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节 一人对抗写意派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那件作品可能是秦淮的心血之作,因此尤为珍贵,不轻易示人。’
阎老先生心想,大概是这样,既然如此,他就不强人所难了,转而继续另一个话题。
今天,阎老先生来展览会,实则是受邀来为后辈们传授核雕理念。
正好趁着秦淮举出的三个极佳实例,把这些年所推崇的理念讲出来。
“总而言之,核雕写意是核雕价值的最大体现!希望诸位核雕师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掌声雷动,显然都在赞同阎老先生的写意理念。
人群中,只有一个中年男子默默的咬紧牙,一声不吭——他的理念,和阎老先生完全相悖。然而他人微言轻,比不上阎老先生有分量……
提出反驳意见?
应该会被口水淹没吧?
……
“好了,我要说的不多,你们互相交流切磋。”
看到众核雕师们一派受启发的样子,阎老先生脸上的皱纹舒展,后辈们愿意学,核雕一定会有走到巅峰的一天。
阎老先生挥挥手,任一群核雕师们三三两两的交流,让它们通过交流,将各种创意、理念碰撞出火花。
……
“谢谢阎老先生指点,也谢谢这位先生的点评。”
青年还不知秦淮什么身份,但不管什么身份,说一句先生是没问题的。
“哎,不容易啊。秦淮小友没有半点藏私,把核雕最精髓的理念告诉了你,这是你的福气,悟透了,你再勤奋打磨技艺,成为核雕名师只是时间的问题。”
阎老先生赞赏道。
其实各行各业,都有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的说法。
阎老先生当年在不少高手名下当学徒,他们也都有不传的技艺……
甚至有几位师傅,宁愿把技艺带进坟墓,变成一掊黄土,也不愿外传。
现在的金陵核雕圈中,也有藏私的风气。
而秦淮不吝赐教,胸怀大度的品质,倒显得尤为珍贵。
方才的三个作品创意,随便一件拿出来,都足够惊艳,一般人还真舍不得公之于众。
这便是宗师风范。
阎老先生越看秦淮越觉得顺眼喜欢。
宗师是核雕圈领头羊,一位宗师的胸怀是否宽广,很大程度影响了圈层的繁荣程度。
如果一位宗师的胸怀都非常狭隘,那么下面的一群核雕师们,也会拉帮结派,勾心斗角。
繁荣发展,便无从说起。
……
“你们先忙,我和小友一旁走走。”
阎老先生挥退周围跟随的后辈,而秦淮在阎老先生左侧搀扶,商雅在右侧搀扶,走走停停。
众人都开始明白,秦淮果然是阎老先生的关门弟子。
……
“今年的核雕展览,比历年规模都大。”
阎老先生欣慰和蔼的笑了,一边说话,一边半弯腰,像看亲生儿子一样,细细浏览着一枚枚展出的核雕。
阎老先生脸上的皱纹很多,还有老年斑,不过并不影响颜值,反而显得德高望重,非常儒雅。
他非常认真的品鉴核雕作品,无论是谁,都一视同仁,遇到年轻的核雕师,先指点两句,再打气鼓励。
遇到名师,则会稍加指点。
“近十年来,金陵省核雕圈发展迅猛,这些展出的核雕作品,盎然有趣,哈哈……”
阎老先生望着来来往往、交头接耳的核雕师和藏家们,忍不住开怀大笑,这一笑,包含了太多情感。
也许在缅怀曾经差点撑不下去的艰苦岁月。
也许在为曾经一同立志要坚守核雕,最后不得不为了生计而选择放弃的同事感伤。
在那个年代,坚守就像一盏随时可能烛干泪尽的孤灯,凄凉的亮在影影憧憧的黑夜里,不知何时会破晓,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迎来曙光。
不过,终究还是挺了过来。
“对了,我那天应该请你把核舟拿来展览的,不过人年纪一大,忘性也大。”
阎老先生悄悄说道。
“已经卖了。”
“卖了?!”
