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辗转回京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孟海狠狠地瞪着萧伯才,说道:“行,既然你不带我,那我就自己回!”
萧博才笑了笑,顺手从面前拿过了一个干净的毛巾擦拭着萧承湘头发上,衣服上还沾着的水渍。
“行啊,那你现在找个商队带你回去,前提是他们要都敢带你回去才行。”
孟海听到这话,差点被气得一口老血喷出来。
萧博才一边擦拭着自家侄女身上的雨水,一边说道:“下回雨天不要跑得这么急,你看看你身上湿的,万一过上几天感冒了,难受的还是你!”
萧承湘顺手也从不远处抓来的一个白毛巾,他用白毛巾狠狠地将小脸上的雨水擦得干干净净,然后又将心爱弹弓上的水渍全部擦干净,乐呵呵地继续摆弄着新买的弹弓。
孟海垂头丧气地看着这两人,他知道今天是肯定走不了了。
在茶楼这一顿反正是萧博才请客,不吃白不吃,不喝白不喝。
孟海将价格单上把最贵的东西全部都点了一份,用那报复心的目光盯着萧博才,换来的只是萧博才一脸笑意的目光。
由于今天下雨大的缘故,外面的雨直到夜幕降临这才将将停止。
孟海一行三人在雨停之时才从茶馆离开,找了几匹马,快速回到了太平卫,结束了这一天。
第二天天明的时候又开始下雨了,刚开始只是小雨绵绵不断,到了后面又演变成倾盆大雨,倾盆大雨倾泻而下,这下子又是回不了京城了。
在这第三天上午倒是没有下雨,但萧承湘学发烧了,也不知道,只是之前买弹弓从做弹弓的铺子跑到茶楼淋雨着凉了,还是昨天下大雨的时候又跑出去玩淋了雨,总之这小魔女是发烧了。
这一烧就是一整天的时间,我才专程从良京郡郡城里面请来了不少名医,又从各大药铺找到了不少名贵的草药,在晚间的时候,这小魔女的烧,这才退了一些。
烧是退了,但是一晚上都在不断地咳嗽。
孟海期间也多次探望过萧承湘,确定他不仅不是装的,而且看上去病情还挺严重的。
孟海在无奈之下,你也只得煮了一点梨水送了过去,也算是表达对这小魔女的关心。
第四天萧承湘又是咳嗽了一天,躺在床上有气无力的,连吃饭都需要有人喂。
孟海见到这架势,就想要自己先离开回到京城,但是萧博才说什么都不同意,非说是要来一起来的,要走也要一起走,总不可能他们两个抛下孟海不管吧。
孟海不需要这两人管,但是萧博才和萧承湘还偏偏要管孟海。
这就一直到第五天,萧承湘终于是好点有力气了,但是毕竟还没有好全,这个年代的医疗水平自然不能与上一世相比,吃点药,扎个针,躺上十天半个月,就为了解决一个小感冒都是常有的事。
萧承湘人家毕竟是左丞相的孙女,所以太平府也把一些名贵的草药拿了出来,这才让萧承湘在这第六天早晨好了个七七八八,只不过看上去还是一副病恹恹的模样。
所以也就是在这第六天早上,萧博才找到了一家马车行,租了一个超大号的马车。
几人原本都是骑马过来的,本应该骑马回去,但萧承湘这一副病恹恹的样子,自然是没有办法骑马,所以就找来了一辆马车。
马车挺宽敞的,坐着孟海,萧承湘和萧博才三个人,这么大的马车别说是坐着了,几人要是想躺在马车里都没有问题。
至于萧博才带来的那十几个银甲侍卫,他们一个个骑在马上倒是一点事也没有,全部跟在马车之后。
在赶马车的车夫一声鞭响当中,整个马车晃晃悠悠地便朝着京城的方向赶去。
孟海见到这一幕,心中也就稍加安定了,毕竟这已经开始朝着京城的方向走了,这一路上总不可能再发生什么事吧。
孟海看了一眼吊儿郎当,看着窗外风景的萧博才,又看了一眼有气无力正闭目养神的萧承湘,他也觉得有些无聊。
马车晃晃悠悠地朝着进城方向赶去,孟海坐在马车上,脑袋也开始昏昏沉沉。
“哎,一会儿到了南城门口,你直接把我放下就行了,我先睡上一会儿。”
孟海这句话是对萧博才说的。
萧博才瞟了一眼打瞌睡的孟海,无所谓地点了点头。
孟海也就顺势躺在了马车上。
这辆超大号的马车坐上十几个人都不成问题,这马车的车也是一成一条的木板,在木板上铺着柔软的坐垫。
坐垫明显是每一次拉完人之后都要洗上一遍,所以上面还残留着淡淡的香皂的香味,这是这个世界所独有的香皂留下的味道。
孟海将外边衣服脱下来往“床”头一放,脑袋枕在衣服上,躺在马车上,没过一会儿就睡着了。
马车晃晃悠悠地向前走着,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睡梦当中的孟海听到了略显嘈杂的声音,但是这声音却没有叫醒正在熟睡当中的孟海。
直到有人轻轻地拍了拍他,又拍了拍他,再晃了晃他,他这才醒来。
拍他的人是萧博才。
孟海有气无力地坐了起来,随口问道:“怎么了?”
