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义乌之行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穆东刚想到这里,随即就暗骂自己是猪脑袋,刘芳菲都是自己的员工了,以后的具体工作,还不是自己来安排。真要去开广交会,借调几天总可以的吧?
傍晚,得知穆东回来了,穆三叔来到了小学校。
穆三叔是来告诉穆东,大蒜又涨价了,这次涨幅非常大,一级蒜每斤涨了一块钱,二级蒜每斤涨了6毛钱。现在市面初级收购商往外放货的价格,已经达到了一级蒜每斤3.3元,二级蒜每斤2.1元。相较于穆东最后批次的收购价1.9和1.3元,冷库里的大蒜,升值已经非常可观了。
穆三叔来问,卖不卖大蒜,有初级收购商询问,说可以回购。
得,又多一条出货渠道。
穆老板的回答是,当然不买!
其实穆东也不清楚,一级蒜和二级蒜能涨到什么价格。他记忆里的大蒜价格,是以超市零售的杂交蒜价格作为样本的。
穆东记得,当时超市的杂交蒜价格在11元左右,他做了推演,零售价格减去超市利润和税收,超市的进货价格应该在8到9元,然后再减去每斤一元钱的批发渠道利润,杂交蒜的市面大宗采购价格,应在在每斤7到8元。
而一级蒜和二级蒜,即使每斤高出一元钱,价格最高的时候,市面大宗采购价格也应该在每斤8元到9元,甚至更高。
所以,穆老板决定,不追求最高利润,只追求较高利润,在二级蒜价格达到7元以上后,可以考虑出货。
现在的价格,还差得远呢。
穆东和三叔在办公室里聊天的时候,肖肖正好进来,听了几句。晚饭的时候,当着穆爸穆妈的面,肖肖问穆东现在大蒜涨价了,能赚多少钱了。
穆东大体上算了一下,懒洋洋的说道:“大约1300万吧。”
“扑通”一声,正在吃饭的穆爸,一下子从凳子上掉了下来,把穆东吓了一跳。
而穆妈和肖肖则长大了嘴巴,一脸的不可思议。
肖肖还好一些,她早就知道,大蒜每涨一毛钱。穆东能赚到160万。她吃惊是没想到最近竟然涨了这么多了。
穆爸和穆妈则不同了,他们连穆东投入了多少钱都不知道。在他们的印象里,儿子有钱了,几百万总是有的,可是上千万的钱,他们真是从来都没想过。
穆爸顾不上自己的屁股,一骨碌爬起来,急声问道:“你个臭小子,你刚才说啥?1300?万?”
穆眨眨眼,没敢说话,他怕再刺激到老爸。
穆爸急了,厉声道:“你倒是说啊!”
穆东缓声道:“爸,你别着急,这些钱跑不了。”
穆爸急赤白脸的道:“我不是怕钱跑了,我是担心,你哪来这么多钱?”
穆东无奈了,老爸这是担心自己的钱来路不正啊。
他安抚老爸坐下,开始给他一笔一笔的算,沙子赚了多少,柳条又赚了多少。好半天,穆爸终于明白,原来这个宝贝儿子,做大蒜生意之前,已经身价两千万了。
怪不得这小子对新建的楼房那么挑剔,那么舍得花钱!穆爸终于明白,儿子现在是完全不一样了!
他高兴的在屋子里团团转了几圈,然后跑到自己房间,拿出来一斤自家的窖藏酒,非要和穆东喝点。
看到老爸高兴,穆东也高兴起来,爷俩连喝几杯,最后穆爸都喝的有点醉了,穆妈好歹夺下酒瓶,弄回屋里歇着去了。
穆妈也终于想起,儿子在泉城说过的已经身价两千万的话,看来当时确实是实话,可是自己是当成胡话来听的。
第二天吃完早饭,穆爸对儿子说:“小子,这回房子那里,你怎么折腾,我都不管了,随便你!”
说完昂首挺胸的走了,现在是有钱人的老爹了,穆爸很骄傲。可惜的是,骄傲只维持了一小会,到了工地,穆爸又迅速的换上工作服,投入到了建设当中。
穆东看着老爸走远,心里直嘀咕,我倒是想折腾,可是手里没钱啊!
