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4章陈鲁无奈,市坊顿悟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卤水,呃,鲁肃来长安的目的,其实有三个。
一个自然是放在明面上的,就是来祝贺斐潜新婚,嗯,二婚。第二个么,也是比较明显一些,就是和斐潜商议荆州问题,至于第三个目的么……
荆州问题,骠骑将军斐潜避而不谈,这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鲁肃没想到斐潜能忍得住,毕竟斐潜也可以说是从荆州起家的,而且麾下也有不少的荆州人,但是反过来想想,似乎也能理解。毕竟如果说公然和旁人谈及如何瓜分荆州,未免会让这些荆州籍贯的手下感觉残酷和无情,避而不谈,或者用隐晦的方式表达其中的意思,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所以荆州么,斐潜的意思很有可能是愿意维持原样,但是这又是明显不可能的,即便是不说曹操,孙权也不可能坐视刘景升死后,一动不动的让曹氏吞噬了荆州……
因此大家心中略微有些心照不宣的,便是刘表什么时候死,八成什么时候荆州就会产生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究竟对谁有益多一些,就看接下来的各自的运作了。
荆州是一个中原门户,谁控制了门,就能多几分的从容。这对于曹操来说是这样,对于孙权来说也是如此,但是唯独只有骠骑斐潜,属于骠骑的门把手,一直都在荆襄庞氏和黄氏手中,所以么,三家之中,斐潜坐得最稳,掌握最大的主动。
这也是鲁肃的无奈。
除非让黄氏和庞氏和斐潜反目成仇。
然而黄氏几乎等同于斐潜的外戚,而陈留蔡氏明显没有威胁到黄氏的地位,所以黄氏也根本不会因为这个蔡琰就和斐潜闹翻,依旧会紧紧的站在斐潜这一边,而庞氏也是如此。只要是庞统依旧在那个位置上,庞氏也不会说和斐潜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
因此至少现在看起来,斐黄庞这三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连个缝隙都没有,撬棍自然也伸不进去……
所以虽然鲁肃大体上猜测到了斐潜的想法,也对于开展贸易可以接受,但是对于鲁肃个人来说,其来长安的目的,并没有实际性的进展。
春风已经渐渐吹拂到了长安,可是鲁肃心中依旧一片拔凉拔凉的,因为他发现自己即便是明白了,或者说可能是明白了,但依旧似乎没什么可以做的,虽然也见到了一些人,但是这些人的态度么,也不知道是从哪个地方学的,东西照样收,但是从来不表态……
而且后来鲁肃听说,不少人收了东西之后,转头就上缴了一半给斐潜!
即便是鲁肃的脾气再好,有时候都忍不住想要爆出口(不是错别字)。
若是这样回去,鲁肃也挂不住颜面,不好和孙权交待啊。毕竟孙权这个二愣子,脾性是怎样的,鲁肃多少也是心知肚明,若是一事无成的灰溜溜回去了,孙权难道不会起什么疑心?
所以,鲁肃觉得要个自己加点码,多少搞清楚一些东西,也可以回家和孙二楞说道说道……
比如,骠骑将军斐潜究竟怎样在商贸上面赚了这么多的钱的?
