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大磨盘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神级影视大穿越、汉化大师、逆行诸天万界、我一个人砍翻末世、蜀山道主、我的分身帝国、从同福开始、无耻术士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三个小孩不晓得他们在说什么。小凡和牛牛用手背擦了擦额头的汗渍后,舔了舔手背,这样几次,被同行的两个小孩发现了,使劲笑话他俩,小水也呵呵笑起来。笑过后,却也舔了舔手背,还吸吸了手指,吸完后说“甜的”,还很好心地把手伸向小凡和牛牛,让他们舔。“吁…”牛牛嫌弃地后撤。小凡配合着舌尖添了下说甜的,其实味道一点不好。然后,他看看自己的衣袖,翻出里面的底衬,擦拭了一下小水的额头,说:“他们是对的,我们现在不缺水。”同样给牛牛擦了擦鼻尖的汗渍。
牛牛倒好奇心上来了,盯着小水的手说:“我的汗是咸的,小水的汗怎么是甜的?”
小水很大方地重新把手指递到他面前。
牛牛舔了舔说是苦的。
“是甜的”,小水纠正,“你再舔舔。”
牛牛又舔了舔,仍然觉得是苦的。”
小水不高兴了,伸给小凡食指,“小凡尝尝”。
“我觉得是甜的”,小凡自然向着小水。
“不会吧”,耿直的牛牛没有意识到,不相信得又要舔。
“换个指头,这都吃两遍了。”小凡暗笑。
看着三个小孩认真的样子,旁边看热闹的大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大笑声中,牛牛却感觉晕乎乎的,在石头上坐了一会儿还是晕,抬头看看太阳,想是不是中暑了(他忘了这是冬天),回家后晚饭也没吃,第二天早上也没起床。
爷爷对把脉懂一点,他的脉象慢而无力,有中毒之象,但也不确定。刚好家里挖来两只冬菇,便让婶婶切了一只,捣了点蓖麻油炒上。平时极少用油的,小镇人们发现油炒冬菇可以治体质虚弱,也就是爷爷说的补元气。爷爷则去小镇东头找唯一的大夫—一名老中医。没想到半晌大夫到的时候,牛牛却已经坐在床上吃稀饭了,大夫把把脉说,目前看来,没什么大碍,稍作休息就可痊愈了。
爷爷让叔叔去帮挑两担水来,家里来了可以做重活的年轻人,爷爷为此万分感激。“挑水?”叔叔有些疑惑,他来了这么些日子,没遇到过需要挑水的时候。“这两日,水没上来。”爷爷简单解释,“我带你去。”
婶婶见了,说一起去,这样挑一次就差不多了。
平日不怎么挑水吃,家里就一只水桶,于是爷爷到邻居家借了三只来。
