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我居然成了诱饵
作者:赤虎
推荐阅读:盛世田园之农家小厨娘、修仙狂少、婚情薄,前夫太野蛮、穿入聊斋、少女大召唤、狐戏红尘、侯门继妻、权谋官场、最佳导演、皇妾、隋末、至尊商女千千岁、宠婢、冒牌风水师、龙临异世、地狱公寓、寒士谋、至尊凰妃、无上真身、重生之掌家弃妇、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https://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二百八十四章我居然成了诱饵
伯州平是负责甲氏日常政务的,他听到询问上前回答:“第二军在邯郸补充了军械,他们直接奔东山皋落氏去了——皋落氏有一条大路通向我们甲氏,大军沿着这条路行进,补给方便。”
东山皋落氏(垣曲县,商周为亘方,春秋为东山皋落氏部族。
战国魏地称垣,西汉称垣县)为赤狄强部,春秋早期,赤狄因受晋国压迫,曾东下太行而“伐邢、灭卫”
;为此齐桓公率领郑、宋等华夏国抵御狄人,“救邢安卫”
。
此后,赤狄还攻打过郑、东周、齐等国。
在晋献公时代,一场宫廷阴谋使献公令晋太子申生攻打皋落氏,“尽敌而返”
……
随后发生的事件就是晋文公重耳出奔到了白狄(金发碧眼的白人部落),白狄人把美女叔隗嫁给重耳,季隗则嫁给赵衰。
而赤狄此后受晋国压迫不断北迁……再后来,赤狄部落被称之为“匈奴”
。
然而,赤狄强部皋落氏,并不是炎黄之外的部族,上古传说认为尧帝时,皋落氏部族首领皋陶(读音作gāoyáo,不可读作gǎotáo)乃黄帝之子少昊之后,又名咎繇,他曾是尧帝选定的继承人,只是因为早死而未得到继位,所以皋陶与尧、舜、禹并列为“古代四圣”
——皋陶的主要功绩,是制定了刑法和教育制度,帮助尧推行“五刑”
、“五教”
。
皋陶是在中国建立司法制度的第一人,被后人尊为“狱神”
。
中国的司法之所以叫“法”
,得名于皋陶的一头宠物,那宠物是头独角兽,名字就叫“法”
。
东山皋落氏被晋国兼并之后,起初这块领地被赐给先元帅里克,但因为这块土地在晋献公、晋文公时代属于飞地,隔着甲氏有无数狄人部落生存,所以里克家族也没有对这片领地进行经营,等到了后来,里克家族在晋国的家族争斗中衰落下去,皋落氏更是处于被遗忘的地步——直到赵武开始开发甲氏。
无论是真实的历史还是现在的历史上,当赵武开始着手开发长治盆地的时候,已经被边缘化的里克家族遗脉开始找上赵武,他们本打算依附赵氏做附庸,但没想到国君对这片土地也非常的有兴趣——此时,里克家族遗脉已经分化成“皋氏”
、“洛氏”
。
而国君对这片土地感兴趣,是因为这片土地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它本是后羿的故乡。
更确切的说,它是后羿妻子的故乡。
而后羿这位妻子有两种身份,其一是民间传说中的洛神宓妃,其二则是另一位神灵,即那位偷吃了后羿仙药,奔向月亮的嫦娥……
因为有了国君的关注,皋落氏开始缓慢的发展,其中之一就是赵氏不得不修建一条大路,连同东山皋落氏部族。
再后来,有了霸主国封地的身份,皋落氏逐渐吸引周围的赤狄部族定居,然后发展成一个较大的部落,兴建起自己的城市。
等到了战国之后,皋落氏终于实现了他们最初的愿望,即:依附于赵氏旗下当作附庸。
中行氏带领大军不走阳氏,反而走了偏西的道路,也是时代的必然——好歹中行氏带领了一个整编军,约两万余人,这两万余人一天吃一斗粮,每天消耗的粮草就是两万多斗,而阳氏毕竟交通不便,粮草储存不多,选择阳氏这条道路,也无法提供足够的粮草,方便大军前进。