鲁肃么,豪族出身。所谓『豪』字,就主要是有钱,但是如今么,鲁肃就剩下『毫』了,钱都几乎是花光了。交保护费,呸,交结友人用了一部分,然后家族迁徙用了一部分,到了江东之后自然也剩不下多少,所以如果能够从斐潜这里学到一些贸易经验的话,于公于私都是极好的。
斐潜,这个家伙,从北地上郡开始,就一路没少打仗,然后竟然现在没有被这么多的战斗拖垮,这个事实让鲁肃很不可思议。当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最后不也是要靠下达罪己诏来平息民愤。当然,汉武帝罪己诏其实也不是汉武帝真的要承认自己错了,而是另有其政治目的,但是不管怎么说,汉武帝到了那个时候,已经打不下去了。
当然,所谓『罪己诏』是司马见缝插针加进去的,而正儿八经的其实叫做《轮台诏》。
而斐潜现在,居然还有余力收拾西域……
这个事实,就难免让鲁肃心神震荡,不知所措了。
通西域,这不是坏事,也不是前无古人的事情,至少汉武帝就已经做过了,只不过汉武帝在通达西域之后,便有了《轮台诏》,然后斐潜这里么……
《轮台诏》下达的时候,是征和四年。
而决定这个诏令的,却不仅仅是因为那一年的事情,而是在那一年之前,陆续发生的许多事情。
在与匈奴进行了四十三年的战争之后,汉武帝终于痛苦的接受了这一事实,彻底降服匈奴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汉帝国已无力再战。
大汉王朝在那个节点的时候,已陷入风雨飘摇之中。在征和二年,发生了震惊天下的『巫蛊之祸』,遭陷害而被迫发动政变的太子刘据兵败自杀,皇后卫子夫也追随儿子而去;征和三年,汉武帝后期最倚重的将领大将军李广利阵前投降匈奴,几乎已宣告了刘彻武力解决匈奴问题的最后破产。
除了政治和军事上的双重挫败之外,刘彻此时也败光了文景之治积攒了几十年丰厚家底,《汉书》中的说法是『海内虚耗』,『天下户口减半』。
到了征和四年,在轮台诏之前的三个月,汉武帝在泰山附近的封禅仪式上,自我批评:『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
汉武帝十六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
强不强,强,但是当时大汉王朝之中,许多人却认为汉武帝所作所为,已经是已无限接近了秦始皇的暴政,『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
如果不是『晚而改过』的轮台诏,汉武帝岂能有『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的评语?
而且即便是如此,在汉武帝去世没多久,在昭帝始元六年召开的盐铁会议上,从民间来的贤良文学就试图全面否定武帝时推行的各项经济政策;宣帝即位后的第二年围绕祭祀武帝要不要增加庙乐,大汉朝廷又一次发生了分裂,大臣夏侯胜激烈攻击了武帝,大骂是汉武帝导致了『人民相食』,『无德泽于民』,于是宣帝大怒将夏侯胜下狱,但之后又特赦出狱;汉哀帝时,朝臣甚至因为武帝过失太大,建议其庙『宜毁』……
一个生前表现得如此强悍,手中握着如此强权的皇帝,然而在死后,甚至连庙,大体上可以看成是『坟头』罢,都差一点被手下的臣子给扒了,而相比较之下,斐潜还只是一个骠骑将军,手中虽然面积大,但是人口还不一定赶得上冀州豫州的这样的一些地盘……
好了,现在问题就很明显了,汉武帝通了西域,结果不得不自己来了个《轮台诏》,但是现在斐潜也通了西域,结果还有人跟着一窝蜂的往西域跑,这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鲁肃想要骑姐,却百撕不得。
难道斐潜手下的兵卒都不花钱的么?显然也不是,毕竟骠骑之下的兵卒装备精锐是总所周知的事情,就连鲁肃自己的护卫,看见了那些装备,都免不了眼冒绿光,毕竟上了战场,真刀真枪的对撸,好的装备就几乎是多了几分的生存希望,多了几条命啊,能不羡慕嫉妒么?
屯田么?也不对啊,毕竟曹矮矬子也有屯田啊,呃,鲁肃心中自我反省了一下,不应该这么没礼貌,但是矮是事实……呃,先不管身高了,同样是屯田,难不成斐潜这里的田里面长的不是庄禾,而是金银不成?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鲁肃转悠了好几圈,决定再到市坊上去走一走。鲁肃觉得,答案似乎就在那里,只不过自己一直以来,都忽略了……
结果鲁肃才到了市坊没多久,就迎面撞见了陈群。
两个人假模假样的又是行礼又是拱手,然后最后手拉手,进了市坊里面的一家酒楼,坐在二楼窗户之处,一边饮酒说着一些废话,一边看着窗下往来如织的人流。
两个人看起来似乎都很悠闲,但是实际上都遮掩着自己眼神深处的焦虑,特别是看到了斐潜领地之内的欣欣向荣,这心情啊,简直难以用言语来描述……
各家都有难念的经,虽然表面上鲁肃和陈群都不会说自家财政出现了困境,然后剥削手段有些捉急,呃,不对,是服务百姓的改善民生的策略有些跟不上……
陈群也和鲁肃一样,对于斐潜这里爆发出来的生机,这种强大的力量不可思议,就像是一些人认为小草不能和石头抗衡一样,这让自诩聪明的陈群如何能忍?
