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金瓜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罗用这回给敦煌县令送去的礼品足够丰厚,道歉信也写得十分诚挚, 最后又把错编的那一户在常乐县这边的户籍上销了户。
也就是说把这个编户归还给敦煌县, 绝对没有半点要与他们争抢的意思。
那敦煌县令大约也看到了罗用的诚意, 说不定还被那个儿板材棺罗给逗乐了一下, 总之人家表示这件事既然是意外, 那他便也不追究了。
周边其他几个县听闻了这个消息,大多也都表示理解, 至于心中有没有偷偷羡慕一下,那就不好说了。
哇塞,那可是一大车的礼品诶, 白白得来的,就跟天上掉馅饼一样。
对于这一次编户的过程中出现的失误, 常乐县公府这边已经把相关责任落实到位了, 罗县令倒是没有骂人, 就是罚了他们一点钱, 充作赔礼的一部分罢了。
至于剩下那些, 便是他自己掏的腰包,谁让他是常乐县老大呢,手底下的人犯了错误, 他肯定也是要担责任的。
一说到罚钱,吏员们原本还有一点松散的小神经立马就绷起来了。
谁要是还盼着他们下回再犯同样的错误, 那可不太容易。
总体来说, 这些吏员们办事还是很靠谱的, 罗用不需事事操心。
他近来无事的时候, 经常也会去常乐书院听听课。这个常乐书院的院长就是唐俭,学生就是那些个从长安城过来的士族小郎君,先生大多都是唐俭从敦煌一带请来的有识之士,有当地贵族,也有一些胡商出身。
罗用在这个书院挂了个副院长的虚衔,并不怎么管事,倒是偶尔会来听听课。
基本上都是跟乔俊林一起过来,乔俊林来得多些,罗用来得少些。
罗用喜欢听那些经验丰富的胡商讲述自己经商路上的所见所闻,有时候他也会跟着学一点外语。
这时候的西域可谓是小国林立,有不少小语种,但是其中最主要的三个语系,便是汉语、突厥语、还有印度语。
西域那边也有不少汉人,有为了避难自己逃出去的,也有在战争中被游牧民族俘虏过去的,各种原因都有。
听闻在商道上的一些城池绿洲,有时候半数以上的人口都是汉人,在那样的地方,基本上只要会讲汉话就可以了。
另外突厥语和印度语也比较常见,虽然还有不少小语种,但是只要会这三种语言,在西域各国行走就不会有太大阻碍。
西域再往西,便是波斯大食那一带,那边的语言又不一样了,胡商们很少有去过那一带的,而且那些地方眼下也不是唐朝政府的经略重点,常乐书院目前并不教习。
不过光是这两门外语再加上西域各国的政治地理知识,就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学会。
罗用给唐俭提了一个建议,让他给这些学生分专业,主要就是把学印度语和突厥语的分开上课,学语言的过程实在耗时耗力,没必要让每个学生都同时学两种外语,反正他们这些人有一天就算去了西域,也不可能单枪匹马一个人就去了。
这对于唐俭来说也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概念,长安城那边虽然也分算学书学,但那都是一个学校一个专业,像罗用说的这样,一个学校里面再分专业,他从前还真没听说过。
这个时代的文化教育,主要还是针对上层阶级的年轻人进行的精英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国之栋梁,更直接一点说,他们培养的是官员,而如果按照罗用这种思路,那就变成实用主义,最终培养出来的,大约也只能是吏员。
“那不叫吏员,那叫专业型人才。”罗县令纠正道。
“长安城那些老匹夫还不知道要怎么笑话我呢。”跟长安城那些充满文士气息的书院比起来,他们这所培养专业型人才的学校简直太low太没格调了。
“那就给他们笑一下嘛,你又不会少块肉。”罗县令不以为意。
“要不怎么说你是块棺材板儿呢。”唐大夫言道。
棺材板儿就棺材板儿吧,罗用还挺喜欢自己这个诨号,没觉得有什么不好。
“听闻你去年搜集了不少西域那边的种子,种出来甚好物什没有?”过了一会儿,唐俭又问罗用。
“并无。”去年那些种子都是临时收集的,那些胡人身上有什么罗用就收什么,因为没有提前打招呼提前准备,自然也就很难收到什么好东西。
“听闻那高昌国近来出了一个新鲜物什。”唐俭与罗用分享自己刚刚得来的消息。那高昌国近来因为战事,商贾不通,消息往来全靠官方。
“甚物什?”罗用抬了抬眼皮,问道。
“道是在那高昌城外,唐军先前驻扎之地,生出几株瓜藤,那藤足有大拇指这么粗,叶子足有巴掌那么宽,初夏那时候还开了许多金黄色的花,后来又结了瓜,那瓜也是奇得很,初时只有枣大,很快便长到拳头大,越长越大越长越大,待到前几日,李道宗等人率领大军从草原上归来,这瓜竟已是长到了磨盘那么大。”
唐俭把这件事当成奇闻说与罗用听。
“竟还有如此奇事?怎的那荒地上竟还能自己长出瓜来?”罗用作惊讶状。
“谁知。”唐俭看了罗用一眼,笑了笑,说道:“高昌国那边倒是有一个说法,言是佛祖感念麴氏一族为了高昌百姓舍弃王权,从大唐搬来救兵,赶跑了突厥人,所以才会赐下如此神物。”
“啧。”罗用咂舌:“这消息可是已经传回了长安城?”