赵武现在行进的阳氏大路是由齐军开拓的,阳氏前面不远也有一块仿佛鸡泽一样的大湖,只是春秋时代,阳氏属于被人忽视的角落,这座大湖没有被命名。
穿过这个大湖,也差不多像鸡泽一样,只行进五六十米就是黄河。
第二百八十四章我居然成了诱饵
伯州平是负责甲氏日常政务的,他听到询问上前回答:“第二军在邯郸补充了军械,他们直接奔东山皋落氏去了——皋落氏有一条大路通向我们甲氏,大军沿着这条路行进,补给方便。”
东山皋落氏(垣曲县,商周为亘方,春秋为东山皋落氏部族。
战国魏地称垣,西汉称垣县)为赤狄强部,春秋早期,赤狄因受晋国压迫,曾东下太行而“伐邢、灭卫”
;为此齐桓公率领郑、宋等华夏国抵御狄人,“救邢安卫”
。
此后,赤狄还攻打过郑、东周、齐等国。
在晋献公时代,一场宫廷阴谋使献公令晋太子申生攻打皋落氏,“尽敌而返”
……
随后发生的事件就是晋文公重耳出奔到了白狄(金发碧眼的白人部落),白狄人把美女叔隗嫁给重耳,季隗则嫁给赵衰。
而赤狄此后受晋国压迫不断北迁……再后来,赤狄部落被称之为“匈奴”
。
然而,赤狄强部皋落氏,并不是炎黄之外的部族,上古传说认为尧帝时,皋落氏部族首领皋陶(读音作gāoyáo,不可读作gǎotáo)乃黄帝之子少昊之后,又名咎繇,他曾是尧帝选定的继承人,只是因为早死而未得到继位,所以皋陶与尧、舜、禹并列为“古代四圣”
——皋陶的主要功绩,是制定了刑法和教育制度,帮助尧推行“五刑”
、“五教”
。
皋陶是在中国建立司法制度的第一人,被后人尊为“狱神”
。
中国的司法之所以叫“法”
,得名于皋陶的一头宠物,那宠物是头独角兽,名字就叫“法”
。
东山皋落氏被晋国兼并之后,起初这块领地被赐给先元帅里克,但因为这块土地在晋献公、晋文公时代属于飞地,隔着甲氏有无数狄人部落生存,所以里克家族也没有对这片领地进行经营,等到了后来,里克家族在晋国的家族争斗中衰落下去,皋落氏更是处于被遗忘的地步——直到赵武开始开发甲氏。
无论是真实的历史还是现在的历史上,当赵武开始着手开发长治盆地的时候,已经被边缘化的里克家族遗脉开始找上赵武,他们本打算依附赵氏做附庸,但没想到国君对这片土地也非常的有兴趣——此时,里克家族遗脉已经分化成“皋氏”
、“洛氏”
。
而国君对这片土地感兴趣,是因为这片土地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它本是后羿的故乡。
更确切的说,它是后羿妻子的故乡。
而后羿这位妻子有两种身份,其一是民间传说中的洛神宓妃,其二则是另一位神灵,即那位偷吃了后羿仙药,奔向月亮的嫦娥……
因为有了国君的关注,皋落氏开始缓慢的发展,其中之一就是赵氏不得不修建一条大路,连同东山皋落氏部族。
再后来,有了霸主国封地的身份,皋落氏逐渐吸引周围的赤狄部族定居,然后发展成一个较大的部落,兴建起自己的城市。
等到了战国之后,皋落氏终于实现了他们最初的愿望,即:依附于赵氏旗下当作附庸。
中行氏带领大军不走阳氏,反而走了偏西的道路,也是时代的必然——好歹中行氏带领了一个整编军,约两万余人,这两万余人一天吃一斗粮,每天消耗的粮草就是两万多斗,而阳氏毕竟交通不便,粮草储存不多,选择阳氏这条道路,也无法提供足够的粮草,方便大军前进。
赵武现在行进的阳氏大路是由齐军开拓的,阳氏前面不远也有一块仿佛鸡泽一样的大湖,只是春秋时代,阳氏属于被人忽视的角落,这座大湖没有被命名。
穿过这个大湖,也差不多像鸡泽一样,只行进五六十米就是黄河。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