爷爷带叔叔和婶婶绕进正街东侧的一个小巷,小巷旁侧的胡同里有一栋老屋,砖的夜色明显发黑。此刻铁门打开着,挑着木桶的或铁桶的人们络绎不绝,跟爷爷打招呼。叔叔和婶婶进到院子中后,发现院落中有一个用砂石做的大磨盘,外观看起来是这样的:大磨盘中央的砂石滚轮和碗口粗的杠杆证实了它的身份,不同的是磨盘一侧嵌着竹管,婶婶数了数,是6根。他们村里就有个这样的磨盘,以前用来磨面粉和苞谷粉的。但这明显不是磨盘,因为人们从它的一侧接水出来。婶婶猜想这大概是个大水井。一位看起来40岁左右的男人坐在门槛上,拿着纸和笔记录着什么,大概是这口水的管理者。他看起来不甚言语,爷爷跟他打招呼,他也只是点点头,表情木讷。人们取水时就一圈圈推磨盘,就有水被汲出来,顺着磨盘一侧的竹管流出来。水流蛮大的,很快便可接满一桶。竹管下方有一个同样用砂石做的凹槽,叔叔和婶婶将木桶放进去。看水的男人伸手调整了一下磨盘中央的一个闸门样东西,然后指导叔叔和婶婶跟着爷爷转动磨盘,边示范边简单说:“这样。”爷爷和婶婶在一侧,叔叔在另一侧,转动一圈后,水桶便满了。看着那哗哗的流水,叔叔和婶婶连惊叹都来不及,这哪里是世外桃源,根本就像是另一个世界——神仙们住的地方——就像牛牛说的。
叔叔和婶婶挑着水往回走,竹扁担一上一下弹动着,水桶中的水叮叮泠泠跳动,声音很好听。他们想起了很久以前从水井中担水的日子,那时每隔几天就得去担,婶婶时常嫌麻烦,期盼在自己院子中有这样一口井,现在却感觉汲水挑水是多么开心的事情。两人一前一后地往回走,感动地哼着小曲儿。半路上却被两个人拦住了,是小嘴和黑生。两人被小嘴和黑生拉到了镇长先生那里。
“我孙子说有两个外地人取用我们的水,就知道是你们。”镇长在庄严的桌子后面,严肃地审训两人,“我一直都怀疑你们两人来我们这里的目的不纯,老实交代!”他的面容更黑了,“谁指使你们来窃取我们的秘密的。”
叔叔婶婶面面相觑,不知所云,心里都想,真是天大的冤枉,我们就俩小老百姓,我们有多大的能耐,能被别人指使呀。婶婶一时说不出话来,叔叔申辩道:“镇长先生,您一定是误会了,家里没水了...。”
“哪里是你的家,我当时就明确地告诫你们了”,他自觉告诫这个词太有水平了,“你们只是暂住在这里,现在你们窥探了我们的秘密,我就不能再让你们离开了。”他直感叹自己的文化底蕴,窥探这样高深的词都能想到。
“镇长先生,您真的误会了,我们...我们没有私自去挑水,是大叔带么呢去的。”
“照你这么说,老劳是幕后主使了?!”
“我们...”
“小嘴、黑生,把水扣下,把他们一对...这两个外地人关仓库,不,关库房,不,关柴房去。”
“镇长先生...”
镇长没再理会,而是转头怜爱刚进门的孙子,“壮壮,我的乖孙子,这两日就跟爷爷在家玩好不好?”
小嘴和黑生只得奉命将两人关了起来。
三个小孩不晓得他们在说什么。小凡和牛牛用手背擦了擦额头的汗渍后,舔了舔手背,这样几次,被同行的两个小孩发现了,使劲笑话他俩,小水也呵呵笑起来。笑过后,却也舔了舔手背,还吸吸了手指,吸完后说“甜的”,还很好心地把手伸向小凡和牛牛,让他们舔。“吁…”牛牛嫌弃地后撤。小凡配合着舌尖添了下说甜的,其实味道一点不好。然后,他看看自己的衣袖,翻出里面的底衬,擦拭了一下小水的额头,说:“他们是对的,我们现在不缺水。”同样给牛牛擦了擦鼻尖的汗渍。
牛牛倒好奇心上来了,盯着小水的手说:“我的汗是咸的,小水的汗怎么是甜的?”