算了算,刚弄到手的320万,加上原来手里还有小60万,转眼间只剩下80万了,穆东摇摇头,困难是暂时的,再挺挺吧。
正在这里瞎琢磨呢,穆东接到了刘静云的电话,说大东公司的出口资质已经办好了,让他来取。
挂了电话,穆东就琢磨,上次为了大蒜的事情,自己上门取求刘县长,就是空手去的,结果刘县长还招待了午饭,这回再去,不能继续空着手了,可是,送点什么好呢?
俩人还不熟悉,送钱或者购物卡,穆东是万万不敢,弄不好适得其反。其他的化妆品、首饰之类,穆东又不熟悉,怎么办?得弄点有特色的礼物,最好价值不高。
穆东在屋子里转来转去,正好看见了昨晚和穆爸喝剩下的小半瓶窖藏瓜干酒。对啊,就送这个,价值不高,但是很稀缺,有意义。
恩,需要包装一下。穆开车去了镇上,找到一家专卖散装高粱酒的店面,从对方手里买了一个可以装一斤酒的黑色小坛子,然后回家倒满瓜干酒,密封好,坛子口上扎了一块红绸子。
穆东抱着坛子刚要走,觉得抱着不方便,打算找个塑料袋提着。四下正找呢,突然想起来,自己还有一堆柳编艺人送的样品呢,去了样品室一看,果然找到一个圆形的篮子,小坛子正好可以坐在里面,严丝合缝的。
完美,穆东心想。
瓷坛子,柳编篮子,浓浓的乡土气息。
穆东提上篮子,开车去了县政府。下车后,就这么明目张胆的提着礼物,去了刘静云的办公室,敲门而入。
看到穆东手里的篮子,刘静云一下子喜欢上了,太好看了!原木色的柳编篮子,配上黑色的瓷坛和红色的丝绸,三种颜色营造出一种非常朴素的美。
更何况,柳编产业,那是刘县长大力推广的,穆东这也是算是正对了她的心思。
心里高兴,嘴上却是淡淡的说道:“怎么?穆老板,贿赂我来了?是酒吧?你也太抠门了吧,这么一小坛子酒就把我打发了?”
穆东赶紧陪笑道:“刘县长,这算什么贿赂啊,这个酒啊,有点来历,20多年的陈酒了,送给您尝尝。”
刘静云有些吃惊了,问道:“20多年了,什么来历,说说看?”
穆东自顾自在沙发上坐下,满怀深情的说道:“那是在20多年前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
刘静云烦了,瞪了她一眼,说道:“说人话!”
穆东笑嘻嘻的说道:“我出生时我爸存的瓜干酒,埋在地下20多年了,算不算有点来历?”
刘静云更吃惊了,问道:“真的啊?那可是真算是很有来历了!那就多谢了,穆老板,我收下了,也不枉我给你跑腿办事。”
说着拉开抽屉,拿出一个大信封,说道:“拿去吧,这是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证,以后好好干!”
穆东高兴的站起来,接过信封,说道:“谢谢刘县长了,有了这个证,以后我就能出口柳编了吧?”
刘静云一阵无语,说道:“你小子怎么就不找个明白人打听打听?真不知道你当初注册公司的时候,脑子里到底怎么想啊?”
穆东一愣,看来这个证件还不是全部啊?自己是真不懂啊!
刘静云白了他一眼,说道:“出口柳编货物,还需要FSC森林认证,商检,熏蒸证和产地证明,当然还有报关手续。这些都是跟着货物走的,每单货物都需要提交,不过流程很简单,审批也很快。”
穆东开始挠头,说道:“这么麻烦啊?”
