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西明法寺?疏勒惠琳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郭暧、鲜于燕,在永福悲田坊里察访了许久,没发现什么可疑之处,却在一处小小的佛堂里,看出了端倪。
郭暧出入大大小小的寺院庙宇不计其数,那铁鼎后面的图文,却是头一遭遇见。
那是一只张开双翼的乌鸦,铁铸而成,还描了墨色,十分的清晰,是乌鸦,不会是佛教常用的大鹏、孔雀,也不会是道家的仙鹤之类。
郭暧把那图形记在心里,又寒暄一番,同鲜于燕出了病坊。
午时已快过去了,两个人出来便投奔了路边的一家酒馆,要了些酒肉馒头,又托辞说有急事要写一封手札,让店家拿了柜上记账用的笔墨、纸张。
郭暧把那个图形画出来,给鲜于燕看。
“一只乌鸦?佛门哪个流派供奉这个么?”鲜于燕一嘟囔。
“因为没有哪个流派供奉乌鸦,所以才觉得奇怪啊!想想看?乌鸦,出现几次了?”郭暧反问。
“三次吧。老韩的恋人,死于带乌鸦标记的钢针,一次;田陌桑等人,也是死在带乌鸦标记的钢针上;今天这尊铁鼎上。”鲜于燕想了想,说道。
“是四次。还有一次,是从贺兰寿的嘴里,听到乌鸦这个词,当时,他嘴里的乌鸦,应该就是说的白头带子一伙人。”郭暧补充。
“一个叫乌鸦的组织?杀了老韩的恋人,杀了田陌桑等人,还在这永福悲田坊,设了秘密据点,那很有可能,杜环也是被乌鸦一伙人抓去的了喽。”鲜于燕顺着思路,往下推理。
“应该是这样的。”郭暧肯定了鲜于燕的说法。
“可现在还是没有头绪啊。病坊里并没有什么可疑的人。难不成,他们也像老韩一样,挖了个大大的地窟?”鲜于燕抛出了问题的关键。
“地窟?有可能啊。不过,眼下,我倒是更想先去西明寺看看。”
“去西明寺,先前鱼诺海也说去西明寺呢,怎么?你要去帮他?”
“倒不是。只是这永福悲田坊本来就是西明寺修建的啊。你这一提醒,我倒是想起来了,他说在西明寺有叛军那边的人过来。既然是叛贼,那么照乌鸦的行事来看,难免与叛贼有所勾结。那就一定得去了。”
延康坊在西市的东南方,朱雀大街西侧,东临清明渠,西临永安渠。西明寺,就在延康坊的西南隅,临着永安渠。
西明寺,原本是隋朝越国公杨素的宅邸,归唐后,曾作为万春公主和太宗爱子魏王李泰的宅邸,在高宗朝,感念太子病愈,敕令改建为寺院。
西明寺,参仿天竺祗园精舍而建,有院落十所,大殿十三殿,楼台屋宇四千余间,作为皇家御建寺院,气象万千,蔚为壮观。建成后的西明寺,占到延康坊四分之一以上。
郭暧和鲜于燕用完午饭,租了马车,来到了西明寺。
寺门两侧,两尊青石雕就的巨象,驮着莲花,宝轮,佛法*。
寺门大开,善男信女、老老幼幼,出出入入,道路两旁,有些杂耍的艺人,挑担的货郎,十分的喧闹!令人暂时忘记了战乱的苦恼。
二人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进了西明寺的山门,沿着宽阔的石街走了一段,一眼望去,驳杂的人流难辨难分,连绵的屋宇廊殿看不到尽头。
西明寺是皇家御造寺院,落成典礼由高宗、则天武后亲自主持,广召海内高僧大德五十人观礼,声势浩大,震撼三千世界。先期入寺一百五十名童子,也在这一天剃度,并由西明寺首任上座,玄奘法师亲自主持,因此佛德远播,香火鼎盛异常。
鲜于燕无奈的挥了挥小胖手,示意郭暧先走,说道:“哎,小郭子,你看这人山人海的,这人从哪找起啊?”