其实冀州和豫州,已经是出现了大幅度的经济衰退。虽然陈群不一定能够懂得『经济衰退』这四个字的名词,但是陈群能够直觉的发现曹操麾下的经济之中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
首先便是士族。
别的不说,作为颍川的本土士族,陈群已经察觉到了当下士族之间的往来交际,游玩文会等等的活动,以明显的速度在减少。这不是代表着颍川士族子弟忧国忧民,为了国家社稷节省钱粮,而是因为他们感觉到了钱财这方面的压力。
需要征收的赋税没有少,相反,因为征战的原因,反而比之前要更多,然后庄田之间产出虽说采用了新的耕作技术,这里自然也是需要感谢一下『大公无私』的骠骑将军,但是这样的增加仍然不足以弥补其损失,各家各户的储备都几乎下降到了一个让家族心惊肉跳,寝食难安的红线上,自然就没有什么心情开什么文会,四下踏青游玩什么的了……
赋税这个东西,自然不是士族子弟自己能够生产出来的,所以压力就转移到了农夫农妇身上,而许多农户不仅要承担赋税,还要被抓去服役做庄丁,导致原本就摇摇欲坠的底层结构雪上加霜。
而作为中间层面的一些手工业者,小资产者,正所谓没有了收入的保证,所谓消费自然就是个笑话,士族子弟不举办文会,也不出游等等,消费程度锐减,便导致了很多城市之中的手工业者的产品没有了销路,然后很自然的就坚持不下去,家破人亡的不在少数。
然后犯罪的人越来越多,陈群知道其中也有很多人是因为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铤而走险,但是陈群却没有办法改变这些,因为这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所能完成的事情。荀彧推动的『大赦』,也就只能是应急治标而无法治本……
在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糕之前,其实颍川士族,包括陈群自己的陈氏在内,其实一开始的时候还是很兴奋的,因为在初期,士族大户可以利用自己的储备,大量吃进一些往常价值很高的资产,从而令财富加快从底层到高层的流入,但是随着家族之内储备的降低,很快就吃不动,或者说,这些家族开始倾向于『免费』的获取更多的资产,而不愿意丝毫的付出。
武装割据,相互侵吞,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而在这个过程之中,有更多的东西被消耗掉了,这些东西,不仅仅是在物质层面,也有精神上面的,于是乎大汉王朝的整体结构开始分崩……
感觉到了脚底下开始晃荡的人,不仅仅只有陈群一个人,像是曹操和荀彧,也是同样敏锐,所以才会推动了『考正制度』,企图最大程度的笼络更多的人,维护住这个架构,但是很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跟着曹操荀彧陈群的步调来走,觉得跟在曹操等人后面走,都只有屁和尘土吃,他们要走他们的路子,才有新鲜的草料。
于是这些人开始闹,闹得曹操很难堪。
所以陈群作为曹操之下,谁说不是第一把交椅的谋士,但也是要展现一些自我价值的,所以他和鲁肃也有些相似,他也有困惑,他也想在斐潜这里找到个答案,他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就会跟在斐潜的身后一起走?斐潜究竟用什么办法才做到了这一点?
