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春秋小领主> 第二百六十三章 且让我跳舞吧

第二百六十三章 且让我跳舞吧

作者:赤虎

推荐阅读:穿入聊斋权谋官场冒牌风水师至尊商女千千岁婚情薄,前夫太野蛮寒士谋重生之掌家弃妇地狱公寓隋末最佳导演少女大召唤盛世田园之农家小厨娘修仙狂少无上真身宠婢皇妾龙临异世狐戏红尘至尊凰妃侯门继妻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https://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二百六十三章且让我跳舞吧
    赵武听完这段介绍,惊讶了,这不是现代外交礼仪吗?两国大臣签署外交条约,而后各自回国求得自己的议会,以及国君的许可,等国君(总统)签署条约后,再派出外交特使,向对方正式递交“国书”
    ……
    赵武仿佛记得,人们都说这套外交礼仪是西方的外交礼仪,而满清时代,大清国的外交礼仪是:扣押对方进行外交谈判的使者,屠杀外交随行人员,殴打并监禁使者,以此示威……怎么远在春秋时代,中国人就实行了这套标准外交礼仪?
    如果,此时的西方世界也在使用与周王国相同的外交礼仪的话,那么这套外交礼仪是谁发明的,以至于整个地球各个民族,在信息交流不畅通的远古时代,不约而同的采用了这份礼仪?
    子产继续补充着,他著名的博学,本是鬼学始祖,他一手创立的鬼学、灵魂学渊源博大,曾经依靠这套学问,训的晋国上下敬仰之心滔滔不绝,如今,他又找到了当初的感觉。
    赵武满头冷汗,赶紧冲中行吴点头,打岔说:“既然这样,‘城下之盟’就在我们的军营签订,也不需在军营里修建专门的盟誓台了,但我要你给楚国人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留下一件宏大的,即使楚国人如何发挥想象力,也想象不出它如何建造出来的建筑,让他们仰望这座建筑,深深的对我晋国的创造力感到恐惧,从此再也生不出抵抗的心理。”
    中行吴皱着眉头,拱手回答:“元帅的要求有点难度,建造这样一座宏大建筑花费很多——我晋国千里迢迢来攻击楚国,可不是想把战争收获都堆砌在郢都城下,白白便宜了楚国人,所以,臣下恳请元帅撤回这个命令。”
    赵武一摆手:“其实,一直以来我们就在为这项建筑做准备,金顶亭以及金顶亭附近的码头就是我选定的地址,我要求你在江边修一道巨大而巍峨的防波堤,以及深入江心的装卸码头,而后,去郢都附近砍伐巨大的树木,在码头附近设立大型造船厂……
    我有一个设想,打算修建一座巨大的塔吊,作为造船厂的附属设备,这座塔吊要有十余人高,塔吊的两个支柱应该是巨大的雕像,雕像中空,便于人们对塔吊进行维护。
    这样一来,我们修建的设施对自己也有用,江边建立的造船厂要尽量修建足够大的战船,等到谈判结束,这些战船将用来装载我们的战利品,以及随行的士兵。
    我打算撤军的时候,把军营里的一切全部打包带走,不给楚国人留下一片房瓦,唯留下那个规模巨大的塔吊,让楚国人仰望它的巨大吧——你觉得我这个主意怎么样?”
    中行吴咂巴了一下嘴:“如果是这样,修建塔吊的时候,还可以尽量偷工减料,比如我们可以用钢梁搭建起巨大的架子,而后外面用薄薄的木板雕塑,再一块一块拼接起来,糊在塔吊外层,装装样子就行了。
    最好这塔吊做的足够豆腐渣,等我们用完了,楚国人想利用,它的使用极限也到了——如果楚国人在使用的时候,塔吊突然崩塌,不知道楚国人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情。”
    赵武耸耸肩:“这就是你应当考虑的事情了,我的行李还没有打包呢……”
    说完,赵武领着卫队扬长而去,丝毫不管下面浑身发抖的范鞅。
    倒是中行氏顾忌以前与范氏两代的交情,中行吴走上前去掺起了范鞅,安慰说:“祈午就要走了,元帅也走了,我保证你会受到公正的审判,但楚国这里终究需要你来主持,况且,元帅一向说:法无明令则为刑,你私自扣押信件,是犯了错,可是该怎么惩处,还要等元帅制定出相关法律来——如今压根没有惩处的法律,你怕什么?”
    范鞅打着哆嗦回答:“就是没有相关的法律,我才害怕。
    如果有法律的明文在,我犯了罪,至少自己知道该受什么惩罚。
    如今连你也承认这是罪行,却没有相关的惩处条文,这才是最可怕的,因为无论我受到什么样的惩处,都是符合‘有罪必罚’原则的。
    你想想,难道这还不令人恐惧吗?”
    交代完军中事务,赵武开始准备撤离事宜,这次赵武已经将楚国国内的兵力打空了,所以他可以安心的带领武卫师以及家族本身的兵力全部撤回国去。
    范鞅此次带来了三个师的范氏家族武装,当地留下的有列国军队混编的一个师,等赵武撤回国内后,副帅韩起将带领三个师赶来增援,这样一来,面对楚国,晋国始终保持五六个师的力量进行压迫,对于楚国这种庞然大物,五六个师的兵力也许少了一点,但一败再败的楚国,还能凑出相等兵力吗?
    与他共同撤离的武卫军兴高采烈,他们临回国的情景,仿佛就是“兄弟连”
    电影中的行情,无数士兵背着大包小包,找到负责专门邮递物品的商人,将带不走的物品邮递回国了——每当这时候,他们便越发痛恨曾经扣押军中邮件的范鞅。
    三日后,赵武宣布了军中士兵准许随身携带的物品重量以及大小。
    撤军回国的晋国士兵分两路进发,一路将通过水路辗转,进入黄河,然后渡过黄河进入晋国。
    坐船走的士兵因为舱位有限,除了士兵自己的铠甲武器外,其随身携带物品的体积进行了明令限制。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