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章 朱元璋心思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吐蕃一事太子应该知道,河西现在也在老二手里。蒙古人如此大方,将堪比大明一半的领土交给老二。你认为他们为了什么?”
在朱标冷静了一番心境后,朱元璋心平气和的对朱标询问。
“为了什么?”
关于这两件事,朱标专程研究过。蒙古人会好心送领土给朱樉?这显然是不可能。
这应该是帖木儿家族的谋划,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曾经也和朱元璋有过类似的交集。
真正的原因,朱标还真不好猜测。他不是没有想过,蒙古人在利用二弟朱樉在大明制造内乱。
可从西安来的情报显示,赵敏虽然得人心。但是,与朱樉相比。就什么也不是。
被朱标最为欣赏的,也是朱樉非常得民心这一点。
反正有朱樉在,西北就乱不起来。
至于蒙古人,或者赵敏想要谋害朱樉。朱标直接否定。
最有可能的,还是二弟朱樉会不会生出其他心思来。
虽然朱标坚信,朱樉不会做出造反割据之事。可他,真的找不到到底是什么原因,才能让蒙古人能如此大方对待朱樉。
“儿臣不知。”
朱标实事求是,讲出自己内心一直存在的疑惑。
朱元璋笑了笑。朱标看不明白,是因为他将目光全部放在了朱樉身上。
朱标关注朱樉,是怕朱樉犯原则上的错误。
作为大哥,他一直盯着朱樉。就是想在朱樉有苗头的时候,提醒他。
呵呵!
“蒙古人打得好算盘。”
朱元璋冷笑,对朱标说道。
“蒙古人能将河西与吐蕃广阔的土地交给老二,是想让我大明深陷其中。”
“太子,你现在看看。我大明已经在吐蕃投入了多少兵力?”
朱标想也不想,脱口道:“三十万。”
“不错,三十万。可这还只是目前的情况。后续需要多少将士驻守,还是一个未知数。”
“儿臣明白了。”
朱元璋这样一说。朱标立马就明白蒙古人的险恶用心。
河西与吐蕃地广是不错,可都是贫瘠之地居多。
大明得到这些土地,不仅不会有所收益。反而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扶持这两个地区。
毕竟穷字,是这两个地区的代名词。
当然,也可以像蒙古人统治时期一样。高压统治,刮地三尺。
可是,以老朱家对百姓仁慈的治国方针。不仅朱元璋和朱标自己不会采用这种方式。想必汉人,都不会行如此残忍之事。
汉人,虽然文盲居多。可礼教道德,是每一个汉人都必须学习的重要文化。
说汉人是文盲,只是说不识字。
礼智仁义信,是汉人做人的根本。是汉人视其他民族为野蛮人的区别。
“明白就好。虽然吐蕃与河西这两个地区会加重我大明的负担。可我大明为了江山稳固必须拿下。蒙古人不给老二,朕也会以武力得到。”
朱元璋认为,吐蕃和河西虽然土地贫瘠。可是这两个地区与草原一样,都是对大明最大威胁的地区。
毕竟吐蕃曾经强大过,曾经也是数个王朝的心腹大患。
吐蕃人羡慕中原繁华,一旦统一起来的吐蕃。总是会对中原虎视眈眈。
不趁现在蒙古无力统治,吐蕃一盘散沙时拿下。吐蕃如果统一,将来会不会也成为大明的心腹大患,朱元璋可不敢保证。
拿下吐蕃,大明西面的威胁就解除。反而还能成为巩固中原的屏障。这样,大明只需全力攻打草原。或是防守草原便能高枕无忧。
朱元璋将自己对吐蕃的作用,说与朱标听。
“父皇,儿臣替我大明百姓感谢父皇。”
“快起来,你这是做什么?”