萧博才笑着指了指外头:“到了!”
孟海“哦”了一声就掀开了马车门的帘幕,然后他就愣住了。
感情这萧博才直接把他送回了家,此时的马车正停着言伯府之前。
萧博才还坐在马车里面喊着:“不用谢我,这是应该做的,你早些回去吧!”
孟海一头的感叹号。
他原本是想让萧博才把他送到南城城门口,他毕竟还要躲着右丞相,这下可好,直接把他送回了家,这下子他想躲都躲不成。
孟海再跳下马车之后,萧博才打了个招呼,就让马车夫驾驶着马车扬长离去。
孟海正在犹豫着回不回府中,最终决定还是先回府里看看。
毕竟这都离开京城将近有十天的时间了,总得要看看现在在自己家里是个什么状况。
尤其他还惦记着给明月侯薛卫健的那一封书信,那一封书信是询问关于赵宣身份的。
孟海想到这里,就来到了门口。
毕竟这个年代没有开门的钥匙,所以即使主人回家也得要砸门。
是管家老李开的门,老李看到自家家主回来了,热情地把家主迎回到了府中。
孟海在穿过长长的外墙,跨越了外门,来到了内门之后,他先是听到了一声狗叫,然后就看见一只小黄狗蹦蹦跳跳地跑了过来。
正是被他取名为大黄的中华田园犬。
孟海揉了揉狗脑袋,一边逗弄着大黄,一边问向了管家老李。
“这段时间府里有没有发生什么事?”
管家老李听到这话,连连点头,他说道。
“在前段时间的时候,右丞相府中的家丁天天来送请帖,但是这段时间却再没有来了,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
“还有家族写给明月侯的那一封信,侯爷在当天下午就回信了,只不过家族你不在,我就暂时将心放在了家主的书桌上。”
“还有六天前的中午,也不知道为什么,有不少的官员纷纷送来拜帖,而且还都是带着礼物来的,我说了家主你不在,来的那些官员也没有太过在意他们班礼物和礼单送上之后也就离去了。礼物和礼单现在都封存在库房当中,家主可以随时查看。”
“还有天理商行的人,拿着家主的借条来索要银子,我也给了。”
“对了,也就是从六天以前吧,来了一个刑部郎中马高义。这位刑部郎中白天来一次,晚上来一次,想要求见家主。我一直说家主您不在,但是马大人还是白天来一次,晚上来一次,他今天早晨也来过了,想必今天晚一些的时候还会再来一趟。”
李管家将这段时间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部都说了出来,而且还是全部关于孟海的。
孟海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自己这就离开了快十天的时间,整个京城居然发生了这么多与他有关的事情,他也不知道,这应该是感觉到荣幸,还是感觉到头疼。
他从良京郡赶回京城只用了大半天的时间,毕竟是与京城相邻的郡县,路程并不是很远,所以现在看看外面的天色也就将近四五点,时间还早。
孟海慢慢地消化了一下,李管家所说的这些消息,最终还是先看看明月侯的那封回信。
李管家将信拿了过来,递给了孟海。
孟海拆开之后又随手将信封递给了李管家,看向了这封书信的内容,只有简简单单的一个字:是!