刘静云一阵摇头,说道:“有什么麻烦的,运作一次,熟悉了就简单了。”说完看了看表,继续说道:“正好快中午了,走吧,食堂吃饭。”
穆东吓了一跳,赶紧说道:“刘县长,我还有其他事,先走了。”
说完拿起信封,一溜烟的跑了。
上次就没吃饱,这次穆东可不愿意再去受折磨了。
刘静云一阵苦笑,说道:“这小子,跑的还挺快。”
刘静云想带着穆东去食堂吃饭,其实也是一种主权展示行为。大家看好了啊,这个市里有名的标兵企业家,是我的人,大家不要眼红。
穆东理解不到这一层,他只是不愿意在压抑的氛围里吃饭而已。
穆东开车去找了苏老头。
苏老头还在河边钓鱼,穆东提出来让他帮忙找一个懂得出口流程的人。那些报关啊什么的,穆东听得头大,专业的事,还是找专业的人来办。
苏老头也没有这方面的关系,只答应找找试试。
实在不行,就公开招聘吧,穆东无奈的想。
随后,穆东去了大姑穆虹的酒楼,舒舒服服的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回家。
到家后,穆东和肖肖商量了一会,打算去一趟义乌。今天的事情,让他感到,既然已经决定了进入柳编这个行业,就要尽快熟悉这个行业的各种情况,当地的各个柳编厂,作为同行,不能贸然上门请教。而10月份的广交会,还要等很长时间。而义乌小商品市场,则是现在熟悉柳编产品和了解市场状况的最佳选择。
肖肖支持穆东的决定,让他放心出去考察。
穆东想了一会,决定带上谢东林,一来是是做个伴,二来也观察一下,谢东林对柳编行业有没有兴趣。
鲁南到义乌没有直达的火车,只有大巴,没办法,只能坐大巴了。
8月24日一早,穆东和谢东林一起开车去了鲁南长途汽车站,找了个停车场存了车,俩人一起坐上了开往义乌的卧铺大巴。
时值盛夏,虽然开了空调,但是卧铺车里的气味还是让穆东皱眉不已。那种混合了汗臭、脚臭和隐隐柴油味道的气味,让穆东非常郁闷。他环顾了一下车厢里面,车辆还很新,也很干净,乘客也都体面利索,这些气味都是哪里来的啊?
谢东林却非常兴奋,他第一次出远门,也是第一次坐卧铺车,他对在车上睡觉的体验新奇不已,不停的向穆东问东问西的,本就郁闷的穆东觉得他呱噪无比,心里后悔带着这个好奇宝宝出来。
忍受了接近20个小时,8月25日天刚亮,俩人抵达了义乌汽车站。穆东从车上下来,大口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心里说,回去的时候,打死了不坐汽车了。哪怕多倒几次车,也要坐火车回去。
天色还早,俩人打车到了国际商贸城对面,找了个宾馆住下,找地方吃了早饭,然后又回宾馆睡了个回笼觉。
对于谢东林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他根本就睡不着,站在宾馆的窗前,俯瞰着楼下马路上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谢东林心里一阵恍惚,城市里真是太热闹了!
穆东本来开了一个双人标准间,他被谢东林折腾的烦闷不已,直接去前台,又开了一个房间,让谢东林自己去另一个房间折腾去吧。
9点钟,穆东起床,带上谢东林,步行去了马路对面的义乌国际商贸城。
义乌自古以来多出货郎,当地百姓用“鸡毛换糖”的货郎精神,四处游走他乡谋生。改革开放后,当地迅速涌现了大大小小的小商品市场,并快速的把生意做到了全国,实现了“买全国、卖全国”的营销模式。
后来随着业务的发展和知名度的提高,慢慢的世界各地的客商都来义乌采购小商品,这里真正变成了世界级的小商品海洋。
谢东林傻了,眼睛完全不够用了,不是因为琳琅满目的商品,而是因为随处可见的外国人!
太多了,随处可见白人、黑人、南亚人、穿着白色长袍裹着头巾的阿拉伯人,他不住的对穆东说道:“大哥,你看你看,黑人可很黑啊……大哥你看,那个外国女人真漂亮啊……”
穆东也暗自惊奇,没来之前,他还以为,义乌的商人是主动地把商品往全世界推销,需要走出去。
来了之后在发现,原来只要坐在店铺里,就有这么多的商人上门了,这太意外了!
到处可见带着翻译的外国人和操着汉语的店主谈生意;到处可见外国客商选中了货样,随手就写下一些订单,然后店主立马联系仓库备货;甚至,穆东还发现,有些店铺的店主,直接就是外国人!
这个市场太活跃了啊!
这是真正的宝地啊!
