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太原兵工厂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彭枫听了微微一笑,抬头看着窗外街上的景象,眼神中带着点儿不明的意味,嘴里喃喃嘀咕道:“不知道咱们的身份?我看未必。”
他昨天回来后又仔细的把白天的经过想了一遍,毕竟是有文化有经历的人,渐渐也反应过来。身份怕是暴露了。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那个军官就这么轻轻放过了自己。
自己的同志?刚想到这里就自我否决了,不可能,如果年纪是成年人倒还有这可能。可这年纪就是硬伤。这么年少的红党党员就成了国军上校?那除非他在娘胎里就开始接受红党的教育,还得在1927年之前就潜伏进国党中,1927年他有几岁?怕是不超过14岁。谁会开玩笑派个13或14岁的少年去当卧底?而且即使是有这么个人,就能短短三年成为国军上校?
不是自己人,那他为什么会放过自己?只能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敌人,放长线钓大鱼,派人监视自己,等自己和山西地下组织接上头的时候,来个一网打尽。
另一种就是同情红党之人,这种人现在在国党中也不是没有,毕竟在大革命时期两党也精诚合作过,不少两党中人相互都建立了深厚的战斗友情。
可这上校太年轻了,这个年纪的上校只可能是某个国党高官的子弟,莫非他的家人有同情红党的倾向?
彭枫想着想着脑壳又疼了起来,算了不想了,反正过一关是一关。打不了就舍了这身臭皮囊就是,干革命还怕牺牲?
正在这时,街上传来了汽车声,彭枫往窗外看去,就见那些小赵口中的白狗子的车队正在从街上驶过。彭枫看见第二辆小桥车里开车的赫然就是那个年轻上校。车窗没有升起,桥车里坐着的人都清晰可见。只见那两个外国人也在车里。彭枫腹诽道“崇洋媚外”。
就在这时,开车的上校有意无意向着这边窗口瞟了一眼,彭枫赶紧堆起笑脸,向着小桥车挥手告别,那个上校也微笑着点点头,就驱车往城外驶去。彭枫现在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反正已经暴露了,就是看你几眼又咋地,借机也可以试探试探。结果也就那样,别人好像也就礼貌又很随意的举止,不是很重视的样子。
看着远去的车队,心里叹了口气,就转身去帮小赵擦洗去了。
……
1930年11月底的一天,山西太原这座古城已经被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阴沉的天空中微微飘着的毛毛雨让整个城市显得阴冷而沉闷。从北边吹来的寒风更让街上的行人开始有了刺骨的感觉,预示着冬天的来临。
在太原北边小北门外的兵工路两边都是成片的民居,这里居住的大多是太原兵工厂的工人和家属。兵工路顾名思义,就是专为太原兵工厂而修建的道路。
太原兵工厂是阎大帅在山西开办的***炮弹药的兵工厂,太原兵工厂和沈阳兵工厂及汉阳兵工厂,是民国史上的三大兵工厂。阎大帅能够统治山西达38年之久,与太原兵工厂为其制造兵器弹药,进而招兵买马,扩大势力有直接关系。
太原兵工厂开创初期称为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人员机构、机器设备十分简陋,主要是修理兵器,生产大刀、长矛和火枪。那时还没有深孔加工设备。阎大帅担任山西都督后,加紧军火制造,从日本、德国、英国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机械设备,聘用国外军工厂技术人员,逐步扩建实习厂。
