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香江大亨传奇 > 第五四三章 豪门争产

第五四三章 豪门争产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张家四兄弟,做衣服买制服,均是统一的。

    一买就是四件,一人一件。张家兄弟对穿着均无奢求,从不买名牌。

    有一次老大张玉阶给四兄弟一人买一件羊毛衫,老二张玉麒嫌太奢侈,结果去那家商店,以一件换了两件粗织的羊毛衫。

    张家媳妇的穿衣问题另有变通。女人天生爱美,统一布料做的衣裳未必都喜欢,郭庚很能体谅媳妇的爱美心理,就给一样多的钱,让媳妇自己买衣料,选择衣裳的款式。

    媳妇之中,只有张玉麟的第二个夫人谭爱莲比较特殊。她出身名门,娘家的亲戚均有钱有势,张家不敢得罪,并且不少事要靠他们。

    于是就对谭爱莲优待,也只有她打扮得雍容华贵,光彩照人。不过,她没从张家多要一分钱,她从娘家嫁予张家,就带有私房。

    平时,她娘家的人会给她大把的钱。

    香港豪门中,这么多后代同在一校就读,大概唯有张祝珊家族。

    “一碗水得端平。”祖母郭庚常以喜悦之情感叹道。

    同居共财,使家族的财富集中,再投向新的产业、物业。张家财富成几何级数膨胀,同居共财是主要因素之一。

    家族之魂,显然就是老母郭庚。

    郭庚是典型的封建遗老。她不是人们透过文学作品所熟知的那种专横、独裁的富家祖辈;她极仁慈,极善良,克勤克俭,安贫乐道。

    她一生吃过太多的苦,所以她的儿子对她倍加尊敬,同时,也时时教诲妻子儿女要尊敬受过大苦大难的婆婆。

    她在丈夫早逝、一家人贫穷潦倒之时,只有依靠传统的家族制度来维持这个家,一家人上下齐心,共渡难关。

    在家族富裕之后,她更信赖同居共财的旧式家族制度,只有这样,家族成员才不会在十里洋场数典忘宗,守住这份来之不易的家业。

    郭庚积极鼓励儿子发财致富。她对财富的渴望不是为了享受,而是证实张家的后代有出息,告慰祖先灵位。

    她的财富欲望,与她的安贫乐道绝不矛盾。

    家贫出孝子,在苦难中长大的张氏四兄弟,对寡母郭庚分外孝顺。这种孝顺,也必然感染他们的媳妇儿女。

    张家立了许多家规。不少家规,在外人看来,既可笑,又不符人道。

    这不是郭庚自作主张立的,而是她的儿子与她共同商定的。

    四个儿子中,老大张玉阶对封建家族制度的偏好,并不逊于他母亲。

    相对来说,张家对媳妇的规矩更苛刻,要求媳妇对婆婆和丈夫的指示绝对服从。

    媳妇不得以丈夫不在家为借口而迟归;除娘家至亲,不得去别的家庭玩耍和做客,并严禁在外家居住;每日早晨,媳妇必须向婆婆问安,每日还必须跟婆婆一道拜佛诵经。

    张家的儿子儿媳,均在家族的各公司上班,家规规定,兄弟媳妇每日要勤勉工作,不得有二心,每日下班,不得借故晚归,要立即赶回麦当奴的祖屋,以表团结一心,心系张氏家族。

