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599章:倭国变成了香饽饽

第599章:倭国变成了香饽饽

作者:执笔见春秋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次日起来的时候。

    徐妙锦感觉到浑身都是软绵绵的,没得力气。

    其实像是这样的未婚先睡,已经是违背了当代的世俗道德,不过朱英是皇太孙的话,这就有些不相同了。

    早上的早朝自然就没必要去了。

    这不反正老爷子在的吗。

    宫廷里。

    朱元章看着奉天殿的臣子们,心里头也有些无语。

    本想着自己这个点的话,应该往后都不用怎么去在乎早朝的事情了。

    说好了交给大孙去做,结果是转来转去还是到了自己的头上。

    好在昨夜的情况,朱元章这里也比较满意,终归是为了老朱家的开枝散叶,比较能想通。

    自己都有了二十多个儿子,大孙这能力,瞧着可是要比自己强多了,且现在才二十出头,不得生上百来个儿子才行?

    想到自己可能有上百个曾孙,朱元章的嘴角就不由微微的翘起。

    下边的大臣看了,顿时就知晓今日的早朝好过了。

    今天陛下的心情,可是相当不错呢。

    如今的早朝,也没了往日的那般繁琐,基本上是汇报总结一下各地最新的情况就好了。

    唯一需要讨论的,也就是一些大的事情。

    早朝现在差不多就是个例会。

    现在的朱元章,都有想着可能不需要每天都开了。

    或者以后改成几天开上那么一次?

    这倒不是说朱元章不勤快了,而是他发现如今的早朝,好像没有了什么事情。

    稍微大的事情,基本上在华盖殿几个大臣商议着就能处理掉了。

    便是像今日,还没半个时辰呢,早朝就差不多冷场了。

    因为大家都不知道说些什么了。

    平日的工作汇报和总结,也都是每七天就会交上去审核,一些小的方面,依照如今的规矩,也不需要在朝堂上来进行单独禀告。

    各司其职便就行了,工作效率比之先前不知道高出多少。

    比如说是刑部这边,每个桉子都会根据情况进行一个分类划等。

    有着完成时间的规定,和详细证据的归档。

    若是说没有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那么必须就要上归三司审理,判断个中缘由。

    到底是刑部的问题,还是桉子更加棘手。

    有了这个规矩之后,但凡想在仕途上有点发展的官员,就必须要注重到效率这块了。

    吏部那边对于官员平日的工作情况,也是有着严格的限定。

    资历不够,工作效率不够,可是没有办法完成升迁的,连候补的机会都没有。

    整个大明的官场,现在已经是开始内卷起来。

    且如果是长时间的出现工作效率不达标,同样吏部这边也会进行一个考核。

    在考核不通过的情况下,一般会进行一个降职处理。

    哪怕是吏部尚书,现在也已经没有了越级提拔的能力,即便是有特别优秀的人才,破格提拔的权力也是掌握在皇帝本人的手里。

    违规操作一经发现,最次都是降职,甚至品级较大的情况下,会直接贬为庶人,免除官籍。

    这年头,不再是说简单的举荐入仕,或者说考取功名就能稳步上前的。

    各部门条条框框的订立,也让皇帝本身变得更加的轻松起来。

    朱元章也是基于在这样的情况下,觉得早朝已经没有必要每天都开了。

    “今日起,没有咱的谕旨,往后的早朝改成两日一次。”

    “谢陛下隆恩。”

    朱元章还是比较严谨,没有直接改成三天一次或者更多,先行定下两天一次的早朝。

    这样的话,至少每次早朝的时候,还能有些话说。

    不至于像是今天这样,一套流程和仪式走完之后,零零碎碎汇报一下,就没啥话说了。

    大臣们也是极为兴奋。

    不用赶早朝的话,他们的早上就能够多睡一会了。

    尤其是在这寒冷的冬季,谁还不想多在热乎的床上躺一会呢。

    散朝之后。

    作为右军都督府左都督的徐增寿,正准备回家去。

    他出门的时候,太孙殿下可还没起床呢,现在得赶紧回去伺候着。

    “徐都督请留步。”

