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八王叔这么急匆匆地赶来是为何事?”
崇政殿内,赵祯接见了周王赵元俨。
“官家!臣听闻官家执掌朝政,特此赶来为官家贺,除此外,臣还有一事要向官家禀报!”
赵元俨表情严肃的说道。
“不知是何事?”
赵祯忙问道。
“当今太后不是官家生母,官家生母是看守皇陵的李顺容!臣有罪,当初畏惧太后之威严,因而不敢将实情告知官家,望官家治罪!”
赵元俨说完后,朝着赵祯拜道。
赵祯亲政已经有些时日了,按理来说生母之事应该有朝臣向他说明才是,但朝堂之中似乎达成了一致,谁都没开口,而这层窗户纸终究还是被赵元俨给捅破了。
“实不瞒八王叔!朕知道太后乃朕养母,顺容李氏乃朕生母一事!”
赵祯有些哭笑的说道。
“什么?官家竟然知道?”
赵元俨不由得愣住了。
“是的!实不瞒八王叔,朕其实早就知道了!”
赵祯肯定的说道。
“那既然如此,官家为何不将李氏接回宫中,恢复其名誉,补偿一下李氏这些年所受的委屈呢?我朝以仁孝治天下,官家出生之际,李氏都未曾能抱官家一下就被移除暖阁,从此母子二人形同路人,而官家登基之际,李氏只得像其她妃嫔一样给官家行礼,官家如今执掌朝政,大权在握,又岂能至生母与皇陵而不顾,何为孝,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赵元俨的话如同一条条荆棘一样抽打在赵祯的心头。
“朕也想!只是朕不能!”
赵祯有些无可奈何的说道,眼下刘娥虽然双眼瞎了,失去了权柄,但她毕竟是赵祯的养母,先帝遗诏亲封的皇太后。
尽管此时的刘娥还恨着赵祯,但赵祯依旧不会对她做什么,如果接李氏回宫,向天下人昭示李氏就是他的生母,那么是必要封为太后,如此一来,两宫并立,并不是赵祯愿意看到的。
最重要的是眼下刘娥的身体并不怎么好,如果贸然把李氏接回宫,到时候刘娥因此而病情加重,撒手而寰,那么传了出去,赵祯就会落上一个为了生母逼死养母的罪名,有这样名声的君主,还谈什么治理天下。
“八王叔!朕何尝不想将李氏接回宫来,但为了大宋江山社稷考虑,朕不能这么任性,朕希望八王叔能够明白朕的苦心,大娘娘即便有这样那样的过错,但终究是朕的养母啊!”
赵祯回道。
“官家掌权而不将生母迎回来尽孝,难不成要等到人不在了再去尽孝?官家须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啊!”
八大王痛心疾首的说道。
“八王叔!朕已令人重修皇陵住所,李氏所享受的待遇也同大娘娘无异,除了名分这种东西朕暂时给不了之外,其余得但凡朕能做到的无不应允。”
赵祯回道。
“官家......”
“好了!八王叔连日赶路,想必也累了,茂则送八王叔回府休息!”
赵祯朝着侍立在一旁的张茂则说道。
赵元俨见此只得告退,当今官家的所作所为出乎了他的预料之外,想当初刘娥势力鼎盛之时,他都不得不装病在家避其锋芒,而官家登基不过三载,年不过十六,竟然三两下就将刘娥这座大山给搬倒了,如此杀伐果断之君又岂能会置自己的亲娘于不顾,或许官家真的有其它的考虑吧!
......
“张勇!朕让你查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八大王走后,赵祯召来了张勇。
“回官家!臣查到辽使此前从去过枢密使曹相公府上,以及三司使张相公府上,至于干了什么,臣就不得而知了!”
张勇忙回道。
“张勇!皇城司是朕的眼睛,朕希望皇城司能在你的手下变成一张巨大的情报网,而眼下你汇报的这些事情,只让朕看到了皇城司的不足,朕这里有一份皇城司改制的详细说明,你拿回去同皇城司众人商量一下,有什么意见,不明白的地方指出来!”
赵祯说着将一本厚厚的书递给了张勇。
“回去在看!对了,八大王先前不是在青州待得好好的吗?怎么会突然就进京了,而且是快马加鞭,夜以继日的赶路,你去给朕查清楚了!”
