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零章 来啊,互相伤害啊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二天。
“看看吧,这就是你们为之喊冤的李三才!”
天启冷笑着说。
已经多日没见其他大臣的皇帝陛下突然下旨召见内阁,六部和都察院的几个主官,然后摆在后者面前的就是李三才的供词……
杨同知出手绝对管用。
李三才虽然算是老狐狸,但一只神智不清醒的老狐狸,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处于极度亢奋状态的老李是在许显纯故意激怒下,就像那些喝醉了发酒疯的人一样,一边狗血淋头地骂着这个阉狗,一边在泡制好的供词上嚣张地签了自己的名字。
他儿子也签了。
只不过是在许显纯的哄骗下,因为大脑已经无法正常工作迷迷糊糊签的。
这就行了。
李三才父子签名的供词,王好义及其手下的供词,王家搜出的各种乱七八糟禁物,他们联络的密信,还有什么比这更充足的……
“这不可能!”
左都御史张问达惊叫着。
他一把抓起这些东西,难以置信地一份份看着,旁边大学士刘一燝也脸色苍白地凑上去,韩爌低着头站在那里,很显然已经猜到结果,而其他那几个尚书里面,只有周嘉谟动了一下。
但最终还是没有上前。
很显然这是一个隐藏很深的家伙,这段时间吏部上奏补的官员,东林党比例最大,这个据说是中立派的吏部尚书明显已经被拉过去,他是湖广人,而江浙购买粮食多数都是从湖广,肯定幕后有利益输送,在南直隶士绅控制大明绝大多数白银的情况下,想拉拢这些其他省份官员太容易了。
和他的家族做生意就行。
所以明朝政坛党争时候,经常会看到其他省籍官员,在为东林党鞍前马后冲锋陷阵,甚至比南直隶人更积极,李三才作为祖籍陕西落籍在张家湾的商人家族,更是居然成为了东林党在北方的统军大将。
原因都是这个。
东林党和背后南直隶士绅掌握财富和工业品,尤其是纺织品货源,和谁做生意他们说了算。
想赚钱都得找他们合作。
尤其是纺织品,南直隶可以说近乎垄断。
之前戚金说过,运河两岸全都种棉花通过运河南运,就是因为鲁西一带士绅缺少南方发展纺织业的水力优势,同样技术上也差得多,导致成本高自己纺反而不如卖棉花然后倒卖棉布。直到进入咱大清,鲁西一带士绅才慢慢从南方获得新的纺织技术开始自己织布,而这时候除了那些因为运输条件限制,不得不自给自足的地方,几乎全是南方棉布。
不仅仅是大明。
东南亚,倭国,朝鲜统统都在穿大明南方产的布。
甚至遥远的南美洲都一样,不过不一定是棉,更廉价的麻布其实也卖的红火。
印第安人都穿大明的布。
这不是个笑话。
事实上西班牙商人大量从大明购买布匹运到美洲。
而最近的中转站吕宋土著甚至都快没人会织布了。
当然,作为交换品,美洲产白银最高纪录百分之八十直接运大明。
一手工业品货源供应,一手来自美洲和倭国的海量白银,东林党和他们幕后的南直隶士绅,就这样掌控着大明的政治经济,一手商业利益收买,一手东林书院为核心的各大书院培养,这个利益集团同样在官场越来越庞大,不断在朝廷逼迫皇帝向着他们屈服。
这就是东林党。
“不可能?张总宪,这上面难道不是李三才的亲笔?”
杨信冷笑道。
张问达直接不屑于和这个坏人说话。
“陛下,臣怀疑锦衣卫屈打成招,李三才案事关重大,臣请三司会审!”
他直接对天启说道。
三司会审即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会审,都察院不用说,刑部尚书黄克缵属于中立派,大理寺地位低,很好收买,基本上三司会审肯定会找到办法给李三才洗脱谋反大罪。剩下也就是杀杨信了,这个的确没法洗,但李三才算是神宗旧臣属八议之身,议个几年他就七十了,那时候就属于优免范围了,而且通常这样议的最多也就是个流放。
总之只要把他从诏狱弄出来就没什么事了。
最多他儿子不好解决。
但他儿子也是为了救父,只要不是谋反单纯雇凶杀人也好办。
毕竟这算是孝子行为,而对于孝子也是要优免的,圣朝以孝为先,最后爷俩也就是流放,但李三才七十岁就可以找儿孙带替了,他根本不用去,继续在家养老就行了。
“杨信,锦衣卫可曾对李三才用刑?”