穆东暗自决定,如果有合适的店面,自己要租下一间铺子,作为一个窗口,让自己的柳编产品在这里走向世界。
稳了一下心神,穆东开始有针对性的在市场里逛起来。
柳编的产品,在这个市场里并没有集中的展示区域,大都是散落分布在其他的各种店铺里。
比如柳编的花瓶,在很多专营花瓶的店里,和其它材质的花瓶摆在一起。比如柳编的收纳筐,和其它无纺布、牛津布的陈列筐摆在一起。
穆东和几个店主聊了聊,说自己是鲁南的柳编加工商,对方非常热情,一聊起来,穆东得知,他们的货都是从鲁南发过来的,货样是在广交会上淘来的。
原来如此,穆东明白了。义乌的客商,在广交会选货样,下订单,然后存货销售给国外客户。
而鲁南的柳编厂家,既在广交会上直接和外商合作,也和义乌的客商合作。
并且,深入交谈之后,穆东也明白,广交会的国外客商,大都是大订单,会预留充足的加工周期。而在义乌拿货的外商,一般都是小订单,要求现货或者加工周期很短。
所以,即使有广交会,义乌销售柳编产品的客商依然生存的非常舒服。
穆东心里暗想,果然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老是窝在家里,指望网上搜索来的那点信息,怎么能对市场有如此透彻的了解。
他暗自决定,正好最近也不忙,在这里多待几天,好好的转一下市场,多了解一些信息。
接下来的两天,穆东带着谢东林四处走访,到处观察,他看到了很多以前没见过,自己样品室里也没有的柳编产品,他去买了一台卡片数码相机,悄悄拍了照,打算带回去琢磨一下。
另外,从第二天开始,他让谢东林试着去和一些店主聊天。
谢东林已经从惊奇中走了出来。天天碰头打脸的见到外国人,见的多了,也就不新鲜了。穆东让他去和店主谈,他倒是一点也不怯场,学着穆东的样子介绍自己,说明来意,慢慢的和店主攀谈起来。
穆东对谢东林的状态很满意,只是谢东林的普通话说得南腔北调的,实在是让穆东的耳朵不爽。
一天的时间,穆东不停的指导着谢东林,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怎么和客户快速沟通,迅速熟悉,怎么把普通话讲得稍微流畅一些。
到了第三天的时候,谢东林已经可以像模像样的和陌生的客户顺畅的交流了,虽然底气还不足,但是应付一些小问题,已经勉强可以了。
这天傍晚,俩人吃过晚饭,穆东找了一家代理火车票的店面,打算买回城的车票,他打算绕道SH从SH坐火车回鲁南。
穆东刚想到这里,随即就暗骂自己是猪脑袋,刘芳菲都是自己的员工了,以后的具体工作,还不是自己来安排。真要去开广交会,借调几天总可以的吧?
傍晚,得知穆东回来了,穆三叔来到了小学校。
穆三叔是来告诉穆东,大蒜又涨价了,这次涨幅非常大,一级蒜每斤涨了一块钱,二级蒜每斤涨了6毛钱。现在市面初级收购商往外放货的价格,已经达到了一级蒜每斤3.3元,二级蒜每斤2.1元。相较于穆东最后批次的收购价1.9和1.3元,冷库里的大蒜,升值已经非常可观了。
穆三叔来问,卖不卖大蒜,有初级收购商询问,说可以回购。
得,又多一条出货渠道。
穆老板的回答是,当然不买!
其实穆东也不清楚,一级蒜和二级蒜能涨到什么价格。他记忆里的大蒜价格,是以超市零售的杂交蒜价格作为样本的。
穆东记得,当时超市的杂交蒜价格在11元左右,他做了推演,零售价格减去超市利润和税收,超市的进货价格应该在8到9元,然后再减去每斤一元钱的批发渠道利润,杂交蒜的市面大宗采购价格,应在在每斤7到8元。
而一级蒜和二级蒜,即使每斤高出一元钱,价格最高的时候,市面大宗采购价格也应该在每斤8元到9元,甚至更高。
所以,穆老板决定,不追求最高利润,只追求较高利润,在二级蒜价格达到7元以上后,可以考虑出货。
现在的价格,还差得远呢。
穆东和三叔在办公室里聊天的时候,肖肖正好进来,听了几句。晚饭的时候,当着穆爸穆妈的面,肖肖问穆东现在大蒜涨价了,能赚多少钱了。
穆东大体上算了一下,懒洋洋的说道:“大约1300万吧。”
“扑通”一声,正在吃饭的穆爸,一下子从凳子上掉了下来,把穆东吓了一跳。
而穆妈和肖肖则长大了嘴巴,一脸的不可思议。
肖肖还好一些,她早就知道,大蒜每涨一毛钱。穆东能赚到160万。她吃惊是没想到最近竟然涨了这么多了。
穆爸和穆妈则不同了,他们连穆东投入了多少钱都不知道。在他们的印象里,儿子有钱了,几百万总是有的,可是上千万的钱,他们真是从来都没想过。
穆爸顾不上自己的屁股,一骨碌爬起来,急声问道:“你个臭小子,你刚才说啥?1300?万?”