孟海给明月侯的那封信,自然不可能直截了当的询问关于赵宣的身份。
所以孟海在姓的前面还是先问候了一下明月侯,又顺带着问候了薛糖芯,顺便又问了问明月候近来身体如何,家里都怎么样……在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长篇大论之后,孟海这才在这封书信的最后两句,说明了自己写这封信的目的,侧面地询问了赵宣是不是咱们大秦的太子。
看来明月候还是懂自己的,不对。
孟海仔细地看了看那封回信的“是”字,这虽然只有一个字,但是每一笔下来,那都是相当的娟秀,这明显是个女子缩写。
薛糖芯。
孟海瞬间意识到这封信是薛糖芯写的。
孟海深吸了一口气,只不过嘴角却渐渐地咧开。
赵宣,他真的是太子啊。
那可是皇帝的儿子。
这熊孩子也不知道早说,上回他带他父亲来的时候还问了那么多遍,这熊孩子就是不说,回头见到这熊孩子,肯定得要再好好的说道说道。
“孟夫子……”
孟海正在一脸激动地抓着这封信的时候,身后有人叫了一声孟海,声音那是相当地熟悉。
这正是张顶。
李管家看着张顶,似乎想到了什么,这才开口说道。
“家主,这人是在七八天以前被赵公子送进咱们府里的。赵公子说,这人是家主你的朋友,我就将他安排到了客房。”
你管家说的赵公子,那肯定是赵宣。
张顶人高马大地跑了过来:“孟夫子你没事吧,那天我去找到了陈大年,把你的话转告给了他。后来他们带人去找了你,但是没有找到,我就被他们送到这里来了!”
孟海摆了摆手:“你放心吧,我没事。不过话说回来,你在这里吃得怎么样?喝得怎么样?这里的人没有亏待你吧?”
张顶摇了摇头:“他们对我都很好的,每天早晨一睁眼就有好多吃的,中午也有,晚上也有。就是不知道师傅他老人家怎么样了,不知道,师傅他老人家这段时间有没有吃的?”
孟海想到了邋遢道人就想笑,他用一副你放心的语气说道:“你放心吧,这段时间我不在家,去了一趟良京郡,刚好碰到你师傅。你师傅可好得很,他应该已经回到了京城,找个时间让你们见上一面。”
张顶听到这话,双眼一亮,连连点头。
“正好我出去有点事,你就跟我一起吧。”
张顶又是连连点头。
孟海找到了自己的那只小毛驴,又找来了一批马。
孟海小毛驴,张顶骑着马,趁着现在太阳还没有落山,两人又是离开了言伯府。
西城。
孟海这一回,骑着小毛驴踏入西城的时候,所看见的场景和原先的西城截然不同。
他在刚刚进西城走了没多久就看见了不少衣衫褴褛的人,正好在一个小角落吃着沾着灰尘的饼子。
又往前走了一段路,看见了一处巨大的铺子,铺子两边站着四五个官兵,在铺子的正中央,站着三四个中年男子。
在铺子的正中央,放着一个巨大的长方形木桶,在木桶的左右两边还有两个大圆木桶。
长方形木桶里面放着的是粥,两个大圆木桶里面放着的是烧饼,还有一些馒头。
在铺子前面已经围满了人,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一些衣衫褴褛的男女老少,在这个铺子左右两边的台阶或者地上就席地而坐着十几号人,这些人有地喝粥,有的啃饼子,在距离较远的地方,还有妇女抱着小孩,老人搀扶着老伴。
在更远一些的地方,像这样的场景还在重复地出现着。
孟海不由得皱起了眉头,问下旁边的张顶,这是发生了什么事。
张顶想了想,他回答道。
“是这样的,前段时间旁边的明京郡好像发生了一场大地震,那一场地动死伤了上千人,房屋倒塌了无数,不少的人就成了这种无家可居的流民。再过几个月就要到秋收的时候了,现在地震房屋倒塌,损失了大量的粮田,这些人到头来辛辛苦苦的所有东西也全都没了,所以在无奈之下,也只得东奔西走,逃亡到了京城。”
孟海听到这里皱了皱眉。
他这段时间都在良京郡,所以对于这一切的事情都是不知情的。
现在听到张顶这么说,他的心也不由得揪了起来。
毕竟他在少林寺,也是在各种新闻里面看见过关于地震之后发生的那一幕幕。
孟海骑着小毛驴这一路走下来,看见像这样施粥的铺子大大小小也有十余处,这些铺子有一大半都是官方组建的,旁边都有朝廷的士兵把守。
也有一些铺子是一些富商或者官员组建的,这里面就有左丞相和右丞相的粥铺,毕竟一个大大的“萧”和一个大大的“杜”这两面旗子口都挂着呢,在整个京城能够做到如此的,恐怕也只有左丞相与右丞相。