赵祯继而说道。
“诺!”
张勇忙应到,退至外殿,打开手中的书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大宋皇家锦衣卫的组建及其构成。
皇城司是宋代禁军官司名。旧名武德司,位于东京左承天门内。为宋代特务机构,性质类似明代锦衣卫。执掌宫禁、周庐宿卫、刺探情报。
但眼下的皇城司显然不符合赵祯的要求,赵祯已经从禁军当中挑选了一批精锐之士出来,大约有六千人,这六千人被命为御林军,职责就是护卫宫中,而皇城司,赵祯想把他变成一个专门的特务机构,但又区别于明朝的锦衣卫,
锦衣卫成立于明朝,是天子亲军,明太祖朱元璋创建的,后来因为担心锦衣卫职权过大,因此解散了锦衣卫。明成祖朱棣靖难成功之后,恢复了锦衣卫,但为了限制锦衣卫的权力,因此又成立了东厂与其互相制衡。
虽然明成祖的做法是出于维护皇权的平稳,但也为明朝埋下了宦官专权的隐患。
如果将锦衣卫照搬到宋朝而来,显然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明朝锦衣卫的权力很大,他们可以逮捕任何级别的文官,甚至是皇亲国戚。逮捕后,锦衣卫有权进行秘密审讯。在这种情况下,难免有非法凌辱、虐待囚犯的行为发生。朱元璋注意到这一点后,一度下诏焚毁锦衣卫刑具,削弱他们的权力,不允许他们进行秘密审讯。
可是,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又恢复并加强了锦衣卫的权力。在那以后,锦衣卫逐渐达到极致。他们权力很大,又几乎不受约束,常常罗织罪名,胡作非为,贪赃枉法,让群臣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
因此有人评论,明朝的灭亡,有锦衣卫的一份功劳。
赵祯综合了明朝锦衣卫的优缺点,打算只授予宋朝皇城司调查权,至于逮捕权和审核权要牢牢地握在自己手里,如此一来,可以避免重蹈明朝锦衣卫的覆撤。
“八王叔这么急匆匆地赶来是为何事?”
崇政殿内,赵祯接见了周王赵元俨。
“官家!臣听闻官家执掌朝政,特此赶来为官家贺,除此外,臣还有一事要向官家禀报!”
赵元俨表情严肃的说道。
“不知是何事?”
赵祯忙问道。
“当今太后不是官家生母,官家生母是看守皇陵的李顺容!臣有罪,当初畏惧太后之威严,因而不敢将实情告知官家,望官家治罪!”
赵元俨说完后,朝着赵祯拜道。
赵祯亲政已经有些时日了,按理来说生母之事应该有朝臣向他说明才是,但朝堂之中似乎达成了一致,谁都没开口,而这层窗户纸终究还是被赵元俨给捅破了。
“实不瞒八王叔!朕知道太后乃朕养母,顺容李氏乃朕生母一事!”
赵祯有些哭笑的说道。
“什么?官家竟然知道?”
赵元俨不由得愣住了。
“是的!实不瞒八王叔,朕其实早就知道了!”
赵祯肯定的说道。
“那既然如此,官家为何不将李氏接回宫中,恢复其名誉,补偿一下李氏这些年所受的委屈呢?我朝以仁孝治天下,官家出生之际,李氏都未曾能抱官家一下就被移除暖阁,从此母子二人形同路人,而官家登基之际,李氏只得像其她妃嫔一样给官家行礼,官家如今执掌朝政,大权在握,又岂能至生母与皇陵而不顾,何为孝,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赵元俨的话如同一条条荆棘一样抽打在赵祯的心头。
“朕也想!只是朕不能!”
赵祯有些无可奈何的说道,眼下刘娥虽然双眼瞎了,失去了权柄,但她毕竟是赵祯的养母,先帝遗诏亲封的皇太后。
尽管此时的刘娥还恨着赵祯,但赵祯依旧不会对她做什么,如果接李氏回宫,向天下人昭示李氏就是他的生母,那么是必要封为太后,如此一来,两宫并立,并不是赵祯愿意看到的。
最重要的是眼下刘娥的身体并不怎么好,如果贸然把李氏接回宫,到时候刘娥因此而病情加重,撒手而寰,那么传了出去,赵祯就会落上一个为了生母逼死养母的罪名,有这样名声的君主,还谈什么治理天下。
“八王叔!朕何尝不想将李氏接回宫来,但为了大宋江山社稷考虑,朕不能这么任性,朕希望八王叔能够明白朕的苦心,大娘娘即便有这样那样的过错,但终究是朕的养母啊!”
