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赏画,公孟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对于普通人而言,欣赏一幅华夏画。
常以能否看懂作为评判标准,分为三个步骤。
画的是什么?画得像不像?画家画这种形象的寓意是什么?
若不能答出,则认为是看不懂。
单从技法上来讲,华夏画可分为写意和具象。
一般来说,具体、真实的工笔、写实作品就容易欣赏,属于看得懂范畴。
写意作品,就比较难欣赏。
专业领域主要看整体气势,体味其‘神韵’或者‘神似’。
但想从画中去体验到一种‘神韵’,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但需要一定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国画基本知识。
特别是通过‘画’而训练出来的一种‘感觉’,得具备多方面才能以及艺术修养。
谢赫六法中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摸写,是欣赏华夏画作的基本原则。
李长青开始练习作画前,就已经在竹林里饱览各种理论技巧。
对中国画的欣赏达到一定的水准,趁着空闲过来看看沈若琳、潘雨婷等人的作品。
鲁美在华夏美术界享有盛誉,高晓均教授亦是中流砥柱。
潘雨婷、王竹筠、孙琼燕等人的作品能画出一幅较完整的山水画,但是构图简单、画面不均衡、笔墨比较单一。
沈若琳则能加细致,在夹叶、点树等技法上使用更加娴熟。
构图中主动宾主关系处理得当,色、墨答应协调,但却缺乏种意境。
李长青将沈若琳的西涧写生,同自己画的《云栖竹树茂幽兰满山》相对比。
《云栖竹树茂幽兰满山》不管是从技法上,还是从意境上,都要胜出很多。
“李校长,也对山水画感兴趣么?”,高晓均见李长青过来凑热闹道。
“山水画是国画的精髓之一,自然是喜欢的。”,李长青道。
“呵呵,现在喜欢的人可不多。”,高晓均笑道。
“老师,帮我指点一下吧!”,孙琼燕拿着自己的画道。
“嗯”,高晓均点点头。
李长青则继续埋头赶工做木床,高晓均一一指出每位学生画作中的缺陷。
高晓均作为当代画家中的中青年代表,对国画的理解颇为深刻,讲解极其细致。
李长青偶尔也能听到一两句有亮点的见解,融入到自己的理论之中。
中午,李长青回趟钟南山给两只黄鼠狼幼崽喂奶,到鸡舍喂鸡。
又重新到李家坳小学来干活,终于在太阳落山的时候将三张床完成。
“沈老师,床已经做好啦!”,李长青对沈若琳道。
“谢谢!”,沈若琳由衷地道。
“李校长辛苦,不胜感谢!”,高晓均道。
“哎,终于可以睡一觉啦!”,罗雪芳打着哈欠道。
“还没被子呢,你直接睡木板呀?”,潘雨婷道。
“可以去借一点。”,王竹筠道。
“青娃,你这手艺越来越好,干脆接你二叔的班。”
李建国过来用手摇晃床架子,却纹丝不动感叹道。
“哈哈,建国叔,你来得正是时候。”,李长青道。
“怎么,有什么事呢?”,李建国问道。
“床是没问题,但是还没有被褥、床单、枕头还没有呢!”,李长青道。
“行,我到村里找找去!”,李建国道。
李长青跟高晓均等人告别,回到钟南山下的小木屋。
空气中弥漫着花香,翠竹随风摇摆沙沙作响。
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一顿餐。
山居生活就是如此简单,李长青却已经习惯。
入夜,空山寂静。
两盏烛光,一弯浅月,点点星光。
李长青在小木屋的窗前读着《公孟》篇,感受其以天下苍生为己念的精神。
“公孟子谓子墨子曰:实为善,人孰不知?譬若良玉,处而不出有馀糈。譬若美女,处而不出,人争求之;行而自衒,人莫之取也。今子遍从人而说之,何其劳也!”
“子墨子曰:“今夫世乱,求美女者众,美女虽不出,人多求之;今求善者寡,不强说人,人莫之知也。且有二生于此,善筮,一行为人筮者,一处而不出者,行为人筮者,与处而不出者,其糈孰多?”
