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千金买马骨(上)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求是报要开刊,那么第一期的刊文如何选定,就是朱允炆目前最在乎的一件事。
这也是他为什么要把内阁留下来的原因。
在朱允炆的心里,求是报的主要职责就是两点:一是把控社会思想形态,二一个就是打倒孔家店。
但是这第二点能够实现的基础是基于第一点成熟之后才可以去操作的事情,所以如何把控此时大明社会的思想形态,就是朱允炆要深思熟虑的事情。
思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也是无法被捕捉的实物,不是他朱允炆在求是报上刊两篇歌功颂德的文章,这天底下的士林学子就把他朱允炆当成了祖宗供着,那是扯淡。
“求是报要开刊,这第一期的刊文出什么内容,朕心里也不甚了解,所以还是希望内阁诸卿这边能给朕提一些建议。”
朱允炆一摆手,内侍这边就给内阁四人添了新茶和点心,看这架势,四人就知道朱允炆是拿这求是报刊文当了一件大事,要说上一段时间。
四人都沉默下来,朱允炆不透露个明确的准信,他们心里也没有谱,一时间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直到朱允炆点了名。
“士奇啊,你现在是内阁的首辅,你先来说说吧”
朝堂之上,论工于心计的能力,杨士奇自然当仁不让的在朱允炆心里排在第一位,那日推选首辅,杨士奇玩的手段他当时就看了出来,不过是常见的捧杀罢了。
不过既然那郁新没脑子,事前也过于自信的认为他郁新已经十拿九稳,以至于着了杨士奇的道,受到推选也不敢当这个首辅,他朱允炆就顺水推舟扶了杨士奇一程,既然你想当,那朕就让你当,看你到底能有几分本事。
“臣还在想,还是先请郁阁老等人珠玉在前吧。”
杨士奇的回答让朱允炆诧异了一下,这杨士奇竟然也有拿不定主意的时候?
既然杨士奇现在不愿意说,朱允炆就又看向其他三人:“既然士奇还没有想好,卿三人有没有愿意自告奋勇的?”
郁新三人相互对视之后也都有些踌躇,这时候就看出解缙这个愣头青的大胆来了,他现在迫切的需要在皇帝面前表现的机会啊。
难得连杨士奇这个老大哥都没有开口,那可真是天赐我解大绅露脸的良机啊!
皇帝搞出这求是报的目的是什么?
这是基础的出发点,要先把握住中心思想,揣摩圣意。在解缙的心中,朱允炆搞求是报的目的就是为了多一个宣扬朱明江山的正统性,和他这个皇帝功绩的途径罢了,既然这个中心思想把握住,其他的工作还不好开展?
吹就完了。
“这求是报是新鲜事物,而再过几日就要转罢年关进入新年,两个新加在一起那便是‘欣欣’向荣,所以臣窃以为,这求是报的第一篇刊文,应该将我大明这些年的荣光伟绩尽数刊登上去,让天下的百姓、士林学子都与有荣焉。”
说完,解缙还举例子的提出了包括太祖如何拯救民族、北伐光复河山、捕鱼儿海歼灭北元王庭以及朱允炆登基以来辽东平叛、西南开疆、东南拓海等事例出来。
这不就是夸耀历史,培养国民的民族、国家荣誉感吗?
朱允炆沉默下来,这当然会是求是报的内容之一,但不应该作为主要的宣传职责,国家民族荣誉感这一块,光靠政府主流媒体的宣传其实作用并不大,得让老百姓亲身感受到才行,光靠字里行间的洗礼,无非是洗出一群自大的夜郎罢了。
看到朱允炆沉默不语,解缙面色顿时发苦,感觉自己这次马屁好像又拍错了位置,不禁哀怨的看了一眼杨士奇,为什么人家杨士奇每次拍马屁都拍的那么稳准狠呢?
“方阁老有什么高见啊?”
对于方孝孺,朱允炆还是寄托了不少‘期许’的,儒林第一人嘛,论满朝上下在儒学教义这一块,人家方孝孺是公认的大牛,希望能有些许真知灼见吧。
方孝孺支吾了半天,说了一大堆的个人见解,倒是让朱允炆‘刮目相看’,嗯,全是假大空。大概意思包了归堆就是在朱允炆这个皇帝的英明领导下,大明现在革故鼎新,万事大吉,顺便展望一下未来,希望地方跟中枢上下一心,以后的大明会更好。
这种空口泛泛而谈的玩意在后世都有一席之地,更别提在上上下下都乐衷说废话的大明朝了。
唉,方孝孺果然还是没让朱允炆失望,他的水平也就只能如此了。
两个年轻的被淘汰,剩下的,除了不知道在想什么的杨士奇,那就只剩下郁新这个中央的财政主管,朱允炆倒是希望郁新能拿出点有建设性的东西来。
“报财政吧。”
郁新这一句,却是让朱允炆陡然亮了眼。
把朝廷的财政收支报出去,确实是一件非常值得一提的大好事。
把建文三年的收入放上去,顺便在把洪武三十一年的朝廷收入也放上去,数据或许空泛,但却足以直观的反映出此时之大明的强盛,也足以客观的说明朱允炆这个皇帝的成就!