赵祯回道。
“官家掌权而不将生母迎回来尽孝,难不成要等到人不在了再去尽孝?官家须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啊!”
八大王痛心疾首的说道。
“八王叔!朕已令人重修皇陵住所,李氏所享受的待遇也同大娘娘无异,除了名分这种东西朕暂时给不了之外,其余得但凡朕能做到的无不应允。”
赵祯回道。
“官家......”
“好了!八王叔连日赶路,想必也累了,茂则送八王叔回府休息!”
赵祯朝着侍立在一旁的张茂则说道。
赵元俨见此只得告退,当今官家的所作所为出乎了他的预料之外,想当初刘娥势力鼎盛之时,他都不得不装病在家避其锋芒,而官家登基不过三载,年不过十六,竟然三两下就将刘娥这座大山给搬倒了,如此杀伐果断之君又岂能会置自己的亲娘于不顾,或许官家真的有其它的考虑吧!
......
“张勇!朕让你查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八大王走后,赵祯召来了张勇。
“回官家!臣查到辽使此前从去过枢密使曹相公府上,以及三司使张相公府上,至于干了什么,臣就不得而知了!”
张勇忙回道。
“张勇!皇城司是朕的眼睛,朕希望皇城司能在你的手下变成一张巨大的情报网,而眼下你汇报的这些事情,只让朕看到了皇城司的不足,朕这里有一份皇城司改制的详细说明,你拿回去同皇城司众人商量一下,有什么意见,不明白的地方指出来!”
赵祯说着将一本厚厚的书递给了张勇。
“回去在看!对了,八大王先前不是在青州待得好好的吗?怎么会突然就进京了,而且是快马加鞭,夜以继日的赶路,你去给朕查清楚了!”
赵祯继而说道。
“诺!”
张勇忙应到,退至外殿,打开手中的书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大宋皇家锦衣卫的组建及其构成。
皇城司是宋代禁军官司名。旧名武德司,位于东京左承天门内。为宋代特务机构,性质类似明代锦衣卫。执掌宫禁、周庐宿卫、刺探情报。
但眼下的皇城司显然不符合赵祯的要求,赵祯已经从禁军当中挑选了一批精锐之士出来,大约有六千人,这六千人被命为御林军,职责就是护卫宫中,而皇城司,赵祯想把他变成一个专门的特务机构,但又区别于明朝的锦衣卫,
锦衣卫成立于明朝,是天子亲军,明太祖朱元璋创建的,后来因为担心锦衣卫职权过大,因此解散了锦衣卫。明成祖朱棣靖难成功之后,恢复了锦衣卫,但为了限制锦衣卫的权力,因此又成立了东厂与其互相制衡。
虽然明成祖的做法是出于维护皇权的平稳,但也为明朝埋下了宦官专权的隐患。
如果将锦衣卫照搬到宋朝而来,显然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明朝锦衣卫的权力很大,他们可以逮捕任何级别的文官,甚至是皇亲国戚。逮捕后,锦衣卫有权进行秘密审讯。在这种情况下,难免有非法凌辱、虐待囚犯的行为发生。朱元璋注意到这一点后,一度下诏焚毁锦衣卫刑具,削弱他们的权力,不允许他们进行秘密审讯。
可是,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又恢复并加强了锦衣卫的权力。在那以后,锦衣卫逐渐达到极致。他们权力很大,又几乎不受约束,常常罗织罪名,胡作非为,贪赃枉法,让群臣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
因此有人评论,明朝的灭亡,有锦衣卫的一份功劳。
赵祯综合了明朝锦衣卫的优缺点,打算只授予宋朝皇城司调查权,至于逮捕权和审核权要牢牢地握在自己手里,如此一来,可以避免重蹈明朝锦衣卫的覆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