相较于朝廷,大多数都是一些白粥和烧饼,这两位左丞相倒还会给一些馅饼,里面虽然只是一些最普通白菜,并没有半点的荤腥,但是对于这些流民来说,能吃上一口馅饼已经是很不错的事情。
孟海又一路往前走着,还看见了美食楼的铺子,准确地说是天理商行的铺子。
在这家铺子上,挂着天理商行所独有的旗帜,铺子前面堆积着各种各样的食物,相较于其他几处,天理商行前面赈济灾民的铺子里面所放的东西,那就有些多了。
除了像金银馒头,蔬菜白米粥,一大盆的米饭之类的东西以外,还有大杂烩。
也就是将各种各样的蔬菜全部放在一起蒸,然后再撒点盐,撒点醋之类的调味品,最后就形成了这么一大锅大杂烩。
在天理商行铺子前的流民也是最多的。
也正是因为此处的流民较多,这也使得天理商行铺子上的那些食物都只剩下了一点点底子。
孟海想了想,他知道陈理肯定不会做赔本的买卖,像这样的饭菜食物应该都是美食楼一些客人吃不完或者吃剩下,再或者是一些吃不完的新鲜食材放在一起烹饪而成的。
毕竟天理商行名下可有个最近在京城声名鹊起的美食楼,美食楼可谓是招揽了京城大大小小将近六成的食客,美食楼每日的开销都是巨大的,但是盈利也是巨大的,这已经成了陈理各大产业当中,将近支柱型的产业之一。
这么大的美食楼,每天下来肯定会有一些剩菜剩饭之类的,或者一些用不完的食物,想来陈理应该就是用这些食物组成得这么一大盆大杂烩。
一来也算是积极响应朝廷的号召,留下了一个好名声,二来也算是处理了美食楼的一些剩菜剩饭。
这第三,这些流民下面可都是一张嘴,在这个年代,最好最快的广告就是人嘴。
日后,这些流民各奔东西,但凡回忆起今天的这件事,把美食楼这么一宣传,是好是歹也能起得到一样免费广告的作用。
孟海一边走着一边看着路上大大小小的流民,没想到这么一场地震下来,让这么多百姓流离失所。
孟海骑着小毛驴就溜溜达达地来到了济民医馆,却发现医馆前排着一条长长的队,医馆里面更是已经忙得不亦乐乎。
排队的这些人当中,有一大半都是流民。
济民医馆也不知道怎么的,好像成了官方指定的几个专门接待刘明的医治场所,在门口还有不少官兵把守,以防流民在医馆当中行不轨之事。
其实,在大秦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些大灾大难,也有不少人会逃难到京城来,每当这个时候,京城都会有一些安抚流民的行为。
比如说官府亲自带人施粥。
这个时候,官府也会指定一些民间的富户,或者一些官场中人进行一些安抚行为。
就比如说面前的济民医馆。
毕竟一场大地震下来死伤千余人,这些人在一路奔波到京城,饥饿是小事,但是有些人的身上却留下了不少的伤。
再加上一路奔波下来或蹭或磕,还有一些年纪较小的小孩,一些年纪较大的老人,这些人的身体都不适。
所以朝廷这个时候就会专门派宫中的宫廷御医组建一支队伍,给京城当中的流民治疗伤势,光靠这些宫廷御医那自然是不够的,所以朝廷也会选择一些在京城比较有名气的医馆,配合宫廷御医们救治流民伤员。
朝廷也会适当地拨一些资金给一些人力,物力上的支持,像这样由朝廷指派的场所,在日后必定能够声名鹊起,至少能够在这一次赈灾过程当中赚得不少好名声,还能赚得不少的利益。
济民医馆就这么被指定成了一个救治伤员的场所,除此之外,还有像回春堂这样的百年老店,还有两三个较为有实力的医馆。
济民医馆之所以能够这么顺利地被选上,这还是因为有了赵宣,有了孟海。
孟海自然是不知道这一切的,所以他来到医馆前,看着人满为患的医馆还是震惊了一下。
他原本还想找杨竹沥这些人说说话,尤其是杨玥儿,毕竟这都已经将近十天没有见面了。
但是看着如此拥挤的医馆,还是算了,等到时候医馆里的人闲了再来。
孟海一边想着,也就骑着小毛驴朝着海宣书铺的方向溜溜达达地走了过去。
书铺这段时间的盈利状况,那是相当的良好,毕竟开这家书铺的人是孟海。
孟海那可是在朝会上,被皇帝和文武百官点名表扬的人,有一些官员带头,联合着一些富商,买了不少书铺里的书籍,所以这段时间书库里的书,那可谓是供不应求。
孟海在下了小毛驴之后,让张顶先找个马厩照看一下小毛驴和那匹马,他则是先来到海宣里面溜达了一圈。
伙计王五也正在给几位秀才打扮的人推荐着书籍,也是忙得不亦乐乎。
孟海觉得这段时间恐怕也只有他最闲,所以也就没有打扰王五,转而来到了已经彻底完工的海宣话斋前。
孟海狠狠地瞪着萧伯才,说道:“行,既然你不带我,那我就自己回!”