穆眨眨眼,没敢说话,他怕再刺激到老爸。
穆爸急了,厉声道:“你倒是说啊!”
穆东缓声道:“爸,你别着急,这些钱跑不了。”
穆爸急赤白脸的道:“我不是怕钱跑了,我是担心,你哪来这么多钱?”
穆东无奈了,老爸这是担心自己的钱来路不正啊。
他安抚老爸坐下,开始给他一笔一笔的算,沙子赚了多少,柳条又赚了多少。好半天,穆爸终于明白,原来这个宝贝儿子,做大蒜生意之前,已经身价两千万了。
怪不得这小子对新建的楼房那么挑剔,那么舍得花钱!穆爸终于明白,儿子现在是完全不一样了!
他高兴的在屋子里团团转了几圈,然后跑到自己房间,拿出来一斤自家的窖藏酒,非要和穆东喝点。
看到老爸高兴,穆东也高兴起来,爷俩连喝几杯,最后穆爸都喝的有点醉了,穆妈好歹夺下酒瓶,弄回屋里歇着去了。
穆妈也终于想起,儿子在泉城说过的已经身价两千万的话,看来当时确实是实话,可是自己是当成胡话来听的。
第二天吃完早饭,穆爸对儿子说:“小子,这回房子那里,你怎么折腾,我都不管了,随便你!”
说完昂首挺胸的走了,现在是有钱人的老爹了,穆爸很骄傲。可惜的是,骄傲只维持了一小会,到了工地,穆爸又迅速的换上工作服,投入到了建设当中。
穆东看着老爸走远,心里直嘀咕,我倒是想折腾,可是手里没钱啊!
算了算,刚弄到手的320万,加上原来手里还有小60万,转眼间只剩下80万了,穆东摇摇头,困难是暂时的,再挺挺吧。
正在这里瞎琢磨呢,穆东接到了刘静云的电话,说大东公司的出口资质已经办好了,让他来取。
挂了电话,穆东就琢磨,上次为了大蒜的事情,自己上门取求刘县长,就是空手去的,结果刘县长还招待了午饭,这回再去,不能继续空着手了,可是,送点什么好呢?
俩人还不熟悉,送钱或者购物卡,穆东是万万不敢,弄不好适得其反。其他的化妆品、首饰之类,穆东又不熟悉,怎么办?得弄点有特色的礼物,最好价值不高。
穆东在屋子里转来转去,正好看见了昨晚和穆爸喝剩下的小半瓶窖藏瓜干酒。对啊,就送这个,价值不高,但是很稀缺,有意义。
恩,需要包装一下。穆开车去了镇上,找到一家专卖散装高粱酒的店面,从对方手里买了一个可以装一斤酒的黑色小坛子,然后回家倒满瓜干酒,密封好,坛子口上扎了一块红绸子。
穆东抱着坛子刚要走,觉得抱着不方便,打算找个塑料袋提着。四下正找呢,突然想起来,自己还有一堆柳编艺人送的样品呢,去了样品室一看,果然找到一个圆形的篮子,小坛子正好可以坐在里面,严丝合缝的。
完美,穆东心想。
瓷坛子,柳编篮子,浓浓的乡土气息。
穆东提上篮子,开车去了县政府。下车后,就这么明目张胆的提着礼物,去了刘静云的办公室,敲门而入。
看到穆东手里的篮子,刘静云一下子喜欢上了,太好看了!原木色的柳编篮子,配上黑色的瓷坛和红色的丝绸,三种颜色营造出一种非常朴素的美。
更何况,柳编产业,那是刘县长大力推广的,穆东这也是算是正对了她的心思。
心里高兴,嘴上却是淡淡的说道:“怎么?穆老板,贿赂我来了?是酒吧?你也太抠门了吧,这么一小坛子酒就把我打发了?”
穆东赶紧陪笑道:“刘县长,这算什么贿赂啊,这个酒啊,有点来历,20多年的陈酒了,送给您尝尝。”
刘静云有些吃惊了,问道:“20多年了,什么来历,说说看?”
