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吴三桂吐血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锦州,位于宁远以东,是通往辽东的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可以说是明军只要守住了锦州,就等于是守住了大明的门户。
朱常渊一行人进入锦州城中,遇到阻拦的士兵只需要出示一下身份说明,很快便通过。此来和之前被吴三桂逼得无法容身有天壤之别。
皇太极从锦州撤军已经有一个多月,毁坏的城墙也被明军重新修复一新。现在的锦州城中,不但有大明帝国三万守军,还有吴三桂从山海关带来的六千关宁铁骑。为的就是要死守锦州,怕皇太极去而复返,锦州城得而复失。
好在,皇太极现在并没有兴兵攻打锦州的打算,他的精力已经全部用在了皮岛之上。这让在锦州守卫的吴三桂送了一口气,不过同时也有些替吴应龙担心。
吴三桂是深谙兵法之道,知道吴应龙此次绝无取胜的可能,但也不会坐视不理,毕竟是自己的子侄,再者皮岛现在也是明朝的地盘,还是要支援一下的。
派兵就不用了,吴三桂手下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水兵,只得给吴应龙送去一些军用物资,同时给登莱巡抚杨文岳写了一封信,请求他支援↖,皮岛。
烦心事一大堆还没有头绪,猛然听到下属来报,说是朱常渊进城了,吴三桂的眉头不由得皱了皱,说道:“我不是托人将他弄到京城去了吗?怎么来锦州了?”
随身亲兵问道:“那将军见不见他?”
“不见!”吴三桂严词拒绝,上次将朱常渊这货逼得辽东无容身之地,现在见他难道要跟他道歉,开玩笑。
可是,他不见也不行了,因为朱常渊已经率领着破虏一路闯了进来。
“吴将军,在下进京赴任路过锦州求见,怎么就不见了呢?再怎么说,我也是您的手下!”朱常渊带着破虏,优哉游哉的出现在了吴三桂的视线里。
吴三桂的脸色很黑,看着朱常渊冷哼一声,道:“那可要恭喜大人了。”转过头将手中的书卷放在桌子上,对身边的亲兵说道:“请朱大人进来饮茶。”
朱常渊抬脚进门,丝毫不客气的一屁股坐在吴三桂对面的椅子上,脸上微笑,口中道:“我也要恭喜将军,锦州城失而复得,恐怕将军马上就要督师蓟辽了吧?”
听了朱常渊这句话,吴三桂的脸色稍微有些缓和。自从吴阿衡战死以后,朝廷迟迟没有下文,也不知道这蓟辽总督的差事会落到谁的头上。为了这事他没少进京活动,但是却没有人能个他打包票,因为蓟辽督师的人选,要皇帝钦定。
朱常渊接过亲兵递过来的一杯茶,仔细的品茗,眼睛却不时的打量着吴三桂:这货明明才二十余岁的样子,却生的高大威武,浓眉大眼,一看就是军人。
“大人包含,军中无酒,只能以茶代酒。”
“无妨,我来也不是为了与你饮酒。”朱常渊也不在意,将茶杯轻轻的往桌子上一放。
“这么说来,大人找我是有别的事情?”吴三桂眉毛一皱。
“无事不登三宝殿,找将军自然有事。”朱常渊从椅子上站起来,伸手向后,破虏递过来一个卷轴,朱常渊接到手中缓缓打开,然后又递给吴三桂道:“临行在即,有一点不得不说明。我军中将士三千人,本属辽东总兵节制,以我大明例,步卒月银一两,三月军饷共计九千两。在攻打盛京的时候,三千军士全部阵亡,我大明对于步卒恤银也有规定,将士们恤银计有九万两。还请将军支付!”
“嗯?”吴三桂接过了那一卷名册,眉头深深的皱了起来,朱常渊手下的这些士兵他是清楚的,先是驻守大凌河,然后抢了宝船得到一部分士兵,然后跑到海上打海盗,最后攻陷了盛京,所有人为国捐躯。
按道理来说朱常渊提出的这些军饷合情合理,应该给,不过现在别说他手头紧没钱,就算是有钱也不能给啊,给了不就进了朱常渊的腰包了吗?
打死不承认。
“大人有些言过其实了吧,据本将所知,你驻守大凌河的时候手下兵士不过四百人,如何又有三千?”