萧博才笑了笑,顺手从面前拿过了一个干净的毛巾擦拭着萧承湘头发上,衣服上还沾着的水渍。
“行啊,那你现在找个商队带你回去,前提是他们要都敢带你回去才行。”
孟海听到这话,差点被气得一口老血喷出来。
萧博才一边擦拭着自家侄女身上的雨水,一边说道:“下回雨天不要跑得这么急,你看看你身上湿的,万一过上几天感冒了,难受的还是你!”
萧承湘顺手也从不远处抓来的一个白毛巾,他用白毛巾狠狠地将小脸上的雨水擦得干干净净,然后又将心爱弹弓上的水渍全部擦干净,乐呵呵地继续摆弄着新买的弹弓。
孟海垂头丧气地看着这两人,他知道今天是肯定走不了了。
在茶楼这一顿反正是萧博才请客,不吃白不吃,不喝白不喝。
孟海将价格单上把最贵的东西全部都点了一份,用那报复心的目光盯着萧博才,换来的只是萧博才一脸笑意的目光。
由于今天下雨大的缘故,外面的雨直到夜幕降临这才将将停止。
孟海一行三人在雨停之时才从茶馆离开,找了几匹马,快速回到了太平卫,结束了这一天。
第二天天明的时候又开始下雨了,刚开始只是小雨绵绵不断,到了后面又演变成倾盆大雨,倾盆大雨倾泻而下,这下子又是回不了京城了。
在这第三天上午倒是没有下雨,但萧承湘学发烧了,也不知道,只是之前买弹弓从做弹弓的铺子跑到茶楼淋雨着凉了,还是昨天下大雨的时候又跑出去玩淋了雨,总之这小魔女是发烧了。
这一烧就是一整天的时间,我才专程从良京郡郡城里面请来了不少名医,又从各大药铺找到了不少名贵的草药,在晚间的时候,这小魔女的烧,这才退了一些。
烧是退了,但是一晚上都在不断地咳嗽。
孟海期间也多次探望过萧承湘,确定他不仅不是装的,而且看上去病情还挺严重的。
孟海在无奈之下,你也只得煮了一点梨水送了过去,也算是表达对这小魔女的关心。
第四天萧承湘又是咳嗽了一天,躺在床上有气无力的,连吃饭都需要有人喂。
孟海见到这架势,就想要自己先离开回到京城,但是萧博才说什么都不同意,非说是要来一起来的,要走也要一起走,总不可能他们两个抛下孟海不管吧。
孟海不需要这两人管,但是萧博才和萧承湘还偏偏要管孟海。
这就一直到第五天,萧承湘终于是好点有力气了,但是毕竟还没有好全,这个年代的医疗水平自然不能与上一世相比,吃点药,扎个针,躺上十天半个月,就为了解决一个小感冒都是常有的事。
萧承湘人家毕竟是左丞相的孙女,所以太平府也把一些名贵的草药拿了出来,这才让萧承湘在这第六天早晨好了个七七八八,只不过看上去还是一副病恹恹的模样。
所以也就是在这第六天早上,萧博才找到了一家马车行,租了一个超大号的马车。
几人原本都是骑马过来的,本应该骑马回去,但萧承湘这一副病恹恹的样子,自然是没有办法骑马,所以就找来了一辆马车。
马车挺宽敞的,坐着孟海,萧承湘和萧博才三个人,这么大的马车别说是坐着了,几人要是想躺在马车里都没有问题。
至于萧博才带来的那十几个银甲侍卫,他们一个个骑在马上倒是一点事也没有,全部跟在马车之后。
在赶马车的车夫一声鞭响当中,整个马车晃晃悠悠地便朝着京城的方向赶去。
孟海见到这一幕,心中也就稍加安定了,毕竟这已经开始朝着京城的方向走了,这一路上总不可能再发生什么事吧。
孟海看了一眼吊儿郎当,看着窗外风景的萧博才,又看了一眼有气无力正闭目养神的萧承湘,他也觉得有些无聊。
马车晃晃悠悠地朝着进城方向赶去,孟海坐在马车上,脑袋也开始昏昏沉沉。
“哎,一会儿到了南城门口,你直接把我放下就行了,我先睡上一会儿。”
孟海这句话是对萧博才说的。
萧博才瞟了一眼打瞌睡的孟海,无所谓地点了点头。
孟海也就顺势躺在了马车上。
这辆超大号的马车坐上十几个人都不成问题,这马车的车也是一成一条的木板,在木板上铺着柔软的坐垫。
坐垫明显是每一次拉完人之后都要洗上一遍,所以上面还残留着淡淡的香皂的香味,这是这个世界所独有的香皂留下的味道。
孟海将外边衣服脱下来往“床”头一放,脑袋枕在衣服上,躺在马车上,没过一会儿就睡着了。
马车晃晃悠悠地向前走着,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睡梦当中的孟海听到了略显嘈杂的声音,但是这声音却没有叫醒正在熟睡当中的孟海。
直到有人轻轻地拍了拍他,又拍了拍他,再晃了晃他,他这才醒来。
拍他的人是萧博才。
孟海有气无力地坐了起来,随口问道:“怎么了?”