“快了,六百里加急,不日便能抵达长安城。”唐俭端起茶盏吃了一口清茶,这大夏天的,常乐县当地的吃食倒也不油腻,只是他如今已是吃惯了这清茶,每日里总要饮上几口。
从那常乐书院出来,罗用伸手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唐俭那老狐狸精得很,在他跟前演戏可不容易。
上回那些唐军在常乐城外驻扎,那一车车的粮草就放在路边,罗用有一回经过的时候,一时手痒,就往其中一辆木板车上放了几粒南瓜籽。
没想到这么巧,这些南瓜籽竟然就在高昌城外发了芽结了果,也许真的就像那些高昌人所言,这就是天意也说不定。
罗用走到大街上,看到街边有个小贩摆了摊子正在卖饴糖,摊前围了不少大人小孩,手里捧着肉干豆子之类的物什,都是来换糖的。
常乐县如今有好几个作坊,县中百姓给这些作坊干活,多少也能挣些钱财,于是这消费能力慢慢也就上来了,周边城镇一些头脑活泛消息灵通的小贩,纷纷便到他们这里来摆摊,生意大抵都还不错。
罗用本来也打算过去买些饴糖,想想买回去了也是没人吃,于是只好作罢。
从前他们在西坡村的时候,罗用初做豆腐挣得了一些钱财,拿了粮食托那小河村一个老翁做了些饴糖放在家中,可把家里那些小孩高兴坏了,就跟得了什么大宝贝一般。
转眼这六七年过去,六郎七娘那两个现在也都十岁了,在长安城那样的地方待着,家中又不缺钱财,应是不会再馋饴糖。
长安城毕竟是京城,即便唐初这时候还达不到盛唐那个经济水平,但是放眼全世界,却是也没几个地方能跟长安相比。
六郎七娘他们在长安城待着,守着那家南北杂货,又有罗用那一众弟子照应着,自然是吃穿不愁。
夏初那时候,苏州那边有个叫包山岛的地方,先是熟了那西山的枇杷,后又熟了那东山的杨梅,虽是当地土产,价钱却不便宜。
当地不少富户差人划船去买,听闻还有人沿着运河运往北边一些地方去卖的,利润颇丰,就是不好保存。
那些日子,罗大娘日日都要乘着小船去那包山岛,寻那价廉物美的果子,收了回去做罐头。
那阵子刚好也有不少长安城的商贾到江南地区去收丝,罗大娘便寻了熟人,托他们带了一坛杨梅罐头、一坛枇杷罐头去长安,与四娘她们几个吃。
待到这几艘丝船回到长安城的时候,时间已是入了秋。
兄弟姐妹几人抱着陶碗坐在院中吃罐头,耳中听着院子外头好多人正议论着那高昌国的金瓜,只觉这世上的新奇物什怎的这般多。
听闻那瓜开花便是金色,结果亦是金色,一个瓜能长到磨盘那般大。
高昌人皆言此乃菩萨赐予高昌国的神物,长安城却说既然是长在唐军驻扎过的地方,那也有可能是送给唐军的嘛。
不日,宫中便有了说法,言是西州菩萨显灵,赐下金瓜,圣人令人取其种,赐与长安城大小寺庙以及一众军户。
圣人又言,我佛慈悲,却不能救高昌国于水火,大唐将士千里奔袭,解高昌危难,自此高昌乃为大唐西州,佛赐金瓜于唐军驻扎之地,开金花,结金果,此乃唐军与佛结缘,千古一段佳话。
罗用这回给敦煌县令送去的礼品足够丰厚,道歉信也写得十分诚挚, 最后又把错编的那一户在常乐县这边的户籍上销了户。
也就是说把这个编户归还给敦煌县, 绝对没有半点要与他们争抢的意思。
那敦煌县令大约也看到了罗用的诚意, 说不定还被那个儿板材棺罗给逗乐了一下, 总之人家表示这件事既然是意外, 那他便也不追究了。
周边其他几个县听闻了这个消息,大多也都表示理解, 至于心中有没有偷偷羡慕一下,那就不好说了。
哇塞,那可是一大车的礼品诶, 白白得来的,就跟天上掉馅饼一样。
对于这一次编户的过程中出现的失误, 常乐县公府这边已经把相关责任落实到位了, 罗县令倒是没有骂人, 就是罚了他们一点钱, 充作赔礼的一部分罢了。
至于剩下那些, 便是他自己掏的腰包,谁让他是常乐县老大呢,手底下的人犯了错误, 他肯定也是要担责任的。
一说到罚钱,吏员们原本还有一点松散的小神经立马就绷起来了。
谁要是还盼着他们下回再犯同样的错误, 那可不太容易。