    刚跨出殿门,旁边就传来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刘和的声音。

    “刘公公,这是有什么事情吗。”

    徐增寿笑着问道。

    刘和同样也是笑着说道;“陛下召徐都督后殿问话,还请徐都督随咱家一同去面见陛下吧。”

    徐增寿喜笑颜开,他当然知道陛下找自己是因为什么事情。

    肯定是跟小妹有很大的关系。

    “臣徐增寿,拜见陛下。”

    “平身吧。”

    “谢陛下。”

    朱元章看着面前的徐增寿,问道:“咱听说昨日大孙睡在了中山王府?”

    徐增寿赶忙道;“昨日太孙殿下随小妹徐妙锦一同到府中晚宴,期间多喝了两杯,因此便就在府内歇息了。”

    朱元章点点头,基本的情况他自然有所了解。

    便道:“徐妙锦这孩子,是个好孩子,咱先前其实也跟宁妃商量过,想让她入宫来。”

    “现在这般,也算是不错了,往后一个贵妃的位子,是少不了的,毕竟是徐达的女儿,咱也不可能说亏待了她。”

    徐增寿连忙道:“能够被太孙殿下瞧上,自然是小妹的福分。”

    “陛下有所不知,小妹早些年间遇到过太孙殿下之后,就一直记在心里,这两年即便是到了出阁的年纪,也是谁都未曾见过。”

    “如今总算是得偿所愿,臣这个当哥哥的,也算是了却一桩心事。”

    朱元章听完之后,微微点头。

    沉吟一番后道:“你在京师也待了不少年了,可有什么想法出去历练一番。”

    徐增寿闻言,心下大喜。

    道:“臣听陛下吩咐。”

    朱元章想了想说道;“咱记得你跟老四的关系不错,他这些日子也快是要回来了,等到年后,大约是要去倭国的。”

    “到时候你便是跟着他一起去吧。”

    徐增寿没想到陛下竟然给了这么好的差事。

    要知道目前的武将们,最想去的地方就是倭国了,这个曾经大家都觉得鸟不拉屎的小国,如今已经是成为了最大的香饽饽。

    这里头的原因也很是简单,如今倭国那边海运每个季度,都要运送大量的白银到大明来。

    做这门差事,里头的油水可是非常足够的。

    稍微有点见识的就明白,倭国往后不会缺少得功劳的机会,区区小国,哪有资格坐拥金山银山。

    日后平定倭国,定是会要论功行赏。

    功劳有,油水足,可谓是最好的差事了。

    “谢陛下隆恩。”

    徐增寿当即磕头不止。

    .....

    “这大明京师,当真是每次回来都完全的不同。”

    “本王的那个大侄子,还真是有天大的本事,便是本王怎么也想不到,竟然可以发展到如此宏大的规模。”

    正阳门下,朱棣带着两个儿子,还有随从的亲信将领们经过长途跋涉之后,终于是回到了京师。

    朱棣在草原上被俘虏之后,因为朱英和额勒伯克的和谈,很快就放了出来。

    不过当时朱英并没有去等朱棣放出来就走了。

    虽说是俘虏,因为朱元章早前的关系,加上本身朱棣跟额勒伯克也算是熟悉,是以自然没有说吃什么苦头。

    从俘虏开始,一直享受的都是王爷的待遇,也就是行动没那么自由而已。

    后边整个北元算是跟大明谈成了合作,尤其是北元雇佣行会的成立,意味着草原上近几年来说,都不会存在什么战事了。

    顶多就是一些小方面的争执。

    按照朱棣的性子,再继续待在草原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

    而京师这里,朱英也同意了关于他去倭国的事情。

    在来京师之前,朱棣还特意的去了一趟北平王府。

    那里曾经是他的藩地。

    现在已经是变了个样子了。

    自从朱英定下了关于海外藩地的事情之后,这就意味着所有的藩王,已经不再是有藩地了,所有的王府都进行一个回收。

    朱棣的北平王府也不例外。

    北平现在是大搞建设,这是为日后的大明国都作准备,王府自然也在改造的范围里。

    这让朱棣颇有几分感叹。

    最大的感叹还是南京城。

    都快是已经认不出了。

    “好繁华啊,这感觉,好像是我好多年都没有回来过了。”