天启说道。
“没有,陛下已经下旨不得用刑,许显纯他们自然不敢抗旨,臣可以保证没打过李三才一下,不信的话各位可以自己去诏狱看看,如果李三才身上真有用刑的痕迹,那就当这份供词不存在。不过看归看,为了防止有人别有用心,在诏狱鼓动他翻供,不能靠的太近,让锦衣卫脱了他衣服远远看就行。”
杨信说道。
李三才身上绝对没有伤。
许显纯这段时间没动过他一个指头,最多也就是跟他熬,比如说不让他睡觉之类的,但这些对于李三才这种意志如铁的根本没用。
“陛下,纵然未曾用刑,臣亦请三司会审以服天下!”
张问达说道。
不用刑又不是没有别的办法。
大家都是聪明人,锦衣卫肯定用了特殊手段,否则李三才不可能签字。
李三才不可能跟闻香教同谋,这一点朝廷这些大员都很清楚,李家和王家有生意往来是真的,偶尔找王家干脏活是真的,可同谋造反就纯属诬陷了。
“既已招供何须再审?”
天启说道。
“李三才逆案证据确凿,且本人已招供,念其为神宗皇帝旧臣,且已年近七旬,免其凌迟之刑,赐其白绫一副,其子李元为从犯,与王好义等一并斩首示众,李家家产抄没,男丁流放琼州,女眷及幼童以朕新继位,当示天下以仁慈,各赐归其父母。另外闻香教逆首王好贤依然潜逃,传旨各地严加缉拿,此前王安等人矫诏之事既有李三才参与,恐怕亦与此案有牵连,着锦衣卫严加审讯。”
他紧接着说道。
流放琼州是杨信坚持的。
毕竟那里还有石碌铁矿等着开发,大明要真正进入钢铁时代,仅仅靠北方这些劣质矿石肯定不行,唯一的选择就是这座顶级铁矿,锦衣卫在昌化单独设立昌化监,就像钢铁同志喜欢的那样,把需要流放的统统扔过去。接下来抄家的肯定很多,杨信喜欢抄家只是为了要银子,但滥杀人就不好了,正好让这些家伙去发挥余热……
也可以说榨干最后一点价值。
“陛下,李家抄家当由刑部派员。”
刘一燝急忙说道。
这下子所有大臣瞬间全都精神起来。
这个必须得争,李家不说多了,三四百万是有的,如此巨额财产当然得入户部,要是到了小皇帝手中那就更没法控制了,既然李家已经保不住,那就干脆一起吃蛋糕吧。说到底控制皇帝最好的办法,还是从钱袋子上控制,好不容易趁着泰昌好哄,把万历的银子哄出了大半,要是小皇帝得到李家的财富,那些一下子就又补上了。
坚决不能让皇帝有钱,有钱的皇帝就不可能听话了。
“不必了,既然是锦衣卫办的案子,还是由锦衣卫去吧!”
天启说道。
“陛下,至少也得刑部派员参与。”
黄克缵也站不住了。
中立派也不行,这是几百万两的大生意,李三才家产恐怕都赶上大明几年的商税了,这必须得争取一下。
“朕说的很清楚,不用了,锦衣卫即可,诸卿都回去吧,朕累了!”
天启断然说道。
“陛下,这事关重大!”
户部尚书李汝华说道。
“朕累了,都退下!”
天启毫不客气地挥挥手示意都滚蛋。
好不容易才得到这样一只肥羊的天启,才不会和别人分享呢!他爹留下的窟窿可就靠这一把补了。
“陛下……”
张问达还想争一下,结果杨信那张脸就出现在他视野。
“张总宪,您没听见陛下的话吗?”
杨信笑眯眯地说道。
他一出其他大臣立刻就满腹幽怨地偃旗息鼓了。
不得不说小皇帝这一点很不好,一有事就放杨信,一点也没有个圣主明君的样子,咱们君臣之间的事情,该谈的就谈,你总是让这头饿狼出来算怎么回事。
“杨同知,去抄家的该不会是阁下吧?”
张问达冷笑道。
“这个,陛下的确是让杨某去的,杨某于抄家一道还是有几分才能。”
杨信说道。
这活当然得让他干,大明这些年单笔抄家谁抄出过七十万两?这样的抄家高手当然要最大限度利用起来。
张问达点了点头。
“都察院会派人去看着的,老夫会让所有御史都去盯着你们,每一锭银子都记下来,到时候杨同知最好别让老夫抓住什么把柄。”
他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说完他和其他人一同退出了乾清宫。
第二天。
“看看吧,这就是你们为之喊冤的李三才!”
