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纺纱织布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虽然那种战船比英国的大型战列舰要差很多,但是比起清朝海军现在使用的战船可是强了不知道多少,已经有了远海作战的能力。
而且,要造的数量估计有很多,有许多已经造好的船泊在港湾里,可是造船厂没有一点儿要停下来的迹象。
商人们的话引起了约翰逊极大的兴趣,他专程让人带领着,爬到了停泊战船的港湾不远处的一个山顶上。
约翰逊用单筒望远镜向港湾里仔细的察看,果然看见几十艘大型的战船密密的泊在那里,虽然甲板上都用帆布苫着,但仍然能看出火炮的轮廓。
他粗略的数了一下,船首和两侧船舷的火炮加起来,足有三十几门。
他向同来的商人问道:“知不知道这些船是用在哪个军队的?造这么多大船,要开去哪里?”
商人道:“悄悄的问过几个人,都不知道这些船要用在哪个军队,只是听说过些时候,造好的船要开到雷州港去。”
“而且,我们到过福建的商人也说,福建有好几个港口的船厂也在造这样的船,据说要开到泉州去集结。”
约翰逊因为要率团出使,所以曾特地下了一番功夫来了解中国,他知道泉州和雷州分别与台湾和琼崖隔海相对。
他也曾经隐约的听人说起过,大清朝廷有将这两地建省的打算。
将这些联想起来,他分析这些船应该是用作这两地的防御以及与本土的往来使用,而不是其他用途。
而且他一路看过来,广东、福建、浙江水师现在使用的战船简直与一个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也确实该更换了,所以造了这么多船也是正常的。
看到这了些,更加坚定了约翰逊的观点,现在英国与大清国冲突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虽然这些战船与英国的风帆战列舰相比还差得很远,他也根本不相信清朝廷能凭借着这些船对英国本土或海外的利益构成什么实质性的威胁。
但这至少说明,清朝廷已经有了加强海防的意识,并且已经开始付诸行动。如果英国皇家海军万里之遥的来到中国本土作战,若想获胜,必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而且他在北京时参观了清军的军营,他心里十分清楚,即使英国皇家海军在海战中取得了胜利,可若是登上陆地,面临着太多不利因素,面对着本土作战的中国陆军,也一定会处于劣势,没有任何获胜的把握。
九月里,京师两院如期搬到了园子里的新院址。其实,早在五月间,就已经有几个学院提前搬了过来。
因为随着两院下属各学院的人越来越多,研究的课题也越来越繁杂,学部里早已经是人满为患。
明安图三天两头的拉着吴波去内务府借空房子,好把各个学院按部门化整为零的安置进去。
这样一来,虽然地方暂时解决了,但是太过分散,办起事来尤为不便,效率也极低。
明安图干脆差了一个人住进园子里的建造场地,三天向他汇报一次工程进度。
他每次见到工部尚书陈世倌就拉住不松手,软磨硬泡的催促两院的建造进度,后来直弄得陈世倌见了他都躲着走。
