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全职农夫 > 第三百六十五章 瓜也靠包装

第三百六十五章 瓜也靠包装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藤原君博取了公主巨大的好感,而他私下跟川口太郎谈了些事。出于感谢,不仅以后长期订购川口太郎的黑皮西瓜,而且还会帮忙在他的圈子里面宣传。

    他认识的土豪,可不仅仅是日本本土的,还有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比如沙特的石油王子,欧洲的贵族等等。

    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派对还没结束,川口太郎就联络陈保利,要求在两日之内,要运一批二十个以上的黑皮西瓜过去。

    他卖给藤原君,一个西瓜就超过五万人民币,可谓是丧心病狂。

    而藤原君连讨价还价都懒得计较,土豪的世界,普通人是难以理解的。

    ……

    在张家寨,陈保利正在跟张凡提这件事。

    “找二十只成熟的西瓜,应该还是能找到的。”张凡沉吟了一下说道。

    草莓、西瓜他也都天天都会去看几眼,什么情况他也很清楚。实际上,要是再过十天八天,头趟的黑皮西瓜就会更熟,才是真正采摘的时候。

    小叔他们不知什么时候也回到家,听说那些西瓜,一只的落地价就有四千左右,他们均是目瞪口呆,丧失了语言表达。

    难怪,小凡都不愿意种菜了。

    这不是明摆着的吗?种菜辛苦,获利跟水果根本没法比,换成是他,恐怕也是那样的选择。

    然而,他们不知道,陈保利转手给日本人,是上万元一只,而日本人卖出去就是好几万。

    一个西瓜好几万,说出去整个张家寨的人都没办法相信,实在是太骇人听闻。

    那二十亩的西瓜地,得入账多少?他们连计算的勇气都没有了。

    “张哥,依我看,还种什么青瓜、黄瓜?直接种西瓜得了。你那几十亩地,一年收入两三千万肯定跑不掉的。”陈保利跟张凡的小叔蛊惑道。

    张凡的小叔瞪了一眼,不服道:“我种青瓜也不差。”

    他没有逞强说气话,他家的瓜蔬,是全村最好的,梁经理给的价格高。更重要的是,梁经理很看重他,这种被重视让他得到了极大地满足。

    整个张家寨的所有村民,除了侄子张凡,谁还比他更赚钱?

    陈保利跟他商量好,明天就去瓜地挑出二十只以上最好的黑皮西瓜交任务,应付川口太郎。

    接着,小叔开始跟张凡说过年的事,他们家什么都还没准备。今年比较特别,是他们杨家的一个转折年,所以想要过好一点。

    不仅是他们家,整个张家寨的人都是这么一个想法。

    村委那边,老村长他们甚至商量,想要请一个戏班过来唱大戏,热闹热闹。以前,他们张家寨的村民就很羡慕其他村搞,到了过年那天,孩子们朝着要去看老虎表演什么的。

    “办年货这些,还不急吧?”张凡说道。

    其实,对他们来说,过年有几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其中最先的,就是办年货。

    置办年货是中国寻常百姓家不可或缺的头等大事,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耍的、供的、送的拜年礼物、干的、鲜的、生的、熟的,统名之曰“年货“,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

    这已经成为一种风俗,他从清朝开始,便存在这么一种购物狂欢。

    首都在清代二三百年中,都是汉人、满人,北方人、南方人杂处的。尤其上层社会,即官僚阶层中,各种风俗交流更普遍。满人、北方人故意学苏杭人的饮食起居,汉人故意学满人的礼数、官派,这就从各个方面混合成特殊的“京城味“。复杂的年货,也是这种社会生活的反映。

    那时候的年货,如按大类,可分饮食、衣着、日月、迷信、玩耍、点缀六类。饮食中大路货如猪、羊肉,鸡鸭这是最普通的;鹿肉、野鸡、冻鱼等则都是来自山海关之外的关东货;而水磨年糕、糖年糕、冷笋、玉兰片之类,则又是江南的东西。

    年货中日用品不少,来自南方的有纸张、竹器、瓷器等等;迷信用品是旧时年货的大宗,如线香、锡箔、木版印的门神、灶王爷,供佛的花、蜜供等等,其中折“元宝“、“锭子“的锡箔则全来自南方。

    玩耍的东西就更多了,儿童的、大人的玩艺,都不分南北满汉。

    几十年前,社会上的生活物质还不够丰富。年货可能就是一桌难得吃上一顿的好饭菜;年货是试穿很久终于买到手的新衣服;年货是小孩子口袋里红红绿绿的水果糖;年货是老奶奶一直舍不得买的小毡帽。