    “这人也太多了吧,一眼看去全是人,那边的巷子里密密麻麻全是人,都不知道怎么走进去了。”

    朱棣的两个儿子,朱高煦和朱高燧两人,轮番感叹着说道。

    这大概就跟乡下人进城差不多的感受。

    因为海贸的繁荣,加上大明京师近乎三百万人口的日常需求,且作为京师,这里的百姓多数富裕。

    在京师这里,有如此巨大的人口规模,随便做点什么小买卖都很是赚钱,也就导致京师百姓的口袋里,都很有余钱。

    是以大量的外国商人,都会跑到京师这里来进行买卖。

    临近长江的南京,海船都差不多能够直接开到正阳门码头这里。

    不过也正是因为船只太多,想要开船过来可没那么简单。

    对于船只的管理和限制,目前有着很高的要求,一般的船只根本没有资格在这里停靠。

    单单一个停靠的资格,就已经是极高的价钱了。

    且只要进入到南京这边的支流,都是按照每日来进行一个收费,单单就这一点,便给京师创造了不小的效益。

    朱棣回京,也意味着年底也就这两天的时间了。

    今年,对于朱元章来说算是一个极为热闹的年。

    不仅仅是朱棣,因为皇曾长孙出生的缘故,所有的藩王在朱元章的准许之下,全部都回归了。

    本来朱允炆在年前就已经是准备好了就藩占城,现在也是等着这个年过完之后再出发。

    而对于整个京师来说,那就是更加的热闹了。

    “今年难得一个团圆年呀。”

    朱元章这两日,听着每个儿子回宫的消息很是开心。

    年纪大了,自然就是享福了。

    作为皇家,团圆过年其实是一个很难的话题。

    尤其是前些年,自从藩王们就藩之后,就不可能说随便的回来,而且朱元章也需要自己的这些儿子坐镇边疆。

    从某个程度上来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很可能一些儿子就很难说再见到第二次了。

    现在因为大孙的关系,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

    草原的威胁解除了,自己忌惮的北元也和谈了,自然不需要这么多皇子去镇守。

    内陆这边,因为取消藩王封地的关系,也就纷纷回了京师。

    今年,即将来临的洪武二十九年,可谓是一家团圆。

    而随着皇子们的不断回归,宫廷里面也变得热闹的许多。

    往日比较安静的宫里头,现在有一种到处是人的感觉。

    不过对于皇子们来说,比较憋屈的是没有什么住的地方,还好藩王这边,基本上在京师里有赏赐的府邸。

    一些即便是没有府邸的,也只能是暂且住在宫里头。

    这日,洪武二十九年正月初一。

    朱元章举行了盛大的朝会。

    这次的朝会,先行开始便就是各部尚书,对于洪武二十八年一些事情的回忆。

    讲述去年整个大明的变化。

    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当今大明的繁荣强盛。

    这些事后便也会跟着刊登在京师邸报之上进行发行。

    大朝会单单的奉天殿完全是待不下,官员们都已经是排到了奉天广场这里。

    主要是皇子们都回来了,除了一些在外战事镇守的,多数的武将们今年也全都回来了。

    还有各地官员来京师进行一个年度汇报的。

    大朝会的人数,达到了一个空前盛大的规模,足足三千多人。

    好在是现在的大明国库充盈,不然就这一场宴席,都不知道能不能承担起来。

    在今日的大朝会之上,倭国可谓是成了最为炙手可热的地方。

    不少官员心里头非常的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选择去倭国。

    那里不仅仅可以敞开的施展抱负,更是有着大量的油水。

    像是晋王朱棡,齐王朱榑,以及跟着一起回来的燕王世子朱高炽,可谓是成为了这个大朝会的明星人物。

    很多官员更是上了心思,在这正月的时候看能不能搭上线,也跟着去倭国干上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