所以两个人表面上坐在一起笑语纷飞,就像是闲暇时光来市坊游玩,又或是只是刚好路过的一样,丝毫没有任何的不耐,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异常,但是实际上各有心事,潜藏的焦躁和诅咒什么的,恐怕也只有他们两个人自己才知道。
市坊之中,随着气温的略微回升,整个的运作热度也迅速的攀升起来,往来的商贩开始准备新春头一次的大买卖,时不时就有商队牵引着长长的车队马队,从远处而来,又到远处而去……
往来人流车马汇集,自然少不了巡检在街道之中巡弋,一方面维护秩序,另外一方面也是震慑宵小,否则这些商户们身上的一个个的钱袋子,就足够吸引一些手艺者前来拜访了。
虽然有巡检维护次序,并且城中市坊的街道也算是比较宽敞了,但总归是有些意外,比如车队马队撞到了一起,亦或是相对狭窄一些的坊门之处,进出之人正好堵在了一处。
这个时候,巡检的作用就非常大了,就像是后世交警一样,那些人先出,那些人退后,都是巡检号令之下,然后方能秩序井然。
坐在二楼的鲁肃和陈群,就眼睁睁的看见一队长长的商队,走到一半的时候在坊门之处和另外一小队士族子弟样子的队列汇到了一处,士族子弟之中的护卫上前呵斥,似乎是要让商队的先行避让,但是商队车辆什么的沉重不说,坊门之处较为狭小,也不是想要让就能让得开的,正僵持之时,旋即便有巡检前来,制止了后面才来的士族子弟护卫的要求,而是让通行了一般的商队继续前行……
『这……』陈群看着,忽然心中一跳,想到了一些什么,旋即恍然,差一点在鲁肃面前藏不住神色,连忙用咳嗽掩饰了一下,然后笑着说道:『今日得遇子敬,真乃幸事也!有心与子敬促膝长谈,然有约在身,真是……还望子敬海涵……』
鲁肃连忙说道:『今日得闻长文论经,已然肃之幸也,岂敢再延误长文之事?请自便就是,切勿以肃为念!』
嘴上虽然这么说,鲁肃心中却是盘旋着,这个陈群忽然要走,究竟是因为什么?难道说是看见了什么?方才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嗯?似乎,好像,莫非是因为那个事情?
虽然说了要走要走,但士族之间么,总还是要推让一番,比如送和不送,多少要是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走一圈流程,所以等陈群和鲁肃来回一番推手完毕,在酒楼门口表现出依依惜别的模样之时,原本在坊门之处被堵着的那一行士族子弟也刚好走了进来,到了附近,其中一个穿着月牙白服装的少年郎分外俊朗……
卤水,呃,鲁肃来长安的目的,其实有三个。
一个自然是放在明面上的,就是来祝贺斐潜新婚,嗯,二婚。第二个么,也是比较明显一些,就是和斐潜商议荆州问题,至于第三个目的么……
荆州问题,骠骑将军斐潜避而不谈,这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鲁肃没想到斐潜能忍得住,毕竟斐潜也可以说是从荆州起家的,而且麾下也有不少的荆州人,但是反过来想想,似乎也能理解。毕竟如果说公然和旁人谈及如何瓜分荆州,未免会让这些荆州籍贯的手下感觉残酷和无情,避而不谈,或者用隐晦的方式表达其中的意思,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所以荆州么,斐潜的意思很有可能是愿意维持原样,但是这又是明显不可能的,即便是不说曹操,孙权也不可能坐视刘景升死后,一动不动的让曹氏吞噬了荆州……
因此大家心中略微有些心照不宣的,便是刘表什么时候死,八成什么时候荆州就会产生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究竟对谁有益多一些,就看接下来的各自的运作了。
荆州是一个中原门户,谁控制了门,就能多几分的从容。这对于曹操来说是这样,对于孙权来说也是如此,但是唯独只有骠骑斐潜,属于骠骑的门把手,一直都在荆襄庞氏和黄氏手中,所以么,三家之中,斐潜坐得最稳,掌握最大的主动。
这也是鲁肃的无奈。
除非让黄氏和庞氏和斐潜反目成仇。
然而黄氏几乎等同于斐潜的外戚,而陈留蔡氏明显没有威胁到黄氏的地位,所以黄氏也根本不会因为这个蔡琰就和斐潜闹翻,依旧会紧紧的站在斐潜这一边,而庞氏也是如此。只要是庞统依旧在那个位置上,庞氏也不会说和斐潜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
因此至少现在看起来,斐黄庞这三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连个缝隙都没有,撬棍自然也伸不进去……
所以虽然鲁肃大体上猜测到了斐潜的想法,也对于开展贸易可以接受,但是对于鲁肃个人来说,其来长安的目的,并没有实际性的进展。
春风已经渐渐吹拂到了长安,可是鲁肃心中依旧一片拔凉拔凉的,因为他发现自己即便是明白了,或者说可能是明白了,但依旧似乎没什么可以做的,虽然也见到了一些人,但是这些人的态度么,也不知道是从哪个地方学的,东西照样收,但是从来不表态……
而且后来鲁肃听说,不少人收了东西之后,转头就上缴了一半给斐潜!