小水很大方地重新把手指递到他面前。
牛牛舔了舔说是苦的。
“是甜的”,小水纠正,“你再舔舔。”
牛牛又舔了舔,仍然觉得是苦的。”
小水不高兴了,伸给小凡食指,“小凡尝尝”。
“我觉得是甜的”,小凡自然向着小水。
“不会吧”,耿直的牛牛没有意识到,不相信得又要舔。
“换个指头,这都吃两遍了。”小凡暗笑。
看着三个小孩认真的样子,旁边看热闹的大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大笑声中,牛牛却感觉晕乎乎的,在石头上坐了一会儿还是晕,抬头看看太阳,想是不是中暑了(他忘了这是冬天),回家后晚饭也没吃,第二天早上也没起床。
爷爷对把脉懂一点,他的脉象慢而无力,有中毒之象,但也不确定。刚好家里挖来两只冬菇,便让婶婶切了一只,捣了点蓖麻油炒上。平时极少用油的,小镇人们发现油炒冬菇可以治体质虚弱,也就是爷爷说的补元气。爷爷则去小镇东头找唯一的大夫—一名老中医。没想到半晌大夫到的时候,牛牛却已经坐在床上吃稀饭了,大夫把把脉说,目前看来,没什么大碍,稍作休息就可痊愈了。
爷爷让叔叔去帮挑两担水来,家里来了可以做重活的年轻人,爷爷为此万分感激。“挑水?”叔叔有些疑惑,他来了这么些日子,没遇到过需要挑水的时候。“这两日,水没上来。”爷爷简单解释,“我带你去。”
婶婶见了,说一起去,这样挑一次就差不多了。
平日不怎么挑水吃,家里就一只水桶,于是爷爷到邻居家借了三只来。
爷爷带叔叔和婶婶绕进正街东侧的一个小巷,小巷旁侧的胡同里有一栋老屋,砖的夜色明显发黑。此刻铁门打开着,挑着木桶的或铁桶的人们络绎不绝,跟爷爷打招呼。叔叔和婶婶进到院子中后,发现院落中有一个用砂石做的大磨盘,外观看起来是这样的:大磨盘中央的砂石滚轮和碗口粗的杠杆证实了它的身份,不同的是磨盘一侧嵌着竹管,婶婶数了数,是6根。他们村里就有个这样的磨盘,以前用来磨面粉和苞谷粉的。但这明显不是磨盘,因为人们从它的一侧接水出来。婶婶猜想这大概是个大水井。一位看起来40岁左右的男人坐在门槛上,拿着纸和笔记录着什么,大概是这口水的管理者。他看起来不甚言语,爷爷跟他打招呼,他也只是点点头,表情木讷。人们取水时就一圈圈推磨盘,就有水被汲出来,顺着磨盘一侧的竹管流出来。水流蛮大的,很快便可接满一桶。竹管下方有一个同样用砂石做的凹槽,叔叔和婶婶将木桶放进去。看水的男人伸手调整了一下磨盘中央的一个闸门样东西,然后指导叔叔和婶婶跟着爷爷转动磨盘,边示范边简单说:“这样。”爷爷和婶婶在一侧,叔叔在另一侧,转动一圈后,水桶便满了。看着那哗哗的流水,叔叔和婶婶连惊叹都来不及,这哪里是世外桃源,根本就像是另一个世界——神仙们住的地方——就像牛牛说的。
叔叔和婶婶挑着水往回走,竹扁担一上一下弹动着,水桶中的水叮叮泠泠跳动,声音很好听。他们想起了很久以前从水井中担水的日子,那时每隔几天就得去担,婶婶时常嫌麻烦,期盼在自己院子中有这样一口井,现在却感觉汲水挑水是多么开心的事情。两人一前一后地往回走,感动地哼着小曲儿。半路上却被两个人拦住了,是小嘴和黑生。两人被小嘴和黑生拉到了镇长先生那里。
“我孙子说有两个外地人取用我们的水,就知道是你们。”镇长在庄严的桌子后面,严肃地审训两人,“我一直都怀疑你们两人来我们这里的目的不纯,老实交代!”他的面容更黑了,“谁指使你们来窃取我们的秘密的。”
叔叔婶婶面面相觑,不知所云,心里都想,真是天大的冤枉,我们就俩小老百姓,我们有多大的能耐,能被别人指使呀。婶婶一时说不出话来,叔叔申辩道:“镇长先生,您一定是误会了,家里没水了...。”
“哪里是你的家,我当时就明确地告诫你们了”,他自觉告诫这个词太有水平了,“你们只是暂住在这里,现在你们窥探了我们的秘密,我就不能再让你们离开了。”他直感叹自己的文化底蕴,窥探这样高深的词都能想到。
“镇长先生,您真的误会了,我们...我们没有私自去挑水,是大叔带么呢去的。”
“照你这么说,老劳是幕后主使了?!”
“我们...”
“小嘴、黑生,把水扣下,把他们一对...这两个外地人关仓库,不,关库房,不,关柴房去。”
“镇长先生...”
镇长没再理会,而是转头怜爱刚进门的孙子,“壮壮,我的乖孙子,这两日就跟爷爷在家玩好不好?”
小嘴和黑生只得奉命将两人关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