年年报GDP、报人均收入的涨幅、报多少百姓脱贫奔小康,只要涨的高那就说明比前任做得好,潜移默化之间,可不就让大家伙念你的好了?
底层那群人,接触不到政治的最高层,他们懂什么?他们只知道谁让他们活得好,他们就爱戴谁,穷则独善其身嘛,不站在山顶上,谁能一览之下无云遮目?
郁新这个提醒提的好,不仅仅是收入要报上去,支出也要报上去!
大明打算在哪里花钱,报出去让天下人都知道,有利于民间的监管和举报,各省押解的商税都有数,这是各省报道中央的,有没有隐藏贪墨的情况,中央不敢确定,但地方绝对门清,报出来,地方自己对账去。
支出这一块,军费和吏部的俸禄没多少可供操作的空间,但是工部的开支银却是油水巨大,让地方的儒林士子监督去,朝廷明刊记录是多少两银子,结果你自己才招募了多少工人,开了多少的工银,数目核算一下就知道有多少的瞒报了。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按照朱允炆给求是报定的规矩,举报可是有奖的!
不愧是搞财政的出身,郁新一个提醒就在政治和反贪两个领域立下了功劳,这才是大明需要的干吏啊。
连郁新都有这般本事了,那杨士奇呢?
想到这,朱允炆就更加期待杨士奇接下来的想法了,遂移目视去,不仅朱允炆,便是内阁其他三人都看向杨士奇。
杨士奇此时在想什么?
他在想杨溥为什么突然莫名其妙的被下了诏狱!
诏狱里面关押了哪些人,他这个内阁的首辅若想知道,怎么都不会瞒得住他,包括被下狱的罪名。
杨溥下狱的罪名是御前失仪。
御前失仪?
杨士奇对这个跟自己同姓的后进还是有些了解的,这杨溥生性谨慎老成,颇有自己无耻的神韵,他除非脑子有病才会在皇帝面前犯下足以打进诏狱的大不敬,不然怎么可能会突然就被朱允炆扔进大牢呢?
既然杨溥脑子没病,那就排除了他御前说错话这个可能性,那剩下的足以使他被打进诏狱的事,就只剩下看到了不该看的,听到了不该听的!
杨溥是负责御前伴驾拟圣旨的,他被打进诏狱的那一天,恰好是中枢降罪与原齐王朱榑、原含山侯杨文那一天,他们之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
山东那个地方到底出了什么事,要让杨溥拟个圣旨的功夫就被打进诏狱了呢?
想想那天晚上自己从朱高炽那里得知皇帝这几年私自教出了一批官吏,想想这份求是报将来的作用,再想想山东这个省有什么,杨士奇心里陡然全部明白了过来。
山东孔家一定是犯了什么事传进了朱允炆的耳朵里,而皇帝现在正在偷摸的处理着,杨溥伴驾御前自然是难免听到了一鳞半爪,所以才会被打进诏狱!为的,就是不走露风声!
皇帝要完成太祖当年未竟的心愿,想要扳倒孔家,而求是报就是朱允炆选好的思想上的战场,通过把控天下儒林士子的思想来推翻孔家神圣志高的地位。
这求是报眼下的主要目的,应该就是如何获得儒林士子的忠诚!