萧博才笑着指了指外头:“到了!”
孟海“哦”了一声就掀开了马车门的帘幕,然后他就愣住了。
感情这萧博才直接把他送回了家,此时的马车正停着言伯府之前。
萧博才还坐在马车里面喊着:“不用谢我,这是应该做的,你早些回去吧!”
孟海一头的感叹号。
他原本是想让萧博才把他送到南城城门口,他毕竟还要躲着右丞相,这下可好,直接把他送回了家,这下子他想躲都躲不成。
孟海再跳下马车之后,萧博才打了个招呼,就让马车夫驾驶着马车扬长离去。
孟海正在犹豫着回不回府中,最终决定还是先回府里看看。
毕竟这都离开京城将近有十天的时间了,总得要看看现在在自己家里是个什么状况。
尤其他还惦记着给明月侯薛卫健的那一封书信,那一封书信是询问关于赵宣身份的。
孟海想到这里,就来到了门口。
毕竟这个年代没有开门的钥匙,所以即使主人回家也得要砸门。
是管家老李开的门,老李看到自家家主回来了,热情地把家主迎回到了府中。
孟海在穿过长长的外墙,跨越了外门,来到了内门之后,他先是听到了一声狗叫,然后就看见一只小黄狗蹦蹦跳跳地跑了过来。
正是被他取名为大黄的中华田园犬。
孟海揉了揉狗脑袋,一边逗弄着大黄,一边问向了管家老李。
“这段时间府里有没有发生什么事?”
管家老李听到这话,连连点头,他说道。
“在前段时间的时候,右丞相府中的家丁天天来送请帖,但是这段时间却再没有来了,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
“还有家族写给明月侯的那一封信,侯爷在当天下午就回信了,只不过家族你不在,我就暂时将心放在了家主的书桌上。”
“还有六天前的中午,也不知道为什么,有不少的官员纷纷送来拜帖,而且还都是带着礼物来的,我说了家主你不在,来的那些官员也没有太过在意他们班礼物和礼单送上之后也就离去了。礼物和礼单现在都封存在库房当中,家主可以随时查看。”
“还有天理商行的人,拿着家主的借条来索要银子,我也给了。”
“对了,也就是从六天以前吧,来了一个刑部郎中马高义。这位刑部郎中白天来一次,晚上来一次,想要求见家主。我一直说家主您不在,但是马大人还是白天来一次,晚上来一次,他今天早晨也来过了,想必今天晚一些的时候还会再来一趟。”
李管家将这段时间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部都说了出来,而且还是全部关于孟海的。
孟海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自己这就离开了快十天的时间,整个京城居然发生了这么多与他有关的事情,他也不知道,这应该是感觉到荣幸,还是感觉到头疼。
他从良京郡赶回京城只用了大半天的时间,毕竟是与京城相邻的郡县,路程并不是很远,所以现在看看外面的天色也就将近四五点,时间还早。
孟海慢慢地消化了一下,李管家所说的这些消息,最终还是先看看明月侯的那封回信。
李管家将信拿了过来,递给了孟海。
孟海拆开之后又随手将信封递给了李管家,看向了这封书信的内容,只有简简单单的一个字:是!