“大人明知故问吗?”朱常渊早就预料到吴三桂会有此问,道:“后来本人收服海盗及郑和宝船上一干人等,自然就有了三千。”
“有何凭据?”吴三桂阴阴一笑,心中暗道:人都死了,就算你舌灿莲花,想来也找不到凭据。
“没有凭据。”朱常渊能拿出什么凭据。
“老弟,没有凭据你就不要给我开玩笑了!”吴三桂哈哈大笑,将那卷轴放在桌子上。
朱常渊也微微一笑,从容说道:“倒是有一份证词!”
“证词。”吴三桂先是一愣,随即又笑,“恐怕也是无依据的证词吧!”
“嗯,证词确无依据!”
“没有依据你就不用拿出来了。”吴三桂呵呵而笑,伸手做出一个送客的姿态。
朱常渊鸟都不鸟他,道:“我这个证人有些特别,虽无依据,却可以定论!”
“切,朱大人,你还是请吧,我劝你还是不要在此贻笑大方了。”吴三桂冷眼旁观,身子也从椅子上起来,亲自将那卷轴整理好递给朱常渊,眼角含笑。
朱常渊摇了摇头,伸手又从后面破虏哪里拿出来一个卷轴,道:“吴将军还是看看我这份证词比较好。”
吴三桂不接,朱常渊亲自缓缓展开,并朗诵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古之名君,莫不器国材、育栋梁,今辽东百总朱常渊,攻伐谋断,率三千壮士掣肘建虏以死,于我大明收复锦州有奇功,甚慰朕心,恩封工部主事。
吴三桂听完,站着坐着都不是,脸色变得铁青,不满的看了一眼朱常渊。
“怎么样?吴将军,陛下的这份证词,可否作为依据?还是你对陛下有所怀疑?”
“微臣自然不敢怀疑陛下!”吴三桂咬了咬牙,万万没想到朱常渊竟然拿出圣旨来作为证词:这个家伙,太可恶,连圣旨都敢利用。
“那好,既然你认,给钱吧!恤银九万两、饷银九千两,共计九万九千两纹银!”朱常渊一副无赖的样子,重新坐到椅子上。
锦州,位于宁远以东,是通往辽东的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可以说是明军只要守住了锦州,就等于是守住了大明的门户。
朱常渊一行人进入锦州城中,遇到阻拦的士兵只需要出示一下身份说明,很快便通过。此来和之前被吴三桂逼得无法容身有天壤之别。
皇太极从锦州撤军已经有一个多月,毁坏的城墙也被明军重新修复一新。现在的锦州城中,不但有大明帝国三万守军,还有吴三桂从山海关带来的六千关宁铁骑。为的就是要死守锦州,怕皇太极去而复返,锦州城得而复失。
好在,皇太极现在并没有兴兵攻打锦州的打算,他的精力已经全部用在了皮岛之上。这让在锦州守卫的吴三桂送了一口气,不过同时也有些替吴应龙担心。
吴三桂是深谙兵法之道,知道吴应龙此次绝无取胜的可能,但也不会坐视不理,毕竟是自己的子侄,再者皮岛现在也是明朝的地盘,还是要支援一下的。
派兵就不用了,吴三桂手下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水兵,只得给吴应龙送去一些军用物资,同时给登莱巡抚杨文岳写了一封信,请求他支援↖,皮岛。
烦心事一大堆还没有头绪,猛然听到下属来报,说是朱常渊进城了,吴三桂的眉头不由得皱了皱,说道:“我不是托人将他弄到京城去了吗?怎么来锦州了?”
随身亲兵问道:“那将军见不见他?”
“不见!”吴三桂严词拒绝,上次将朱常渊这货逼得辽东无容身之地,现在见他难道要跟他道歉,开玩笑。
可是,他不见也不行了,因为朱常渊已经率领着破虏一路闯了进来。
“吴将军,在下进京赴任路过锦州求见,怎么就不见了呢?再怎么说,我也是您的手下!”朱常渊带着破虏,优哉游哉的出现在了吴三桂的视线里。
吴三桂的脸色很黑,看着朱常渊冷哼一声,道:“那可要恭喜大人了。”转过头将手中的书卷放在桌子上,对身边的亲兵说道:“请朱大人进来饮茶。”
朱常渊抬脚进门,丝毫不客气的一屁股坐在吴三桂对面的椅子上,脸上微笑,口中道:“我也要恭喜将军,锦州城失而复得,恐怕将军马上就要督师蓟辽了吧?”