只有弄明白所有的前因后果,那才是真正打把握帝心,提出建议的好时机。
念头通达之后,杨士奇的脸上便挂起了笑容,看向朱允炆说道:“陛下,求是报刚刚开刊,天下的儒林士子还对此报不甚了解,臣建议,还是应以介绍求是报本身为主,附带着将如何在这求是报上刊文的规则和奖励都说出来,让地方大家伙都知道。”
顿了顿,复又说道:“顺便,臣有个不情之请,臣刚刚履任内阁首辅,虽然各省府都已经通过邸报了解了,但儒林知道的还不多,不如也借着这个机会,让内阁臣这几人也亮个相吧,都介绍一下。”
朱允炆瞬间眯起了眼睛。
求是报要开刊,那么第一期的刊文如何选定,就是朱允炆目前最在乎的一件事。
这也是他为什么要把内阁留下来的原因。
在朱允炆的心里,求是报的主要职责就是两点:一是把控社会思想形态,二一个就是打倒孔家店。
但是这第二点能够实现的基础是基于第一点成熟之后才可以去操作的事情,所以如何把控此时大明社会的思想形态,就是朱允炆要深思熟虑的事情。
思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也是无法被捕捉的实物,不是他朱允炆在求是报上刊两篇歌功颂德的文章,这天底下的士林学子就把他朱允炆当成了祖宗供着,那是扯淡。
“求是报要开刊,这第一期的刊文出什么内容,朕心里也不甚了解,所以还是希望内阁诸卿这边能给朕提一些建议。”
朱允炆一摆手,内侍这边就给内阁四人添了新茶和点心,看这架势,四人就知道朱允炆是拿这求是报刊文当了一件大事,要说上一段时间。
四人都沉默下来,朱允炆不透露个明确的准信,他们心里也没有谱,一时间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直到朱允炆点了名。
“士奇啊,你现在是内阁的首辅,你先来说说吧”
朝堂之上,论工于心计的能力,杨士奇自然当仁不让的在朱允炆心里排在第一位,那日推选首辅,杨士奇玩的手段他当时就看了出来,不过是常见的捧杀罢了。
不过既然那郁新没脑子,事前也过于自信的认为他郁新已经十拿九稳,以至于着了杨士奇的道,受到推选也不敢当这个首辅,他朱允炆就顺水推舟扶了杨士奇一程,既然你想当,那朕就让你当,看你到底能有几分本事。
“臣还在想,还是先请郁阁老等人珠玉在前吧。”
杨士奇的回答让朱允炆诧异了一下,这杨士奇竟然也有拿不定主意的时候?
既然杨士奇现在不愿意说,朱允炆就又看向其他三人:“既然士奇还没有想好,卿三人有没有愿意自告奋勇的?”
郁新三人相互对视之后也都有些踌躇,这时候就看出解缙这个愣头青的大胆来了,他现在迫切的需要在皇帝面前表现的机会啊。
难得连杨士奇这个老大哥都没有开口,那可真是天赐我解大绅露脸的良机啊!
皇帝搞出这求是报的目的是什么?
这是基础的出发点,要先把握住中心思想,揣摩圣意。在解缙的心中,朱允炆搞求是报的目的就是为了多一个宣扬朱明江山的正统性,和他这个皇帝功绩的途径罢了,既然这个中心思想把握住,其他的工作还不好开展?
吹就完了。
“这求是报是新鲜事物,而再过几日就要转罢年关进入新年,两个新加在一起那便是‘欣欣’向荣,所以臣窃以为,这求是报的第一篇刊文,应该将我大明这些年的荣光伟绩尽数刊登上去,让天下的百姓、士林学子都与有荣焉。”
说完,解缙还举例子的提出了包括太祖如何拯救民族、北伐光复河山、捕鱼儿海歼灭北元王庭以及朱允炆登基以来辽东平叛、西南开疆、东南拓海等事例出来。
这不就是夸耀历史,培养国民的民族、国家荣誉感吗?
朱允炆沉默下来,这当然会是求是报的内容之一,但不应该作为主要的宣传职责,国家民族荣誉感这一块,光靠政府主流媒体的宣传其实作用并不大,得让老百姓亲身感受到才行,光靠字里行间的洗礼,无非是洗出一群自大的夜郎罢了。
看到朱允炆沉默不语,解缙面色顿时发苦,感觉自己这次马屁好像又拍错了位置,不禁哀怨的看了一眼杨士奇,为什么人家杨士奇每次拍马屁都拍的那么稳准狠呢?
“方阁老有什么高见啊?”
对于方孝孺,朱允炆还是寄托了不少‘期许’的,儒林第一人嘛,论满朝上下在儒学教义这一块,人家方孝孺是公认的大牛,希望能有些许真知灼见吧。
方孝孺支吾了半天,说了一大堆的个人见解,倒是让朱允炆‘刮目相看’,嗯,全是假大空。大概意思包了归堆就是在朱允炆这个皇帝的英明领导下,大明现在革故鼎新,万事大吉,顺便展望一下未来,希望地方跟中枢上下一心,以后的大明会更好。
这种空口泛泛而谈的玩意在后世都有一席之地,更别提在上上下下都乐衷说废话的大明朝了。
唉,方孝孺果然还是没让朱允炆失望,他的水平也就只能如此了。
两个年轻的被淘汰,剩下的,除了不知道在想什么的杨士奇,那就只剩下郁新这个中央的财政主管,朱允炆倒是希望郁新能拿出点有建设性的东西来。
“报财政吧。”
郁新这一句,却是让朱允炆陡然亮了眼。
把朝廷的财政收支报出去,确实是一件非常值得一提的大好事。
把建文三年的收入放上去,顺便在把洪武三十一年的朝廷收入也放上去,数据或许空泛,但却足以直观的反映出此时之大明的强盛,也足以客观的说明朱允炆这个皇帝的成就!