“公孟子曰:行为人筮者,其糈多。”
“子墨子曰:仁义钧,行说人者,其功善亦多。何故不行说人也。”
公孟子对墨子说:“真正行善谁人不知道呢。好比美玉隐藏不出,仍然有异常的光彩。好比美女隐住不出,人们争相追求;但如果她自己进行自我炫耀,人们就不娶她了。现在您到处跟随别人,用话劝说他们,怎么这么劳苦啊!”
墨子说:“现在世间混乱,追求美女的人多,美女即使隐住不出,而人多追求她们;现在追求善的人太少了,不努力劝说人,人就不知道了。假如这里有两个人,都善于占卜,一个人出门给别人占卜,另一个人隐住不出,出门给人占卜的与隐住不出的,哪一个所得的赠粮多呢?”
公孟子说:“出门给人占卜的赠粮多。”
墨子说:“主张仁义相同,出门向人们劝说的,他的功绩和益处多。为什么不出来劝说人们呢?”
其实质是墨家的‘兼爱’,兴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
清晨,李长青在无限春光中醒来。
晨读完后,开始给竹子、兰花、茶树、韭菜浇水,然后带着韭菜去李家坳小学。
李家坳小学的附近已经停放十几辆私家车,许多车主跟村民们都很自觉地站在小学生队伍的后面。
“快来看,一群大人跟小学生站在一起,真逗!”,王竹筠早起刷牙立马招呼道。
“看着阵势,应该是来听李校长读书的吧!”,孙琼燕思忖着道。
“本来以为是吹牛呢,没想到是真的!”,潘雨婷惊讶地道。
“李校长来啦!”,章俊文见李长青提着四袋韭菜从远处走来道。
高晓均在一旁眯着眼睛,饶有兴致地看着,读书声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
李长青随手将韭菜放好,平静地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从穿衣打扮上来说,和普通村民没啥区别。
准备读书时却像换了一个人,身上浓烈的书卷气质席卷而起!
对于普通人而言,欣赏一幅华夏画。
常以能否看懂作为评判标准,分为三个步骤。
画的是什么?画得像不像?画家画这种形象的寓意是什么?
若不能答出,则认为是看不懂。
单从技法上来讲,华夏画可分为写意和具象。
一般来说,具体、真实的工笔、写实作品就容易欣赏,属于看得懂范畴。
写意作品,就比较难欣赏。
专业领域主要看整体气势,体味其‘神韵’或者‘神似’。
但想从画中去体验到一种‘神韵’,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但需要一定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国画基本知识。
特别是通过‘画’而训练出来的一种‘感觉’,得具备多方面才能以及艺术修养。
谢赫六法中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摸写,是欣赏华夏画作的基本原则。
李长青开始练习作画前,就已经在竹林里饱览各种理论技巧。
对中国画的欣赏达到一定的水准,趁着空闲过来看看沈若琳、潘雨婷等人的作品。
鲁美在华夏美术界享有盛誉,高晓均教授亦是中流砥柱。
潘雨婷、王竹筠、孙琼燕等人的作品能画出一幅较完整的山水画,但是构图简单、画面不均衡、笔墨比较单一。
沈若琳则能加细致,在夹叶、点树等技法上使用更加娴熟。
构图中主动宾主关系处理得当,色、墨答应协调,但却缺乏种意境。
李长青将沈若琳的西涧写生,同自己画的《云栖竹树茂幽兰满山》相对比。
《云栖竹树茂幽兰满山》不管是从技法上,还是从意境上,都要胜出很多。
“李校长,也对山水画感兴趣么?”,高晓均见李长青过来凑热闹道。
“山水画是国画的精髓之一,自然是喜欢的。”,李长青道。
“呵呵,现在喜欢的人可不多。”,高晓均笑道。
“老师,帮我指点一下吧!”,孙琼燕拿着自己的画道。
“嗯”,高晓均点点头。
