴溢,今年陕西路又逢大旱,田间庄稼枯槁,虽然官家诏令陕西路各州县以工代赈,来解决灾荒,但不可否定,这都是上天降下的灾难,官家除了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还应该更改政治教化,颁布谴责自己的诏书,修改顺应天时的法令,贬谪宠幸亲近的近臣,借以削弱阴气,然而圣上如今施行的政令,没有适合天心的,想要风调雨顺,又怎么可能?”

    赵祯最讨厌的就是把自然灾害加到君主身上的,听到谢绛之言,不由得有些动了怒气,便出言道:“那依谢学士之言,朕又该如何做才能算是顺应天道呢?”

    谢绛本是太常博士、国史院编修,在宰相王曾的举荐之下,才提拔为翰林学士。

    自监察院成立之后,朝中御史不在上朝言事,而是被派往各地巡视地方官,因此朝中务实的大臣多了起来,扯淡的大臣则是少了许多,不成想今日又出现了一个。

    谢绛见此又道:“从前两汉时期发生日食、水旱,往往都是罢免三公以表戒惧。且古代帝王,五谷不收就减损自己的膳食,天灾屡次到来就改穿素服,凶荒的年月就不修建宫殿。是故臣希望官家减损自己的膳食,贬谪亲近的宠臣,停止不急需的工程,用诚心感动上天,方才能消除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