年年报GDP、报人均收入的涨幅、报多少百姓脱贫奔小康,只要涨的高那就说明比前任做得好,潜移默化之间,可不就让大家伙念你的好了?
底层那群人,接触不到政治的最高层,他们懂什么?他们只知道谁让他们活得好,他们就爱戴谁,穷则独善其身嘛,不站在山顶上,谁能一览之下无云遮目?
郁新这个提醒提的好,不仅仅是收入要报上去,支出也要报上去!
大明打算在哪里花钱,报出去让天下人都知道,有利于民间的监管和举报,各省押解的商税都有数,这是各省报道中央的,有没有隐藏贪墨的情况,中央不敢确定,但地方绝对门清,报出来,地方自己对账去。
支出这一块,军费和吏部的俸禄没多少可供操作的空间,但是工部的开支银却是油水巨大,让地方的儒林士子监督去,朝廷明刊记录是多少两银子,结果你自己才招募了多少工人,开了多少的工银,数目核算一下就知道有多少的瞒报了。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按照朱允炆给求是报定的规矩,举报可是有奖的!
不愧是搞财政的出身,郁新一个提醒就在政治和反贪两个领域立下了功劳,这才是大明需要的干吏啊。
连郁新都有这般本事了,那杨士奇呢?
想到这,朱允炆就更加期待杨士奇接下来的想法了,遂移目视去,不仅朱允炆,便是内阁其他三人都看向杨士奇。
杨士奇此时在想什么?
他在想杨溥为什么突然莫名其妙的被下了诏狱!
诏狱里面关押了哪些人,他这个内阁的首辅若想知道,怎么都不会瞒得住他,包括被下狱的罪名。
杨溥下狱的罪名是御前失仪。
御前失仪?
杨士奇对这个跟自己同姓的后进还是有些了解的,这杨溥生性谨慎老成,颇有自己无耻的神韵,他除非脑子有病才会在皇帝面前犯下足以打进诏狱的大不敬,不然怎么可能会突然就被朱允炆扔进大牢呢?
既然杨溥脑子没病,那就排除了他御前说错话这个可能性,那剩下的足以使他被打进诏狱的事,就只剩下看到了不该看的,听到了不该听的!
杨溥是负责御前伴驾拟圣旨的,他被打进诏狱的那一天,恰好是中枢降罪与原齐王朱榑、原含山侯杨文那一天,他们之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
山东那个地方到底出了什么事,要让杨溥拟个圣旨的功夫就被打进诏狱了呢?
想想那天晚上自己从朱高炽那里得知皇帝这几年私自教出了一批官吏,想想这份求是报将来的作用,再想想山东这个省有什么,杨士奇心里陡然全部明白了过来。
山东孔家一定是犯了什么事传进了朱允炆的耳朵里,而皇帝现在正在偷摸的处理着,杨溥伴驾御前自然是难免听到了一鳞半爪,所以才会被打进诏狱!为的,就是不走露风声!
皇帝要完成太祖当年未竟的心愿,想要扳倒孔家,而求是报就是朱允炆选好的思想上的战场,通过把控天下儒林士子的思想来推翻孔家神圣志高的地位。
这求是报眼下的主要目的,应该就是如何获得儒林士子的忠诚!
只有弄明白所有的前因后果,那才是真正打把握帝心,提出建议的好时机。
念头通达之后,杨士奇的脸上便挂起了笑容,看向朱允炆说道:“陛下,求是报刚刚开刊,天下的儒林士子还对此报不甚了解,臣建议,还是应以介绍求是报本身为主,附带着将如何在这求是报上刊文的规则和奖励都说出来,让地方大家伙都知道。”
顿了顿,复又说道:“顺便,臣有个不情之请,臣刚刚履任内阁首辅,虽然各省府都已经通过邸报了解了,但儒林知道的还不多,不如也借着这个机会,让内阁臣这几人也亮个相吧,都介绍一下。”
朱允炆瞬间眯起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