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外调名单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神级影视大穿越、汉化大师、逆行诸天万界、我一个人砍翻末世、蜀山道主、我的分身帝国、从同福开始、无耻术士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首辅官邸,书房。
蒋冕日落时来访,交给杨廷和一份名单,涉及到京城官员外调的情况。
基本都是六部主事、给事中、中书舍人等外调,大明官员冗员情况非常严重,很多考上进士的人,其实只是混着一份虚职,比如说在这份外调名单中,就有不少前一科刚考中进士,在六部观政的那些人。
理论上来说,观政可以有三年时间,但其实几个月到一两年,就会根据各地的需求,把这些进士一批批放走,补各地出现的官缺,正式走马上任。
杨廷和大致看了看,跟蒋冕简单交谈后,送其离开。
随后杨廷和将杨慎叫到书房,并把名单交给儿子看了看。
杨慎不解地问道:「父亲这是何意?有何……不妥吗?」
杨廷和道:「此份名录,尚未呈奏,为父不打算马上就做决定,而是准备交给陛下,由其先做一些增减,再做决定。」
「父亲是想……试探陛下用人策略?」
杨慎随即明白杨廷和的用意。
并不是确定袭来再呈报皇帝御批,而是先交给皇帝做一番增减再上报,这就很有学问了,若是其中有皇帝想用之人,或是皇帝讨厌哪个,想把其调走……这些杨廷和就能得悉,然后有目的进行针对。
「嗯。」
杨廷和在儿子面前没什么避讳。
杨慎道:「父亲,您就不怕陛下把一些他看不上眼的人,给……调出京师去?」
杨慎脑海中首先想到的就是朱浩。
近来朱浩去皇宫日讲三次,到七月后,日讲便停了,朱浩再也没机会入宫。
以之前三次日讲的情况看,朱浩跟皇帝闹得很「不愉快」,眼下这份外调名单中,并不包涵朱浩。
若皇帝有意把朱浩外调,那岂不是说害了朱浩?
杨廷和道:「无论是谁,若陛下真有意将其外调,为父也不能阻拦,全看陛下自己的选择吧。」
杨慎觉得很奇怪。
为何父亲要「支持」新皇的决定?难道有些人杨廷和也看不顺眼,想借助皇帝之手,把人调出京城?
还是说想以此来试探皇帝的用意?
分析皇帝到底跟哪些人走得近?
毕竟有很多外调的人,尚无法确定是否是新皇派系的人,若是皇帝有意把一些人删除到名单外……那就又说法了,父亲可能会更加坚决把这种人调走,哪怕现在不调整,回头其在仕途中的前景也着实堪忧。
皇帝增加或者减少,好像都会暴露很多真相给外人知晓。
那父亲走的这步棋,就是化被动为主动的妙招。
……
……
当朱四拿到名单时,有些莫名其妙。
名单很长,有一百多名即将调出京城的中下层官员,这些人以往留在京城就是混资历的,其中有一半是观政进士,调出去后有的出任知县,有的为监察御史等职……
就算一些户部主事调出京城,也不过是混个府同知,或是通判等职务,再有的被放到了漕运、都转运盐使司等衙门。
乱七八糟。
朱四看完后,发现除了几个好像是本科进士有那么丁点印象,就没熟悉的了,甚至把名单合上后,他都不记得还有谁。
「陛下。」
张佐在旁立着,提醒一句,意思是,咱家侍奉在旁呢,要是您有何不解的,可以问问呢咱家的看法。
朱四道:「他们……到底是啥意思?」
张佐谨慎地问道:「陛下是想问,吏部为何将这份名单县呈交陛下御览吗?」
「不然呢?
