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围城打援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司马懿素来以谋定而后动闻名,别人下棋看三步,司马懿却至少可以看到十步开外,从兖州出发,长途奔袭淮南开始,司马懿就已经准备了好了多个预案,如今轻取平阿,强渡淮河之后,一切局势仍然在司马懿的掌控之中。
王凌在疯狂地收缩兵力,试图固守寿春,王凌经营淮南多年,寿春更是其刻意专营之处,就算是大敌当前,他也不舍得轻易放弃。
不过王凌的这个做法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寿春可不是一般的地盘,而是淮南的首府,一等一的重镇,放弃了寿春,那就等于是放弃了整个淮南,这样的代价,显然是谁也不愿意承担。
王凌的这个举动完全在司马懿的意料之中,所以司马懿在听到王凌收缩兵力死守寿春之后,拈须微微一笑,王凌的所做所为,都逃不出他的算计。
这不禁让司马懿有些感慨,他和王凌两个人的岁数,加起来差不多也一百五十岁了,都是打了半辈子的仗,可都还在套路里绕来绕去,一点的新意也没有。
想想之前不久的上党之战,司马懿可没有打得这么轻松惬意,尽管他和现在一样,占据着兵力上的绝对优势,但却是处处碰壁,处处受制,糟心的很。
之所以会出现那样的窘境,完全是因为曹亮出乎意料的战术,在曹亮的战术之中,似乎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放弃的,险关要隘,战略重地,统统一弃了之。但这种放弃,却又不是真的放弃,并州军少了防御的负担,却提高了机动作战的能力,曹亮在高速机动之中,连续地歼灭了司马军的两路人马,让司马懿蒙受了重大的损失。
如果让曹亮来守淮南,那么大概率地是会放弃寿春的,而将其主力部队,碾转腾挪于江淮之地,司马懿会被他牵着鼻子走,稍不留神,就会被他狠狠地咬上一口。
这样的打法,无疑让司马懿很是头痛,曹亮军队的机动能力太过于强悍了,司马懿的军队很难追得上他的节奏,而且司马懿最为擅长的分进合击,反倒成了人家各个击破的靶子,可一旦司马懿收缩兵力抱成一团,防御是没有多大问题了,但最大的问题是,你是来进攻的,这么臃肿的阵型,缓慢的移动方式,什么时候才能取得战果?
上党之战,司马懿可谓是吃足了苦头,他半生行军,戎马天下,何时打过这么憋屈的仗,那怕当年在关陇与诸葛亮对垒之时,司马懿坚守不战,看似被动,却处处掌握着主动,活生生地把诸葛亮给拖死了。
可是在曹亮这么一个后生晚辈的面前,司马懿却没有讨到半点的便宜,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真心不爽啊。
还好王凌不是曹亮,淮南也不是并州,王凌这种中规中矩的打法,可是正中司马懿的下怀,司马懿脑子都不用费,就可以制定出围城打援的计划。
寿春防御坚固,粮草储备充足,司马懿就算是强攻,短时间内肯定也是无法拿得下来的,与其如此,倒不如围而不攻,将主力军队抽调出来,先打掉吴国的援军,也算是断了王凌的念想,寿春孤城一座,只要围得久了,不攻自破。
所以,司马懿很快地做出了战略安排,令司马师和王昶率兵十万包围寿春,高垒深壕,只围不打,不过对于企图出城逃亡的军队,司马懿要求司马师要果断地进行阻击,不可使一兵一卒逃出包围圈。
目前王凌撤军固守寿春已成定局,而且寿春如今兵精粮足,城池坚固,王凌肯定不会生出突围的念头,所以司马师和王昶围城之后,只需立一些简单的营栅就可以封锁住寿春的内外交通了。
至于深壕高垒,那就是下一步的计划了,司马懿准备在寿春城的四周,挖上几道深达数丈宽也有数丈的壕沟,这样的壕沟就算是最好的战马也无法跳跃过去,在壕沟的外面,筑以高垒栅栏,一旦修筑成功,那就会彻底地断绝王凌的突围生机,王凌就算是不想死守寿春也没有机会了。