是啊,在西明寺里藏几个人,好比大海藏珠一般。
“既来之,则安之,反正眼下也没什么事可做。”郭暧一笑回道。
二人径直前行,来到了南佛殿。这里是西明寺最盛大的殿宇之一,当年的落成大殿便是在这里举行。
面向大殿,右侧可以看到一处巨大的高台,台上的亭子里是一口巨大的铜钟,钟高丈六,大小须三人合抱,重愈万斤,为章怀太子李贤铸赠。
许多慕名而来的善男信女,都要去那高台上,对着铜钟摩挲叩拜一番。
第一殿,供奉的是南海观世音菩萨像。
第二殿,也是南佛殿的主殿,供养着的是大日如来金身佛。
两尊造像,皆由李唐皇室出具金铜,玄奘法师亲自设计、督造。金身高九丈,气势恢宏、*威德,慈海悲航,度一切众生。
当年大典时,则天武后曾将一枚西域藩国进贡的青泥珠,布施给西明寺,亦供奉在如来金身殿中。
南佛殿,另有别殿、跨院、亭台三十余间,是西明寺最为盛大的所在,也是主要对民间开放的场所,烧香拜佛的民众,大多聚集在此处。
西明寺十院中的菩提院、道宣律师影堂、永忠法师古院、僧院等,则分落各处,这些院落大多为译经、传法、修行、寝居的场所,少有人众来这里,平日里接待的,大多是些达官显贵、豪商巨贾、才子名士。
两人在南佛殿,诸院落里闲逛了一会儿,料想也不会有什么隐秘的人士藏身在这里。
“也没见察事厅子的人啊?他不会骗我们吧?”鲜于燕拍了拍郭暧后背,本来是想拍肩膀的,没够到。
“骗了又怎样?既然他放了消息给我们,便总有他的用意,毫无头绪的时候,顺着别人抛出的饵线走下去,也未尝不可啊!走吧!去里边看看?”郭暧说罢,走向前去,一副带路的派头。
“这寺庙道观的我可不熟啊,那么多分院,不会被僧人赶出来吧?”鲜于燕快走两步,跟了上来。
“那倒不会,七月中旬的时候,太上皇诏命我的师兄惠琳,来西明寺参与译经,想来该在寺中。”
“哦,倒是听说尊师不空三藏的弟子,不少都做了各寺的主持,惠琳大师来西明寺做主持么?”鲜于燕胡乱掺和几句。
“惠琳师兄尚且年轻,况且他的志趣在译经、讲经,做不做主持对他来说,不是什么事情。”
幽幽古刹,已有百余年的岁月,往前行去,果然十分的安静、自然,林木间,松鼠、鸟雀,自得其乐,甚至让人忘记了此行的目的。
也不记得过了多少时间,二人来到了一处别院门前,门额上书“菩提院”三个字,字迹朴素寡淡,看来是出自僧人的手笔。
惠琳,就暂居在西明寺的菩提院中,安心译经、著书。
照顾惠琳起居的僧人,说他同客人正在辩才亭,僧人见过郭暧,知道他是惠琳的师弟,便由他们自己寻去。
菩提院,是专分予那些大德名僧的,在享受王朝的供养之外,居所也格外的优阔,以彰其佛法修为,使其安心传法、译经。
据称,菩提院所在,当初便是杨素府邸的花园所在。改建寺庙后,保留有五座小花园,二十余间房屋。辩才亭,便在一处花园里的湖岛之上,莲叶田田,垂柳如烟,十分的僻静美丽。
二人沿着卵石砌成的滨湖小道走着,翠鸟依稀的鸣叫中,透着一个青年和一位老人谈话的声音。
二人放缓脚步,慢慢走去,透过几条柳枝,依稀看见亭子里,有两人围着石桌,一边品茶,一边交流着话题。
亭子的石栏上,放着一具红泥的火炉,炉上烧着一把黄铜的水壶,可以看见袅袅的水烟,缓缓流出来。
一个身着玄色袈裟的胡僧,一位身着紫色袍服的老者,正谈笑风生,话语间夹杂着许多的梵语胡音,应该是正在探讨梵语经典翻译成唐语的问题。
那名胡僧便是惠琳,惠琳本是西域疏勒国王族,俗姓裴。后来惠琳来到长安,并入籍京兆。
天宝五年,不空三藏回到长安,驻锡兴善寺。十三岁的惠琳便拜不空三藏为师,修习密宗。
惠琳内持密藏,外究儒学,既精通梵语音义,又熟知中土训诂之学,遍览《字林》、《字统》、《声类》、《三仓》、《切韵》、《玉篇》,尽通诸子杂史,因此,不空三藏的诸多译经工作,都有惠琳的参与。
此时的不空,二十岁出头的模样,青春正好,相貌堂堂,世袭的王族气质,加上久修佛法,仪容甚至奇伟。