孟海给明月侯的那封信,自然不可能直截了当的询问关于赵宣的身份。
所以孟海在姓的前面还是先问候了一下明月侯,又顺带着问候了薛糖芯,顺便又问了问明月候近来身体如何,家里都怎么样……在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长篇大论之后,孟海这才在这封书信的最后两句,说明了自己写这封信的目的,侧面地询问了赵宣是不是咱们大秦的太子。
看来明月候还是懂自己的,不对。
孟海仔细地看了看那封回信的“是”字,这虽然只有一个字,但是每一笔下来,那都是相当的娟秀,这明显是个女子缩写。
薛糖芯。
孟海瞬间意识到这封信是薛糖芯写的。
孟海深吸了一口气,只不过嘴角却渐渐地咧开。
赵宣,他真的是太子啊。
那可是皇帝的儿子。
这熊孩子也不知道早说,上回他带他父亲来的时候还问了那么多遍,这熊孩子就是不说,回头见到这熊孩子,肯定得要再好好的说道说道。
“孟夫子……”
孟海正在一脸激动地抓着这封信的时候,身后有人叫了一声孟海,声音那是相当地熟悉。
这正是张顶。
李管家看着张顶,似乎想到了什么,这才开口说道。
“家主,这人是在七八天以前被赵公子送进咱们府里的。赵公子说,这人是家主你的朋友,我就将他安排到了客房。”
你管家说的赵公子,那肯定是赵宣。
张顶人高马大地跑了过来:“孟夫子你没事吧,那天我去找到了陈大年,把你的话转告给了他。后来他们带人去找了你,但是没有找到,我就被他们送到这里来了!”
孟海摆了摆手:“你放心吧,我没事。不过话说回来,你在这里吃得怎么样?喝得怎么样?这里的人没有亏待你吧?”
张顶摇了摇头:“他们对我都很好的,每天早晨一睁眼就有好多吃的,中午也有,晚上也有。就是不知道师傅他老人家怎么样了,不知道,师傅他老人家这段时间有没有吃的?”
孟海想到了邋遢道人就想笑,他用一副你放心的语气说道:“你放心吧,这段时间我不在家,去了一趟良京郡,刚好碰到你师傅。你师傅可好得很,他应该已经回到了京城,找个时间让你们见上一面。”
张顶听到这话,双眼一亮,连连点头。
“正好我出去有点事,你就跟我一起吧。”
张顶又是连连点头。
孟海找到了自己的那只小毛驴,又找来了一批马。
孟海小毛驴,张顶骑着马,趁着现在太阳还没有落山,两人又是离开了言伯府。
西城。
孟海这一回,骑着小毛驴踏入西城的时候,所看见的场景和原先的西城截然不同。
他在刚刚进西城走了没多久就看见了不少衣衫褴褛的人,正好在一个小角落吃着沾着灰尘的饼子。
又往前走了一段路,看见了一处巨大的铺子,铺子两边站着四五个官兵,在铺子的正中央,站着三四个中年男子。
在铺子的正中央,放着一个巨大的长方形木桶,在木桶的左右两边还有两个大圆木桶。
长方形木桶里面放着的是粥,两个大圆木桶里面放着的是烧饼,还有一些馒头。
在铺子前面已经围满了人,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一些衣衫褴褛的男女老少,在这个铺子左右两边的台阶或者地上就席地而坐着十几号人,这些人有地喝粥,有的啃饼子,在距离较远的地方,还有妇女抱着小孩,老人搀扶着老伴。
在更远一些的地方,像这样的场景还在重复地出现着。
孟海不由得皱起了眉头,问下旁边的张顶,这是发生了什么事。
张顶想了想,他回答道。
“是这样的,前段时间旁边的明京郡好像发生了一场大地震,那一场地动死伤了上千人,房屋倒塌了无数,不少的人就成了这种无家可居的流民。再过几个月就要到秋收的时候了,现在地震房屋倒塌,损失了大量的粮田,这些人到头来辛辛苦苦的所有东西也全都没了,所以在无奈之下,也只得东奔西走,逃亡到了京城。”
孟海听到这里皱了皱眉。
他这段时间都在良京郡,所以对于这一切的事情都是不知情的。
现在听到张顶这么说,他的心也不由得揪了起来。
毕竟他在少林寺,也是在各种新闻里面看见过关于地震之后发生的那一幕幕。
孟海骑着小毛驴这一路走下来,看见像这样施粥的铺子大大小小也有十余处,这些铺子有一大半都是官方组建的,旁边都有朝廷的士兵把守。
也有一些铺子是一些富商或者官员组建的,这里面就有左丞相和右丞相的粥铺,毕竟一个大大的“萧”和一个大大的“杜”这两面旗子口都挂着呢,在整个京城能够做到如此的,恐怕也只有左丞相与右丞相。