1927年1月,阎大帅改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为太原兵工厂。这标志着山西军火生产由轻武器向重武器的迅猛发展。可以制造仿制日式三八式步枪、德式毛瑟七九步枪和美式汤姆逊***及其子弹,此乃山西制造军备之开始。
在制造-枪弹成功的同时,又开始研制手-**。弹体分铁皮与铸铁两种。经过多次实验和战场的实践,木柄铸铁手-**弹体可以爆裂成数十粒乃至上百粒弹片,杀伤力大,成为山西造军火中的名牌,最高日产达十万多颗。南京和沈阳兵工厂均仿制,公认山西研制的手-**威力最大。
1930年初发展到鼎盛时期,太原兵工厂和**厂共有设备3800部,职工1.5万人,其规模堪与全国最大的汉阳兵工厂、沈阳兵工厂相媲美。从1928年至1930年间,太原兵工厂的月产量为:轻重炮35门,迫击-炮100门,步枪3000支,机枪15挺,冲锋-枪900支,炮弹1.5万发,迫击炮-弹9000发,子弹420万发。阎大帅依靠这些武器装备,使晋军发展到30万人的兵力,并有余力高价出售武器给西北军、桂军等外省军阀。
但是,自从9月份中原大战结束,阎大帅宣布下野之后,直接管辖山西的东北军少帅虽然没派一兵一卒进入山西,却是给山西的代省主席徐长官下了道命令。勒令停止兵工厂的生产,对工厂进行整改缩编。不准兵工厂一枪一弹运出山西省外。兵工厂1.5万职工的艰难日子来了,从10月开始到现在整整两个月,上到厂长下到工人,没有一分一文的收入。
管理人员还好说,以前的工资高,好歹还有些积蓄。那些底层的工人家庭就惨了,好多家庭都不得不进城去帮人打工,贴补家用。更有的只能去农村找活干。以前热火朝天的兵工厂没有了机器的轰鸣,没有了天上浓烟冲天、路上车水马龙的景象,只有一片死寂。
这时,兵工路旁的一座不大的民宅里传来了女人呜呜的哭声,门口一个四十几岁的男子正蹲在地上闷头吸着烟袋。愁苦的脸上挤满了皱纹。
这人名叫李斌,原来是兵工厂枪弹分厂的技术工人,在兵工厂工作了十几年,加上人也聪明好学。很快就成为了枪炮厂的技术骨干,很受管理层的重视。遗憾的是娶妻多年一直没有孩子,好不容易熬到三十几岁,媳妇终于为他生下了个胖大小子,李斌只觉人生如此再无所求。
但是,就在李斌志得意满,一心为妻儿拼命加班赚钱之时,兵工厂关了……
彭枫听了微微一笑,抬头看着窗外街上的景象,眼神中带着点儿不明的意味,嘴里喃喃嘀咕道:“不知道咱们的身份?我看未必。”
他昨天回来后又仔细的把白天的经过想了一遍,毕竟是有文化有经历的人,渐渐也反应过来。身份怕是暴露了。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那个军官就这么轻轻放过了自己。
自己的同志?刚想到这里就自我否决了,不可能,如果年纪是成年人倒还有这可能。可这年纪就是硬伤。这么年少的红党党员就成了国军上校?那除非他在娘胎里就开始接受红党的教育,还得在1927年之前就潜伏进国党中,1927年他有几岁?怕是不超过14岁。谁会开玩笑派个13或14岁的少年去当卧底?而且即使是有这么个人,就能短短三年成为国军上校?
不是自己人,那他为什么会放过自己?只能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敌人,放长线钓大鱼,派人监视自己,等自己和山西地下组织接上头的时候,来个一网打尽。
另一种就是同情红党之人,这种人现在在国党中也不是没有,毕竟在大革命时期两党也精诚合作过,不少两党中人相互都建立了深厚的战斗友情。
可这上校太年轻了,这个年纪的上校只可能是某个国党高官的子弟,莫非他的家人有同情红党的倾向?
彭枫想着想着脑壳又疼了起来,算了不想了,反正过一关是一关。打不了就舍了这身臭皮囊就是,干革命还怕牺牲?