一旁的老者,身形高大,鹤发童颜,方脸盘,面色红润,凤眼微阖,带着微微的笑意。儒家的干练睿智与佛者的淡薄洒脱,在老者身上完美融合,器宇轩昂,恬淡潇洒。
看老者衣着服色和所配的鱼袋,也该是朝廷重臣,只是这样的人物,郭暧竟从未见过。
郭暧和鲜于燕在僻静处停留了一会,发现二人正在探讨几句梵语经文如何译成唐语,才更为贴切达雅。
鲜于燕精通许多胡语,天竺的语言也懂一些,但若加上佛理密法,他便听不懂了,他一味呆立着,看郭暧脸上喜悦和叹服的神色,心想这两人必然都是饱学不俗之士。
两个人有心无心的在暗处听着,就见惠琳忽然停下谈话,转身提起铜壶,将煮沸的水注入一尊茶壶里,泡起新茶。
惠琳给老者斟满,又自己倒了一杯,动作流畅优雅,不听他说法,只看他这沏茶的功夫手段,已是一种享受。
惠琳拿起自己的杯子,并没有急着喝下去,送到嘴边,却似念念有词。
“哎呀,不好!被发现了。”郭暧心里叫道。
惠琳师兄耽于佛理智慧,密宗武学的修为不比惠果师兄,可比起自己还是强了一大截。大概他是发现自己偷听了,不知道他会如何惩戒自己。
就见惠琳持杯的手,轻轻一扬,一杯水在湖面上,凭空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就在那些水花将落未落之时,忽然幻化成无数大大小小的水泡。
一个个水泡渐渐变大,无数的水泡里,都映着郭暧和鲜于燕的影子。
老者见了,微微一笑,知道有人来了,也朝向郭暧、鲜于燕站立的地方看过来。
只听郭暧一阵爽朗的大笑,和鲜于燕走了出来。
二人方一现身,湖面上无数的泡影,纷纷破碎,一阵轻烟,落在了湖面上。
“哈哈哈哈,惠琳师兄!”
“呵呵呵呵,你这个浪荡子,过来喝茶!”惠琳大过郭暧许多,师兄的风范要多些。
惠琳,为他们做了引荐,郭暧又介绍了鲜于燕。
原来,这位气度不凡的老者,是“泉老先生”。惠琳,就是这样向二人介绍的,也没多说什么。
泉,一个很奇特的姓氏。
这等气度的人物,这等奇怪的姓氏,在长安城里竟如此的默默无闻,也许是自己孤陋寡闻吧。郭暧心里寻思着。
不管怎么样,与这位老者寒暄几句,就发现自己已被这位泉先生的宽仁和襟怀所折服了,泉先生真是一位极其和蔼,好相处的人。
不论惠琳、郭暧、鲜于燕,老者皆对他们以“小友”相称,十分的亲切,丝毫没有那些位高权重的老人所有的自持。
认识过后,老者起身告辞,步履稳健洒脱,不见龙钟之态。
“师兄,这位泉先生,气度非凡,博学多识,看来也是官居显位,怎么之前竟无缘见识此等人物?”郭暧直截了当的问起来。
“哦,泉老先生无意仕途,只是承袭祖上功勋,自己常居山林,偶尔来到长安,也是与西明寺、慈恩寺的高僧论佛说法,消磨时光。你浪荡惯了,自然不会遇见他。”
“哦,之前倒未曾听师兄提起过。”郭暧又问。
“哈哈哈,你这性子又上来了,我与他认识,也不过月余。我看前人所著《经音》《经义》往往有所局限,正筹划一部将所有佛经经音义包揽、无误的书籍。这位泉先生是西明寺住持的朋友,常来菩提院中。偶然的机会,我们聊到一起,发现他也是一位精通儒释的大贤,如今他来西明寺小住,得暇自然与他畅谈一番。”
惠琳所编著便是《一切经音义》,后来成书一百卷,后世称为《惠琳音义》,对后世佛法的翻译东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惠琳知道郭暧好奇的性子,便竹筒倒豆子一般,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
“倒是你,怎么想起来西明寺了?以你的性子,多是去青龙寺惠果那里多些吧。”惠琳给郭暧、鲜于燕,也倒上茶,问起。
“有些闲事,师兄在菩提院,上午可见有察事厅子的人来过?”