相较于朝廷,大多数都是一些白粥和烧饼,这两位左丞相倒还会给一些馅饼,里面虽然只是一些最普通白菜,并没有半点的荤腥,但是对于这些流民来说,能吃上一口馅饼已经是很不错的事情。
孟海又一路往前走着,还看见了美食楼的铺子,准确地说是天理商行的铺子。
在这家铺子上,挂着天理商行所独有的旗帜,铺子前面堆积着各种各样的食物,相较于其他几处,天理商行前面赈济灾民的铺子里面所放的东西,那就有些多了。
除了像金银馒头,蔬菜白米粥,一大盆的米饭之类的东西以外,还有大杂烩。
也就是将各种各样的蔬菜全部放在一起蒸,然后再撒点盐,撒点醋之类的调味品,最后就形成了这么一大锅大杂烩。
在天理商行铺子前的流民也是最多的。
也正是因为此处的流民较多,这也使得天理商行铺子上的那些食物都只剩下了一点点底子。
孟海想了想,他知道陈理肯定不会做赔本的买卖,像这样的饭菜食物应该都是美食楼一些客人吃不完或者吃剩下,再或者是一些吃不完的新鲜食材放在一起烹饪而成的。
毕竟天理商行名下可有个最近在京城声名鹊起的美食楼,美食楼可谓是招揽了京城大大小小将近六成的食客,美食楼每日的开销都是巨大的,但是盈利也是巨大的,这已经成了陈理各大产业当中,将近支柱型的产业之一。
这么大的美食楼,每天下来肯定会有一些剩菜剩饭之类的,或者一些用不完的食物,想来陈理应该就是用这些食物组成得这么一大盆大杂烩。
一来也算是积极响应朝廷的号召,留下了一个好名声,二来也算是处理了美食楼的一些剩菜剩饭。
这第三,这些流民下面可都是一张嘴,在这个年代,最好最快的广告就是人嘴。
日后,这些流民各奔东西,但凡回忆起今天的这件事,把美食楼这么一宣传,是好是歹也能起得到一样免费广告的作用。
孟海一边走着一边看着路上大大小小的流民,没想到这么一场地震下来,让这么多百姓流离失所。
孟海骑着小毛驴就溜溜达达地来到了济民医馆,却发现医馆前排着一条长长的队,医馆里面更是已经忙得不亦乐乎。
排队的这些人当中,有一大半都是流民。
济民医馆也不知道怎么的,好像成了官方指定的几个专门接待刘明的医治场所,在门口还有不少官兵把守,以防流民在医馆当中行不轨之事。
其实,在大秦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些大灾大难,也有不少人会逃难到京城来,每当这个时候,京城都会有一些安抚流民的行为。
比如说官府亲自带人施粥。
这个时候,官府也会指定一些民间的富户,或者一些官场中人进行一些安抚行为。
就比如说面前的济民医馆。
毕竟一场大地震下来死伤千余人,这些人在一路奔波到京城,饥饿是小事,但是有些人的身上却留下了不少的伤。
再加上一路奔波下来或蹭或磕,还有一些年纪较小的小孩,一些年纪较大的老人,这些人的身体都不适。
所以朝廷这个时候就会专门派宫中的宫廷御医组建一支队伍,给京城当中的流民治疗伤势,光靠这些宫廷御医那自然是不够的,所以朝廷也会选择一些在京城比较有名气的医馆,配合宫廷御医们救治流民伤员。
朝廷也会适当地拨一些资金给一些人力,物力上的支持,像这样由朝廷指派的场所,在日后必定能够声名鹊起,至少能够在这一次赈灾过程当中赚得不少好名声,还能赚得不少的利益。
济民医馆就这么被指定成了一个救治伤员的场所,除此之外,还有像回春堂这样的百年老店,还有两三个较为有实力的医馆。
济民医馆之所以能够这么顺利地被选上,这还是因为有了赵宣,有了孟海。
孟海自然是不知道这一切的,所以他来到医馆前,看着人满为患的医馆还是震惊了一下。
他原本还想找杨竹沥这些人说说话,尤其是杨玥儿,毕竟这都已经将近十天没有见面了。
但是看着如此拥挤的医馆,还是算了,等到时候医馆里的人闲了再来。
孟海一边想着,也就骑着小毛驴朝着海宣书铺的方向溜溜达达地走了过去。
书铺这段时间的盈利状况,那是相当的良好,毕竟开这家书铺的人是孟海。
孟海那可是在朝会上,被皇帝和文武百官点名表扬的人,有一些官员带头,联合着一些富商,买了不少书铺里的书籍,所以这段时间书库里的书,那可谓是供不应求。
孟海在下了小毛驴之后,让张顶先找个马厩照看一下小毛驴和那匹马,他则是先来到海宣里面溜达了一圈。
伙计王五也正在给几位秀才打扮的人推荐着书籍,也是忙得不亦乐乎。
孟海觉得这段时间恐怕也只有他最闲,所以也就没有打扰王五,转而来到了已经彻底完工的海宣话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