司马懿和孙礼,则率领另外的十万大军,南下迎战吴国的援兵。
┄┄┄┄┄┄┄┄┄┄┄┄┄┄┄┄┄┄┄┄┄┄┄┄┄┄┄┄
实施轮休之后,牛渚的吴军大营自然变得冷清起来,三分之一的吴军行色匆匆地地离开了牛渚,返回了吴中,和家人去共渡这个年节。
而剩下的吴军,也被分为了两批,一批在十天之后轮休。另一批在二十天之后轮休,每批的假期都是十天。
第一批轮休的士兵兴高采烈地回家了,其余的吴兵则是归心似箭,等得望眼欲穿,整个的吴军营地,就连最简单的操练也无法维持了。
对此,诸葛恪倒是毫不在意,平时他手下的军队可是素以军纪严明骁果善战而称著,而此时适逢年节,军纪那怕稍微的松懈些,诸葛恪也不会说些什么,因为这个轮休本身就是他所制定的,如今的吴军,三分之一在休假,三分之一在休整,只有三分之一担任战备值班任务。
如此地分配下来,吴军有些懈怠也是十分正常的事。
诸葛恪自己是不准备回家的,虽然他的家也在建业,但自从诸葛恪领兵以来,几乎就没有在家里过一次年了,并不是说他就不想家,不想念自己的妻儿,但每到年节,他更希望和父亲在一起。
诸葛瑾是战死在安风渡的,所以每年年节,诸葛恪呆在淮南之地,就如同是和父亲呆在一起,毕竟一直以来,安风渡都在魏国境内,诸葛恪始终没有机会亲自到父亲殒命之地去祭奠一番,不过他相信,父亲的英魂将与他同在,并一直护佑着他的安全。
今年情况有些特殊,王凌投降了吴国,也就是说淮南之地已经是尽属吴国,诸葛恪前往安风渡的理论上是可行的,所以诸葛恪有心思去安风渡一次。
司马懿素来以谋定而后动闻名,别人下棋看三步,司马懿却至少可以看到十步开外,从兖州出发,长途奔袭淮南开始,司马懿就已经准备了好了多个预案,如今轻取平阿,强渡淮河之后,一切局势仍然在司马懿的掌控之中。
王凌在疯狂地收缩兵力,试图固守寿春,王凌经营淮南多年,寿春更是其刻意专营之处,就算是大敌当前,他也不舍得轻易放弃。
不过王凌的这个做法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寿春可不是一般的地盘,而是淮南的首府,一等一的重镇,放弃了寿春,那就等于是放弃了整个淮南,这样的代价,显然是谁也不愿意承担。
王凌的这个举动完全在司马懿的意料之中,所以司马懿在听到王凌收缩兵力死守寿春之后,拈须微微一笑,王凌的所做所为,都逃不出他的算计。
这不禁让司马懿有些感慨,他和王凌两个人的岁数,加起来差不多也一百五十岁了,都是打了半辈子的仗,可都还在套路里绕来绕去,一点的新意也没有。
想想之前不久的上党之战,司马懿可没有打得这么轻松惬意,尽管他和现在一样,占据着兵力上的绝对优势,但却是处处碰壁,处处受制,糟心的很。
之所以会出现那样的窘境,完全是因为曹亮出乎意料的战术,在曹亮的战术之中,似乎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放弃的,险关要隘,战略重地,统统一弃了之。但这种放弃,却又不是真的放弃,并州军少了防御的负担,却提高了机动作战的能力,曹亮在高速机动之中,连续地歼灭了司马军的两路人马,让司马懿蒙受了重大的损失。
如果让曹亮来守淮南,那么大概率地是会放弃寿春的,而将其主力部队,碾转腾挪于江淮之地,司马懿会被他牵着鼻子走,稍不留神,就会被他狠狠地咬上一口。
这样的打法,无疑让司马懿很是头痛,曹亮军队的机动能力太过于强悍了,司马懿的军队很难追得上他的节奏,而且司马懿最为擅长的分进合击,反倒成了人家各个击破的靶子,可一旦司马懿收缩兵力抱成一团,防御是没有多大问题了,但最大的问题是,你是来进攻的,这么臃肿的阵型,缓慢的移动方式,什么时候才能取得战果?