“有。不过这西明寺即是皇家寺庙,也不知道他们来查的什么反贼,真是一群奇怪的人。”惠琳不屑的说道。
郭暧、鲜于燕,在永福悲田坊里察访了许久,没发现什么可疑之处,却在一处小小的佛堂里,看出了端倪。
郭暧出入大大小小的寺院庙宇不计其数,那铁鼎后面的图文,却是头一遭遇见。
那是一只张开双翼的乌鸦,铁铸而成,还描了墨色,十分的清晰,是乌鸦,不会是佛教常用的大鹏、孔雀,也不会是道家的仙鹤之类。
郭暧把那图形记在心里,又寒暄一番,同鲜于燕出了病坊。
午时已快过去了,两个人出来便投奔了路边的一家酒馆,要了些酒肉馒头,又托辞说有急事要写一封手札,让店家拿了柜上记账用的笔墨、纸张。
郭暧把那个图形画出来,给鲜于燕看。
“一只乌鸦?佛门哪个流派供奉这个么?”鲜于燕一嘟囔。
“因为没有哪个流派供奉乌鸦,所以才觉得奇怪啊!想想看?乌鸦,出现几次了?”郭暧反问。
“三次吧。老韩的恋人,死于带乌鸦标记的钢针,一次;田陌桑等人,也是死在带乌鸦标记的钢针上;今天这尊铁鼎上。”鲜于燕想了想,说道。
“是四次。还有一次,是从贺兰寿的嘴里,听到乌鸦这个词,当时,他嘴里的乌鸦,应该就是说的白头带子一伙人。”郭暧补充。
“一个叫乌鸦的组织?杀了老韩的恋人,杀了田陌桑等人,还在这永福悲田坊,设了秘密据点,那很有可能,杜环也是被乌鸦一伙人抓去的了喽。”鲜于燕顺着思路,往下推理。
“应该是这样的。”郭暧肯定了鲜于燕的说法。
“可现在还是没有头绪啊。病坊里并没有什么可疑的人。难不成,他们也像老韩一样,挖了个大大的地窟?”鲜于燕抛出了问题的关键。
“地窟?有可能啊。不过,眼下,我倒是更想先去西明寺看看。”
“去西明寺,先前鱼诺海也说去西明寺呢,怎么?你要去帮他?”
“倒不是。只是这永福悲田坊本来就是西明寺修建的啊。你这一提醒,我倒是想起来了,他说在西明寺有叛军那边的人过来。既然是叛贼,那么照乌鸦的行事来看,难免与叛贼有所勾结。那就一定得去了。”
延康坊在西市的东南方,朱雀大街西侧,东临清明渠,西临永安渠。西明寺,就在延康坊的西南隅,临着永安渠。
西明寺,原本是隋朝越国公杨素的宅邸,归唐后,曾作为万春公主和太宗爱子魏王李泰的宅邸,在高宗朝,感念太子病愈,敕令改建为寺院。
西明寺,参仿天竺祗园精舍而建,有院落十所,大殿十三殿,楼台屋宇四千余间,作为皇家御建寺院,气象万千,蔚为壮观。建成后的西明寺,占到延康坊四分之一以上。
郭暧和鲜于燕用完午饭,租了马车,来到了西明寺。
寺门两侧,两尊青石雕就的巨象,驮着莲花,宝轮,佛法*。
寺门大开,善男信女、老老幼幼,出出入入,道路两旁,有些杂耍的艺人,挑担的货郎,十分的喧闹!令人暂时忘记了战乱的苦恼。
二人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进了西明寺的山门,沿着宽阔的石街走了一段,一眼望去,驳杂的人流难辨难分,连绵的屋宇廊殿看不到尽头。
西明寺是皇家御造寺院,落成典礼由高宗、则天武后亲自主持,广召海内高僧大德五十人观礼,声势浩大,震撼三千世界。先期入寺一百五十名童子,也在这一天剃度,并由西明寺首任上座,玄奘法师亲自主持,因此佛德远播,香火鼎盛异常。
鲜于燕无奈的挥了挥小胖手,示意郭暧先走,说道:“哎,小郭子,你看这人山人海的,这人从哪找起啊?”