好不容易熬到了五月,两院新址有一半的房屋完工,经请旨,明安图将散落在城内各处的人马提前搬过了园子里。
九月里,两院所有房屋终于全部完工交付学部,明安图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本就是钦天监出来的,择个良辰吉日奏给皇上,定下了搬迁的日子。
正日子这天,皇上亲率皇后、愉贵妃、众王公以及在京五品以上臣工同去园子里,那场面比京师大学堂成立时还热闹了许多。
忙完了搬迁的事,大家都松缓了几天。这天后晌,吴波、陈世倌、明安图与潘启四个人兴冲冲的来到养心殿,进了西暖阁行礼时,仍掩饰不住满脸的笑意。
乾隆今天心情也不错,看了几个人的表情,笑着调侃道:“你们几人好歹也是朝廷大员,拣到什么宝贝了?这么没见过世面的傻笑,说出来让朕也乐一乐。”
吴波在同僚中素以为人谦和着称,因而人缘极好,他忖着凭自己和皇上的关系,犯不着和他们抢风头,遂笑而不答,示意明安图来说。
明安图心领神会,转向乾隆笑着拱手道:“回皇上,真是比拣了宝贝还让人高兴,臣喜不自胜,君前失仪了,先向皇上请罪。”
“先说说,若真是值得高兴的好事,便恕你无罪。”乾隆也笑着道。
“昨日工部和学部的人知会了臣,臣便约了吴中堂他们午饭后一起去看了刚研制成功的纺纱织布的机器。”
“原本也知道这机器定会强过手工织机不知道多少,谁知一看之下,仍是喜出望外!那蒸汽机带动着若干个机器一起运作,看得人眼花缭乱。”
“这边机器上的纱线一锭锭的纺出来,将纺好的纱锭装在织布的机器上,棉布就一点点的织出来了,简直抵过了千百个工人。”
“织出的棉布平整、挺括且成色一致,绝不似手工织布,因匠人的技艺高下不一而参差不齐。”
“说起高兴,潘侍郎更胜过臣呢。”他喜形于色的说罢,便笑着看潘启。
潘启也笑着拱手道:“明尚书所言不虚,臣确是打心眼儿里高兴。据臣所知,这样的纺纱织布机器,欧罗巴洲也没有一个国家能造出来,更不要说南洋那些地方了。”
“这机器纺纱织布,不仅速度快,而且不知疲累,可以昼夜不停,产量比起手工生产来,不可同日而语。”
“这样成本自然就下降了许多,市面上的价格也会大大下降,只怕我们卖的价格,比他们手工纺织出来的成本还要低些。”
“以前都是西洋人买我们的绸缎,我们买他们少量的布匹。以后,别说中国人不会再买西洋商人的的布匹,只怕他们要反过来买我们的了。”
“又多了一个赚西洋人银子的门路,臣自然是高兴!”
虽然那种战船比英国的大型战列舰要差很多,但是比起清朝海军现在使用的战船可是强了不知道多少,已经有了远海作战的能力。
而且,要造的数量估计有很多,有许多已经造好的船泊在港湾里,可是造船厂没有一点儿要停下来的迹象。
商人们的话引起了约翰逊极大的兴趣,他专程让人带领着,爬到了停泊战船的港湾不远处的一个山顶上。
约翰逊用单筒望远镜向港湾里仔细的察看,果然看见几十艘大型的战船密密的泊在那里,虽然甲板上都用帆布苫着,但仍然能看出火炮的轮廓。
他粗略的数了一下,船首和两侧船舷的火炮加起来,足有三十几门。
他向同来的商人问道:“知不知道这些船是用在哪个军队的?造这么多大船,要开去哪里?”