朱标要对朱元璋跪拜,朱元璋连忙拉起他。
“太子,作为帝王。必须要高瞻远瞩。而你替百姓谢朕是万万不可。朕虽是帝王,可也是普通人。朕虽为百姓,可也为我朱家王朝。”
朱元璋说的坦荡,他是有私心的。其目的就是巩固江山社稷。
历数中华五千年之王朝。没有一个王朝能千秋万代。
可他朱元璋,却想做到前人所不能做到的事。
这是一个帝王的雄心。打下一个地域广阔的大明,将儿子,孙子们实权,实地分封下去。即使大明乱了。但是,烂也烂在自己家里。
都是实权分封,朱元璋就不信。朱家的天下,会落在外姓人手里。
“儿臣明白了。”
朱标对朱元璋的妄自菲薄是不认可的。
他与朱元璋相处的时间很长,他是即马皇后最了解朱元璋的人。
虽然如朱元璋所说,他有私心。他不是圣人。可作为帝王的朱元璋,能将百姓放在自己之上。就这一点,中原帝王多有不及。
勤俭节约,不是朱元璋做给别人看的。
帝王,帝后节约的美德,节约下来的开支。全部用在了百姓身上。真正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试问,天下可有帝王如此!
没有。
唯有被称作布衣天子的朱元璋保持着初心。他没有忘本,他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农民的儿子。
作为农民的儿子,为农民做任何事。都不在需要去计较,不在需要徘徊考虑。
正是受到朱元璋的影响和教育,朱标这一代人。他的兄弟姐妹们,都继承了朱元璋夫妇善待百姓的态度。
无论是嚣张跋扈的秦王,还是以残暴著称的晋王。他们针对的,都不是普通百姓。
相反,在秦王和晋王封地的普通百姓。幸福指数是整个大明最高的。说他们与百姓秋毫无犯,并不为过。
“明白就好,如果以太子的办法应付蒙古人。会让老二在西北左右为难。”
朱元璋也相信朱樉会出兵应对南下的蒙古人。
问题是,现在的吐蕃与河西还没有彻底接手。还没有稳固根基。
朱樉一旦翻脸,蒙古人必然要全力报复朱樉。
泥菩萨还有三分火气,何况是与朱樉称兄道弟的蒙古人。
蒙古人对朱樉是送马,送羊,送牛。甚至连多余的土地,也交给朱樉打理。
翻脸意味着背叛。多背叛者,毫无疑问,蒙古人一定会放弃北平,要朱樉的命。
因此朱元璋才打算,把朱樉与北平战事隔离开,不让他参与。让朱樉自己捣鼓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反正,最终受益的还是大明。
“吐蕃一事太子应该知道,河西现在也在老二手里。蒙古人如此大方,将堪比大明一半的领土交给老二。你认为他们为了什么?”
在朱标冷静了一番心境后,朱元璋心平气和的对朱标询问。
“为了什么?”
关于这两件事,朱标专程研究过。蒙古人会好心送领土给朱樉?这显然是不可能。
这应该是帖木儿家族的谋划,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曾经也和朱元璋有过类似的交集。
真正的原因,朱标还真不好猜测。他不是没有想过,蒙古人在利用二弟朱樉在大明制造内乱。
可从西安来的情报显示,赵敏虽然得人心。但是,与朱樉相比。就什么也不是。
被朱标最为欣赏的,也是朱樉非常得民心这一点。
反正有朱樉在,西北就乱不起来。
至于蒙古人,或者赵敏想要谋害朱樉。朱标直接否定。
最有可能的,还是二弟朱樉会不会生出其他心思来。
虽然朱标坚信,朱樉不会做出造反割据之事。可他,真的找不到到底是什么原因,才能让蒙古人能如此大方对待朱樉。
“儿臣不知。”
朱标实事求是,讲出自己内心一直存在的疑惑。
朱元璋笑了笑。朱标看不明白,是因为他将目光全部放在了朱樉身上。
朱标关注朱樉,是怕朱樉犯原则上的错误。
作为大哥,他一直盯着朱樉。就是想在朱樉有苗头的时候,提醒他。
呵呵!
“蒙古人打得好算盘。”
朱元璋冷笑,对朱标说道。
“蒙古人能将河西与吐蕃广阔的土地交给老二,是想让我大明深陷其中。”
“太子,你现在看看。我大明已经在吐蕃投入了多少兵力?”