    而时至今日,市场商品极大丰富,年货的概念变得难以界定,而办年货也正在成为一种仪式,让人在忙碌的喜悦中感到年的到来,在琐碎却温暖的仪式里,传递脉脉温情。年货也成为释放消费冲动后,为自己增添的一份好心情,年货映射出的是物质生活小康后的精神愉悦。

    有人说,年的味道越来越淡了。也许,他是指再看不到家家杀猪宰羊的热气腾腾;再看不到一家老小逛庙会把盼望一年的东西买到家的狂喜。

    但其实,在农村,年味依旧很好地保存下来。

    像他们张家寨,快到过年,孩子们欢天喜地,不仅仅是因为过年不用去学校,可以放假玩;也不仅仅因为过年能收到大人们的红包,让自己的私房钱鼓起来;更是因为过年在他们印象中的热闹,他们喜欢那种节日氛围。

    大人们就会愁一些,每次过年,都是钱包大缩水的时候,也意味着老了一岁,生命失去了一年光阴。

    往年,大家都穷,给自己买一套新衣服,都要砍半天价,不太舍得花钱。今年,大家跟着张凡赚了不少,就没有必要委屈自己,委屈家人。

    因此,从几天前开始,就有心急的村民开始用车将置办的年货拉回来,各种物品很杂,有自己用的,也有以后探亲用的。

    “早一点置办好,真要等过年前后那么两三天,街上根本站不住人。”小叔提醒道。

    以往就是那样,整个镇的闲人都在那两三天跑到街上。本来就拥挤的街道瞬间水泄不通,谁要是脑子进水开车到街道去,没有半天是出不来的。

    “那过两天等小欣回来,我们再去采办。”张凡点头道。

    然而张凡他们不知道,不要说等过两三天,就今天,街上的人明显多起来,到了早上九点钟起,街道上到处都是人。

    “嗯!今晚,明晚我把要采办的东西写下来,到时候你们按照单子去买。”小叔并不放心张凡跟张欣那丫头。

    两个年轻人,对于一些习俗都记不牢,总是丢三落四。

    因此,他必须将要买的东西写下来。否则,该买的可能忘记买,不该买的都拉回来。

    他们村张老八家就是,吩咐家里的小伙子去采办,应该买的漏了很多,比如过年要用来做吃的材料,而不该买的,像那些烟花炮,拉了小半车回来,气得张老八发抖。

    “没问题,那小叔你写下来就行。”自己有车,还是蛮方便的。

    说完,张凡转向陈保利,问道:“你什么时候回去过年?”

    “回去?不回去,今年在你们村过,欢迎吗?”陈保利跟他老婆都商量好的,今年一家人到张家寨来过节,重温一下农村过年的感觉。

    另外,在张家寨过年,年初二老婆回娘家也很方便。

    “呃!你喜欢就好。”

    婶子说道:“那很好,人多热闹。”

    ……

    第二天,张凡跟陈保利来到瓜地,开始挑选西瓜,也吸引了一些人的围观。

    这些西瓜即将出口日本,消息是藏不住的,不管是村民,还是游客都知道这个事情。而且价格逆天,一个十斤重的西瓜,落地价就是三四千元。

    “恐怖,真吃不起,草莓还能尝尝鲜,少买一点就行。”

    “日本人都是冤大头吗?”

    “收购价都那么贵,到了日本得卖多少钱呀?”

    ……

    陈保利对工人喊道:“都小心点,轻捧轻放,搬回去先好好抛光,做不好扣工资。”

    对待自己的工人,仅仅是加工资是不行的,需要威恩并重,有奖有罚才行。如同张凡那样,他觉得行不通,对待手下的工人只有大方。

    听到这句喊话,外面围观的人都秒懂,难怪卖那么贵,连瓜皮表面都要抛光,就是传说中的包装?

    现在这个社会,真是太注重包装、太看重表面。

    拿月饼说事,几个月饼的成本才几块钱,多了一个盒子,就卖几十块、一百多,甚至几百块。

    有对数字敏感的游客,就开始粗略计算张凡这二十亩西瓜地的产值。

    经过他们粗略的计算,一串恐怖的数字让周围的人都吓得不敢说话。按照亩产万斤来算,这二十亩的黑皮西瓜,就超过一千万的收入。

    “以前,我也吃过国内产的黑皮西瓜,并不值钱,去瓜地吃,都不用一块钱一斤。”

    “不一样的,就跟那些草莓一样,应该都是世界顶级的货色。”

    “喂!谁想尝一尝?拼一拼,众筹一下。”有人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