即便是鲁肃的脾气再好,有时候都忍不住想要爆出口(不是错别字)。
若是这样回去,鲁肃也挂不住颜面,不好和孙权交待啊。毕竟孙权这个二愣子,脾性是怎样的,鲁肃多少也是心知肚明,若是一事无成的灰溜溜回去了,孙权难道不会起什么疑心?
所以,鲁肃觉得要个自己加点码,多少搞清楚一些东西,也可以回家和孙二楞说道说道……
比如,骠骑将军斐潜究竟怎样在商贸上面赚了这么多的钱的?
鲁肃么,豪族出身。所谓『豪』字,就主要是有钱,但是如今么,鲁肃就剩下『毫』了,钱都几乎是花光了。交保护费,呸,交结友人用了一部分,然后家族迁徙用了一部分,到了江东之后自然也剩不下多少,所以如果能够从斐潜这里学到一些贸易经验的话,于公于私都是极好的。
斐潜,这个家伙,从北地上郡开始,就一路没少打仗,然后竟然现在没有被这么多的战斗拖垮,这个事实让鲁肃很不可思议。当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最后不也是要靠下达罪己诏来平息民愤。当然,汉武帝罪己诏其实也不是汉武帝真的要承认自己错了,而是另有其政治目的,但是不管怎么说,汉武帝到了那个时候,已经打不下去了。
当然,所谓『罪己诏』是司马见缝插针加进去的,而正儿八经的其实叫做《轮台诏》。
而斐潜现在,居然还有余力收拾西域……
这个事实,就难免让鲁肃心神震荡,不知所措了。
通西域,这不是坏事,也不是前无古人的事情,至少汉武帝就已经做过了,只不过汉武帝在通达西域之后,便有了《轮台诏》,然后斐潜这里么……
《轮台诏》下达的时候,是征和四年。
而决定这个诏令的,却不仅仅是因为那一年的事情,而是在那一年之前,陆续发生的许多事情。
在与匈奴进行了四十三年的战争之后,汉武帝终于痛苦的接受了这一事实,彻底降服匈奴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汉帝国已无力再战。
大汉王朝在那个节点的时候,已陷入风雨飘摇之中。在征和二年,发生了震惊天下的『巫蛊之祸』,遭陷害而被迫发动政变的太子刘据兵败自杀,皇后卫子夫也追随儿子而去;征和三年,汉武帝后期最倚重的将领大将军李广利阵前投降匈奴,几乎已宣告了刘彻武力解决匈奴问题的最后破产。
除了政治和军事上的双重挫败之外,刘彻此时也败光了文景之治积攒了几十年丰厚家底,《汉书》中的说法是『海内虚耗』,『天下户口减半』。
到了征和四年,在轮台诏之前的三个月,汉武帝在泰山附近的封禅仪式上,自我批评:『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
汉武帝十六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
强不强,强,但是当时大汉王朝之中,许多人却认为汉武帝所作所为,已经是已无限接近了秦始皇的暴政,『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
如果不是『晚而改过』的轮台诏,汉武帝岂能有『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的评语?