这些人,没一个身居要职,也没说把咱兴王府出身的人调出京城去,唐先生也没说要调去地方,非要给朕看,他们是吃饱了撑的慌吗?」
朱四百思不得其解。
张佐试探着分析道:「会不会是,要陛下在上面增减人员?」
朱四问道:「朕增谁减谁?就算去年那一科天子门生是朕的人吧,但朕知道他们谁能办事,谁又是庸才?这不是扯淡吗?」
张佐道:「其实可以问问朱先生,他应该会知道。」
「嗯。」
朱四跟着点头,「有道理,今天出宫时,就问问朱浩,他们到底在搞什么鬼。」
……
……
朱四不明白,一群朝中属于边缘人物的下层官员,自己有什么好关心的。
等他见到朱浩,立即就把名单交到朱浩手里。
朱浩看完后笑着说道:「或许有人想让陛下在上面加上臣的名字呢?」
「啊!」
朱四没有反应,倒是旁边的张佐惊叫一声。
「张伴,大惊小怪干嘛?」
朱四瞪着张佐。
张佐急忙道:「奴婢好像明白了,其实他们就是想试探陛下,这些人哪些是陛下要用的,或者哪些人是陛下所憎恶的想调去地方。」
朱四撇撇嘴:「你又什么都知道了,先前怎么不说?你这说辞,也太过浅白了吧?姓杨的会给朕出这么容易的题?朱浩你来说,咱在这上面还要增加或是减少什么人吗?」
朱浩笑着问道:「那以陛下之意呢?」
「朕觉得,干脆就这么丢回给他算了,反正上面也没你的名字,至于其余人,朕也懒得理会,弄得朝中好像大事小事都要朕一把抓似的,没劲。」朱四道。
朱浩点头嘉许:「陛下所言在理。」
张佐问道:「那朱先生,增加几个人会不会更好些?把您加进去,这样杨阁老对您的信任不就又增加了几分?」
朱浩摇头:「无此必要,既然杨阁老想通过这样一份名单来试探陛下的用人思路,无增无减是避免暴露的最好办法,若是增减了,反而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
「行,朕知道了,明天朕就直接丢还给他们……嘿,这群人真是没事找事,把朕当傻子戏弄,哼!朕才是皇帝,想用谁便用谁。」
……
……
名单原封不动交还给吏部。
乔宇特地趁着中午吃饭时,找到杨廷和,把事情一说,杨廷和面色倒也平和。
「在我所料之中。」
杨廷和道。
乔宇迟疑地问道:「陛下此举,难道是在掩藏什么?会不会……」
杨廷和道:「若是陛下急于求成,必会对此名单进行改动,他不动,说明善于隐忍,或者他知晓,很多事听朝臣的,比自作主张好。」
「中堂这是有意试探陛下对文官是否信任?」
乔宇很意外。
好像所有人都觉得,杨廷和是在试探朱四用人思路。
但以杨廷和的说法,他就是想测试一下,小皇帝在这种可参与可不参与的小事上,是否会以文官的决策为先。
若是小皇帝对下面的大臣不信任,必定会在名单上进行一些改动,以体现出他这个皇帝的威严和能力,无论最后改动是否恰当,至少皇帝把自己的意见添加进去了,让文官吃瘪……
现在皇帝直接把名单一字不改丢回来,便说明皇帝只在意他所在意之事,对文官尚未到不信任的地步。
杨廷和道:「那就照此执行,上奏便可。」
乔宇道:「中
堂,若是陛下朱批时再做改动,又该如何?到那时……恐怕就不好弄了。」
因为先前吏部是提前上报,没走证实御批的流程,现在就算皇帝一人不改、一字不动丢回来,但还是可能会在正式批复中做一些文章。
吏部涉及大明朝官的升迁和贬斥,可说是六部中最有实权的衙门,也是涉及党派斗争最激烈的地方。
吏部尚书一直都是六部尚书之首,相当于外臣之首,皇帝现在于吏部中没安排人,难道不想在吏部人事任免调动方面做点文章?
「多半不会。」
杨廷和摇头道:「若陛下从中做出改动,到时再说,毕竟朝堂上可以封驳再议。」
……
……
吏部将最新一份人员调动的名单呈报上去。
就再乔宇猜测皇帝改动或者不改动的时候,一件令他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这份上奏,居然被留中了。
也就是说……
皇帝既没有同意,也没有否决,甚至连批都懒得批,事情好像被耽搁了。
这让乔宇大跌眼镜。
还能这样?
人事任免,涉及到地方太多官职调动,照理说应该是加急等待审核的题本,不应该耽搁,但现在皇帝却好像根本就不着急,对于地方上出现官缺也毫不在意,一留中就四五天,几时会神婆过都没个下文。
吏部先前出了一通乱拳,本以为就算打不死老师傅,也能把老师傅打出个屁来,但老师傅猴精猴精的,直接避战了。
乔宇还不好意思去提,只能再找杨廷和商议。
杨廷和道:「拖着便拖着吧,朝堂上谁都不说,看谁最后着急。不行就让科道言官上一道奏本,言明其中利害关系,也不催,就是提出地方因官职悬空已有乱象发生,看陛下是否着急。」
「这样……不太好吧?」
乔宇觉得,好像吏部以外调官员之事去针对新皇,有点不厚道。
为人臣子,还能拿朝事来算计皇帝的?
