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收回印信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勤政殿。
李世民看着李象递上来的这份奏折,内心当中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临去西南战场之前,李世民是这么想的,但凡李象在战场上立下点功劳,李世民也得让他扶摇直上。
可是等到战争结束之后,李世民忽然发现李象影响到他的权利了,所以就开始全方位的打压李象,最近应该是用力过猛,李象竟然是送上来一份请辞奏折。
辞去皇城司副指挥使……
王德在旁边偷偷的瞟了一眼,然后又老老实实的站好,不知道李世民会如何对待这封奏折,皇城司刚刚成立的时候,在长安城当中绝对是个可有可无的衙门,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发展,尤其是李象定下的各种规矩,这让皇城司变成了一个极为强力的部门。
对外可监测城中间谍,对内可监测朝廷百官,无论对内对外都变成了李世民手中的另一把刀,有的时候检测出来的消息甚至比他手下的黑衣人还要厉害。
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绝不可能让李象继续掌握,所以就想着该如何拿回来,没想到李象这小子自己请辞了。
“把这份奏折誊抄一遍,然后送到魏王府。”
李世民的心里非常高兴,自己的孙子如此的有眼力,省了自己很多的口舌,不过那个二儿子就不好说了,先把这份奏折抄过去,看看那个胖儿子是怎么想的吧。
但凡李泰聪明一点,看到李象请辞的奏折,那也应该立刻离开皇城司,如果要是还不离开的话,没准儿下一会儿大棒子就要打到他身上,你自己辞了和皇上免你的官儿,这可有很大的不同的。
“玄龄,你有话说?”
李世民刚才抬头瞟了一眼,在左侧办公的房玄龄好像有话说,君臣两个已经习惯了这种办公方式,每份奏折宰相看了皇上看两人在一块儿看奏折,还能够商量一下,效率更高。
房玄龄的确是想说一句,但又不知道该怎么说,涉及到继承人的问题,不管你和皇上的关系怎么样,你都不能够乱说话,不定哪句话就让皇上心神不宁,到时候以为你已经站队了,那你接下来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微臣猜测,长孙殿下还会继续请辞,兵部辽东司的差事,左神武将军,皇城司副指挥使,若是都拿掉的话……”
房玄龄是个聪明人,有些话只能够说一半儿,如果要是都说出来的话,皇上就有些不舒服了,如果皇上不明白他自己问的话,咱可以给他好好的解释一下,这是你自己问的,可不是我自己说出来的,这完全是两码事儿。
李象身上的这三个职务,哪个职务都非常的重要,即便是最不重要的辽东司副指挥使,那也只是暂时不重要,朝廷早晚还要对高句丽用兵,一旦要是到了那个时候,辽东司副指挥使可就炙手可热。
房玄龄也是在提醒李世民,你想要拿掉孙子的一部分权利是可以的,但也不要忘记天下臣民都在看着呢,如果要是做的太过分了,把所有的差事都给拿下,那你就得好好的掂量一下,看看做的是不是错了。
按照李世民前几天那个想法,恨不得把李象一撸到底,主要也是因为他现在正值壮年,有一个比较弱的继承人是可以的,但如果要是威胁到他自己的权利的话,哪怕是自己的孙子也不行,这一点李承乾看的很到位,毕竟他当了多年的太子。
李世民想要拿掉左神武将军,但无奈之前已经托房玄龄给李象承诺了,左神武将军还会挂在李象的头上,只是李象不能够亲自率领这支军队,如果要是现在拿掉的话,一来当皇上的说话不算数,同时也把房玄龄给绕进去了,二来军队里的一些人也不同意,人家李象在西南立下如此大功,你前脚奖赏给人家的官职,后脚就想拿回来,有这么当皇上的吗?
虽然军队里的人也不会造反,但长此以往下去人言可畏,以后有战事的话,大家还能够卖命吗?
“黄河河务的奏折你看了吗?”
李世民并没有回答房玄龄,也没有就此事情继续说下去,转而提到了另外一件要紧的事儿。
“微臣看过了黄河河务是乃国之大事……”
房玄龄是个顶尖聪明的人,李世民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说下去,那么咱也不会在这个问题上说下去,朝中大事多的是,皇上想先处理哪地儿都无所谓,咱老老实实的往下办就行。
东宫。
李象的奏折刚上去,后脚王德就来到了东宫。
“殿下,实在是不好意思,老奴来此……”
以往王德来的时候,都是皇上给李象的一些赏赐,但这一次是要拿回皇城司的印信,所以王德有点不好意思说话了,送东西是皆大欢喜的事儿,把东西给拿回去,这不是削人家的权吗?