而且即便是如此,在汉武帝去世没多久,在昭帝始元六年召开的盐铁会议上,从民间来的贤良文学就试图全面否定武帝时推行的各项经济政策;宣帝即位后的第二年围绕祭祀武帝要不要增加庙乐,大汉朝廷又一次发生了分裂,大臣夏侯胜激烈攻击了武帝,大骂是汉武帝导致了『人民相食』,『无德泽于民』,于是宣帝大怒将夏侯胜下狱,但之后又特赦出狱;汉哀帝时,朝臣甚至因为武帝过失太大,建议其庙『宜毁』……
一个生前表现得如此强悍,手中握着如此强权的皇帝,然而在死后,甚至连庙,大体上可以看成是『坟头』罢,都差一点被手下的臣子给扒了,而相比较之下,斐潜还只是一个骠骑将军,手中虽然面积大,但是人口还不一定赶得上冀州豫州的这样的一些地盘……
好了,现在问题就很明显了,汉武帝通了西域,结果不得不自己来了个《轮台诏》,但是现在斐潜也通了西域,结果还有人跟着一窝蜂的往西域跑,这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鲁肃想要骑姐,却百撕不得。
难道斐潜手下的兵卒都不花钱的么?显然也不是,毕竟骠骑之下的兵卒装备精锐是总所周知的事情,就连鲁肃自己的护卫,看见了那些装备,都免不了眼冒绿光,毕竟上了战场,真刀真枪的对撸,好的装备就几乎是多了几分的生存希望,多了几条命啊,能不羡慕嫉妒么?
屯田么?也不对啊,毕竟曹矮矬子也有屯田啊,呃,鲁肃心中自我反省了一下,不应该这么没礼貌,但是矮是事实……呃,先不管身高了,同样是屯田,难不成斐潜这里的田里面长的不是庄禾,而是金银不成?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鲁肃转悠了好几圈,决定再到市坊上去走一走。鲁肃觉得,答案似乎就在那里,只不过自己一直以来,都忽略了……
结果鲁肃才到了市坊没多久,就迎面撞见了陈群。
两个人假模假样的又是行礼又是拱手,然后最后手拉手,进了市坊里面的一家酒楼,坐在二楼窗户之处,一边饮酒说着一些废话,一边看着窗下往来如织的人流。
两个人看起来似乎都很悠闲,但是实际上都遮掩着自己眼神深处的焦虑,特别是看到了斐潜领地之内的欣欣向荣,这心情啊,简直难以用言语来描述……
各家都有难念的经,虽然表面上鲁肃和陈群都不会说自家财政出现了困境,然后剥削手段有些捉急,呃,不对,是服务百姓的改善民生的策略有些跟不上……
陈群也和鲁肃一样,对于斐潜这里爆发出来的生机,这种强大的力量不可思议,就像是一些人认为小草不能和石头抗衡一样,这让自诩聪明的陈群如何能忍?
其实冀州和豫州,已经是出现了大幅度的经济衰退。虽然陈群不一定能够懂得『经济衰退』这四个字的名词,但是陈群能够直觉的发现曹操麾下的经济之中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
首先便是士族。
别的不说,作为颍川的本土士族,陈群已经察觉到了当下士族之间的往来交际,游玩文会等等的活动,以明显的速度在减少。这不是代表着颍川士族子弟忧国忧民,为了国家社稷节省钱粮,而是因为他们感觉到了钱财这方面的压力。
需要征收的赋税没有少,相反,因为征战的原因,反而比之前要更多,然后庄田之间产出虽说采用了新的耕作技术,这里自然也是需要感谢一下『大公无私』的骠骑将军,但是这样的增加仍然不足以弥补其损失,各家各户的储备都几乎下降到了一个让家族心惊肉跳,寝食难安的红线上,自然就没有什么心情开什么文会,四下踏青游玩什么的了……
赋税这个东西,自然不是士族子弟自己能够生产出来的,所以压力就转移到了农夫农妇身上,而许多农户不仅要承担赋税,还要被抓去服役做庄丁,导致原本就摇摇欲坠的底层结构雪上加霜。
而作为中间层面的一些手工业者,小资产者,正所谓没有了收入的保证,所谓消费自然就是个笑话,士族子弟不举办文会,也不出游等等,消费程度锐减,便导致了很多城市之中的手工业者的产品没有了销路,然后很自然的就坚持不下去,家破人亡的不在少数。
然后犯罪的人越来越多,陈群知道其中也有很多人是因为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铤而走险,但是陈群却没有办法改变这些,因为这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所能完成的事情。荀彧推动的『大赦』,也就只能是应急治标而无法治本……