    所有的规矩,皆写在洒金红纸上,以匾额框之,悬之祖堂墙上。家规用辞半文半白,祖堂古色古香,若不是现代装束的家人聚于堂中,与清代的大家族祖堂无异。

    张家实权最后由四房张玉良掌握,张玉良有早睡习惯,他便立下一条家规:过晚上十点,任何人都不得敲门或发出声响,即使是他妻子也不得回房睡觉,必须睡在子女房间或客房。

    张家几乎与现代生活隔缘,除逢年过节,一家人不看戏,不看电影,不观赛马。

    收音机与后来添置的电视机,不是供家人娱乐消遣的,是供在家庭公司上班的人了解资讯的。

    这条家规,显示出张家对教育的重视。张家为鼓励后代勤奋读书,特立奖励制度。

    如考进班级前三名,或金榜提名,必到祖先灵堂庆贺,告慰祖先,耀祖光宗。祖母郭庚是个虔诚的佛教徒。

    张家于五层设立佛堂,媳妇每日都得随婆婆身着袈裟做法事。佛祖诞辰,或家中男性生日,郭庚便邀请相佛的亲友,佛堂整日香烟袅袅,经声阵阵,不绝于耳。

    香港是富人的天堂,由于西方文化的长期熏陶,不少富家子弟趋赶时髦,追求洋人的生活方式,令老一辈非常担忧。

    熟悉张氏家族的人,莫不倾服不已。

    有不少家族,患难之时,团结一心;发达之后,四分五裂,父子不和,兄弟反目。唯张氏家族一如既往,一心不二,令外象之人愧叹弗如。

    家族凝聚力之象征——祖母已是耄耄之年。如果她老人家一旦过世,家族之魂也会随之消散吗?在中西文化猛烈撞击的现代香港杜会,同居共财究竟有多么顽强的生命力?

    张氏四兄弟,老大张玉阶于1959年逝世;老二张玉麒在1952年观海时遇难;老三张玉麟热衷社会活动,曾获英皇室颁予的MBE勋衔。

    张玉麟好唱戏交友,张家人都认为他不是管理家族财产的料子,老大张玉阶身染癌症时曾立遗嘱,只委任四弟张玉良和长子张渭林管理家族公可。

    张玉麟乐得清闲,不问家业,只顾与妻“逍遥”。家族实行同居共财,张玉麟夫妻并没有花销家族的“闲钱”。

    张玉良是个出色的商人,家族重大商务均由他抉择执行。

    二嫂崔秀英在家族解体后这样评价他:

    “玉良为人节俭,也很勤力,下班后也不愿休息,坚持继续工作,这是张家优良的传统。不过,有时他却颇自私,不为别人着想..奶奶最疼爱玉良,他很有少爷脾气,只要有逆其意,使会掷电话,甚至将桌上的物件全摔到地上。在家中他是‘小霸王’,每个人都要迁就他。”

    对张玉良,香港作家何文翔这样评述他:“张玉良虽然是香港的超级富豪,但却十分低调,除在1970年10月出席大丸百货十周年纪念的酒会外,多年来极少公开露面,也从未接受过传媒的采访。张玉良给公众的印象,是个拥有大量财富的神秘人物,新一辈香港人知道他家底的并不多。”

    张家的灵魂是老祖母郭庚。由于她的健在,家族成员相安无事,恪守同居共财。这在西方文化浓郁的十里洋场香港,能保持古老的家族宗法制度,委实不易!