“王公公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潮起潮落这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当年我风光的时候,满朝文武都来朝贺,现在也没什么的,王公公请稍坐,我立刻让人取来。”
现如今的东宫也是人前冷落车马稀,朝廷当中的一点儿风吹草动很快就能够传开。
李象请辞皇城司副指挥使,皇上连一天的功夫都没有耽搁,立刻命令自己身边的太监总管去李象那里拿印信,这是巴不得李象早点儿离开皇城司。
“殿下吉人自有天相,此次身体又不好,还是多在东宫养病比较好,朝廷总有用得着殿下的那一日,老奴也听说是金子在任何地方都会发光。”
按说王德不能够说那么多的话,但是王德早就已经在李象这边站队了,而且魏王他们也知道,如果要是此次转投别处的话,倒不是说不行,而是会留下一个朝秦暮楚的骂名,所以王德准备孤注一掷,继续站在李象这边。
“王公公所言极是,除了这颗印信之外,还请王公公将这份奏折带回……”
李象又上了一个折子……
勤政殿。
李世民看着李象递上来的这份奏折,内心当中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临去西南战场之前,李世民是这么想的,但凡李象在战场上立下点功劳,李世民也得让他扶摇直上。
可是等到战争结束之后,李世民忽然发现李象影响到他的权利了,所以就开始全方位的打压李象,最近应该是用力过猛,李象竟然是送上来一份请辞奏折。
辞去皇城司副指挥使……
王德在旁边偷偷的瞟了一眼,然后又老老实实的站好,不知道李世民会如何对待这封奏折,皇城司刚刚成立的时候,在长安城当中绝对是个可有可无的衙门,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发展,尤其是李象定下的各种规矩,这让皇城司变成了一个极为强力的部门。
对外可监测城中间谍,对内可监测朝廷百官,无论对内对外都变成了李世民手中的另一把刀,有的时候检测出来的消息甚至比他手下的黑衣人还要厉害。
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绝不可能让李象继续掌握,所以就想着该如何拿回来,没想到李象这小子自己请辞了。
“把这份奏折誊抄一遍,然后送到魏王府。”
李世民的心里非常高兴,自己的孙子如此的有眼力,省了自己很多的口舌,不过那个二儿子就不好说了,先把这份奏折抄过去,看看那个胖儿子是怎么想的吧。
但凡李泰聪明一点,看到李象请辞的奏折,那也应该立刻离开皇城司,如果要是还不离开的话,没准儿下一会儿大棒子就要打到他身上,你自己辞了和皇上免你的官儿,这可有很大的不同的。
“玄龄,你有话说?”
李世民刚才抬头瞟了一眼,在左侧办公的房玄龄好像有话说,君臣两个已经习惯了这种办公方式,每份奏折宰相看了皇上看两人在一块儿看奏折,还能够商量一下,效率更高。
房玄龄的确是想说一句,但又不知道该怎么说,涉及到继承人的问题,不管你和皇上的关系怎么样,你都不能够乱说话,不定哪句话就让皇上心神不宁,到时候以为你已经站队了,那你接下来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微臣猜测,长孙殿下还会继续请辞,兵部辽东司的差事,左神武将军,皇城司副指挥使,若是都拿掉的话……”
房玄龄是个聪明人,有些话只能够说一半儿,如果要是都说出来的话,皇上就有些不舒服了,如果皇上不明白他自己问的话,咱可以给他好好的解释一下,这是你自己问的,可不是我自己说出来的,这完全是两码事儿。
李象身上的这三个职务,哪个职务都非常的重要,即便是最不重要的辽东司副指挥使,那也只是暂时不重要,朝廷早晚还要对高句丽用兵,一旦要是到了那个时候,辽东司副指挥使可就炙手可热。
房玄龄也是在提醒李世民,你想要拿掉孙子的一部分权利是可以的,但也不要忘记天下臣民都在看着呢,如果要是做的太过分了,把所有的差事都给拿下,那你就得好好的掂量一下,看看做的是不是错了。
按照李世民前几天那个想法,恨不得把李象一撸到底,主要也是因为他现在正值壮年,有一个比较弱的继承人是可以的,但如果要是威胁到他自己的权利的话,哪怕是自己的孙子也不行,这一点李承乾看的很到位,毕竟他当了多年的太子。
李世民想要拿掉左神武将军,但无奈之前已经托房玄龄给李象承诺了,左神武将军还会挂在李象的头上,只是李象不能够亲自率领这支军队,如果要是现在拿掉的话,一来当皇上的说话不算数,同时也把房玄龄给绕进去了,二来军队里的一些人也不同意,人家李象在西南立下如此大功,你前脚奖赏给人家的官职,后脚就想拿回来,有这么当皇上的吗?
虽然军队里的人也不会造反,但长此以往下去人言可畏,以后有战事的话,大家还能够卖命吗?
“黄河河务的奏折你看了吗?”
李世民并没有回答房玄龄,也没有就此事情继续说下去,转而提到了另外一件要紧的事儿。
“微臣看过了黄河河务是乃国之大事……”
房玄龄是个顶尖聪明的人,李世民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说下去,那么咱也不会在这个问题上说下去,朝中大事多的是,皇上想先处理哪地儿都无所谓,咱老老实实的往下办就行。
东宫。
李象的奏折刚上去,后脚王德就来到了东宫。
“殿下,实在是不好意思,老奴来此……”
以往王德来的时候,都是皇上给李象的一些赏赐,但这一次是要拿回皇城司的印信,所以王德有点不好意思说话了,送东西是皆大欢喜的事儿,把东西给拿回去,这不是削人家的权吗?
“王公公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潮起潮落这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当年我风光的时候,满朝文武都来朝贺,现在也没什么的,王公公请稍坐,我立刻让人取来。”
现如今的东宫也是人前冷落车马稀,朝廷当中的一点儿风吹草动很快就能够传开。
李象请辞皇城司副指挥使,皇上连一天的功夫都没有耽搁,立刻命令自己身边的太监总管去李象那里拿印信,这是巴不得李象早点儿离开皇城司。
“殿下吉人自有天相,此次身体又不好,还是多在东宫养病比较好,朝廷总有用得着殿下的那一日,老奴也听说是金子在任何地方都会发光。”
按说王德不能够说那么多的话,但是王德早就已经在李象这边站队了,而且魏王他们也知道,如果要是此次转投别处的话,倒不是说不行,而是会留下一个朝秦暮楚的骂名,所以王德准备孤注一掷,继续站在李象这边。
“王公公所言极是,除了这颗印信之外,还请王公公将这份奏折带回……”
李象又上了一个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