正在这时,街上传来了汽车声,彭枫往窗外看去,就见那些小赵口中的白狗子的车队正在从街上驶过。彭枫看见第二辆小桥车里开车的赫然就是那个年轻上校。车窗没有升起,桥车里坐着的人都清晰可见。只见那两个外国人也在车里。彭枫腹诽道“崇洋媚外”。
就在这时,开车的上校有意无意向着这边窗口瞟了一眼,彭枫赶紧堆起笑脸,向着小桥车挥手告别,那个上校也微笑着点点头,就驱车往城外驶去。彭枫现在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反正已经暴露了,就是看你几眼又咋地,借机也可以试探试探。结果也就那样,别人好像也就礼貌又很随意的举止,不是很重视的样子。
看着远去的车队,心里叹了口气,就转身去帮小赵擦洗去了。
……
1930年11月底的一天,山西太原这座古城已经被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阴沉的天空中微微飘着的毛毛雨让整个城市显得阴冷而沉闷。从北边吹来的寒风更让街上的行人开始有了刺骨的感觉,预示着冬天的来临。
在太原北边小北门外的兵工路两边都是成片的民居,这里居住的大多是太原兵工厂的工人和家属。兵工路顾名思义,就是专为太原兵工厂而修建的道路。
太原兵工厂是阎大帅在山西开办的***炮弹药的兵工厂,太原兵工厂和沈阳兵工厂及汉阳兵工厂,是民国史上的三大兵工厂。阎大帅能够统治山西达38年之久,与太原兵工厂为其制造兵器弹药,进而招兵买马,扩大势力有直接关系。
太原兵工厂开创初期称为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人员机构、机器设备十分简陋,主要是修理兵器,生产大刀、长矛和火枪。那时还没有深孔加工设备。阎大帅担任山西都督后,加紧军火制造,从日本、德国、英国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机械设备,聘用国外军工厂技术人员,逐步扩建实习厂。
1927年1月,阎大帅改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为太原兵工厂。这标志着山西军火生产由轻武器向重武器的迅猛发展。可以制造仿制日式三八式步枪、德式毛瑟七九步枪和美式汤姆逊***及其子弹,此乃山西制造军备之开始。
在制造-枪弹成功的同时,又开始研制手-**。弹体分铁皮与铸铁两种。经过多次实验和战场的实践,木柄铸铁手-**弹体可以爆裂成数十粒乃至上百粒弹片,杀伤力大,成为山西造军火中的名牌,最高日产达十万多颗。南京和沈阳兵工厂均仿制,公认山西研制的手-**威力最大。
1930年初发展到鼎盛时期,太原兵工厂和**厂共有设备3800部,职工1.5万人,其规模堪与全国最大的汉阳兵工厂、沈阳兵工厂相媲美。从1928年至1930年间,太原兵工厂的月产量为:轻重炮35门,迫击-炮100门,步枪3000支,机枪15挺,冲锋-枪900支,炮弹1.5万发,迫击炮-弹9000发,子弹420万发。阎大帅依靠这些武器装备,使晋军发展到30万人的兵力,并有余力高价出售武器给西北军、桂军等外省军阀。
但是,自从9月份中原大战结束,阎大帅宣布下野之后,直接管辖山西的东北军少帅虽然没派一兵一卒进入山西,却是给山西的代省主席徐长官下了道命令。勒令停止兵工厂的生产,对工厂进行整改缩编。不准兵工厂一枪一弹运出山西省外。兵工厂1.5万职工的艰难日子来了,从10月开始到现在整整两个月,上到厂长下到工人,没有一分一文的收入。
管理人员还好说,以前的工资高,好歹还有些积蓄。那些底层的工人家庭就惨了,好多家庭都不得不进城去帮人打工,贴补家用。更有的只能去农村找活干。以前热火朝天的兵工厂没有了机器的轰鸣,没有了天上浓烟冲天、路上车水马龙的景象,只有一片死寂。
这时,兵工路旁的一座不大的民宅里传来了女人呜呜的哭声,门口一个四十几岁的男子正蹲在地上闷头吸着烟袋。愁苦的脸上挤满了皱纹。
这人名叫李斌,原来是兵工厂枪弹分厂的技术工人,在兵工厂工作了十几年,加上人也聪明好学。很快就成为了枪炮厂的技术骨干,很受管理层的重视。遗憾的是娶妻多年一直没有孩子,好不容易熬到三十几岁,媳妇终于为他生下了个胖大小子,李斌只觉人生如此再无所求。
但是,就在李斌志得意满,一心为妻儿拼命加班赚钱之时,兵工厂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