李长青则继续埋头赶工做木床,高晓均一一指出每位学生画作中的缺陷。
高晓均作为当代画家中的中青年代表,对国画的理解颇为深刻,讲解极其细致。
李长青偶尔也能听到一两句有亮点的见解,融入到自己的理论之中。
中午,李长青回趟钟南山给两只黄鼠狼幼崽喂奶,到鸡舍喂鸡。
又重新到李家坳小学来干活,终于在太阳落山的时候将三张床完成。
“沈老师,床已经做好啦!”,李长青对沈若琳道。
“谢谢!”,沈若琳由衷地道。
“李校长辛苦,不胜感谢!”,高晓均道。
“哎,终于可以睡一觉啦!”,罗雪芳打着哈欠道。
“还没被子呢,你直接睡木板呀?”,潘雨婷道。
“可以去借一点。”,王竹筠道。
“青娃,你这手艺越来越好,干脆接你二叔的班。”
李建国过来用手摇晃床架子,却纹丝不动感叹道。
“哈哈,建国叔,你来得正是时候。”,李长青道。
“怎么,有什么事呢?”,李建国问道。
“床是没问题,但是还没有被褥、床单、枕头还没有呢!”,李长青道。
“行,我到村里找找去!”,李建国道。
李长青跟高晓均等人告别,回到钟南山下的小木屋。
空气中弥漫着花香,翠竹随风摇摆沙沙作响。
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一顿餐。
山居生活就是如此简单,李长青却已经习惯。
入夜,空山寂静。
两盏烛光,一弯浅月,点点星光。
李长青在小木屋的窗前读着《公孟》篇,感受其以天下苍生为己念的精神。
“公孟子谓子墨子曰:实为善,人孰不知?譬若良玉,处而不出有馀糈。譬若美女,处而不出,人争求之;行而自衒,人莫之取也。今子遍从人而说之,何其劳也!”
“子墨子曰:“今夫世乱,求美女者众,美女虽不出,人多求之;今求善者寡,不强说人,人莫之知也。且有二生于此,善筮,一行为人筮者,一处而不出者,行为人筮者,与处而不出者,其糈孰多?”
“公孟子曰:行为人筮者,其糈多。”
“子墨子曰:仁义钧,行说人者,其功善亦多。何故不行说人也。”
公孟子对墨子说:“真正行善谁人不知道呢。好比美玉隐藏不出,仍然有异常的光彩。好比美女隐住不出,人们争相追求;但如果她自己进行自我炫耀,人们就不娶她了。现在您到处跟随别人,用话劝说他们,怎么这么劳苦啊!”
墨子说:“现在世间混乱,追求美女的人多,美女即使隐住不出,而人多追求她们;现在追求善的人太少了,不努力劝说人,人就不知道了。假如这里有两个人,都善于占卜,一个人出门给别人占卜,另一个人隐住不出,出门给人占卜的与隐住不出的,哪一个所得的赠粮多呢?”
公孟子说:“出门给人占卜的赠粮多。”
墨子说:“主张仁义相同,出门向人们劝说的,他的功绩和益处多。为什么不出来劝说人们呢?”
其实质是墨家的‘兼爱’,兴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
清晨,李长青在无限春光中醒来。
晨读完后,开始给竹子、兰花、茶树、韭菜浇水,然后带着韭菜去李家坳小学。
李家坳小学的附近已经停放十几辆私家车,许多车主跟村民们都很自觉地站在小学生队伍的后面。
“快来看,一群大人跟小学生站在一起,真逗!”,王竹筠早起刷牙立马招呼道。
“看着阵势,应该是来听李校长读书的吧!”,孙琼燕思忖着道。
“本来以为是吹牛呢,没想到是真的!”,潘雨婷惊讶地道。
“李校长来啦!”,章俊文见李长青提着四袋韭菜从远处走来道。
高晓均在一旁眯着眼睛,饶有兴致地看着,读书声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
李长青随手将韭菜放好,平静地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从穿衣打扮上来说,和普通村民没啥区别。
准备读书时却像换了一个人,身上浓烈的书卷气质席卷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