阎老先生吃了一惊。
“对啊,就在隔壁私人拍卖会,还不知道能卖多少钱。”
阎老先生呆愣的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不是心血之作吗?他还以为秦淮不愿意将它轻易示人,没想到直接往私人拍卖会里一丢?
而且秦淮这轻飘飘的语气……真够随便的。
“咦,这里还有一个东瀛的展位?”
秦淮突然看到那边有两位穿和服的东瀛少女站着。
展台上有东瀛文字,上面摆着几件核雕作品,并附带汉语译文。
“嗯,这几位好像每三四年来一次,是觊觎我们的核雕技艺,前来‘交流’的,等偷师结束,就倒打一耙……放肆鼓吹,说我们的核雕技艺没传承好,被东瀛发扬光大了云云。”
阎老先生当茶余笑谈一样说着。
“偷师核雕?随意啊,这是文化软实力输出。”
说句实话,并不是秦淮看不起东瀛偷师。
就拿学汉字举例吧,学了一个片假名,得意洋洋的回去了,汉字的真正精髓完全没学到。
连重中之重的文字都只学了个片面,其它偷学的茶道、花道、香道能学到精髓?
稍微想想也能明白事什么德性。
全靠鼓吹罢了。
中华家吃亏就吃亏在,花了几十年建设经济,普通民众要改善物质条件,谁来关注这些?
所以很多优秀的传统并未普及,但不普及,绝不意味着传承就断了。
中华家万里的疆域里,藏着多少星星之火?
如漆器巨匠甘亦可(为表达尊敬,用真名),十年磨一剑,硬是将只在宋代的文献中有些许记载,制法早已经失传的犀皮器完美还原。
这一制作技法,没有样本可循,只能逐步摸索。而漆器,却恰恰是最难摸索的手艺——因为一尊漆器从制坯到成品,需要几十上百道繁复的工序,动辄耗时整整一年。
任何一次风干、刷漆的失误,都会令前功尽弃。
便是这样一个难以还原的犀皮漆技艺,在甘亦大师的手中重现,宋代漆器的雍容风采,再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甘师傅说:一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能做出最精美的漆器上,一千年后,我们还是能做出最精美的漆器。
其实平遥也有一个完整的漆器制造工序,而且传承于一千二百年前的唐朝,期间一直继往开来,不断创新,只是……从未出过纪录片罢了。
“哈哈哈,我当年也是这么想的!”
阎老先生与秦淮的淡定一拍即合,中华家本土产生的玩法,其实还是中华家的人玩起来最得心应手。
或许囿于战乱和必须建设经济的原因,我们不得不先放下。
但要是我们开始注意起来了,那不好意思,你爸爸还是你爸爸。
“不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们不但要传承下来,还要让它们普及化。这份重担就交给你了。发展核雕的同时,尽量帮衬一下其它技艺守护者。”
阎老先生拍拍秦淮的手背。
……
……
“阎老先生,恕晚辈无礼。刚才你说的理念,晚辈不敢完全苟同。
写实也是艺术的一种,我能将核雕雕刻得纤毫不差,可以与照片的逼真度媲美,难道不也是一种艺术吗?
个人薄见,追求极致的写实,并无不妥。”
一位三十来岁、半长发中年男子来到阎老先生面前。
声音洪亮的提出了不同意见。
“刚才阎老先生都明确的说了,写实到极致,能比得过三维打印吗?核雕之所以有艺术深度,便是因为写意。”
后面的核雕师立刻反驳道。
阎老先生已经说得如此确切了,加上刚才秦淮那三个极佳的实例。
在写意与写实该如何抉择,不是一目了然吗?