总体来说, 这些吏员们办事还是很靠谱的, 罗用不需事事操心。
他近来无事的时候, 经常也会去常乐书院听听课。这个常乐书院的院长就是唐俭,学生就是那些个从长安城过来的士族小郎君,先生大多都是唐俭从敦煌一带请来的有识之士,有当地贵族,也有一些胡商出身。
罗用在这个书院挂了个副院长的虚衔,并不怎么管事,倒是偶尔会来听听课。
基本上都是跟乔俊林一起过来,乔俊林来得多些,罗用来得少些。
罗用喜欢听那些经验丰富的胡商讲述自己经商路上的所见所闻,有时候他也会跟着学一点外语。
这时候的西域可谓是小国林立,有不少小语种,但是其中最主要的三个语系,便是汉语、突厥语、还有印度语。
西域那边也有不少汉人,有为了避难自己逃出去的,也有在战争中被游牧民族俘虏过去的,各种原因都有。
听闻在商道上的一些城池绿洲,有时候半数以上的人口都是汉人,在那样的地方,基本上只要会讲汉话就可以了。
另外突厥语和印度语也比较常见,虽然还有不少小语种,但是只要会这三种语言,在西域各国行走就不会有太大阻碍。
西域再往西,便是波斯大食那一带,那边的语言又不一样了,胡商们很少有去过那一带的,而且那些地方眼下也不是唐朝政府的经略重点,常乐书院目前并不教习。
不过光是这两门外语再加上西域各国的政治地理知识,就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学会。
罗用给唐俭提了一个建议,让他给这些学生分专业,主要就是把学印度语和突厥语的分开上课,学语言的过程实在耗时耗力,没必要让每个学生都同时学两种外语,反正他们这些人有一天就算去了西域,也不可能单枪匹马一个人就去了。
这对于唐俭来说也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概念,长安城那边虽然也分算学书学,但那都是一个学校一个专业,像罗用说的这样,一个学校里面再分专业,他从前还真没听说过。
这个时代的文化教育,主要还是针对上层阶级的年轻人进行的精英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国之栋梁,更直接一点说,他们培养的是官员,而如果按照罗用这种思路,那就变成实用主义,最终培养出来的,大约也只能是吏员。
“那不叫吏员,那叫专业型人才。”罗县令纠正道。
“长安城那些老匹夫还不知道要怎么笑话我呢。”跟长安城那些充满文士气息的书院比起来,他们这所培养专业型人才的学校简直太low太没格调了。
“那就给他们笑一下嘛,你又不会少块肉。”罗县令不以为意。
“要不怎么说你是块棺材板儿呢。”唐大夫言道。
棺材板儿就棺材板儿吧,罗用还挺喜欢自己这个诨号,没觉得有什么不好。
“听闻你去年搜集了不少西域那边的种子,种出来甚好物什没有?”过了一会儿,唐俭又问罗用。
“并无。”去年那些种子都是临时收集的,那些胡人身上有什么罗用就收什么,因为没有提前打招呼提前准备,自然也就很难收到什么好东西。
“听闻那高昌国近来出了一个新鲜物什。”唐俭与罗用分享自己刚刚得来的消息。那高昌国近来因为战事,商贾不通,消息往来全靠官方。
“甚物什?”罗用抬了抬眼皮,问道。
“道是在那高昌城外,唐军先前驻扎之地,生出几株瓜藤,那藤足有大拇指这么粗,叶子足有巴掌那么宽,初夏那时候还开了许多金黄色的花,后来又结了瓜,那瓜也是奇得很,初时只有枣大,很快便长到拳头大,越长越大越长越大,待到前几日,李道宗等人率领大军从草原上归来,这瓜竟已是长到了磨盘那么大。”
唐俭把这件事当成奇闻说与罗用听。
“竟还有如此奇事?怎的那荒地上竟还能自己长出瓜来?”罗用作惊讶状。
“谁知。”唐俭看了罗用一眼,笑了笑,说道:“高昌国那边倒是有一个说法,言是佛祖感念麴氏一族为了高昌百姓舍弃王权,从大唐搬来救兵,赶跑了突厥人,所以才会赐下如此神物。”
“啧。”罗用咂舌:“这消息可是已经传回了长安城?”