是啊,在西明寺里藏几个人,好比大海藏珠一般。
“既来之,则安之,反正眼下也没什么事可做。”郭暧一笑回道。
二人径直前行,来到了南佛殿。这里是西明寺最盛大的殿宇之一,当年的落成大殿便是在这里举行。
面向大殿,右侧可以看到一处巨大的高台,台上的亭子里是一口巨大的铜钟,钟高丈六,大小须三人合抱,重愈万斤,为章怀太子李贤铸赠。
许多慕名而来的善男信女,都要去那高台上,对着铜钟摩挲叩拜一番。
第一殿,供奉的是南海观世音菩萨像。
第二殿,也是南佛殿的主殿,供养着的是大日如来金身佛。
两尊造像,皆由李唐皇室出具金铜,玄奘法师亲自设计、督造。金身高九丈,气势恢宏、*威德,慈海悲航,度一切众生。
当年大典时,则天武后曾将一枚西域藩国进贡的青泥珠,布施给西明寺,亦供奉在如来金身殿中。
南佛殿,另有别殿、跨院、亭台三十余间,是西明寺最为盛大的所在,也是主要对民间开放的场所,烧香拜佛的民众,大多聚集在此处。
西明寺十院中的菩提院、道宣律师影堂、永忠法师古院、僧院等,则分落各处,这些院落大多为译经、传法、修行、寝居的场所,少有人众来这里,平日里接待的,大多是些达官显贵、豪商巨贾、才子名士。
两人在南佛殿,诸院落里闲逛了一会儿,料想也不会有什么隐秘的人士藏身在这里。
“也没见察事厅子的人啊?他不会骗我们吧?”鲜于燕拍了拍郭暧后背,本来是想拍肩膀的,没够到。
“骗了又怎样?既然他放了消息给我们,便总有他的用意,毫无头绪的时候,顺着别人抛出的饵线走下去,也未尝不可啊!走吧!去里边看看?”郭暧说罢,走向前去,一副带路的派头。
“这寺庙道观的我可不熟啊,那么多分院,不会被僧人赶出来吧?”鲜于燕快走两步,跟了上来。
“那倒不会,七月中旬的时候,太上皇诏命我的师兄惠琳,来西明寺参与译经,想来该在寺中。”
“哦,倒是听说尊师不空三藏的弟子,不少都做了各寺的主持,惠琳大师来西明寺做主持么?”鲜于燕胡乱掺和几句。
“惠琳师兄尚且年轻,况且他的志趣在译经、讲经,做不做主持对他来说,不是什么事情。”
幽幽古刹,已有百余年的岁月,往前行去,果然十分的安静、自然,林木间,松鼠、鸟雀,自得其乐,甚至让人忘记了此行的目的。
也不记得过了多少时间,二人来到了一处别院门前,门额上书“菩提院”三个字,字迹朴素寡淡,看来是出自僧人的手笔。
惠琳,就暂居在西明寺的菩提院中,安心译经、著书。
照顾惠琳起居的僧人,说他同客人正在辩才亭,僧人见过郭暧,知道他是惠琳的师弟,便由他们自己寻去。
菩提院,是专分予那些大德名僧的,在享受王朝的供养之外,居所也格外的优阔,以彰其佛法修为,使其安心传法、译经。
据称,菩提院所在,当初便是杨素府邸的花园所在。改建寺庙后,保留有五座小花园,二十余间房屋。辩才亭,便在一处花园里的湖岛之上,莲叶田田,垂柳如烟,十分的僻静美丽。
二人沿着卵石砌成的滨湖小道走着,翠鸟依稀的鸣叫中,透着一个青年和一位老人谈话的声音。
二人放缓脚步,慢慢走去,透过几条柳枝,依稀看见亭子里,有两人围着石桌,一边品茶,一边交流着话题。
亭子的石栏上,放着一具红泥的火炉,炉上烧着一把黄铜的水壶,可以看见袅袅的水烟,缓缓流出来。
一个身着玄色袈裟的胡僧,一位身着紫色袍服的老者,正谈笑风生,话语间夹杂着许多的梵语胡音,应该是正在探讨梵语经典翻译成唐语的问题。
那名胡僧便是惠琳,惠琳本是西域疏勒国王族,俗姓裴。后来惠琳来到长安,并入籍京兆。
天宝五年,不空三藏回到长安,驻锡兴善寺。十三岁的惠琳便拜不空三藏为师,修习密宗。
惠琳内持密藏,外究儒学,既精通梵语音义,又熟知中土训诂之学,遍览《字林》、《字统》、《声类》、《三仓》、《切韵》、《玉篇》,尽通诸子杂史,因此,不空三藏的诸多译经工作,都有惠琳的参与。
此时的不空,二十岁出头的模样,青春正好,相貌堂堂,世袭的王族气质,加上久修佛法,仪容甚至奇伟。