“对,写实就是一个死物,但写意,可以是一句极有意境的诗。一幅能想象到前因后果的画。”
越来越多的核雕师加入了讨伐中年男子的队伍。
‘那件作品可能是秦淮的心血之作,因此尤为珍贵,不轻易示人。’
阎老先生心想,大概是这样,既然如此,他就不强人所难了,转而继续另一个话题。
今天,阎老先生来展览会,实则是受邀来为后辈们传授核雕理念。
正好趁着秦淮举出的三个极佳实例,把这些年所推崇的理念讲出来。
“总而言之,核雕写意是核雕价值的最大体现!希望诸位核雕师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掌声雷动,显然都在赞同阎老先生的写意理念。
人群中,只有一个中年男子默默的咬紧牙,一声不吭——他的理念,和阎老先生完全相悖。然而他人微言轻,比不上阎老先生有分量……
提出反驳意见?
应该会被口水淹没吧?
……
“好了,我要说的不多,你们互相交流切磋。”
看到众核雕师们一派受启发的样子,阎老先生脸上的皱纹舒展,后辈们愿意学,核雕一定会有走到巅峰的一天。
阎老先生挥挥手,任一群核雕师们三三两两的交流,让它们通过交流,将各种创意、理念碰撞出火花。
……
“谢谢阎老先生指点,也谢谢这位先生的点评。”
青年还不知秦淮什么身份,但不管什么身份,说一句先生是没问题的。
“哎,不容易啊。秦淮小友没有半点藏私,把核雕最精髓的理念告诉了你,这是你的福气,悟透了,你再勤奋打磨技艺,成为核雕名师只是时间的问题。”
阎老先生赞赏道。
其实各行各业,都有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的说法。
阎老先生当年在不少高手名下当学徒,他们也都有不传的技艺……
甚至有几位师傅,宁愿把技艺带进坟墓,变成一掊黄土,也不愿外传。
现在的金陵核雕圈中,也有藏私的风气。
而秦淮不吝赐教,胸怀大度的品质,倒显得尤为珍贵。
方才的三个作品创意,随便一件拿出来,都足够惊艳,一般人还真舍不得公之于众。
这便是宗师风范。
阎老先生越看秦淮越觉得顺眼喜欢。
宗师是核雕圈领头羊,一位宗师的胸怀是否宽广,很大程度影响了圈层的繁荣程度。
如果一位宗师的胸怀都非常狭隘,那么下面的一群核雕师们,也会拉帮结派,勾心斗角。
繁荣发展,便无从说起。
……
“你们先忙,我和小友一旁走走。”
阎老先生挥退周围跟随的后辈,而秦淮在阎老先生左侧搀扶,商雅在右侧搀扶,走走停停。
众人都开始明白,秦淮果然是阎老先生的关门弟子。
……
“今年的核雕展览,比历年规模都大。”
阎老先生欣慰和蔼的笑了,一边说话,一边半弯腰,像看亲生儿子一样,细细浏览着一枚枚展出的核雕。
阎老先生脸上的皱纹很多,还有老年斑,不过并不影响颜值,反而显得德高望重,非常儒雅。
他非常认真的品鉴核雕作品,无论是谁,都一视同仁,遇到年轻的核雕师,先指点两句,再打气鼓励。
遇到名师,则会稍加指点。
“近十年来,金陵省核雕圈发展迅猛,这些展出的核雕作品,盎然有趣,哈哈……”
阎老先生望着来来往往、交头接耳的核雕师和藏家们,忍不住开怀大笑,这一笑,包含了太多情感。
也许在缅怀曾经差点撑不下去的艰苦岁月。
也许在为曾经一同立志要坚守核雕,最后不得不为了生计而选择放弃的同事感伤。
在那个年代,坚守就像一盏随时可能烛干泪尽的孤灯,凄凉的亮在影影憧憧的黑夜里,不知何时会破晓,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迎来曙光。
不过,终究还是挺了过来。
“对了,我那天应该请你把核舟拿来展览的,不过人年纪一大,忘性也大。”
阎老先生悄悄说道。
“已经卖了。”
“卖了?!”