天启冷笑着说。
已经多日没见其他大臣的皇帝陛下突然下旨召见内阁,六部和都察院的几个主官,然后摆在后者面前的就是李三才的供词……
杨同知出手绝对管用。
李三才虽然算是老狐狸,但一只神智不清醒的老狐狸,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处于极度亢奋状态的老李是在许显纯故意激怒下,就像那些喝醉了发酒疯的人一样,一边狗血淋头地骂着这个阉狗,一边在泡制好的供词上嚣张地签了自己的名字。
他儿子也签了。
只不过是在许显纯的哄骗下,因为大脑已经无法正常工作迷迷糊糊签的。
这就行了。
李三才父子签名的供词,王好义及其手下的供词,王家搜出的各种乱七八糟禁物,他们联络的密信,还有什么比这更充足的……
“这不可能!”
左都御史张问达惊叫着。
他一把抓起这些东西,难以置信地一份份看着,旁边大学士刘一燝也脸色苍白地凑上去,韩爌低着头站在那里,很显然已经猜到结果,而其他那几个尚书里面,只有周嘉谟动了一下。
但最终还是没有上前。
很显然这是一个隐藏很深的家伙,这段时间吏部上奏补的官员,东林党比例最大,这个据说是中立派的吏部尚书明显已经被拉过去,他是湖广人,而江浙购买粮食多数都是从湖广,肯定幕后有利益输送,在南直隶士绅控制大明绝大多数白银的情况下,想拉拢这些其他省份官员太容易了。
和他的家族做生意就行。
所以明朝政坛党争时候,经常会看到其他省籍官员,在为东林党鞍前马后冲锋陷阵,甚至比南直隶人更积极,李三才作为祖籍陕西落籍在张家湾的商人家族,更是居然成为了东林党在北方的统军大将。
原因都是这个。
东林党和背后南直隶士绅掌握财富和工业品,尤其是纺织品货源,和谁做生意他们说了算。
想赚钱都得找他们合作。
尤其是纺织品,南直隶可以说近乎垄断。
之前戚金说过,运河两岸全都种棉花通过运河南运,就是因为鲁西一带士绅缺少南方发展纺织业的水力优势,同样技术上也差得多,导致成本高自己纺反而不如卖棉花然后倒卖棉布。直到进入咱大清,鲁西一带士绅才慢慢从南方获得新的纺织技术开始自己织布,而这时候除了那些因为运输条件限制,不得不自给自足的地方,几乎全是南方棉布。
不仅仅是大明。
东南亚,倭国,朝鲜统统都在穿大明南方产的布。
甚至遥远的南美洲都一样,不过不一定是棉,更廉价的麻布其实也卖的红火。
印第安人都穿大明的布。
这不是个笑话。
事实上西班牙商人大量从大明购买布匹运到美洲。
而最近的中转站吕宋土著甚至都快没人会织布了。
当然,作为交换品,美洲产白银最高纪录百分之八十直接运大明。
一手工业品货源供应,一手来自美洲和倭国的海量白银,东林党和他们幕后的南直隶士绅,就这样掌控着大明的政治经济,一手商业利益收买,一手东林书院为核心的各大书院培养,这个利益集团同样在官场越来越庞大,不断在朝廷逼迫皇帝向着他们屈服。
这就是东林党。
“不可能?张总宪,这上面难道不是李三才的亲笔?”
杨信冷笑道。
张问达直接不屑于和这个坏人说话。
“陛下,臣怀疑锦衣卫屈打成招,李三才案事关重大,臣请三司会审!”
他直接对天启说道。
三司会审即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会审,都察院不用说,刑部尚书黄克缵属于中立派,大理寺地位低,很好收买,基本上三司会审肯定会找到办法给李三才洗脱谋反大罪。剩下也就是杀杨信了,这个的确没法洗,但李三才算是神宗旧臣属八议之身,议个几年他就七十了,那时候就属于优免范围了,而且通常这样议的最多也就是个流放。
总之只要把他从诏狱弄出来就没什么事了。
最多他儿子不好解决。
但他儿子也是为了救父,只要不是谋反单纯雇凶杀人也好办。
毕竟这算是孝子行为,而对于孝子也是要优免的,圣朝以孝为先,最后爷俩也就是流放,但李三才七十岁就可以找儿孙带替了,他根本不用去,继续在家养老就行了。
“杨信,锦衣卫可曾对李三才用刑?”