朱标想也不想,脱口道:“三十万。”
“不错,三十万。可这还只是目前的情况。后续需要多少将士驻守,还是一个未知数。”
“儿臣明白了。”
朱元璋这样一说。朱标立马就明白蒙古人的险恶用心。
河西与吐蕃地广是不错,可都是贫瘠之地居多。
大明得到这些土地,不仅不会有所收益。反而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扶持这两个地区。
毕竟穷字,是这两个地区的代名词。
当然,也可以像蒙古人统治时期一样。高压统治,刮地三尺。
可是,以老朱家对百姓仁慈的治国方针。不仅朱元璋和朱标自己不会采用这种方式。想必汉人,都不会行如此残忍之事。
汉人,虽然文盲居多。可礼教道德,是每一个汉人都必须学习的重要文化。
说汉人是文盲,只是说不识字。
礼智仁义信,是汉人做人的根本。是汉人视其他民族为野蛮人的区别。
“明白就好。虽然吐蕃与河西这两个地区会加重我大明的负担。可我大明为了江山稳固必须拿下。蒙古人不给老二,朕也会以武力得到。”
朱元璋认为,吐蕃和河西虽然土地贫瘠。可是这两个地区与草原一样,都是对大明最大威胁的地区。
毕竟吐蕃曾经强大过,曾经也是数个王朝的心腹大患。
吐蕃人羡慕中原繁华,一旦统一起来的吐蕃。总是会对中原虎视眈眈。
不趁现在蒙古无力统治,吐蕃一盘散沙时拿下。吐蕃如果统一,将来会不会也成为大明的心腹大患,朱元璋可不敢保证。
拿下吐蕃,大明西面的威胁就解除。反而还能成为巩固中原的屏障。这样,大明只需全力攻打草原。或是防守草原便能高枕无忧。
朱元璋将自己对吐蕃的作用,说与朱标听。
“父皇,儿臣替我大明百姓感谢父皇。”
“快起来,你这是做什么?”
朱标要对朱元璋跪拜,朱元璋连忙拉起他。
“太子,作为帝王。必须要高瞻远瞩。而你替百姓谢朕是万万不可。朕虽是帝王,可也是普通人。朕虽为百姓,可也为我朱家王朝。”
朱元璋说的坦荡,他是有私心的。其目的就是巩固江山社稷。
历数中华五千年之王朝。没有一个王朝能千秋万代。
可他朱元璋,却想做到前人所不能做到的事。
这是一个帝王的雄心。打下一个地域广阔的大明,将儿子,孙子们实权,实地分封下去。即使大明乱了。但是,烂也烂在自己家里。
都是实权分封,朱元璋就不信。朱家的天下,会落在外姓人手里。
“儿臣明白了。”
朱标对朱元璋的妄自菲薄是不认可的。
他与朱元璋相处的时间很长,他是即马皇后最了解朱元璋的人。
虽然如朱元璋所说,他有私心。他不是圣人。可作为帝王的朱元璋,能将百姓放在自己之上。就这一点,中原帝王多有不及。
勤俭节约,不是朱元璋做给别人看的。
帝王,帝后节约的美德,节约下来的开支。全部用在了百姓身上。真正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试问,天下可有帝王如此!
没有。
唯有被称作布衣天子的朱元璋保持着初心。他没有忘本,他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农民的儿子。
作为农民的儿子,为农民做任何事。都不在需要去计较,不在需要徘徊考虑。
正是受到朱元璋的影响和教育,朱标这一代人。他的兄弟姐妹们,都继承了朱元璋夫妇善待百姓的态度。
无论是嚣张跋扈的秦王,还是以残暴著称的晋王。他们针对的,都不是普通百姓。
相反,在秦王和晋王封地的普通百姓。幸福指数是整个大明最高的。说他们与百姓秋毫无犯,并不为过。
“明白就好,如果以太子的办法应付蒙古人。会让老二在西北左右为难。”
朱元璋也相信朱樉会出兵应对南下的蒙古人。
问题是,现在的吐蕃与河西还没有彻底接手。还没有稳固根基。
朱樉一旦翻脸,蒙古人必然要全力报复朱樉。
泥菩萨还有三分火气,何况是与朱樉称兄道弟的蒙古人。
蒙古人对朱樉是送马,送羊,送牛。甚至连多余的土地,也交给朱樉打理。
翻脸意味着背叛。多背叛者,毫无疑问,蒙古人一定会放弃北平,要朱樉的命。
因此朱元璋才打算,把朱樉与北平战事隔离开,不让他参与。让朱樉自己捣鼓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反正,最终受益的还是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