穆东自顾自在沙发上坐下,满怀深情的说道:“那是在20多年前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
刘静云烦了,瞪了她一眼,说道:“说人话!”
穆东笑嘻嘻的说道:“我出生时我爸存的瓜干酒,埋在地下20多年了,算不算有点来历?”
刘静云更吃惊了,问道:“真的啊?那可是真算是很有来历了!那就多谢了,穆老板,我收下了,也不枉我给你跑腿办事。”
说着拉开抽屉,拿出一个大信封,说道:“拿去吧,这是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证,以后好好干!”
穆东高兴的站起来,接过信封,说道:“谢谢刘县长了,有了这个证,以后我就能出口柳编了吧?”
刘静云一阵无语,说道:“你小子怎么就不找个明白人打听打听?真不知道你当初注册公司的时候,脑子里到底怎么想啊?”
穆东一愣,看来这个证件还不是全部啊?自己是真不懂啊!
刘静云白了他一眼,说道:“出口柳编货物,还需要FSC森林认证,商检,熏蒸证和产地证明,当然还有报关手续。这些都是跟着货物走的,每单货物都需要提交,不过流程很简单,审批也很快。”
穆东开始挠头,说道:“这么麻烦啊?”
刘静云一阵摇头,说道:“有什么麻烦的,运作一次,熟悉了就简单了。”说完看了看表,继续说道:“正好快中午了,走吧,食堂吃饭。”
穆东吓了一跳,赶紧说道:“刘县长,我还有其他事,先走了。”
说完拿起信封,一溜烟的跑了。
上次就没吃饱,这次穆东可不愿意再去受折磨了。
刘静云一阵苦笑,说道:“这小子,跑的还挺快。”
刘静云想带着穆东去食堂吃饭,其实也是一种主权展示行为。大家看好了啊,这个市里有名的标兵企业家,是我的人,大家不要眼红。
穆东理解不到这一层,他只是不愿意在压抑的氛围里吃饭而已。
穆东开车去找了苏老头。
苏老头还在河边钓鱼,穆东提出来让他帮忙找一个懂得出口流程的人。那些报关啊什么的,穆东听得头大,专业的事,还是找专业的人来办。
苏老头也没有这方面的关系,只答应找找试试。
实在不行,就公开招聘吧,穆东无奈的想。
随后,穆东去了大姑穆虹的酒楼,舒舒服服的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回家。
到家后,穆东和肖肖商量了一会,打算去一趟义乌。今天的事情,让他感到,既然已经决定了进入柳编这个行业,就要尽快熟悉这个行业的各种情况,当地的各个柳编厂,作为同行,不能贸然上门请教。而10月份的广交会,还要等很长时间。而义乌小商品市场,则是现在熟悉柳编产品和了解市场状况的最佳选择。
肖肖支持穆东的决定,让他放心出去考察。
穆东想了一会,决定带上谢东林,一来是是做个伴,二来也观察一下,谢东林对柳编行业有没有兴趣。
鲁南到义乌没有直达的火车,只有大巴,没办法,只能坐大巴了。
8月24日一早,穆东和谢东林一起开车去了鲁南长途汽车站,找了个停车场存了车,俩人一起坐上了开往义乌的卧铺大巴。
时值盛夏,虽然开了空调,但是卧铺车里的气味还是让穆东皱眉不已。那种混合了汗臭、脚臭和隐隐柴油味道的气味,让穆东非常郁闷。他环顾了一下车厢里面,车辆还很新,也很干净,乘客也都体面利索,这些气味都是哪里来的啊?
谢东林却非常兴奋,他第一次出远门,也是第一次坐卧铺车,他对在车上睡觉的体验新奇不已,不停的向穆东问东问西的,本就郁闷的穆东觉得他呱噪无比,心里后悔带着这个好奇宝宝出来。
忍受了接近20个小时,8月25日天刚亮,俩人抵达了义乌汽车站。穆东从车上下来,大口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心里说,回去的时候,打死了不坐汽车了。哪怕多倒几次车,也要坐火车回去。
天色还早,俩人打车到了国际商贸城对面,找了个宾馆住下,找地方吃了早饭,然后又回宾馆睡了个回笼觉。
对于谢东林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他根本就睡不着,站在宾馆的窗前,俯瞰着楼下马路上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谢东林心里一阵恍惚,城市里真是太热闹了!