天启说道。
“没有,陛下已经下旨不得用刑,许显纯他们自然不敢抗旨,臣可以保证没打过李三才一下,不信的话各位可以自己去诏狱看看,如果李三才身上真有用刑的痕迹,那就当这份供词不存在。不过看归看,为了防止有人别有用心,在诏狱鼓动他翻供,不能靠的太近,让锦衣卫脱了他衣服远远看就行。”
杨信说道。
李三才身上绝对没有伤。
许显纯这段时间没动过他一个指头,最多也就是跟他熬,比如说不让他睡觉之类的,但这些对于李三才这种意志如铁的根本没用。
“陛下,纵然未曾用刑,臣亦请三司会审以服天下!”
张问达说道。
不用刑又不是没有别的办法。
大家都是聪明人,锦衣卫肯定用了特殊手段,否则李三才不可能签字。
李三才不可能跟闻香教同谋,这一点朝廷这些大员都很清楚,李家和王家有生意往来是真的,偶尔找王家干脏活是真的,可同谋造反就纯属诬陷了。
“既已招供何须再审?”
天启说道。
“李三才逆案证据确凿,且本人已招供,念其为神宗皇帝旧臣,且已年近七旬,免其凌迟之刑,赐其白绫一副,其子李元为从犯,与王好义等一并斩首示众,李家家产抄没,男丁流放琼州,女眷及幼童以朕新继位,当示天下以仁慈,各赐归其父母。另外闻香教逆首王好贤依然潜逃,传旨各地严加缉拿,此前王安等人矫诏之事既有李三才参与,恐怕亦与此案有牵连,着锦衣卫严加审讯。”
他紧接着说道。
流放琼州是杨信坚持的。
毕竟那里还有石碌铁矿等着开发,大明要真正进入钢铁时代,仅仅靠北方这些劣质矿石肯定不行,唯一的选择就是这座顶级铁矿,锦衣卫在昌化单独设立昌化监,就像钢铁同志喜欢的那样,把需要流放的统统扔过去。接下来抄家的肯定很多,杨信喜欢抄家只是为了要银子,但滥杀人就不好了,正好让这些家伙去发挥余热……
也可以说榨干最后一点价值。
“陛下,李家抄家当由刑部派员。”
刘一燝急忙说道。
这下子所有大臣瞬间全都精神起来。
这个必须得争,李家不说多了,三四百万是有的,如此巨额财产当然得入户部,要是到了小皇帝手中那就更没法控制了,既然李家已经保不住,那就干脆一起吃蛋糕吧。说到底控制皇帝最好的办法,还是从钱袋子上控制,好不容易趁着泰昌好哄,把万历的银子哄出了大半,要是小皇帝得到李家的财富,那些一下子就又补上了。
坚决不能让皇帝有钱,有钱的皇帝就不可能听话了。
“不必了,既然是锦衣卫办的案子,还是由锦衣卫去吧!”
天启说道。
“陛下,至少也得刑部派员参与。”
黄克缵也站不住了。
中立派也不行,这是几百万两的大生意,李三才家产恐怕都赶上大明几年的商税了,这必须得争取一下。
“朕说的很清楚,不用了,锦衣卫即可,诸卿都回去吧,朕累了!”
天启断然说道。
“陛下,这事关重大!”
户部尚书李汝华说道。
“朕累了,都退下!”
天启毫不客气地挥挥手示意都滚蛋。
好不容易才得到这样一只肥羊的天启,才不会和别人分享呢!他爹留下的窟窿可就靠这一把补了。
“陛下……”
张问达还想争一下,结果杨信那张脸就出现在他视野。
“张总宪,您没听见陛下的话吗?”
杨信笑眯眯地说道。
他一出其他大臣立刻就满腹幽怨地偃旗息鼓了。
不得不说小皇帝这一点很不好,一有事就放杨信,一点也没有个圣主明君的样子,咱们君臣之间的事情,该谈的就谈,你总是让这头饿狼出来算怎么回事。
“杨同知,去抄家的该不会是阁下吧?”
张问达冷笑道。
“这个,陛下的确是让杨某去的,杨某于抄家一道还是有几分才能。”
杨信说道。
这活当然得让他干,大明这些年单笔抄家谁抄出过七十万两?这样的抄家高手当然要最大限度利用起来。
张问达点了点头。
“都察院会派人去看着的,老夫会让所有御史都去盯着你们,每一锭银子都记下来,到时候杨同知最好别让老夫抓住什么把柄。”
他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说完他和其他人一同退出了乾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