上党之战,司马懿可谓是吃足了苦头,他半生行军,戎马天下,何时打过这么憋屈的仗,那怕当年在关陇与诸葛亮对垒之时,司马懿坚守不战,看似被动,却处处掌握着主动,活生生地把诸葛亮给拖死了。
可是在曹亮这么一个后生晚辈的面前,司马懿却没有讨到半点的便宜,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真心不爽啊。
还好王凌不是曹亮,淮南也不是并州,王凌这种中规中矩的打法,可是正中司马懿的下怀,司马懿脑子都不用费,就可以制定出围城打援的计划。
寿春防御坚固,粮草储备充足,司马懿就算是强攻,短时间内肯定也是无法拿得下来的,与其如此,倒不如围而不攻,将主力军队抽调出来,先打掉吴国的援军,也算是断了王凌的念想,寿春孤城一座,只要围得久了,不攻自破。
所以,司马懿很快地做出了战略安排,令司马师和王昶率兵十万包围寿春,高垒深壕,只围不打,不过对于企图出城逃亡的军队,司马懿要求司马师要果断地进行阻击,不可使一兵一卒逃出包围圈。
目前王凌撤军固守寿春已成定局,而且寿春如今兵精粮足,城池坚固,王凌肯定不会生出突围的念头,所以司马师和王昶围城之后,只需立一些简单的营栅就可以封锁住寿春的内外交通了。
至于深壕高垒,那就是下一步的计划了,司马懿准备在寿春城的四周,挖上几道深达数丈宽也有数丈的壕沟,这样的壕沟就算是最好的战马也无法跳跃过去,在壕沟的外面,筑以高垒栅栏,一旦修筑成功,那就会彻底地断绝王凌的突围生机,王凌就算是不想死守寿春也没有机会了。
司马懿和孙礼,则率领另外的十万大军,南下迎战吴国的援兵。
┄┄┄┄┄┄┄┄┄┄┄┄┄┄┄┄┄┄┄┄┄┄┄┄┄┄┄┄
实施轮休之后,牛渚的吴军大营自然变得冷清起来,三分之一的吴军行色匆匆地地离开了牛渚,返回了吴中,和家人去共渡这个年节。
而剩下的吴军,也被分为了两批,一批在十天之后轮休。另一批在二十天之后轮休,每批的假期都是十天。
第一批轮休的士兵兴高采烈地回家了,其余的吴兵则是归心似箭,等得望眼欲穿,整个的吴军营地,就连最简单的操练也无法维持了。
对此,诸葛恪倒是毫不在意,平时他手下的军队可是素以军纪严明骁果善战而称著,而此时适逢年节,军纪那怕稍微的松懈些,诸葛恪也不会说些什么,因为这个轮休本身就是他所制定的,如今的吴军,三分之一在休假,三分之一在休整,只有三分之一担任战备值班任务。
如此地分配下来,吴军有些懈怠也是十分正常的事。
诸葛恪自己是不准备回家的,虽然他的家也在建业,但自从诸葛恪领兵以来,几乎就没有在家里过一次年了,并不是说他就不想家,不想念自己的妻儿,但每到年节,他更希望和父亲在一起。
诸葛瑾是战死在安风渡的,所以每年年节,诸葛恪呆在淮南之地,就如同是和父亲呆在一起,毕竟一直以来,安风渡都在魏国境内,诸葛恪始终没有机会亲自到父亲殒命之地去祭奠一番,不过他相信,父亲的英魂将与他同在,并一直护佑着他的安全。
今年情况有些特殊,王凌投降了吴国,也就是说淮南之地已经是尽属吴国,诸葛恪前往安风渡的理论上是可行的,所以诸葛恪有心思去安风渡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