    1977年,张祝珊夫人郭庚逝世,家族立即爆发灵堂之争。

    郭庚按佛教礼仪火化后,其子张玉良向殡仪馆订了一副三千港元的棺木。三哥张玉麟却坚持要买最好的,两兄弟立即在灵堂吵起来。

    这是张玉麟第一次自作主张,为“钱”的事与其弟弟争执。张玉良退让,张玉麟买了一副五万港元的上等棺木。

    老祖母去了佛国,灵堂之战预示着留在凡间的张家后人人心涣散,家族裂痕日益加深。

    1978年底,张玉良以家族公司张兴业堂的名义发出指令,限所有家族成员必须在1979年3月15日前全部迁出麦当奴8号的祖屋。

    凡愿迁出者,每房可得150万至300万的“分期赔偿”,每房的每名子侄可得馈赠70万至80万。以后公司不再负担家族成员开支。

    其中已逝的老二张玉麒一房,与张玉良一房,属200万“分期赔偿”一档。老三张玉麟特受优待,最终可得300万元。

    明眼人谁不知道,赔偿总额,只是家族巨大财富冰山之一角。张玉良鲸吞家族财富的野心昭然若揭。

    但家族成员都怕一贯霸道的张玉良,更怕得不到家族公司的赔偿,先后凄凄惨惨搬了出去。

    唯有老二张玉麒的遗孀崔秀英抗迁。她同子女及女婿罗德丞商量,认为若接受建议,张玉良便会攫取家族成员齐心协力攒下的家产。

    罗德丞出身于香港著名状师世家,其父罗文锦是香港最有地位的大律师,其母何锦姿是何栋爵士的长女。

    罗德丞在律师界的名气不亚于父亲,1974年进立法局任议员,是最年轻的华人议员。

    有女婿撑腰,崔秀英决定挫败张玉良的“阴谋”。

    张玉良还有一个难对付的角色,就是三哥张玉麟的妻子谭爱莲。她出身名门,亲戚多有钱有势。

    但所发生的事,令张玉良感到意外,三哥三嫂并未争吵而自动搬出。

    张玉麟夫妇早就不愿住在清规戒律森严、满屋子封建气息的祖屋。张玉麟一贯淡漠钱财,嗜好文娱。

    但听家族成员“数落”四弟,他觉得张玉良做事太过分,尤其是对待违迁的二嫂崔秀英,其做法令人发指。

    张玉麟受此刺激,于1979年3月25日,突发心脏病去逝。张家第二代,唯剩张玉良。

    迫迁起于1979年2月10日,张玉良指示张兴业堂在祖屋各层贴出告示,所有住客必须在限期内迁出。

    崔秀英即表示抗议,声明不迁,并叫来表姐李笑、同学欧瑞仪伴她同守居室。

    张玉良在幕后指挥,令张兴业堂的员工把水电、煤气、电话线截断,砸烂崔秀英居室的门窗,并派警卫看守,只准出不准进。

    崔氏三人无饮水食物,只能用绳把子女送来的给养吊上来。

    张玉良见崔氏“负隅顽抗”,指使人在屋外安上栏杆,使崔氏的绳钩够不着。崔秀英被迫撤离,急电向在英国度假的女婿罗德丞求救。

    崔秀英向法庭申请禁止令。经法庭调解,张兴业堂同意在原址兴建物业后,让崔秀英居住1500平方英尺的单位,另有附加条件。

    这意味着,崔秀英将得不到张兴业堂公司的“补偿”。

    “豪门恩怨”并未就此结束,崔秀英继续就家族财产分配问题诉诸法庭,希望讨个公正的说法。

    港九沸沸扬扬,传媒追踪报道这宗家族官司。张玉良先下手为强,委托香港大律师行,聘请十多位御用定,某家律师行接受了诉讼一方的委托,就不得接受另一方的委托。

    幸亏崔秀英女婿罗德丞拥有一间律师行,由其出面,聘请列显伦、邬玛士及麦当奴三位大律师做崔秀英的代理人。

    崔秀英的律师在港府公司注册处查册,张玉良一方采取紧急行动,控股公司一家接一家注册,速度比查册还快,到开庭时,注册公司已逾百家,全部为张玉良幕后所控。

    这表明,家族财产实际上已暗归到张玉良私人名下。

    原诉人崔秀英的入禀状长达九十五页。原诉人指出:1953年其夫张玉麒逝世时,他名下的两个保险箱存有一千一百六十两黄金及有价票据。

    崔秀英把它当作家族资产交给家族。原诉人还指出,从1962年起,张玉良已控制了家族大部分物业。

    入禀状要求:

    一、张玉麒逝世时,名下的遗产应列为其家人所有。

    二、张玉良及其代理人公司所待有的大律师。按照规所有资产,都应列为家族所有。

    三、家族公司拥有的财产不应只属于张家部分人,而应属于张家所有成员。

    四、张家所有资产应由四房人平均分配。

    五、要求与讼人兼付堂费。

    与讼人律师对原诉人的入禀状予以反驳。从律师阵营上讲,与讼一方远远占上风;但原诉一方的律师,认为公理在原诉人一方。

    公堂唇枪舌剑,传媒推波助澜,公众争睹为快。舆论普遍认为,崔秀英赢这场官司的呼声最高。法律界人士亦认为原诉胜诉已成定局。

    主审这宗诉讼案的,是声名赫赫的英籍法官柏嘉。柏嘉最后以禀状指控混乱及错综复杂为理由,推翻原诉人所有的申请。

    崔秀英败诉,并且要承担高昂的诉讼费。

    全港哗然,倾向崔秀英的人们如被猛击一掌,膛目结舌,继而人们忿忿不平,指责裁判不公。

    法律界的人士均感到愕然,他们认为原诉人的委托律师所搜集的证据,足以证明张家每位成员都应享有家族财富的权利。

    素以公正而著称的港英法律遭致严重的玷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