难怪人家新皇有脾气,你们连正式名册都还没定好,就交上来给朕看一眼,摆明是在试探,朕现在就回敬你们,正式名册朕也先丢到一边去。
杨廷和瞪着乔宇:「陛下年少任性,难道你也如此?」
话不用说得太玄乎,乔宇明白,杨廷和不是在跟他商议,而是命令。
免费阅读..com
首辅官邸,书房。
蒋冕日落时来访,交给杨廷和一份名单,涉及到京城官员外调的情况。
基本都是六部主事、给事中、中书舍人等外调,大明官员冗员情况非常严重,很多考上进士的人,其实只是混着一份虚职,比如说在这份外调名单中,就有不少前一科刚考中进士,在六部观政的那些人。
理论上来说,观政可以有三年时间,但其实几个月到一两年,就会根据各地的需求,把这些进士一批批放走,补各地出现的官缺,正式走马上任。
杨廷和大致看了看,跟蒋冕简单交谈后,送其离开。
随后杨廷和将杨慎叫到书房,并把名单交给儿子看了看。
杨慎不解地问道:「父亲这是何意?有何……不妥吗?」
杨廷和道:「此份名录,尚未呈奏,为父不打算马上就做决定,而是准备交给陛下,由其先做一些增减,再做决定。」
「父亲是想……试探陛下用人策略?」
杨慎随即明白杨廷和的用意。
并不是确定袭来再呈报皇帝御批,而是先交给皇帝做一番增减再上报,这就很有学问了,若是其中有皇帝想用之人,或是皇帝讨厌哪个,想把其调走……这些杨廷和就能得悉,然后有目的进行针对。
「嗯。」
杨廷和在儿子面前没什么避讳。
杨慎道:「父亲,您就不怕陛下把一些他看不上眼的人,给……调出京师去?」
杨慎脑海中首先想到的就是朱浩。
近来朱浩去皇宫日讲三次,到七月后,日讲便停了,朱浩再也没机会入宫。
以之前三次日讲的情况看,朱浩跟皇帝闹得很「不愉快」,眼下这份外调名单中,并不包涵朱浩。
若皇帝有意把朱浩外调,那岂不是说害了朱浩?
杨廷和道:「无论是谁,若陛下真有意将其外调,为父也不能阻拦,全看陛下自己的选择吧。」
杨慎觉得很奇怪。
为何父亲要「支持」新皇的决定?难道有些人杨廷和也看不顺眼,想借助皇帝之手,把人调出京城?
还是说想以此来试探皇帝的用意?
分析皇帝到底跟哪些人走得近?
毕竟有很多外调的人,尚无法确定是否是新皇派系的人,若是皇帝有意把一些人删除到名单外……那就又说法了,父亲可能会更加坚决把这种人调走,哪怕现在不调整,回头其在仕途中的前景也着实堪忧。
皇帝增加或者减少,好像都会暴露很多真相给外人知晓。
那父亲走的这步棋,就是化被动为主动的妙招。
……
……
当朱四拿到名单时,有些莫名其妙。
名单很长,有一百多名即将调出京城的中下层官员,这些人以往留在京城就是混资历的,其中有一半是观政进士,调出去后有的出任知县,有的为监察御史等职……
就算一些户部主事调出京城,也不过是混个府同知,或是通判等职务,再有的被放到了漕运、都转运盐使司等衙门。
乱七八糟。
朱四看完后,发现除了几个好像是本科进士有那么丁点印象,就没熟悉的了,甚至把名单合上后,他都不记得还有谁。
「陛下。」
张佐在旁立着,提醒一句,意思是,咱家侍奉在旁呢,要是您有何不解的,可以问问呢咱家的看法。
朱四道:「他们……到底是啥意思?」
张佐谨慎地问道:「陛下是想问,吏部为何将这份名单县呈交陛下御览吗?」
「不然呢?