穆东本来开了一个双人标准间,他被谢东林折腾的烦闷不已,直接去前台,又开了一个房间,让谢东林自己去另一个房间折腾去吧。
9点钟,穆东起床,带上谢东林,步行去了马路对面的义乌国际商贸城。
义乌自古以来多出货郎,当地百姓用“鸡毛换糖”的货郎精神,四处游走他乡谋生。改革开放后,当地迅速涌现了大大小小的小商品市场,并快速的把生意做到了全国,实现了“买全国、卖全国”的营销模式。
后来随着业务的发展和知名度的提高,慢慢的世界各地的客商都来义乌采购小商品,这里真正变成了世界级的小商品海洋。
谢东林傻了,眼睛完全不够用了,不是因为琳琅满目的商品,而是因为随处可见的外国人!
太多了,随处可见白人、黑人、南亚人、穿着白色长袍裹着头巾的阿拉伯人,他不住的对穆东说道:“大哥,你看你看,黑人可很黑啊……大哥你看,那个外国女人真漂亮啊……”
穆东也暗自惊奇,没来之前,他还以为,义乌的商人是主动地把商品往全世界推销,需要走出去。
来了之后在发现,原来只要坐在店铺里,就有这么多的商人上门了,这太意外了!
到处可见带着翻译的外国人和操着汉语的店主谈生意;到处可见外国客商选中了货样,随手就写下一些订单,然后店主立马联系仓库备货;甚至,穆东还发现,有些店铺的店主,直接就是外国人!
这个市场太活跃了啊!
这是真正的宝地啊!
穆东暗自决定,如果有合适的店面,自己要租下一间铺子,作为一个窗口,让自己的柳编产品在这里走向世界。
稳了一下心神,穆东开始有针对性的在市场里逛起来。
柳编的产品,在这个市场里并没有集中的展示区域,大都是散落分布在其他的各种店铺里。
比如柳编的花瓶,在很多专营花瓶的店里,和其它材质的花瓶摆在一起。比如柳编的收纳筐,和其它无纺布、牛津布的陈列筐摆在一起。
穆东和几个店主聊了聊,说自己是鲁南的柳编加工商,对方非常热情,一聊起来,穆东得知,他们的货都是从鲁南发过来的,货样是在广交会上淘来的。
原来如此,穆东明白了。义乌的客商,在广交会选货样,下订单,然后存货销售给国外客户。
而鲁南的柳编厂家,既在广交会上直接和外商合作,也和义乌的客商合作。
并且,深入交谈之后,穆东也明白,广交会的国外客商,大都是大订单,会预留充足的加工周期。而在义乌拿货的外商,一般都是小订单,要求现货或者加工周期很短。
所以,即使有广交会,义乌销售柳编产品的客商依然生存的非常舒服。
穆东心里暗想,果然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老是窝在家里,指望网上搜索来的那点信息,怎么能对市场有如此透彻的了解。
他暗自决定,正好最近也不忙,在这里多待几天,好好的转一下市场,多了解一些信息。
接下来的两天,穆东带着谢东林四处走访,到处观察,他看到了很多以前没见过,自己样品室里也没有的柳编产品,他去买了一台卡片数码相机,悄悄拍了照,打算带回去琢磨一下。
另外,从第二天开始,他让谢东林试着去和一些店主聊天。
谢东林已经从惊奇中走了出来。天天碰头打脸的见到外国人,见的多了,也就不新鲜了。穆东让他去和店主谈,他倒是一点也不怯场,学着穆东的样子介绍自己,说明来意,慢慢的和店主攀谈起来。
穆东对谢东林的状态很满意,只是谢东林的普通话说得南腔北调的,实在是让穆东的耳朵不爽。
一天的时间,穆东不停的指导着谢东林,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怎么和客户快速沟通,迅速熟悉,怎么把普通话讲得稍微流畅一些。
到了第三天的时候,谢东林已经可以像模像样的和陌生的客户顺畅的交流了,虽然底气还不足,但是应付一些小问题,已经勉强可以了。
这天傍晚,俩人吃过晚饭,穆东找了一家代理火车票的店面,打算买回城的车票,他打算绕道SH从SH坐火车回鲁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