在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糕之前,其实颍川士族,包括陈群自己的陈氏在内,其实一开始的时候还是很兴奋的,因为在初期,士族大户可以利用自己的储备,大量吃进一些往常价值很高的资产,从而令财富加快从底层到高层的流入,但是随着家族之内储备的降低,很快就吃不动,或者说,这些家族开始倾向于『免费』的获取更多的资产,而不愿意丝毫的付出。
武装割据,相互侵吞,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而在这个过程之中,有更多的东西被消耗掉了,这些东西,不仅仅是在物质层面,也有精神上面的,于是乎大汉王朝的整体结构开始分崩……
感觉到了脚底下开始晃荡的人,不仅仅只有陈群一个人,像是曹操和荀彧,也是同样敏锐,所以才会推动了『考正制度』,企图最大程度的笼络更多的人,维护住这个架构,但是很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跟着曹操荀彧陈群的步调来走,觉得跟在曹操等人后面走,都只有屁和尘土吃,他们要走他们的路子,才有新鲜的草料。
于是这些人开始闹,闹得曹操很难堪。
所以陈群作为曹操之下,谁说不是第一把交椅的谋士,但也是要展现一些自我价值的,所以他和鲁肃也有些相似,他也有困惑,他也想在斐潜这里找到个答案,他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就会跟在斐潜的身后一起走?斐潜究竟用什么办法才做到了这一点?
所以两个人表面上坐在一起笑语纷飞,就像是闲暇时光来市坊游玩,又或是只是刚好路过的一样,丝毫没有任何的不耐,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异常,但是实际上各有心事,潜藏的焦躁和诅咒什么的,恐怕也只有他们两个人自己才知道。
市坊之中,随着气温的略微回升,整个的运作热度也迅速的攀升起来,往来的商贩开始准备新春头一次的大买卖,时不时就有商队牵引着长长的车队马队,从远处而来,又到远处而去……
往来人流车马汇集,自然少不了巡检在街道之中巡弋,一方面维护秩序,另外一方面也是震慑宵小,否则这些商户们身上的一个个的钱袋子,就足够吸引一些手艺者前来拜访了。
虽然有巡检维护次序,并且城中市坊的街道也算是比较宽敞了,但总归是有些意外,比如车队马队撞到了一起,亦或是相对狭窄一些的坊门之处,进出之人正好堵在了一处。
这个时候,巡检的作用就非常大了,就像是后世交警一样,那些人先出,那些人退后,都是巡检号令之下,然后方能秩序井然。
坐在二楼的鲁肃和陈群,就眼睁睁的看见一队长长的商队,走到一半的时候在坊门之处和另外一小队士族子弟样子的队列汇到了一处,士族子弟之中的护卫上前呵斥,似乎是要让商队的先行避让,但是商队车辆什么的沉重不说,坊门之处较为狭小,也不是想要让就能让得开的,正僵持之时,旋即便有巡检前来,制止了后面才来的士族子弟护卫的要求,而是让通行了一般的商队继续前行……
『这……』陈群看着,忽然心中一跳,想到了一些什么,旋即恍然,差一点在鲁肃面前藏不住神色,连忙用咳嗽掩饰了一下,然后笑着说道:『今日得遇子敬,真乃幸事也!有心与子敬促膝长谈,然有约在身,真是……还望子敬海涵……』
鲁肃连忙说道:『今日得闻长文论经,已然肃之幸也,岂敢再延误长文之事?请自便就是,切勿以肃为念!』
嘴上虽然这么说,鲁肃心中却是盘旋着,这个陈群忽然要走,究竟是因为什么?难道说是看见了什么?方才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嗯?似乎,好像,莫非是因为那个事情?
虽然说了要走要走,但士族之间么,总还是要推让一番,比如送和不送,多少要是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走一圈流程,所以等陈群和鲁肃来回一番推手完毕,在酒楼门口表现出依依惜别的模样之时,原本在坊门之处被堵着的那一行士族子弟也刚好走了进来,到了附近,其中一个穿着月牙白服装的少年郎分外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