一旁的老者,身形高大,鹤发童颜,方脸盘,面色红润,凤眼微阖,带着微微的笑意。儒家的干练睿智与佛者的淡薄洒脱,在老者身上完美融合,器宇轩昂,恬淡潇洒。
看老者衣着服色和所配的鱼袋,也该是朝廷重臣,只是这样的人物,郭暧竟从未见过。
郭暧和鲜于燕在僻静处停留了一会,发现二人正在探讨几句梵语经文如何译成唐语,才更为贴切达雅。
鲜于燕精通许多胡语,天竺的语言也懂一些,但若加上佛理密法,他便听不懂了,他一味呆立着,看郭暧脸上喜悦和叹服的神色,心想这两人必然都是饱学不俗之士。
两个人有心无心的在暗处听着,就见惠琳忽然停下谈话,转身提起铜壶,将煮沸的水注入一尊茶壶里,泡起新茶。
惠琳给老者斟满,又自己倒了一杯,动作流畅优雅,不听他说法,只看他这沏茶的功夫手段,已是一种享受。
惠琳拿起自己的杯子,并没有急着喝下去,送到嘴边,却似念念有词。
“哎呀,不好!被发现了。”郭暧心里叫道。
惠琳师兄耽于佛理智慧,密宗武学的修为不比惠果师兄,可比起自己还是强了一大截。大概他是发现自己偷听了,不知道他会如何惩戒自己。
就见惠琳持杯的手,轻轻一扬,一杯水在湖面上,凭空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就在那些水花将落未落之时,忽然幻化成无数大大小小的水泡。
一个个水泡渐渐变大,无数的水泡里,都映着郭暧和鲜于燕的影子。
老者见了,微微一笑,知道有人来了,也朝向郭暧、鲜于燕站立的地方看过来。
只听郭暧一阵爽朗的大笑,和鲜于燕走了出来。
二人方一现身,湖面上无数的泡影,纷纷破碎,一阵轻烟,落在了湖面上。
“哈哈哈哈,惠琳师兄!”
“呵呵呵呵,你这个浪荡子,过来喝茶!”惠琳大过郭暧许多,师兄的风范要多些。
惠琳,为他们做了引荐,郭暧又介绍了鲜于燕。
原来,这位气度不凡的老者,是“泉老先生”。惠琳,就是这样向二人介绍的,也没多说什么。
泉,一个很奇特的姓氏。
这等气度的人物,这等奇怪的姓氏,在长安城里竟如此的默默无闻,也许是自己孤陋寡闻吧。郭暧心里寻思着。
不管怎么样,与这位老者寒暄几句,就发现自己已被这位泉先生的宽仁和襟怀所折服了,泉先生真是一位极其和蔼,好相处的人。
不论惠琳、郭暧、鲜于燕,老者皆对他们以“小友”相称,十分的亲切,丝毫没有那些位高权重的老人所有的自持。
认识过后,老者起身告辞,步履稳健洒脱,不见龙钟之态。
“师兄,这位泉先生,气度非凡,博学多识,看来也是官居显位,怎么之前竟无缘见识此等人物?”郭暧直截了当的问起来。
“哦,泉老先生无意仕途,只是承袭祖上功勋,自己常居山林,偶尔来到长安,也是与西明寺、慈恩寺的高僧论佛说法,消磨时光。你浪荡惯了,自然不会遇见他。”
“哦,之前倒未曾听师兄提起过。”郭暧又问。
“哈哈哈,你这性子又上来了,我与他认识,也不过月余。我看前人所著《经音》《经义》往往有所局限,正筹划一部将所有佛经经音义包揽、无误的书籍。这位泉先生是西明寺住持的朋友,常来菩提院中。偶然的机会,我们聊到一起,发现他也是一位精通儒释的大贤,如今他来西明寺小住,得暇自然与他畅谈一番。”
惠琳所编著便是《一切经音义》,后来成书一百卷,后世称为《惠琳音义》,对后世佛法的翻译东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惠琳知道郭暧好奇的性子,便竹筒倒豆子一般,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
“倒是你,怎么想起来西明寺了?以你的性子,多是去青龙寺惠果那里多些吧。”惠琳给郭暧、鲜于燕,也倒上茶,问起。
“有些闲事,师兄在菩提院,上午可见有察事厅子的人来过?”
“有。不过这西明寺即是皇家寺庙,也不知道他们来查的什么反贼,真是一群奇怪的人。”惠琳不屑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