这些人,没一个身居要职,也没说把咱兴王府出身的人调出京城去,唐先生也没说要调去地方,非要给朕看,他们是吃饱了撑的慌吗?」
朱四百思不得其解。
张佐试探着分析道:「会不会是,要陛下在上面增减人员?」
朱四问道:「朕增谁减谁?就算去年那一科天子门生是朕的人吧,但朕知道他们谁能办事,谁又是庸才?这不是扯淡吗?」
张佐道:「其实可以问问朱先生,他应该会知道。」
「嗯。」
朱四跟着点头,「有道理,今天出宫时,就问问朱浩,他们到底在搞什么鬼。」
……
……
朱四不明白,一群朝中属于边缘人物的下层官员,自己有什么好关心的。
等他见到朱浩,立即就把名单交到朱浩手里。
朱浩看完后笑着说道:「或许有人想让陛下在上面加上臣的名字呢?」
「啊!」
朱四没有反应,倒是旁边的张佐惊叫一声。
「张伴,大惊小怪干嘛?」
朱四瞪着张佐。
张佐急忙道:「奴婢好像明白了,其实他们就是想试探陛下,这些人哪些是陛下要用的,或者哪些人是陛下所憎恶的想调去地方。」
朱四撇撇嘴:「你又什么都知道了,先前怎么不说?你这说辞,也太过浅白了吧?姓杨的会给朕出这么容易的题?朱浩你来说,咱在这上面还要增加或是减少什么人吗?」
朱浩笑着问道:「那以陛下之意呢?」
「朕觉得,干脆就这么丢回给他算了,反正上面也没你的名字,至于其余人,朕也懒得理会,弄得朝中好像大事小事都要朕一把抓似的,没劲。」朱四道。
朱浩点头嘉许:「陛下所言在理。」
张佐问道:「那朱先生,增加几个人会不会更好些?把您加进去,这样杨阁老对您的信任不就又增加了几分?」
朱浩摇头:「无此必要,既然杨阁老想通过这样一份名单来试探陛下的用人思路,无增无减是避免暴露的最好办法,若是增减了,反而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
「行,朕知道了,明天朕就直接丢还给他们……嘿,这群人真是没事找事,把朕当傻子戏弄,哼!朕才是皇帝,想用谁便用谁。」
……
……
名单原封不动交还给吏部。
乔宇特地趁着中午吃饭时,找到杨廷和,把事情一说,杨廷和面色倒也平和。
「在我所料之中。」
杨廷和道。
乔宇迟疑地问道:「陛下此举,难道是在掩藏什么?会不会……」
杨廷和道:「若是陛下急于求成,必会对此名单进行改动,他不动,说明善于隐忍,或者他知晓,很多事听朝臣的,比自作主张好。」
「中堂这是有意试探陛下对文官是否信任?」
乔宇很意外。
好像所有人都觉得,杨廷和是在试探朱四用人思路。
但以杨廷和的说法,他就是想测试一下,小皇帝在这种可参与可不参与的小事上,是否会以文官的决策为先。
若是小皇帝对下面的大臣不信任,必定会在名单上进行一些改动,以体现出他这个皇帝的威严和能力,无论最后改动是否恰当,至少皇帝把自己的意见添加进去了,让文官吃瘪……
现在皇帝直接把名单一字不改丢回来,便说明皇帝只在意他所在意之事,对文官尚未到不信任的地步。
杨廷和道:「那就照此执行,上奏便可。」
乔宇道:「中
堂,若是陛下朱批时再做改动,又该如何?到那时……恐怕就不好弄了。」
因为先前吏部是提前上报,没走证实御批的流程,现在就算皇帝一人不改、一字不动丢回来,但还是可能会在正式批复中做一些文章。
吏部涉及大明朝官的升迁和贬斥,可说是六部中最有实权的衙门,也是涉及党派斗争最激烈的地方。
吏部尚书一直都是六部尚书之首,相当于外臣之首,皇帝现在于吏部中没安排人,难道不想在吏部人事任免调动方面做点文章?
「多半不会。」
杨廷和摇头道:「若陛下从中做出改动,到时再说,毕竟朝堂上可以封驳再议。」
……
……
吏部将最新一份人员调动的名单呈报上去。
就再乔宇猜测皇帝改动或者不改动的时候,一件令他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这份上奏,居然被留中了。
也就是说……
皇帝既没有同意,也没有否决,甚至连批都懒得批,事情好像被耽搁了。
这让乔宇大跌眼镜。
还能这样?
人事任免,涉及到地方太多官职调动,照理说应该是加急等待审核的题本,不应该耽搁,但现在皇帝却好像根本就不着急,对于地方上出现官缺也毫不在意,一留中就四五天,几时会神婆过都没个下文。
吏部先前出了一通乱拳,本以为就算打不死老师傅,也能把老师傅打出个屁来,但老师傅猴精猴精的,直接避战了。
乔宇还不好意思去提,只能再找杨廷和商议。
杨廷和道:「拖着便拖着吧,朝堂上谁都不说,看谁最后着急。不行就让科道言官上一道奏本,言明其中利害关系,也不催,就是提出地方因官职悬空已有乱象发生,看陛下是否着急。」
「这样……不太好吧?」
乔宇觉得,好像吏部以外调官员之事去针对新皇,有点不厚道。
为人臣子,还能拿朝事来算计皇帝的?
难怪人家新皇有脾气,你们连正式名册都还没定好,就交上来给朕看一眼,摆明是在试探,朕现在就回敬你们,正式名册朕也先丢到一边去。
杨廷和瞪着乔宇:「陛下年少任性,难道你也如此?」
话不用说得太玄乎,乔宇明白,杨廷和不是在跟他商议,而是命令。
免费阅读..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