商人道:“悄悄的问过几个人,都不知道这些船要用在哪个军队,只是听说过些时候,造好的船要开到雷州港去。”
“而且,我们到过福建的商人也说,福建有好几个港口的船厂也在造这样的船,据说要开到泉州去集结。”
约翰逊因为要率团出使,所以曾特地下了一番功夫来了解中国,他知道泉州和雷州分别与台湾和琼崖隔海相对。
他也曾经隐约的听人说起过,大清朝廷有将这两地建省的打算。
将这些联想起来,他分析这些船应该是用作这两地的防御以及与本土的往来使用,而不是其他用途。
而且他一路看过来,广东、福建、浙江水师现在使用的战船简直与一个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也确实该更换了,所以造了这么多船也是正常的。
看到这了些,更加坚定了约翰逊的观点,现在英国与大清国冲突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虽然这些战船与英国的风帆战列舰相比还差得很远,他也根本不相信清朝廷能凭借着这些船对英国本土或海外的利益构成什么实质性的威胁。
但这至少说明,清朝廷已经有了加强海防的意识,并且已经开始付诸行动。如果英国皇家海军万里之遥的来到中国本土作战,若想获胜,必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而且他在北京时参观了清军的军营,他心里十分清楚,即使英国皇家海军在海战中取得了胜利,可若是登上陆地,面临着太多不利因素,面对着本土作战的中国陆军,也一定会处于劣势,没有任何获胜的把握。
九月里,京师两院如期搬到了园子里的新院址。其实,早在五月间,就已经有几个学院提前搬了过来。
因为随着两院下属各学院的人越来越多,研究的课题也越来越繁杂,学部里早已经是人满为患。
明安图三天两头的拉着吴波去内务府借空房子,好把各个学院按部门化整为零的安置进去。
这样一来,虽然地方暂时解决了,但是太过分散,办起事来尤为不便,效率也极低。
明安图干脆差了一个人住进园子里的建造场地,三天向他汇报一次工程进度。
他每次见到工部尚书陈世倌就拉住不松手,软磨硬泡的催促两院的建造进度,后来直弄得陈世倌见了他都躲着走。
好不容易熬到了五月,两院新址有一半的房屋完工,经请旨,明安图将散落在城内各处的人马提前搬过了园子里。
九月里,两院所有房屋终于全部完工交付学部,明安图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本就是钦天监出来的,择个良辰吉日奏给皇上,定下了搬迁的日子。
正日子这天,皇上亲率皇后、愉贵妃、众王公以及在京五品以上臣工同去园子里,那场面比京师大学堂成立时还热闹了许多。
忙完了搬迁的事,大家都松缓了几天。这天后晌,吴波、陈世倌、明安图与潘启四个人兴冲冲的来到养心殿,进了西暖阁行礼时,仍掩饰不住满脸的笑意。
乾隆今天心情也不错,看了几个人的表情,笑着调侃道:“你们几人好歹也是朝廷大员,拣到什么宝贝了?这么没见过世面的傻笑,说出来让朕也乐一乐。”
吴波在同僚中素以为人谦和着称,因而人缘极好,他忖着凭自己和皇上的关系,犯不着和他们抢风头,遂笑而不答,示意明安图来说。
明安图心领神会,转向乾隆笑着拱手道:“回皇上,真是比拣了宝贝还让人高兴,臣喜不自胜,君前失仪了,先向皇上请罪。”
“先说说,若真是值得高兴的好事,便恕你无罪。”乾隆也笑着道。
“昨日工部和学部的人知会了臣,臣便约了吴中堂他们午饭后一起去看了刚研制成功的纺纱织布的机器。”
“原本也知道这机器定会强过手工织机不知道多少,谁知一看之下,仍是喜出望外!那蒸汽机带动着若干个机器一起运作,看得人眼花缭乱。”
“这边机器上的纱线一锭锭的纺出来,将纺好的纱锭装在织布的机器上,棉布就一点点的织出来了,简直抵过了千百个工人。”
“织出的棉布平整、挺括且成色一致,绝不似手工织布,因匠人的技艺高下不一而参差不齐。”
“说起高兴,潘侍郎更胜过臣呢。”他喜形于色的说罢,便笑着看潘启。
潘启也笑着拱手道:“明尚书所言不虚,臣确是打心眼儿里高兴。据臣所知,这样的纺纱织布机器,欧罗巴洲也没有一个国家能造出来,更不要说南洋那些地方了。”
“这机器纺纱织布,不仅速度快,而且不知疲累,可以昼夜不停,产量比起手工生产来,不可同日而语。”
“这样成本自然就下降了许多,市面上的价格也会大大下降,只怕我们卖的价格,比他们手工纺织出来的成本还要低些。”
“以前都是西洋人买我们的绸缎,我们买他们少量的布匹。以后,别说中国人不会再买西洋商人的的布匹,只怕他们要反过来买我们的了。”
“又多了一个赚西洋人银子的门路,臣自然是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