“快了,六百里加急,不日便能抵达长安城。”唐俭端起茶盏吃了一口清茶,这大夏天的,常乐县当地的吃食倒也不油腻,只是他如今已是吃惯了这清茶,每日里总要饮上几口。
从那常乐书院出来,罗用伸手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唐俭那老狐狸精得很,在他跟前演戏可不容易。
上回那些唐军在常乐城外驻扎,那一车车的粮草就放在路边,罗用有一回经过的时候,一时手痒,就往其中一辆木板车上放了几粒南瓜籽。
没想到这么巧,这些南瓜籽竟然就在高昌城外发了芽结了果,也许真的就像那些高昌人所言,这就是天意也说不定。
罗用走到大街上,看到街边有个小贩摆了摊子正在卖饴糖,摊前围了不少大人小孩,手里捧着肉干豆子之类的物什,都是来换糖的。
常乐县如今有好几个作坊,县中百姓给这些作坊干活,多少也能挣些钱财,于是这消费能力慢慢也就上来了,周边城镇一些头脑活泛消息灵通的小贩,纷纷便到他们这里来摆摊,生意大抵都还不错。
罗用本来也打算过去买些饴糖,想想买回去了也是没人吃,于是只好作罢。
从前他们在西坡村的时候,罗用初做豆腐挣得了一些钱财,拿了粮食托那小河村一个老翁做了些饴糖放在家中,可把家里那些小孩高兴坏了,就跟得了什么大宝贝一般。
转眼这六七年过去,六郎七娘那两个现在也都十岁了,在长安城那样的地方待着,家中又不缺钱财,应是不会再馋饴糖。
长安城毕竟是京城,即便唐初这时候还达不到盛唐那个经济水平,但是放眼全世界,却是也没几个地方能跟长安相比。
六郎七娘他们在长安城待着,守着那家南北杂货,又有罗用那一众弟子照应着,自然是吃穿不愁。
夏初那时候,苏州那边有个叫包山岛的地方,先是熟了那西山的枇杷,后又熟了那东山的杨梅,虽是当地土产,价钱却不便宜。
当地不少富户差人划船去买,听闻还有人沿着运河运往北边一些地方去卖的,利润颇丰,就是不好保存。
那些日子,罗大娘日日都要乘着小船去那包山岛,寻那价廉物美的果子,收了回去做罐头。
那阵子刚好也有不少长安城的商贾到江南地区去收丝,罗大娘便寻了熟人,托他们带了一坛杨梅罐头、一坛枇杷罐头去长安,与四娘她们几个吃。
待到这几艘丝船回到长安城的时候,时间已是入了秋。
兄弟姐妹几人抱着陶碗坐在院中吃罐头,耳中听着院子外头好多人正议论着那高昌国的金瓜,只觉这世上的新奇物什怎的这般多。
听闻那瓜开花便是金色,结果亦是金色,一个瓜能长到磨盘那般大。
高昌人皆言此乃菩萨赐予高昌国的神物,长安城却说既然是长在唐军驻扎过的地方,那也有可能是送给唐军的嘛。
不日,宫中便有了说法,言是西州菩萨显灵,赐下金瓜,圣人令人取其种,赐与长安城大小寺庙以及一众军户。
圣人又言,我佛慈悲,却不能救高昌国于水火,大唐将士千里奔袭,解高昌危难,自此高昌乃为大唐西州,佛赐金瓜于唐军驻扎之地,开金花,结金果,此乃唐军与佛结缘,千古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