听了朱常渊这句话,吴三桂的脸色稍微有些缓和。自从吴阿衡战死以后,朝廷迟迟没有下文,也不知道这蓟辽总督的差事会落到谁的头上。为了这事他没少进京活动,但是却没有人能个他打包票,因为蓟辽督师的人选,要皇帝钦定。
朱常渊接过亲兵递过来的一杯茶,仔细的品茗,眼睛却不时的打量着吴三桂:这货明明才二十余岁的样子,却生的高大威武,浓眉大眼,一看就是军人。
“大人包含,军中无酒,只能以茶代酒。”
“无妨,我来也不是为了与你饮酒。”朱常渊也不在意,将茶杯轻轻的往桌子上一放。
“这么说来,大人找我是有别的事情?”吴三桂眉毛一皱。
“无事不登三宝殿,找将军自然有事。”朱常渊从椅子上站起来,伸手向后,破虏递过来一个卷轴,朱常渊接到手中缓缓打开,然后又递给吴三桂道:“临行在即,有一点不得不说明。我军中将士三千人,本属辽东总兵节制,以我大明例,步卒月银一两,三月军饷共计九千两。在攻打盛京的时候,三千军士全部阵亡,我大明对于步卒恤银也有规定,将士们恤银计有九万两。还请将军支付!”
“嗯?”吴三桂接过了那一卷名册,眉头深深的皱了起来,朱常渊手下的这些士兵他是清楚的,先是驻守大凌河,然后抢了宝船得到一部分士兵,然后跑到海上打海盗,最后攻陷了盛京,所有人为国捐躯。
按道理来说朱常渊提出的这些军饷合情合理,应该给,不过现在别说他手头紧没钱,就算是有钱也不能给啊,给了不就进了朱常渊的腰包了吗?
打死不承认。
“大人有些言过其实了吧,据本将所知,你驻守大凌河的时候手下兵士不过四百人,如何又有三千?”
“大人明知故问吗?”朱常渊早就预料到吴三桂会有此问,道:“后来本人收服海盗及郑和宝船上一干人等,自然就有了三千。”
“有何凭据?”吴三桂阴阴一笑,心中暗道:人都死了,就算你舌灿莲花,想来也找不到凭据。
“没有凭据。”朱常渊能拿出什么凭据。
“老弟,没有凭据你就不要给我开玩笑了!”吴三桂哈哈大笑,将那卷轴放在桌子上。
朱常渊也微微一笑,从容说道:“倒是有一份证词!”
“证词。”吴三桂先是一愣,随即又笑,“恐怕也是无依据的证词吧!”
“嗯,证词确无依据!”
“没有依据你就不用拿出来了。”吴三桂呵呵而笑,伸手做出一个送客的姿态。
朱常渊鸟都不鸟他,道:“我这个证人有些特别,虽无依据,却可以定论!”
“切,朱大人,你还是请吧,我劝你还是不要在此贻笑大方了。”吴三桂冷眼旁观,身子也从椅子上起来,亲自将那卷轴整理好递给朱常渊,眼角含笑。
朱常渊摇了摇头,伸手又从后面破虏哪里拿出来一个卷轴,道:“吴将军还是看看我这份证词比较好。”
吴三桂不接,朱常渊亲自缓缓展开,并朗诵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古之名君,莫不器国材、育栋梁,今辽东百总朱常渊,攻伐谋断,率三千壮士掣肘建虏以死,于我大明收复锦州有奇功,甚慰朕心,恩封工部主事。
吴三桂听完,站着坐着都不是,脸色变得铁青,不满的看了一眼朱常渊。
“怎么样?吴将军,陛下的这份证词,可否作为依据?还是你对陛下有所怀疑?”
“微臣自然不敢怀疑陛下!”吴三桂咬了咬牙,万万没想到朱常渊竟然拿出圣旨来作为证词:这个家伙,太可恶,连圣旨都敢利用。
“那好,既然你认,给钱吧!恤银九万两、饷银九千两,共计九万九千两纹银!”朱常渊一副无赖的样子,重新坐到椅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