阎老先生吃了一惊。
“对啊,就在隔壁私人拍卖会,还不知道能卖多少钱。”
阎老先生呆愣的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不是心血之作吗?他还以为秦淮不愿意将它轻易示人,没想到直接往私人拍卖会里一丢?
而且秦淮这轻飘飘的语气……真够随便的。
“咦,这里还有一个东瀛的展位?”
秦淮突然看到那边有两位穿和服的东瀛少女站着。
展台上有东瀛文字,上面摆着几件核雕作品,并附带汉语译文。
“嗯,这几位好像每三四年来一次,是觊觎我们的核雕技艺,前来‘交流’的,等偷师结束,就倒打一耙……放肆鼓吹,说我们的核雕技艺没传承好,被东瀛发扬光大了云云。”
阎老先生当茶余笑谈一样说着。
“偷师核雕?随意啊,这是文化软实力输出。”
说句实话,并不是秦淮看不起东瀛偷师。
就拿学汉字举例吧,学了一个片假名,得意洋洋的回去了,汉字的真正精髓完全没学到。
连重中之重的文字都只学了个片面,其它偷学的茶道、花道、香道能学到精髓?
稍微想想也能明白事什么德性。
全靠鼓吹罢了。
中华家吃亏就吃亏在,花了几十年建设经济,普通民众要改善物质条件,谁来关注这些?
所以很多优秀的传统并未普及,但不普及,绝不意味着传承就断了。
中华家万里的疆域里,藏着多少星星之火?
如漆器巨匠甘亦可(为表达尊敬,用真名),十年磨一剑,硬是将只在宋代的文献中有些许记载,制法早已经失传的犀皮器完美还原。
这一制作技法,没有样本可循,只能逐步摸索。而漆器,却恰恰是最难摸索的手艺——因为一尊漆器从制坯到成品,需要几十上百道繁复的工序,动辄耗时整整一年。
任何一次风干、刷漆的失误,都会令前功尽弃。
便是这样一个难以还原的犀皮漆技艺,在甘亦大师的手中重现,宋代漆器的雍容风采,再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甘师傅说:一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能做出最精美的漆器上,一千年后,我们还是能做出最精美的漆器。
其实平遥也有一个完整的漆器制造工序,而且传承于一千二百年前的唐朝,期间一直继往开来,不断创新,只是……从未出过纪录片罢了。
“哈哈哈,我当年也是这么想的!”
阎老先生与秦淮的淡定一拍即合,中华家本土产生的玩法,其实还是中华家的人玩起来最得心应手。
或许囿于战乱和必须建设经济的原因,我们不得不先放下。
但要是我们开始注意起来了,那不好意思,你爸爸还是你爸爸。
“不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们不但要传承下来,还要让它们普及化。这份重担就交给你了。发展核雕的同时,尽量帮衬一下其它技艺守护者。”
阎老先生拍拍秦淮的手背。
……
……
“阎老先生,恕晚辈无礼。刚才你说的理念,晚辈不敢完全苟同。
写实也是艺术的一种,我能将核雕雕刻得纤毫不差,可以与照片的逼真度媲美,难道不也是一种艺术吗?
个人薄见,追求极致的写实,并无不妥。”
一位三十来岁、半长发中年男子来到阎老先生面前。
声音洪亮的提出了不同意见。
“刚才阎老先生都明确的说了,写实到极致,能比得过三维打印吗?核雕之所以有艺术深度,便是因为写意。”
后面的核雕师立刻反驳道。
阎老先生已经说得如此确切了,加上刚才秦淮那三个极佳的实例。
在写意与写实该如何抉择,不是一目了然吗?
“对,写实就是一个死物,但写意,可以是一句极有意境的诗。一幅能想象到前因后果的画。”
越来越多的核雕师加入了讨伐中年男子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